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三年后如若离京或调任,则要将房屋返还给内务府。
内务府修葺维护后,吏部将重新进行登记,继续分派给其他到任官员。
初次为官的苏时恩也是才知道有此项福利,面上云淡风轻,实则惊喜万分。
前不久玉哥儿还吐槽他,寒窗苦读十余载,千辛万苦上了岸,连点儿福利都没有。
不愧是他家金口玉言的韩大师,免费的住房,这不就来了嘛!
这房子好,左邻右舍都是低阶官员,读书人好面子,像他这种脸皮厚的,绝对吃不了亏。
呦呵~那不是郭榜眼嘛!
“子慕兄,相请不如偶遇,一道同行可好?”
郭榜眼知道二人分到的房子是相邻的两户,因此也没推辞,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苏时恩有分寸,深谙太极之道,跟郭榜眼聊的还不错。
二人能相谈甚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废话多,看似聊了不少,实则一句有用的都没有。
不过苏时恩还是从废话中提炼出一些有用信息。
殿试发榜后,郭子慕回了趟老家,将全家都接到了京城。
现都挤在之前备考的小院里,就等分了宅子,明天他就准备搬家。
他们这些低阶官员的住所,大多是在城西偏外围的区域。
状元郎的祖父是二品大员,探花郎的亲爹是一等伯爵。
人家的府邸是三进的大四合院,可比这边舒适许多,即便是分了宅子,也不会真搬过来住。
正所谓:东城富、西城贵、北城穷、南城贱。
韩泽玉买下的店铺就在城东区域,距离内城非常近。
他们住在哪边都可以,毕竟七品官也不用早起去上朝。
韩泽玉听闻自家多了套宅子,虽说只是一进的四合院,但免费的他还挑什么呀!
“哇~相公你太棒了,快来让我亲一口。”
苏时恩冷哼:“前几天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变脸速度真快。”
韩泽玉嬉皮笑脸,相当豪迈:“那我让你亲一口,要是还不满意的话,你就多来几口。”
苏时恩伸手,揪了揪某人通黄的小脸儿,跟他说了郭榜眼会在明天搬家的事。
韩泽玉收起钥匙,决定明天去探查一番。
毕竟是要相处三年的邻居,虽做不到知根知底,但好歹先探探那家人的脾气秉性。
韩泽玉出马,必须事半功倍,苏时恩放心的去翰林院纂修史书。
榜眼和探花跟他做着同样的工作,偶尔三人也能聊上几句。
苏时恩看出来郭子慕有些走神,应当是在担心搬家之事。
想想还是他省心,毕竟他家玉哥儿无所不能,强的可怕。
此时的全能战士韩泽玉,正热情的帮邻居家抬水缸。
郭家最大的男丁十六岁,他本想把水缸淘洗干净,结果那缸太重了,他压根儿挪不动,只能费力的踩着凳子,一点一点往外淘水。
热心邻居韩泽玉见此情景,立马挺身而出,伸出援手。
郭家人目瞪口呆,眼睁睁的看着那重达两百斤的水缸,被热心邻居给单手放倒了。
水缸里的污水倾泻而出,流到了院子中的排水沟里。
郭家大儿子刷水缸的功夫,韩泽玉已经跟郭夫人聊起了家常。
片刻过后,见水缸已经刷洗干净,韩泽玉也不用人求助,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又轻巧的将水缸扶了起来。
即便已经见识过一次,再次目睹依旧感到震撼,这是天生神力吗?
韩泽玉离开后,郭夫人开始研究起开辟菜地的事宜。
就这么大点的四合院,也没多余的地方,还是听从韩小哥儿的建议,将花坛利用起来吧!
韩泽玉是自己过来的,看了热闹、聊了天,活都干完了,也没用上一个时辰。
只需动动手指,整座宅子就被打扫的一尘不染,花坛里的土壤也被他翻了个底朝天。
捡了两枚铜板,韩泽玉感慨万千,就这屁大点儿的土地,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苏时恩回到家,问玉哥儿侦查的如何,左邻右舍跟对门好不好相处?郭家人是否可交?
韩泽玉一边啃着甜瓜,一边跟相公分享情报。
“对门那家挺消停,好似没什么人气;隔壁那家有一个熊孩子,还有惯孩子的熊爷奶;郭家基本上都是老实人,不难相处。”
苏时恩听出了话里有话,于是追问道:“此话怎讲?”
韩泽玉高深莫测道:“郭家有一妻一妾、四个孩子、三个下人,长子十六岁,目前还是童生,原配还生了两个女儿,他们家最小的儿子是小妾生的,今年才五六岁的样子。”
苏时恩琢磨一下,给出了自己的推断:“从孩子的年龄来推断,那小妾是在郭榜眼中举之后才纳的。以他家的经济条件来看,这妾室很可能不是他主动纳的,而是别人送的,或者说是自己爬上位的。”
韩泽玉点点头,那些高喊着:“我不是来拆散这个家,而是来加入这个家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没点儿心机跟手段,能和正室夫人处成姐妹吗?
两口子不厚道的分析着别人家的事,不过也只是点到为止,过多的探究就不好了。
毕竟在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虽然韩泽玉接受不了,但也不会当面指指点点。
他又不是圣父,逮着不顺眼的就得批判一下,过好自家的日子就可以。
苏时恩大致了解了郭家的情况,日后在交谈中也能避免犯忌讳。
郭家人已经雷厉风行的搬进了新家,韩泽玉这边倒是不急,他先把菜种洒下去,又添置了几样新家具,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始搬家。
苏时恩刚适应了翰林院的工作,正要开启喝茶看书的摸鱼日常,结果突然接受了一份暂时的调令。
什么情况?他这是要去皇上面前混眼熟了吗?
第266章 知名恋爱脑
状元郎李唐是从六品修馔,虽然官职不高,但有机会接近皇帝,妥妥的天子近臣。
他们的职责是记录帝王的言行举止,起草机要文书,因此地位较为特殊。
修馔不止一人,因此他们也是施行轮岗制度的。
翰林院的假期是五日一休沐,正巧这五日轮到李唐去皇帝跟前当差,结果皇帝陛下给他放了几天假。
理由是状元郎的曾祖父身体抱恙,准许他回家陪伴几日,尽尽孝。
李唐诚惶诚恐的谢了恩,回家一看,曾祖父哪里是身体抱恙,他老人家分明是命不久矣。
老爷子今年八十岁,绝对是本朝少有的长寿之人。
别说是自己的曾祖母,就连他的两房妾室,都被他给熬走了。
曾祖父风光了半辈子,现如今即将撒手人寰,却还是贪恋他那点儿“红尘俗事”。
回光返照的关键时刻,不是跟子孙后代诉说难舍之情。
而是一再叮嘱祖父,要将侍奉他多年的两位爱妾的骨灰,跟他合葬在同一片墓地。
当即祖父的脸色就沉了下来,当朝实权在握的内阁学士,官场中处变不惊的老狐狸,都险些没压抑住,差点对着亲爹爆了粗口。
老头在弥留之际还在念叨着这些破事儿,李大人只管表演伤心欲绝,完全没搭茬。
要问他的眼泪是从何而来?那完全是被亲爹给气的。
跟小妾的骨灰合葬,你又将明媒正娶的妻子置于何地?
再说这个时机也不对,老头子但凡再熬个两年,他也好顺势退下来。
结果李唐刚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这边老爷子便撒手人寰。
虽说本朝不强制守孝,但丁忧三年是必须的。
以他六十三岁的高龄,三年后即便是能够被启用,怕也是做不得内阁学士了。
可悲可叹,天意弄人,造化弄人啊……
翰林院编修的工作内容是政令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倒是跟修馔有些类似。
临危受命的苏时恩,暂时接任了李唐的工作,跟在皇帝身边,记录着皇帝陛下的日常起居。
也是在这个时候,苏时恩才发现了御案上的话本子。
看出来了,皇帝陛下对《原夏纪年》是真爱,应当是翻看过许多遍,不然达不到这个厚度。
苏时恩瞳孔地震,当真是大型社死现场,皇帝该不会是知道他的马甲吧?
皇帝陛下心情很好,到底是年轻人,一点儿都不禁吓。
朕不光知道你的马甲,就连你家夫郎的马甲,朕也是如雷贯耳啊!
“苏爱卿,你可看过这本志怪小说?听说在年轻群体中很受追捧。”
苏时恩诚实道:“回禀陛下,微臣的确看过。”
正在苏时恩的大脑疯狂运转之时,皇帝陛下又换了个话题。
“铁将军跟朕提过,在前不久的案子中,你出了不少力,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现如今案件告一段落,但朕不能大力嘉奖于你,实在是兹事体大,怕有漏网之鱼对你展开报复。”
内务府修葺维护后,吏部将重新进行登记,继续分派给其他到任官员。
初次为官的苏时恩也是才知道有此项福利,面上云淡风轻,实则惊喜万分。
前不久玉哥儿还吐槽他,寒窗苦读十余载,千辛万苦上了岸,连点儿福利都没有。
不愧是他家金口玉言的韩大师,免费的住房,这不就来了嘛!
这房子好,左邻右舍都是低阶官员,读书人好面子,像他这种脸皮厚的,绝对吃不了亏。
呦呵~那不是郭榜眼嘛!
“子慕兄,相请不如偶遇,一道同行可好?”
郭榜眼知道二人分到的房子是相邻的两户,因此也没推辞,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苏时恩有分寸,深谙太极之道,跟郭榜眼聊的还不错。
二人能相谈甚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废话多,看似聊了不少,实则一句有用的都没有。
不过苏时恩还是从废话中提炼出一些有用信息。
殿试发榜后,郭子慕回了趟老家,将全家都接到了京城。
现都挤在之前备考的小院里,就等分了宅子,明天他就准备搬家。
他们这些低阶官员的住所,大多是在城西偏外围的区域。
状元郎的祖父是二品大员,探花郎的亲爹是一等伯爵。
人家的府邸是三进的大四合院,可比这边舒适许多,即便是分了宅子,也不会真搬过来住。
正所谓:东城富、西城贵、北城穷、南城贱。
韩泽玉买下的店铺就在城东区域,距离内城非常近。
他们住在哪边都可以,毕竟七品官也不用早起去上朝。
韩泽玉听闻自家多了套宅子,虽说只是一进的四合院,但免费的他还挑什么呀!
“哇~相公你太棒了,快来让我亲一口。”
苏时恩冷哼:“前几天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变脸速度真快。”
韩泽玉嬉皮笑脸,相当豪迈:“那我让你亲一口,要是还不满意的话,你就多来几口。”
苏时恩伸手,揪了揪某人通黄的小脸儿,跟他说了郭榜眼会在明天搬家的事。
韩泽玉收起钥匙,决定明天去探查一番。
毕竟是要相处三年的邻居,虽做不到知根知底,但好歹先探探那家人的脾气秉性。
韩泽玉出马,必须事半功倍,苏时恩放心的去翰林院纂修史书。
榜眼和探花跟他做着同样的工作,偶尔三人也能聊上几句。
苏时恩看出来郭子慕有些走神,应当是在担心搬家之事。
想想还是他省心,毕竟他家玉哥儿无所不能,强的可怕。
此时的全能战士韩泽玉,正热情的帮邻居家抬水缸。
郭家最大的男丁十六岁,他本想把水缸淘洗干净,结果那缸太重了,他压根儿挪不动,只能费力的踩着凳子,一点一点往外淘水。
热心邻居韩泽玉见此情景,立马挺身而出,伸出援手。
郭家人目瞪口呆,眼睁睁的看着那重达两百斤的水缸,被热心邻居给单手放倒了。
水缸里的污水倾泻而出,流到了院子中的排水沟里。
郭家大儿子刷水缸的功夫,韩泽玉已经跟郭夫人聊起了家常。
片刻过后,见水缸已经刷洗干净,韩泽玉也不用人求助,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又轻巧的将水缸扶了起来。
即便已经见识过一次,再次目睹依旧感到震撼,这是天生神力吗?
韩泽玉离开后,郭夫人开始研究起开辟菜地的事宜。
就这么大点的四合院,也没多余的地方,还是听从韩小哥儿的建议,将花坛利用起来吧!
韩泽玉是自己过来的,看了热闹、聊了天,活都干完了,也没用上一个时辰。
只需动动手指,整座宅子就被打扫的一尘不染,花坛里的土壤也被他翻了个底朝天。
捡了两枚铜板,韩泽玉感慨万千,就这屁大点儿的土地,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苏时恩回到家,问玉哥儿侦查的如何,左邻右舍跟对门好不好相处?郭家人是否可交?
韩泽玉一边啃着甜瓜,一边跟相公分享情报。
“对门那家挺消停,好似没什么人气;隔壁那家有一个熊孩子,还有惯孩子的熊爷奶;郭家基本上都是老实人,不难相处。”
苏时恩听出了话里有话,于是追问道:“此话怎讲?”
韩泽玉高深莫测道:“郭家有一妻一妾、四个孩子、三个下人,长子十六岁,目前还是童生,原配还生了两个女儿,他们家最小的儿子是小妾生的,今年才五六岁的样子。”
苏时恩琢磨一下,给出了自己的推断:“从孩子的年龄来推断,那小妾是在郭榜眼中举之后才纳的。以他家的经济条件来看,这妾室很可能不是他主动纳的,而是别人送的,或者说是自己爬上位的。”
韩泽玉点点头,那些高喊着:“我不是来拆散这个家,而是来加入这个家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没点儿心机跟手段,能和正室夫人处成姐妹吗?
两口子不厚道的分析着别人家的事,不过也只是点到为止,过多的探究就不好了。
毕竟在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虽然韩泽玉接受不了,但也不会当面指指点点。
他又不是圣父,逮着不顺眼的就得批判一下,过好自家的日子就可以。
苏时恩大致了解了郭家的情况,日后在交谈中也能避免犯忌讳。
郭家人已经雷厉风行的搬进了新家,韩泽玉这边倒是不急,他先把菜种洒下去,又添置了几样新家具,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始搬家。
苏时恩刚适应了翰林院的工作,正要开启喝茶看书的摸鱼日常,结果突然接受了一份暂时的调令。
什么情况?他这是要去皇上面前混眼熟了吗?
第266章 知名恋爱脑
状元郎李唐是从六品修馔,虽然官职不高,但有机会接近皇帝,妥妥的天子近臣。
他们的职责是记录帝王的言行举止,起草机要文书,因此地位较为特殊。
修馔不止一人,因此他们也是施行轮岗制度的。
翰林院的假期是五日一休沐,正巧这五日轮到李唐去皇帝跟前当差,结果皇帝陛下给他放了几天假。
理由是状元郎的曾祖父身体抱恙,准许他回家陪伴几日,尽尽孝。
李唐诚惶诚恐的谢了恩,回家一看,曾祖父哪里是身体抱恙,他老人家分明是命不久矣。
老爷子今年八十岁,绝对是本朝少有的长寿之人。
别说是自己的曾祖母,就连他的两房妾室,都被他给熬走了。
曾祖父风光了半辈子,现如今即将撒手人寰,却还是贪恋他那点儿“红尘俗事”。
回光返照的关键时刻,不是跟子孙后代诉说难舍之情。
而是一再叮嘱祖父,要将侍奉他多年的两位爱妾的骨灰,跟他合葬在同一片墓地。
当即祖父的脸色就沉了下来,当朝实权在握的内阁学士,官场中处变不惊的老狐狸,都险些没压抑住,差点对着亲爹爆了粗口。
老头在弥留之际还在念叨着这些破事儿,李大人只管表演伤心欲绝,完全没搭茬。
要问他的眼泪是从何而来?那完全是被亲爹给气的。
跟小妾的骨灰合葬,你又将明媒正娶的妻子置于何地?
再说这个时机也不对,老头子但凡再熬个两年,他也好顺势退下来。
结果李唐刚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这边老爷子便撒手人寰。
虽说本朝不强制守孝,但丁忧三年是必须的。
以他六十三岁的高龄,三年后即便是能够被启用,怕也是做不得内阁学士了。
可悲可叹,天意弄人,造化弄人啊……
翰林院编修的工作内容是政令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倒是跟修馔有些类似。
临危受命的苏时恩,暂时接任了李唐的工作,跟在皇帝身边,记录着皇帝陛下的日常起居。
也是在这个时候,苏时恩才发现了御案上的话本子。
看出来了,皇帝陛下对《原夏纪年》是真爱,应当是翻看过许多遍,不然达不到这个厚度。
苏时恩瞳孔地震,当真是大型社死现场,皇帝该不会是知道他的马甲吧?
皇帝陛下心情很好,到底是年轻人,一点儿都不禁吓。
朕不光知道你的马甲,就连你家夫郎的马甲,朕也是如雷贯耳啊!
“苏爱卿,你可看过这本志怪小说?听说在年轻群体中很受追捧。”
苏时恩诚实道:“回禀陛下,微臣的确看过。”
正在苏时恩的大脑疯狂运转之时,皇帝陛下又换了个话题。
“铁将军跟朕提过,在前不久的案子中,你出了不少力,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现如今案件告一段落,但朕不能大力嘉奖于你,实在是兹事体大,怕有漏网之鱼对你展开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