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郭守云面无表情换了个地方站,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心塞的日子。
刘慧兰笑笑,手脚麻利打扫干净:“家里的牲口都喜欢阿云!”
等了半响,鸭子见众人不理会它,胆子越发肥,竟然试着垫着脚巴掌啄葡萄架上的葡萄吃!
刘有山试探道:“应该没事吧!”他实在等不及了,锅里的香味实在霸道,口水都躺了一地,
刘青青笑道:“自然没事,若有事,鸭子早就睡下来,哪能像现在,活蹦乱跳。”
为了感激鸭子作出的贡献,刘青青摘了一颗葡萄塞到它嘴巴里。
鸭子欣喜的咽下,却被酸得直哆嗦脖子,呆愣在原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呆头鸭。
郭守云嫌弃它随地大小便,寻了个筐将它罩在院子一角关黑屋子,他这是为了观察试毒鸭子的后续状态,绝对不会承认是公报私仇。
一家子围坐在大圆桌旁,金黄色的鸡汤里飘着淡白色的菌子,每人添了一碗,刘青青不管其他人,顾不得烫,自己先尝了一片。
菌子才入口,脆香嫩滑,奇异的融合在一种食物中。仿佛置身于雨后的森林中,身边全是清新的空气。
青头菌自带勾芡效果,将鸡汤变得浓厚香醇润滑,是一种终身难忘的味道。
之前信誓旦旦不吃菌子的刘有山,嘻哈嘻哈干了两大碗,对,他发过誓不吃菌子,但这不是菌子,是熟菌子啊!
郭守云眯着眼,青头菌汤泡饭,读书的疲惫,在这一刻全部散去:“做人真好!”
担心吃不完的苏氏,颠颠把另外一半鸡汤倒进锅里,端起盆里洗干净的菌子,开始煮第二锅。
刘青青重新开启了话题:“我打算卖菌子呢!”
刘有山打了个饱嗝:“好,我支持!”
他白活了三十多年,天天踩着菌子过,才发现错失了什么样的美味。
刘慧兰笑道:“确实美味,可是山上遍地都是,有人愿意买么?”
刘青青正色道:“不仅美味,菌子还能补身。”菌子本身富含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才能如此美味,对人体特别好。
刘青青道:“我们先收集一批菌子,看看情况再说!”
刘家立马行动了起来,刘有山到村学里宣布,刘家明天收买各种菌子,只要从山上捡来的,不论有毒的,还是无毒的,都收,到时候按菌子种类算钱。
有空的人,可以上山捡菌子回来卖,当然,要注意安全。请在外围捡,不要去深山,免得迷路或遇到野兽袭击。
清水沟瞬间炸了锅,上个月刘家收蚂蚱,他们跟着,少的赚了百多文,多的赚了一两银,家家户户火把节舍得买一块肉回来改善伙食,嘴里还回味着炖肉的味道,刘家竟然又开始收菌子。
多年前肚子吃不饱,有人尝试吃菌子,死过人,大家都不敢再犯险,现在刘家既然说收买菌子,田地里也没有活计,家家户户成群结队上山捡菌子。
大山里到处都是,这是刘家变着法让他们赚钱呢。
其实哪些菌子有毒,刘青青心里有底,但怕有个万一,还是把能寻来的菌子都试一遍毒,这个事情交给了郭守云,后院的鸭子随意他采用。
郭守云为了做对照实验,从街上定了五百只笼子,整齐的排在后院,每一只笼子里都清楚的记录这只鸭子的身高体重,颜色等,方便与吃了菌子后作对照。
因为此事关系后面一系列的问题,刘青青稳妥起见,去县城里请了姜老大夫到家,亲自坐镇。
一切准备就绪,村民们采来了大量的菌菇到刘青青家。
不出所料,人多力量大,每家每户至少三背篓的菌子,所有的菌子品种繁多,千奇百怪。
除了他们已经吃过的青头菌,还有牛肝菌,见手青,干巴菌,白葱菌,虎掌菌,皮条菌,松茸,鹅膏菌等。
有毒的无毒的混在一起,刘青青为减少工作量,让大家伙自己分好类,按照种类上称付钱。
她做了明确的说明,不能混搭,若混在一起,以后不再收买他家的菌子。
这样一来,刘青青以最快的速度,集齐了清水沟村后山所有菌子的品种。
洗干净分锅煮熟后,喂食鸭子,为安全起见,五天为一个观察期。
这样,牺牲掉十六只鸭子,选出了第一轮煮熟后无毒的菌子:青头菌,牛肝菌,干巴菌,松茸菌,鸡枞菌,扩松菌,羊肚菌,鸡油菌,胭脂红,松露,竹荪,奶浆菌,铜绿菌,扫把菌,苦李菌等。
也找出了致命菌子;鹅膏菌,其中又分黄罗盖,白罗盖,环柄盖等,具含有致命毒素,半朵毙命。
致幻菌子:裸盖菌。
说来好笑,吃了一朵裸盖菌的鸭子,狂躁的踹翻笼子,去单挑大青驴。
两朵裸盖菌的鸭子,走路和醉酒一样,左摇右晃,而喂了三朵后,倒在地上,再也没能爬起来。
第二轮便烤,烤熟后对照选出无毒的菌子,排除有毒的。
经过种种试验,最后确定了安全、口感上佳的菌子:青头菌,牛肝菌,干巴菌,松茸,鸡枞,羊肚菌,铜绿菌,黑松露,其中青头菌松茸生吃也无碍。
牛肝菌中,见手青口感最好,但若不熟也会出现幻觉,严重的上吐下泻,消化道出血而死。
刘青青看着郭守云记录得满满的小本子,仔细的收好,这全是鸭子舍己为人换来的珍贵资料。
这天,紧闭大门六天的刘家,再次打开,告诉了村民们试毒的结果,和以后收购的菌子种类:青头菌,牛肝菌,干巴菌,松茸,鸡枞,羊肚菌,铜绿菌,黑松露,分别以二十文每公斤收购,剧毒鹅膏菌以十文每公斤的价格收购,口感不好遍地都是的扩松菌,以一文每公斤的价格收购。
村民们不解:“你家收购没毒的菌子我们理解,还收剧毒的菌子,是什么道理?”
这时候大家都淳朴
,怕他们家拿毒菌子药人,他们一个村子的,要受到连坐。
刘青青解释:“就是因为剧毒,才收购,由衙门的大夫统一销毁,免得它们明年长得更多!”
菌子之间也有竞争,你把能吃的菌子采完,毒菌子可不就漫山遍野长了么?明年还采啥!
毒菌子其实也有用处,只不过时机不到,她没提。
这样,全村子的村民像过节一样,上山捡菌子,笑话,二十文一斤,比逮蚂蚱还划算,不捡是傻子。
刘青青忙得脚不沾地,蚂蚱作坊需要改建。
第62章 一鼻子灰
试毒期间,刘青青请人施工建造了烤房,炸房。
顾名思义,烤房是纯石板建造的房子,地面铺设地龙,四周有排气孔,通过在外面加热,热气顺着地面铺设的管道,将烤房里的空气加热,把悬空在铁丝网上的菌子烘干。
这样烘干的菌子,比起太阳晒的,形状颜色保持得更好,而且不受天气的影响。
菌子不能流通的一个根本原因,一个是怕中毒,二来是不能久存,因为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没有冰箱的时代,采回来的菌子最多两天就开始腐败,生虫长蝇。
从村民们那里收购来的菌子,流水一般分成两拨,还没张开菌伞的菇子进了烤房,烤干后包装成盒。
菌伞撑开的菌子,分类别配上不同的佐料,油锅煎炸成一罐一罐的菌子酱,等待销售。
仍旧分为收购部和加工部,因为刘有山对菌子更熟悉,刘鑫刘有山共同负责收购,刘慧兰掌控加工部,刘青青负责销售。
刘青青要求每一锅油炸的菌子,都要给鸭子试毒,在罐子上留下了批号,存根留档。
家里生产走上正轨,刘青青送姜老大夫回县城。
其实,姜老大夫不愿意走,他一点也不想回城。
这几日,刘慧兰忙碌,随意从筐中捡几样菌子做饭,什么干炒见手青,鸡枞肉丝汤,芹菜干巴菌,凉拌松茸,都是才从山上采下来的新鲜菌子,随意加工一下,鲜美得他后悔才长了一张嘴。
刘青青劝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样好味道的菌子,你不分享给你那些老朋友们啊?”
姜老大夫一想也是,他们这一伙饕餮,谁要寻到了新鲜美味的东西,必定在聚会的时候,显摆一番,每次都是别人炫耀,他干巴巴的坐着听,这次总算轮到他了!
打定主意便去收拾包袱。
手舞足蹈让刘青青多带一些新鲜的菌子。
要他说,烘干的菌子,泡发后确实也好吃,但比起新鲜的,还差了点味道。
刘青青收拾了十多框菌菇和菌子酱,搭着姜老大夫的马车进城,陪同的还有郭守云和黑炭棉花。
在小叔家安顿好以后,两人来到青华专卖店。
店里一个人也没有,江氏拿着抹布这里擦擦,那里抹抹,货架上的菌子干和菌子酱,整整齐齐,满满当当。
看到他们来,江氏把抹布一扔,拉着刘青青吐苦水:“阿青哪,客人上门都是买蚂蚱粉,只有一百多罐存货了,菌子干菌子酱没人买,要不再做点蚂蚱粉?”
刘慧兰笑笑,手脚麻利打扫干净:“家里的牲口都喜欢阿云!”
等了半响,鸭子见众人不理会它,胆子越发肥,竟然试着垫着脚巴掌啄葡萄架上的葡萄吃!
刘有山试探道:“应该没事吧!”他实在等不及了,锅里的香味实在霸道,口水都躺了一地,
刘青青笑道:“自然没事,若有事,鸭子早就睡下来,哪能像现在,活蹦乱跳。”
为了感激鸭子作出的贡献,刘青青摘了一颗葡萄塞到它嘴巴里。
鸭子欣喜的咽下,却被酸得直哆嗦脖子,呆愣在原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呆头鸭。
郭守云嫌弃它随地大小便,寻了个筐将它罩在院子一角关黑屋子,他这是为了观察试毒鸭子的后续状态,绝对不会承认是公报私仇。
一家子围坐在大圆桌旁,金黄色的鸡汤里飘着淡白色的菌子,每人添了一碗,刘青青不管其他人,顾不得烫,自己先尝了一片。
菌子才入口,脆香嫩滑,奇异的融合在一种食物中。仿佛置身于雨后的森林中,身边全是清新的空气。
青头菌自带勾芡效果,将鸡汤变得浓厚香醇润滑,是一种终身难忘的味道。
之前信誓旦旦不吃菌子的刘有山,嘻哈嘻哈干了两大碗,对,他发过誓不吃菌子,但这不是菌子,是熟菌子啊!
郭守云眯着眼,青头菌汤泡饭,读书的疲惫,在这一刻全部散去:“做人真好!”
担心吃不完的苏氏,颠颠把另外一半鸡汤倒进锅里,端起盆里洗干净的菌子,开始煮第二锅。
刘青青重新开启了话题:“我打算卖菌子呢!”
刘有山打了个饱嗝:“好,我支持!”
他白活了三十多年,天天踩着菌子过,才发现错失了什么样的美味。
刘慧兰笑道:“确实美味,可是山上遍地都是,有人愿意买么?”
刘青青正色道:“不仅美味,菌子还能补身。”菌子本身富含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才能如此美味,对人体特别好。
刘青青道:“我们先收集一批菌子,看看情况再说!”
刘家立马行动了起来,刘有山到村学里宣布,刘家明天收买各种菌子,只要从山上捡来的,不论有毒的,还是无毒的,都收,到时候按菌子种类算钱。
有空的人,可以上山捡菌子回来卖,当然,要注意安全。请在外围捡,不要去深山,免得迷路或遇到野兽袭击。
清水沟瞬间炸了锅,上个月刘家收蚂蚱,他们跟着,少的赚了百多文,多的赚了一两银,家家户户火把节舍得买一块肉回来改善伙食,嘴里还回味着炖肉的味道,刘家竟然又开始收菌子。
多年前肚子吃不饱,有人尝试吃菌子,死过人,大家都不敢再犯险,现在刘家既然说收买菌子,田地里也没有活计,家家户户成群结队上山捡菌子。
大山里到处都是,这是刘家变着法让他们赚钱呢。
其实哪些菌子有毒,刘青青心里有底,但怕有个万一,还是把能寻来的菌子都试一遍毒,这个事情交给了郭守云,后院的鸭子随意他采用。
郭守云为了做对照实验,从街上定了五百只笼子,整齐的排在后院,每一只笼子里都清楚的记录这只鸭子的身高体重,颜色等,方便与吃了菌子后作对照。
因为此事关系后面一系列的问题,刘青青稳妥起见,去县城里请了姜老大夫到家,亲自坐镇。
一切准备就绪,村民们采来了大量的菌菇到刘青青家。
不出所料,人多力量大,每家每户至少三背篓的菌子,所有的菌子品种繁多,千奇百怪。
除了他们已经吃过的青头菌,还有牛肝菌,见手青,干巴菌,白葱菌,虎掌菌,皮条菌,松茸,鹅膏菌等。
有毒的无毒的混在一起,刘青青为减少工作量,让大家伙自己分好类,按照种类上称付钱。
她做了明确的说明,不能混搭,若混在一起,以后不再收买他家的菌子。
这样一来,刘青青以最快的速度,集齐了清水沟村后山所有菌子的品种。
洗干净分锅煮熟后,喂食鸭子,为安全起见,五天为一个观察期。
这样,牺牲掉十六只鸭子,选出了第一轮煮熟后无毒的菌子:青头菌,牛肝菌,干巴菌,松茸菌,鸡枞菌,扩松菌,羊肚菌,鸡油菌,胭脂红,松露,竹荪,奶浆菌,铜绿菌,扫把菌,苦李菌等。
也找出了致命菌子;鹅膏菌,其中又分黄罗盖,白罗盖,环柄盖等,具含有致命毒素,半朵毙命。
致幻菌子:裸盖菌。
说来好笑,吃了一朵裸盖菌的鸭子,狂躁的踹翻笼子,去单挑大青驴。
两朵裸盖菌的鸭子,走路和醉酒一样,左摇右晃,而喂了三朵后,倒在地上,再也没能爬起来。
第二轮便烤,烤熟后对照选出无毒的菌子,排除有毒的。
经过种种试验,最后确定了安全、口感上佳的菌子:青头菌,牛肝菌,干巴菌,松茸,鸡枞,羊肚菌,铜绿菌,黑松露,其中青头菌松茸生吃也无碍。
牛肝菌中,见手青口感最好,但若不熟也会出现幻觉,严重的上吐下泻,消化道出血而死。
刘青青看着郭守云记录得满满的小本子,仔细的收好,这全是鸭子舍己为人换来的珍贵资料。
这天,紧闭大门六天的刘家,再次打开,告诉了村民们试毒的结果,和以后收购的菌子种类:青头菌,牛肝菌,干巴菌,松茸,鸡枞,羊肚菌,铜绿菌,黑松露,分别以二十文每公斤收购,剧毒鹅膏菌以十文每公斤的价格收购,口感不好遍地都是的扩松菌,以一文每公斤的价格收购。
村民们不解:“你家收购没毒的菌子我们理解,还收剧毒的菌子,是什么道理?”
这时候大家都淳朴
,怕他们家拿毒菌子药人,他们一个村子的,要受到连坐。
刘青青解释:“就是因为剧毒,才收购,由衙门的大夫统一销毁,免得它们明年长得更多!”
菌子之间也有竞争,你把能吃的菌子采完,毒菌子可不就漫山遍野长了么?明年还采啥!
毒菌子其实也有用处,只不过时机不到,她没提。
这样,全村子的村民像过节一样,上山捡菌子,笑话,二十文一斤,比逮蚂蚱还划算,不捡是傻子。
刘青青忙得脚不沾地,蚂蚱作坊需要改建。
第62章 一鼻子灰
试毒期间,刘青青请人施工建造了烤房,炸房。
顾名思义,烤房是纯石板建造的房子,地面铺设地龙,四周有排气孔,通过在外面加热,热气顺着地面铺设的管道,将烤房里的空气加热,把悬空在铁丝网上的菌子烘干。
这样烘干的菌子,比起太阳晒的,形状颜色保持得更好,而且不受天气的影响。
菌子不能流通的一个根本原因,一个是怕中毒,二来是不能久存,因为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没有冰箱的时代,采回来的菌子最多两天就开始腐败,生虫长蝇。
从村民们那里收购来的菌子,流水一般分成两拨,还没张开菌伞的菇子进了烤房,烤干后包装成盒。
菌伞撑开的菌子,分类别配上不同的佐料,油锅煎炸成一罐一罐的菌子酱,等待销售。
仍旧分为收购部和加工部,因为刘有山对菌子更熟悉,刘鑫刘有山共同负责收购,刘慧兰掌控加工部,刘青青负责销售。
刘青青要求每一锅油炸的菌子,都要给鸭子试毒,在罐子上留下了批号,存根留档。
家里生产走上正轨,刘青青送姜老大夫回县城。
其实,姜老大夫不愿意走,他一点也不想回城。
这几日,刘慧兰忙碌,随意从筐中捡几样菌子做饭,什么干炒见手青,鸡枞肉丝汤,芹菜干巴菌,凉拌松茸,都是才从山上采下来的新鲜菌子,随意加工一下,鲜美得他后悔才长了一张嘴。
刘青青劝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样好味道的菌子,你不分享给你那些老朋友们啊?”
姜老大夫一想也是,他们这一伙饕餮,谁要寻到了新鲜美味的东西,必定在聚会的时候,显摆一番,每次都是别人炫耀,他干巴巴的坐着听,这次总算轮到他了!
打定主意便去收拾包袱。
手舞足蹈让刘青青多带一些新鲜的菌子。
要他说,烘干的菌子,泡发后确实也好吃,但比起新鲜的,还差了点味道。
刘青青收拾了十多框菌菇和菌子酱,搭着姜老大夫的马车进城,陪同的还有郭守云和黑炭棉花。
在小叔家安顿好以后,两人来到青华专卖店。
店里一个人也没有,江氏拿着抹布这里擦擦,那里抹抹,货架上的菌子干和菌子酱,整整齐齐,满满当当。
看到他们来,江氏把抹布一扔,拉着刘青青吐苦水:“阿青哪,客人上门都是买蚂蚱粉,只有一百多罐存货了,菌子干菌子酱没人买,要不再做点蚂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