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以后出门就是沪市副市长孙女,而我一个父母在农村地里刨食的农民。她不嫌弃咱家,她的爷爷奶奶呢?”
  这话气得祝银芬上去就给了对方后背两巴掌:“我要是小柔,早就上前给你两个嘴巴了。
  你听听自己说的是什么话。
  另外咱们身边环境现在眼看着发展越来越好,既然你觉得家里给出助力不够,为什么不自己努力,创造好条件。”
  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我为什么不自己赚钱。沪市那么多做小买卖的人,想给喜欢女孩子好的生活,吃点儿苦算什么。”
  说完几天下来颓废气场一下消散,祝银芬重新看见那个开朗,爱笑的二哥。
  第684章 得到认可
  祝爱民能在1977年第一届恢复高考便从农村走出来,除了确实因为提前君卿卿便暗示过祝金福和祝银芬,并先后寄去资料,他本身能力也不可小觑。
  既然下定决心还有了明确目标,随即开始仔细规划自己可以从什么地方入手。
  要知道,作为大学生,目前情况更多精力依然要用在学业上。
  所以弄些吃食这种必须时间充分的小买卖肯定不适合。
  同妹妹商量过程中,瞧见她摆在桌上几个小姑娘带来,说自己同学做了用来卖的饰品,脑袋灵光一闪。
  “银芬,你看我能不能也做这个营生?”
  此刻祝爱民手中恰好拿着枚漂亮发夹。
  说到这儿便不得不插嘴提一句,要知道,当初周到可是给自己定下好几个奋斗目标。
  短短一学期,绝对超额完成计划。
  缝纫机买了三台,顺便雇佣了同校几个家境不怎么好的女同学,以至于产量大上几倍,原料供应早谈成长期合作。
  “二哥,你会做吗?你有拿货渠道吗?你知道现在小姑娘都喜欢哪种款式吗?”
  几个问题非但没让对方为难,反而眼神晶亮看着祝银芬:“这不有你。记得在家的时候,不止一次见你偷偷鼓捣。
  咱爸妈没发现,以为我就不知道?
  比如初中那年,经常上学半路自己往辫子尾绑头绳,红布块颜色怎么相当熟悉呢?”
  没错,春华婶子在祝爱国结婚那年,给大儿媳扯下来做衣裳的红布,被小闺女偷偷剪一小条用来鼓捣成红头绳。
  整得他们娘以为是自己岁数大了记性不好,做衣服裁错尺寸。
  像是不够,还准备继续举例,当即被打断:“行了行了,几百辈子前的破事儿,至于到现在还反复提起?”
  眼见着拿捏到位,祝爱民才继续说道:“咱兄妹接下来好好研究研究怎么效仿。放心,赚钱了保准平分。”
  “听说是卿卿同学弄的小买卖,这两天我们具体问问她。”
  到此才反应过来,最近因为情绪不佳,所以对方问了几次要不要一起出去逛逛均被回绝,现在有事儿就去问会不会太那个了?
  听见是对好朋友的怀疑,祝银芬当即反驳道:“她才不是那种人。况且卿卿聪明得很,说不定早就猜到原因。”
  接下来两三天,二人在打听到具体做饰品赚钱细节后,也在着手准备。
  晃眼间暑假过去十天,现在买票回去,来回折腾真正能呆的日子也就是一周多,索性给家中发了电报,说明此次假期便不回去了。
  怕事情说得不清楚父母担心,将具体原因详细在信上写明白,次日寄回老家。
  父母从来都不拘着孩子们,此次也一样。
  只是了解到具体原因后,着实同家里臭小子脑回路如出一辙,担心段时间。
  刨除信在路上,老两口一周多都提不起精神。
  等到许国民和赵敏回镇上,专门到了祝家给他们吃颗定心丸才算放心。
  另一边在沪市,或许因为父子,姐弟相见太过激动,谁都没第一时间想起来给老头老太太介绍孙女已经谈婚论嫁的对象。
  许青山和方雪茹尽管知道有这么个人,压根儿不清楚对方放暑假没有回家。
  这日下午看见许柔找来,说爷爷奶奶还有姑姑一家想见见未来孙女婿,侄女婿,祝爱民的确紧张整宿。
  亏了给他留下胡思乱想的空档不多,否则指不定自己把自己吓成啥样呢。
  一会儿担心长辈会不会不喜欢他是农村来的?
  一会儿惆怅为啥没冬天两家见完面直接把证扯了。
  纠结到见面,在场除了认识的对象父母,其余几位都对他散发出善意。
  全程根本没有所谓高高在上,不屑一顾这种姿态。
  忐忑的事儿没发生,相处氛围与自己想象完全不同。看出祝爱民有些拘谨,反倒帮忙出声帮忙缓解。
  闲聊中,清楚他准备自己赚钱给婚后妻子更好生活的想法,得到了在场长辈们称赞。
  许青山猜想或许因为自己现在身份给了小伙子压力,然而对方不仅扛住困难,还积极应对解决,单纯从这点,便能看出是个好孩子。
  孙女以后日子肯定不错。
  尤其经历过前些年种种不顺,清楚儿孙自有儿孙福。
  起初极力反对女儿,女婿走到一起,多少也是知道点儿最早陆家实际情况。
  闺女卷进去,需要面对的可能是无限麻烦。
  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恰逢许家遭遇变故,种种巧合碰撞,最后出现前几年的情况。
  谁成想他们竟然在京市那么低落时期,还能逆风翻盘,遇到君家丫头。
  所幸结局是好的。
  现在父女将话说透,彼此间解开心结,日子肉眼可见越来越好。
  许国民和赵敏夫妻俩一转眼来了半个月,尽管老爷子给两个厂子分别找关系打了招呼,可也不能一下子请假太多天,适时提出告辞。
  刚找回来亲生儿子,说实在,别提作为母亲的方雪茹不舍得,许青山也没好到哪儿去。
  想了想问出心中纠结的问题:“用不用我找找关系,将你们夫妻俩工作换到沪市?反正小柔在师范上大学。”
  察觉出父亲没说笑,许国民也将自己与妻子真实想法说了出来:“我们现在上班的两个厂子工作还算可以,尤其钢铁厂。
  然而真要对比,总体效益随着上面对私人交易越来越放松,伴随着大批类似港城商人来投资建厂,明显开始有走下坡路趋势。
  反倒认识些自家摆摆小摊做生意的,比月月拿死工资算下来赚得要多。
  所以我们准备回去,其中一个人将手上工作转出去,试着自己做点儿买卖。
  幸运能有成果,后续可以在这方面专注投入。
  做下决定迟迟没行动,是我们没想好具体在哪方面入手。”
  赵敏此刻也说到:“在沪市这半个月,也算见识到大城市的繁华。比如裙子除了布拉吉,还有上下分开能自由搭配的。
  裤子可以有喇叭形状,鞋子能做成厚底子。
  比如小汽车并非想象中那么珍贵。
  又比如四周颜色除了大众认识中的黑白灰,其他各种色彩都能时刻出现在身边。”
  第685章 决定办厂
  正好在沪市这段时间,赵敏遇见当年上学时关系相当不错的同学,对方根本没藏着掖着,告知其现在从南方倒腾服装,赚了个辛苦钱。
  如此恰好戳中她确定不了自家准备在哪方面入手的空缺,反复几次见面,详细询问不少注意事项,说出想法后,答应以后出货会用火车给她也带一部分。
  并且仔细叮嘱,前期别压太多钱在里面,各地情况有差距,大方向掌握再增加拿货。
  许青山专门将君卿卿约出来,先是表达感谢,不止是在女儿一家困难时的帮助,还有找到亲生儿子的提醒。
  最后了解一番未来孙女婿家情况,毕竟她当年在红旗生产大队生活那么多年,知道情况肯定更详细。
  盘算着反正来了沪市,顺便抽时间去看看李民和李霏这对父女。
  没成想柴家宁帮忙买的几套洋房其中一座,与李有光给姐妹俩过户的位置就隔了一套。
  知道这些,还不是小姑娘去各处转悠时,恰巧在门口遇见中午回家吃了饭,准备去公安局的李民。
  “李叔,竟然能在这边见到您,还盘算着有时间,问清楚现在住址,直接上门拜访。也顺便看看霏姐咋样。”
  “哈哈哈哈哈······没忘了叔就成。其实你来那天我便知道了,还记得火车上找麻烦的列车员不?
  她的靠山恰好是京市铁路局刚提拔上来不久的副局,好像有点儿问题,当天去查就露出马脚,现在交到特殊行动部,所以与其密切接触过的人全被控制起来。
  他和列车员关系,最多算包养。
  打电话那人也没说清楚,听见同君家丫头有关,抓人时我亲自带队过去,结果列车长说你改成下趟。”
  君卿卿没想到还有这么个插曲,当即表示感谢。
  因为还得上班,约好小姑娘离开沪市前肯定聚一聚,双方才告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