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他言下之意便是无心插手军务。
黄友光闻言神情松缓下来,在旁硬盒道:“王爷过谦了。既是如此,您若是有何不解只管向白将军询问便是,白将军提领北境军多年,最是熟悉边务。”白子骞是贺绥的姐夫,且自前些时日他们接了圣旨,黄友光便下令将贺绥调去了白子骞身边为副将。一来是方便萧恪来了可以名正言顺找人,二来是跟在白子骞身边,出战杀敌立功的机会也会变多,为了给萧恪一个惊喜,黄友光特意瞒着没说。
“那本王就谢过黄老将军的安排了。”
“王爷言重。”
黄友光又同站在自己身旁的朱昭寒暄客套了几句才让众将解散,各自回到岗位上去,帐内众将互相瞧了眼便准备告退离开。
“哦对了。”被请到一旁坐着喝茶的萧恪突然开口,还没走出去的那些人都停下了步子,但没几个敢抬头的。萧恪看了一眼黄友光,而后将目光转回那些人,悠悠开口问了一句,“费泓费将军可在诸位之中?”
来了!
众人一听萧恪口中念出费泓的名字,明明跟自己无关,却还是跟着心咯噔一下,随后不约而同看向费泓。
黄友光自是事不关己,虽说当日下令的是他,费泓扯虎皮大旗逼他罚喝水,但他早已在心中请过罪了,是而此刻倒像是个局外人。在众将已经用眼神给了萧恪暗示之后,还要主动开口介绍道:“王爷,当中站得近些的那位便是费泓费将军。”
费泓硬着头皮上前拱手行礼道:“末将…参见燕郡王。”
萧恪并不着急开口,拿捏人这方面,他向来有着极好的耐性。
他不开口,别说军帐之中其他与这事无关的将领不敢走,帐外没来得及走的也是不敢动,巴巴得瞧着萧恪仪态端方地品完了半杯热茶。
茶杯被撂在手边的桌案上,声音不大,但此刻军帐之中静得连掉根针都听得到,更不要说这一声了。
萧恪面上带笑看向费泓,语气平和说道:“听闻费将军曾失手被北燕人所擒,如今身子可还好?”
费泓那一败折进去三千人马,连带着黄友光及一众同僚都吃了挂落,为了这个过失,他自回营后便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呼图邪部的士兵比北燕大军还要勇猛,这个把月来大大小小的交锋也是败多胜少,费泓虽还能领兵,却一直找不到什么机会扬眉吐气。如今正是困顿时候撞上萧恪旧事重提,脸上登时有些挂不住。
即便如此,他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多谢王爷关心,末将…还好。”
“是嘛?那便太好了,都说北燕人茹毛饮血、野蛮不堪,历来对俘虏都十分残忍,如今瞧着费将军气色还好,身上好似也没什么新伤,本王也便安心了。”萧恪说话时始终是笑着的,但却句句如刀,“毕竟费将军这般人才,若是让北燕人弄坏了可就不好了。好在他们突然换帅,手段温和许多,不然消息传回京中,丈夫儿子接连出事,尊夫人只怕要哭死了……”
萧恪说得时候声情并茂,好似真的十分关怀,但他这话阴阳怪气到有点心眼的都能听出来不对味了。先前军中一直偷偷传言说贺绥与北燕那位新帅有瓜葛,这才开出如此简单的条件将被俘的两名将军送回,被萧恪三两句说完,俨然变了一个味儿,矛头直指费泓才是那个与北燕有私的人。
“末将没有……”纵然是莫须有的话费泓却也不能放任军中传出去,保不准三人成虎,他就要丢了性命。可反驳的话刚说出口,他就猛地反应过来哪里不对,连忙追问道,“什么出事?我儿子怎么了?”
“啊!本王忘了,尊夫人因为令郎的事卧病在床,连家书都写不了,费将军自然不知道。”
做作的腔调、含笑的面孔,此刻在众将眼中却显得格外渗人。在场之人或惧怕、或担忧、或幸灾乐祸,唯有站在一旁的提督太监朱昭目露异色,盯着萧恪的眼神难以言说。
“恕末将直言,王爷这是公报私仇!贺副将当日是违了军法,王爷若是不悦同末将言明便是,何必连累他人妻小!”
萧恪看着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人,冷笑一声道:“你看,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是不知道痛。不过有句话本王要敬告费将军,休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王刚刚可什么都没说,只是将尊夫人无法写的家书代为转达,费将军该‘谢’我。诸位将军,本王说得可对?”
这一番下来,哪还有人敢说不。
费泓脸色由铁青转为煞白,而后强忍着心中不忿向萧恪赔不是,随后又追问道:“那烦请王爷告知,小儿到底出了何事?”
萧恪未答,而是反问道:“费将军可知令郎在京中勾栏院有一相好的花娘,叫漪澜?”
公卿子弟与勾栏院的妓子,平日说出去是男人的风流韵事,可在官场军帐中被公然提起,便是丢脸了。费泓脸色一变,显然是知道这事的。
萧恪这时才道:“前些时日,茂国公府的长孙也看上了那名花娘,与令郎动了手。好在国公府家教甚严,茂国公在得知此事后命长子携孙儿亲自到费将军府上道歉,满京城都传遍了。这事本该就这么过去,可没想到令郎不知是怎么想的,竟光天化日之下将茂国公府的长孙打死了。这事惊动了大理寺,如今人是压在了大理寺监牢之中,尊夫人听闻噩耗,一下子就病倒了。本王奉旨出京的时候,令郎的案子三司还未公审。”
茂国公出身行伍,当年军功卓著,军中将领没有人不知道茂国公的。只不过后来出了先宁王和贺老将军的事,茂国公老爷子便心灰意冷,不再参与其他事。茂国公长子任工部尚书,次子正是这次被派来的援军主将。与妓子厮混、争风吃醋,在茂国公府主动上门赔礼道歉的情况下公然打死茂国公府的长孙,这样的罪责任谁也洗不干净。
萧恪却还要在费泓肝胆俱裂的时候再补上一刀。
“费将军,当街打死茂国公府长孙的是令郎,本王一没栽赃、二没陷害,你还想说是本王挟私报复?”
话已至此,费泓再无言反驳。他很清楚自己儿子的脾性,不是没可能做出这种混账事,这其中固然有萧恪推波助澜的可能,但众目睽睽之下已无话可抵赖,他更没有证据证明是燕郡王报复,这个亏注定是要咽下去的。
军帐之中一片寂然。
一直没说话的朱昭此刻却突然出言斥责道:“费将军无端臆测在先,恶语中伤燕郡王在后,杂家听着实在污了耳朵,黄将军,您看?”
“朱监军说得是。费将军确实一时糊涂冒犯了王爷,不如罚二十军棍以儆效尤?”黄友光压根压根没犹豫,直接下令罚了,不过他还是拿捏着分寸,
朱昭没应声。
萧恪开口道:“费将军是军中栋梁,既是为了家中不争气的儿子,一时失言也是情有可原。况且冒犯本王又不是违了什么军法,便请黄老将军折去一半,小惩大诫便罢了。”折去一半,正好是十军棍,便是重现了当日费泓给贺绥下马威时的情景,萧恪说话的时候眼睛是瞧着黄友光的,他这一手才是杀鸡儆猴,既打压了费泓,也警告了黄友光。
黄友光只当做不知其深意,赔笑道:“王爷雅量,老臣代费将军谢过了。”
费泓被军士带走,自是按规矩罚了。帐内外众将听了全程,后背冷汗直冒,尤其是那些家眷在京中为‘质’的,由人及己,不免也觉得后怕。虽然费泓儿子这事听起来与燕郡王毫无瓜葛,但他们心中却一致认定这其中必有萧恪的手笔。先前同费泓私交不错的几人都庆幸自己当日顾忌着萧恪,没真跟着费泓胡闹,不然自己说不定也得落得个家破人亡。
“燕郡王。”
萧恪同朱昭相伴离开,准备去黄友光备下的帐中休憩一番时,有人中途叫住了他,“原来是祁大公子,唤住本王可是有何指教?”
回身见是个浓眉大眼、一脸正气的青年将军,朱昭在宫中行走多年,知道这人是祁太尉的嫡长子,便想着先问个好。
祁风从始至终都没有看朱昭,他追上来,直视着这个刚刚在中军大帐耍了一通威风的人,开口说了一句。
“你方才自以为是一番作为,其实是害了靖之。”
第一百一十六章
祁风此人,萧恪接触得实在不算多,两辈子摞一块,留给对方的也就是一句过刚易折的评价罢了。至多是一时疑惑祁太尉是如何养出这样耿直的儿子来的。
萧恪转回身看向对方,面上笑容不减分毫,淡定说道:“祁将军这话本王倒听不懂了。”
“军中无人不知靖之曾因费泓之故被打了几军棍,王爷一来就耍了好一通威风,自以为是帮靖之出口气,实则是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军中上下畏惧你之人都会裹足不前,不敢与靖之深交,这难道不是害了他?!”
祁风每个字都掷地有力,句句都是为贺绥的前程威望考量,纵使对方只是个没有兵权的裨将,他仍往长远了想,可见是对贺绥真真切切的好。
黄友光闻言神情松缓下来,在旁硬盒道:“王爷过谦了。既是如此,您若是有何不解只管向白将军询问便是,白将军提领北境军多年,最是熟悉边务。”白子骞是贺绥的姐夫,且自前些时日他们接了圣旨,黄友光便下令将贺绥调去了白子骞身边为副将。一来是方便萧恪来了可以名正言顺找人,二来是跟在白子骞身边,出战杀敌立功的机会也会变多,为了给萧恪一个惊喜,黄友光特意瞒着没说。
“那本王就谢过黄老将军的安排了。”
“王爷言重。”
黄友光又同站在自己身旁的朱昭寒暄客套了几句才让众将解散,各自回到岗位上去,帐内众将互相瞧了眼便准备告退离开。
“哦对了。”被请到一旁坐着喝茶的萧恪突然开口,还没走出去的那些人都停下了步子,但没几个敢抬头的。萧恪看了一眼黄友光,而后将目光转回那些人,悠悠开口问了一句,“费泓费将军可在诸位之中?”
来了!
众人一听萧恪口中念出费泓的名字,明明跟自己无关,却还是跟着心咯噔一下,随后不约而同看向费泓。
黄友光自是事不关己,虽说当日下令的是他,费泓扯虎皮大旗逼他罚喝水,但他早已在心中请过罪了,是而此刻倒像是个局外人。在众将已经用眼神给了萧恪暗示之后,还要主动开口介绍道:“王爷,当中站得近些的那位便是费泓费将军。”
费泓硬着头皮上前拱手行礼道:“末将…参见燕郡王。”
萧恪并不着急开口,拿捏人这方面,他向来有着极好的耐性。
他不开口,别说军帐之中其他与这事无关的将领不敢走,帐外没来得及走的也是不敢动,巴巴得瞧着萧恪仪态端方地品完了半杯热茶。
茶杯被撂在手边的桌案上,声音不大,但此刻军帐之中静得连掉根针都听得到,更不要说这一声了。
萧恪面上带笑看向费泓,语气平和说道:“听闻费将军曾失手被北燕人所擒,如今身子可还好?”
费泓那一败折进去三千人马,连带着黄友光及一众同僚都吃了挂落,为了这个过失,他自回营后便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呼图邪部的士兵比北燕大军还要勇猛,这个把月来大大小小的交锋也是败多胜少,费泓虽还能领兵,却一直找不到什么机会扬眉吐气。如今正是困顿时候撞上萧恪旧事重提,脸上登时有些挂不住。
即便如此,他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多谢王爷关心,末将…还好。”
“是嘛?那便太好了,都说北燕人茹毛饮血、野蛮不堪,历来对俘虏都十分残忍,如今瞧着费将军气色还好,身上好似也没什么新伤,本王也便安心了。”萧恪说话时始终是笑着的,但却句句如刀,“毕竟费将军这般人才,若是让北燕人弄坏了可就不好了。好在他们突然换帅,手段温和许多,不然消息传回京中,丈夫儿子接连出事,尊夫人只怕要哭死了……”
萧恪说得时候声情并茂,好似真的十分关怀,但他这话阴阳怪气到有点心眼的都能听出来不对味了。先前军中一直偷偷传言说贺绥与北燕那位新帅有瓜葛,这才开出如此简单的条件将被俘的两名将军送回,被萧恪三两句说完,俨然变了一个味儿,矛头直指费泓才是那个与北燕有私的人。
“末将没有……”纵然是莫须有的话费泓却也不能放任军中传出去,保不准三人成虎,他就要丢了性命。可反驳的话刚说出口,他就猛地反应过来哪里不对,连忙追问道,“什么出事?我儿子怎么了?”
“啊!本王忘了,尊夫人因为令郎的事卧病在床,连家书都写不了,费将军自然不知道。”
做作的腔调、含笑的面孔,此刻在众将眼中却显得格外渗人。在场之人或惧怕、或担忧、或幸灾乐祸,唯有站在一旁的提督太监朱昭目露异色,盯着萧恪的眼神难以言说。
“恕末将直言,王爷这是公报私仇!贺副将当日是违了军法,王爷若是不悦同末将言明便是,何必连累他人妻小!”
萧恪看着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人,冷笑一声道:“你看,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是不知道痛。不过有句话本王要敬告费将军,休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王刚刚可什么都没说,只是将尊夫人无法写的家书代为转达,费将军该‘谢’我。诸位将军,本王说得可对?”
这一番下来,哪还有人敢说不。
费泓脸色由铁青转为煞白,而后强忍着心中不忿向萧恪赔不是,随后又追问道:“那烦请王爷告知,小儿到底出了何事?”
萧恪未答,而是反问道:“费将军可知令郎在京中勾栏院有一相好的花娘,叫漪澜?”
公卿子弟与勾栏院的妓子,平日说出去是男人的风流韵事,可在官场军帐中被公然提起,便是丢脸了。费泓脸色一变,显然是知道这事的。
萧恪这时才道:“前些时日,茂国公府的长孙也看上了那名花娘,与令郎动了手。好在国公府家教甚严,茂国公在得知此事后命长子携孙儿亲自到费将军府上道歉,满京城都传遍了。这事本该就这么过去,可没想到令郎不知是怎么想的,竟光天化日之下将茂国公府的长孙打死了。这事惊动了大理寺,如今人是压在了大理寺监牢之中,尊夫人听闻噩耗,一下子就病倒了。本王奉旨出京的时候,令郎的案子三司还未公审。”
茂国公出身行伍,当年军功卓著,军中将领没有人不知道茂国公的。只不过后来出了先宁王和贺老将军的事,茂国公老爷子便心灰意冷,不再参与其他事。茂国公长子任工部尚书,次子正是这次被派来的援军主将。与妓子厮混、争风吃醋,在茂国公府主动上门赔礼道歉的情况下公然打死茂国公府的长孙,这样的罪责任谁也洗不干净。
萧恪却还要在费泓肝胆俱裂的时候再补上一刀。
“费将军,当街打死茂国公府长孙的是令郎,本王一没栽赃、二没陷害,你还想说是本王挟私报复?”
话已至此,费泓再无言反驳。他很清楚自己儿子的脾性,不是没可能做出这种混账事,这其中固然有萧恪推波助澜的可能,但众目睽睽之下已无话可抵赖,他更没有证据证明是燕郡王报复,这个亏注定是要咽下去的。
军帐之中一片寂然。
一直没说话的朱昭此刻却突然出言斥责道:“费将军无端臆测在先,恶语中伤燕郡王在后,杂家听着实在污了耳朵,黄将军,您看?”
“朱监军说得是。费将军确实一时糊涂冒犯了王爷,不如罚二十军棍以儆效尤?”黄友光压根压根没犹豫,直接下令罚了,不过他还是拿捏着分寸,
朱昭没应声。
萧恪开口道:“费将军是军中栋梁,既是为了家中不争气的儿子,一时失言也是情有可原。况且冒犯本王又不是违了什么军法,便请黄老将军折去一半,小惩大诫便罢了。”折去一半,正好是十军棍,便是重现了当日费泓给贺绥下马威时的情景,萧恪说话的时候眼睛是瞧着黄友光的,他这一手才是杀鸡儆猴,既打压了费泓,也警告了黄友光。
黄友光只当做不知其深意,赔笑道:“王爷雅量,老臣代费将军谢过了。”
费泓被军士带走,自是按规矩罚了。帐内外众将听了全程,后背冷汗直冒,尤其是那些家眷在京中为‘质’的,由人及己,不免也觉得后怕。虽然费泓儿子这事听起来与燕郡王毫无瓜葛,但他们心中却一致认定这其中必有萧恪的手笔。先前同费泓私交不错的几人都庆幸自己当日顾忌着萧恪,没真跟着费泓胡闹,不然自己说不定也得落得个家破人亡。
“燕郡王。”
萧恪同朱昭相伴离开,准备去黄友光备下的帐中休憩一番时,有人中途叫住了他,“原来是祁大公子,唤住本王可是有何指教?”
回身见是个浓眉大眼、一脸正气的青年将军,朱昭在宫中行走多年,知道这人是祁太尉的嫡长子,便想着先问个好。
祁风从始至终都没有看朱昭,他追上来,直视着这个刚刚在中军大帐耍了一通威风的人,开口说了一句。
“你方才自以为是一番作为,其实是害了靖之。”
第一百一十六章
祁风此人,萧恪接触得实在不算多,两辈子摞一块,留给对方的也就是一句过刚易折的评价罢了。至多是一时疑惑祁太尉是如何养出这样耿直的儿子来的。
萧恪转回身看向对方,面上笑容不减分毫,淡定说道:“祁将军这话本王倒听不懂了。”
“军中无人不知靖之曾因费泓之故被打了几军棍,王爷一来就耍了好一通威风,自以为是帮靖之出口气,实则是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军中上下畏惧你之人都会裹足不前,不敢与靖之深交,这难道不是害了他?!”
祁风每个字都掷地有力,句句都是为贺绥的前程威望考量,纵使对方只是个没有兵权的裨将,他仍往长远了想,可见是对贺绥真真切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