第165章
等他们走远里,嫣儿后怕的拍拍胸口,脸上换了一副讨好的神色,将荷包里的那些铜板全部掏出来塞到她手里:“你哥哥得小少爷看中,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你可不要忘了我哦!”
刘青青瞅着眼前变脸极快的嫣儿,也是个苦命人,有心提点:“可是,哥哥性子固执木讷,万一惹了小少爷生气,会不会被罚?”
嫣儿若有所思,是哦,这两人是她带进来的,万一小少爷生气,她是不是也得挨挂落。
嗯,她得时刻盯着后院的动静。
刘青青出了冯府,老老实实用得来的二十文铜板去街上买了十公斤米糠,担着肩上晃悠悠出了城,走了好一会,感觉身后的尾巴不见了,她丢下担子,呼哨一声,招来棉花黑炭和大妞二妞,弄了点吃的,等天黑后,悄悄摸回冯府后墙。
子时的时候,棉花黑炭突兀的竖起了耳朵,一骨碌翻起身钻过狗洞,进了冯家后院。
约摸一刻钟后,郭守云肩头上扛着昏睡的冯金宝翻墙而出,两人连忙上马,身后跟着棉花黑炭,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原来郭守云进了后院,带着冯金宝爬树掏鸟窝,训练狼狗捡飞盘,下池塘摸鱼,被一群妇孺骄养的冯金宝哪里见过这个阵势,迷得不要不要的,就连睡觉也只要郭守云守在身边。
冯保山外出还未回来,家里全是妾室如夫人一流,谁敢管冯家小少爷的事!冯嬷嬷稍微说两句,冯金宝又哭又闹,冯嬷嬷无奈,领了一圈人守在外室。
夜里郭守云给冯金宝喂了安神药,然后招来棉花黑炭从后墙淘了个洞,把冯金宝转移了出去,床铺里只剩下一个大枕头。
两人给冯金宝换了套衣裳,重新作了打扮,直奔府城。
棉花黑炭叼着冯金宝的衣裳和信件,去沙风寨递信,约定十日后府城交换人质。
不提郭守云和刘青青绑了冯金宝,带上贺柳儿一路狂奔回府城搬救兵。
这日天明,沙风寨守门小头目打个盹的时间,发现门口多了一个包袱,好奇之下打开,竟然是冯金宝的衣裳,连滚带爬跑进去禀报。
冯谋因贺柳儿跑了,心里正烦,忽闻噩耗,脚下一个趔趄,几乎没摔倒。
冯金宝是冯家唯一的第三代。
早些年抢回来一个苗女会些稀奇古怪的手段,竟然给冯家男丁下了蛊,冯家从此绝了后,冯金宝因还没出生,逃过一劫,成了冯家的独苗苗。
冯谋从两个姬妾被窝中扯出冯勇:“你还有心思睡,金宝都被绑走了,还不快跟我进城去查!”
睡眼朦胧的冯勇吓得彻底醒了:“不能吧,城里有二叔呢,谁敢放肆!”
这话一出来,哥两个都沉默了。
表面冯家上下一心,其实冯宝山对他们哥俩防备之极。炼铁是个赚钱的买卖,二叔不放心将这样日进斗金的买卖,全权交到他们手中,便把冯谋唯一的儿子冯金宝弄到眼皮子底下,亲自为他启蒙。
直白点说,冯金宝充当的是质子的角色。
冯勇是个直率的,一脚把两个姬妾踹跑,骂骂咧咧穿衣批甲:“我们私开铁矿,一辈子是官府的通缉犯,你倒好,由着二叔信口开河,让金宝走科举路,改换门庭,痴人做梦!”
冯家的家事也是一笔糊涂账,冯谋两兄弟之母葛氏原本和冯保山两小无猜,已定下婚约。冯保山上京科举,只待回乡便举办婚礼。
哪知传来死讯,冯家老两口舍不得葛氏丰厚嫁妆,隐瞒消息,让大儿子冯太山娶了葛氏。
冯太山和冯保山两人性子截然相反,若冯保山是温柔多情公子哥的话,冯太山便是五大三粗莽粗汉,一言不合拳头相向那种,因为性格粗暴,婚事耽搁下来,直到用弟弟的名头娶了葛氏。
葛氏洞房的时候才晓得嫁错了人,可惜木已成舟,冯家老两口又苦苦哀求,葛氏牙齿掉了和着血往肚子里吞,认了命。
天意弄人,成婚两月后,冯保山高中还乡,原来他只是大病了一场,写了遗书交给同乡带回,躺了几天后又幽幽转醒。
原本的恋人成了叔嫂,因葛氏经常受冯太山欺负,冯保山难免有宽慰相劝的时候,这一幕落在冯太山眼里,越发坚信自己带了绿帽,更是下手狠揍葛氏。
葛氏步步忍让,生下冯谋冯勇,冯保山给两个侄儿打了一对金镯,冯太山怒火中烧,当场发作,将还在坐月子的葛氏一顿好打。
葛氏绝望至极,借口金镯大小不合适,哄着冯保山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去置换,反锁屋子,一把火将冯家上下烧了个干净。
冯谋冯勇内心很复杂,可以说,冯保山既是他们的养父,又是害他们爹娘悲惨命运的间接凶手,再加上冯保山经常呵斥两人随意捉捕奴隶妇人,强制将冯金宝抓在手里教养,冯谋冯勇对他更多不满。
当收到信件的那一刻,两人根本不认为,真的有人敢抓冯金宝,只为了交换十天内抓回来的所有奴隶。
县城二叔的宅子可谓固若金汤,而常安县的百姓更是被他们沙风寨调教得服服帖帖,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那是不想活了!
两人不约而同认为,这是二叔借着金宝,吓唬吓唬他们,顺便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好叫他们知道,冯家还是冯保山说得算。
冯谋脸黑如锅,阴沉沉的。
冯勇继续骂道:“大哥,沙风寨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二叔文人一个,胆小怕死,我们可不怕,也不愿跟着他继续窝窝囊囊受气,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立刻跟着你进城,救回金宝,以后,你就是我们的老大!”
第153章 痛快
三日后,刘青青骑着大妞跟在郭守云的身后,前面是面庞稚嫩的郭守云和一脸络腮胡府衙通判魏超,两人有商有量讨论行军路线、扎营地点,身后尘土飞扬、兵强马壮的一千府兵,刘青青不由得恍惚愣神。
什么时候,郭守云竟这般厉害了——无师自通了带兵的本事。
波光粼粼的小河近在眼前,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银光,正是那日他们修整的地方。
郭守云凑到魏通判耳语了几句,魏超对身后的传令兵挥挥手,传令兵挥舞手中的旗帜,后面疾步行走的五个方块,立马如提了缰绳的木偶,原地停了下来,真正做到了令行静止。
魏超感受着犹如臂使的下属方块,心
情首次这样的舒畅,他痛快之余惋惜的看着郭守云:“守云,你真的不考虑参军么,这样的天赋入军,定然大有作为。”
原本的行进队伍是骑兵在前,步兵在中,辎重在后,长长的队伍延伸出二三里。
传个令需令兵骑马来回飞奔,因人数众多,甚是费时费力。郭守云将兵士们编排成四个方阵,每一个方阵里配备了两个旗手,两个唢呐,只要挥舞旗子,配合唢呐,通过旗语和各种唢呐号,能将命令简单快速的传遍每一个方阵,比传令兵来回飞奔效果好得多。
他一开始看不上这两个毛头小子,因一大把年纪和刘青青这个黄毛丫头共事,对温如初颇有怨怼,因此事对于二人能力甚为改观。
这趟出兵甚不合规矩,差了知府大人的亲笔调令印信。
魏超擅自调兵遣将,事后追究起来甚是难缠,一不小心便戴个弄权的枷锁。偏偏知府大人深陷泥潭,等着他们去救援,若按兵不动,知府大人有个万一,他护卫不力,这官算是到头了。左右为难之际,郭守云晾出了一分调兵文书,上面是温大人的笔迹和印信。让他名正言顺的调兵。
他询问文书的由来,郭守云一脸严肃解释说是深陷泥潭的温如初托棉花黑炭带出来的。
魏超忍不住挑眉,对于文书的真假,他心生怀疑。
两头狼狗他见过,较为聪明伶俐,但也没那么厉害,能入强人的老巢如无人之境。
他将视线放在鲜红的大印上,发现印章完整无缺,可是他与温如初共事许久,知晓他的印鉴摔了一个小缺口,因衙门账上没钱,一直没有更换。
魏超心中疑虑,令心腹深入打探。
原来郭守云和刘青青从厨房里要了一个萝卜,两人躲在书房折腾了一下午,便捧出这么一份新鲜出炉的文书来。
事实摆在眼前,这份文书是两人私造的。
魏超一方面感叹两人胆大包天之际,又钦佩羡慕两人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做。
有了这么一份文书兜底,他毫不犹豫的点将出兵。
至于将来东窗事发,那有什么关系,他也没发现啊!毕竟,他一个只会带兵打仗的大老粗,哪里会发现文书的真假呢。
两人不仅将隐患帮他解决了,还顺手解决了军需问题。
每次行军打仗,其实打的都是钱,老话说得好,军队未动,粮草先行,为了让手下的兵士们吃饱饭,他得和户房的官员低声下气磨扯撕拉,才能多要得一点军费,这次倒好,他准备了酒席正要宴请户房官员,豁出去预备陪个三大缸之际,刘青青小手一挥,痛快调来一笔银子——整整十万两,作为此次出兵的费用,免了他去和户房扯皮的苦恼。
刘青青瞅着眼前变脸极快的嫣儿,也是个苦命人,有心提点:“可是,哥哥性子固执木讷,万一惹了小少爷生气,会不会被罚?”
嫣儿若有所思,是哦,这两人是她带进来的,万一小少爷生气,她是不是也得挨挂落。
嗯,她得时刻盯着后院的动静。
刘青青出了冯府,老老实实用得来的二十文铜板去街上买了十公斤米糠,担着肩上晃悠悠出了城,走了好一会,感觉身后的尾巴不见了,她丢下担子,呼哨一声,招来棉花黑炭和大妞二妞,弄了点吃的,等天黑后,悄悄摸回冯府后墙。
子时的时候,棉花黑炭突兀的竖起了耳朵,一骨碌翻起身钻过狗洞,进了冯家后院。
约摸一刻钟后,郭守云肩头上扛着昏睡的冯金宝翻墙而出,两人连忙上马,身后跟着棉花黑炭,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原来郭守云进了后院,带着冯金宝爬树掏鸟窝,训练狼狗捡飞盘,下池塘摸鱼,被一群妇孺骄养的冯金宝哪里见过这个阵势,迷得不要不要的,就连睡觉也只要郭守云守在身边。
冯保山外出还未回来,家里全是妾室如夫人一流,谁敢管冯家小少爷的事!冯嬷嬷稍微说两句,冯金宝又哭又闹,冯嬷嬷无奈,领了一圈人守在外室。
夜里郭守云给冯金宝喂了安神药,然后招来棉花黑炭从后墙淘了个洞,把冯金宝转移了出去,床铺里只剩下一个大枕头。
两人给冯金宝换了套衣裳,重新作了打扮,直奔府城。
棉花黑炭叼着冯金宝的衣裳和信件,去沙风寨递信,约定十日后府城交换人质。
不提郭守云和刘青青绑了冯金宝,带上贺柳儿一路狂奔回府城搬救兵。
这日天明,沙风寨守门小头目打个盹的时间,发现门口多了一个包袱,好奇之下打开,竟然是冯金宝的衣裳,连滚带爬跑进去禀报。
冯谋因贺柳儿跑了,心里正烦,忽闻噩耗,脚下一个趔趄,几乎没摔倒。
冯金宝是冯家唯一的第三代。
早些年抢回来一个苗女会些稀奇古怪的手段,竟然给冯家男丁下了蛊,冯家从此绝了后,冯金宝因还没出生,逃过一劫,成了冯家的独苗苗。
冯谋从两个姬妾被窝中扯出冯勇:“你还有心思睡,金宝都被绑走了,还不快跟我进城去查!”
睡眼朦胧的冯勇吓得彻底醒了:“不能吧,城里有二叔呢,谁敢放肆!”
这话一出来,哥两个都沉默了。
表面冯家上下一心,其实冯宝山对他们哥俩防备之极。炼铁是个赚钱的买卖,二叔不放心将这样日进斗金的买卖,全权交到他们手中,便把冯谋唯一的儿子冯金宝弄到眼皮子底下,亲自为他启蒙。
直白点说,冯金宝充当的是质子的角色。
冯勇是个直率的,一脚把两个姬妾踹跑,骂骂咧咧穿衣批甲:“我们私开铁矿,一辈子是官府的通缉犯,你倒好,由着二叔信口开河,让金宝走科举路,改换门庭,痴人做梦!”
冯家的家事也是一笔糊涂账,冯谋两兄弟之母葛氏原本和冯保山两小无猜,已定下婚约。冯保山上京科举,只待回乡便举办婚礼。
哪知传来死讯,冯家老两口舍不得葛氏丰厚嫁妆,隐瞒消息,让大儿子冯太山娶了葛氏。
冯太山和冯保山两人性子截然相反,若冯保山是温柔多情公子哥的话,冯太山便是五大三粗莽粗汉,一言不合拳头相向那种,因为性格粗暴,婚事耽搁下来,直到用弟弟的名头娶了葛氏。
葛氏洞房的时候才晓得嫁错了人,可惜木已成舟,冯家老两口又苦苦哀求,葛氏牙齿掉了和着血往肚子里吞,认了命。
天意弄人,成婚两月后,冯保山高中还乡,原来他只是大病了一场,写了遗书交给同乡带回,躺了几天后又幽幽转醒。
原本的恋人成了叔嫂,因葛氏经常受冯太山欺负,冯保山难免有宽慰相劝的时候,这一幕落在冯太山眼里,越发坚信自己带了绿帽,更是下手狠揍葛氏。
葛氏步步忍让,生下冯谋冯勇,冯保山给两个侄儿打了一对金镯,冯太山怒火中烧,当场发作,将还在坐月子的葛氏一顿好打。
葛氏绝望至极,借口金镯大小不合适,哄着冯保山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去置换,反锁屋子,一把火将冯家上下烧了个干净。
冯谋冯勇内心很复杂,可以说,冯保山既是他们的养父,又是害他们爹娘悲惨命运的间接凶手,再加上冯保山经常呵斥两人随意捉捕奴隶妇人,强制将冯金宝抓在手里教养,冯谋冯勇对他更多不满。
当收到信件的那一刻,两人根本不认为,真的有人敢抓冯金宝,只为了交换十天内抓回来的所有奴隶。
县城二叔的宅子可谓固若金汤,而常安县的百姓更是被他们沙风寨调教得服服帖帖,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那是不想活了!
两人不约而同认为,这是二叔借着金宝,吓唬吓唬他们,顺便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好叫他们知道,冯家还是冯保山说得算。
冯谋脸黑如锅,阴沉沉的。
冯勇继续骂道:“大哥,沙风寨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二叔文人一个,胆小怕死,我们可不怕,也不愿跟着他继续窝窝囊囊受气,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立刻跟着你进城,救回金宝,以后,你就是我们的老大!”
第153章 痛快
三日后,刘青青骑着大妞跟在郭守云的身后,前面是面庞稚嫩的郭守云和一脸络腮胡府衙通判魏超,两人有商有量讨论行军路线、扎营地点,身后尘土飞扬、兵强马壮的一千府兵,刘青青不由得恍惚愣神。
什么时候,郭守云竟这般厉害了——无师自通了带兵的本事。
波光粼粼的小河近在眼前,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银光,正是那日他们修整的地方。
郭守云凑到魏通判耳语了几句,魏超对身后的传令兵挥挥手,传令兵挥舞手中的旗帜,后面疾步行走的五个方块,立马如提了缰绳的木偶,原地停了下来,真正做到了令行静止。
魏超感受着犹如臂使的下属方块,心
情首次这样的舒畅,他痛快之余惋惜的看着郭守云:“守云,你真的不考虑参军么,这样的天赋入军,定然大有作为。”
原本的行进队伍是骑兵在前,步兵在中,辎重在后,长长的队伍延伸出二三里。
传个令需令兵骑马来回飞奔,因人数众多,甚是费时费力。郭守云将兵士们编排成四个方阵,每一个方阵里配备了两个旗手,两个唢呐,只要挥舞旗子,配合唢呐,通过旗语和各种唢呐号,能将命令简单快速的传遍每一个方阵,比传令兵来回飞奔效果好得多。
他一开始看不上这两个毛头小子,因一大把年纪和刘青青这个黄毛丫头共事,对温如初颇有怨怼,因此事对于二人能力甚为改观。
这趟出兵甚不合规矩,差了知府大人的亲笔调令印信。
魏超擅自调兵遣将,事后追究起来甚是难缠,一不小心便戴个弄权的枷锁。偏偏知府大人深陷泥潭,等着他们去救援,若按兵不动,知府大人有个万一,他护卫不力,这官算是到头了。左右为难之际,郭守云晾出了一分调兵文书,上面是温大人的笔迹和印信。让他名正言顺的调兵。
他询问文书的由来,郭守云一脸严肃解释说是深陷泥潭的温如初托棉花黑炭带出来的。
魏超忍不住挑眉,对于文书的真假,他心生怀疑。
两头狼狗他见过,较为聪明伶俐,但也没那么厉害,能入强人的老巢如无人之境。
他将视线放在鲜红的大印上,发现印章完整无缺,可是他与温如初共事许久,知晓他的印鉴摔了一个小缺口,因衙门账上没钱,一直没有更换。
魏超心中疑虑,令心腹深入打探。
原来郭守云和刘青青从厨房里要了一个萝卜,两人躲在书房折腾了一下午,便捧出这么一份新鲜出炉的文书来。
事实摆在眼前,这份文书是两人私造的。
魏超一方面感叹两人胆大包天之际,又钦佩羡慕两人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做。
有了这么一份文书兜底,他毫不犹豫的点将出兵。
至于将来东窗事发,那有什么关系,他也没发现啊!毕竟,他一个只会带兵打仗的大老粗,哪里会发现文书的真假呢。
两人不仅将隐患帮他解决了,还顺手解决了军需问题。
每次行军打仗,其实打的都是钱,老话说得好,军队未动,粮草先行,为了让手下的兵士们吃饱饭,他得和户房的官员低声下气磨扯撕拉,才能多要得一点军费,这次倒好,他准备了酒席正要宴请户房官员,豁出去预备陪个三大缸之际,刘青青小手一挥,痛快调来一笔银子——整整十万两,作为此次出兵的费用,免了他去和户房扯皮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