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然怎么也能评上个“等级”,成为市里农产业重点项目发展区域。”
  “只可惜这山路十八弯,硬生生弯没了“锦绣前程”,自己人出个镇还要多绕行上百公里的山路,借用隔壁县的大桥才能出去。”
  刘宗光说的时候,刘波就坐在后面静静地听着,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但对此他也没有办法。
  他不过是一个大学都没有上完的穷学生,政府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听着点点头,为世代生活在这里,又无能为力的人们干着急罢了。
  正感慨着,谁知刘宗光突然话风一转,说:“咱们镇的这桥啊,其实前两年市政府就下了批准,审批好了架桥修路的文件。”
  两年前?可现在这条路还是老样子啊!
  更别提什么架桥了,他连一根木头桩子也没看见多出来一根。
  刘波难免心急的追问了一句:“那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动工?”
  “动了呀!”刘宗光说。
  说完后,他就将车子在一段比较宽阔的路面,靠边停了下来,随后人也下了车。
  在刘宗光的招手示意下,刘波不明就里的也跟着下了车,脚步随刘宗光一起在河边站定。
  “看到那堆沙石了吗?”
  刘宗光指着河对面的一片石子压出来的开拓地段问刘波,见刘波点了点后,这才无不遗憾的说:“可惜后面被叫停了。”
  刘波一怔,疑惑的问为什么。
  “这个项目是上任领导过手的民生工程,只可惜因个人问题被查了。因对政府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债务风险,只能先用这笔款项先补窟窿。后面无人肯接手,自然只能叫停。”刘宗光无奈的说。
  “为什么没人接手?”刘波不解。
  “政治这个东西不好说。”刘宗光摇摇头:“只能告诉你,现在这个项目就是一个烂摊子,谁接手谁讨不到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刘波问:“滕先生也不能吗?”
  他可是市里的新一把手,启动一个曾经动工又被叫停的项目,应该不难吧。
  “能也不能。不过,不值得就是了!”
  这的确超过了刘波的认知,听刘宗光这样说他更迷糊了。
  刘宗光解释说:“西区的土地即将开发新产业,城南的下水道需要整改,市政府的大楼等着建新……”
  “新来的领导就算不指望着做些漂亮政绩长长脸面,最起码也要保证做的不比上一任差很多。”
  “上面每年下拨的财政款都各有去处,实在难以挤出些闲钱……一个县的民生工程,甚至还有可能会额外增加的脱贫任务。一
  个短时间看不到成绩效果,又费钱又耗时的工程,既然还没有到非“注意”不可的地步,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再提起了。”
  “只是可惜了咱们镇这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了!”
  望着江对岸,最后刘宗光深吸一口气,叹息着说道。
  他们这个市位置不好,工业发展不起来,全靠农业生产为主力。不管什么年头粮食都卖不上价格,因此每年财政收入全都紧巴巴的。
  真要说哪个县镇的农田好,说实话,其实没人在意。
  大家既然都在种,就不差他们镇上这点优质品了。
  明明马上就可以看到家乡越来越好,却因此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真正做到通行无阻,当真是没有比这更遗憾的事了。
  这还是刘波第一次接触到这么高层次的东西,虽然没有听懂里面的弯弯绕绕,可也大致弄明白了一件事。
  这个桥,除非天王老子下凡挥挥手,或是来个财神爷撒撒钱,不然短时间内,是没有建起来的可能了。
  回去的路上,刘波的脑子里一直想着那座没有建起来的桥。
  曾经他只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家孩子,架桥修路这种事情与他搭不上边,自然也轮不到他操心。
  脚下的路好不好走,他只想想想怎么迈步就行。
  这路修还是不修,他只要坐等通知就好。
  这是唯一一次,他的脑子像是被植入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一直不停地思考着。
  这桥,如果架起来了;这路,如果修好了……
  那里面的人,不就很方便走出来见世面。
  外面的人,也就更愿意到他们这里来做买卖。
  他们镇,乃至他们村,真不敢想象到时候会拥有怎样一副好光景。
  还有学生们……就不会再像他一样,直到越过了那座借来的桥,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比电视机里的还要精彩万分。
  想着想着,刘波也不反胃了,反倒是整个人都有点热血沸腾,精神奕奕。
  就是有点可惜……
  “小波,你确定了,这两个孩子你真不要?”
  在刘波不知道的时候,刘宗光就一直通过后视镜观察他。见时机差不多了,他这才说道。
  当然不要!
  刘波刚准备张嘴说,就又听刘宗光说。
  “机会难得。滕先生现在也是拿儿子没办法,才会另辟蹊径想趁着有生之年再培养一个。你也是赶上了好时机,相信你只要愿
  意帮滕家生下这个孩子,无论什么要求,滕先生都是愿意想办法答应的。若是就这么放弃了这个好机会,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于是到嘴边的话,刘波就这么卡住了。
  大脑刚才才活跃的运动过,面对刘宗光这突然的一大段话,刘波运转起思维来也并不难。
  回忆起先前刘宗光那些状似不经意说的话,很快的,他好像隐约的明白了什么。
  原来是这样!
  刘波咬了咬唇,也不在废话,直接问出自己想知道。
  “这个桥,是不是有其他的办法修起来?”
  他问,语气里带着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期待。
  “有!”
  刘宗光回答的干脆,脸上挂着如意的笑容。
  “是什么办法?”
  刘宗光撇了一眼扒在坐椅上的人,刚想劝他坐好,又发现车子已经行驶到了干净的柏油路上,便随了他。
  “只要滕先生愿意舍下脸,去向小锐的外祖家拉拉投资,架桥修路便是板上钉钉的事。”
  “真的吗?”刘波问。
  滕子锐的外祖家是做生意的刘波知道,但是投资这个事情,想来也不是动动嘴皮子,求求人就可以的。
  刘波总觉得事情没有像刘宗光说的那样简单。
  刘宗光也不卖关子,直接说:“小锐的外祖家近些年也有投资者旅游开发的项目,他们本就是做酒店的,这是他们的长项。”
  “咱们这个地方气候宜人,依山傍水,多是野味珍馐。上有山泉,下有优粮,还有很多保存完整的百年老宅……”
  “这样的资源得天独厚,若是拿来开发旅游景点,度假山庄,再把招牌打出去……大桥的另一头,道路延伸出去直接对接高速路口。临省又是出了名的工业发展地,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借此机会想要招揽长期游客过来并不难!”
  这么好的投资项目,很难让人拒绝。
  只要政府支持给到位,帮忙投资建个桥,修个路,也不过是小意思。
  只是滕子锐外祖家家大业大,这样的旅游开发项目也不少,对此高投入的项目,只怕会持可有可无的态度。
  而滕先生作为那个先开口的人,总有求人办事的嫌疑,对方又是老丈人一家,面子上总归有点过不去。
  这事放谁身上,恐怕都会三思三思,为一个不久待又无人在意的偏远地区大动干戈的谋福利,费心又费神,实在说不上值当。
  听完了刘宗光的解释,刘波嘴巴张了又张,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捏紧手下的皮革,彻底沉默了。
  车子行驶上隔壁县的大桥,通向外界的路,一路畅通。
  刘波目视车窗外缓缓流动的江水,水光泠泠,自是一番好风景。
  可是相对的,刘波却觉得有一口气忽然堵在了心口。
  不上不下的,憋的他难受。
  或许他不该多问的!知道的少,便也没那么多的烦恼。
  没有大本领,一辈子只当一个服从安排的小老百姓,何尝又不是一件宽心事。
  这些年他在外面也有些了解,他知道国家近些年对偏远地区是有政策补贴的。
  路是早晚要修,桥是迟早要架,只要安心的等等就好,相信政策很快就能到来。
  可一想到,每年从年头忙到年尾的在地里干活的庄稼汉们,最后反而因为运输困难而被刻意压低的粮食价格,和直不起腰杆,愁容满脸的样子时。
  他又不确定了。
  这个早晚,迟早,又究竟是什么时候啊?
  但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这事着实轮不到,也不该他操心。
  完全尊重刘波的个人意愿,刘宗光说到做到。
  “既然你已经做好了决定,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了。术前检查结果很好,你不用担心什么,闭上眼睛睡一觉很快就能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