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65节
不成,她得赶紧找一位合适的绣娘。
画完之后,才见蒋羡回来,锦娘迎了上去,又问道:“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姑母留我吃饭,我不好不留。”
原来蒋羡今日过去周家了,蒋氏留了晚饭,还说了好一会子话。
锦娘笑道:“你是和八哥一起去的吗?”
“不是,八哥去舅舅家了。”蒋羡笑道。
锦娘又让帮了找了寝衣给他:“快去沐浴吧,今日我陪你温书。”
蒋羡本来从昨夜就惦记着,今日又吃了几杯酒,甚至不顾丫头们在场,一把抱住她。几个丫头赶紧出去了,锦娘却扶着他肩膀道:“快去沐浴了再来。”
“娘子~你可知今日我吃酒读书一直都在想你。”蒋羡不满锦娘推开她。
锦娘想起昨日的确冷落他了,也不能不解风情,她旋即挽着他的手道:“那咱们一起去沐浴,如何?”
见他已经急不可耐了,锦娘可不能让他没有沐浴就碰自己,于是在他耳边道:“咱们还没有在别的地方试过呢。”
蒋羡一把打横抱起她去浴室……
一个时辰之后,二人一道出来,锦娘嗔怪的看了他一眼:“好好地亵裤都被撕烂了,明日我穿什么,真得让外人看看你的样子。”
貌美能干蕙质兰心的妻子已然是难得了,然而房事更是无比和谐,他成婚这些日子,几乎是日日做神仙。
因此,对于妻子这般埋怨,他自知理亏,一言不发。
他陪锦娘到床上说话,只道:“今日寻到合适的人手了吗?”
锦娘抚了抚胸口,把气息匀了下来,才道:“还没呢,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的。没事儿,明日还会有人来的,现下找一份差事也不容易。”
蒋羡也不是真的关心她绣铺的生意,只是寻个话头罢了,他翻身过来支起身子看向锦娘:“娘子,过几日我想带你去黄学士家中拜访一下,师母说很想见你一面。”
“见我一面?”锦娘虽然不害怕和人打交道,但是只觉得结交应酬都很累,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多挣钱。
“是啊,其实也就是家宴,大家不过聚在一处说说话而已。”蒋羡看锦娘有些紧张,立马往轻松了说。
锦娘望向他:“你希望我去吗?”
蒋羡点头:“我希望你去。”
“那我就去。”锦娘微微一笑。
不过,她道:“那你说咱们送些什么过去呢?我也不太了解她们的喜好。”
蒋羡道:“这事儿你就不必管了,交给我置办便好,先生爱喝蜜酒,师母爱吃果糖,这些我都让刘豆儿买回来了。”
锦娘赶紧起身记下,她每日事情繁多,若不记下就非常容易忘记。
记完之后,又到床上来,有些紧张道:“我既然初次上门,也不了解先生和师母的性情,就少说话吧。等慢慢熟悉了再说,要不然若是说错什么话,反倒让你不好。”
其实蒋羡本意是带她出去散散心,毕竟他听习秋说许氏去参加捶丸也都没叫锦娘,偏她从来不和自己说这些烦心事,可见她又有些过度紧张。不免想起她的出身,的确是缺少交际,但是她是为了自己才过去的。
如此,蒋羡笑道:“师母人很不错的,况且那日去的人也多,就只当多认识一些朋友,如何?”
对于蒋羡而言,与人交朋友,长袖善舞如吃饭一般简单,但是对于锦娘而言难度太大了,她其实不太要太多的社交,因为人情太多就无法静心画图绣花,朋友是要时间金钱感情去维系的。
但这些话若是说出来,恐怕蒋羡也很难理解,她也只是点头。
蒋羡对她道:“睡吧。”他手放在锦娘的背后,似抚拍婴儿似的,有节奏的拍着,等她睡着了,方起身去读书。
在第四天,锦娘才算是招到一位觉得还合适的绣娘,这位绣娘三十岁的年纪,青布包头,身上虽然有补丁,但看起来很整洁。原籍是平江府的人,自小从母亲学绣技,丈夫原本开了个小染坊,家中环境尚算殷实,但因为儿子被拐走了,夫妇二人寻到汴梁,盘缠几乎都花光了。
她夫妇二人便想都找一份事,把家业撑起来,否则,将来找到儿子,看到这么穷的家里,也不愿意回来。
锦娘很佩服她们,又见她过了自己的三关,遂答应让她先做一个月,若是一个月合格就开始签契约。
“朱嫂,我把布和花样给你,你照着上面先做些五毒的香包绳索。”锦娘指着画册给她看。
朱嫂见锦娘年纪不大,行事井井有条,据说还曾经是宫里出来的人。连这些花样子都是极其精美的,她连道:“是。”
她自个儿在做的空隙,见锦娘的手非常稳也十分快,一看就是行家,心中多了几分敬畏。
而锦娘招了人来后,她自己也轻松了不少。
她把领抹绣好之后,又亲自做自己设计的衣裳,也是让朱嫂先熟悉一下自己怎么做的,要求是什么:“一般像我图册上新画的样子,我会先做一套穿,你现在先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到时候只要有人定做,我就要交给你做的。”
朱嫂话不多,但是学起来很认真,锦娘忍不住点头,她不熟悉的地方,锦娘也会立马指点,还让她多保护手,别把昂贵的丝绸勾出丝来。
可惜身上的这套衣裳刚做完,一穿出去就有人要买,锦娘则是来不及看着朱嫂做,就得陪着蒋羡去黄学士家中了。
锦娘和他正好穿着新婚时做的情侣装,二人领抹都是并蒂莲,很有新婚夫妇的样子。锦娘端坐于马车里,对面的蒋羡正看着她,见她这样端庄可爱,这般正经,又想起夜里二人胡闹,真是判若两人。
到了黄学士门口,蒋羡先下马车,随后扶着锦娘下马车,锦娘下了马车之后,深吸一口气。
“十六郎君来了,学士老爷正在堂前,好几位弟子故交都在,就等您了。”下人见他们过来,立马上前道。
蒋羡看了锦娘一眼,看她眼神一直望着自己,似雏鸟似的,他心中揪的一疼,不免道:“我想先带内子拜见师母。”
也有仆妇来接锦娘,不免打趣道:“十六郎您就放心吧,我把您娘子亲自带进去。”
锦娘见蒋羡不放心,也忙道:“你去吧,我跟着这位妈妈进去就好。”
大户人家男人招待男人,女人招待女人,很少混在一起的。锦娘也知晓规矩,就催促他:“你快去吧。”
如此,蒋羡方离开。
锦娘就像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在的时候彷徨不安,家长一走,其实适应的很好。
她过来的时候,黄夫人这里已经有一些女客了,锦娘甚至看到了周四姑娘,据说她也是新婚没多久,嫁给一个外地知州的儿子。
四姑娘也看到锦娘了,她嫁到蔡州月余,公公升任襄州府知府,婆母和黄学士的夫人是表亲,走了这层关系,又她丈夫的确才学不错,拜入黄学士门下。
只不过,没想到在这里与昔日的奴婢平起平坐了。
“黄夫人。”锦娘福了一身。
黄夫人头发花白,身着深紫色的褙子,底下是褐色贴金裙。她看起来笑眯眯的,对锦娘道:“快坐下,十六郎相貌就已经很出众了,不曾想他家娘子竟然这般好相貌。”
锦娘知晓在完全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最好少说话,等逐渐熟悉了再说,故而她只是装羞涩,看起来文静极了。
不曾想锦娘的沉默却让四姑娘误以为是她见到了自己这个昔日旧主不安,怕自己说出她曾经做女使的事情,故而不愿意多说话。
她想说这魏锦娘真的多想了!自己可不是那等小人。
第64章
“我这上了年纪, 吃茶也不愿意吃,打扮也不爱了,也就是花花草草让我提起些兴致来。”黄夫人道。
今日这里来的都是黄学士收的弟子的妻子, 年纪最大的也就三十多岁, 都很矜持,并不敢多说什么。
还是黄夫人的长媳宁大娘子凑趣:“娘从银李园移植过来的‘洛阳锦’,同一枝头可以开出紫红、粉白两色花朵, 儿媳听说现在她们取了新名字叫什么‘二乔’。”
二乔的牡丹花在后世当然很有名, 现在却是在北宋刚培育出来。
众人又说一起去看牡丹花,锦娘和四姑娘都走在最后了, 锦娘倒是不觉得自己低周家姑娘们一等,人生本来就有高低起伏, 没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在图上看到牡丹是一回事, 真正看到二乔, 十分震撼。
“宁大娘子,我能不能把二乔画下来,若非亲眼所见, 实在是觉得太好看了。”锦娘心想自己若是能画出二乔, 以“洛阳锦”为名头,自己五六月份绣这个就尽够了。
宁大娘子见锦娘初见就面善腼腆,如今却提出这个要求,她们本就是书香人家,自然不无不可。
阿盈随时都背着墨盒和纸张, 锦娘也不需要什么很大的地方, 她本就是“花鸟派”专攻各种花的,对牡丹花的枝干叶子原本就十分熟悉,如今先匀墨后, 画出样子,再用勾线笔勾勒,再开始调色上色。
她一个人慢慢的画了一个多时辰,反应过来时,周围都没人了。
“她们人呢?”锦娘问道。
阿盈道:“仿佛是去那边打花牌了。”
“那咱们也过去吧。”锦娘笑眯眯的。
黄夫人中午宴请她们的菜色也并不是什么昂贵的菜色,但很有福建特色,尤其是牛肉羹,汤色非常清,都看不出什么特色来,不过是几块牛肉、几根细瘦姜丝、一把葱花。但是尝起来,味道浑然天成。
从黄家告辞回去时,锦娘还跟阿盈道:“咱们告诉橘香,也不知道橘香能不能做出这道菜出来。”
阿盈老实道:“恐怕不行,橘香那三板斧,也就咱们几个抬举罢了。”
锦娘掩唇直笑。
出了门,又见到蒋羡立马很关心的看着她,“怎么样?还好吧。”
锦娘镇定自若:“很好啊,我能有什么事儿啊。”
“那好,咱们回家。”蒋羡有好些话同她说。
锦娘则道:“你自个儿回去吧,我和阿盈要去店里,我还有急事呢。”她已经有了灵感,得快些把衣裳花样子绘制出来,哪里有闲工夫回家啊。
蒋羡愕然。
锦娘回到绣铺后,就开始画一件褙子,朱红素罗制成褙子,领抹绣魏紫和二乔牡丹以及粉蝶蹁跹,再在前胸各绣两朵二乔,褙子的边缘饰以牡丹花卉纹,用描金印彩之法。
有了灵感之后,几乎是一气呵成。
“明日再画两套不同颜色的。”锦娘伸了个懒腰。
再看朱绣娘做的,锦娘皱眉:“朱嫂,这里是你添的颜色么?”
朱嫂连忙道:“我是觉得这里绣一条枝叶更好。”
“朱嫂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每一根线都要算成本的,你多绣的不仅多费了线,而且破坏了我的布局。我请你来做,不是让你自个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锦娘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朱嫂平日见锦娘对谁态度都很好,也笑眯眯的,如今却直接指了出来,她连忙道:“您放心,我立马把线挑了,保管看不出来痕迹。”
锦娘笑道:“您能这般就好。”
回到家中,没想到蒋羡正躺在榻上,她赶忙过去道:“怎么在这里躺着,也不盖些薄衾,小心着凉了。”
本来是听到锦娘回来,才闭眼装睡,现下见锦娘替他拿被子,他又赶紧坐起来了,看着锦娘道:“都是我不好。”
“什么你不好?”锦娘都不知道他说什么。
蒋羡则道:“我不知道孙家的大娘子也要去,否则,我不会让你去的。”
孙家大娘子,不就是周四姑娘吗?原来为这个,这孩子以前过的是有多小心啊。锦娘看向他道:“这有什么的,你这么多年怎么过来的,怎么如此小心。我当年是因为在蜀绣坊做了两年,想学些真本事,才跟着大师傅去的周家,做了几年就去了文绣院,我也并不把自己当奴婢,只是当一个我曾经当过差事的地方罢了。对周家的人,我也并没有太多卑躬屈膝之处,这天下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不自在的应该是她才对。这才几年,我就能和她平起平坐了。”
她只是觉得蒋羡为人太过求全,说罢又把自己在黄家看到的二乔的花说给蒋羡听,还把自己画的花样子给他看。
“漂亮吧……”
画完之后,才见蒋羡回来,锦娘迎了上去,又问道:“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姑母留我吃饭,我不好不留。”
原来蒋羡今日过去周家了,蒋氏留了晚饭,还说了好一会子话。
锦娘笑道:“你是和八哥一起去的吗?”
“不是,八哥去舅舅家了。”蒋羡笑道。
锦娘又让帮了找了寝衣给他:“快去沐浴吧,今日我陪你温书。”
蒋羡本来从昨夜就惦记着,今日又吃了几杯酒,甚至不顾丫头们在场,一把抱住她。几个丫头赶紧出去了,锦娘却扶着他肩膀道:“快去沐浴了再来。”
“娘子~你可知今日我吃酒读书一直都在想你。”蒋羡不满锦娘推开她。
锦娘想起昨日的确冷落他了,也不能不解风情,她旋即挽着他的手道:“那咱们一起去沐浴,如何?”
见他已经急不可耐了,锦娘可不能让他没有沐浴就碰自己,于是在他耳边道:“咱们还没有在别的地方试过呢。”
蒋羡一把打横抱起她去浴室……
一个时辰之后,二人一道出来,锦娘嗔怪的看了他一眼:“好好地亵裤都被撕烂了,明日我穿什么,真得让外人看看你的样子。”
貌美能干蕙质兰心的妻子已然是难得了,然而房事更是无比和谐,他成婚这些日子,几乎是日日做神仙。
因此,对于妻子这般埋怨,他自知理亏,一言不发。
他陪锦娘到床上说话,只道:“今日寻到合适的人手了吗?”
锦娘抚了抚胸口,把气息匀了下来,才道:“还没呢,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的。没事儿,明日还会有人来的,现下找一份差事也不容易。”
蒋羡也不是真的关心她绣铺的生意,只是寻个话头罢了,他翻身过来支起身子看向锦娘:“娘子,过几日我想带你去黄学士家中拜访一下,师母说很想见你一面。”
“见我一面?”锦娘虽然不害怕和人打交道,但是只觉得结交应酬都很累,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多挣钱。
“是啊,其实也就是家宴,大家不过聚在一处说说话而已。”蒋羡看锦娘有些紧张,立马往轻松了说。
锦娘望向他:“你希望我去吗?”
蒋羡点头:“我希望你去。”
“那我就去。”锦娘微微一笑。
不过,她道:“那你说咱们送些什么过去呢?我也不太了解她们的喜好。”
蒋羡道:“这事儿你就不必管了,交给我置办便好,先生爱喝蜜酒,师母爱吃果糖,这些我都让刘豆儿买回来了。”
锦娘赶紧起身记下,她每日事情繁多,若不记下就非常容易忘记。
记完之后,又到床上来,有些紧张道:“我既然初次上门,也不了解先生和师母的性情,就少说话吧。等慢慢熟悉了再说,要不然若是说错什么话,反倒让你不好。”
其实蒋羡本意是带她出去散散心,毕竟他听习秋说许氏去参加捶丸也都没叫锦娘,偏她从来不和自己说这些烦心事,可见她又有些过度紧张。不免想起她的出身,的确是缺少交际,但是她是为了自己才过去的。
如此,蒋羡笑道:“师母人很不错的,况且那日去的人也多,就只当多认识一些朋友,如何?”
对于蒋羡而言,与人交朋友,长袖善舞如吃饭一般简单,但是对于锦娘而言难度太大了,她其实不太要太多的社交,因为人情太多就无法静心画图绣花,朋友是要时间金钱感情去维系的。
但这些话若是说出来,恐怕蒋羡也很难理解,她也只是点头。
蒋羡对她道:“睡吧。”他手放在锦娘的背后,似抚拍婴儿似的,有节奏的拍着,等她睡着了,方起身去读书。
在第四天,锦娘才算是招到一位觉得还合适的绣娘,这位绣娘三十岁的年纪,青布包头,身上虽然有补丁,但看起来很整洁。原籍是平江府的人,自小从母亲学绣技,丈夫原本开了个小染坊,家中环境尚算殷实,但因为儿子被拐走了,夫妇二人寻到汴梁,盘缠几乎都花光了。
她夫妇二人便想都找一份事,把家业撑起来,否则,将来找到儿子,看到这么穷的家里,也不愿意回来。
锦娘很佩服她们,又见她过了自己的三关,遂答应让她先做一个月,若是一个月合格就开始签契约。
“朱嫂,我把布和花样给你,你照着上面先做些五毒的香包绳索。”锦娘指着画册给她看。
朱嫂见锦娘年纪不大,行事井井有条,据说还曾经是宫里出来的人。连这些花样子都是极其精美的,她连道:“是。”
她自个儿在做的空隙,见锦娘的手非常稳也十分快,一看就是行家,心中多了几分敬畏。
而锦娘招了人来后,她自己也轻松了不少。
她把领抹绣好之后,又亲自做自己设计的衣裳,也是让朱嫂先熟悉一下自己怎么做的,要求是什么:“一般像我图册上新画的样子,我会先做一套穿,你现在先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到时候只要有人定做,我就要交给你做的。”
朱嫂话不多,但是学起来很认真,锦娘忍不住点头,她不熟悉的地方,锦娘也会立马指点,还让她多保护手,别把昂贵的丝绸勾出丝来。
可惜身上的这套衣裳刚做完,一穿出去就有人要买,锦娘则是来不及看着朱嫂做,就得陪着蒋羡去黄学士家中了。
锦娘和他正好穿着新婚时做的情侣装,二人领抹都是并蒂莲,很有新婚夫妇的样子。锦娘端坐于马车里,对面的蒋羡正看着她,见她这样端庄可爱,这般正经,又想起夜里二人胡闹,真是判若两人。
到了黄学士门口,蒋羡先下马车,随后扶着锦娘下马车,锦娘下了马车之后,深吸一口气。
“十六郎君来了,学士老爷正在堂前,好几位弟子故交都在,就等您了。”下人见他们过来,立马上前道。
蒋羡看了锦娘一眼,看她眼神一直望着自己,似雏鸟似的,他心中揪的一疼,不免道:“我想先带内子拜见师母。”
也有仆妇来接锦娘,不免打趣道:“十六郎您就放心吧,我把您娘子亲自带进去。”
锦娘见蒋羡不放心,也忙道:“你去吧,我跟着这位妈妈进去就好。”
大户人家男人招待男人,女人招待女人,很少混在一起的。锦娘也知晓规矩,就催促他:“你快去吧。”
如此,蒋羡方离开。
锦娘就像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在的时候彷徨不安,家长一走,其实适应的很好。
她过来的时候,黄夫人这里已经有一些女客了,锦娘甚至看到了周四姑娘,据说她也是新婚没多久,嫁给一个外地知州的儿子。
四姑娘也看到锦娘了,她嫁到蔡州月余,公公升任襄州府知府,婆母和黄学士的夫人是表亲,走了这层关系,又她丈夫的确才学不错,拜入黄学士门下。
只不过,没想到在这里与昔日的奴婢平起平坐了。
“黄夫人。”锦娘福了一身。
黄夫人头发花白,身着深紫色的褙子,底下是褐色贴金裙。她看起来笑眯眯的,对锦娘道:“快坐下,十六郎相貌就已经很出众了,不曾想他家娘子竟然这般好相貌。”
锦娘知晓在完全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最好少说话,等逐渐熟悉了再说,故而她只是装羞涩,看起来文静极了。
不曾想锦娘的沉默却让四姑娘误以为是她见到了自己这个昔日旧主不安,怕自己说出她曾经做女使的事情,故而不愿意多说话。
她想说这魏锦娘真的多想了!自己可不是那等小人。
第64章
“我这上了年纪, 吃茶也不愿意吃,打扮也不爱了,也就是花花草草让我提起些兴致来。”黄夫人道。
今日这里来的都是黄学士收的弟子的妻子, 年纪最大的也就三十多岁, 都很矜持,并不敢多说什么。
还是黄夫人的长媳宁大娘子凑趣:“娘从银李园移植过来的‘洛阳锦’,同一枝头可以开出紫红、粉白两色花朵, 儿媳听说现在她们取了新名字叫什么‘二乔’。”
二乔的牡丹花在后世当然很有名, 现在却是在北宋刚培育出来。
众人又说一起去看牡丹花,锦娘和四姑娘都走在最后了, 锦娘倒是不觉得自己低周家姑娘们一等,人生本来就有高低起伏, 没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在图上看到牡丹是一回事, 真正看到二乔, 十分震撼。
“宁大娘子,我能不能把二乔画下来,若非亲眼所见, 实在是觉得太好看了。”锦娘心想自己若是能画出二乔, 以“洛阳锦”为名头,自己五六月份绣这个就尽够了。
宁大娘子见锦娘初见就面善腼腆,如今却提出这个要求,她们本就是书香人家,自然不无不可。
阿盈随时都背着墨盒和纸张, 锦娘也不需要什么很大的地方, 她本就是“花鸟派”专攻各种花的,对牡丹花的枝干叶子原本就十分熟悉,如今先匀墨后, 画出样子,再用勾线笔勾勒,再开始调色上色。
她一个人慢慢的画了一个多时辰,反应过来时,周围都没人了。
“她们人呢?”锦娘问道。
阿盈道:“仿佛是去那边打花牌了。”
“那咱们也过去吧。”锦娘笑眯眯的。
黄夫人中午宴请她们的菜色也并不是什么昂贵的菜色,但很有福建特色,尤其是牛肉羹,汤色非常清,都看不出什么特色来,不过是几块牛肉、几根细瘦姜丝、一把葱花。但是尝起来,味道浑然天成。
从黄家告辞回去时,锦娘还跟阿盈道:“咱们告诉橘香,也不知道橘香能不能做出这道菜出来。”
阿盈老实道:“恐怕不行,橘香那三板斧,也就咱们几个抬举罢了。”
锦娘掩唇直笑。
出了门,又见到蒋羡立马很关心的看着她,“怎么样?还好吧。”
锦娘镇定自若:“很好啊,我能有什么事儿啊。”
“那好,咱们回家。”蒋羡有好些话同她说。
锦娘则道:“你自个儿回去吧,我和阿盈要去店里,我还有急事呢。”她已经有了灵感,得快些把衣裳花样子绘制出来,哪里有闲工夫回家啊。
蒋羡愕然。
锦娘回到绣铺后,就开始画一件褙子,朱红素罗制成褙子,领抹绣魏紫和二乔牡丹以及粉蝶蹁跹,再在前胸各绣两朵二乔,褙子的边缘饰以牡丹花卉纹,用描金印彩之法。
有了灵感之后,几乎是一气呵成。
“明日再画两套不同颜色的。”锦娘伸了个懒腰。
再看朱绣娘做的,锦娘皱眉:“朱嫂,这里是你添的颜色么?”
朱嫂连忙道:“我是觉得这里绣一条枝叶更好。”
“朱嫂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每一根线都要算成本的,你多绣的不仅多费了线,而且破坏了我的布局。我请你来做,不是让你自个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锦娘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朱嫂平日见锦娘对谁态度都很好,也笑眯眯的,如今却直接指了出来,她连忙道:“您放心,我立马把线挑了,保管看不出来痕迹。”
锦娘笑道:“您能这般就好。”
回到家中,没想到蒋羡正躺在榻上,她赶忙过去道:“怎么在这里躺着,也不盖些薄衾,小心着凉了。”
本来是听到锦娘回来,才闭眼装睡,现下见锦娘替他拿被子,他又赶紧坐起来了,看着锦娘道:“都是我不好。”
“什么你不好?”锦娘都不知道他说什么。
蒋羡则道:“我不知道孙家的大娘子也要去,否则,我不会让你去的。”
孙家大娘子,不就是周四姑娘吗?原来为这个,这孩子以前过的是有多小心啊。锦娘看向他道:“这有什么的,你这么多年怎么过来的,怎么如此小心。我当年是因为在蜀绣坊做了两年,想学些真本事,才跟着大师傅去的周家,做了几年就去了文绣院,我也并不把自己当奴婢,只是当一个我曾经当过差事的地方罢了。对周家的人,我也并没有太多卑躬屈膝之处,这天下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不自在的应该是她才对。这才几年,我就能和她平起平坐了。”
她只是觉得蒋羡为人太过求全,说罢又把自己在黄家看到的二乔的花说给蒋羡听,还把自己画的花样子给他看。
“漂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