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60章 真相 瘟疫起源
闻言, 闵疏露出惊讶的神色,扭头看向陆行舟。
年轻军官朝他笑了笑,解释道:“我变异之前记性就比较好, 变异后就更强了——你可以理解为超忆症, 在症状上差不多。”
闵疏在心底‘哇’了一声,不禁感叹道:“陆中尉真厉害。”
陆行舟很谦虚地笑了笑。
闵疏从他的微笑里看出了点熟悉的味道, 有点像高中时候那种声称自己从来不复习的学霸同学……他不禁有些羡慕, 心道如果他高考的时候他有这个能力就好了。
但同时, 闵疏暗暗心惊于基地对他的重视程度,连纸质的信息都不能保留……之前他就有所猜测, 现在说到这个话题上, 闵疏忍不住问道:
“所以之前有人来岛上绑架我,是因为我的资料泄露了吗?”
“对。” 王博士点了点头, 声音略微低下去:“是我们防备不当,没想到研究组里面有人已经被策反了, 你的血样研究结果出来之后,他们几乎是立刻就发起了叛乱, 先把研究组控制了, 消息也递不出去——”
王博士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抬头向闵疏道:“这件事说到底还是我们的保密工作没做好, 闵先生,我代表研究组向你道歉。”
“不用不用,” 闵疏见状赶忙道:“王博士, 您千万别这样,谁都想不到会出这样的事,也是我没有防备心, 才被他们抓住的,幸好也没出什么事,您不用为了这个道歉。”
王博士看着还是有些过意不去,闵疏不愿让他再道歉,而且他自己也有更关心的事情,便转移话题道:“王博士,我的血样里到底查出什么了?”
这是他最想知道的问题。听到他这样问,现场的气氛也变得微微紧张了起来,魏长川握着闵疏的手,神情有些严肃,陆行舟也偏过头,将目光放在了王博士身上。
王博士隔着防护服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道:“好,那我们还是先说说你的血样的事情吧。”
闵疏不禁微微屏住了呼吸,在桌子下握紧了魏长川的手,咽了口唾沫:“您、您说。”
王博士微微正色,却没有从他的血样开始解释,而是说起了对于病毒的研究:“自瘟疫爆发开始,我们对病毒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虽然在外人看来可能没有什么进展,但其实我们的研究、至少在对病毒的溯源上是有一些成果的。”
“我们研究病毒的结构,发现它不具备任何近代普遍流行的病毒的特征,反而和一些远古病毒样本的结构相似,而这次获得了格陵兰岛冰川里的病毒样本,我们比对之下确实验证了这个猜想。”
说到这里,王博士的语气逐渐变得急促,被防护服罩住的脸上都像是迸发出了一层激动的光芒,道:
“简单地说,远古病毒是这次瘟疫的起点。”
“在全世界流行的x、y毒株和格陵兰岛冰川里发现的远古病毒是同属一目,远古病毒是母科,而x、y毒株都是由这一母科变异而来的亚种。”
闻言,闵疏惊呆了。
他完全没想过事实竟然是这样的,生生愣了数十秒,才回过神。
他诧异地看向王博士,怔愣中带着些许茫然地道:“但……格陵兰岛上没有病毒啊?如、如果病毒的来源是冰川病毒,为什么岛上反倒是没人感染呢?”
王博士回答道:“因为母科病毒大部分时间是在冰川里面冰冻住的,没有接触外界的机会。但在瘟疫开始之前,正巧是全球变暖最严重的时期。在进入千禧年之后,冰川融化的速度几乎是九十年代的三倍以上,瘟疫爆发的三年前,格陵兰岛的上冰盖融化的面积曾一度高达90%——”
闻言,闵疏微微睁大了眼睛,接着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件事。
当初他刚登上格陵兰岛的时候,冬天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漫长,夏天一些南部沿海地区的气温甚至能达到20多度,冰雪会全部融化。闵疏记得他在环岛游的时候满眼都是怡人的绿色,那个时候,夏季的格陵兰是名副其实的’绿岛’。
那个时候很多沿海的居民都得益于温暖漫长的夏日,开始尝试种植蔬菜,甚至在水草丰满地方发展畜牧业,到处都有言论说因纽特人会逐渐抛弃传统靠着捕猎和渔业为生的生活方式,转而和世界上的其他温暖地区的文明一样,在居住地周围开辟农场。甚至闵疏记得他刚刚定居在镇上时许多人家是养牛羊的,夏天种蔬菜也不需要大棚——
“我们初步推断,在冰盖融化最严重的时期大概有千万级立方纳米的远古病毒被释放到了外界,通过洋流和大气运动往低纬度地区传播。” 王博士扶了抚眼镜,道:“而在这个过程中,由冰川里释放出来的远古病毒应该是在某个时间点、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产生了变异,从而形成了x、y两种毒株,具体的条件我们还在研究当中,但初步估计温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之前在格陵兰岛上找到的四具偷渡者的尸体同样验证了这个猜测。
在他们尸体被运回基地后,研究组有短暂的时间接触了这几具尸体,其中在冰川里发现的四具都是冻死的,没有什么疑点。
然而他们却在供暖站发现的那具尸体的制服口袋里发现了一个破碎的试管,里面已经空了,试管的玻璃壁上能够检测到一些残留物质,证明里面原本装的是冰川层里的提取物。推断当时的情况,可能是偷渡者带着远古病毒样本在进入了供暖站,却在过程中不小心将试管打碎了,里面的物质在暖气下融化蒸发,导致其中的病毒在某种情况下变异成了x毒株,这才让该偷渡者在作为未感染区的格陵兰岛上感染x毒株死亡。
闵疏坐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恍然间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大学讲堂上,他还记得当年在大学里,他就曾在某个探讨环境保护的讲座上听过此种关于冰川融化、其中被冰冻的远古病毒被释放到外界,会对没有相应抗体的人类造成怎样影响的讨论。
不过那个时候,没人真正把这种猜测放在心上……
闵疏越想越觉得胆寒。王博士虽然嘴上说这只是推测,但这些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研究出来的结果,应该是不会有假的。但如果是这样,那这场让种族几乎灭绝的大瘟疫不就成了人类自作孽的结果吗?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了一阵深深的荒谬。
但同时,闵疏又联想到了另一件事。
他感到了一股寒气缓缓顺着脊背蔓延而上,抬眼看向王博士:
“博士……”
闵疏在开口的刹那感到了喉咙的滞涩,他喉结上下滚动,咽了口唾沫,才艰涩地道:
“那我感染的到底是什么病毒?”
闵疏一直认为他是在供暖站的那次感染了x毒株,进而免疫的,只是不知为何他的症状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
但后来奥古斯丁对他说了那些似是而非的话,加上现在王博士告诉他的事情,闵疏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心中有一个不同的猜想正在呼之欲出。
而王博士在下一刻就坐实了他心中若隐若现的猜测:“对,你感染的不是x毒株,而是冰川里的远古病毒。”
闻言,闵疏猛地屏住了呼吸,忍不住用力眨了两下眼睛。
王博士继续说下去:“或者说,你在感染x毒株之前,其实就已经感染了远古病毒。也可以说,在接触亚种之前,你的基因已经被母科病毒改变了。”
他看着闵疏,眼睛在防护服和镜片的双重遮挡下还能看得出正在闪闪发光:
“可以说就算你没有一直待在格陵兰岛上,而是去到世界上的任何感染区,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你身体里母科病毒的基因组对其他亚种病毒的基因有着完全的上位压制,无论是x毒株还是y毒株都感染不了你,它们只会被你体内的母科病毒攫取、融合。”
“我们从来没有在任何其他的一种病毒上观察到过这么明显的从属关系。” 王博士扶了扶眼镜,语气里透着股雀跃:“这种母科和亚种之间的关系非常独特,具体的活动关系我们还在研究,但这无疑是病毒研究领域的一大进步——”
闵疏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
随着王博士的陈述越来越向学术的方向偏,他的注意力也越来越模糊,本来得知自己感染的竟然是冰川里的远古病毒,他还很紧张,但现在只觉得头晕,脑子里全都是x,y,母科,亚种……
魏长川适时插进对话:“王博士,感染远古病毒,对闵疏的身体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闻言, 闵疏露出惊讶的神色,扭头看向陆行舟。
年轻军官朝他笑了笑,解释道:“我变异之前记性就比较好, 变异后就更强了——你可以理解为超忆症, 在症状上差不多。”
闵疏在心底‘哇’了一声,不禁感叹道:“陆中尉真厉害。”
陆行舟很谦虚地笑了笑。
闵疏从他的微笑里看出了点熟悉的味道, 有点像高中时候那种声称自己从来不复习的学霸同学……他不禁有些羡慕, 心道如果他高考的时候他有这个能力就好了。
但同时, 闵疏暗暗心惊于基地对他的重视程度,连纸质的信息都不能保留……之前他就有所猜测, 现在说到这个话题上, 闵疏忍不住问道:
“所以之前有人来岛上绑架我,是因为我的资料泄露了吗?”
“对。” 王博士点了点头, 声音略微低下去:“是我们防备不当,没想到研究组里面有人已经被策反了, 你的血样研究结果出来之后,他们几乎是立刻就发起了叛乱, 先把研究组控制了, 消息也递不出去——”
王博士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抬头向闵疏道:“这件事说到底还是我们的保密工作没做好, 闵先生,我代表研究组向你道歉。”
“不用不用,” 闵疏见状赶忙道:“王博士, 您千万别这样,谁都想不到会出这样的事,也是我没有防备心, 才被他们抓住的,幸好也没出什么事,您不用为了这个道歉。”
王博士看着还是有些过意不去,闵疏不愿让他再道歉,而且他自己也有更关心的事情,便转移话题道:“王博士,我的血样里到底查出什么了?”
这是他最想知道的问题。听到他这样问,现场的气氛也变得微微紧张了起来,魏长川握着闵疏的手,神情有些严肃,陆行舟也偏过头,将目光放在了王博士身上。
王博士隔着防护服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道:“好,那我们还是先说说你的血样的事情吧。”
闵疏不禁微微屏住了呼吸,在桌子下握紧了魏长川的手,咽了口唾沫:“您、您说。”
王博士微微正色,却没有从他的血样开始解释,而是说起了对于病毒的研究:“自瘟疫爆发开始,我们对病毒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虽然在外人看来可能没有什么进展,但其实我们的研究、至少在对病毒的溯源上是有一些成果的。”
“我们研究病毒的结构,发现它不具备任何近代普遍流行的病毒的特征,反而和一些远古病毒样本的结构相似,而这次获得了格陵兰岛冰川里的病毒样本,我们比对之下确实验证了这个猜想。”
说到这里,王博士的语气逐渐变得急促,被防护服罩住的脸上都像是迸发出了一层激动的光芒,道:
“简单地说,远古病毒是这次瘟疫的起点。”
“在全世界流行的x、y毒株和格陵兰岛冰川里发现的远古病毒是同属一目,远古病毒是母科,而x、y毒株都是由这一母科变异而来的亚种。”
闻言,闵疏惊呆了。
他完全没想过事实竟然是这样的,生生愣了数十秒,才回过神。
他诧异地看向王博士,怔愣中带着些许茫然地道:“但……格陵兰岛上没有病毒啊?如、如果病毒的来源是冰川病毒,为什么岛上反倒是没人感染呢?”
王博士回答道:“因为母科病毒大部分时间是在冰川里面冰冻住的,没有接触外界的机会。但在瘟疫开始之前,正巧是全球变暖最严重的时期。在进入千禧年之后,冰川融化的速度几乎是九十年代的三倍以上,瘟疫爆发的三年前,格陵兰岛的上冰盖融化的面积曾一度高达90%——”
闻言,闵疏微微睁大了眼睛,接着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件事。
当初他刚登上格陵兰岛的时候,冬天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漫长,夏天一些南部沿海地区的气温甚至能达到20多度,冰雪会全部融化。闵疏记得他在环岛游的时候满眼都是怡人的绿色,那个时候,夏季的格陵兰是名副其实的’绿岛’。
那个时候很多沿海的居民都得益于温暖漫长的夏日,开始尝试种植蔬菜,甚至在水草丰满地方发展畜牧业,到处都有言论说因纽特人会逐渐抛弃传统靠着捕猎和渔业为生的生活方式,转而和世界上的其他温暖地区的文明一样,在居住地周围开辟农场。甚至闵疏记得他刚刚定居在镇上时许多人家是养牛羊的,夏天种蔬菜也不需要大棚——
“我们初步推断,在冰盖融化最严重的时期大概有千万级立方纳米的远古病毒被释放到了外界,通过洋流和大气运动往低纬度地区传播。” 王博士扶了抚眼镜,道:“而在这个过程中,由冰川里释放出来的远古病毒应该是在某个时间点、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产生了变异,从而形成了x、y两种毒株,具体的条件我们还在研究当中,但初步估计温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之前在格陵兰岛上找到的四具偷渡者的尸体同样验证了这个猜测。
在他们尸体被运回基地后,研究组有短暂的时间接触了这几具尸体,其中在冰川里发现的四具都是冻死的,没有什么疑点。
然而他们却在供暖站发现的那具尸体的制服口袋里发现了一个破碎的试管,里面已经空了,试管的玻璃壁上能够检测到一些残留物质,证明里面原本装的是冰川层里的提取物。推断当时的情况,可能是偷渡者带着远古病毒样本在进入了供暖站,却在过程中不小心将试管打碎了,里面的物质在暖气下融化蒸发,导致其中的病毒在某种情况下变异成了x毒株,这才让该偷渡者在作为未感染区的格陵兰岛上感染x毒株死亡。
闵疏坐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恍然间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大学讲堂上,他还记得当年在大学里,他就曾在某个探讨环境保护的讲座上听过此种关于冰川融化、其中被冰冻的远古病毒被释放到外界,会对没有相应抗体的人类造成怎样影响的讨论。
不过那个时候,没人真正把这种猜测放在心上……
闵疏越想越觉得胆寒。王博士虽然嘴上说这只是推测,但这些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研究出来的结果,应该是不会有假的。但如果是这样,那这场让种族几乎灭绝的大瘟疫不就成了人类自作孽的结果吗?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了一阵深深的荒谬。
但同时,闵疏又联想到了另一件事。
他感到了一股寒气缓缓顺着脊背蔓延而上,抬眼看向王博士:
“博士……”
闵疏在开口的刹那感到了喉咙的滞涩,他喉结上下滚动,咽了口唾沫,才艰涩地道:
“那我感染的到底是什么病毒?”
闵疏一直认为他是在供暖站的那次感染了x毒株,进而免疫的,只是不知为何他的症状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
但后来奥古斯丁对他说了那些似是而非的话,加上现在王博士告诉他的事情,闵疏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心中有一个不同的猜想正在呼之欲出。
而王博士在下一刻就坐实了他心中若隐若现的猜测:“对,你感染的不是x毒株,而是冰川里的远古病毒。”
闻言,闵疏猛地屏住了呼吸,忍不住用力眨了两下眼睛。
王博士继续说下去:“或者说,你在感染x毒株之前,其实就已经感染了远古病毒。也可以说,在接触亚种之前,你的基因已经被母科病毒改变了。”
他看着闵疏,眼睛在防护服和镜片的双重遮挡下还能看得出正在闪闪发光:
“可以说就算你没有一直待在格陵兰岛上,而是去到世界上的任何感染区,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你身体里母科病毒的基因组对其他亚种病毒的基因有着完全的上位压制,无论是x毒株还是y毒株都感染不了你,它们只会被你体内的母科病毒攫取、融合。”
“我们从来没有在任何其他的一种病毒上观察到过这么明显的从属关系。” 王博士扶了扶眼镜,语气里透着股雀跃:“这种母科和亚种之间的关系非常独特,具体的活动关系我们还在研究,但这无疑是病毒研究领域的一大进步——”
闵疏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
随着王博士的陈述越来越向学术的方向偏,他的注意力也越来越模糊,本来得知自己感染的竟然是冰川里的远古病毒,他还很紧张,但现在只觉得头晕,脑子里全都是x,y,母科,亚种……
魏长川适时插进对话:“王博士,感染远古病毒,对闵疏的身体会不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