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4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家老祖张万世,发现自己不过就是闭了一个关的时间,这个世界就突然天翻地覆,变得让他都认不出了。
  “小宝啊,你这是在玩什么?”张万世看着自己最宠爱的小孙儿对着一幅卷轴模样的东西傻乐,眼睛就跟黏在上面一样拔都拔不下来。虽说张万世总喜欢仰仗修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子孙后辈身边吓他们一跳,但这次他人都走到小宝身边、甚至故意踩出足音了,小重孙却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警惕心呢?反应力呢?张万世痛心疾首,十年不见,他最器重的小孙孙怎么就变成这个猴样了!
  “啊!祖爷爷您出关了?!”沉迷“卷轴”的少年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一蹦三尺高,他下意识的将那卷轴藏在身后,挠了挠头,这才想起自己是奉命在这里等待祖爷爷出关的,“祖爷爷,别叫我小宝了,我都这么大了,羞死人了。”
  “好好好,小宝已经长成玉树临风的少年郎了。”
  张万世年少时曾娶妻生子,后来他修为愈加精进,身边人却逐一衰老、离世。先是少时相伴的兄弟、妻子,后来是儿子、儿媳、孙子……张万世出身张家,修行的是天师道,虽然祖辈看重他的资质为其取名“万世”,期望他能为家族绵延万世辉煌。但张万世本身性情恬淡、随遇而安,认为只要不是突发恶疾或是遭遇意外,生老病死也不过是水落成雨、自然而然。他传授族人功法,督促后代勤学,但对于生死命数,他并不如其他修士那般执着。
  但天机就是如此微妙,别人强求不来的,张万世却偏能得到。只是偏安一隅、护佑故乡的张万世就在这种随遇而安的淡然中修成了分神,不得不说也是一桩奇谈。
  然而,现在,张万世觉得,即便人随溪水去,他也开始跟不上时代了。
  “这个是各宗合力研发的通讯令牌,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还能‘千里传音’哦!”知道自己瞒不过祖父的眼目,张真信掏出令牌,将其中的功能一一展示给张万世知晓,“这个是‘寄星尺素’,写好的书信根据收信人的编号发出,对方在一盏茶内就能收到信息哦。哪怕是身在陌州和幽州也能收到,只不过距离太远可能时间会稍微长一点,但也已经很快了!然后这个是‘花鸟时闻’,可以在上面阅读很多奇闻趣事,有真有假,不过这几个标了各大宗门标志的情报就是真的,非常有意思。”
  “您看,北地惊现赤磷巨龙,幽州兴国成为继中州姜家之后的第二位雄主,花荫月下某宗宗主被戴绿帽……咳!无论大事小事,您都可以从中得知,是不是很厉害?!”
  张万世听得头昏脑涨,明明他并不守旧迂腐,但不知为何却有点跟不上孙儿的节奏。
  即便如此,他还是一针见血道:“你刚刚看的不是这些吧?”
  “嘿嘿,被您发现了。”试图转移话题却没成功的张真信向祖父吐了吐舌头,这才手指一划,将自己先前观看的页面划了出来。
  张万世这才发现,这通讯令牌形如卷轴,卷起后约莫只有竹筒大小,完全可以随身携带。但是卷轴展开之后上面呈现的却是泛着涟漪漆黑水幕,人的手指在上面划动会掠起星辰般的光点,看上去仿佛在搅动银河。
  这看上去有点像是清汉的点星秘法啊。张万世这才提起了兴致。清汉是神舟大陆上最中立的门派,这个组织会观测神舟大陆的变化,推算预言可能到来的灾祸,但清汉的星君们却轻易不肯入世,更不会插手各方势力的争斗与变革。据说这是因为清汉的修士灵性过高,与人世牵扯过多容易失心疯魔。在张万世的印象中,清汉这个门派就和她们推衍洞悉的星辰一般,从始至终都高居天上。虽为世人指点迷津、趋吉避凶,但却从来都不曾真正走入凡尘。
  若说无极道门是神舟的“庇佑者”,那清汉便是神舟的“见证者”。
  而现在,清汉竟然愿意从高天的星幕中落下,与其他宗门达成合作?不可思议。
  “喏,祖爷爷,我刚刚在看的就是这个,明月楼发布在‘梨园瓦舍’里的相声。”张真信咧嘴笑道,“您别说,这个真的很有意思。这个板图的内容是明月楼主张研发的,里面有许多戏曲啊相声啊歌舞杂耍之类的留影,甚至还有一些民间的技艺,诸如说书糖人,甚至还有教人做菜的呢。”
  “嚯。”张万世闻言,立时将卷轴抢了过来,他年轻时最爱听戏,尤其钟爱黄梅戏,“我看看。”
  张万世看着卷轴上罗列出来的一个个留影,随手点了其中一个服饰眼熟的,很快,卷轴便响起了熟悉的戏词唱曲。
  音色清晰,唱词清丽,虽然不如现场聆听时那般热闹且富有人情味,但戏曲那是听多少遍都不够的啊!厉害的角儿次次满场,一席难求,而且人家还不是年年都唱,错过一次都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回。虽然留影一定程度上会挤占生存空间,但真正钟爱戏曲的人肯定乐意去现场亲眼见见自己喜欢的角儿。
  张万世年纪虽大,思想却并不顽固,瓦舍听戏我所欲也,居家品味亦我所欲也。孙儿才做选择,老朽我二者皆得也。
  “……祖爷爷,该还给我了吧,无极道门今月就售卖了这一批,孙儿好不容易才抢到的。”
  “去去去,有好东西不知道先孝敬祖爷爷,不孝孙儿!”
  “祖爷爷您不能这样啊!下个月,下个月孙儿让父亲号令全族帮忙抢售还不行吗?您还得出席天景雅集呢,就还给孙儿吧……”
  “天景雅集,什么天景雅集?”
  ……
  张家老祖差点忘了自己出关的目的,而另一边厢,距离日月山最近的无极道门弟子已经抵达了日月山,住进了无极道门驻扎在日月山上的院子里。
  此次同行的弟子多达二十名,大抵是因为此次天景雅集还要顺便向其他宗门推荐最新发布的通讯令牌,因此人数比往年多了一些。宋从心知道这些弟子都是跟她出来见世面的,她身旁也不需要人随侍,于是一到地方便挥挥手下令解散,看着这些年轻弟子如脱缰的野马般没入人群。
  “年轻真好啊。”宋从心在识海中跟难得出来放放风的天书沟通道,“天书你说呢?”
  天书不想说话,祂在白玉京中每日没夜的忙碌,这才将白玉京发展成可以吞吐容纳十万人的大型城市。结果祂跑来邀功,宿主居然来了一句“怎么才这点人啊”!
  这十万人又不是常驻人口,而是往来入梦的学子,乱世中一个能容纳十万人自由活动的学院已经称得上惊世骇俗了!宿主竟然还不知足!
  “我错了,我错了,我不应该用前世的人口标准来衡量您老。”宋从心熟练地哄着白玉京真正意义上的“城主”,“白玉京已经步上正轨了,将治理管辖的权利下放给苦刹之地的居民就好。只要大方向不出错,苦刹就不会偏移原有的发展轨迹,我看现在苦刹之地的文明水准都快比神舟这边高了。”
  这话倒不是宋从心夸大其词,实在是因为苦刹之地的居民以前过得太苦。苦刹原是外神的胃囊,内部灵炁全被红日吞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苦刹之地的“无灵炁科技”可谓是飞速发展,遥遥领先,赶超神舟。虽然这技能树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点往不可言状的方向歪斜的趋势,比如阮司工会拆自己的附肢用来给高黎师兄制作义肢……但总体来说,苦刹之地的科技水准目前已经脱离了“灵炁技艺”的范畴,让普通人也能使用。
  压力能产生动力,如今苦刹从生存的压力中解放出来,爆发出的蓬勃生机可谓是日新月异。宋从心有时稍微忙碌一点,再入苦刹时都不知今夕何夕了。
  而苦刹之地曾经进入玄冰石棺中沉睡的那一批子民也被同胞唤醒,他们在同伴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苦刹之地的生活。高黎告诉宋从心,石棺是苦刹之地的子民在失落之后自行创造出来的一套轮回体系,因为他们的灵魂质料已被易改,无法回归神舟的六道轮回之中。而这些玄冰石棺,是苦刹子民最初在挖掘修建地下城时,从地底发现的。
  “地下城最初的雏形,是一座陵墓。”高黎将这段属于苦刹的历史交托给宋从心,“我们在陵墓中找到了许多玄冰棺椁,但里面却没有遗骨。后来我们发现这种棺椁能让人进入死眠,进入棺椁便等同于死亡。它能保护我们的肉体与灵魂不会随着时间腐朽,但从棺椁中出来后,人的记忆会被磨灭大半。”
  “苦刹的日子实在难熬,许多人撑不住只为寻求解脱,但我们的死亡并非轮回转世,而是魂飞魄散……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在地底寻找到能制成那种棺椁的材料,仿照冰棺的样式制作了上万口棺椁。”很难想象,究竟是怎样的过往,才会让人除了死亡便无路可走,“后来,我们开始执行了轮换制,每隔百年便有一批人进入棺椁,一批人离开。记忆的磨损在所难免,但对于大部分苦刹的子民来说,遗忘……或许是一件好事。”
  “你是说,冰棺的材料能在地底找到?”宋从心奇道。
  “是,那是一座……冰矿?”高黎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那种物质,“但和寻常的冰不同,它散发的寒气更为深邃,整体也是近乎漆黑的深蓝。这种冰矿的材质十分坚硬,刀劈斧砍都不能改变它的形状。唯独在这种冰矿的附近有一种伴生金水,将金水泼到冰矿上静待十息,冰矿就会变脆。”
  苦刹子民都很务实,取名简单粗暴,这两种物质便叫“玄冰矿”与“金水”。
  “更为奇异的是,这种玄冰矿是会生长的。”
  “生长?”
  “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隔一段时日去看,玄冰矿的体量便会增大。就如同……如同我们脚下的神舟。”
  宋从心也是后来才知道,神舟大陆的土壤竟然是能够无限增殖的。虽然增长的十分缓慢,但它的确是在缓慢地增长。这种奇异的特性让宋从心想起一种传说中的物质——息壤。“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在宋从心的前世,息壤指代的是耕种前
  被翻锄得松散肥沃的黄土,但在此世,息壤或许是真实存在的。
  神舟大陆上有许多未解之谜,越是深究便越是觉得神妙无比。
  或许终有一日,苦刹也会“长”出一座神舟?
  宋从心正思考着正事,仅剩她一人的院落外却传来了喧嚣嘈杂之声。宋从心停止思量,抬头正想看看外头发生了什么时,院门却突然洞开,两名道童小跑着进来。
  “拂雪道君!”看见宋从心就站在庭院里,其中一名道童吓了一跳,稚嫩的脸蛋羞红了起来,“很抱歉扰了道君的清净,那、那个——”
  “无妨,你们慢慢说。”宋从心安抚道。
  另一名小道童拍着心口喘了两口气,语速飞快道:“我们给重溟城的贵客安排了另一处院落,但城主大人不愿入住,非要跟无极道门搬到一处。我们解释了很久,城主都听不进去,不知道君您——”
  宋从心:“……”啊?
  宋从心心里正满脸懵然,却见大开的院门外迆迆然地飘来一道高挑秀逸的身影,他一身鲛纱华服,袖口纹有苍浪,银白色的长发以明珠玉冠挽起。
  少年长身玉立,如皎皎明月之光,发冠上璀璨生辉的东海珠玉都难掩他半分姿仪。
  步入庭院的少年抬眼看见宋从心,突然抬手招了招。他站在那里,一如每一个破水而出、踏浪而来的梦境。
  “宋从心。”
  第232章
  夭寿了,许久没见,小伙伴打扮得花枝招展地找上门了。
  其实也算不上“许久没见”,宋从心和姬既望时常在梦中碰面,或是交流情报,或是共同学习。姬既望成为城主后并未怠惰,即便并不擅长,他也在宋从心的帮助与指点下开始了解一些治理相关的知识。站在巨人肩膀上长大的宋从心能给他剖析一些社会根本性质的问题,不求姬既望能突然领悟人类社会的官场争斗与权谋游戏,但至少能确保他不被下属包藏祸心的提议所蒙蔽。
  而在白玉京建立之后,两人的往来也不再局限于梦境。毕竟人的梦境没有逻辑可言,白玉京这座为天下人修建的学府更适合姬既望学习各种知识。为了方便大月织梦,宋从心很早以前就将进出苦刹之地的钥匙交托给了姬既望。她决定等白玉京扩张到一定程度后便废除城主制,改换成席位制,类似于“圆桌会议”。
  这几年来,白玉京的发展蒸蒸日上,宋从心、姬既望和天书分工合作,姬既望负责织梦引领天下人入城,天书负责白玉京各殿的功能运转,宋从心则负责经营改善苦刹的领土。白玉京的治安管理与琐碎杂事则由高黎率领的苦刹居民接手,高黎曾和宋从心提过,灾难过后,族群便需要一个稳定合理的秩序来管辖民众。他们准备从地底搬出,重新回到地面上生活,但地底资源的探索以及天上城池的建设都不可轻忽,高黎准备将这些职务变成一种“职业”。
  苦刹也该从聚落时代更进一步了,宋从心和高黎等人都决定直接让苦刹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高黎先前提到的那一批从冰棺中苏醒的居民也将很快加入到集体的建设,他们忘记了许多事情,但身体的机能以及常识还在。宋从心特意去见过这些人一面,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苦刹地底挖掘出来的这些冰棺很像前世的冰冻休眠仓,至少原理是一样的。
  从冰棺中苏醒的这一批子民对于苦刹改天换地之事还没有多少实感,在知晓宋从心等人拯救了苦刹的事迹之后,他们甚至还将宋从心奉为“天祖”。
  对此,年纪轻轻便当上一群平均年龄五百来岁的五毂国遗民的“祖先”的宋从心表示——立刻开展扫盲班!提高国民教育水准!以后通通喊她“城主”或者“首席”,不许喊她“老祖”!
  思绪收回,宋从心看着已经自顾自步入院中的好友,仿佛看见一条大尾巴鱼灵活地游进了自己的穴居。
  “你是跟其他人一起来的吗?”宋从心看着姬既望花里胡哨的穿着,感觉这不是小龙人自己能配得出来的风格。
  毕竟姬既望清冷空灵的绝美容貌之下藏着一个海边赤脚叉鱼的少年人。
  “东哥他们说我是第一次出来参加这种大场面,不能丢了重溟的面子。”姬既望展开双手,让宋从心观看自己身上鲛绡长衣与各种珠玉制成的配饰,“东哥他们还选了一批战士跟我一起,但他们就像胖头鱼一样嘴巴一直翕张而没停过,所以我把他们丢进院子后就自己跑出来了。”
  姬既望不知道日月山上的院落安排涉及各宗的势力排布,他来找宋从心,就像一条鱼想从东边游到西边,难道还需要什么理由吗?
  宋从心朝着两名小道童摆摆手,示意自己来解决此事。在小道童松了口气离开院落之后,宋从心才带着姬既望去寻一处住所。姬既望选了宋从心旁边的房子,供给各大宗门弟子下榻的院落常年有人打理,粟米珠储物戒中备点衣物随时都能入住。
  “但你最好还是和照顾你的战士们住一起,毕竟总要有人帮你打理衣服。”
  宋从心算了算姬既望这一身行头的价值,突然意识到重溟城以往孤立自守的底气可能是因为这座城池真的十分富有,现在重溟开通了航道,定然更加繁华昌盛。
  “没关系,我可以用避尘术。”姬既望晃了晃头上的玉冠,玉冠恰好卡在他的两根龙角之间,看得出来他有些不舒服,“我不喜欢,就像给鱼戴上冠冕,给海盘车穿上衣服,把鲛鲨的每一颗利齿都缀上珍珠。这样不方便下水,纱衣也容易被鱼儿咬破。”
  宋从心莫名从姬既望的这段话中听出了委屈巴巴的感觉,她忍俊不禁道:“但是好看。”
  “好吧。”姬既望十分听劝,“那我就穿着。”
  “既然是来见世面的,要去看看天景雅集的市集吗?”宋从心问道。
  “和海民的鱼市有什么区别?”
  “嗯……商品会更多,更热闹,而且大家基本不贩卖鱼。”
  “那卖什么?”
  “法器、符箓、丹药、刀枪剑戟,有时还能找到失传的秘籍。虽然你用不到,但可以作为礼物送给父老乡亲。”
  初次远行的孩子总是对故
  乡尤为眷恋,姬既望也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是新奇:“好,我要去。”
  于是,宋从心给自己和姬既望掐了一个模糊存在感的术法之后,便亲自作为向导带着姬既望去游览集市。非要说的话,宋从心也只参加过一届天景雅集,而那一届天景雅集偏偏又出了东海归墟之变这等祸事。之后宋从心归来也是直奔七曜星塔而去,整个雅集都在与他人争斗的焦虑与谋算中落下帷幕,实在没有品尝出多少乐趣。
  天景雅集给宋从心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记忆居然是她和梵缘浅两人被人拉去为楚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爱纠葛主持公道。
  虽然后来阴差阳错之下认识了两位有趣的朋友,但初见时的情景着实令人印象深刻、毕生难忘。
  而当宋从心和姬既望步入市集之时,宋从心这才知道,日月山上的市集与庆典似乎都是清汉授权明月楼去经营的。毕竟清汉的星君与修士们日子过得一个比一个清苦,都快赶超佛门修行苦谛之道的修士了。让这群不食人间烟火的星君们来经营人间烟火,那多少是有些为难人了。
  好在清汉星君们权欲寡淡,除了埋头研究命理星相以外,其他于她们而言都是身外之物。日月山虽是清汉的地盘,但哪天真的被人占据了,宋从心都怀疑这群星君会不会扛着自己的星仪与星盘往某个深山老林里一钻,主打就是一个天下之大,四海为家。
  明月楼将天景雅集经营得宛如某种节庆日的庙会,到处都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那是什么?”姬既望指着远处某个搭建好的勾栏,道。
  “那是明月楼的戏台子。”宋从心看到街边有人在卖糖画,从那精湛的工艺便能看出对方十有八九是痴绝城出身的“痴人”了,“要吃糖吗?”
  姬既望盯着远处那些花红柳绿的丝绸锦缎,听了宋从心的话便回过头来,神情平静,眼神却透出点点好奇来。
  姬既望伸手拽过宋从心的袖子,走到摊子旁看着对方熟练地熬糖勾画,摊子上摆放着十二生肖的转盘,姬既望的注意力都在那条龙上:“这个怎么卖?”
  “不卖。”摊主是个臭着脸的老头,他头也不抬地熬着糖,“转到什么就做什么。”
  姬既望微微颔首,一拨转盘,却转到了“亥猪”。
  “我不要猪,我想要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