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怎么了?”
邓洁再一拍桌子:“虚假宣传!怎么这价格比宣传的时候贵了那么多?”
站在远处的店员听到了邓洁的话,脸色带着讨好的笑,凑了过来:“这位客人,你看到的应该是我们在各大平台宣传的开业优惠,优惠活动在前天就已经结束啦,我们现在恢复了原价。而且最近h区处于禁渔期,海鲜市价上涨,为了盈利,我们也只能将价格上调了一些。等到禁渔期结束以后,价格就会恢复正常了。”
邓洁虽哼哼唧唧,但点菜的手法极其迅速,很快就将菜单提交了。店员满脸笑容地走开了,然后将蒸锅和海鲜端了上来。
闷着盖子的蒸锅发出噗噗的响声,海鲜的香味从锅盖的孔中飘散而出。
“h区进入禁渔期了吗?”杨华枝有些疑惑,今年的禁渔期时间和往年差了好几个月,真是奇怪。
“h区隔壁不是圈了一块地吗,那里是规划好准备开发的新安全区——m区,可能h区这次禁渔和m区也有关系。”
邓洁喝着酸梅汤,长长输出一口气:“等m区开发完毕,咱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海鲜了,现在农贸局在内陆建立了不少养殖基地,想要模拟海水状态养殖海产品,我吃过,到底还是比不上真正的海鲜。”
“盼他们快点将m区开发完毕吧。”
说完,邓洁话题一转:“对了,你怎么突然就转组了?我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见,杨队之前没有和你提过什么吗?”
杨华枝摇头:“她前几天找我,就说管理局成立了技术部,问我要不要转过去,没有说他们未来的规划,我现在也只有管理飞行器这一项任务。”
“真奇怪。”邓洁嘀咕了一声:“本以为要和你当同事的,这下好了,文秘部里又没有能聊天的人了。”
想到这,邓洁瘪了瘪嘴:“还有那个赵多吉,那家伙之前一直在一队外勤手下干活,谁能想到他会转来文秘部。我看见他就心烦。”
杨华枝问:“你讨厌他吗?为什么啊?”
邓洁掀开蒸锅的盖子,用夹子将虾夹了出来,放在碟子里:“他长得丑啊,我看他不顺眼。”
杨华枝哽住了,她没想到邓洁对赵多吉的偏见,居然是出自这个原因。
赵多吉长得真的很丑吗?
杨华枝想了一下,她对美丑没有什么概念,她觉得人都长得差不多。
“还有一点,我讨厌工贼。”
说到这儿,邓洁忿忿不平:“我刚来管理局的时候,天天无偿加班到晚上十点,周末还要上班,月休0天……真的太恶心了,我们那批新人都忙疯了,后来听说,k区管理局刚成立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事情干,都是因为赵多吉。”
当时赵多吉刚来管理局,当好一个矜矜业业勤勤恳恳的狗腿子,包揽了大部分工作,无论谁找他干活他都全盘接受。局长开会的时候把赵多吉当成了新人培养的标杆,希望各位员工向赵多吉学习。
夸完以后,全员工作量上升。
k区那会儿刚成立,就想争着与其他安全区管理局攀比绩效,于是大家工作量超级加倍。邓洁刚进来那会儿,正好撞上了工作量的旺季,才上一个月的班,她就想辞职回家去了。
可惜她是编制,不是合同工,不能辞职。
邓洁每天上班的时候怨气比鬼还重。后来,她从别人口中打听到了,原来加班文化的罪归祸首就是赵多吉,从此她对赵多吉怨恨颇深。
杨华枝想了想:“那他现在在你手下干活,不应该正合你的意吗?你不喜欢干活,他又很喜欢干活,那你把工作给他做吧。”
邓洁顿住了:“好像是这个道理。”她桀桀地阴笑起来,脑里开始构想起自己的报复计划。
“这家店虽然贵了一些,但还是挺好吃的,”邓洁啃了一口蟹腿,“原谅他们了。”
“其实工序也不难,我应该能复刻。”杨华枝喝了一口粥,清甜的米粥滚过她的舌尖。
“这么厉害啊,不愧是f区出来的人。”
突然,杨华枝眼神一凝,看着门外走进来的两个人。他们走路带风,直直杀到前台。一时间店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们吸引过去。他们身上穿着草绿色的制服,肩上挂着黑色的手提箱,脸上带着口罩。
其中一个人从胸前口袋拿出一个黑色的证件,在店员眼前打开。
“农贸局抽查,带我们去你们店里的冷藏库看一眼。”
店里的气氛忽然变得紧张起来,两人在店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厨房。
留在厅堂外的店员看着那两个人的背影小声讨论着。
“农贸局来这干什么?”
“是做市场监管吧……”
“市场监管不是管理局的任务吗?”
他们的视线看向杨华枝两人的方向。
邓洁放下筷子,回头看去:“怎么了?”
“刚刚农贸局的人来了,带着几个箱子。”杨华枝的表情有些凝重:“难道是食材出事了?”
突然这一顿饭食不知味,邓洁放下了筷子。
但直到两人离开,农贸局的人都没有从店里出来。
到了第二天,一个消息从群里炸开:“最近不要吃海鲜,尤其是从h区运过来的鱼类。”
据说管理局上交到农贸局的最近一批抽检样本中检测出了丧尸病毒,而这批丧尸病毒的来源就是h区的海鱼。据说*那批从h区运来的鱼,其实是渔民非法跨越安全海域,到h区之外的高危区去捕捞而来,因此沾染上了丧尸病毒。
邓洁脸色一变:“那我们昨天刚吃的……”
杨华枝安慰道:“我们昨天吃的是虾和蟹,是节肢动物,不是鱼,问题应该不大。”
虽然她们嘴上这么说着,但还是去隔离中心做了一次血检,才算放下心来。
杨华枝想起杨华强从h区运送到f区的那一车海鲜,她的心猛跳。她给家里人发去信息,将这件事告诉了他们,并叮嘱最近不要吃海鲜。然后,她打开杨华强的聊天界面,问他有没有出事。
但直到深夜,杨华强才给她发来了回复:“不用担心。”
他没有多说什么。但得到保证以后,杨华枝松懈了几分。杨华强说没有事,那他必然能够照顾好自己。
杨华枝将全身心投入到了飞行器的测试中,这是杨队下达给她的唯一任务。除了参与例会和值班以外,她只需要将全部的精力放着这上面即可。
管理局里的人对此颇有争议,觉得她每天就待在办公室里,不用干活,白领工资,可真是轻松。杨华枝没有去管他们的那些流言蜚语,邓洁安慰她说:“他们就是那样,总觉得只有外勤才算工作,咱们都是等闲人士。你别放心上。”
杨华枝只是笑了笑,她没有告诉她,这样得流言蜚语她听了二十年,早就习惯了。
组装好的飞行器试飞成功,续航一个小时,飞行距离十公里。
杨华枝做了一个测试,她从外勤部出门那一刻起,以管理局为圆点,对周边的九个区进行检测,飞行器像是鸟群一样从管理局的天台飞出,四散而开。她站在天台上,头上带着管理局的头盔,头盔内部,呈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立体的城市模型图,详尽记载着每一个飞行器扫描的结果。
未扫描的建筑是白框透明体,扫描完成的建筑会变成绿色的,而扫描显示异常的建筑会标记为红色。除了模型图以外,飞行器还会将数据信息整理成表格发送到她的后台。
新希望系统本是没有这个功能的,是她的师兄唐耀给她开了一个模拟器的权限。
这是管理局与新希望协作的新项目,审批一层层往上递,过五关斩六将,结果还没发下来,唐耀在后台给她开了绿灯,让她先动手,正好卡在审批下达之后完成,也算是符合要求。
“你去了管理局,不还是在做着一样的活,”唐耀给她发来的信息里夹杂了几分玩笑和不解,“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留在绿洲呢?”
“我的头衔不同啊,”杨华枝解释道,“工作是一样的,但背景的性质区别可大了。”
“重要吗?”过了一会,唐耀才问道。
“很重要。”杨华枝将信息发过去以后,唐耀便没有再说话。
等到飞行器按照规定好的路线巡逻完毕,重新回到管理局,这时杨华枝往管理局的后台看了一眼,他们人工巡逻的数据收集任务才完成了30%。飞行器巡逻的效率要比人工高上不少,但不知道准确率如何。
与人工相比,飞行器的最大问题,应该是续航。她手头上的飞行器全是蓄电池充能的款式,由于能量有限,也限制了飞行器的运作时长和距离,现在飞行器只能探索管理局附近方圆五公里的区域,要是想去更远的地方巡逻,则需要定一个新的起飞点,重新规划路线。
工程量还挺大的。杨华枝想,要是能搞到太阳能充电的飞行器就好了,那会解决掉很多的问题。
直到正午的时候外勤队的人才踩着饭点磨磨蹭蹭地回到管理局,杨华枝看着他们收集整理上交到后台的数据,与飞行器收集到的数据比较,基本吻合。唯一偏差的地方,她通过回调实时监控的视频和行驶记录仪的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对的是飞行器。
邓洁再一拍桌子:“虚假宣传!怎么这价格比宣传的时候贵了那么多?”
站在远处的店员听到了邓洁的话,脸色带着讨好的笑,凑了过来:“这位客人,你看到的应该是我们在各大平台宣传的开业优惠,优惠活动在前天就已经结束啦,我们现在恢复了原价。而且最近h区处于禁渔期,海鲜市价上涨,为了盈利,我们也只能将价格上调了一些。等到禁渔期结束以后,价格就会恢复正常了。”
邓洁虽哼哼唧唧,但点菜的手法极其迅速,很快就将菜单提交了。店员满脸笑容地走开了,然后将蒸锅和海鲜端了上来。
闷着盖子的蒸锅发出噗噗的响声,海鲜的香味从锅盖的孔中飘散而出。
“h区进入禁渔期了吗?”杨华枝有些疑惑,今年的禁渔期时间和往年差了好几个月,真是奇怪。
“h区隔壁不是圈了一块地吗,那里是规划好准备开发的新安全区——m区,可能h区这次禁渔和m区也有关系。”
邓洁喝着酸梅汤,长长输出一口气:“等m区开发完毕,咱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海鲜了,现在农贸局在内陆建立了不少养殖基地,想要模拟海水状态养殖海产品,我吃过,到底还是比不上真正的海鲜。”
“盼他们快点将m区开发完毕吧。”
说完,邓洁话题一转:“对了,你怎么突然就转组了?我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见,杨队之前没有和你提过什么吗?”
杨华枝摇头:“她前几天找我,就说管理局成立了技术部,问我要不要转过去,没有说他们未来的规划,我现在也只有管理飞行器这一项任务。”
“真奇怪。”邓洁嘀咕了一声:“本以为要和你当同事的,这下好了,文秘部里又没有能聊天的人了。”
想到这,邓洁瘪了瘪嘴:“还有那个赵多吉,那家伙之前一直在一队外勤手下干活,谁能想到他会转来文秘部。我看见他就心烦。”
杨华枝问:“你讨厌他吗?为什么啊?”
邓洁掀开蒸锅的盖子,用夹子将虾夹了出来,放在碟子里:“他长得丑啊,我看他不顺眼。”
杨华枝哽住了,她没想到邓洁对赵多吉的偏见,居然是出自这个原因。
赵多吉长得真的很丑吗?
杨华枝想了一下,她对美丑没有什么概念,她觉得人都长得差不多。
“还有一点,我讨厌工贼。”
说到这儿,邓洁忿忿不平:“我刚来管理局的时候,天天无偿加班到晚上十点,周末还要上班,月休0天……真的太恶心了,我们那批新人都忙疯了,后来听说,k区管理局刚成立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事情干,都是因为赵多吉。”
当时赵多吉刚来管理局,当好一个矜矜业业勤勤恳恳的狗腿子,包揽了大部分工作,无论谁找他干活他都全盘接受。局长开会的时候把赵多吉当成了新人培养的标杆,希望各位员工向赵多吉学习。
夸完以后,全员工作量上升。
k区那会儿刚成立,就想争着与其他安全区管理局攀比绩效,于是大家工作量超级加倍。邓洁刚进来那会儿,正好撞上了工作量的旺季,才上一个月的班,她就想辞职回家去了。
可惜她是编制,不是合同工,不能辞职。
邓洁每天上班的时候怨气比鬼还重。后来,她从别人口中打听到了,原来加班文化的罪归祸首就是赵多吉,从此她对赵多吉怨恨颇深。
杨华枝想了想:“那他现在在你手下干活,不应该正合你的意吗?你不喜欢干活,他又很喜欢干活,那你把工作给他做吧。”
邓洁顿住了:“好像是这个道理。”她桀桀地阴笑起来,脑里开始构想起自己的报复计划。
“这家店虽然贵了一些,但还是挺好吃的,”邓洁啃了一口蟹腿,“原谅他们了。”
“其实工序也不难,我应该能复刻。”杨华枝喝了一口粥,清甜的米粥滚过她的舌尖。
“这么厉害啊,不愧是f区出来的人。”
突然,杨华枝眼神一凝,看着门外走进来的两个人。他们走路带风,直直杀到前台。一时间店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们吸引过去。他们身上穿着草绿色的制服,肩上挂着黑色的手提箱,脸上带着口罩。
其中一个人从胸前口袋拿出一个黑色的证件,在店员眼前打开。
“农贸局抽查,带我们去你们店里的冷藏库看一眼。”
店里的气氛忽然变得紧张起来,两人在店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厨房。
留在厅堂外的店员看着那两个人的背影小声讨论着。
“农贸局来这干什么?”
“是做市场监管吧……”
“市场监管不是管理局的任务吗?”
他们的视线看向杨华枝两人的方向。
邓洁放下筷子,回头看去:“怎么了?”
“刚刚农贸局的人来了,带着几个箱子。”杨华枝的表情有些凝重:“难道是食材出事了?”
突然这一顿饭食不知味,邓洁放下了筷子。
但直到两人离开,农贸局的人都没有从店里出来。
到了第二天,一个消息从群里炸开:“最近不要吃海鲜,尤其是从h区运过来的鱼类。”
据说管理局上交到农贸局的最近一批抽检样本中检测出了丧尸病毒,而这批丧尸病毒的来源就是h区的海鱼。据说*那批从h区运来的鱼,其实是渔民非法跨越安全海域,到h区之外的高危区去捕捞而来,因此沾染上了丧尸病毒。
邓洁脸色一变:“那我们昨天刚吃的……”
杨华枝安慰道:“我们昨天吃的是虾和蟹,是节肢动物,不是鱼,问题应该不大。”
虽然她们嘴上这么说着,但还是去隔离中心做了一次血检,才算放下心来。
杨华枝想起杨华强从h区运送到f区的那一车海鲜,她的心猛跳。她给家里人发去信息,将这件事告诉了他们,并叮嘱最近不要吃海鲜。然后,她打开杨华强的聊天界面,问他有没有出事。
但直到深夜,杨华强才给她发来了回复:“不用担心。”
他没有多说什么。但得到保证以后,杨华枝松懈了几分。杨华强说没有事,那他必然能够照顾好自己。
杨华枝将全身心投入到了飞行器的测试中,这是杨队下达给她的唯一任务。除了参与例会和值班以外,她只需要将全部的精力放着这上面即可。
管理局里的人对此颇有争议,觉得她每天就待在办公室里,不用干活,白领工资,可真是轻松。杨华枝没有去管他们的那些流言蜚语,邓洁安慰她说:“他们就是那样,总觉得只有外勤才算工作,咱们都是等闲人士。你别放心上。”
杨华枝只是笑了笑,她没有告诉她,这样得流言蜚语她听了二十年,早就习惯了。
组装好的飞行器试飞成功,续航一个小时,飞行距离十公里。
杨华枝做了一个测试,她从外勤部出门那一刻起,以管理局为圆点,对周边的九个区进行检测,飞行器像是鸟群一样从管理局的天台飞出,四散而开。她站在天台上,头上带着管理局的头盔,头盔内部,呈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立体的城市模型图,详尽记载着每一个飞行器扫描的结果。
未扫描的建筑是白框透明体,扫描完成的建筑会变成绿色的,而扫描显示异常的建筑会标记为红色。除了模型图以外,飞行器还会将数据信息整理成表格发送到她的后台。
新希望系统本是没有这个功能的,是她的师兄唐耀给她开了一个模拟器的权限。
这是管理局与新希望协作的新项目,审批一层层往上递,过五关斩六将,结果还没发下来,唐耀在后台给她开了绿灯,让她先动手,正好卡在审批下达之后完成,也算是符合要求。
“你去了管理局,不还是在做着一样的活,”唐耀给她发来的信息里夹杂了几分玩笑和不解,“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留在绿洲呢?”
“我的头衔不同啊,”杨华枝解释道,“工作是一样的,但背景的性质区别可大了。”
“重要吗?”过了一会,唐耀才问道。
“很重要。”杨华枝将信息发过去以后,唐耀便没有再说话。
等到飞行器按照规定好的路线巡逻完毕,重新回到管理局,这时杨华枝往管理局的后台看了一眼,他们人工巡逻的数据收集任务才完成了30%。飞行器巡逻的效率要比人工高上不少,但不知道准确率如何。
与人工相比,飞行器的最大问题,应该是续航。她手头上的飞行器全是蓄电池充能的款式,由于能量有限,也限制了飞行器的运作时长和距离,现在飞行器只能探索管理局附近方圆五公里的区域,要是想去更远的地方巡逻,则需要定一个新的起飞点,重新规划路线。
工程量还挺大的。杨华枝想,要是能搞到太阳能充电的飞行器就好了,那会解决掉很多的问题。
直到正午的时候外勤队的人才踩着饭点磨磨蹭蹭地回到管理局,杨华枝看着他们收集整理上交到后台的数据,与飞行器收集到的数据比较,基本吻合。唯一偏差的地方,她通过回调实时监控的视频和行驶记录仪的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对的是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