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青青笑了一下,假装漠不关心的走掉,躲到墙角后偷偷观看。
  只见大马等了一会,凑到食槽里闻了闻,嫌弃的打了个响鼻,走开了。
  过了一会,许是饿了,它试探的卷了一朵松茸菌到嘴里嚼巴两下,然后大大的眼睛,忽然亮了一下,加快速度咀嚼起来,还不忘踹一脚旁边的跟班马,叫它快来吃。
  一旁的大青驴不愿意了,阿布阿布叫个不停,大马哼哧打了个响鼻,不耐烦的咬了一朵甩给大青驴。
  啧,这大马别扭又聪明,还会护着跟班,实在太对胃口了。
  刘青青一下子跳出去,大马愣了一下,差点把嘴里的菌子给吐出来,低头看看空了的食槽,又看看她。
  吃人嘴短,不情不愿低下头,伸到刘青青面前,让她摸一摸。
  刘青青惊喜交加,将手放在它脑袋上拍了拍:“放心,以后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保管把你养得肥肥壮壮!”
  大马打个响鼻,哼哧~~~
  “嗯,你这扭扭捏捏的模样真好玩,以后你叫大妞,它叫二妞。”
  “哎哟,你咋又扭过去不理人拉!”
  “行行行,再给你们端一盆菌子!”
  在松茸的吸引下,大马二马都是男娃,但可耻没有骨气的认下了大妞二妞的名字,主要是刘青青喊一声大妞,给它一朵菌子,它形成了条件反射。
  再说,一个名字有什么关系,名字霸气就有松茸吃么。
  它原本叫追风,二马叫追影,名字够大气了吧,白活了好几年,第一次吃到这样鲜美甜嫩的食物呢。
  心情愉悦的刘青青又端了一盆加了盐的冷白开水来,让大妞二妞喝,每个食槽里都放了豆饼。
  次日一早,刘青青骑着大妞,郭守云骑着二妞进城。别看他们骑着大妞二妞很是拉风,但每跑五六里路,大妞便要求一朵松茸菌,不给吃便停下不走。她的背包里全是大妞二妞的口粮。
  算了,看在两匹马风驰电掣的份上,她忍了。优秀的快马,谁还没点脾气呢!
  寻到之前打造铁锅菜刀铁盘等酒楼用具的杨氏铁匠铺,杨掌柜亲自出门迎她:“哟,阿青掌柜来啦,可是又要打造新锅具?”
  刘青青笑眯眯颔首:“杨掌柜,我这里有几份图纸,你看看,能不能打出来!”
  第70章 打虫子
  杨掌柜面色一动,眼底闪过一道精光。
  两方坐定,刘青青摆出图纸:“这里有几个器械的图纸,你看看能不能打出来?”
  杨掌柜接过一看,细长管,齿轮,针眼盖子……露出一丝凝重:“你这些零件很精密,必须用精铁,价钱可不低啊。”
  他看不懂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刘青青似笑非笑:“不用管价钱,只要能达到我要的效果。要求尺寸必须完全按照我这个来。诺,比如这个细管,尖端的孔一定要细如针眼。”
  杨掌柜不解的问:“你弄这些做什么?”
  上次她来打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锅盆用在青华楼,比如方盘,圆柱形的铁皮烤炉,可以翻转的烤架,他至少晓得用处,今儿拿来这些,全是莫名其妙的器械。
  他能感觉到其中的精妙,但实在想象不出,用来干什么?
  刘青青看了他一眼:“反正不害人,有大用处,你就说接不接单罢?”
  有钱不赚是傻子,当然接。
  最后,刘青青付了100两的定金,签订契约。
  铁匠铺子不能外泄图纸,不能私自打造图纸里的物件,其中第一张图纸的物件,今晚要出一个样品,其它的一个月后交工,若有违约,按价百倍赔偿。
  杨掌柜嗤笑,这肯定是她做来,放在酒楼里的新餐具,他有什么好泄露仿造的,毫不在意刷刷刷签了契约。
  接下来她们又去了木匠铺子,朱家老字号,之前在镇上买的家具便是他家的分号,青华楼桌椅的维修换新也是他们家做的,便宜结实美观又实用。
  同样下了订单,付了50两的定金。
  两人回到青华楼,刘慧兰揉着太阳穴理账,把本子往刘青青面前一丢:“你可算来了,这账实在太难算了,你来罢!”
  她还是喜欢在厨房里呆着,捏着锅铲子把各种食材有序组在一起,神奇的变成美味。
  刘青青和她说了打算上架烤鸭、菊蓟,让她再研究研究菜式、佐料,做到味道更上一层楼。
  刘慧兰点头称是:“菌子卖了这么久,顾客们有点吃腻了,这两日明显感觉客流量变小,是应该上新菜,晚上我同你们一起回村。”
  已经七月三十,该结账,发工资了呢。
  刘青青不喜欢用毛笔,她手上没劲,写出来的字软趴趴的,自己做了几只鹅毛笔。
  前些日子,她命棉花把大白鹅按住,无视大白鹅的哀嚎,从大白鹅身上,挑选出最长最硬的羽毛扯下来,然后将羽毛埋在砂石中加
  热,羽毛杆中间的磷质,就能用针挑掉成空管。
  尖端斜着切一个开口,修剪成钢笔头的模样。
  刮掉羽毛后,用一根筷子绑起来,握笔手感好了很多,像末世用的签字笔,唯一缺点就是,写五个字就要蘸一次墨水。
  用着自制的硬笔,刘青青左右张望了一眼,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她飞快的用数字进行运算。
  上月余额871两,蚂蚱粉存货已经卖完,150两,合计921两。
  卖菌子收入,南安寺合计1100两。
  青华楼二楼每日都能坐满,六个包间早晚十二桌,日消费在40两。
  一楼便餐,换座快,每日客流量在1000人,约摸12两,虽然销售额低,但客人喜欢结账的时候,顺便在柜台上,买两罐菌子酱,或者干菌子带走窜门送亲戚,销售额在30两左右。
  流水每日约摸82两,合计1066两,共收入3087两。
  但这个月支出特别大,购买酒楼880两,盖炸房烤房库房,装修酒楼,添置厨具餐具等200两,每天都要把菌子运到城里,再从小叔家把油拉回去,租借马车40两,收购菌子3万6千公斤,合计680两,油钱200两,佐料100两,米菜肉100两,竹筒钱40两。
  工钱刘有山,刘有江,刘鑫,刘慧兰,阿喜,大春,郭守云算是主管,每人5两,三个厨娘每人2两,刘青青自己20两,下面40个员工,青华楼里20人,清水沟村作坊里15人,4名搬运工,青华专卖店江氏1人,共40人,每人800文,合计93两,最后净利润754两。
  卖了一个月的菌子,账上银子还没上月的多,今日去掉150两的定金,手里只有604两现银。但是刘青青手里多了一座酒楼。
  清水沟村的库房里还存着3万罐菌子酱,5千公斤干菌子,1千公斤干毒菌子,只要把这些都卖出去,便能回笼一大笔资金。
  为了鼓励员工,刘青青拿出10两银子,作为奖金,不分级别,每人平均发200文。
  先是服务员,每人领800文的工钱,还有200文的奖金红包。
  常平县城的伙计薪资普遍在800文,其他的偶尔会发点铺子里的东西作为福利,吃住管一样。
  但是青华楼不一样,既管吃又管住,这里就省下一笔开支,还有奖金拿,大家喜滋滋给刘青青道谢。
  接下来便是几个主管,刘有江接过银子很是诧异:“这么多!”
  刘青青笑笑:“小叔,不多啦,你这一个月和阿爹一起送货搬货,都瘦了一圈呢!”
  刘有江算半个入赘,虽然方爷爷明理,小婶方氏做事厚道,但周围的邻居没少闲言碎语说小叔吃软饭,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气,要赚钱养家。
  送货那几日,每日租借马车,泥里来水里去,风雨无阻,自己淋湿了晒红了,都把菌子盖得好好的,一箱箱菌子才能完好无损的送达。
  他定定的看了一眼刘青青,郑重道:“阿青,以后有什么累活重活,只管喊我,放心,保证给你办的妥妥帖帖。”
  刘青青嗯了一声。
  小叔娶了方氏,算是高攀。
  他这个人罢,做事踏实细致,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上次他能站出来维护她,与张和手下搏斗便是例子,所以能得方氏的青睐。
  她也觉得小叔人不错,提拔谁不是提拔呢,干嘛不提拔自己人。
  嗯,刘鑫叔和阿爹他们的工钱,等回村子再发。
  刘青青叫来刘慧兰:“阿姊,你的工钱要怎么办?”
  刘慧兰愕然了一下,吃吃笑道:“你喜欢啥,只管拿去买吧!”吃住都在家里,布料也是青青买的,她什么都不缺。
  刘青青就知道她会这样子说,引诱道:“我看大家都买点头花啊,胭脂什么的,你不去买一点么?”
  刘慧兰嫌弃的撇撇嘴:“我时时刻刻在厨房,烟熏火燎的,带头花作甚。”想了想,她接过银子:“算了,我还是买点吧。”
  她自己不带头花,可以买一点给两个妹妹和阿娘啊。前些日子来二楼吃饭的顾客,有个七八岁的女孩,头上两边的丸子,绑了两个毛茸茸的白球球,雪人一般精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