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97节
有了马车, 锦娘遂对蒋羡道:“你可别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得把咱们的四千贯提取出来。”
蒋羡连忙道:“我自然记着,但是我刚履新,就去金银铺拖着那么多箱钱回来不好啊。”
“这次不必换成铜子儿,你在界身巷找一个有口碑的金银铺, 全部倾成十二两半的束腰金铤, 记住要十分金,不能被人哄骗做成九分金,如此三十多个金铤一个箱子拉回来就够了。”锦娘如此道。
蒋羡则道:“娘子, 全部换成金铤,平日花销呢?”
“这四千贯是咱们俩最后的救命钱,从现下开始就不能动了。我之前不是告诉你咱们有五千多贯吗?有四千贯存着,带着五百贯,另外还有五百多贯,我在汴京让金银铺的人跟我打了些金银器皿,即便是请人吃饭,也是拿的出手。”
说罢,锦娘又拿了一根钥匙,开了个箱笼给他看。
蒋羡望了过去,见里面都是银嵌栀子花的果菜碟,盘心各錾团窠折纸花纹,有牡丹、菊花、芍药、莲花、一把莲、茶花、木芙蓉、木槿、栀子、菱花。又有银鎏金的菱花盏五个,盏口分别做成梅花、秋葵、菱花、栀子、千叶莲花,盏心和内壁都一样的花纹。再有两个金盏、金芙蓉花和金葵花,还有银水仙花台盏和银菊花盏。
“真好看啊,咱们可以用来待客了。”蒋羡看着笑眯眯的。
锦娘则道:“那得看你招待什么人了,你初来乍到的,得低调安静为上。若是太过露富,容易招人怨恨。”
蒋羡也觉得可以,但听妻子道:“我们如今手里仅有二百五十六两,我打算用作一年多的开销,所以从现下开始得勤俭一些,如此方是长久之计。”
过日子不要太过勤俭,容易失去乐趣,但若太奢靡,容易不给自己以后留后路。
蒋羡自是没什么意见,家中一直就是妻子当家,反正钱是一直都够用。
夫妇二人把这些公事商量好,锦娘又说起县尊娘子明日要在园子里替她接风云云。蒋羡倒是说起一桩事情,还怕锦娘生气:“有人打听娘子的来历,我便说娘子家虽然不是高门显宦,却富而知礼,家中有书香之气。”
“我也打算如此说呢,这也没什么。”就像普通人去应聘还得把自己的简历写的完美一些呢。尤其是这是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她很为自己骄傲,从小丫头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但是,对着不熟悉的人,你实话实说,人家反而嘲笑于你,故而就得包装一下自己,只要不过分都成。
蒋羡松了一口气,娘子实在是深谙人情世故,倒是不是那种死心眼子。
又说齐娘子先让人在县衙的后花园中备下酒宴,锦娘今日身着墨绿地印金罗对襟香色杂宝纹绮褙子,又外罩一层纱衣,里面着松花色折枝花的抹胸,下穿牙白色褶裙。胸口戴一串水晶项链,手上戴着铺翠的手镯。
再看在场众人,齐娘子梳着多鬟髻,头上珠翠环绕,金凤簪、金博髻还有金插梳,看起来粉雕玉琢,倒是很有打扮。再有主簿田娘子,也是精心打扮,她梳着龙蕊髻,头上插着花钿、珠花,手上戴着两枚猫睛石的戒指。
比之这两位,包娘子首饰要逊色一些,但比她们打扮的更吸睛,她头发梳的云鬓叠起,斜斜的插着一只金步摇,银红的抹胸外罩素白的纱衣若隐若现。
几人厮见一番,众人看她又是另一番的场景,都觉得她打扮的雅致贵气。
按照众人地位,首桌是县尊齐娘子坐正上首,往下依次是主簿田娘子、锦娘、包娘子。
第二桌便是小吏们的娘子。
席间,齐娘子让家中两个会弹唱的丫头唱了一首《西江月》和《鹧鸪天》,站着把盏的押司娘子正凑趣热络。
“马上就要中秋了,县尉娘子远从汴京过来,不知晓咱们这地方虽小,可是热闹的紧。贵家张灯结彩,民间也是通宵达旦。”
锦娘笑道:“吴县为平江军的首县,历来富庶,我虽然只下船时看了人物风貌,亦是觉得人杰地灵。”
“魏家妹妹家中可有儿女?”田娘子笑问。
锦娘道:“有一儿一女,都还小,也不好让他们出来。姐姐呢?”
田娘子自道:“我头年生了个哥儿,没站住,好在后来又生了个哥儿,也堪堪三岁大的年纪。”说罢,又道:“前头姐姐倒是生了个姐儿,已经嫁到西京去了。”
没想到田娘子竟然是填房,锦娘倒是很惊讶,更没想到她这般坦诚。但她没有就这个话题说,而是谈起时兴首饰绢花胭脂布料这些比较安全的话题。
宴席已毕,大家到廊下投壶、打双陆、斗草。锦娘在船上已经是练过数次了,但和包娘子打双陆时,依旧不是她的对手,输给了她二两银子,包娘子赢了之后笑的是花枝乱颤。
却说趁着包娘子起身小解的功夫,秦都头的浑家拉了锦娘到假山后头道:“县尉娘子,您可是不知晓吧?那东边院子,一共二十间房,原本该是您的。是被梅家强占了去,我们听了这事儿,都很为您鸣不平呢。”
秦都头的浑家很有些看不惯包娘子,尤其是见她言行举止轻佻,再看后来的锦娘,明显谈吐不俗,待人大方和气,因此也是借着此事想博得锦娘信任。
锦娘对别人的投诚,她当然是欢喜的,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你说话若是没个替你捧场的,你没有声势,消息也不灵通。
但是当着秦都头浑家的面,锦娘则道:“我们两家都是县尉,官位都是一样的,她们既然住了便住吧。我见包娘子人倒是还好,旧事便不必再提了吧。”
“娘子真是宽厚人。”秦都头的浑家赞道。
锦娘连忙摆手:“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我这个人便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来县衙后,包娘子对我并无不妥。”
她在说话时,听到后面树枝有响动,佯装不知,倒是很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秦都头的浑家听了连连赞服,二人又听前头在喊她们,随一同过去了。
殊不知,等她二人离开后,包娘子才从那树后面走出来。
这包娘子原本是招宣府上招宣夫人的贴身丫头,倒是早早就被招宣梳拢了,这梅县尉本是招宣抚亲兵出身。那招宣毕竟年纪大了,夫人醋性又大,包娘子便私下和梅县尉有了些首尾,后来梅县尉给招宣送了二百两银子,才得了这个官职,招宣娘子得知这梅县尉浑家死了,遂一石二鸟把包娘子嫁给了梅县尉。
因她这个出身,偏偏她又不认命,刚到县衙时,知晓田娘子也是填房时,二人玩的还很有,有同病相怜之感。没想到田娘子不仅嫁妆巨富,还生了儿子,相貌还好看,县尊娘子也是明显更看重田娘子一些。
荫官和武官有什么区别,还不是都被进士出身的文官看不起。
但是齐娘子就是更抬举田娘子一些,前些日子节度使的夫人过来,都没有让她出席。
原本听说新来的县尉是正经进士出身,她寻思看看,不曾想这魏氏看起来颇有礼数,为人不掐尖要强,看她的举止言谈,应该也是出生书香门第,却难得没什么门第之见。
又说等宴毕之后,次日包娘子拿着针线过来与锦娘一起做,锦娘又把女儿筠姐儿喊过来拜会,还歉意道:“我那个儿子才一岁,不成体统,不好见姐姐。”
包娘子回去让人备了一份银项圈送来,次日锦娘就让女儿戴上,这让包娘子越发受用。
再说齐娘子请了之后,原本该田娘子接着请的,但是又正逢中秋,众人只说等中秋之后再一起吃饭。
蒋羡这边也把金铤换了回来,夫妇二人锁好,又密密的藏好。
锦娘笑道:“从此,就当这四千贯没有,咱们紧着用钱。”
“可是娘子,马上就要中秋了,还得备礼啊。”蒋羡兀自担心。
锦娘笑道:“不过是送些团饼果品罢了,耗费不了几个钱。”
蒋羡疑惑:“以前娘子不是还往刘计相家里送螃蟹吗?那个可不便宜啊。”
锦娘摇头:“那是因为你在人家家里啊,你如今是官了,咱们一开始过来拜会之后便罢了。我也问过包娘子、田娘子,她们都是这般的。”
说罢,又吩咐橘香去买西瓜、石榴来,又向秦都头的浑家打听本城有名的小饼店,亲自买回来尝了一些,遂选了两盒并瓜果送往县衙其余三家。
西瓜多籽,象征多子多福;西瓜瓤红,团圆、喜庆契合中秋节的家人团聚欢乐,故而这礼送去多欢喜。
田娘子当即回了一捧沾着露水的鲜花,两匣子玫瑰酥饼,再有一匣子葡萄。
阿盈笑道:“田娘子的东西真是新鲜,咱们都没见过,这玫瑰味儿的倒是头一次吃。”
“我看也是。”锦娘也拿了一块出来尝,没有寻常酥饼那油腻腻的味道,玫瑰味儿很容易发苦,可这个倒是很清甜。
田娘子正好带着儿子过来,听锦娘说玫瑰酥饼好吃,赶忙送了方子过来,锦娘兴致勃勃道:“等我日后有功夫了,一定让厨下做。”
田娘子的儿子叫冬哥儿,这孩子生的眉眼不俗,就是身体上有些弱,但小孩子小时候都很容易小病小痛的,连筠姐儿都拉了几天肚子才止住。
二人说起儿女经停不下来,锦娘还有专门的簿子记下儿女们平日起居,田娘子爱听这些。
又说中秋之后,齐娘子病了一场,锦娘过来探病,见她脸儿蜡黄,头上勒着抹额,忙道:“娘子快些躺下,我们来探病,哪里劳动您起来。”
齐娘子这病也多是妇人病,还是心病,她膝下无子,妾侍有儿子。虽然待她还算恭敬,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日后如何?
因此,她想出去烧香拜神,但她一个人出去不妥,又同锦娘道:“魏家妹妹过来这些日子,我也未曾带你出去走走,等我好了,咱们一处去紫金庵烧香。”
锦娘自是应下。
却说她出来时,见县令家中过来一个梳着丫髻的年轻女子进来,很是伶俐的样子,手上拿着扎针的用具,遂问齐娘子身边的丫头:“此人可是医女?”
“她是本县的女仵作,只是通些医术,我家娘子常常犯了寒症,就找她扎几针就好了。”丫头道。
锦娘这还是头一回见到女仵作呢,还觉得有些稀奇。
晚上,蒋羡从外头回来,如今热气散了一些,家下做的都是些可口的小菜,鲜有肥腻腻的菜,她正与蒋羡道:“县尊娘子要我们三日后一起去紫金庵。”
“烧香拜佛?唔,也好,你也能出去走走。”蒋羡笑道。
他也乐意娘子出来之后,多与人来往,以前在京中的时候,他见娘子为人有些孤僻,现下外放,人缘反而好了起来。心想以前娘子是只需要刺绣就行,不需要麻烦的维持人际往来,但是到这里,人际交往反而是很重要的。
甚至有些事情从后宅,能够窥得前堂的事情。
“羡郎,你和梅县尉相处的如何?”锦娘帮他盛了一碗汤,又关心道。
蒋羡点头:“还成吧,我看此人倒是有几分精明强干,三教九流都能结识,与我处事也并不鲁莽。”
锦娘见他如此,遂道:“你们公门之中的事情我不知道,我就知晓凡事多留个心眼准是没错的。”
这就是锦娘,在涉及到别人的专业领域,她从来不指手画脚。
是日,锦娘随众人一同去紫金庵中,蒋羡派傔从丁三跟着她们一道过去保护,丁三赶马车,马车里则坐着锦娘和方妈妈,后面的驴车则是陈小郎在赶,坐着阿盈和青蓉。
锦娘这次就没有戴帷帽,而是在头上披了一层白纱,看起来倒似观音了。她不大信什么鬼神,但依旧手抄一本经书送过来。
方妈妈笑道:“这吴县倒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的。”
“妈妈,您说齐娘子刚刚病了初愈,怎么就要上这庵里拜佛。”锦娘不明白,若是她必定是好好休养才是。
方妈妈积年的老人了,哪有什么不明白的:“妇人最在意的还不是儿子,这齐娘子是个贤惠的,庶子女几个,自己膝下却空无一人,怎么不上心。尼姑庵里有些尼姑就捏有生子秘方,说不定就是讨要这个的。”
锦娘摇头:“天下哪有什么生子秘方啊。”
但是齐娘子瞒着她,她和齐娘子交情泛泛,自然不好相劝。
等到了紫金庵,又有庵里的姑子出来迎接,众人前呼后拥的一道过去。不曾想竟然是仵作娘子陪在齐娘子的身边,锦娘便没有往上凑,听得包娘子过来道:“一个小小仵作,好不晓事,巴结上了县尊娘子,还真以为自己会飞上枝头变凤凰啊。”
女性仵作一般称作“坐婆”、“稳婆”等,主要负责对妇女的下身进行检查。
这仵作娘子原本年纪轻轻没有成婚,是不可能做仵作的,但她偏偏母亲是女医,她又爱破案,因此便女承父业,破格成了女仵作。
关键是县衙办案的便是梅县尉和蒋羡二人,锦娘对蒋羡倒是很放心,包娘子大抵是怕丈夫和女仵作接触太多,所以又说了不少闲话,锦娘只听着,并不附和什么。
不过,锦娘对包娘子道:“怎么前面仿佛还有一行人等在那里,似乎不是庙里的姑子啊。”
包娘子笑道:“那个是本县乡绅,城中有金银铺、布庄,生意做的极大。她家族亲在朝任官,等闲官员也不敢轻视。”
“包姐姐懂的真多,双陆打的又好,我那官人说让我好好跟在你身边多学学。”锦娘一脸服气的样子。
包娘子这个人虽然为人两面三刀,又心性狠辣,可她又是个非常真性情的人。
似田娘子知晓包娘子不好惹,反而软弱起来,一味讨好,以和气为上。锦娘虽然谦让她几分,但说些软话,却办硬事,就像在她跟前的秦都头的浑家,她就不会因为包娘子不喜欢,就和秦都头的浑家切割。也不会因为包娘子不喜欢田娘子,就不和田娘子来往。
前面的乡绅姓顾,其娘子顾夫人和婆母顾老夫人再有儿女媳妇都在一处迎接。
顾老夫人年纪虽大,却姜桂之性,老而弥辣,她看来颇为精明:“老身为县尊娘子和几位娘子备下一桌素斋,这紫金庵的素斋娘子们可千万要尝尝。”
齐娘子笑道:“紫金庵平日香火旺盛,求素斋之人都排到明年去了,今日咱们能直接过来,还安排的如此妥当,真是多亏了顾老夫人和顾夫人啊。”
顾夫人连忙出来道不敢。
这庵堂依山傍水,古朴雅致,道路旁枝叶繁茂,小巧精致。她也曾经逛过汴京古刹,和古刹的恢弘不同,这里就是很有江南特色。
素斋果然很可口,味道极鲜,却没有夹生的感觉。锦娘最怕吃到看菜,就是那种看起来特别有食欲,摆特别漂亮的菜,吃起来却非常难吃。
顾家人十分周到,对两位押司的娘子都以礼相待,送给众人的礼物也不是非常粗俗的给,而是说天热了,怕众人热,送了一柄扇子来。这扇子乍看平平,却很有玄机,扇面上所用竹丝骨子细如鬃毛,扇柄则采用脱胎和剔犀工艺,柄把镂空,透雕对称的三组如意云头纹饰,镂空的花纹还能转动。
这可是雕漆镂空的技艺,锦娘在心里啧了两声。
用完饭,众人一路颠簸,便去客房歇息。锦娘只是陪衬过来,送是十两银子的香火钱,遂真的去睡觉了。
蒋羡连忙道:“我自然记着,但是我刚履新,就去金银铺拖着那么多箱钱回来不好啊。”
“这次不必换成铜子儿,你在界身巷找一个有口碑的金银铺, 全部倾成十二两半的束腰金铤, 记住要十分金,不能被人哄骗做成九分金,如此三十多个金铤一个箱子拉回来就够了。”锦娘如此道。
蒋羡则道:“娘子, 全部换成金铤,平日花销呢?”
“这四千贯是咱们俩最后的救命钱,从现下开始就不能动了。我之前不是告诉你咱们有五千多贯吗?有四千贯存着,带着五百贯,另外还有五百多贯,我在汴京让金银铺的人跟我打了些金银器皿,即便是请人吃饭,也是拿的出手。”
说罢,锦娘又拿了一根钥匙,开了个箱笼给他看。
蒋羡望了过去,见里面都是银嵌栀子花的果菜碟,盘心各錾团窠折纸花纹,有牡丹、菊花、芍药、莲花、一把莲、茶花、木芙蓉、木槿、栀子、菱花。又有银鎏金的菱花盏五个,盏口分别做成梅花、秋葵、菱花、栀子、千叶莲花,盏心和内壁都一样的花纹。再有两个金盏、金芙蓉花和金葵花,还有银水仙花台盏和银菊花盏。
“真好看啊,咱们可以用来待客了。”蒋羡看着笑眯眯的。
锦娘则道:“那得看你招待什么人了,你初来乍到的,得低调安静为上。若是太过露富,容易招人怨恨。”
蒋羡也觉得可以,但听妻子道:“我们如今手里仅有二百五十六两,我打算用作一年多的开销,所以从现下开始得勤俭一些,如此方是长久之计。”
过日子不要太过勤俭,容易失去乐趣,但若太奢靡,容易不给自己以后留后路。
蒋羡自是没什么意见,家中一直就是妻子当家,反正钱是一直都够用。
夫妇二人把这些公事商量好,锦娘又说起县尊娘子明日要在园子里替她接风云云。蒋羡倒是说起一桩事情,还怕锦娘生气:“有人打听娘子的来历,我便说娘子家虽然不是高门显宦,却富而知礼,家中有书香之气。”
“我也打算如此说呢,这也没什么。”就像普通人去应聘还得把自己的简历写的完美一些呢。尤其是这是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她很为自己骄傲,从小丫头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但是,对着不熟悉的人,你实话实说,人家反而嘲笑于你,故而就得包装一下自己,只要不过分都成。
蒋羡松了一口气,娘子实在是深谙人情世故,倒是不是那种死心眼子。
又说齐娘子先让人在县衙的后花园中备下酒宴,锦娘今日身着墨绿地印金罗对襟香色杂宝纹绮褙子,又外罩一层纱衣,里面着松花色折枝花的抹胸,下穿牙白色褶裙。胸口戴一串水晶项链,手上戴着铺翠的手镯。
再看在场众人,齐娘子梳着多鬟髻,头上珠翠环绕,金凤簪、金博髻还有金插梳,看起来粉雕玉琢,倒是很有打扮。再有主簿田娘子,也是精心打扮,她梳着龙蕊髻,头上插着花钿、珠花,手上戴着两枚猫睛石的戒指。
比之这两位,包娘子首饰要逊色一些,但比她们打扮的更吸睛,她头发梳的云鬓叠起,斜斜的插着一只金步摇,银红的抹胸外罩素白的纱衣若隐若现。
几人厮见一番,众人看她又是另一番的场景,都觉得她打扮的雅致贵气。
按照众人地位,首桌是县尊齐娘子坐正上首,往下依次是主簿田娘子、锦娘、包娘子。
第二桌便是小吏们的娘子。
席间,齐娘子让家中两个会弹唱的丫头唱了一首《西江月》和《鹧鸪天》,站着把盏的押司娘子正凑趣热络。
“马上就要中秋了,县尉娘子远从汴京过来,不知晓咱们这地方虽小,可是热闹的紧。贵家张灯结彩,民间也是通宵达旦。”
锦娘笑道:“吴县为平江军的首县,历来富庶,我虽然只下船时看了人物风貌,亦是觉得人杰地灵。”
“魏家妹妹家中可有儿女?”田娘子笑问。
锦娘道:“有一儿一女,都还小,也不好让他们出来。姐姐呢?”
田娘子自道:“我头年生了个哥儿,没站住,好在后来又生了个哥儿,也堪堪三岁大的年纪。”说罢,又道:“前头姐姐倒是生了个姐儿,已经嫁到西京去了。”
没想到田娘子竟然是填房,锦娘倒是很惊讶,更没想到她这般坦诚。但她没有就这个话题说,而是谈起时兴首饰绢花胭脂布料这些比较安全的话题。
宴席已毕,大家到廊下投壶、打双陆、斗草。锦娘在船上已经是练过数次了,但和包娘子打双陆时,依旧不是她的对手,输给了她二两银子,包娘子赢了之后笑的是花枝乱颤。
却说趁着包娘子起身小解的功夫,秦都头的浑家拉了锦娘到假山后头道:“县尉娘子,您可是不知晓吧?那东边院子,一共二十间房,原本该是您的。是被梅家强占了去,我们听了这事儿,都很为您鸣不平呢。”
秦都头的浑家很有些看不惯包娘子,尤其是见她言行举止轻佻,再看后来的锦娘,明显谈吐不俗,待人大方和气,因此也是借着此事想博得锦娘信任。
锦娘对别人的投诚,她当然是欢喜的,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你说话若是没个替你捧场的,你没有声势,消息也不灵通。
但是当着秦都头浑家的面,锦娘则道:“我们两家都是县尉,官位都是一样的,她们既然住了便住吧。我见包娘子人倒是还好,旧事便不必再提了吧。”
“娘子真是宽厚人。”秦都头的浑家赞道。
锦娘连忙摆手:“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我这个人便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来县衙后,包娘子对我并无不妥。”
她在说话时,听到后面树枝有响动,佯装不知,倒是很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秦都头的浑家听了连连赞服,二人又听前头在喊她们,随一同过去了。
殊不知,等她二人离开后,包娘子才从那树后面走出来。
这包娘子原本是招宣府上招宣夫人的贴身丫头,倒是早早就被招宣梳拢了,这梅县尉本是招宣抚亲兵出身。那招宣毕竟年纪大了,夫人醋性又大,包娘子便私下和梅县尉有了些首尾,后来梅县尉给招宣送了二百两银子,才得了这个官职,招宣娘子得知这梅县尉浑家死了,遂一石二鸟把包娘子嫁给了梅县尉。
因她这个出身,偏偏她又不认命,刚到县衙时,知晓田娘子也是填房时,二人玩的还很有,有同病相怜之感。没想到田娘子不仅嫁妆巨富,还生了儿子,相貌还好看,县尊娘子也是明显更看重田娘子一些。
荫官和武官有什么区别,还不是都被进士出身的文官看不起。
但是齐娘子就是更抬举田娘子一些,前些日子节度使的夫人过来,都没有让她出席。
原本听说新来的县尉是正经进士出身,她寻思看看,不曾想这魏氏看起来颇有礼数,为人不掐尖要强,看她的举止言谈,应该也是出生书香门第,却难得没什么门第之见。
又说等宴毕之后,次日包娘子拿着针线过来与锦娘一起做,锦娘又把女儿筠姐儿喊过来拜会,还歉意道:“我那个儿子才一岁,不成体统,不好见姐姐。”
包娘子回去让人备了一份银项圈送来,次日锦娘就让女儿戴上,这让包娘子越发受用。
再说齐娘子请了之后,原本该田娘子接着请的,但是又正逢中秋,众人只说等中秋之后再一起吃饭。
蒋羡这边也把金铤换了回来,夫妇二人锁好,又密密的藏好。
锦娘笑道:“从此,就当这四千贯没有,咱们紧着用钱。”
“可是娘子,马上就要中秋了,还得备礼啊。”蒋羡兀自担心。
锦娘笑道:“不过是送些团饼果品罢了,耗费不了几个钱。”
蒋羡疑惑:“以前娘子不是还往刘计相家里送螃蟹吗?那个可不便宜啊。”
锦娘摇头:“那是因为你在人家家里啊,你如今是官了,咱们一开始过来拜会之后便罢了。我也问过包娘子、田娘子,她们都是这般的。”
说罢,又吩咐橘香去买西瓜、石榴来,又向秦都头的浑家打听本城有名的小饼店,亲自买回来尝了一些,遂选了两盒并瓜果送往县衙其余三家。
西瓜多籽,象征多子多福;西瓜瓤红,团圆、喜庆契合中秋节的家人团聚欢乐,故而这礼送去多欢喜。
田娘子当即回了一捧沾着露水的鲜花,两匣子玫瑰酥饼,再有一匣子葡萄。
阿盈笑道:“田娘子的东西真是新鲜,咱们都没见过,这玫瑰味儿的倒是头一次吃。”
“我看也是。”锦娘也拿了一块出来尝,没有寻常酥饼那油腻腻的味道,玫瑰味儿很容易发苦,可这个倒是很清甜。
田娘子正好带着儿子过来,听锦娘说玫瑰酥饼好吃,赶忙送了方子过来,锦娘兴致勃勃道:“等我日后有功夫了,一定让厨下做。”
田娘子的儿子叫冬哥儿,这孩子生的眉眼不俗,就是身体上有些弱,但小孩子小时候都很容易小病小痛的,连筠姐儿都拉了几天肚子才止住。
二人说起儿女经停不下来,锦娘还有专门的簿子记下儿女们平日起居,田娘子爱听这些。
又说中秋之后,齐娘子病了一场,锦娘过来探病,见她脸儿蜡黄,头上勒着抹额,忙道:“娘子快些躺下,我们来探病,哪里劳动您起来。”
齐娘子这病也多是妇人病,还是心病,她膝下无子,妾侍有儿子。虽然待她还算恭敬,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日后如何?
因此,她想出去烧香拜神,但她一个人出去不妥,又同锦娘道:“魏家妹妹过来这些日子,我也未曾带你出去走走,等我好了,咱们一处去紫金庵烧香。”
锦娘自是应下。
却说她出来时,见县令家中过来一个梳着丫髻的年轻女子进来,很是伶俐的样子,手上拿着扎针的用具,遂问齐娘子身边的丫头:“此人可是医女?”
“她是本县的女仵作,只是通些医术,我家娘子常常犯了寒症,就找她扎几针就好了。”丫头道。
锦娘这还是头一回见到女仵作呢,还觉得有些稀奇。
晚上,蒋羡从外头回来,如今热气散了一些,家下做的都是些可口的小菜,鲜有肥腻腻的菜,她正与蒋羡道:“县尊娘子要我们三日后一起去紫金庵。”
“烧香拜佛?唔,也好,你也能出去走走。”蒋羡笑道。
他也乐意娘子出来之后,多与人来往,以前在京中的时候,他见娘子为人有些孤僻,现下外放,人缘反而好了起来。心想以前娘子是只需要刺绣就行,不需要麻烦的维持人际往来,但是到这里,人际交往反而是很重要的。
甚至有些事情从后宅,能够窥得前堂的事情。
“羡郎,你和梅县尉相处的如何?”锦娘帮他盛了一碗汤,又关心道。
蒋羡点头:“还成吧,我看此人倒是有几分精明强干,三教九流都能结识,与我处事也并不鲁莽。”
锦娘见他如此,遂道:“你们公门之中的事情我不知道,我就知晓凡事多留个心眼准是没错的。”
这就是锦娘,在涉及到别人的专业领域,她从来不指手画脚。
是日,锦娘随众人一同去紫金庵中,蒋羡派傔从丁三跟着她们一道过去保护,丁三赶马车,马车里则坐着锦娘和方妈妈,后面的驴车则是陈小郎在赶,坐着阿盈和青蓉。
锦娘这次就没有戴帷帽,而是在头上披了一层白纱,看起来倒似观音了。她不大信什么鬼神,但依旧手抄一本经书送过来。
方妈妈笑道:“这吴县倒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的。”
“妈妈,您说齐娘子刚刚病了初愈,怎么就要上这庵里拜佛。”锦娘不明白,若是她必定是好好休养才是。
方妈妈积年的老人了,哪有什么不明白的:“妇人最在意的还不是儿子,这齐娘子是个贤惠的,庶子女几个,自己膝下却空无一人,怎么不上心。尼姑庵里有些尼姑就捏有生子秘方,说不定就是讨要这个的。”
锦娘摇头:“天下哪有什么生子秘方啊。”
但是齐娘子瞒着她,她和齐娘子交情泛泛,自然不好相劝。
等到了紫金庵,又有庵里的姑子出来迎接,众人前呼后拥的一道过去。不曾想竟然是仵作娘子陪在齐娘子的身边,锦娘便没有往上凑,听得包娘子过来道:“一个小小仵作,好不晓事,巴结上了县尊娘子,还真以为自己会飞上枝头变凤凰啊。”
女性仵作一般称作“坐婆”、“稳婆”等,主要负责对妇女的下身进行检查。
这仵作娘子原本年纪轻轻没有成婚,是不可能做仵作的,但她偏偏母亲是女医,她又爱破案,因此便女承父业,破格成了女仵作。
关键是县衙办案的便是梅县尉和蒋羡二人,锦娘对蒋羡倒是很放心,包娘子大抵是怕丈夫和女仵作接触太多,所以又说了不少闲话,锦娘只听着,并不附和什么。
不过,锦娘对包娘子道:“怎么前面仿佛还有一行人等在那里,似乎不是庙里的姑子啊。”
包娘子笑道:“那个是本县乡绅,城中有金银铺、布庄,生意做的极大。她家族亲在朝任官,等闲官员也不敢轻视。”
“包姐姐懂的真多,双陆打的又好,我那官人说让我好好跟在你身边多学学。”锦娘一脸服气的样子。
包娘子这个人虽然为人两面三刀,又心性狠辣,可她又是个非常真性情的人。
似田娘子知晓包娘子不好惹,反而软弱起来,一味讨好,以和气为上。锦娘虽然谦让她几分,但说些软话,却办硬事,就像在她跟前的秦都头的浑家,她就不会因为包娘子不喜欢,就和秦都头的浑家切割。也不会因为包娘子不喜欢田娘子,就不和田娘子来往。
前面的乡绅姓顾,其娘子顾夫人和婆母顾老夫人再有儿女媳妇都在一处迎接。
顾老夫人年纪虽大,却姜桂之性,老而弥辣,她看来颇为精明:“老身为县尊娘子和几位娘子备下一桌素斋,这紫金庵的素斋娘子们可千万要尝尝。”
齐娘子笑道:“紫金庵平日香火旺盛,求素斋之人都排到明年去了,今日咱们能直接过来,还安排的如此妥当,真是多亏了顾老夫人和顾夫人啊。”
顾夫人连忙出来道不敢。
这庵堂依山傍水,古朴雅致,道路旁枝叶繁茂,小巧精致。她也曾经逛过汴京古刹,和古刹的恢弘不同,这里就是很有江南特色。
素斋果然很可口,味道极鲜,却没有夹生的感觉。锦娘最怕吃到看菜,就是那种看起来特别有食欲,摆特别漂亮的菜,吃起来却非常难吃。
顾家人十分周到,对两位押司的娘子都以礼相待,送给众人的礼物也不是非常粗俗的给,而是说天热了,怕众人热,送了一柄扇子来。这扇子乍看平平,却很有玄机,扇面上所用竹丝骨子细如鬃毛,扇柄则采用脱胎和剔犀工艺,柄把镂空,透雕对称的三组如意云头纹饰,镂空的花纹还能转动。
这可是雕漆镂空的技艺,锦娘在心里啧了两声。
用完饭,众人一路颠簸,便去客房歇息。锦娘只是陪衬过来,送是十两银子的香火钱,遂真的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