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大地不仅仅是哺育生灵的摇篮,换一种角度而言,它也是亿万年来无数生命堆积起的遗骸,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死亡的归宿。”
“但我的道只有‘生’的繁荣,并不包含‘死’的寂静。”
“与其说我的‘道’是这片大地,倒不如说我选择守护的‘道’,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芸芸众生,是埃境红尘,是人间烟火。”
帝俊的眼中闪过了几分赞许之意,又告诫秦琢道:“大隐于市,红尘炼心,若能持身中正,不偏不倚,未尝不是一条大道通途,但若是心神不定,便会为情与形所累,道途至此也就断绝了。”
但他的眉头依然紧紧锁着:“你既堪不破生死,自然也无法参透厚土之力,那你破解我的剑招的力量又是从何而来呢?”
秦琢笑道:“我方才说了,大地之气是轮转不休的呀。”
“纵使你大地之力无垠无尽,我的周天星斗亦是亘古长存,单凭这一点,你赢不了我。”帝俊微微抬起下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石夷听到帝俊大神亲口承认自己输给了秦琢,惊得险些把眼珠子瞪出来。
帝俊大神的神通何等高深,竟然被一个炼气化神境的修士破解了?
秦琢连忙解释道:“重点不是‘不休’,而是‘轮转’。”
“轮转?”帝俊露出一丝思索之色。
秦琢道:“虽然大地之气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但若安于此法,则故步自封,如同画地为牢,永远无法攀登至更高的境界。”
“你的意思是……”
秦琢微微一笑:“于是,我在大地众生的基础之上,向外再行了一步。”
“这个‘外’指的是……”帝俊面带好奇,宛如一个谦逊的、求知若渴的学子,孜孜不倦地在修行的道路中求索。
秦琢的语调柔和,如同微风轻拂,淡淡地略过每一个人的耳际。
“——虚空。”
“苍天高、黄土厚,人行其中,我的‘道’扎根于人间烟火之气,却也向着世界之外的虚空走了一步。”
“虚空之中,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已然模糊,一切规则似乎都可以被重新定义。”
秦琢灵巧地活动了一下五指,奇异的火焰在他的指掌间穿梭,却没有带来丝毫的热气。
他抬高了手,向众人展示着这一簇与众星辰之火截然不同的火种。
“……然后,我就弄出了这么个火焰来。”
听到这里,帝俊早已明白,这就是使祂的星辰之力骤然消失的罪魁祸首。
这种异火无疑是威力惊人的,它源自秦琢所领悟的“尘寰之道”,因此如同世间烟火般生生不息,长存于世,但又由于它主人的一丝感悟,从而染上了虚空消弭一切的力量。
秦琢敛去手中火焰,侧过脸庞,望向周负,眼中流露出了几许无奈,却又随即扬起一抹释怀的微笑。
“日征月迈,斗转星移,白云聚散,苍狗易色,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太高太远的概念。”他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但在场所有人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看来,我果然还是未能摆脱红尘的牵绊啊……”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却又在最后化作了一抹淡然的轻叹,并不否认自己的凡心未了,也同样接受了自己的局限。
帝俊看穿了他的心事,忽然道:“你觉得中原好还是西疆好?”
秦琢诧异地看了祂一眼,理所当然道:“自然是中原好。”
帝俊又转头问其他人:“你们觉得,是昆仑好还是大荒好?”
后羿和石夷是大荒天帝的臣属,肯定都说大荒好。
李世民想了想:“应该是昆仑好吧,毕竟是赫赫有名的神山嘛。”
周负不答,他是个实诚人,只知昆仑,不知大荒,做不了对比,也就分不出哪个更好。
帝俊问了第三个问题。
——“是人间好,还是天界好?”
山海界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界,帝俊话中的天界指的是神灵们的聚集地,昆仑与大荒都城都可以称得上天界。
众人没有妄下结论,纷纷露出思考的神情,但帝俊不等他们想出个所以然来,就自己揭晓了答案。
——“人间有人间的好,天界有天界的好。”
帝俊将目光转回到秦琢身上,言词间透露出一丝深意:“昆玉,你现在明白了吗?”
“正如世间之人,有的人像玛瑙宝石,必须棱角分明才华美,有的人则似珍珠碧玉,得打磨圆润了,方能焕发光彩。”
“只要不是明珠蒙尘,又何须过于在意外在形式呢?”
秦琢的心中涌起了一阵微妙的触动,仿佛有一丝灵感在暗夜中悄然闪现,他急于捕捉这转瞬即逝的火花,然而他似乎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阻拦,难以触及。
他立即焦虑起来,这个念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不能让这宝贵的灵感就这样从指缝中溜走,必须想方设法,将其牢牢抓住。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迫切,然后闭上眼睛,径直入定,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帝俊看着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惊讶地抬起了长眉。
秦琢入了定,感觉身体格外轻盈,被一阵清风卷着,向天上飘去了。他的视野逐渐开阔,从地面到天空,从近处的花草树木到远方的山川河流,一切都在他的眼前展开。
……不,不是身体。
而是灵神!
不为形体所累,没有任何束缚,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的虚空之中,看到地上的山河万象,磅礴大气,如同巨兽般蜿蜒起伏,震撼人心。
他仿佛看到了大地上的一切生命,从微小的昆虫到庞大的异兽,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满天繁星,从春天的生机盎然到冬天的寂静无声。
天地的呼吸,生灵的低语,乃至时序的流转,在秦琢眼中都无所遁形。
他的心里升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神游之妙令人向往,但他并没有放任自己迷失在遨游宇宙的快乐中,等他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便回到了那片竹林,回到身体里。
睁开双眼,他只觉得灵台壮大、灵神强悍,仿佛魂魄随时可以破体而出,直冲霄汉。
炼神还虚境,可以灵神遨游天地,无形无拘。
一念通达,便入炼神还虚。
秦琢一抬眼便对上了帝俊欣慰的视线,大荒天帝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他的眼神如同春风拂过湖面,平静而深邃。
“昆玉,恭喜你踏入炼神还虚境。”
后羿对于修炼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听闻此言,不禁感到一阵难以置信的恍惚。
这、这就炼神还虚了?
秦琢周身的气息愈发清灵,他正要开口,忽的一皱眉,捂住嘴咳嗽了两声,吐出一块玉简来。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去,发觉秦琢吐出来的竟是一块山海玉书。
秦琢盯着玉简,心中疑惑,这不就是他先前吞食的那块吗?
他与山海玉书同根同源,在他的修为尚浅之时,都是这片山海玉书支撑着他的功体。
谁知,帝俊一见,竟是眉目舒展,露出一个放松的微笑。
“灵神充盈,功体圆满,不再需要山海玉书补全,这意味着你已经能发挥出玉书的权柄,成为真正的承寰使了。”
第156章
帝俊遵守了承诺,将祂这些年收集的玉书全部还给了秦琢。
祂将玉书一片一片编起来,卷成一个书简,郑重地递到了秦琢手上。
“昆玉。”
帝俊的目光在秦琢脸上停留了片刻,眼中带着信任与一丝超然的轻松。
“山海界就拜托你了。”
秦琢握紧了手中玉简,心神激荡,袖内有长风鼓动,似要吹彻万里河山。
他认真地望着帝俊的双眼,问:“陆吾告诉过我,有人认为我应该和诸位一起冲锋陷阵,有人则认为不到最后的生死关头,我都不应该出手。敢问帝俊大神,您又是怎么想的?”
“我?”帝俊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摇头,“昆玉,你才是承寰使,至于我这位大荒天帝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根本不重要。”
“不过,作为你诞生时的见证者之一,我对你还有一个请求。”
望着帝俊严肃的表情,秦琢的心像是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湿,沉重而闷痛。
“……您说。”
帝俊拍了拍他的肩,深深地凝视着他的面容,仿佛想将他的魂魄一并看透。
“我恳请你,一定要赢!”
“——不惜任何代价!”
铿锵有力的话语直击秦琢的心弦,他的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紧握双拳,仿佛已经感受到了肩上承担的责任之重。
秦琢忍不住回头,发现周负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视线在半空中相撞,周负眨了眨眼,冲他露出一个温吞吞的笑来。
那个笑容在秦琢的眼中如同阳光穿透云层,温暖而明亮,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
“但我的道只有‘生’的繁荣,并不包含‘死’的寂静。”
“与其说我的‘道’是这片大地,倒不如说我选择守护的‘道’,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芸芸众生,是埃境红尘,是人间烟火。”
帝俊的眼中闪过了几分赞许之意,又告诫秦琢道:“大隐于市,红尘炼心,若能持身中正,不偏不倚,未尝不是一条大道通途,但若是心神不定,便会为情与形所累,道途至此也就断绝了。”
但他的眉头依然紧紧锁着:“你既堪不破生死,自然也无法参透厚土之力,那你破解我的剑招的力量又是从何而来呢?”
秦琢笑道:“我方才说了,大地之气是轮转不休的呀。”
“纵使你大地之力无垠无尽,我的周天星斗亦是亘古长存,单凭这一点,你赢不了我。”帝俊微微抬起下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石夷听到帝俊大神亲口承认自己输给了秦琢,惊得险些把眼珠子瞪出来。
帝俊大神的神通何等高深,竟然被一个炼气化神境的修士破解了?
秦琢连忙解释道:“重点不是‘不休’,而是‘轮转’。”
“轮转?”帝俊露出一丝思索之色。
秦琢道:“虽然大地之气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但若安于此法,则故步自封,如同画地为牢,永远无法攀登至更高的境界。”
“你的意思是……”
秦琢微微一笑:“于是,我在大地众生的基础之上,向外再行了一步。”
“这个‘外’指的是……”帝俊面带好奇,宛如一个谦逊的、求知若渴的学子,孜孜不倦地在修行的道路中求索。
秦琢的语调柔和,如同微风轻拂,淡淡地略过每一个人的耳际。
“——虚空。”
“苍天高、黄土厚,人行其中,我的‘道’扎根于人间烟火之气,却也向着世界之外的虚空走了一步。”
“虚空之中,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已然模糊,一切规则似乎都可以被重新定义。”
秦琢灵巧地活动了一下五指,奇异的火焰在他的指掌间穿梭,却没有带来丝毫的热气。
他抬高了手,向众人展示着这一簇与众星辰之火截然不同的火种。
“……然后,我就弄出了这么个火焰来。”
听到这里,帝俊早已明白,这就是使祂的星辰之力骤然消失的罪魁祸首。
这种异火无疑是威力惊人的,它源自秦琢所领悟的“尘寰之道”,因此如同世间烟火般生生不息,长存于世,但又由于它主人的一丝感悟,从而染上了虚空消弭一切的力量。
秦琢敛去手中火焰,侧过脸庞,望向周负,眼中流露出了几许无奈,却又随即扬起一抹释怀的微笑。
“日征月迈,斗转星移,白云聚散,苍狗易色,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太高太远的概念。”他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但在场所有人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看来,我果然还是未能摆脱红尘的牵绊啊……”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却又在最后化作了一抹淡然的轻叹,并不否认自己的凡心未了,也同样接受了自己的局限。
帝俊看穿了他的心事,忽然道:“你觉得中原好还是西疆好?”
秦琢诧异地看了祂一眼,理所当然道:“自然是中原好。”
帝俊又转头问其他人:“你们觉得,是昆仑好还是大荒好?”
后羿和石夷是大荒天帝的臣属,肯定都说大荒好。
李世民想了想:“应该是昆仑好吧,毕竟是赫赫有名的神山嘛。”
周负不答,他是个实诚人,只知昆仑,不知大荒,做不了对比,也就分不出哪个更好。
帝俊问了第三个问题。
——“是人间好,还是天界好?”
山海界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界,帝俊话中的天界指的是神灵们的聚集地,昆仑与大荒都城都可以称得上天界。
众人没有妄下结论,纷纷露出思考的神情,但帝俊不等他们想出个所以然来,就自己揭晓了答案。
——“人间有人间的好,天界有天界的好。”
帝俊将目光转回到秦琢身上,言词间透露出一丝深意:“昆玉,你现在明白了吗?”
“正如世间之人,有的人像玛瑙宝石,必须棱角分明才华美,有的人则似珍珠碧玉,得打磨圆润了,方能焕发光彩。”
“只要不是明珠蒙尘,又何须过于在意外在形式呢?”
秦琢的心中涌起了一阵微妙的触动,仿佛有一丝灵感在暗夜中悄然闪现,他急于捕捉这转瞬即逝的火花,然而他似乎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阻拦,难以触及。
他立即焦虑起来,这个念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不能让这宝贵的灵感就这样从指缝中溜走,必须想方设法,将其牢牢抓住。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迫切,然后闭上眼睛,径直入定,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帝俊看着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惊讶地抬起了长眉。
秦琢入了定,感觉身体格外轻盈,被一阵清风卷着,向天上飘去了。他的视野逐渐开阔,从地面到天空,从近处的花草树木到远方的山川河流,一切都在他的眼前展开。
……不,不是身体。
而是灵神!
不为形体所累,没有任何束缚,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的虚空之中,看到地上的山河万象,磅礴大气,如同巨兽般蜿蜒起伏,震撼人心。
他仿佛看到了大地上的一切生命,从微小的昆虫到庞大的异兽,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满天繁星,从春天的生机盎然到冬天的寂静无声。
天地的呼吸,生灵的低语,乃至时序的流转,在秦琢眼中都无所遁形。
他的心里升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神游之妙令人向往,但他并没有放任自己迷失在遨游宇宙的快乐中,等他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便回到了那片竹林,回到身体里。
睁开双眼,他只觉得灵台壮大、灵神强悍,仿佛魂魄随时可以破体而出,直冲霄汉。
炼神还虚境,可以灵神遨游天地,无形无拘。
一念通达,便入炼神还虚。
秦琢一抬眼便对上了帝俊欣慰的视线,大荒天帝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他的眼神如同春风拂过湖面,平静而深邃。
“昆玉,恭喜你踏入炼神还虚境。”
后羿对于修炼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听闻此言,不禁感到一阵难以置信的恍惚。
这、这就炼神还虚了?
秦琢周身的气息愈发清灵,他正要开口,忽的一皱眉,捂住嘴咳嗽了两声,吐出一块玉简来。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去,发觉秦琢吐出来的竟是一块山海玉书。
秦琢盯着玉简,心中疑惑,这不就是他先前吞食的那块吗?
他与山海玉书同根同源,在他的修为尚浅之时,都是这片山海玉书支撑着他的功体。
谁知,帝俊一见,竟是眉目舒展,露出一个放松的微笑。
“灵神充盈,功体圆满,不再需要山海玉书补全,这意味着你已经能发挥出玉书的权柄,成为真正的承寰使了。”
第156章
帝俊遵守了承诺,将祂这些年收集的玉书全部还给了秦琢。
祂将玉书一片一片编起来,卷成一个书简,郑重地递到了秦琢手上。
“昆玉。”
帝俊的目光在秦琢脸上停留了片刻,眼中带着信任与一丝超然的轻松。
“山海界就拜托你了。”
秦琢握紧了手中玉简,心神激荡,袖内有长风鼓动,似要吹彻万里河山。
他认真地望着帝俊的双眼,问:“陆吾告诉过我,有人认为我应该和诸位一起冲锋陷阵,有人则认为不到最后的生死关头,我都不应该出手。敢问帝俊大神,您又是怎么想的?”
“我?”帝俊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摇头,“昆玉,你才是承寰使,至于我这位大荒天帝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根本不重要。”
“不过,作为你诞生时的见证者之一,我对你还有一个请求。”
望着帝俊严肃的表情,秦琢的心像是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湿,沉重而闷痛。
“……您说。”
帝俊拍了拍他的肩,深深地凝视着他的面容,仿佛想将他的魂魄一并看透。
“我恳请你,一定要赢!”
“——不惜任何代价!”
铿锵有力的话语直击秦琢的心弦,他的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紧握双拳,仿佛已经感受到了肩上承担的责任之重。
秦琢忍不住回头,发现周负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视线在半空中相撞,周负眨了眨眼,冲他露出一个温吞吞的笑来。
那个笑容在秦琢的眼中如同阳光穿透云层,温暖而明亮,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