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叶夫人闻言,脚步一顿,皱眉道:“李管事,你这是什么话。哪里怪得到你头上?快快起来。“
  李管事却不肯起,将头伏在地面上,闷声道:“未能看出宝珠的身份,是老奴失察之过;而后又私自调换主子信件,又罪加一等,老奴犯下这不可饶恕的错事,不死无以谢罪!”他抬起头,两眼通红地看向座上的叶京华:“老奴一条烂命死不足惜,只望少爷夫人不要因为老奴的错处伤神。若是能解少爷的气,就算是让我死一万遍老奴也愿意啊!”
  说罢,李管事又磕了一个响头。伏在地面上,俨然是一番甘心赴死之像。
  见状,连一边站着的玥琴都不禁有所触动,微微红了眼眶,忙低头用手帕掩住自己的神情。
  叶夫人看着他长叹了一口气,事情闹成这幅模样,实在不知是谁的过错。谁又会想到一个随手捡的小乞儿竟会是举人呢?还正正经经地中了进士,若是只在府上青白当个小厮也便罢了,不过备上一份厚礼以赔不周之礼便罢了。可偏生她这儿子——出了这档子事,她本是想先将两人隔开冷一段儿,等叶京华这股子劲儿过了,再慢慢筹划。
  没想到现在来了这么一出,叶夫人一听赵宝珠被发配到青州做官就知道事情坏了。前几日知道人在哪儿,尚且急成那样,现今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叶夫人眼中带着三分怒气,七分小心地抬眼去看叶京华的神色。
  只见他隔了片刻,才听清李管事说了什么一般,微微偏过头,目光在李管事身上一顿。
  半响后,他才缓缓道:“玥琴,送李管事回去。”
  玥琴一愣,遂抬头去看叶夫人的神色,见她点头,这才上前去将李管事搀扶起来向门口走。李管事是真的愧疚伤心,腿也扭了,被玥琴扶着一瘸一拐到了门槛前面,叶京华的低沉的声音传来:“此后这话不必再提。”
  李管事脚步一顿,心神大震,骤然回头望去,却没能看清叶京华的神情。他两眼通红,眼尾枯瘦的皱痕微微颤抖,万千话语堵在喉头无法诉说,终是颤抖着闭上嘴,扭头由玥琴扶着缓缓抬起腿、跨过了门槛。
  叶京华知道赵宝珠被派官一事与他无关,李管事心中也清楚今日跨出这门楣,便再也回不来了。
  他调换主子信件,隐瞒赵宝珠身份一事本已是死罪。叶京华不计前嫌将他放回府里,就是想让他照顾好宝珠,以此将功补过。结果他连人也没看好。
  李管事先前说的以死谢罪并不是空话,他已做好了如此准备。幸而叶京华到底存了一分仁慈——
  李管事一瘸一拐地走出府去,抬头最后一次望了望身后的匾额,终是回过头。
  这叶府,他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
  屋内终于只剩下叶家母子两人。
  叶夫人也不踱步了,目光落在叶京华微垂的肩背上,长叹了一口气。她这一日也不知叹了多少气,都是为了这个不成器的儿子。
  在满屋的寂静之中,叶夫人缓缓走到叶京华身边儿的椅子上坐下。母子两个一时无话。
  屋里熏了安神的香,因怕叶京华再想出去,略熏得浓了些,有些呛人。玥琴半刻前沏上的茶在二人中间的桌案上静静放着,已然没了热气。屋里的红烛应在叶夫人的妆容半褪的脸上,虽依旧明艳动人,眼角眉梢却也有了些许迟暮之相。此刻她双眸含泪,静坐于红烛之下,端庄若玉座观音像。
  “自生下你,我便知早晚有这一天。”
  良久的沉默后,叶夫人缓缓出声:“你自小比别人多一慧根,又受全家供养,陛下青睐,事事顺遂,自以为万事皆在你掌控之中。”
  在烛光下,叶夫人微微偏过头,无奈中带些怜惜的目光落在叶京华脸上,缓缓道:“你如此聪慧,又日日教他读书,怎会看不出他学识深浅?”
  叶夫人声音轻缓,叶京华却蓦地一顿,缓缓偏过头来。
  叶夫人借着烛光看到他眼底几分赤色,心底又是一叹,可她心中再痛,有些话作为母亲却不得不说。顾抬眼对上小儿一双冰雪星眸,一字一句道:
  “你如此天才,竟看不出他身上种种疑点,已然是糊涂了。”
  叶夫人凝神望着自己这个小儿,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而这世上能让人糊涂的,不过一个情字罢了。”
  第48章 雷霆之怒
  烛光下,叶夫人双眸之中流转着心疼与悲悯。
  叶京华看着她,面上神情丝毫未变,良久之后睫毛微动,一言不发地敛下眼。烛光自他眉上撒下,在眼窝处落下一片阴影,竟显出几分阴鸷来。叶夫人看着这个自小自己最疼的小儿子,怎能不心疼。
  她柳眉微蹙,站起来走到叶京华身边,见他用手撑着额角,关切道:“可是头风犯了?娘叫人请大夫来。”
  说罢便要去叫下人,被叶京华拦了下来:“不必。”
  叶夫人回过头,担忧又心疼地伸手抚上叶京华的肩,似多年前照顾小儿般拍了拍儿子的背:“你宴上喝了那么许多酒,解酒汤也不喝,可不就头疼?事已至此,再想也是无益。听娘的话,喝点儿安神的汤药,好好睡一觉,起来便什么都好了。”
  叶京华沉默着,对叶夫人的关心没什么回应,良久之后道:“母亲先回府吧,我再坐一会儿。“
  他这看着哪里肯休息,倒像是要一气坐到天明的架势。叶夫人眉头紧蹙,劝道:“你这样让娘怎么放心得下?好孩子,娘知道你心里难受,可千万别为这个伤了身子啊。”
  她顿了顿,见叶京华不答,朱唇微抿,放缓了声音道:
  “这情意上面的事,不仅要有情,还得有缘分二字。你与他这一番阴差阳错……实在也怪不到谁头上去,可见是冥冥自有天意,有缘无分。”
  闻言,叶京华的放在桌案上的手一动,缓缓收紧了起来。
  叶夫人未注意他的动作,眸光闪烁,缓声劝道:“他现虽是三甲,却也与你是同榜进士,如今陛下派了官职,也是有正经官身的人了。你若真心为他好,不若就此机会与他以君子之礼相交,那青州确实是远了些,待你父亲将事情打探清楚,若是误会,再调他回来便是了,到时候你们做一对知心友人,在朝中多少也有个说话的人。”
  叶夫人说道这里,话头一顿,略带些小心瞥了眼叶京华的神色,将声音放低了些:
  “你……你与他,既已成了这样,国公爷那边娘不若去回了?他们家的嫡孙女儿翻过年正好十六——”
  她话音还未落,忽然’啪嚓’一声巨响。
  桌案上的青柚彩瓷茶碗掀翻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叶夫人脸上骇然变色,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反应过来后才猛地顿住,一双美目惊疑不定地看着右手抬起、顿在空中的叶京华。要知道她这个小儿子自生下来就比他人缺一窍,几乎从不动怒,更别说做出这种摔杯子摔碗的事情!
  叶夫人站在一旁,面色惶惶,态度一下子软了:“不说了、娘不说了,卿儿,你别生气——”
  叶京华的手顿在半空中,神色有些空白,面上极快地闪过一丝讶异,似乎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自己也说不清楚刚才是抬手不小心带倒茶碗,或是旁的什么。
  良久之后,他俯身用手撑住额角,叹息一声,眉头见浮现一道深痕。
  “玥琴,你带上人,送母亲回府。”
  在外面侍候的玥琴这时才敢进来,看到地上的碎瓷片时,神情不禁一变,露出几分惊惧来——实在是没人见过二少爷发过这么大的火。她快步走到呆立着的叶夫人身旁,搀着她软声安抚,同时一票丫鬟自门后涌入,轻手轻脚地将碎瓷片收拾干净,又无声无息地退了出去。
  叶夫人走到门口,仍是放不下心,*回头望去,便见叶京华一人独坐孤灯之下,身影说不出的寂寥。
  叶夫人见状朱唇颤抖,一滴泪即刻掉了下来,可到底还是什么都没说出口,用手帕按住眼角,随玥琴走出门去。
  屋中终是只剩下了叶京华一人,红烛燃尽一半,高大却略佝偻的剪影映在窗纸上,不知让多少人暗暗心惊。
  ·
  隔日清晨,宿在金銮殿上的元治帝早早起了,正在听夏内监的回话。
  他大马金刀坐于床边,双手撑在膝上,金黄盘龙扣寝衣半开着,一双虎目圆瞪,越听夏内监的回话神情便越阴沉。
  直到夏内监说到要紧出,元治帝浓眉一颤,撩起眼皮看他:
  “竟连茶碗都摔了?”
  夏内监咽了口唾沫,颤声道:“是……是。”
  元治帝下颌绷紧,额角青筋抽动,接着霍然站起,一双虎目怒火中烧:“他还真是反了不成?!朕点他的状元、他还不乐意上了?发这么大火什么意思!”
  天子一怒,殿中所有宫女太监立即下跪扶到地上,大气不敢出一声。
  元治帝烦躁地在原地踱步两圈,猛地回过头,指着夏内监道:“你去把叶仲伦给朕叫进来!朕倒要问问他养的是什么好儿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