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对。”杨华枝点头。
赵多吉领着她,向她介绍着:“前段时间,管理局进行了人员调动,目前我们文秘部包括你在内一共有七个人,现在空余的位置有这些。”
他将空位的方向一一指示给她看:“你可以挑个自己喜欢的位置。右侧最尽头,靠近空调的位置是邓洁的座位,她隔壁那个空位也没有人,你想坐那儿也行。”
意料之外的体恤,让杨华枝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眼前的男生看上去年龄不大,毕竟他也才毕业三年,他五官普通,勉强称得上是清秀,他的眼睛微微发红,零星带着血丝,眼眶之下是一圈乌青,脸颊上遍布着浅浅的雀斑,手腕和脖颈处贴满了药膏。
他完美符合了一个长期进行电脑工作的人的形象。
“那我就坐这里吧。”杨华枝将背包放在邓洁身旁的空座位上。
“行,那你来看一下你需要什么办公用品。”赵多吉拉开抽屉,从里面找出一串钥匙,打开了一侧柜子的门。柜子里摆列着琳琅满目的东西,笔记本、笔、订书机、文件夹……都是一些常见的文具。
杨华枝扫视了一遍柜子,最终只是拿出了几个文件夹。
“不需要笔和本子吗?”赵多吉疑惑地看着她。
杨华枝指着自己的背包:“其他的我都自己带来了。”
赵多吉愣了一下,笑道:“你准备得倒是挺齐全的。”
杨华枝在办公用品签领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赵多吉站在一旁看着她,突然问道:“既然你来了,要不我们提前开始考试吧?”
在杨华枝抬起头的时候,他又补了一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管理局的会议室处于常年关闭的状态,只有使用的时候,才会特地打开门锁。
赵多吉用钥匙打开会议室的门,一股刺鼻的油漆味扑面而来,他面不改色地拉起门后的总闸开关,房内的新风系统发出清脆的鸣叫。他按下灯源,宽敞的会议室里恢复了亮堂。
“会议室的这套长桌是新定制的,所以味道有些大。”
赵多吉拉开窗帘,将所有的玻璃窗都打开,解释道:“平时除了开会以外,我们很少会用到会议室,所以整个会议室的味道都比较大,等空气流通一会儿就好了。”
杨华枝挑了一张木椅,做了下去。赵多吉将新风系统打开,然后拿出一个纸质信封,坐在了杨华枝的对侧。他将纸质信封放到杨华枝身前。
“这是你的考核试卷,试卷的封条上有局长和杨队的签名,你确认信封封条完好无损以后,就可以拆开答题了。考核总时长是一个小时,你开始答题,我就开始计时。”
一切程序天衣无缝,挑不出任何错处。
杨华枝打开信封,抽出了自己的试卷,正如邓洁所说,试卷上是五十道选择题,每道题两分,考的全是管理员员工守则上的内容。考核流程严格,但出的题却没有多刁钻。杨华枝拿起笔,在答卷上勾画着。
赵多吉按下计时器以后,便坐在她的对侧,安静地看着她答题,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他看着她的笔在纸上飞舞着,片刻不停。
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过去他知道这一点。而此刻,那种名为自卑的情绪又开始具象化。
前两天,他也参加了管理员考核,挂了两次,考到邓洁都无奈地对他说:“你能不能回去再好好看看书啊?”他想反驳,但事实就是如同他的成绩单那样,证明他确实不合格。
即使他花了二十小时去背诵那本守则,还做了详尽的笔记,但他仍然比不上那些临考前只看了两眼便上考场的人。他似乎得了一种考试困难症,无论他多么努力,在面临考试时,他总是会忘记正确答案。
都说勤能补拙,但他的勤奋似乎一直都没有结果。
他出身自一个普通的家庭,毕业于一个普通的大学,他能面临的选择太少,但他仍然想要搏一搏,这个时候,他看到了k区的合同工招聘。
合同工,意味着只拿基础的工资,签订一定年限的合同,在这个年限期间,他属于管理局,但却只是一个挂名的员工。他与管理局签订了五年的合同,在这五年里,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不停参加每年的管理局招聘考试,考上管理局。只有这样,他才能顺利转为正式工。但如果他一直没有考上,等到五年的合同结束,他只能滚蛋。
听起来挺残忍,但确实,一个正式的编制身份,比踏实能干的品性更加重要。这就是这里的筛选制度,这就是他们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办法,简单粗暴,又没有什么情面可言。
赵多吉想起自己告诉爸妈自己进入管理局时,他们兴奋的表情。管理局是一个非常拿得出手的工作,他的爸妈说,他可算是给他们长了脸。但愿吧。赵多吉想着。但愿剩下的两年里,他还有机会顺利通过考试。
杨华枝放下笔,将卷子转了个方向,递给赵多吉:“写完了。”
赵多吉回过神来,看着纸上飞舞的笔记。他想起,一个人的笔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杨华枝似乎……并没有她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乖巧守矩。
他耳边响起杨华枝的声音:“是给你改,对吧?”
“对。”赵多吉从一旁的文件夹里拿出对应的答案,对着卷子开始判分。
一道道红勾落下,他改卷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最后一笔落下,他松了口气。
“满分,恭喜你通过了考核!”
原本设定的考核时长是一个小时,她只花了十五分钟就把五十道题写完了,并且考核结果是满分。
赵多吉惊叹地抬起头,却看见杨华枝平静的眼神,他的心突然落了下来。她对自己的成绩毫无意外,似乎在一开始,她就确认了自己不会做错。赵多吉在心里叹了口气,果然普通人和学霸的区别就在这里。
他将试卷递回给她:“把试卷放回信封里,封好,然后写上你的名字即可,我待会帮你把它交给杨队。”
“谢谢。”杨华枝将试卷收了起来,用胶水封好。
在她眼里,没有过程,只有结果。成绩只有过和不过的区别,而只要是过,60分和100分也没有任何区别。
她将封好的封信递回给赵多吉,两人起身,离开了会议室,随着灯光熄灭,走廊里恢复了黑暗,赵多吉锁上了门,两人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你考核过了?”邓洁转着椅子下的滚轮,划拉一下蹭到了杨华枝的座位,“这才刚上班,你什么时候考了试?不是说七点吗?”
“我们刚刚提前考了。”
邓洁打了个哆嗦:“还没上班怎么可以工作呢?这个赵多吉加班还要拉上你啊?”
“也不算是加班啦,我来太早了,也没有事情做,不如先考个试。”杨华枝笑了笑。
刚说完,赵多吉便从门口走来,站在了杨华枝的桌子旁,在她疑惑的眼神中开口:“华枝,杨队说让你去一下她的办公室。”
“什么?”邓洁脸色一变,她的第一想法是——难道华枝的考核出了问题?
“我现在就过去。”杨华枝点头。
第18章 这是双向选择,一场完美的交易。
杨柳风的办公室在管理局的十二层,也就是顶层。
十二层楼的大厦里,每一间办公室都像是一个个被分割开的小格子,过多的房间与人数并不匹配。但或许这就是k区管理局建立时的野心,他们想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强大的新组织。
只可惜事与愿违。
1201是局长的办公室,门紧紧关上,灯光从门缝里透出,透露出一阵无事勿扰的信息。一房相隔的地方的1203号,便是杨柳风的办公室,她的门大开着,灯光倾泻而出。
杨华枝敲了敲门,但房间里没有传出任何回应。她放眼望去,杨柳风的办公室很宽敞,与文秘部的办公室一样大,进门便是宽大的长沙发和茶几,另一头是办公桌,但座位上没有人。
她环视了一眼房间,看见了办公桌旁的书架,她的书架上没有放着书,而是放满了各式各样的证书、奖杯和照片。
杨华枝的视力很好,很快就看清了奖杯上的印字——国际体育射击世锦赛团体赛金奖、超远程精准狙击赛冠军、高危区清缴实战赛(团队)第一名……奖杯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只要一偏头便能看见。
她忽然想起,邓洁曾与她提过,杨队过去是新国防大学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不少比赛,得了很多奖,这些大概就是她大学期间获得的奖杯吧。
杨华枝的视线从那群金灿灿的奖杯上划过,落在了一旁的照片上。那是一张合照,合照上的人穿着统一的黑色队服,站在最中央,托举着奖杯满脸笑容的人,便是杨柳风。照片上的她意气风发,与杨华枝印象中的杨队很不一样。突然,她的视线落在一旁,在人群的角落里,她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那是……
“你来了?进去坐吧。”
赵多吉领着她,向她介绍着:“前段时间,管理局进行了人员调动,目前我们文秘部包括你在内一共有七个人,现在空余的位置有这些。”
他将空位的方向一一指示给她看:“你可以挑个自己喜欢的位置。右侧最尽头,靠近空调的位置是邓洁的座位,她隔壁那个空位也没有人,你想坐那儿也行。”
意料之外的体恤,让杨华枝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眼前的男生看上去年龄不大,毕竟他也才毕业三年,他五官普通,勉强称得上是清秀,他的眼睛微微发红,零星带着血丝,眼眶之下是一圈乌青,脸颊上遍布着浅浅的雀斑,手腕和脖颈处贴满了药膏。
他完美符合了一个长期进行电脑工作的人的形象。
“那我就坐这里吧。”杨华枝将背包放在邓洁身旁的空座位上。
“行,那你来看一下你需要什么办公用品。”赵多吉拉开抽屉,从里面找出一串钥匙,打开了一侧柜子的门。柜子里摆列着琳琅满目的东西,笔记本、笔、订书机、文件夹……都是一些常见的文具。
杨华枝扫视了一遍柜子,最终只是拿出了几个文件夹。
“不需要笔和本子吗?”赵多吉疑惑地看着她。
杨华枝指着自己的背包:“其他的我都自己带来了。”
赵多吉愣了一下,笑道:“你准备得倒是挺齐全的。”
杨华枝在办公用品签领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赵多吉站在一旁看着她,突然问道:“既然你来了,要不我们提前开始考试吧?”
在杨华枝抬起头的时候,他又补了一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管理局的会议室处于常年关闭的状态,只有使用的时候,才会特地打开门锁。
赵多吉用钥匙打开会议室的门,一股刺鼻的油漆味扑面而来,他面不改色地拉起门后的总闸开关,房内的新风系统发出清脆的鸣叫。他按下灯源,宽敞的会议室里恢复了亮堂。
“会议室的这套长桌是新定制的,所以味道有些大。”
赵多吉拉开窗帘,将所有的玻璃窗都打开,解释道:“平时除了开会以外,我们很少会用到会议室,所以整个会议室的味道都比较大,等空气流通一会儿就好了。”
杨华枝挑了一张木椅,做了下去。赵多吉将新风系统打开,然后拿出一个纸质信封,坐在了杨华枝的对侧。他将纸质信封放到杨华枝身前。
“这是你的考核试卷,试卷的封条上有局长和杨队的签名,你确认信封封条完好无损以后,就可以拆开答题了。考核总时长是一个小时,你开始答题,我就开始计时。”
一切程序天衣无缝,挑不出任何错处。
杨华枝打开信封,抽出了自己的试卷,正如邓洁所说,试卷上是五十道选择题,每道题两分,考的全是管理员员工守则上的内容。考核流程严格,但出的题却没有多刁钻。杨华枝拿起笔,在答卷上勾画着。
赵多吉按下计时器以后,便坐在她的对侧,安静地看着她答题,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他看着她的笔在纸上飞舞着,片刻不停。
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过去他知道这一点。而此刻,那种名为自卑的情绪又开始具象化。
前两天,他也参加了管理员考核,挂了两次,考到邓洁都无奈地对他说:“你能不能回去再好好看看书啊?”他想反驳,但事实就是如同他的成绩单那样,证明他确实不合格。
即使他花了二十小时去背诵那本守则,还做了详尽的笔记,但他仍然比不上那些临考前只看了两眼便上考场的人。他似乎得了一种考试困难症,无论他多么努力,在面临考试时,他总是会忘记正确答案。
都说勤能补拙,但他的勤奋似乎一直都没有结果。
他出身自一个普通的家庭,毕业于一个普通的大学,他能面临的选择太少,但他仍然想要搏一搏,这个时候,他看到了k区的合同工招聘。
合同工,意味着只拿基础的工资,签订一定年限的合同,在这个年限期间,他属于管理局,但却只是一个挂名的员工。他与管理局签订了五年的合同,在这五年里,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不停参加每年的管理局招聘考试,考上管理局。只有这样,他才能顺利转为正式工。但如果他一直没有考上,等到五年的合同结束,他只能滚蛋。
听起来挺残忍,但确实,一个正式的编制身份,比踏实能干的品性更加重要。这就是这里的筛选制度,这就是他们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办法,简单粗暴,又没有什么情面可言。
赵多吉想起自己告诉爸妈自己进入管理局时,他们兴奋的表情。管理局是一个非常拿得出手的工作,他的爸妈说,他可算是给他们长了脸。但愿吧。赵多吉想着。但愿剩下的两年里,他还有机会顺利通过考试。
杨华枝放下笔,将卷子转了个方向,递给赵多吉:“写完了。”
赵多吉回过神来,看着纸上飞舞的笔记。他想起,一个人的笔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杨华枝似乎……并没有她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乖巧守矩。
他耳边响起杨华枝的声音:“是给你改,对吧?”
“对。”赵多吉从一旁的文件夹里拿出对应的答案,对着卷子开始判分。
一道道红勾落下,他改卷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最后一笔落下,他松了口气。
“满分,恭喜你通过了考核!”
原本设定的考核时长是一个小时,她只花了十五分钟就把五十道题写完了,并且考核结果是满分。
赵多吉惊叹地抬起头,却看见杨华枝平静的眼神,他的心突然落了下来。她对自己的成绩毫无意外,似乎在一开始,她就确认了自己不会做错。赵多吉在心里叹了口气,果然普通人和学霸的区别就在这里。
他将试卷递回给她:“把试卷放回信封里,封好,然后写上你的名字即可,我待会帮你把它交给杨队。”
“谢谢。”杨华枝将试卷收了起来,用胶水封好。
在她眼里,没有过程,只有结果。成绩只有过和不过的区别,而只要是过,60分和100分也没有任何区别。
她将封好的封信递回给赵多吉,两人起身,离开了会议室,随着灯光熄灭,走廊里恢复了黑暗,赵多吉锁上了门,两人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你考核过了?”邓洁转着椅子下的滚轮,划拉一下蹭到了杨华枝的座位,“这才刚上班,你什么时候考了试?不是说七点吗?”
“我们刚刚提前考了。”
邓洁打了个哆嗦:“还没上班怎么可以工作呢?这个赵多吉加班还要拉上你啊?”
“也不算是加班啦,我来太早了,也没有事情做,不如先考个试。”杨华枝笑了笑。
刚说完,赵多吉便从门口走来,站在了杨华枝的桌子旁,在她疑惑的眼神中开口:“华枝,杨队说让你去一下她的办公室。”
“什么?”邓洁脸色一变,她的第一想法是——难道华枝的考核出了问题?
“我现在就过去。”杨华枝点头。
第18章 这是双向选择,一场完美的交易。
杨柳风的办公室在管理局的十二层,也就是顶层。
十二层楼的大厦里,每一间办公室都像是一个个被分割开的小格子,过多的房间与人数并不匹配。但或许这就是k区管理局建立时的野心,他们想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强大的新组织。
只可惜事与愿违。
1201是局长的办公室,门紧紧关上,灯光从门缝里透出,透露出一阵无事勿扰的信息。一房相隔的地方的1203号,便是杨柳风的办公室,她的门大开着,灯光倾泻而出。
杨华枝敲了敲门,但房间里没有传出任何回应。她放眼望去,杨柳风的办公室很宽敞,与文秘部的办公室一样大,进门便是宽大的长沙发和茶几,另一头是办公桌,但座位上没有人。
她环视了一眼房间,看见了办公桌旁的书架,她的书架上没有放着书,而是放满了各式各样的证书、奖杯和照片。
杨华枝的视力很好,很快就看清了奖杯上的印字——国际体育射击世锦赛团体赛金奖、超远程精准狙击赛冠军、高危区清缴实战赛(团队)第一名……奖杯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只要一偏头便能看见。
她忽然想起,邓洁曾与她提过,杨队过去是新国防大学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不少比赛,得了很多奖,这些大概就是她大学期间获得的奖杯吧。
杨华枝的视线从那群金灿灿的奖杯上划过,落在了一旁的照片上。那是一张合照,合照上的人穿着统一的黑色队服,站在最中央,托举着奖杯满脸笑容的人,便是杨柳风。照片上的她意气风发,与杨华枝印象中的杨队很不一样。突然,她的视线落在一旁,在人群的角落里,她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那是……
“你来了?进去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