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三伯娘更不敢断孩子的口粮了,更得让孩子吃饱,这样才能发育的好。
  虽然不满意二闺女有自己的小心思,为了让二闺女继续干活,也就答应了二闺女的要求。
  有一半,总比一分没有强。
  林三伯娘察觉儿子有不对劲之后,对两个闺女又好了一些,也不和二闺女较劲了。
  万一儿子指望不上,她还能指望闺女。
  真把闺女得罪的狠了,依着二闺女的脾气,等老了还真敢不管她。
  林冬至不管她爹娘为什么答应得这么爽快,她也急需要多赚钱,就又做起吃食,让她爹拿去换钱。
  村里分粮后,林冬至催促她爹去小河子把剩下的钱要回来,给钱要钱,给粮食要粮食,直接去找村领导,若是去找宋婆子指不定又要被纠缠一番。
  林三伯娘有心不让自家男人去,只要自家男人在家总找些这样那样的事,不让他闲着。
  地里不太忙了,林老四和李春杏商量着在家里挖地窖,从过年后就有这个打算,天冷的时候地硬挖不动,天暖了又有这样那样的活计,总是不得空。
  好不容易找到些时间,林老四便打算动手挖了,不然在往后推推又到秋收了,那时候更忙。
  说干就干,林老头和林老太也过来帮忙。
  只早上和晚上挖,避过中午最热的时间点。
  这个地窖洞,主要储存红薯。
  这边家家户户都有这个,不然到了冬季,红薯放在外面都冻坏了。
  林老头计量好怎么挖,挖哪里,然后再挖多深。
  一连挖了两天,主要是要往外一篮子一篮子的运土很麻烦。
  林西西帮不上忙,她力气小,又脏又热的,家里人不让她动手。
  只好负责,端茶倒水做饭。
  陆时又送给他们一些防蛇虫鼠蚁的药草,留下一部分做成香囊带在身上,进山割草的时候有保障。
  还有屋里也要挂一些。
  剩下的放在挖好的地窖里。
  他们和陆时交好,双方的大人都是知道的,小孩子们之间的情谊大人都不干涉。
  别看陆时不上学,也识得不少字,各种草药的药性药理他张口就来,也能写出来。
  他会的不少,水平能比的上三四年级的学生,只是没系统的上过学。
  林西西把自己的旧课本送给了他,这样他爷爷教的时候也好教导一些。
  第178章 工作被惦记了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过的飞快,又到了一个升学季。
  林西西和俩哥哥要升六年级,这也是很关键的一年。
  大房的林立夏和二房的林收今年要升初中。
  三房的林立冬读三年级,林冬至读四年级,她正为跳级而努力呢,家里现在她什么都不管,把时间都放在学习和做吃食上,只管静下心来学习。
  步入六年级后,林老四和李春杏也把家里的活计接过去不少,禁止他们在往山上跑,只让孩子们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现在以学习为重。
  秋收的时候,大队长和老支书为了激励村里人踏实干活挣工分,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这一年,村里因为打草绳确确实实为村民实现了创收。
  村里的工分高了不少,原先一个工分划到三分钱左右,现在一个工分直达六七分,翻了整整一倍多,这才只用了不到一年,越往后工分会越值钱。
  得知消息后的林家村的村民,整个村子的人都沸腾了。
  这个秋收大家干的别提多有劲了,原先挣满工分一天也就三四毛钱。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一天满工分下来,可以划到七八毛钱一天。
  这还想啥,抓紧干就完了。
  都打算着多干活,到了年底多分些钱。
  老支书是个有成算的,他年纪大了,想把自己的位置给稳重的大儿子林国栋。
  一开始筹备打草绳的活计便是林国栋和林老四两人跑前跑后干成的,后又一直在打草绳那管事。
  支持干这个,老支书除了想给村子里创收,还是有点私心的,也是想着给大儿子铺名声,他大儿子虽然不是林老四那种子有八百个心眼子八面玲珑的人,但却是个实实在在能给村里人办实事的。
  老支书对自己的大儿子还是很有信心的。
  现在打草绳的热度很高。
  秋收过后,支书的位置顺理成章的换成林国栋。
  即便是村民选举,林国栋也是呼声最高的。
  忙活抢收抢种的活计之后,难得稍微清闲了一些。
  这一清闲倒是多生了几处闲事。
  原本大家觉得工分价值变高了都很高兴。
  可仔细算算,下地干活可不如去干打草绳的活。
  地里的活一年四季能干几季?光入了冬猫冬,再加上过完年等天暖的时候才能干活。
  但打草绳的活计是除了农忙和过年放五天假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不停的。
  得多挣多少工分?多挣好多钱。
  这就让很多有小心思的人坐不住了。
  以前没有打草绳活计的时候,大家都猫冬,谁也别想偷偷挣工分。
  除非是去兴修水利,就是集体去修河渠,每家出一个劳动力,吃住都在外面,男人住一个草棚,女人们住一个草棚。
  但一般都是家里的男劳力去,女人们在家缝缝补补做衣服鞋子。
  只有个别几家没有男劳动力,才会让女人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