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医到 第251节
杨茉将韩季的腿放下来,“请各位大人仔细查一下,韩大人腿上是否有伤。”一般会在腱反射亢进部位附近有感染。
韩季仿佛是对嘈杂的声音和亮光有反应。这一点提醒了她,她才会从脑炎想到了破伤风,破伤风没有到严重的症状确实不好鉴别,早起误诊率还是很高的。
杨茉走出幔帐,宫人将韩季的裤子脱下来。在小腿内侧果然发现了伤口。
“这……是有伤口。”
有伤口,真的有伤口。
真的让杨大小姐猜对了。
“韩大人和王大人一样坐船来京,半途遇到水贼,应该是那时候受伤,伤口见水见风所以引发破伤风。”
刚才的御医一眨不眨地看着杨茉动手检查,现在他脑子里只有韩大人跳动的腿。是不是人人都这样,还是就只有韩大人。
否则杨大小姐怎么知晓韩大人腿上可能会有伤。
陈院使在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出去。想要径直去养心殿,还是看向旁边的杨茉,“破伤风是项背直起,腰部反折,韩大人还没有这样的症状。”
杨茉点头。“现在才刚刚发病,还没有到那样严重的地步。”
陈院使心里不禁犹疑。按照他的经验,现在还不能断诊是破伤风,杨大小姐却敢这样定症。
杨茉道:“应该用祛风定痉的方子。”古代对破伤风的方子不少,但是这种病却很少能治愈,没有大量的抗生素该怎么治。
立即就有御医道:“现在没有破伤风的症状,如何能当破伤风来治。”
破伤风现代已经根据前人总结出许多临床表现,不是单单一个角弓反张才能诊断的。杨茉一步也不肯退让,“《外科正宗》里有玉真散,有祛风化痰,定搐止痉的功效,韩大人如今已经有风症,还有痉搐之症,防风、白芷、天麻、羌活几味药本也是大人们要用的。”
好个伶牙俐齿的杨氏,用这样的话来辩解。
太医院的御医们看向陈院使,院使大人是不是能认同杨氏的断症。
陈院使慢慢思量,然后抬起眼睛看向杨茉,“就用玉真散加减。”
御医们忍不住抽凉气陈大人这是认同了杨氏的结论,要当做破伤风治了。
陈院使说完道:“我去禀告圣上,虽用玉真散,到底是不是破伤风之症,还要看韩大人往后的病情。”
——————————————————————————
《复贵盈门》下部出来了,封面很漂亮,没想到简体出版也会用这样漂亮的手绘图,下部包括网络没有公布的一万多字的番外,如果有想买签名书的同学可以留言哈。
☆、第一百八十二章 恶化
“破伤风”几个字传到养心殿上,皇帝睁开了眼睛,冯阁老神在在依然心平气和,仿佛韩季的病好坏都与他无关,王振廷嘴角似是微翘又似是没有任何神情。
在场的人都是人精,谁也不想就此发表任何意见,可是谁都知晓破伤风这种病十中有九是要死的,韩季查了这案子这么多年,他一死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讲清楚。
“太医院可能治愈?”皇帝懒懒地撑着头低声问。
陈院使道:“若真的是破伤风,只怕是凶险。”
整个大周朝也没有谁能保证治好破伤风,这个病症可是比痘疮和疟病都要凶险的,杨大小姐治好了之前两个病,却不一定能治好破伤风。
皇帝伸出手理理长发,“杨氏呢?杨氏怎么说?”
杨氏,王振廷只觉得可笑,真是破伤风,杨氏岂能治好,王振廷想着正好迎上冯阁老的目光,两个人心照不宣地又各自挪开眼睛。
“闫阁老来了。”内侍低声禀告。
皇帝点点头,内侍将闫阁老传进来,闫阁老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皇帝,如今整日里就在家中做学问,干脆连奏折也不上了。
皇帝身体直起来几分,眼看着闫阁老跪下行礼,然后开口道:“闫阁老,都察院的案子你也听说了,王振廷和韩季各执一词,你也曾分管过户部,这案子就交由你来办如何?”
在皇帝印象里闫阁老始终盯着冯党不放,将案子交由闫阁老再合适不过。
闫阁老弯腰行礼,“老臣年迈,恐难胜任,闫阁老对户部事务比臣清楚,皇上何不交与冯阁老。”
皇帝饶是不在意,听得这话也惊讶地微睁眼睛。什么时候连闫阁老也会推辞。
“冯爱卿,”皇上每次叫到冯阁老时声音都有几分的愉悦,“你觉得这案子该不该接着审?”
冯阁老这才咳嗽一声道:“皇上,老臣以为光凭疯癫的童应甫一人之词不足以将案子重新审过,更何况整件案子牵扯的杨秉正等人早已伏法,案卷封存,无从查证。”
皇帝满脸笑意,“冯爱卿别忘了,还有韩季。”
韩季。
大殿里无人说话。
韩季,就如同一个死人。不能开口说话的人,有什么用处。
王振廷又偷偷地看向冯阁老,别看冯阁老老迈。哆嗦的如同秋天枝头的树叶,这些年因为皇上的信任和宠幸,冯党势力早已经扎根朝野,别说一个安庆府案,就算是宫变。也要看冯阁老怎么掂量。
安庆府案就如同一根线绳,不能被扯出来,否则后面连带的可是整个冯党。
……
董昭坐在椅子上看着父亲背着手走来走去,“父亲不用着急。”
文正公董绩叹口气,“怎么能不急,宣王以退为进就是要换来如今的局面。如果弄不好再让冯党占了上风,什么时候才能再等到机会。”
董昭没有做声。
董绩觉得自己都看不透儿子的真实想法,“你怎么想?”
韩季仿佛是对嘈杂的声音和亮光有反应。这一点提醒了她,她才会从脑炎想到了破伤风,破伤风没有到严重的症状确实不好鉴别,早起误诊率还是很高的。
杨茉走出幔帐,宫人将韩季的裤子脱下来。在小腿内侧果然发现了伤口。
“这……是有伤口。”
有伤口,真的有伤口。
真的让杨大小姐猜对了。
“韩大人和王大人一样坐船来京,半途遇到水贼,应该是那时候受伤,伤口见水见风所以引发破伤风。”
刚才的御医一眨不眨地看着杨茉动手检查,现在他脑子里只有韩大人跳动的腿。是不是人人都这样,还是就只有韩大人。
否则杨大小姐怎么知晓韩大人腿上可能会有伤。
陈院使在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出去。想要径直去养心殿,还是看向旁边的杨茉,“破伤风是项背直起,腰部反折,韩大人还没有这样的症状。”
杨茉点头。“现在才刚刚发病,还没有到那样严重的地步。”
陈院使心里不禁犹疑。按照他的经验,现在还不能断诊是破伤风,杨大小姐却敢这样定症。
杨茉道:“应该用祛风定痉的方子。”古代对破伤风的方子不少,但是这种病却很少能治愈,没有大量的抗生素该怎么治。
立即就有御医道:“现在没有破伤风的症状,如何能当破伤风来治。”
破伤风现代已经根据前人总结出许多临床表现,不是单单一个角弓反张才能诊断的。杨茉一步也不肯退让,“《外科正宗》里有玉真散,有祛风化痰,定搐止痉的功效,韩大人如今已经有风症,还有痉搐之症,防风、白芷、天麻、羌活几味药本也是大人们要用的。”
好个伶牙俐齿的杨氏,用这样的话来辩解。
太医院的御医们看向陈院使,院使大人是不是能认同杨氏的断症。
陈院使慢慢思量,然后抬起眼睛看向杨茉,“就用玉真散加减。”
御医们忍不住抽凉气陈大人这是认同了杨氏的结论,要当做破伤风治了。
陈院使说完道:“我去禀告圣上,虽用玉真散,到底是不是破伤风之症,还要看韩大人往后的病情。”
——————————————————————————
《复贵盈门》下部出来了,封面很漂亮,没想到简体出版也会用这样漂亮的手绘图,下部包括网络没有公布的一万多字的番外,如果有想买签名书的同学可以留言哈。
☆、第一百八十二章 恶化
“破伤风”几个字传到养心殿上,皇帝睁开了眼睛,冯阁老神在在依然心平气和,仿佛韩季的病好坏都与他无关,王振廷嘴角似是微翘又似是没有任何神情。
在场的人都是人精,谁也不想就此发表任何意见,可是谁都知晓破伤风这种病十中有九是要死的,韩季查了这案子这么多年,他一死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讲清楚。
“太医院可能治愈?”皇帝懒懒地撑着头低声问。
陈院使道:“若真的是破伤风,只怕是凶险。”
整个大周朝也没有谁能保证治好破伤风,这个病症可是比痘疮和疟病都要凶险的,杨大小姐治好了之前两个病,却不一定能治好破伤风。
皇帝伸出手理理长发,“杨氏呢?杨氏怎么说?”
杨氏,王振廷只觉得可笑,真是破伤风,杨氏岂能治好,王振廷想着正好迎上冯阁老的目光,两个人心照不宣地又各自挪开眼睛。
“闫阁老来了。”内侍低声禀告。
皇帝点点头,内侍将闫阁老传进来,闫阁老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皇帝,如今整日里就在家中做学问,干脆连奏折也不上了。
皇帝身体直起来几分,眼看着闫阁老跪下行礼,然后开口道:“闫阁老,都察院的案子你也听说了,王振廷和韩季各执一词,你也曾分管过户部,这案子就交由你来办如何?”
在皇帝印象里闫阁老始终盯着冯党不放,将案子交由闫阁老再合适不过。
闫阁老弯腰行礼,“老臣年迈,恐难胜任,闫阁老对户部事务比臣清楚,皇上何不交与冯阁老。”
皇帝饶是不在意,听得这话也惊讶地微睁眼睛。什么时候连闫阁老也会推辞。
“冯爱卿,”皇上每次叫到冯阁老时声音都有几分的愉悦,“你觉得这案子该不该接着审?”
冯阁老这才咳嗽一声道:“皇上,老臣以为光凭疯癫的童应甫一人之词不足以将案子重新审过,更何况整件案子牵扯的杨秉正等人早已伏法,案卷封存,无从查证。”
皇帝满脸笑意,“冯爱卿别忘了,还有韩季。”
韩季。
大殿里无人说话。
韩季,就如同一个死人。不能开口说话的人,有什么用处。
王振廷又偷偷地看向冯阁老,别看冯阁老老迈。哆嗦的如同秋天枝头的树叶,这些年因为皇上的信任和宠幸,冯党势力早已经扎根朝野,别说一个安庆府案,就算是宫变。也要看冯阁老怎么掂量。
安庆府案就如同一根线绳,不能被扯出来,否则后面连带的可是整个冯党。
……
董昭坐在椅子上看着父亲背着手走来走去,“父亲不用着急。”
文正公董绩叹口气,“怎么能不急,宣王以退为进就是要换来如今的局面。如果弄不好再让冯党占了上风,什么时候才能再等到机会。”
董昭没有做声。
董绩觉得自己都看不透儿子的真实想法,“你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