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一个小孩儿总不能天天背着头大象在身上走吧。
之所以带林琅回来进行试炼,就是想要彻底激活林琅体内血脉之力,反哺于她的肉身,替她改造拓宽奇经八脉。
林琅听了个大概,算是理解了自家姑姑和两位母亲的筹划,知道家人们都是为了自己好,也没什么好怨的。
也不是当姑姑的不够靠谱,毕竟林琅所要经历的传承试炼和林微微当初经历的不同。
血脉天赋等级决定了她们所要面对的一切都会有所差距。
而林微微也只是按照林棠和楼满秋的吩咐在照顾小虎崽子。
说着话的时间里,又把小虎虎送到了后山禁地,林微微在禁地外止步,欲言又止。
林琅倒是笑着安慰她,“姑姑,别担心,我会没事的。”
她说着便毫不犹豫大踏步向后山禁地之中走去,她有必然要坚持下去的理由,所以不管再难再苦,她都会完成所有试炼。
更何况这一次不仅仅是她自己在努力面对,回山上至今还没见到两位母亲,很明显她们是为了自己的事情去奔走了。
即使林微微没提,林琅也猜得到,自己昨天那么重的伤势只花了一晚上就好得跟个没事人一样。
也不知阿妈和阿母准备了多少灵丹妙药给她才能有这个效果。
要知道现如今天地间灵力比上古时代要稀薄得多,灵药有限,灵植生长周期要比曾经更长。
好多灵植长到一半,没有足够的灵气支撑,很可能就会因此枯萎慢慢消散在天地间。
所以就算是以三圣山的底蕴,也不敢说就有用不完的灵植和灵药。
轻叹口气,小虎虎没再多想,脚步不疾不徐,一路坚定地向昨天的小广场上走去。
看到巨大白虎雕像时,她心里还是下意识一抖,都快被揍出阴影来。
快要走到雕像之前的时候,小虎虎诧异发现,始祖雕像尾巴上的九圈虎纹竟然有一圈光芒变淡了。
她偏着脑袋思考,难不成是因为她昨天渡过了第一次试炼?
按这个规律来看,难不成同等难度或者说还会更难的传承试炼还有八次?
光是想想都已经害怕了。
不过她也没办法,姑姑说得很清楚,如果不完整度过所有传承试炼,就无法拿到始祖传承。
她的血脉天赋会因为这次试炼激活到一半,又因为没法解决体内灵力中所蕴含的暴动因子丢了小虎命。
为了小虎命,为了还在等着自己出去的老婆,为了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正在为自己努力的两位母亲,小虎虎给自己鼓劲。
毫不犹豫地将额心再度贴上始祖雕像,她没注意到,自己这次化为原形后,变大了不少。
而浑身虎毛更加光滑柔顺,一圈圈浅黑色虎毛此刻变得带着一点金色。
只不过小虎虎根本没精力去专注研究自己身上的变化,一阵天旋地转后,她察觉自己的神识像是被抽出体外。
惊奇地抬抬手抬抬脚确认,甚至凝聚神识之力在身前幻化出一面镜子来照了照,确认自己确实是以神识体的状态站在这。
不由感叹始祖不愧是始祖,这莫大伟力,将她神识抽出却没让小虎虎有任何不适。
正想着,一道低沉温润的声音响起,在她前方不远处也出现了一个模糊身影。
那身影身着一身白衣,隐有光滑流转其上,小虎虎揉了揉眼睛,确认不是自己目力出了问题,而是那人本就是模模糊糊,大约是本就不愿让她看清楚吧。
“都说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那模糊身影念出这句话来,小虎虎有印象,才踏入修行路时阿妈就是抱着她给她开蒙。
不过林琅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真的理解了这句话,所以她也只是静静聆听着那模糊身影的说话声。
她知道,这是对方在给自己传道。
那声音又响起,“世间万物存在自有其缘由,上古时代里人、妖、魔甚至精怪、半妖、半魔等等各行其道。”
“天机总是变幻莫测,这句话是在告诉世人,无论事情如何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留下一线生机。”
“天地大变后灵气渐稀,人类修士逐渐消失在天地间,魔族修士也不再如上古时代时强大。”
“而我们妖族,看似三族之中受限最少,变化最小的种族。”
“实则,妖族的路,早已断绝。”
那声音说到这里时,难得有了些波动,林琅听出来,是嘲讽的意思。
“可惜大多妖族都想不通,还在为之而沾沾自喜,自以为天地大变后,妖族成为各族之间最强大的那个种族。”
“确实,无论从寿命长短,修炼入门难度等等方向来看,妖族表面看起来都是各族里最好的那一个。”
“可是本座查阅古籍却发现,妖族生来体魄强大,本就需要大量灵力去锤炼自身,自天地大变后,妖族只能用灵力来维持修为境界...”
这也就导致了到了后期,强大的体魄反而成为了妖族的负累。
境界提升到后期是需要渡劫的,而妖族所要渡的劫难要比其他各族难得更强,如果一味只是去提升修为境界而不顾及肉身锤炼。
很可能会在天劫威力之下化成飞灰。
一开始始祖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她境界提升过快,她也明显感觉到了自身修为境界与肉身强度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随着修为增加,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致命。
而且从上古开始,妖族虽然强大,可是上限很明显,修到妖王境界后几乎便再也难以有所提升。
人族却不一样,她们从最弱小时开始修炼,又因为人类基数大,所以看起来普遍会认为人族最弱。
实际上,人族走到后面境界的强者数量要远比妖族更多,只是这个数量按比例来看远没有妖族看起来多罢了。
一百妖族之中出了一个强者跟一万人修之中出了一个强者,看似比例一样,一看数量,才察觉到问题。
那模糊身影语声寥落,“为了踏出那一步,无数妖族先辈进行了尝试,大部分却只能郁郁而终,直到消亡前才知道,原来从一开始,我们就错了...”
她没具体说错在哪里,只是抬眼看向小虎虎,目光像是穿越时光长河远远钉在了小虎虎身上。
林琅不确定,她们是不是在某个瞬间真的对视上了。
“所以啊,后来者,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一盏指路明灯,我不敢说自己的路绝对正确,但也是一种成功的可能。”
第56章道意试炼秘境,失忆小虎和苍家村。
小虎虎听得晕乎乎, 始祖所说的大道真意与修炼思考对于她来说理解起来很是艰涩,毕竟妖帝级别的始祖所理解的东西太过深奥。
但她明白这是一场传道,同样也是一场对于小虎虎在道境天赋上的考验, 修炼本来就是这样,大部分修道者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断探索大道真意的过程中,多少人因为天赋早早断了未来的路。
妖族天生便是大道宠儿,天地灵气与日月精华与她们更加亲近。
可惜大部分妖族就因为这种优势反而忽略了道境的修炼。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妖族前期修炼进境特别快,到了后期闭关个几百上千年都毫无寸进。
那就是因为她的道境修为不够, 对于大道真意的理解不够, 量变没能引起质变,只能黯然等到寿元耗尽, 白白浪费了一身修为。
林琅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 她没那么勤快,也没那么热爱学习,两百多年人生里有大半时间是在山上追着小伙伴们玩耍嬉闹。
要不是亲妈尚算负责,经常会抓住根本坐不安稳的小虎虎强行给她灌输知识, 可怕她就真要成为胸无点墨的文盲虎了。
但修道之事, 勤奋重要, 也不那么重要,在绝佳天赋之前,勤奋也会显得黯然失色。
有些差距不是你足够努力就能够拉得回来的。
当然, 同样有天赋的个体之间, 勤奋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了。
对于多数人而言,道是玄妙的, 也是难以琢磨的。
可是同样的, 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就是直击本质, 而林琅,她很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
欲望通常会让人迷失,有人修道求长生,有人修道求无敌,林琅修道,只是修道。
在她看来,修道只是像吃饭喝水一样的存在。
是阿妈与阿母从小教会她之后,她只将其当做活着就必然要做的一件事而已。
她没那么多思考,却反而少了许多无形中的枷锁阻碍。
道就是道,她从不逼迫自己去理解道,反而更能直接的触摸道。
道无分好坏,就像人无分善恶,强大与否或是正义与否都只是相对存在的,她不像世间诸人修道时总会问道是什么。
所以始祖向她传道,她没想那么多,不理解就不理解好了,能记下多少就记下多少,能将多少变成自己能够使用的就将多少变成自己能够使用的。
之所以带林琅回来进行试炼,就是想要彻底激活林琅体内血脉之力,反哺于她的肉身,替她改造拓宽奇经八脉。
林琅听了个大概,算是理解了自家姑姑和两位母亲的筹划,知道家人们都是为了自己好,也没什么好怨的。
也不是当姑姑的不够靠谱,毕竟林琅所要经历的传承试炼和林微微当初经历的不同。
血脉天赋等级决定了她们所要面对的一切都会有所差距。
而林微微也只是按照林棠和楼满秋的吩咐在照顾小虎崽子。
说着话的时间里,又把小虎虎送到了后山禁地,林微微在禁地外止步,欲言又止。
林琅倒是笑着安慰她,“姑姑,别担心,我会没事的。”
她说着便毫不犹豫大踏步向后山禁地之中走去,她有必然要坚持下去的理由,所以不管再难再苦,她都会完成所有试炼。
更何况这一次不仅仅是她自己在努力面对,回山上至今还没见到两位母亲,很明显她们是为了自己的事情去奔走了。
即使林微微没提,林琅也猜得到,自己昨天那么重的伤势只花了一晚上就好得跟个没事人一样。
也不知阿妈和阿母准备了多少灵丹妙药给她才能有这个效果。
要知道现如今天地间灵力比上古时代要稀薄得多,灵药有限,灵植生长周期要比曾经更长。
好多灵植长到一半,没有足够的灵气支撑,很可能就会因此枯萎慢慢消散在天地间。
所以就算是以三圣山的底蕴,也不敢说就有用不完的灵植和灵药。
轻叹口气,小虎虎没再多想,脚步不疾不徐,一路坚定地向昨天的小广场上走去。
看到巨大白虎雕像时,她心里还是下意识一抖,都快被揍出阴影来。
快要走到雕像之前的时候,小虎虎诧异发现,始祖雕像尾巴上的九圈虎纹竟然有一圈光芒变淡了。
她偏着脑袋思考,难不成是因为她昨天渡过了第一次试炼?
按这个规律来看,难不成同等难度或者说还会更难的传承试炼还有八次?
光是想想都已经害怕了。
不过她也没办法,姑姑说得很清楚,如果不完整度过所有传承试炼,就无法拿到始祖传承。
她的血脉天赋会因为这次试炼激活到一半,又因为没法解决体内灵力中所蕴含的暴动因子丢了小虎命。
为了小虎命,为了还在等着自己出去的老婆,为了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正在为自己努力的两位母亲,小虎虎给自己鼓劲。
毫不犹豫地将额心再度贴上始祖雕像,她没注意到,自己这次化为原形后,变大了不少。
而浑身虎毛更加光滑柔顺,一圈圈浅黑色虎毛此刻变得带着一点金色。
只不过小虎虎根本没精力去专注研究自己身上的变化,一阵天旋地转后,她察觉自己的神识像是被抽出体外。
惊奇地抬抬手抬抬脚确认,甚至凝聚神识之力在身前幻化出一面镜子来照了照,确认自己确实是以神识体的状态站在这。
不由感叹始祖不愧是始祖,这莫大伟力,将她神识抽出却没让小虎虎有任何不适。
正想着,一道低沉温润的声音响起,在她前方不远处也出现了一个模糊身影。
那身影身着一身白衣,隐有光滑流转其上,小虎虎揉了揉眼睛,确认不是自己目力出了问题,而是那人本就是模模糊糊,大约是本就不愿让她看清楚吧。
“都说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那模糊身影念出这句话来,小虎虎有印象,才踏入修行路时阿妈就是抱着她给她开蒙。
不过林琅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真的理解了这句话,所以她也只是静静聆听着那模糊身影的说话声。
她知道,这是对方在给自己传道。
那声音又响起,“世间万物存在自有其缘由,上古时代里人、妖、魔甚至精怪、半妖、半魔等等各行其道。”
“天机总是变幻莫测,这句话是在告诉世人,无论事情如何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留下一线生机。”
“天地大变后灵气渐稀,人类修士逐渐消失在天地间,魔族修士也不再如上古时代时强大。”
“而我们妖族,看似三族之中受限最少,变化最小的种族。”
“实则,妖族的路,早已断绝。”
那声音说到这里时,难得有了些波动,林琅听出来,是嘲讽的意思。
“可惜大多妖族都想不通,还在为之而沾沾自喜,自以为天地大变后,妖族成为各族之间最强大的那个种族。”
“确实,无论从寿命长短,修炼入门难度等等方向来看,妖族表面看起来都是各族里最好的那一个。”
“可是本座查阅古籍却发现,妖族生来体魄强大,本就需要大量灵力去锤炼自身,自天地大变后,妖族只能用灵力来维持修为境界...”
这也就导致了到了后期,强大的体魄反而成为了妖族的负累。
境界提升到后期是需要渡劫的,而妖族所要渡的劫难要比其他各族难得更强,如果一味只是去提升修为境界而不顾及肉身锤炼。
很可能会在天劫威力之下化成飞灰。
一开始始祖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她境界提升过快,她也明显感觉到了自身修为境界与肉身强度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随着修为增加,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致命。
而且从上古开始,妖族虽然强大,可是上限很明显,修到妖王境界后几乎便再也难以有所提升。
人族却不一样,她们从最弱小时开始修炼,又因为人类基数大,所以看起来普遍会认为人族最弱。
实际上,人族走到后面境界的强者数量要远比妖族更多,只是这个数量按比例来看远没有妖族看起来多罢了。
一百妖族之中出了一个强者跟一万人修之中出了一个强者,看似比例一样,一看数量,才察觉到问题。
那模糊身影语声寥落,“为了踏出那一步,无数妖族先辈进行了尝试,大部分却只能郁郁而终,直到消亡前才知道,原来从一开始,我们就错了...”
她没具体说错在哪里,只是抬眼看向小虎虎,目光像是穿越时光长河远远钉在了小虎虎身上。
林琅不确定,她们是不是在某个瞬间真的对视上了。
“所以啊,后来者,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一盏指路明灯,我不敢说自己的路绝对正确,但也是一种成功的可能。”
第56章道意试炼秘境,失忆小虎和苍家村。
小虎虎听得晕乎乎, 始祖所说的大道真意与修炼思考对于她来说理解起来很是艰涩,毕竟妖帝级别的始祖所理解的东西太过深奥。
但她明白这是一场传道,同样也是一场对于小虎虎在道境天赋上的考验, 修炼本来就是这样,大部分修道者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断探索大道真意的过程中,多少人因为天赋早早断了未来的路。
妖族天生便是大道宠儿,天地灵气与日月精华与她们更加亲近。
可惜大部分妖族就因为这种优势反而忽略了道境的修炼。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妖族前期修炼进境特别快,到了后期闭关个几百上千年都毫无寸进。
那就是因为她的道境修为不够, 对于大道真意的理解不够, 量变没能引起质变,只能黯然等到寿元耗尽, 白白浪费了一身修为。
林琅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 她没那么勤快,也没那么热爱学习,两百多年人生里有大半时间是在山上追着小伙伴们玩耍嬉闹。
要不是亲妈尚算负责,经常会抓住根本坐不安稳的小虎虎强行给她灌输知识, 可怕她就真要成为胸无点墨的文盲虎了。
但修道之事, 勤奋重要, 也不那么重要,在绝佳天赋之前,勤奋也会显得黯然失色。
有些差距不是你足够努力就能够拉得回来的。
当然, 同样有天赋的个体之间, 勤奋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了。
对于多数人而言,道是玄妙的, 也是难以琢磨的。
可是同样的, 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就是直击本质, 而林琅,她很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
欲望通常会让人迷失,有人修道求长生,有人修道求无敌,林琅修道,只是修道。
在她看来,修道只是像吃饭喝水一样的存在。
是阿妈与阿母从小教会她之后,她只将其当做活着就必然要做的一件事而已。
她没那么多思考,却反而少了许多无形中的枷锁阻碍。
道就是道,她从不逼迫自己去理解道,反而更能直接的触摸道。
道无分好坏,就像人无分善恶,强大与否或是正义与否都只是相对存在的,她不像世间诸人修道时总会问道是什么。
所以始祖向她传道,她没想那么多,不理解就不理解好了,能记下多少就记下多少,能将多少变成自己能够使用的就将多少变成自己能够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