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骑着驴的刘鑫绕到赵垚家,探望了丈母娘,吃了个便饭,买完媳妇交代的针线布头,看看天色还早,不放心几个孩子,又折回美食街,发现刘青青他们摊位上人去楼空,顿时叹道,果然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几个孩子是被打击得没了信心回了家吧。
  他牵着驴往方家走,幸好他还在城里,问一问她们,是不是跟着他回去?在城里吃住不方便,若出摊,还要出三十文的摊位费不如及时止损回家。
  到了方家,没有想象中的垂头丧气,几个孩子围着方家堂屋里的方桌前,叽里呱啦吵着!厨房里传来浓郁的肉香,方氏领着蕙兰阿喜在灶上忙碌。
  他还没开口,刘青青丢下吵架的小伙伴,焦急的跑到他面前:“阿鑫叔,太好了,你还在这里。我们快回家!”
  刘鑫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想必是粽子生意不好,孩子们为此吵架,所以急着回去。他笑了笑道:“没事,卖不出去我们自己吃,别急啊!”
  “拉来的木薯粉卖完了,得重新拉一车来!”
  刘鑫安慰的话吞了回去:“你说啥?”
  第35章 有钱买馅料拉
  “我什么都没做,跟着去在摊子边玩了一会,还吃了三个粽子,堂姐硬要发我二十文的工钱,说因为我吃的香甜,客人才出手买粽子。
  明明是我们家的粽子又甜又漂亮,还划算,他们才买的。”说这话的是方宝珠,小丫头撅着嘴巴,脸颊鼓鼓的,像一只白胖的小茶壶。
  “我,我也只把粽子带到学堂,才打开,还没说话,同窗们一窝蜂就把粽子抢走了。”刘瑞生性腼腆,这么多眼睛集中在他身上,让他很不自在。
  他耳根红红的,哭丧着脸:“我没能收回粽子的铜钱,堂妹还要发我二十分工钱”他局促不安:“我什么都没做啊!”
  阿喜和大春也不愿要手里的铜钱:“我们是来帮忙的,不能要钱。”刘慧兰做粽子不避讳她们,粽子随便她们吃,还让她们旁观水晶粽子的做法,她们哪里还能收工钱。
  郭守云捏着把小刀,专心致志的削桃子。她们的吵闹完全没有进入他的耳朵。
  他没有工钱,但他一点也不生气,因为刘慧兰也没工钱,说明什么,说明对于刘青青来说,他和刘慧兰是一样的哦!
  刘青青笑笑:“别推辞,大家伙都有份。我们明天会更忙更累!大家手里有零花钱,才能买些喜爱的小东西不是。”
  观望到这里,刘鑫忍不住询问:“你们今日到底卖了多少钱?”
  刘青青抬着自己的小本子,清脆的声音飞入刘鑫的耳朵:“我们装了265公斤木薯面,一公斤木薯面做了十个,合计做了2650个粽子,无心粽子做了2千个,有心的做了650个,试吃掉50个,合计收入5800文,也就是5两八百钱。
  她把身上的小书包底朝天划拉倒在桌子上,铜钱落在桌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这是世间最动听的声音。
  大伙高兴的尖叫起来!宝珠儿更甚,捧着铜钱在桌子上丢:“太棒了,太棒了,我们会赚钱啦!”
  刘鑫呼吸急促了几分,五两八,他一年也才
  这么多钱罢,他复杂的看着刘青青,不到十岁的小姑娘,一天就赚了他一年的钱,难怪阿爹要他跟着刘青青。
  刘青青等他们兴奋劲歇下来,解释:“这是毛利。”
  “因为木薯面是自己的,绿豆红薯蜜枣白糖都是上次买粮食剩下的。今日已经全部用完,还得去购买馅料的原材料。所以,明天可能就没这么多钱拉!”
  特别是白糖,这年头白糖是稀罕货,贵得离谱。
  没办法,木薯粉本身味道寡淡,必须放糖吃着才香甜。
  刘青青快速的安排起来:“阿鑫叔,麻烦你去找赵垚叔,借马骑回村,尽快把木薯粉送来!”
  刘鑫放下牵驴的手,把驴子拴院子旁:“行,我这就去!三百公斤够了么?”
  刘青青从锅里捡了一块冒着浓香的卤肉,装了一水囊白开水递给他:“辛苦阿鑫叔,尽量多,至少五百公斤!”
  她想了想道:“你请几个信得过的人,借车一起拉,把我家的木薯面全部送来小叔家,我家的面运完后,让刘爷爷在村子里记账收木薯面,告诉来卖木薯面的村民,3文一公斤。若不愿意卖的,也可以自己到城里卖。”
  她笑着对刘鑫说:“当然,不会让鑫叔你们白跑,走一趟1百文。”
  刘鑫有些忧虑:“青青哪,这么多木薯面卖得完么?”
  刘青青安慰:“没事,小叔家院子宽,拉来盖上油布堆几天没问题。大不了我们又拉回去。”
  刘鑫哎了一声,他不是个爱操心的性子,想不通回去问阿爹就是。
  方家今晚的晚餐特别丰盛,刘青青花了一两银,买了30公斤猪肉,添头是一副下水和一副筒子骨。
  白盐白糖红糖冰糖花椒草果八角香叶豆蔻黄姜等等,一下子去了一两银,还买了绿豆红豆菊花桂花桃子杨梅乱七八遭的干花果子,又是二两银。
  因要的品种多,粮店晚些时候送货,也就是说,支付尾款后,其实只剩一两八百钱。
  她还定做了两百个小木盒,一个五文,又去掉一两,只剩八百钱留着给小伙伴们发薪水。结果谁都不肯要。
  刘青青想了想,收好铜钱,用钱的地方还多,万一中途漏了什么得去买,等过了端午节一起算账,不过她清清楚楚在账本子上写着每人的薪水。没有现钱奖励给大家,吃食上就不能亏待。
  她用碱配合葱叶翻来复起的洗,肥肠洗得干干净净没有腥味,切成小段递给方氏。
  因孩子们粽子生意好,方氏帮着忙了一天,算账的时候,青青竟然给她算了三十文的工钱,让她心里暖暖的,方氏看不上这么点铜钱,但青青做事一板一眼,清楚明了,让她很是欣赏。
  她狠狠心,把过年才舍得吃的香米翻了出来蒸了一甑子,端着肥肠很为难,她嫌弃这东西味道大,没做过。还有碗里整齐摆放的十多种香料,八果草果香叶只是过年的时候舍得买一点回来,剩下的好几样不认识,她不敢下手啊。
  刘慧兰在家做饭,日日被刘青青挑三拣四,已经锻炼出来,不动声色接过围裙,推方氏去歇息:“小婶,第一次见面,你尝尝我的手艺。”
  在方氏一惊一乍中,脸不红心不跳的倒油放香料,做了个红烧肥肠,熬了猪骨海带汤,炒了青笋肉片,煮了个淡菘菜。
  简简单单三菜一汤,菜式少但量多,用小菜盆装着直接端上桌子。
  摆好桌,大家看着油汪汪胖嘟嘟的肥肠,憨头憨脑躲在翠绿的芫荽下,红汤白肠绿菜冒着热气混着浓香直往鼻子里扑,再也看不到其他菜了。
  添上一碗颗粒分明的香米饭,浇上一勺红烧肥肠,入口汁水横流,丰腴肥美。啧,又香又辣,真过瘾!
  刘青青用大量的生姜代替辣椒,怎么说呢,黄姜的辣比起辣椒来说,没有那么干脆劲爆,但后劲儿足,辣的她直掉眼泪。
  她很有先见之明的凉好白开水,给大家解渴!
  笑盈盈加入抢肥肠的行列。
  大家伙吃得肚子圆滚,脸颊通红,满头大汗,爽快!
  吃完饭后,夹一筷子淡水菘菜解解腻,清甜。
  因嘴里恰好长了溃疡,刘有江眼巴巴看着方氏和孩子们抢肥肠,自己吃着炒肉喝着汤。疑,这汤好鲜美!
  海带老贵了,是从海边运来的干货,他坐席的时候吃过一次,用来凉拌,熬出汤来竟如此鲜美。
  嗯,啃个大骨,嗦点骨髓,来一口海带,巴适。
  吃饱喝足放下碗筷,方氏看着桌上的光盆一拍脑袋:“啊哟,忘记给你外公留饭拉!”桌子上都没菜了呢。
  方宝珠打了个嗝:“阿娘,吃饭前我就把外公的饭送到油铺啦!”小姑娘一面打嗝一面和几个孩子一起收拾碗筷,打水的,扫地的,擦桌子的,竟然没有她插手的地方。
  要知道,珠儿平时像个睡觉的胖头鱼似的,推一下才会动一动,今日竟然会扫地,真是稀奇。
  她欣慰的挑了挑眉:“哦,你今日竟会操心这些啦?”
  “肥肠起锅青堂姐叫我送去,说是放凉了不好吃,会油腻!告诉你哦,我还悄悄打了一点酒,外公可高兴了!”外公悄悄塞给她一文钱,叫她藏好了,哥哥都没有。
  方氏看几个孩子越发顺眼。
  吃完晚饭,大家伙坐在盆边洗杨梅,削桃子。
  刘青青把他们分成两批,手笨的大春和宝珠负责洗,天气热,手泡在水里凉快,两人一边洗一边玩,把衣服都洒湿了,要不是方氏呵止,两人能把裤子也淋湿。
  方氏和阿喜负责煮冰糖杨梅,一锅通红的杨梅洗干净后,放在冰糖水里煮三分钟,酸味便被煮掉,捞起来控水,而杨梅汤舀在桶里备用。
  因为时节不到,桃子还生,脆脆的,带着淡淡的甜,洗干净去皮切成块,用小刀雕刻成花瓣的形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