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守云若有所思:“明白了,我打不过大黑熊,所以悄悄躲在一边,等猎人围攻它的时候,趁机要它的命!
  许家全是力气大的男子,我们打不过他们家,所以等他们家被吓坏搬走的时候,再占了他们家的房,耕他们家的地。”
  在狼群里,打赢的一方都是要
  霸占输的一方的窝棚领地的。
  今天又是学会了做人的一天呢。说完,傲娇的仰着脸等着她夸奖。
  落井下石学得可真好。不过她只是想着出出气,占领人家的房子什么的,她真没兴趣,无论是许家,还是大房,住的房子都在村子里头,紧巴巴的,哪里有她家现在后院能跑驴的河景房自在。
  不过她家房子旁边就是许家的地,要不要占领一下呢?
  她摇摇头,只要他们消停些,乡里乡亲的,她没那么穷追不放。
  刘青青压下蠢蠢欲动的思绪,讪讪的笑了一下,在他手臂上安抚的拍了拍,算是对他的肯定。有些惆怅,她今晚的唯物主义道德法律教育,到底是成功了呢,还是不成功。
  郭守云提出了最后灵魂一问:“你为什么会这么多?”狼宝宝跟着狼妈妈学捕猎技巧,按道理,人应该跟着爹娘学,可是据他的观察,刘有山和苏氏,没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他不错眼的盯着刘青青。
  刘青青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理直气壮道:“书里啊!”
  对上他怀疑的目光,她加重了些语气:“你来我们家之前,我偷偷看了大堂哥书房里的书,里头都有写。”
  她找到了说辞,自己都信了。语重心长道:“书读好了,不用打架就可以让他们不敢欺负我们,所以,你要好好念书,念得最好,就能保护我们拉!”
  刘青青一面说一面观察他眼中的光:由一开始的质疑到不确定,再到坚定,不禁为自己的机智感动。
  趁热打铁翻出崭新的三字经:“诺,来,我教你,人之初、性本善、……”
  早食的时候,刘青青和郭守云两人轮流打哈欠,眼下的青紫黑得能吓死个人。苏氏有些不满,啪的放下筷子:“你们昨晚在胡闹什么?”
  大半夜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
  刘青青:“”
  呃,我们在读书,你们信么?
  她无所谓耸耸肩解释了一下:“我和阿云为剩下的地种什么争议呢?”
  正准备去县城寻摸些合适的种子。
  还有,买些蜡烛之类的,月光下读书实在太费眼睛,家里只有油灯,一闪一闪的,闪得字像天上的小星星。
  家里日子宽裕了点,许家眼红嫉妒,名目张道说她是鬼怪,还不是看他们家没什么要挟,只要把她除去,剩下的都是些软耗子,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上次赵垚帮忙镇的场已经不足以压下那些蠢蠢欲动,刘家迫切需要一个有力的顶梁柱。
  她仔细考虑过,阿姊的婚事可以做文章,只要阿姊寻一门强势的姻亲,就可以保证刘家的安全,可是她不愿意算计阿姊的幸福。
  阿爹的腿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三妹妹太小,唯一能立得起来的就是阿云了,只要他读书好,尽快取得功名,就能吓退一干贪婪算计魑魅魍魉。
  据她一直来的观察,阿云具有狼王的一切美好潜质:为了追捕猎物可以不眠不休悄无声息守候好几天,他为了给狼妈妈报仇,能不声不响跟在黑熊身后半个月,然后一击而中就是例子。
  对她的教导能够举一反三。
  和张氏冲突的时候,上口咬;收服大青驴用板砖拍;从强人手中救她时,他都没有现身,招呼他那群狗小弟冲。
  这一路走来,他学着解放牙齿,运用双手,运用大脑,这是野兽与人最大的区别。
  可以说,他学东西非常快,刘青青决定让他走科举一路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至于他说的他讨厌文字,背不下诗句,刘青青完全没当回事,你让一个从小在森林长大的孩子,喝的是露水吃的是野果,让他理解李白的白玉盘,他怎么理解。
  就像让文科生读懂高数里的拓扑一样,那不是为难人么!
  再说,家里也不用他读出个状元来,只要考个举人,在常平县就可以横着走,刘家不用再担忧任何算计。
  以后将由她亲自教导,用美食作为引子,相信这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小狼孩,一定会嗷嗷嗷的喊着:铁棒磨成绣花针,誓死读书考举人。
  苏氏还是懂种地的,她微微皱眉:“现在过了农时,种什么都不合适,要不种些黄豆吧!中秋节前后就可以收,还可以肥地。”
  刘有山也支持:“黄豆可以榨油,榨油后托你小叔家帮忙卖,也是一笔进账。”
  刘青青想了想,嫩黄豆就是毛豆,撒一点盐巴煮出来,是烧烤摊上最抢手的货啊,而老黄豆可以做的就多了,豆浆,豆腐,豆腐脑,豆腐皮,包浆豆腐……
  啧,光想想就流口水,行,就种黄豆。
  黄豆种子不用去县城,镇上就有,依旧是郭守云赶着驴车,刘有山一旁指导,刘青青坐在车上去选黄豆种。
  许是第二次赶车,阿云赶车的技术长进了很多,不再往坑塘里冲,会走曲线避开坑塘和石头,倒也平稳,刘青青放松心神,靠在油布上眯眼小睡了一觉。
  到了镇上,买了十亩地的黄豆种子,合计50公斤,每公斤6文,花了300文。她的苗圃空了出来,顺便买了两斤韭菜种子,
  去买蜡烛的时候,出了点小问题,蜡烛竟然断货,镇上两家书店都没有。
  回家的路上,刘青青还咂摸着店家的下巴,不,店家的话:“蜡烛是金贵玩意,只有家里有学子的富户,才舍得买蜡烛,都是提前预定,要不你们下个月来买,我们去县里多进两支。”一支蜡烛三百文,两只六百文,要她先交一半的定金。
  刘家现在不缺那六百文,可是店家那探头一样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来扫过去,着重强调富户,让她很不舒服。
  汰,拇指粗的半尺长的一支蜡烛竟然要三百文,够她买了十亩地的黄豆种子,狗眼看人低的店家,怎么不去抢。
  所以回家后,她把种子交给阿姊,让她帮忙捡出其中瞎扁的部分,她全副武装:布条缠脚,封口长袖,带着水囊,背着背篓,拉着郭守云往外走。
  去山里弄做蜡烛的材料,我们自己做!
  第45章 第一次进山
  顺着猎人踩出的小道进入后山,树木可见的茂密起来,阳光透过头顶重重叠叠的叶片,在铺满落叶的地上,留下斑驳的影子,正午时分,森林里一点都不热,甚至有点冷。
  刘青青展眼四顾,森林里除了风的呜呜声,就是偶尔传来的鸟叫声,空灵而静谧,她不由自主缩了缩脖子,往郭守云身边靠了靠。
  她尽量往林中的小道走,高一脚低一脚避开身边的障碍。躲开了头顶上的树枝,跳过脚下的小坑,却没看清膝盖旁的荆棘,裤腿被钩钩绊绊,即便裹了腿也能感觉到腿肚子上被刮到的皮肤,火辣辣的疼。总之,森林里的植物为了争夺阳光土地,肆意的生长枝丫,刘青青这个外来客,被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阻挡。
  和她的左支右拙不同,郭守云整个人如鱼得水,如同长了八只眼睛,总能恰到好处的避开这些障碍。
  刘青青放弃了,立在一颗大松树下,放下背篓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从背篓里捡出水囊灌了一口:“你带路!”
  郭守云哦了一声,不习惯的垫了垫自己肩头上的背篓,向前走了几步,后知后觉的返身问她:“我们去哪?”
  刘青青翻了个白眼,她指了指身后的大松树道:“找这种树,而且树皮上有伤口的。”
  她不确定的问:“你知道哪里有么?”
  走了这么一路,松树很多,但树皮裂开的一个没看到。
  “知道啊,我们刚刚经过的路就有三棵!”
  “你不早说?”刘青青气急败坏。
  “你没说啊!”郭守云很委屈,她只说来山里寻蜡烛,蜡烛他在街上
  见过,像拇指一样粗,手巴掌那么长,他还奇怪,在森林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真没见过蜡烛。
  这次换郭守云带路,刘青青顺着他的脚印步步跟随,竟然没有再被树枝刮到。
  哟莫走了半刻钟,他指指左边:“诺,那是不是你说的树皮裂开的松树。”
  刘青青定睛一看,笔直站立的松树林中,一棵碗口粗的松树身上有道口子,白色褐色的松脂密密麻麻的盖在上面,就像敷的药一样。
  众所周知,树木的营养物质全靠树皮运输。松脂是松树自身分泌的一种油脂,用于封闭伤口,让断裂的管道系统恢复贯通。
  刘青青呵呵一笑,松树发芽的时候就储藏树脂,现在一股脑的分泌出来,正好便宜了她。
  她递了一把铲刀给郭守云,两个人小心翼翼的把又黏又粘的树脂铲下来,用叶子包好,放在背篓中。
  最后留了薄薄一层,足够大松树恢复如初,两人总共收获大约一斤的松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