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45节
第239章
口头有争执,但这并不妨碍彼此之间的合作。短暂的尴尬以及冷静过后,各方势力开始有条理地提出了关于白玉京的异议。
对于白玉京的建立,上清界其实并没有太多表示反对的、不和谐的声音。正如天枢星君所说的那般,白玉京严格来说就是一处授业的学府,虽然其中的门徒学子海纳百川、有教无类,但它本
质上仍旧是一座学府。这天下间开宗立派、传道受业的能人异士多如过江之鲫,以拂雪道君的修为造诣,她另立山门根本不会有人多加置喙。甚至拂雪道君开宗立派的消息若是流传出来,恐怕整个上清界都要陷入沸腾奔啸的境地。
在如今的正道之中,“使民开智”、“教化万民”是符合主流理念的,人间皇朝与权贵世家或许有垄断知识、固化阶级的野心,但这是并不能堂而皇之宣诸于口的。若非明尘上仙与曾经的先辈们排除万难、不顾非议地打破这一重屏障、将此定义为“错误”之事,宋从心这一代想要做到这一步必然会面对更多的阻力。
但是,白玉京同样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白玉京是如何邀人入梦的?灵魂出窍是否会对凡人造成伤害?白玉京择选门徒的规则是什么……诸如此类问题原本都是出席的代表们想要从清汉那边得到一个答案的,但是当他们知道白玉京的创始人乃拂雪道君时,这些问题突然又变得不重要了。尽管上清界各方势力与无极道门之间多有摩擦,但对于明尘上仙和拂雪道君的品行,不管是哪种阵营立场的修士都是认可的。若是其他人修建这么一处天上宫阙,各方势力或许还要阴谋论一下,但若是拂雪道君,那白玉京必然不可能是用来害人的。
那唯一一个放在眼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
“拂雪道君,您这是承认……自己在私下豢养魔物吗?”
经历过先前一番遭遇,提出这个问题的代表并没有使用过于激烈的言辞。他小心谨慎地斟酌自己的话语,但他询问的也是在场大部分人想要问询的问题。
正如天枢星君先前所言,白玉京作为一处“授业于万民”的学府,存在本身便是一种义举。各方势力并不是看不出白玉京带来的好处以及改变,甚至上清界许多势力都已经从中获利,但让他们踟蹰不前的主要原因便是白玉京中的原住民——那些身上带有魔化迹象、亦或是已经失去人形的异类。
上清界对于魔物的态度并不到斩尽杀绝的境地,但魔气于人体有害,魔物也常有害人之举,故而“斩妖除魔”也成了正道修士的职责所在。
正道修士豢养魔物,虽说没到会被称为“大逆不道”的程度,但总归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被轻飘飘揭过的事情。
“并非豢养,他们是那里的原住居民。”宋从心微微垂眸,语气平静,“诸位应当也能察觉,白玉京并不存在于三界之内。整座天上宫阙皆由原住民亲手规划、建立,他们才是那里的主人。我只是在他们所在之地修建了一座道场而已。”
“可您还引渡了这么多凡人的灵魂,若是魔物发狂,伤及无辜,又该如何是好?”
“白玉京学子的灵魂皆受法阵所护,三叶金印便是证明。”宋从心并没有点明天书的存在,只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己的防护之举,“人烟聚集之所可成有灵之地,我以点星秘法汇聚众生灵思,滋养其魂,庇佑其神。白玉京若是因事故而崩塌溃毁,以魂入境之人也会顷刻被驱逐出去。诸位若不放心,还请清汉从中鉴明。”
“允。”天枢星君颔首,“本尊可亲赴一趟。”
天枢星君出面,众家倒是安心了些许,虽然不知道拂雪道君是如何习得点星秘术的,但要论灵修之法,这世间恐怕无人能与清汉相比。
“更何况,白玉京居民并非无魂无智的先天魔物。”宋从心又道,“他们是五百年前受外道所害、却挣扎存续至今的五毂国遗民。”
“什……?!”
宋从心轻描淡写,却如一块巨石砸入水中,掀起惊涛骇浪。就连天枢星君也未闻此事,瞬间扭头朝她望来。
“三年前的幽州之行,我曾与佛子以及另一名女修共同步入此地。”宋从心偏首,与禅心院所在席位上的梵缘浅对视了一眼,“当年五毂国沦亡于外道之手,众家弟子也死伤惨重。在兴国明贤公谢秀衣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寻见此处名为‘苦刹’的神诡秘境,并从幸存者的口中中获知了五毂国溃毁的真相。”
“幸存者,还有幸存者是吗?!”一位大能顾不得仪态,冒然打断了宋从心的话语,“我宗的弟子……还有幸存的吗?如果有,为什么他们不回来——”
“因为他们已经回不来了。”宋从心的语气没有起伏,群情激动的情况下,她反而比谁都更加冷静,“五毂国遗民与……各宗幸存者,一部分神魂遭受灵性污染,魔化并失去形态;一部分道心磨损,神魂受创,只能进入冰棺长眠;另一部分……则被外道抹去了名姓,人间已经忘却了他们的存在。”
“即便他们神智犹存——”宋从心一眼扫来,分明不含任何情绪,却让人心如刀割,如遭凌迟,“在世人眼中,他们也已经是魔物了。”
拂雪道君并没有用太过伤人的言辞,她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一个在不久之前,刚刚上演的事实。
七曜星塔中一时间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不同立场、不同阵营的修士此时都被同一种心绪攥夺了心肺。在短暂激动与欣悦过后,他们如此绝望地意识到横亘在这其中的不仅是生与死,还有那些无论是幸存者还是惨遭丧亲之痛的活人至今都跨不过的苦难以及长达五百年的时光。
甚至有些修士近乎惊惧的意识到,方才那一瞬间,在听见自家弟子仍然幸存但却堕为魔物之时,他们心中皆有一丝不敢深想的顾虑。若是那些魔化异变的弟子真的回归宗门,他们亦或是其余弟子们真的能毫无保留地接纳、包容他们吗?他们真的不会为了所谓的大义,让他们引颈就戮吗?
他们不敢深思,不敢细想。
然而,他们也不必思虑这些了,因为洞悉人心的拂雪道君已经替他们做出了选择,不必他们两相为难。
无论如何,经此一遭之后,至少上清界是绝对不会反对白玉京的建立了。而各大宗门无论愿与不愿,都要欠无极道门与禅心院一个人情了。
见众人沉默,宋从心心中也莫名生出一股怅惘,她本想告知世人明尘上仙与折柳道人为苦刹所做的一切。但明尘上仙和折柳道人都选择了息声
缄默,比起那无谓的声誉以及各宗的人情,守护苦刹居民的秘密更为重要。而且苦刹与明尘上仙之间的牵系,可能会被人视作可供攻歼的弱点。
但谁都不知道,宋从心做这些,只是为之后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埋下伏笔罢了。
苦刹之地各宗弟子的幸存名单宋从心早就整理好了,她将名单上交给天枢星君,若是有意联系自家弟子的,之后自然可以找天枢星君进行交涉。先前各宗不知道五百年前的劫难仍有幸存者也就罢了,如今知道还有人幸存,各方大能是不可能不闻不问的。但是否要重新建立联系,以及如何建立联系,那就是需要商讨思量的问题了。
因为这件事,天景雅集的仪典暂时散场。有人马不停蹄地往七曜星塔内部走去,有人神情凝重地坐在席间,低声商量着什么。
宋从心则在离席之后,被天枢星君唤走了。
“我本不欲暴露白玉京城主的身份的。”宋从心和天枢星君走在通往高塔的台阶上,空荡荡的塔楼中只能听见她们落步的声响,“白玉京作为独立世外的学宫,保持其隐秘与特殊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计划终归赶不上变化。”
“无论哪种选择,皆是有利有弊。”天枢星君道,“若是没有你在此坐镇,白玉京这等藏宝之处必然会引来诸多贪婪觊觎的目光,甚至苦刹之地的居民们都会成为有心人掠夺资源的借口。白玉京将会面对无休无止的试探以及渗透,依本尊所见,显露身份利大于弊。”
“拂雪明白,只是偶尔仍有一些忧心。”宋从心有些微小地焦虑。
天枢星君惊讶道:“真是奇了。明尘那般傲然的性子,他的亲传弟子怎会这般谨小慎微?莫不是你师尊苛待于你,让你在宗门内受苦了?”
宋从心:“……没有,师尊对我很好。”
“那就是明尘老了?连弟子都护不住了?”天枢星君点点头,自顾自得出了结论,“本尊还以为以他的性子,谁跟他唱反调他估计提着把剑就打出去了呢。竟然把弟子养成这种做出功绩都不敢广而告之的性子,看来明尘是日落西山,心气全无了。”
“……天君,您这么说,拂雪要生气了。”
“哈哈哈!”天枢星君忍不住笑出了声,她心想逗晚辈真是有意思,“别生气,逗你玩呢。你尽管放手去做,出了什么事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兜着呢。只是你若是本尊的弟子,本尊定是不会让你受这般委屈的。莫非你在外做了这么多,竟还是瞒着你师尊不成?”
“……”
“还真瞒着啊?”天枢星君更加诧异了,她伸手拍了拍宋从心的脑袋,“师尊的存在不就是为了给弟子依靠的吗?你还是个孩子,怎么这么急着长大呢?”
宋从心不知应该如何回答,虽然她总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但她终究是多多少少受到了天书中“预言”的影响的。明尘上仙虽然是天道之下第一人,是为她遮风挡雨的师尊,但宋从心始终无法抹去自己对《倾恋》书中那位被人“欺之以方”的正道魁首的心疼。
毕竟在她得知这个世界的“未来”之前,在她还是一介籍籍无名的外门弟子之时,她已经在明尘上仙的照拂中度过了平安康顺的半生。
被天枢星君这般点醒,宋从心更觉五味参杂,她抿了抿唇,语气有些不自知的艰涩:“……我想保护师尊。”
没有什么原因,只是一个自不量力的孩子,想保护山峦一般巍峨的大人。
“这样啊。”天枢星君闻言,眸光有一瞬的柔和,“好孩子。”
明尘这老东西,果然是废了。
第240章
此次天景雅集,拂雪道君无疑是最忙碌最炙手可热的存在。
但无论多么忙碌,宋从心依旧抽出时间与禅心院主持以及梵缘浅见了一面。此次天景雅集之后,禅心院主持将进入佛塔修行最上乘禅,与人世因缘了尽,日后只怕是再难相见了。七曜星塔仪典中的匆匆一瞥,宋从心发现禅心院主持与上一届天景雅集中见过的模样大有不同,此时的禅心院主持返璞归真,看上去就是一位朴素的老僧。
禅心院下榻的院子里,宋从心带着姬既望上门拜访时便见梵缘浅与主持在院中静坐。一老一少都没有开口说话,不知是在禅定还是在无声中感受着什么,对于宋从心和姬既望的到来,两位高僧竟好似早有预料般,同时抬头望来。
“梵主持。”被宋从心提前告知了称谓的姬既望礼貌地打招呼,“梵缘浅。”
三人虽然时常以通讯令牌互传音讯,但到底也已许久未见了。姬既望称呼梵缘浅也是直呼其名,若不是宋从心先前提醒了一句,他恐怕也会连名带姓地喊主持的法号。
他们那天性纯良的友人露出了欣悦的笑,一旁的老僧也笑着点点头,示意两人入座。梵缘浅抬手一招,茶碗便自假山流水间湃着水的托盘中飞来,她泼去碗中水渍,提起茶壶,给两位友人各斟了一碗茶。
与明尘上仙精湛的茶道相比,梵缘浅泡的大壶茶显然有些粗糙,好在宋从心和姬既望都不是吹毛求疵的风流雅客,大碗粗茶他们也觉得挺好。
禅心院主持法号净初,单看净初主持慈眉善目、宝相庄严的模样,实在很难想象这位年轻时也是会邀明尘上仙一同爬佛陀塔、因为青鸟离弃后嗣而追着青鸟念经的妙人。
宋从心此行特意带上了来音,就是为了让这位来音与自己的结缘人看看来音如今的样子。虽然来音被宋从心惯得性子骄纵,又被明尘上仙喂胖了好几斤肉,但作为一只天生爱俏的青鸟,来音平日里还是很用心打理自己的羽毛的。宋从心唤出来音,这只尾羽华美漂亮的鸟儿先是在空中骄傲地盘桓了一圈,而后才矜持地落下,降尊纡贵地给了在场众人一个眼神,清亮亮地叫了一声。
“嚯。”净初主持看见来音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这小雀儿,小日子看样子是过得挺美的。”
净初主持五指一伸,也不见他有别的动作,那在空中炫耀尾羽的青鸟“咄”地一下就被他捏在了掌中。来音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颈部的绒毛瞬间炸起,然而没等它向主人求救,那些根根炸起的绒毛便被一双宽厚如石、遍布老茧的手一点点地抚平了。
“这肥得哦。”净初主持掂了掂来音腹部的肉,那姿势跟在菜市场里掂猪肉般别无二致,“跟着拂雪,你是吃好喝好,满身是膘了。”
“不是晚辈。”宋从心忽视了来音求救的眼神,从容推卸责任,“是师尊喂的,不关晚辈的事。”
“嗨,明尘老哥还是老样子。”净初主持一副得道高僧的皮相,说话却透着一股江湖痞气,“老哥人如宝剑,锋锐逼人,可老哥却总喜欢这种敦实矮胖、毛绒绒的小家伙。还越圆越好,越胖越好,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宋从心莫名想到自己发疯时乱涂乱画寄给师尊的小人图,莫非这还正中师尊心头好了不成?
来音是有自尊心的青鸟,被人撸了几把后就有些不开心了。它先在净初主持身上踩了几个来回,而后睁着一双仿佛荟萃了天空之色的宝石眼眸,歪着头一瞬不瞬地盯着净初主持光溜溜的脑袋。过了好一会儿,它似乎认出净初主持就是当初救了它的人,当即张嘴清鸣一声,伸头过去猛叨净初主持的脑袋。
净初主持的脑袋被啄出一连串“当当当”的金铁之声。
宋从心移开视线,假装没看到,对一旁的梵缘浅道:“缘浅之后有什么计划吗?”
“天景雅集之后,我打算去参加拂雪的分神大典。”梵缘浅笑意温存,拥有通讯令牌,在传讯方面确实方便快捷了不少,“之后我想往变神天走一趟。”
“分神大典?”姬既望突然凑过头来,“我也要去。”
“你也应该举办一个渡劫大典,不过话说回来,你离开东海那么久没事吗?”
“没事,你在我身边就不会有事。”
宋从心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处的逆鳞,又伸手摸了摸姬既望的头发。
“分神大典可能并不安宁。”
“为何?”
“届时我可能要杀一个人。”
宋从心说完,突然意识到在禅心院主持和佛子面前说“杀”这个字不太好。她正想道歉,却见梵缘浅微微颔首,露出了极其通情达理的表情。
“……抱歉,在缘浅面前提如此戾气之事或许不太好。”
“怎会。”梵缘浅双手合十,慈悲道,“佛门弟子当慈悲为怀,但师哥也说过,有时须得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宋从心:“……”出现了,梵缘浅那活在传说中的师哥。
姬既望也点头,简单明了地表达了自己毫无立场与善恶观念的支持:“你要杀的人,肯定该死。”
“……这话可不兴说。”宋从心几乎是有些无奈了,友人们如此相信自己的操守固然令人感动,但姬既望这话万一传出去,恐怕会有人指责他是非不分,“放心,我只是预感要出事,但不一定会出事。眼下只看他和我谁先坐不住,但拖得越久,他就越是没有胜算。所以不必忧心,我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话虽如此,但宋从心心中始终哽着一口气,不跨过那道坎,她就无法放心。
“缘浅说,你之后打算去变神天一趟?”宋从心问起了自己挂心的问题。
“嗯,我想去走一遍师哥当年走过的路,想知道师哥究竟经历了什么。”梵缘浅温和地笑了笑,“这是我选择的修行之
路。”
禅心院主持进入佛塔,但佛子想要继任禅心院主持之位,就必须游历天下各大佛寺,证得正等正果。禅心院主持之位与无极道门掌教之位的传承略有不同,佛门地位不以修为高低论之,而以“辩经”与“禅悟”论之。每一位佛子对佛道的诠释不同,其选择的修行之路也有所不同。
“原来如此。”宋从心暗叹一口气,变神天危机四伏,也不知道梵缘浅将会遭遇什么,“缘浅知晓觉深佛子当年走过的路途?”
梵缘浅摇了摇头,她双手合十,回首看向自己的师父。
“唉。”已经将来音安抚下来的净初主持轻轻地揉着来音的鸟头,坐蜡成一棵老树,“痴儿,何苦执着?都跟你说过,你师哥有你师哥的路。他当年给你取号为‘缘浅’,你还不明白你师哥的意思吗?”
“师哥有师哥的路。”梵缘浅轻笑,念诵了一句佛号,“缘浅也有缘浅的路。”
宋从心直觉这对师徒或许在打什么哑谜,但终究不好多问。谁知净初主持捻弄了两下数珠,闭目仰头念诵了几句不明其意的梵文,最后竟是将目光移向了自己。
“拂雪小友啊。”净初主持笑得慈眉善目,他捋下自己手臂上缠绕的佛珠,将之递给宋从心,“此物赠予小友,还望小友不要嫌弃。”
口头有争执,但这并不妨碍彼此之间的合作。短暂的尴尬以及冷静过后,各方势力开始有条理地提出了关于白玉京的异议。
对于白玉京的建立,上清界其实并没有太多表示反对的、不和谐的声音。正如天枢星君所说的那般,白玉京严格来说就是一处授业的学府,虽然其中的门徒学子海纳百川、有教无类,但它本
质上仍旧是一座学府。这天下间开宗立派、传道受业的能人异士多如过江之鲫,以拂雪道君的修为造诣,她另立山门根本不会有人多加置喙。甚至拂雪道君开宗立派的消息若是流传出来,恐怕整个上清界都要陷入沸腾奔啸的境地。
在如今的正道之中,“使民开智”、“教化万民”是符合主流理念的,人间皇朝与权贵世家或许有垄断知识、固化阶级的野心,但这是并不能堂而皇之宣诸于口的。若非明尘上仙与曾经的先辈们排除万难、不顾非议地打破这一重屏障、将此定义为“错误”之事,宋从心这一代想要做到这一步必然会面对更多的阻力。
但是,白玉京同样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白玉京是如何邀人入梦的?灵魂出窍是否会对凡人造成伤害?白玉京择选门徒的规则是什么……诸如此类问题原本都是出席的代表们想要从清汉那边得到一个答案的,但是当他们知道白玉京的创始人乃拂雪道君时,这些问题突然又变得不重要了。尽管上清界各方势力与无极道门之间多有摩擦,但对于明尘上仙和拂雪道君的品行,不管是哪种阵营立场的修士都是认可的。若是其他人修建这么一处天上宫阙,各方势力或许还要阴谋论一下,但若是拂雪道君,那白玉京必然不可能是用来害人的。
那唯一一个放在眼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
“拂雪道君,您这是承认……自己在私下豢养魔物吗?”
经历过先前一番遭遇,提出这个问题的代表并没有使用过于激烈的言辞。他小心谨慎地斟酌自己的话语,但他询问的也是在场大部分人想要问询的问题。
正如天枢星君先前所言,白玉京作为一处“授业于万民”的学府,存在本身便是一种义举。各方势力并不是看不出白玉京带来的好处以及改变,甚至上清界许多势力都已经从中获利,但让他们踟蹰不前的主要原因便是白玉京中的原住民——那些身上带有魔化迹象、亦或是已经失去人形的异类。
上清界对于魔物的态度并不到斩尽杀绝的境地,但魔气于人体有害,魔物也常有害人之举,故而“斩妖除魔”也成了正道修士的职责所在。
正道修士豢养魔物,虽说没到会被称为“大逆不道”的程度,但总归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被轻飘飘揭过的事情。
“并非豢养,他们是那里的原住居民。”宋从心微微垂眸,语气平静,“诸位应当也能察觉,白玉京并不存在于三界之内。整座天上宫阙皆由原住民亲手规划、建立,他们才是那里的主人。我只是在他们所在之地修建了一座道场而已。”
“可您还引渡了这么多凡人的灵魂,若是魔物发狂,伤及无辜,又该如何是好?”
“白玉京学子的灵魂皆受法阵所护,三叶金印便是证明。”宋从心并没有点明天书的存在,只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己的防护之举,“人烟聚集之所可成有灵之地,我以点星秘法汇聚众生灵思,滋养其魂,庇佑其神。白玉京若是因事故而崩塌溃毁,以魂入境之人也会顷刻被驱逐出去。诸位若不放心,还请清汉从中鉴明。”
“允。”天枢星君颔首,“本尊可亲赴一趟。”
天枢星君出面,众家倒是安心了些许,虽然不知道拂雪道君是如何习得点星秘术的,但要论灵修之法,这世间恐怕无人能与清汉相比。
“更何况,白玉京居民并非无魂无智的先天魔物。”宋从心又道,“他们是五百年前受外道所害、却挣扎存续至今的五毂国遗民。”
“什……?!”
宋从心轻描淡写,却如一块巨石砸入水中,掀起惊涛骇浪。就连天枢星君也未闻此事,瞬间扭头朝她望来。
“三年前的幽州之行,我曾与佛子以及另一名女修共同步入此地。”宋从心偏首,与禅心院所在席位上的梵缘浅对视了一眼,“当年五毂国沦亡于外道之手,众家弟子也死伤惨重。在兴国明贤公谢秀衣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寻见此处名为‘苦刹’的神诡秘境,并从幸存者的口中中获知了五毂国溃毁的真相。”
“幸存者,还有幸存者是吗?!”一位大能顾不得仪态,冒然打断了宋从心的话语,“我宗的弟子……还有幸存的吗?如果有,为什么他们不回来——”
“因为他们已经回不来了。”宋从心的语气没有起伏,群情激动的情况下,她反而比谁都更加冷静,“五毂国遗民与……各宗幸存者,一部分神魂遭受灵性污染,魔化并失去形态;一部分道心磨损,神魂受创,只能进入冰棺长眠;另一部分……则被外道抹去了名姓,人间已经忘却了他们的存在。”
“即便他们神智犹存——”宋从心一眼扫来,分明不含任何情绪,却让人心如刀割,如遭凌迟,“在世人眼中,他们也已经是魔物了。”
拂雪道君并没有用太过伤人的言辞,她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一个在不久之前,刚刚上演的事实。
七曜星塔中一时间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不同立场、不同阵营的修士此时都被同一种心绪攥夺了心肺。在短暂激动与欣悦过后,他们如此绝望地意识到横亘在这其中的不仅是生与死,还有那些无论是幸存者还是惨遭丧亲之痛的活人至今都跨不过的苦难以及长达五百年的时光。
甚至有些修士近乎惊惧的意识到,方才那一瞬间,在听见自家弟子仍然幸存但却堕为魔物之时,他们心中皆有一丝不敢深想的顾虑。若是那些魔化异变的弟子真的回归宗门,他们亦或是其余弟子们真的能毫无保留地接纳、包容他们吗?他们真的不会为了所谓的大义,让他们引颈就戮吗?
他们不敢深思,不敢细想。
然而,他们也不必思虑这些了,因为洞悉人心的拂雪道君已经替他们做出了选择,不必他们两相为难。
无论如何,经此一遭之后,至少上清界是绝对不会反对白玉京的建立了。而各大宗门无论愿与不愿,都要欠无极道门与禅心院一个人情了。
见众人沉默,宋从心心中也莫名生出一股怅惘,她本想告知世人明尘上仙与折柳道人为苦刹所做的一切。但明尘上仙和折柳道人都选择了息声
缄默,比起那无谓的声誉以及各宗的人情,守护苦刹居民的秘密更为重要。而且苦刹与明尘上仙之间的牵系,可能会被人视作可供攻歼的弱点。
但谁都不知道,宋从心做这些,只是为之后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埋下伏笔罢了。
苦刹之地各宗弟子的幸存名单宋从心早就整理好了,她将名单上交给天枢星君,若是有意联系自家弟子的,之后自然可以找天枢星君进行交涉。先前各宗不知道五百年前的劫难仍有幸存者也就罢了,如今知道还有人幸存,各方大能是不可能不闻不问的。但是否要重新建立联系,以及如何建立联系,那就是需要商讨思量的问题了。
因为这件事,天景雅集的仪典暂时散场。有人马不停蹄地往七曜星塔内部走去,有人神情凝重地坐在席间,低声商量着什么。
宋从心则在离席之后,被天枢星君唤走了。
“我本不欲暴露白玉京城主的身份的。”宋从心和天枢星君走在通往高塔的台阶上,空荡荡的塔楼中只能听见她们落步的声响,“白玉京作为独立世外的学宫,保持其隐秘与特殊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计划终归赶不上变化。”
“无论哪种选择,皆是有利有弊。”天枢星君道,“若是没有你在此坐镇,白玉京这等藏宝之处必然会引来诸多贪婪觊觎的目光,甚至苦刹之地的居民们都会成为有心人掠夺资源的借口。白玉京将会面对无休无止的试探以及渗透,依本尊所见,显露身份利大于弊。”
“拂雪明白,只是偶尔仍有一些忧心。”宋从心有些微小地焦虑。
天枢星君惊讶道:“真是奇了。明尘那般傲然的性子,他的亲传弟子怎会这般谨小慎微?莫不是你师尊苛待于你,让你在宗门内受苦了?”
宋从心:“……没有,师尊对我很好。”
“那就是明尘老了?连弟子都护不住了?”天枢星君点点头,自顾自得出了结论,“本尊还以为以他的性子,谁跟他唱反调他估计提着把剑就打出去了呢。竟然把弟子养成这种做出功绩都不敢广而告之的性子,看来明尘是日落西山,心气全无了。”
“……天君,您这么说,拂雪要生气了。”
“哈哈哈!”天枢星君忍不住笑出了声,她心想逗晚辈真是有意思,“别生气,逗你玩呢。你尽管放手去做,出了什么事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兜着呢。只是你若是本尊的弟子,本尊定是不会让你受这般委屈的。莫非你在外做了这么多,竟还是瞒着你师尊不成?”
“……”
“还真瞒着啊?”天枢星君更加诧异了,她伸手拍了拍宋从心的脑袋,“师尊的存在不就是为了给弟子依靠的吗?你还是个孩子,怎么这么急着长大呢?”
宋从心不知应该如何回答,虽然她总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但她终究是多多少少受到了天书中“预言”的影响的。明尘上仙虽然是天道之下第一人,是为她遮风挡雨的师尊,但宋从心始终无法抹去自己对《倾恋》书中那位被人“欺之以方”的正道魁首的心疼。
毕竟在她得知这个世界的“未来”之前,在她还是一介籍籍无名的外门弟子之时,她已经在明尘上仙的照拂中度过了平安康顺的半生。
被天枢星君这般点醒,宋从心更觉五味参杂,她抿了抿唇,语气有些不自知的艰涩:“……我想保护师尊。”
没有什么原因,只是一个自不量力的孩子,想保护山峦一般巍峨的大人。
“这样啊。”天枢星君闻言,眸光有一瞬的柔和,“好孩子。”
明尘这老东西,果然是废了。
第240章
此次天景雅集,拂雪道君无疑是最忙碌最炙手可热的存在。
但无论多么忙碌,宋从心依旧抽出时间与禅心院主持以及梵缘浅见了一面。此次天景雅集之后,禅心院主持将进入佛塔修行最上乘禅,与人世因缘了尽,日后只怕是再难相见了。七曜星塔仪典中的匆匆一瞥,宋从心发现禅心院主持与上一届天景雅集中见过的模样大有不同,此时的禅心院主持返璞归真,看上去就是一位朴素的老僧。
禅心院下榻的院子里,宋从心带着姬既望上门拜访时便见梵缘浅与主持在院中静坐。一老一少都没有开口说话,不知是在禅定还是在无声中感受着什么,对于宋从心和姬既望的到来,两位高僧竟好似早有预料般,同时抬头望来。
“梵主持。”被宋从心提前告知了称谓的姬既望礼貌地打招呼,“梵缘浅。”
三人虽然时常以通讯令牌互传音讯,但到底也已许久未见了。姬既望称呼梵缘浅也是直呼其名,若不是宋从心先前提醒了一句,他恐怕也会连名带姓地喊主持的法号。
他们那天性纯良的友人露出了欣悦的笑,一旁的老僧也笑着点点头,示意两人入座。梵缘浅抬手一招,茶碗便自假山流水间湃着水的托盘中飞来,她泼去碗中水渍,提起茶壶,给两位友人各斟了一碗茶。
与明尘上仙精湛的茶道相比,梵缘浅泡的大壶茶显然有些粗糙,好在宋从心和姬既望都不是吹毛求疵的风流雅客,大碗粗茶他们也觉得挺好。
禅心院主持法号净初,单看净初主持慈眉善目、宝相庄严的模样,实在很难想象这位年轻时也是会邀明尘上仙一同爬佛陀塔、因为青鸟离弃后嗣而追着青鸟念经的妙人。
宋从心此行特意带上了来音,就是为了让这位来音与自己的结缘人看看来音如今的样子。虽然来音被宋从心惯得性子骄纵,又被明尘上仙喂胖了好几斤肉,但作为一只天生爱俏的青鸟,来音平日里还是很用心打理自己的羽毛的。宋从心唤出来音,这只尾羽华美漂亮的鸟儿先是在空中骄傲地盘桓了一圈,而后才矜持地落下,降尊纡贵地给了在场众人一个眼神,清亮亮地叫了一声。
“嚯。”净初主持看见来音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这小雀儿,小日子看样子是过得挺美的。”
净初主持五指一伸,也不见他有别的动作,那在空中炫耀尾羽的青鸟“咄”地一下就被他捏在了掌中。来音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颈部的绒毛瞬间炸起,然而没等它向主人求救,那些根根炸起的绒毛便被一双宽厚如石、遍布老茧的手一点点地抚平了。
“这肥得哦。”净初主持掂了掂来音腹部的肉,那姿势跟在菜市场里掂猪肉般别无二致,“跟着拂雪,你是吃好喝好,满身是膘了。”
“不是晚辈。”宋从心忽视了来音求救的眼神,从容推卸责任,“是师尊喂的,不关晚辈的事。”
“嗨,明尘老哥还是老样子。”净初主持一副得道高僧的皮相,说话却透着一股江湖痞气,“老哥人如宝剑,锋锐逼人,可老哥却总喜欢这种敦实矮胖、毛绒绒的小家伙。还越圆越好,越胖越好,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宋从心莫名想到自己发疯时乱涂乱画寄给师尊的小人图,莫非这还正中师尊心头好了不成?
来音是有自尊心的青鸟,被人撸了几把后就有些不开心了。它先在净初主持身上踩了几个来回,而后睁着一双仿佛荟萃了天空之色的宝石眼眸,歪着头一瞬不瞬地盯着净初主持光溜溜的脑袋。过了好一会儿,它似乎认出净初主持就是当初救了它的人,当即张嘴清鸣一声,伸头过去猛叨净初主持的脑袋。
净初主持的脑袋被啄出一连串“当当当”的金铁之声。
宋从心移开视线,假装没看到,对一旁的梵缘浅道:“缘浅之后有什么计划吗?”
“天景雅集之后,我打算去参加拂雪的分神大典。”梵缘浅笑意温存,拥有通讯令牌,在传讯方面确实方便快捷了不少,“之后我想往变神天走一趟。”
“分神大典?”姬既望突然凑过头来,“我也要去。”
“你也应该举办一个渡劫大典,不过话说回来,你离开东海那么久没事吗?”
“没事,你在我身边就不会有事。”
宋从心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处的逆鳞,又伸手摸了摸姬既望的头发。
“分神大典可能并不安宁。”
“为何?”
“届时我可能要杀一个人。”
宋从心说完,突然意识到在禅心院主持和佛子面前说“杀”这个字不太好。她正想道歉,却见梵缘浅微微颔首,露出了极其通情达理的表情。
“……抱歉,在缘浅面前提如此戾气之事或许不太好。”
“怎会。”梵缘浅双手合十,慈悲道,“佛门弟子当慈悲为怀,但师哥也说过,有时须得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宋从心:“……”出现了,梵缘浅那活在传说中的师哥。
姬既望也点头,简单明了地表达了自己毫无立场与善恶观念的支持:“你要杀的人,肯定该死。”
“……这话可不兴说。”宋从心几乎是有些无奈了,友人们如此相信自己的操守固然令人感动,但姬既望这话万一传出去,恐怕会有人指责他是非不分,“放心,我只是预感要出事,但不一定会出事。眼下只看他和我谁先坐不住,但拖得越久,他就越是没有胜算。所以不必忧心,我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话虽如此,但宋从心心中始终哽着一口气,不跨过那道坎,她就无法放心。
“缘浅说,你之后打算去变神天一趟?”宋从心问起了自己挂心的问题。
“嗯,我想去走一遍师哥当年走过的路,想知道师哥究竟经历了什么。”梵缘浅温和地笑了笑,“这是我选择的修行之
路。”
禅心院主持进入佛塔,但佛子想要继任禅心院主持之位,就必须游历天下各大佛寺,证得正等正果。禅心院主持之位与无极道门掌教之位的传承略有不同,佛门地位不以修为高低论之,而以“辩经”与“禅悟”论之。每一位佛子对佛道的诠释不同,其选择的修行之路也有所不同。
“原来如此。”宋从心暗叹一口气,变神天危机四伏,也不知道梵缘浅将会遭遇什么,“缘浅知晓觉深佛子当年走过的路途?”
梵缘浅摇了摇头,她双手合十,回首看向自己的师父。
“唉。”已经将来音安抚下来的净初主持轻轻地揉着来音的鸟头,坐蜡成一棵老树,“痴儿,何苦执着?都跟你说过,你师哥有你师哥的路。他当年给你取号为‘缘浅’,你还不明白你师哥的意思吗?”
“师哥有师哥的路。”梵缘浅轻笑,念诵了一句佛号,“缘浅也有缘浅的路。”
宋从心直觉这对师徒或许在打什么哑谜,但终究不好多问。谁知净初主持捻弄了两下数珠,闭目仰头念诵了几句不明其意的梵文,最后竟是将目光移向了自己。
“拂雪小友啊。”净初主持笑得慈眉善目,他捋下自己手臂上缠绕的佛珠,将之递给宋从心,“此物赠予小友,还望小友不要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