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听说江宁最近状态很差,还请假了。
没了江宁在,学校对楚棠来说才真正恢复了本质上的意义,学习,进步,汲取知识。
她也不想搞得学校乌烟瘴气的。
原剧情中,原身被冒名顶替高考成绩,以江宁一个人的力量绝对做不到,至少说明了她在某些单位里,有认识的人,并且地位不低。
不管是男女那点事,还是江宁手里有对方的把柄,总之对方愿意为她做下知法犯法的事。
还不止一次。
原身的中考成绩就被动过手脚。
按照楚棠目前的进度,考上大学她还是很有把握的,但如此下去,原书剧情里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就算被顶替后,她跑去写信揭发,或者直接去相关单位举报,但她不知道那人究竟是谁,又有多大的能量,可以预想那又是一连串麻烦事情。
她有信心长久耗下去,却不确定结果。
还不如一开始就换种结局。
如果她的高考分数,好到了无法简单掩盖,以江宁的水平绝对考不出来的程度。
她还能动手脚么?
好歹自己学生时期也是一骑绝尘的学霸,既然有机会重新开始人生,不管是为了夺回气运,还是为了未来的前途,楚棠必须要做到最好。
卷王永不停止!
入学以来,除了顾文望借条事件分了些神,其余事件楚棠都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在整体摆烂的自费班算得上一股清流,好在有小弟孔燃几个在,没人敢表现出异样眼神。
和前几天不同。
今天楚棠看着草稿纸上的公式,老是出神,浮想联翩回忆起了昨晚的梦境。
在她的梦里,昨夜用手描绘的场景一一化为了具体的画面——流畅的线条,窄实有力的腰身,随着她的触碰,绷紧了不薄不厚恰到好处的肌肉......
直到放学后楚棠来到盛华的厂子门口。
才勉强把这副画面扫出脑海。
该办正事了。
毕竟她的好表妹都在努力呢。
熟知主角剧情的楚棠一听说江宁请假,哪里还不知道这人干嘛去了。
只能是投资德兴。
楚棠唯一不清楚的是,江宁哪来的钱投资德兴,但女主角嘛,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机遇。
她正了正脸色,打量在剧情里,注定给德兴当崛起垫脚石的盛华。
盛华的位置离德兴不远,隔了三条街,两家厂子以岭高为中心,恰好成了一条对角线。
与德兴显得逼仄陈旧的门口不同,盛华看上去似乎没那么落魄。厂子周围围了层篱笆,围出几块小园区,种了一些花卉蔬菜,地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旁边还有座绿皮保安亭。
瞧见她在门口晃悠了会儿,里面走出来一个光头,人高马大的,厚袄子都掩不住底下鼓起的肌肉,瞧着凶神恶煞的,朝楚棠走来。
第34章 火烧云她怎么敢——
看着迎面走来的光头,楚棠不动神色。
她今天还是穿的去德兴那身,倒不是玩什么扮猪吃老虎,她现在也算不上老虎,主要是现在用不起洗衣机。
不说有没有票买的问题,家里倒是通了电,但金岭镇用电紧张,大部分时间都没电。
冬天的衣服弄脏真的很难洗。
虽然有王月娥,但是楚棠还是不习惯把自己的衣服交给王月娥洗,人家又不是保姆。
现在楚棠有点后悔自己没换身体面衣服了。
主要是这光头和德兴瘦瘦弱弱好像一拳就倒的雷厂长不一样,看着就不好惹,很凶。
光头男面无表情走过来,或许是察觉到楚棠的警惕,在离她七八步远的距离停下了,问她:“啥事?”
声如其人,粗犷雄浑。
说话跟讨债似的。
就是口音有点严重,听不出是哪的,但肯定不是金岭镇附近的人。
想起雷厂长,楚棠心里一动,没说自己有投资意向的事,只说:“听说盛华卖牛奶?我想买两斤。”
光头男一拧眉,看着更凶了:“学生娃?”
“是。”
楚棠感觉光头男好像很不高兴,难道也嫌弃她买得太少了?
楚棠和江宁不同,她掌控欲很强,她是希望自己有话语权,而不是投了钱只能被动等分红。
更何况做生意这种事,从细节就可窥见一个人的经营理念,虽然不知道光头的职位,但以小见大,员工的表现,大多时候总能反映出厂子领导层的观念。
她后退半步,心里不由发愁。
两个对立的厂都这德行的话,她难道要单干?
不现实,她再能干,这么短的时间也拉不起一个厂,光说牛奶从哪里进,就是一个大问题。
就在她发散思维想别的办法时,光头男瞪着铜铃大的眼睛,不赞同地说:“俺们厂有信箱,这么冷的天,你个学生娃不好好读书,跑恁远干啥?”
他口音很重,有些字的吐音还很拗口,楚棠把这句话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才听懂什么意思。
峰回路转。
她眸子一亮,仔细观察光头男。
光头男长得凶神恶煞,盯着人时牛眼微突,乍得一看是挺唬人的,但仔细看他眼神,却不带恶意,还有几分憨厚。
楚棠心里微定,笑着说:“现在牛奶可精贵了,我想看看厂里的环节,亲口尝一下再说,要是牛奶好,我打算长期定下来,读书还挺费脑子。”
光头男摸了摸光头,嘀咕:“学生娃就是想得多,奶不好俺又不是不退钱。”
嘴里说着不满,下一秒却叫了个穿蓝色工服的女孩出来,“玲子,带这个学生娃进去瞅瞅咱家奶。”
等光头回了保安亭,旁边叫玲子的年轻女孩道:“巴叔只是看着凶,心肠很难好,他不会说话,怕你害怕他,才叫我出来陪你,同志你千万别把他的话往心里去。”
玲子看着年纪不大,和她年纪差不多,皮肤黝黑粗糙,脸上有两酡高原红,没什么心眼。
她说话也带着和巴叔差不多的口音,但吐词标准很多,交流起来不费劲。
往盛华里面走的路上,被套出来不少话。
楚棠顺着道:“巴叔是门卫?”
玲子有些不好意思,低头道:“不是,是我们厂长,最近厂里效益不好,咱们人少,巴叔心里急,守在门口,不想错过想买牛奶的人。”
楚棠顿了下:“......然后效益更差了?”
玲子十分震惊:“啊,你咋知道,以前除了老客户,每天还能卖十来斤,最近一斤都卖不出去了。”
楚棠心想这还用猜么。
刚才连她都差点拔腿走人。
光看面相,巴厂长豹头环眼,狰狞怒目,看着就让人觉得这手里头怕至少得几条人命吧......
她笑了笑,换了个话题敷衍过去。
只因为她发现玲子言语中对巴厂长十分尊敬,因此并不觉得巴厂长长相凶狠,从她的口中,楚棠知道了盛华这家厂子,从厂长到员工,全部是从一个叫大巴村的地方来的。
金岭镇的人基本上没听过大巴村,离这里很远,海拔较高,环境闭塞,山里有个养殖奶牛的牧场,生活自给自足,和外界联系极少。
这就导致了大巴山生活物资紧缺,教育医疗条件匮乏,婴儿夭折率久高不下。
新的村长上任后,改变出现了。
巴厂长便是大巴村这一任村长,他年轻时有幸在外面打过几年工,思想相对更开明。
意识到继续与外隔绝,大巴村永远发展不起来后,他中途下山,到最繁华的金岭镇打听过一阵,他运气好,意外救过一个老领导,老领导看他人实在,了解他的情况,隐晦提点他可以开个牛奶厂,并帮他办理了手续。
于是多种因素下,巴厂长做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了十几头奶牛崽子,攒了一千余块钱,带了一批山民,来到了最繁华的金岭镇开厂子。
一开始比现在更艰难。
他们一伙人说话有口音,本地人根本听不懂,适应了一两个月
,持续亏损,才勉强学会本地口音。
好在这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广乳制品,镇里开了个牛奶站,凭介绍信或奶票可购买,供不应求。
牛奶在金岭镇成了奢侈品。
于是盛华的生意就这么做了起来,说不上大赚,但大山村的人们初衷就是为了牛奶易物,已经非常满足了。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这一片又开了家牛奶厂,叫德兴。德兴的人看上了岭高附近的有钱人多,甚至直接把目标盯上了盛华的长期客户身上。
雷厂长是个人才,说话油滑,处事八面,每天专门派人盯着盛华门口的客户们,一瞅见就上去踩一捧一,这年代的人们老实,被唬得晕头转向。
很快,德兴开厂子不足半个月,盛华的客户流失了足足八成,日销量越来越少,牛奶囤积,每天看着过期的牛奶白花花的被倒掉,大巴村的人晚上都睡不好觉。
没了江宁在,学校对楚棠来说才真正恢复了本质上的意义,学习,进步,汲取知识。
她也不想搞得学校乌烟瘴气的。
原剧情中,原身被冒名顶替高考成绩,以江宁一个人的力量绝对做不到,至少说明了她在某些单位里,有认识的人,并且地位不低。
不管是男女那点事,还是江宁手里有对方的把柄,总之对方愿意为她做下知法犯法的事。
还不止一次。
原身的中考成绩就被动过手脚。
按照楚棠目前的进度,考上大学她还是很有把握的,但如此下去,原书剧情里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就算被顶替后,她跑去写信揭发,或者直接去相关单位举报,但她不知道那人究竟是谁,又有多大的能量,可以预想那又是一连串麻烦事情。
她有信心长久耗下去,却不确定结果。
还不如一开始就换种结局。
如果她的高考分数,好到了无法简单掩盖,以江宁的水平绝对考不出来的程度。
她还能动手脚么?
好歹自己学生时期也是一骑绝尘的学霸,既然有机会重新开始人生,不管是为了夺回气运,还是为了未来的前途,楚棠必须要做到最好。
卷王永不停止!
入学以来,除了顾文望借条事件分了些神,其余事件楚棠都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在整体摆烂的自费班算得上一股清流,好在有小弟孔燃几个在,没人敢表现出异样眼神。
和前几天不同。
今天楚棠看着草稿纸上的公式,老是出神,浮想联翩回忆起了昨晚的梦境。
在她的梦里,昨夜用手描绘的场景一一化为了具体的画面——流畅的线条,窄实有力的腰身,随着她的触碰,绷紧了不薄不厚恰到好处的肌肉......
直到放学后楚棠来到盛华的厂子门口。
才勉强把这副画面扫出脑海。
该办正事了。
毕竟她的好表妹都在努力呢。
熟知主角剧情的楚棠一听说江宁请假,哪里还不知道这人干嘛去了。
只能是投资德兴。
楚棠唯一不清楚的是,江宁哪来的钱投资德兴,但女主角嘛,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机遇。
她正了正脸色,打量在剧情里,注定给德兴当崛起垫脚石的盛华。
盛华的位置离德兴不远,隔了三条街,两家厂子以岭高为中心,恰好成了一条对角线。
与德兴显得逼仄陈旧的门口不同,盛华看上去似乎没那么落魄。厂子周围围了层篱笆,围出几块小园区,种了一些花卉蔬菜,地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旁边还有座绿皮保安亭。
瞧见她在门口晃悠了会儿,里面走出来一个光头,人高马大的,厚袄子都掩不住底下鼓起的肌肉,瞧着凶神恶煞的,朝楚棠走来。
第34章 火烧云她怎么敢——
看着迎面走来的光头,楚棠不动神色。
她今天还是穿的去德兴那身,倒不是玩什么扮猪吃老虎,她现在也算不上老虎,主要是现在用不起洗衣机。
不说有没有票买的问题,家里倒是通了电,但金岭镇用电紧张,大部分时间都没电。
冬天的衣服弄脏真的很难洗。
虽然有王月娥,但是楚棠还是不习惯把自己的衣服交给王月娥洗,人家又不是保姆。
现在楚棠有点后悔自己没换身体面衣服了。
主要是这光头和德兴瘦瘦弱弱好像一拳就倒的雷厂长不一样,看着就不好惹,很凶。
光头男面无表情走过来,或许是察觉到楚棠的警惕,在离她七八步远的距离停下了,问她:“啥事?”
声如其人,粗犷雄浑。
说话跟讨债似的。
就是口音有点严重,听不出是哪的,但肯定不是金岭镇附近的人。
想起雷厂长,楚棠心里一动,没说自己有投资意向的事,只说:“听说盛华卖牛奶?我想买两斤。”
光头男一拧眉,看着更凶了:“学生娃?”
“是。”
楚棠感觉光头男好像很不高兴,难道也嫌弃她买得太少了?
楚棠和江宁不同,她掌控欲很强,她是希望自己有话语权,而不是投了钱只能被动等分红。
更何况做生意这种事,从细节就可窥见一个人的经营理念,虽然不知道光头的职位,但以小见大,员工的表现,大多时候总能反映出厂子领导层的观念。
她后退半步,心里不由发愁。
两个对立的厂都这德行的话,她难道要单干?
不现实,她再能干,这么短的时间也拉不起一个厂,光说牛奶从哪里进,就是一个大问题。
就在她发散思维想别的办法时,光头男瞪着铜铃大的眼睛,不赞同地说:“俺们厂有信箱,这么冷的天,你个学生娃不好好读书,跑恁远干啥?”
他口音很重,有些字的吐音还很拗口,楚棠把这句话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才听懂什么意思。
峰回路转。
她眸子一亮,仔细观察光头男。
光头男长得凶神恶煞,盯着人时牛眼微突,乍得一看是挺唬人的,但仔细看他眼神,却不带恶意,还有几分憨厚。
楚棠心里微定,笑着说:“现在牛奶可精贵了,我想看看厂里的环节,亲口尝一下再说,要是牛奶好,我打算长期定下来,读书还挺费脑子。”
光头男摸了摸光头,嘀咕:“学生娃就是想得多,奶不好俺又不是不退钱。”
嘴里说着不满,下一秒却叫了个穿蓝色工服的女孩出来,“玲子,带这个学生娃进去瞅瞅咱家奶。”
等光头回了保安亭,旁边叫玲子的年轻女孩道:“巴叔只是看着凶,心肠很难好,他不会说话,怕你害怕他,才叫我出来陪你,同志你千万别把他的话往心里去。”
玲子看着年纪不大,和她年纪差不多,皮肤黝黑粗糙,脸上有两酡高原红,没什么心眼。
她说话也带着和巴叔差不多的口音,但吐词标准很多,交流起来不费劲。
往盛华里面走的路上,被套出来不少话。
楚棠顺着道:“巴叔是门卫?”
玲子有些不好意思,低头道:“不是,是我们厂长,最近厂里效益不好,咱们人少,巴叔心里急,守在门口,不想错过想买牛奶的人。”
楚棠顿了下:“......然后效益更差了?”
玲子十分震惊:“啊,你咋知道,以前除了老客户,每天还能卖十来斤,最近一斤都卖不出去了。”
楚棠心想这还用猜么。
刚才连她都差点拔腿走人。
光看面相,巴厂长豹头环眼,狰狞怒目,看着就让人觉得这手里头怕至少得几条人命吧......
她笑了笑,换了个话题敷衍过去。
只因为她发现玲子言语中对巴厂长十分尊敬,因此并不觉得巴厂长长相凶狠,从她的口中,楚棠知道了盛华这家厂子,从厂长到员工,全部是从一个叫大巴村的地方来的。
金岭镇的人基本上没听过大巴村,离这里很远,海拔较高,环境闭塞,山里有个养殖奶牛的牧场,生活自给自足,和外界联系极少。
这就导致了大巴山生活物资紧缺,教育医疗条件匮乏,婴儿夭折率久高不下。
新的村长上任后,改变出现了。
巴厂长便是大巴村这一任村长,他年轻时有幸在外面打过几年工,思想相对更开明。
意识到继续与外隔绝,大巴村永远发展不起来后,他中途下山,到最繁华的金岭镇打听过一阵,他运气好,意外救过一个老领导,老领导看他人实在,了解他的情况,隐晦提点他可以开个牛奶厂,并帮他办理了手续。
于是多种因素下,巴厂长做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了十几头奶牛崽子,攒了一千余块钱,带了一批山民,来到了最繁华的金岭镇开厂子。
一开始比现在更艰难。
他们一伙人说话有口音,本地人根本听不懂,适应了一两个月
,持续亏损,才勉强学会本地口音。
好在这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广乳制品,镇里开了个牛奶站,凭介绍信或奶票可购买,供不应求。
牛奶在金岭镇成了奢侈品。
于是盛华的生意就这么做了起来,说不上大赚,但大山村的人们初衷就是为了牛奶易物,已经非常满足了。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这一片又开了家牛奶厂,叫德兴。德兴的人看上了岭高附近的有钱人多,甚至直接把目标盯上了盛华的长期客户身上。
雷厂长是个人才,说话油滑,处事八面,每天专门派人盯着盛华门口的客户们,一瞅见就上去踩一捧一,这年代的人们老实,被唬得晕头转向。
很快,德兴开厂子不足半个月,盛华的客户流失了足足八成,日销量越来越少,牛奶囤积,每天看着过期的牛奶白花花的被倒掉,大巴村的人晚上都睡不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