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风惊月沉默了很久,久到夜幕中的星星都移了位置,她才缓缓开口:“让她好好养病吧。”
楚惜华没有再问,她知道这话的真实意思也许是“罢了,不必再相见了”,她都懂。
后来,囚笼不再是囚笼,散架的铁柱颓倒在地,蛮荒之地生长出如茵绿草,慢慢地,那里也被风吹来了花草的种子,野花开始绽放,一片欣欣向荣。可惜,已经离开的风惊月也不会再回来了,因为她早已经见过遍野的繁花,更见过参天的森林。
风惊月突然笑笑,像是自嘲:“其实,我也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面貌去面对她了,我早已经不再听话,我也变了。只要远远地看着她,知道她还好,就好。”
吕婵是很支持风惊月的决定,因为在她这个“冷酷无情”的旁观者眼里,柳沧雪的改变充满了太多被迫和巧合。
柳沧雪最开始的醒悟是因为楚朝华的死,而后就是楚家的重大变故。
旧制度下可供她攀附的大树全部倒掉,原本的世界不是被她自己的出逃所撞碎,而是被接二连三发生的意外打破,所以,她最后虽然做出了改变,但这并不是出于她主观抗争的结果。
像是一个纺织企业由于时代背景和经济压力迫于无奈地走向了互联网,实体的线和虚拟的网,有某种相似,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它现有的一切生产设备和支撑的逻辑链条都不足以架起新的产业,它被迫地随着突然爆发的洪流四处飘荡,努力地寻找上岸的机会,可惜汹涌的波涛一次又一次地给它冲击,以至于它遍体鳞伤、万念俱灰。
柳沧雪的人生需要被重塑,但这个过程绝不应该由风惊月和楚惜华替她主导。她不能在依附了楚姓男子后,又将楚姓女子视为救命稻草,如果是,那这换汤不换药的套路未免太荒谬了。
吕婵对风惊月道:“女儿不应该成为她双腿,她的路,该由她自己走,你这样做就很好。”
风惊月听了后没有过多的回应,这割舍终究是有些沉重,不应当再沉浸在感情中了,她对楚惜华道:“派人好好照顾她吧,但不要忘了,你还要做自己。”
她拍拍楚惜华的肩:“对了,等阿济炼出蛊灯后,我们就要去寻找母蛊,摧毁掉母蛊后,余再之的计划一定大大受挫,那时候,我就要用起‘武林盟主’的名号,号召天下人对抗他。”
届时,拂云、华山、血怒这几个大门派都会成为支持武林盟主的中坚力量。
楚惜华眼中燃起了火光,她道:“我正好以血怒刀为号,将他挑起血怒门内乱的真相公之于众,揭开他的小人面目。”
“不错,咱们姐妹双管齐下,定然旗开得胜!”
星光下,四手紧紧握在一处。
姐妹齐心的热血还未平息,这时,一名拂云门人找了她们,她对风惊月说:“风大侠,山外有个名叫荒野由纪的女子要见你。”
风惊月和吕婵满腹狐疑,荒野由纪这时候找上来做什么?不会是要比武吧?
不过,荒野由纪没和外谷的拂云门徒打起来倒是奇事一件了,看来她可不是平白无故走一遭。
下山看看去。
第69章 侠骨放狂歌
白日就现身于山谷的荒野由纪奉了武田一郎的命,前来盯梢和收尾,可她没想到,她的眼中竟然也会流下泪水。
就在昨日,她还坚定认为泪水是弱者的象征,可是今天,有什么东西被颠覆了,被摧毁了。
荒野由纪在见到分别多年的拂云双绝再度和鸣之时,她不为所动,那不过是时间沉淀出的代价;在见到风惊月与守柔之间的生死相托,她眼中不屑,只要够强,就不会遇到险境,更不必把背后交托给别人。
没有什么能“感动”她,没有,她的世界里没有这种廉价的情感。
这就是风惊月说的,她追求的别的东西吗?
不过尔尔。
在一瞬间,她甚至觉得不公平,风惊月明明有那样的天资,却沉浸在无聊的追逐中,这份天资就应该给自己才是啊!
可是,她费尽心机构造出来的自洽逻辑被击溃了,败于一个武功不好,只会喊“救救救”和热衷美食的少年人。
应该怎么去形容那个少年人的歌声呢?
藏在山间的荒野由纪抬头眺望高歌的巫济,她一瞬间竟然觉得,巫济就是唱给自己听的,她们之间本就有语言隔阂,而这种隔阂却意外地造就了情感传达的畅通无阻。
歌声是比羽箭还快的利器,一下子就刺透了荒野由纪的心脏。
她是在唱母亲吗?她歌中的母亲既强大又温柔,既智慧又坚韧,这是一位多么优秀的母亲啊……
这就是真正的母亲吗?太好了,好得令人羡慕不已!
奇怪,歌声中,十年前的画面竟然清晰地出现在荒野由纪眼前,那是她对于铃木智子的最后印象,她早以为自己已经将其彻底遗忘,埋葬进时光的深渊,可现在,她脑海中闪现的场景如此地真实,真实到她能看清楚铃木智子鬓边的白发。
铃木智子跪坐在血泊中,无比痛苦,她在哭。
而她到底在哭什么?
她那张脸因为情绪爆发而皱作一团,将所有复杂而纷乱情感都揉在了一处,难以分辨,只有那一双不断涌出泪水的眼望着持刀的荒野由纪。
这一望,跨越了记忆中刻意的压抑和岁月流走的麻木。
它变成了一颗埋藏在荒野由纪内心深处的种子,沉寂久了,积蓄久了,在春风唤醒的那一刻,突然蓬勃而生,将所有隐藏的、等待重新正视的真相和盘托出。
少年的荒野由纪不懂,而当被遥远而震撼歌声冲击着心境的荒野由纪再一次凝望着远去的母亲,她竟然放下了手中的虎切。
有什么东西在她身体里咆哮,滚动而滚烫的情绪将她的冷漠和顽固全部吞没、碾碎,心脏开始剧烈地跳动,胸腔里有激流冲了上来,她的双眼里因此而蕴蓄着泪水。
而那股情绪再也无法控制住,泪水成行流下,打湿了她的脸颊。
荒野由纪抬起头,好像这样就能逼停这象征着弱者的泪水,可是,她竟然在畅快倾泻的流泪中感到了一丝解脱。
“母亲啊……”这个久违的音节脱口而出时,竟然带着迟疑的震颤。
她终于在许多年后读懂了铃木智子泪水的含义。
泪如泉涌的铃木智子内心的痛苦来源于眼见荒野由纪误入迷途,她为她的女儿感到痛苦和悲哀,感同身受的刀锋早已经将她凌迟。
而这痛苦和悲哀后藏着铃木智子的懊悔和自责,她是一个无法保护女儿的母亲,正是由于她的失职,年幼的由纪被迫蛮横地长大,穿上了坚固的盔甲,却没能武装好鲜活跳动的心脏。
铃木智子死亡前的放弃抵抗,是对荒野由纪的忏悔和赎罪,她愿意将自己的死亡炼化成了一把可供荒野由纪解惑的钥匙,这种情感牵绊成为后期荒野寻找自我的关键线索。
当荒野由纪被巫济的歌声打动后,她才发现,自己竟然身处一片空荡而冷寂的雪原,迷茫中,她抬头,竟在空中看见了一个被春风吹拂而来的彩色风筝。
飘摇的风筝太夺目了,将这个世界缺乏的斑斓色彩一下子就填补上了,而它的出现也暗示着,这一片白茫茫的雪原有着出路,远方有新的追寻。
这就是铃木智子留给荒野由纪的羁绊和拯救,等待冥冥中的机缘,破土而出。
而荒野由纪终于在多年后破解了这个陈旧的谜题,以泪如雨下为代价,以新生为终结过去的起点。
武田一郎引以为傲的杀戮机器,在这一天长出了心。
当强生弱死不再是荒野由纪的唯一追求时,她决定踏上新征程,去寻找新的拔刀理由,可在启程之前,她要见一个人。
——
重要的事件当然不能在天穹之下随便谈起。
小屋内,风惊月与荒野由纪相对而座,荒野由纪告诉风惊月东瀛人的目的和动向。
东瀛人当然不会白白地给余再之当打手,做他的垫脚石,武田一郎有自己的计划,他和余再之合作就是为了得到余再之的长生秘术和蛊人控制术。
荒野由纪早就知道了余再之年岁和武田一郎差不多的事实,不过,她并不理解武田一郎对于长生的狂热,也不想去理解。
她这一次前来,是要盯紧蛊人的去向,武田一郎也渴望拥有这样强大的战斗力,他等待着拂云之战结束后,蛊人回巣或者是风惊月一行人去找寻,他只要派人跟着,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蛊人的大本营,从此之后,他就可以一脚踹掉余再之,吞并中原。
蛊人的老巢究竟在何处?武田一郎已经有了猜测,他与余再之的多次谈话中,余再之曾表示,让武田一郎打下江南,是为了逼朝廷内部反目,让他出师有名。而作为回报,他占下江南一隅后,就率先北上斩断朝廷与莱州的联系,将北边的莱州送予武田一郎,以便他们从东瀛登陆。
楚惜华没有再问,她知道这话的真实意思也许是“罢了,不必再相见了”,她都懂。
后来,囚笼不再是囚笼,散架的铁柱颓倒在地,蛮荒之地生长出如茵绿草,慢慢地,那里也被风吹来了花草的种子,野花开始绽放,一片欣欣向荣。可惜,已经离开的风惊月也不会再回来了,因为她早已经见过遍野的繁花,更见过参天的森林。
风惊月突然笑笑,像是自嘲:“其实,我也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面貌去面对她了,我早已经不再听话,我也变了。只要远远地看着她,知道她还好,就好。”
吕婵是很支持风惊月的决定,因为在她这个“冷酷无情”的旁观者眼里,柳沧雪的改变充满了太多被迫和巧合。
柳沧雪最开始的醒悟是因为楚朝华的死,而后就是楚家的重大变故。
旧制度下可供她攀附的大树全部倒掉,原本的世界不是被她自己的出逃所撞碎,而是被接二连三发生的意外打破,所以,她最后虽然做出了改变,但这并不是出于她主观抗争的结果。
像是一个纺织企业由于时代背景和经济压力迫于无奈地走向了互联网,实体的线和虚拟的网,有某种相似,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它现有的一切生产设备和支撑的逻辑链条都不足以架起新的产业,它被迫地随着突然爆发的洪流四处飘荡,努力地寻找上岸的机会,可惜汹涌的波涛一次又一次地给它冲击,以至于它遍体鳞伤、万念俱灰。
柳沧雪的人生需要被重塑,但这个过程绝不应该由风惊月和楚惜华替她主导。她不能在依附了楚姓男子后,又将楚姓女子视为救命稻草,如果是,那这换汤不换药的套路未免太荒谬了。
吕婵对风惊月道:“女儿不应该成为她双腿,她的路,该由她自己走,你这样做就很好。”
风惊月听了后没有过多的回应,这割舍终究是有些沉重,不应当再沉浸在感情中了,她对楚惜华道:“派人好好照顾她吧,但不要忘了,你还要做自己。”
她拍拍楚惜华的肩:“对了,等阿济炼出蛊灯后,我们就要去寻找母蛊,摧毁掉母蛊后,余再之的计划一定大大受挫,那时候,我就要用起‘武林盟主’的名号,号召天下人对抗他。”
届时,拂云、华山、血怒这几个大门派都会成为支持武林盟主的中坚力量。
楚惜华眼中燃起了火光,她道:“我正好以血怒刀为号,将他挑起血怒门内乱的真相公之于众,揭开他的小人面目。”
“不错,咱们姐妹双管齐下,定然旗开得胜!”
星光下,四手紧紧握在一处。
姐妹齐心的热血还未平息,这时,一名拂云门人找了她们,她对风惊月说:“风大侠,山外有个名叫荒野由纪的女子要见你。”
风惊月和吕婵满腹狐疑,荒野由纪这时候找上来做什么?不会是要比武吧?
不过,荒野由纪没和外谷的拂云门徒打起来倒是奇事一件了,看来她可不是平白无故走一遭。
下山看看去。
第69章 侠骨放狂歌
白日就现身于山谷的荒野由纪奉了武田一郎的命,前来盯梢和收尾,可她没想到,她的眼中竟然也会流下泪水。
就在昨日,她还坚定认为泪水是弱者的象征,可是今天,有什么东西被颠覆了,被摧毁了。
荒野由纪在见到分别多年的拂云双绝再度和鸣之时,她不为所动,那不过是时间沉淀出的代价;在见到风惊月与守柔之间的生死相托,她眼中不屑,只要够强,就不会遇到险境,更不必把背后交托给别人。
没有什么能“感动”她,没有,她的世界里没有这种廉价的情感。
这就是风惊月说的,她追求的别的东西吗?
不过尔尔。
在一瞬间,她甚至觉得不公平,风惊月明明有那样的天资,却沉浸在无聊的追逐中,这份天资就应该给自己才是啊!
可是,她费尽心机构造出来的自洽逻辑被击溃了,败于一个武功不好,只会喊“救救救”和热衷美食的少年人。
应该怎么去形容那个少年人的歌声呢?
藏在山间的荒野由纪抬头眺望高歌的巫济,她一瞬间竟然觉得,巫济就是唱给自己听的,她们之间本就有语言隔阂,而这种隔阂却意外地造就了情感传达的畅通无阻。
歌声是比羽箭还快的利器,一下子就刺透了荒野由纪的心脏。
她是在唱母亲吗?她歌中的母亲既强大又温柔,既智慧又坚韧,这是一位多么优秀的母亲啊……
这就是真正的母亲吗?太好了,好得令人羡慕不已!
奇怪,歌声中,十年前的画面竟然清晰地出现在荒野由纪眼前,那是她对于铃木智子的最后印象,她早以为自己已经将其彻底遗忘,埋葬进时光的深渊,可现在,她脑海中闪现的场景如此地真实,真实到她能看清楚铃木智子鬓边的白发。
铃木智子跪坐在血泊中,无比痛苦,她在哭。
而她到底在哭什么?
她那张脸因为情绪爆发而皱作一团,将所有复杂而纷乱情感都揉在了一处,难以分辨,只有那一双不断涌出泪水的眼望着持刀的荒野由纪。
这一望,跨越了记忆中刻意的压抑和岁月流走的麻木。
它变成了一颗埋藏在荒野由纪内心深处的种子,沉寂久了,积蓄久了,在春风唤醒的那一刻,突然蓬勃而生,将所有隐藏的、等待重新正视的真相和盘托出。
少年的荒野由纪不懂,而当被遥远而震撼歌声冲击着心境的荒野由纪再一次凝望着远去的母亲,她竟然放下了手中的虎切。
有什么东西在她身体里咆哮,滚动而滚烫的情绪将她的冷漠和顽固全部吞没、碾碎,心脏开始剧烈地跳动,胸腔里有激流冲了上来,她的双眼里因此而蕴蓄着泪水。
而那股情绪再也无法控制住,泪水成行流下,打湿了她的脸颊。
荒野由纪抬起头,好像这样就能逼停这象征着弱者的泪水,可是,她竟然在畅快倾泻的流泪中感到了一丝解脱。
“母亲啊……”这个久违的音节脱口而出时,竟然带着迟疑的震颤。
她终于在许多年后读懂了铃木智子泪水的含义。
泪如泉涌的铃木智子内心的痛苦来源于眼见荒野由纪误入迷途,她为她的女儿感到痛苦和悲哀,感同身受的刀锋早已经将她凌迟。
而这痛苦和悲哀后藏着铃木智子的懊悔和自责,她是一个无法保护女儿的母亲,正是由于她的失职,年幼的由纪被迫蛮横地长大,穿上了坚固的盔甲,却没能武装好鲜活跳动的心脏。
铃木智子死亡前的放弃抵抗,是对荒野由纪的忏悔和赎罪,她愿意将自己的死亡炼化成了一把可供荒野由纪解惑的钥匙,这种情感牵绊成为后期荒野寻找自我的关键线索。
当荒野由纪被巫济的歌声打动后,她才发现,自己竟然身处一片空荡而冷寂的雪原,迷茫中,她抬头,竟在空中看见了一个被春风吹拂而来的彩色风筝。
飘摇的风筝太夺目了,将这个世界缺乏的斑斓色彩一下子就填补上了,而它的出现也暗示着,这一片白茫茫的雪原有着出路,远方有新的追寻。
这就是铃木智子留给荒野由纪的羁绊和拯救,等待冥冥中的机缘,破土而出。
而荒野由纪终于在多年后破解了这个陈旧的谜题,以泪如雨下为代价,以新生为终结过去的起点。
武田一郎引以为傲的杀戮机器,在这一天长出了心。
当强生弱死不再是荒野由纪的唯一追求时,她决定踏上新征程,去寻找新的拔刀理由,可在启程之前,她要见一个人。
——
重要的事件当然不能在天穹之下随便谈起。
小屋内,风惊月与荒野由纪相对而座,荒野由纪告诉风惊月东瀛人的目的和动向。
东瀛人当然不会白白地给余再之当打手,做他的垫脚石,武田一郎有自己的计划,他和余再之合作就是为了得到余再之的长生秘术和蛊人控制术。
荒野由纪早就知道了余再之年岁和武田一郎差不多的事实,不过,她并不理解武田一郎对于长生的狂热,也不想去理解。
她这一次前来,是要盯紧蛊人的去向,武田一郎也渴望拥有这样强大的战斗力,他等待着拂云之战结束后,蛊人回巣或者是风惊月一行人去找寻,他只要派人跟着,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蛊人的大本营,从此之后,他就可以一脚踹掉余再之,吞并中原。
蛊人的老巢究竟在何处?武田一郎已经有了猜测,他与余再之的多次谈话中,余再之曾表示,让武田一郎打下江南,是为了逼朝廷内部反目,让他出师有名。而作为回报,他占下江南一隅后,就率先北上斩断朝廷与莱州的联系,将北边的莱州送予武田一郎,以便他们从东瀛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