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医到 第221节
杨茉道:“我会考虑……”
话还没说话,陶冲已经跪下来,“大小姐收我为徒吧。”
还没有确定要收徒,她已经被跪了两次。
杨茉让陶冲起来,陶冲坚持行礼叩拜,“我的授业恩师已经不在世,若是杨大小姐能收我为徒,陶冲此生必定跟随大小姐左右,再不会拜旁人为师。”
古代拜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现代普及教育之后,不会这样大动干戈的求师,就算是她在大学时也曾会在课堂上胡思乱想,没有仔细听教授到底讲了些什么。
让陶冲起身,杨茉跟着白老先生去药铺里坐诊,白老先生诊脉她就在旁边听方抄方,这样学习真实病例。进步的也会快些。
将最后一个病患看完,杨茉正准备回去整理脉案,才站起身就看到药铺里的两个郎中走过来手里捧着拜师书。
这是……杨茉看向白老先生。
几个郎中已经跪下来,将拜师书举过头顶。
白老先生点头,“大小姐就让他们跪吧,向老师求学本来就该如此。”
杨茉走过去将拜师书一个个收起来,然后让郎中们起身,没想到她还能收到徒弟,特别是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古代。
白老先生脸上也露出笑容来,虽然向他求师的人不胜其数。杨大小姐小小年纪又身为女子,能有今日已是不易,况且杨大小姐收徒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等到日后,说不得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
秋闱考一结束,贡院大门被缓缓地打开,里面的考生立即如同潮水般涌出来,一个个脸上已经没有了进考场时的期盼、忧虑、惴惴不安。仿佛精神已经被蚕食空了,九天七夜就像经过了一场酷刑,内容就是将十几年脑子里的东西都掏出来。
京内的考生已经有家人来接应,京外的考生结伴回去客栈等消息。
常亦宁将脸色苍白手指颤抖的同考生送进客栈,考生坐在床上,抬起手来向常亦宁致谢。
常亦宁道:“我家离这不远。兄台可去我家中休养等待发榜。”
那考生摇摇头,“不好打扰常兄,我让家人给我抓副药来。喝两剂也就好了。”
常亦宁点点头,还没有说话,外面就传来叫嚷的声音,“不是让你请郎中?郎中呢?”
“不是小的慢,是各家都在请郎中来看症。京里好一点的郎中没有,坐堂医那里也是挤满了人。”
这也难怪。三年秋闱考,年年都有从贡院出来就病倒的考生,最后榜上有名,人却已经进了黄土,这才是最悲哀的事。看那考生病得重,常亦宁从怀里拿出五两银子递给考生的小厮,“多花些银钱去请,肯定能请来。”
话音刚落,外面的声音道:“不是给了你银钱?多花点银子也不会?”
“小的花了,您不是要请好的堂医,堂医都被京中大户早早请走了,倒是还有几个名声好一点的郎中,都在看人收徒呢。”
“这是什么话?说的不清不楚,什么看人收徒?收什么徒?”
小厮被骂的苦着脸,“是京城里的女医要收徒,小的给多少银钱,人家也不来。”
“女医?京里还有女医?”
“就是保合堂的东家,杨氏。”
常亦宁听得这话心里莫名的波动,然后是震撼。
杨茉兰要收徒了。
才十几岁的女子竟然能收徒,而且收的徒弟还是京中比较有名的郎中。
有几个女子能做到这一点。
这是他做梦也不可能想到的事,杨茉兰……为何一下子变了这么多,这些日子他眼前总是浮起两张面孔,一个看到他脸上满是羞怯,一个目光清亮,嘴角含笑,义无反顾地从他身边走过。
之前那软软的笑容虽然一直在他心底,却并不会让他心生牵挂,倒是那清亮的眼睛,他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回想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奇怪。
不经意的时候她还在他身边,他真正欢喜了,她却如同一缕他难以握住的光亮,除了留下照入他心底的感觉,便什么都不属于他。
此生遗憾。
他以为只要实现心中抱负就能圆满的人生,却无论如何都会留下遗憾。
“五爷该回去了,老夫人、老爷、夫人都等着听您的消息。”桃符低声提醒。
常亦宁点了点头和那考生说了几句话,转身从客栈里走出来,却没有径直回到常家,而是慢慢地走到开满药铺那条街上。
“五爷,您来这里做什么,家里已经请了太医,等着给您开单方呢。”
常亦宁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走过来。
京里都关切经过这次秋闱,哪家子弟能科举出仕。药铺这边却是在议论保合堂的事。
常亦宁在旁边的酒肆里坐下,旁边一桌的客人正议论的欢畅。
“说起来都没有人相信,一个女娃娃竟然也能收徒,我听说她还在跟着白老先生学诊脉。”
“可不是,白日我还看着杨大小姐坐在白老先生身边抄方。”
旁边的人听着惊讶,“按理说一个抄方的弟子连郎中也算不得。”
“人家不是郎中是女医,你见过哪个郎中被人奉上千金做诊金,宗室营来请两次杨大小姐都没去,这叫什么?没有几分本事怎么敢这样霸气,那陆家少爷那么重的伤不是也让杨大小姐治好了?说实话若杨大小姐不是女子,上门求师的人会比白老先生当年还多。”
“现在常家还没有将杨家财物还过来,等杨家手里有了银钱,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动静,你们等着瞧吧。”
桃符在旁边听得脸红,忙左右看看生怕被人认出来。万一知道他们是常家人,不知道会有多少口水喷过来,桃符不安地低声道:“是非之地,五爷,我们还是回去吧!”
话还没说话,陶冲已经跪下来,“大小姐收我为徒吧。”
还没有确定要收徒,她已经被跪了两次。
杨茉让陶冲起来,陶冲坚持行礼叩拜,“我的授业恩师已经不在世,若是杨大小姐能收我为徒,陶冲此生必定跟随大小姐左右,再不会拜旁人为师。”
古代拜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现代普及教育之后,不会这样大动干戈的求师,就算是她在大学时也曾会在课堂上胡思乱想,没有仔细听教授到底讲了些什么。
让陶冲起身,杨茉跟着白老先生去药铺里坐诊,白老先生诊脉她就在旁边听方抄方,这样学习真实病例。进步的也会快些。
将最后一个病患看完,杨茉正准备回去整理脉案,才站起身就看到药铺里的两个郎中走过来手里捧着拜师书。
这是……杨茉看向白老先生。
几个郎中已经跪下来,将拜师书举过头顶。
白老先生点头,“大小姐就让他们跪吧,向老师求学本来就该如此。”
杨茉走过去将拜师书一个个收起来,然后让郎中们起身,没想到她还能收到徒弟,特别是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古代。
白老先生脸上也露出笑容来,虽然向他求师的人不胜其数。杨大小姐小小年纪又身为女子,能有今日已是不易,况且杨大小姐收徒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等到日后,说不得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
秋闱考一结束,贡院大门被缓缓地打开,里面的考生立即如同潮水般涌出来,一个个脸上已经没有了进考场时的期盼、忧虑、惴惴不安。仿佛精神已经被蚕食空了,九天七夜就像经过了一场酷刑,内容就是将十几年脑子里的东西都掏出来。
京内的考生已经有家人来接应,京外的考生结伴回去客栈等消息。
常亦宁将脸色苍白手指颤抖的同考生送进客栈,考生坐在床上,抬起手来向常亦宁致谢。
常亦宁道:“我家离这不远。兄台可去我家中休养等待发榜。”
那考生摇摇头,“不好打扰常兄,我让家人给我抓副药来。喝两剂也就好了。”
常亦宁点点头,还没有说话,外面就传来叫嚷的声音,“不是让你请郎中?郎中呢?”
“不是小的慢,是各家都在请郎中来看症。京里好一点的郎中没有,坐堂医那里也是挤满了人。”
这也难怪。三年秋闱考,年年都有从贡院出来就病倒的考生,最后榜上有名,人却已经进了黄土,这才是最悲哀的事。看那考生病得重,常亦宁从怀里拿出五两银子递给考生的小厮,“多花些银钱去请,肯定能请来。”
话音刚落,外面的声音道:“不是给了你银钱?多花点银子也不会?”
“小的花了,您不是要请好的堂医,堂医都被京中大户早早请走了,倒是还有几个名声好一点的郎中,都在看人收徒呢。”
“这是什么话?说的不清不楚,什么看人收徒?收什么徒?”
小厮被骂的苦着脸,“是京城里的女医要收徒,小的给多少银钱,人家也不来。”
“女医?京里还有女医?”
“就是保合堂的东家,杨氏。”
常亦宁听得这话心里莫名的波动,然后是震撼。
杨茉兰要收徒了。
才十几岁的女子竟然能收徒,而且收的徒弟还是京中比较有名的郎中。
有几个女子能做到这一点。
这是他做梦也不可能想到的事,杨茉兰……为何一下子变了这么多,这些日子他眼前总是浮起两张面孔,一个看到他脸上满是羞怯,一个目光清亮,嘴角含笑,义无反顾地从他身边走过。
之前那软软的笑容虽然一直在他心底,却并不会让他心生牵挂,倒是那清亮的眼睛,他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回想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奇怪。
不经意的时候她还在他身边,他真正欢喜了,她却如同一缕他难以握住的光亮,除了留下照入他心底的感觉,便什么都不属于他。
此生遗憾。
他以为只要实现心中抱负就能圆满的人生,却无论如何都会留下遗憾。
“五爷该回去了,老夫人、老爷、夫人都等着听您的消息。”桃符低声提醒。
常亦宁点了点头和那考生说了几句话,转身从客栈里走出来,却没有径直回到常家,而是慢慢地走到开满药铺那条街上。
“五爷,您来这里做什么,家里已经请了太医,等着给您开单方呢。”
常亦宁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走过来。
京里都关切经过这次秋闱,哪家子弟能科举出仕。药铺这边却是在议论保合堂的事。
常亦宁在旁边的酒肆里坐下,旁边一桌的客人正议论的欢畅。
“说起来都没有人相信,一个女娃娃竟然也能收徒,我听说她还在跟着白老先生学诊脉。”
“可不是,白日我还看着杨大小姐坐在白老先生身边抄方。”
旁边的人听着惊讶,“按理说一个抄方的弟子连郎中也算不得。”
“人家不是郎中是女医,你见过哪个郎中被人奉上千金做诊金,宗室营来请两次杨大小姐都没去,这叫什么?没有几分本事怎么敢这样霸气,那陆家少爷那么重的伤不是也让杨大小姐治好了?说实话若杨大小姐不是女子,上门求师的人会比白老先生当年还多。”
“现在常家还没有将杨家财物还过来,等杨家手里有了银钱,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动静,你们等着瞧吧。”
桃符在旁边听得脸红,忙左右看看生怕被人认出来。万一知道他们是常家人,不知道会有多少口水喷过来,桃符不安地低声道:“是非之地,五爷,我们还是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