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一切因它们不会说话,都埋没在大森林里。
刘青青扯回话题:“姜爷爷,这黑熊肉,是烧了,还是卖了?”已经死了一天了吧。
姜老大夫绕着小山堆一样的黑熊转了好几圈,痛心疾首:“这样大的黑熊,当然是吃到肚子里!”竟然说出埋了这样的话,真是暴殄天物。
刘青青摸摸鼻子,她不吃野生动物的。
古代人口稀少,黑熊老虎为害一方,这里的人们打猎弄到,必然是要吃了的,她不好阻止,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躲到了自己的休息室去。
姜老大夫将各块安排得妥妥的,也就是他这样的老饕餮,才晓得如何处理。
寻了一个大坛子,石灰打底,铺上厚厚一层炒米,放入草纸擦干净污渍的熊掌,再用炒米塞严,最后用石灰封口。
他吩咐刘青青:“这些带去府城,鹿鸣宴上做出来,保证青华楼一鸣惊人!”
最后,硝了一张完整的黑熊皮,一坛处理好的熊掌,和一大锅红烧黑熊肉。
刘青青看他腾开了手,才上前道:“姜爷爷,你看看老虎呗,它好似受了伤!”
姜老大夫没好气瞅她一眼:“我是大夫,看人的大夫,你可不可以,不要三天两头弄一些动物来给我看!”专业不对口啊。
先是马匹,现在的老虎,他有种直觉,若不阻止,以后刘青青还会弄更多生病的动物上门。
刘青青热情的捧着彩虹屁,竖起了大拇指:“谁让你是常平县的这个呢?看什么不是看,您就看一下呗!要是它没挺过来,两只小老虎就成了孤虎了!”
姜老大夫没好气的哼了一下,去给母老虎看诊。
药效还在,母老虎捆在架子上睡得正酣,姜老大夫顺着捏了一圈,愁眉不展:“哎哟喂,肋骨断了两棵,伤到了肺,后腿骨完全碎裂,内脏估计也有损伤,伤成这样都死不掉,难怪老虎这么厉害。”
“治好了,它也失去了原本健康的体魄,瘸着腿如何捕猎?
早晚要饿死在树林里,做了其他野兽的口粮,还不如直接做了我们的盘中餐呢!”
刘青青:“……”
不要看见只动物都想着吃,好不好。
她想了想:“它既然没死,说明命不该绝,你尽管治疗,以后我们家养着它就是。”她又保证了一条:“一定关好了,不让它跑出去害人!”
好吧,既然刘青青坚持,姜老大夫也好奇,老虎和人的身体构造的不同,这是全新的试验品啊。
它将眼前的老虎当成了个人,用了麻药后,抽出断掉的肋骨,将后腿骨打上钢针包扎起来固上石膏。
做完一切,他累得直喘气:“行吧,你带回去好生照料,能不能活,就看它的命了!”
相当于动了个大手术,用点消炎药可能效果更好的,刘青青不是神,弄不到消炎药,尽可能的在环境上照料一二。
回到清水沟村后,刘青青将仓库用石灰消毒,开水洗了两道风干后,才把做了手术的母老虎放进去养伤。
因为剧痛,给母老虎吃的肉羹兑了安神的药,这样,母老虎大部分时间处在睡眠中,避免它乱动,形成二次受伤。
两只小老虎洗干净后,适应良好,很快和棉花黑炭成了好朋友,撵鸡追鸭,整日玩得乐不思蜀。
等了两日,母老虎已经不再发热,看着两只小老虎有吃有喝,它不再乱动,静静趴着养伤。
刘青青将虎笼的钥匙交给刘有山,让他亲自照料,她收拾了东西,和郭守云刘慧兰一起去府城。
她们没有坐船,而是驾着马车。
车内装了各种食材和行李,刘慧兰和刘青青坐在车里养神,外面赵垚和郭守云轮流驾车。
这是第一次从陆路走,刘有山不放心,请了赵垚亲自护送。
一行人安全到达府城,依旧住在张和五进的院子中。
洗去风尘,刘青青和郭守云马不停蹄去拜见卢雪樵。
卢雪樵好久没见刘青青,留她们吃晚饭。
刘青青立马把带来的腊味给了管家,说是她亲手做的特产,一定要师父尝一尝她的手艺
。
两个孩子,其实他更喜欢刘青青些,小姑娘心眼活,有眼色,对比下来,郭守云稍微内秀了些。
他有些时候也在遗憾,为什么刘青青不是个男孩子呢,这样,一定能成就一番功业。
刘青青巴拉巴拉不停的说,打断了他的走神:“师父,我们给你带了一张熊皮,是阿云去山上机缘巧合得的,冬日的时候,你铺在椅子上办公,啧,又暖和又威风!”
郭守云张了张嘴,她这话又歧义,好似再说,黑熊是他打的一样。
卢雪樵看见完整的黑熊皮,推辞的话,实在说不出口,没有哪个大老爷们,能拒绝这样的礼物。
对郭守云多了几分喜爱,这孩子虽然内秀,不太喜欢说话,但是个有心的。
刘青青笑嘻嘻又捧出些棉手套棉帽子棉袜,还有各种棉花做的玩偶:“师父,我们这里没有地龙、火炕,冬天又湿又冷,很难熬的,这些是我用我们家自己种的棉花,织的棉袜棉手套,吸汗又暖和,您穿上袜子再穿鞋就不容易冻脚了!”
卢雪樵眼角抽了抽,这孩子,送礼送得这么自然,却又符合心意。
瞧瞧,不仅给他准备了礼物,还给家属准备了,考虑得很是周全哪。
重要的是,全是他们自己做的,是心意,是土特产,他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他本是上京人士,来这个地方已经三年,好东西自然不缺,袜子用的是绸袜,御寒是貂绒大裳。
就像她说的那样,此地没有火炕,也不用地龙,冷天很是难熬,一不小心就起了冻疮,痒得难受。
他是成年人,忍忍就过去了,但是家里的孩子老人,每到冬天,日子过得不舒心,去年夫人多有抱怨,这事他记挂在心里。
刘青青好似一无所觉,笑道:“师父,你莫要觉得棉花便宜就嫌弃,其实棉花比丝绸,更要吸汗呢!”
卢雪樵本来想打发他们进去二门内见见自家夫人,主要是他一大老爷们,和两个孩子在这里谈穿什么,不太合适。
不过,听了她这话,立马打消了这个主意,好奇的问:“怎么个便宜法?”据他所知,棉布,价不比丝绸,但真心算不上便宜。
刘青青掏出自己的小本本:“世面上的棉花棉布,都是从其他州府运来的,所以价格偏高。我们家种下来,一亩地最少能产一百二十公斤棉花,最高能产一百八十公斤棉花。”
卢雪樵心内一换算,一公斤棉花市价在一百文左右,天哪,一亩地种棉花,竟然能赚十两银子。
对于城里的富户,十两银子只是一顿饭钱,但是,普通人家,十两银子能够一年的开销。
他呼吸急促了几分:“种棉花,真能一亩地赚十两银?”
刘青青解释:“师父,世面上棉花价贵,一亩地赚十两银是可以的,但是,若种植棉花的农户多了,棉花价格降了下来,肯定赚不到那么多!”
不过,仍旧比种稻谷划算。
卢雪樵嗯了一声,耕地是有限的,要是百姓们都来种棉花,那吃的,可就不够了!
刘青青好似他肚里的蛔虫,悠悠道:“师父,棉花种在地里,不能被水淹!”
她热情的邀请卢雪樵去他家的做客:“师父,等过了鹿鸣宴,您有空休沐,不如去我们家散散心。我们家虽然在村子里的,但山清水秀,别有一番诗词画意呢!
刘青青在他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就看他好不好奇了。
第106章 鹿鸣宴
卢知府好奇,相当的好奇。
民生两件事,吃饱穿暖,是压在他心头的两座大山。
富贵人家不缺吃喝,不缺衣服御寒,大毛衣裳山珍海味轮换来,在同一片土地上,更多的百姓能奔个温饱,有一件山羊褂子已经是殷实的人家。
穷苦人家只能在夏衣里续上厚厚的芦苇花,可是那东西,看着厚实,却一点也不保暖。
南安府每年都要冻死一二百百姓。
南安府地处西南,天气炎热,春夏植物生长旺盛,他曾设想引种桑树养蚕,鼓励民间织布,算下来,比起种植水稻,一亩田能提高一倍的收益。
但是,这是个投入产出的问题。
南安府的百姓,每年的种植二季稻,堪堪能够交税和敷衍一年的口粮,要是毁田种桑,口粮那边势必出现缺口,若养蚕的过程中有个差池,比如蚕种生病,蚕丝掉价等,对百姓来说,便是没顶之灾。
而且,养蚕卖丝,因为丝绸产量小,品质高,注定了只能卖给富贵人家,不适合大面积推广穿用,因为这布料太柔软娇贵,稍微不小心刮一下,便是个洞。
所以,他明知道样改田种桑能提高百姓的收入,却迟迟不敢动手。
就像告诉正在工厂扭螺丝,勉强收支平衡的你,去读个研究生,提高学历,能提高你的收入,但是,读研这几年的学费开支便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取得学历后是否就能找到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老天也不敢给你保证。
刘青青扯回话题:“姜爷爷,这黑熊肉,是烧了,还是卖了?”已经死了一天了吧。
姜老大夫绕着小山堆一样的黑熊转了好几圈,痛心疾首:“这样大的黑熊,当然是吃到肚子里!”竟然说出埋了这样的话,真是暴殄天物。
刘青青摸摸鼻子,她不吃野生动物的。
古代人口稀少,黑熊老虎为害一方,这里的人们打猎弄到,必然是要吃了的,她不好阻止,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躲到了自己的休息室去。
姜老大夫将各块安排得妥妥的,也就是他这样的老饕餮,才晓得如何处理。
寻了一个大坛子,石灰打底,铺上厚厚一层炒米,放入草纸擦干净污渍的熊掌,再用炒米塞严,最后用石灰封口。
他吩咐刘青青:“这些带去府城,鹿鸣宴上做出来,保证青华楼一鸣惊人!”
最后,硝了一张完整的黑熊皮,一坛处理好的熊掌,和一大锅红烧黑熊肉。
刘青青看他腾开了手,才上前道:“姜爷爷,你看看老虎呗,它好似受了伤!”
姜老大夫没好气瞅她一眼:“我是大夫,看人的大夫,你可不可以,不要三天两头弄一些动物来给我看!”专业不对口啊。
先是马匹,现在的老虎,他有种直觉,若不阻止,以后刘青青还会弄更多生病的动物上门。
刘青青热情的捧着彩虹屁,竖起了大拇指:“谁让你是常平县的这个呢?看什么不是看,您就看一下呗!要是它没挺过来,两只小老虎就成了孤虎了!”
姜老大夫没好气的哼了一下,去给母老虎看诊。
药效还在,母老虎捆在架子上睡得正酣,姜老大夫顺着捏了一圈,愁眉不展:“哎哟喂,肋骨断了两棵,伤到了肺,后腿骨完全碎裂,内脏估计也有损伤,伤成这样都死不掉,难怪老虎这么厉害。”
“治好了,它也失去了原本健康的体魄,瘸着腿如何捕猎?
早晚要饿死在树林里,做了其他野兽的口粮,还不如直接做了我们的盘中餐呢!”
刘青青:“……”
不要看见只动物都想着吃,好不好。
她想了想:“它既然没死,说明命不该绝,你尽管治疗,以后我们家养着它就是。”她又保证了一条:“一定关好了,不让它跑出去害人!”
好吧,既然刘青青坚持,姜老大夫也好奇,老虎和人的身体构造的不同,这是全新的试验品啊。
它将眼前的老虎当成了个人,用了麻药后,抽出断掉的肋骨,将后腿骨打上钢针包扎起来固上石膏。
做完一切,他累得直喘气:“行吧,你带回去好生照料,能不能活,就看它的命了!”
相当于动了个大手术,用点消炎药可能效果更好的,刘青青不是神,弄不到消炎药,尽可能的在环境上照料一二。
回到清水沟村后,刘青青将仓库用石灰消毒,开水洗了两道风干后,才把做了手术的母老虎放进去养伤。
因为剧痛,给母老虎吃的肉羹兑了安神的药,这样,母老虎大部分时间处在睡眠中,避免它乱动,形成二次受伤。
两只小老虎洗干净后,适应良好,很快和棉花黑炭成了好朋友,撵鸡追鸭,整日玩得乐不思蜀。
等了两日,母老虎已经不再发热,看着两只小老虎有吃有喝,它不再乱动,静静趴着养伤。
刘青青将虎笼的钥匙交给刘有山,让他亲自照料,她收拾了东西,和郭守云刘慧兰一起去府城。
她们没有坐船,而是驾着马车。
车内装了各种食材和行李,刘慧兰和刘青青坐在车里养神,外面赵垚和郭守云轮流驾车。
这是第一次从陆路走,刘有山不放心,请了赵垚亲自护送。
一行人安全到达府城,依旧住在张和五进的院子中。
洗去风尘,刘青青和郭守云马不停蹄去拜见卢雪樵。
卢雪樵好久没见刘青青,留她们吃晚饭。
刘青青立马把带来的腊味给了管家,说是她亲手做的特产,一定要师父尝一尝她的手艺
。
两个孩子,其实他更喜欢刘青青些,小姑娘心眼活,有眼色,对比下来,郭守云稍微内秀了些。
他有些时候也在遗憾,为什么刘青青不是个男孩子呢,这样,一定能成就一番功业。
刘青青巴拉巴拉不停的说,打断了他的走神:“师父,我们给你带了一张熊皮,是阿云去山上机缘巧合得的,冬日的时候,你铺在椅子上办公,啧,又暖和又威风!”
郭守云张了张嘴,她这话又歧义,好似再说,黑熊是他打的一样。
卢雪樵看见完整的黑熊皮,推辞的话,实在说不出口,没有哪个大老爷们,能拒绝这样的礼物。
对郭守云多了几分喜爱,这孩子虽然内秀,不太喜欢说话,但是个有心的。
刘青青笑嘻嘻又捧出些棉手套棉帽子棉袜,还有各种棉花做的玩偶:“师父,我们这里没有地龙、火炕,冬天又湿又冷,很难熬的,这些是我用我们家自己种的棉花,织的棉袜棉手套,吸汗又暖和,您穿上袜子再穿鞋就不容易冻脚了!”
卢雪樵眼角抽了抽,这孩子,送礼送得这么自然,却又符合心意。
瞧瞧,不仅给他准备了礼物,还给家属准备了,考虑得很是周全哪。
重要的是,全是他们自己做的,是心意,是土特产,他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他本是上京人士,来这个地方已经三年,好东西自然不缺,袜子用的是绸袜,御寒是貂绒大裳。
就像她说的那样,此地没有火炕,也不用地龙,冷天很是难熬,一不小心就起了冻疮,痒得难受。
他是成年人,忍忍就过去了,但是家里的孩子老人,每到冬天,日子过得不舒心,去年夫人多有抱怨,这事他记挂在心里。
刘青青好似一无所觉,笑道:“师父,你莫要觉得棉花便宜就嫌弃,其实棉花比丝绸,更要吸汗呢!”
卢雪樵本来想打发他们进去二门内见见自家夫人,主要是他一大老爷们,和两个孩子在这里谈穿什么,不太合适。
不过,听了她这话,立马打消了这个主意,好奇的问:“怎么个便宜法?”据他所知,棉布,价不比丝绸,但真心算不上便宜。
刘青青掏出自己的小本本:“世面上的棉花棉布,都是从其他州府运来的,所以价格偏高。我们家种下来,一亩地最少能产一百二十公斤棉花,最高能产一百八十公斤棉花。”
卢雪樵心内一换算,一公斤棉花市价在一百文左右,天哪,一亩地种棉花,竟然能赚十两银子。
对于城里的富户,十两银子只是一顿饭钱,但是,普通人家,十两银子能够一年的开销。
他呼吸急促了几分:“种棉花,真能一亩地赚十两银?”
刘青青解释:“师父,世面上棉花价贵,一亩地赚十两银是可以的,但是,若种植棉花的农户多了,棉花价格降了下来,肯定赚不到那么多!”
不过,仍旧比种稻谷划算。
卢雪樵嗯了一声,耕地是有限的,要是百姓们都来种棉花,那吃的,可就不够了!
刘青青好似他肚里的蛔虫,悠悠道:“师父,棉花种在地里,不能被水淹!”
她热情的邀请卢雪樵去他家的做客:“师父,等过了鹿鸣宴,您有空休沐,不如去我们家散散心。我们家虽然在村子里的,但山清水秀,别有一番诗词画意呢!
刘青青在他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就看他好不好奇了。
第106章 鹿鸣宴
卢知府好奇,相当的好奇。
民生两件事,吃饱穿暖,是压在他心头的两座大山。
富贵人家不缺吃喝,不缺衣服御寒,大毛衣裳山珍海味轮换来,在同一片土地上,更多的百姓能奔个温饱,有一件山羊褂子已经是殷实的人家。
穷苦人家只能在夏衣里续上厚厚的芦苇花,可是那东西,看着厚实,却一点也不保暖。
南安府每年都要冻死一二百百姓。
南安府地处西南,天气炎热,春夏植物生长旺盛,他曾设想引种桑树养蚕,鼓励民间织布,算下来,比起种植水稻,一亩田能提高一倍的收益。
但是,这是个投入产出的问题。
南安府的百姓,每年的种植二季稻,堪堪能够交税和敷衍一年的口粮,要是毁田种桑,口粮那边势必出现缺口,若养蚕的过程中有个差池,比如蚕种生病,蚕丝掉价等,对百姓来说,便是没顶之灾。
而且,养蚕卖丝,因为丝绸产量小,品质高,注定了只能卖给富贵人家,不适合大面积推广穿用,因为这布料太柔软娇贵,稍微不小心刮一下,便是个洞。
所以,他明知道样改田种桑能提高百姓的收入,却迟迟不敢动手。
就像告诉正在工厂扭螺丝,勉强收支平衡的你,去读个研究生,提高学历,能提高你的收入,但是,读研这几年的学费开支便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取得学历后是否就能找到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老天也不敢给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