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11节
“附近应当是有我们不知道的小径与密道。”兰因在检查了拉则突兀消失的脚印,“她很熟悉附近的路况,并且擅于隐藏自己的行踪。”
宋从心默默点头,以她自身强大的感知能力,竟也无法感知到拉则的行踪。她走入风雪就如同走回自己的家,雪山替她掩埋了一切存在过的痕迹。宋从心不知道这是否是雪山神女的遗泽仍旧在庇佑自己的子民,但显然雪山深处仍埋藏着许多世人的未
解之谜。
“我小时候似乎听说过,步入轮回的神女与凡人一样只有百年寿数,她临终之时会前往雪山之巅进行最后的布施,既‘舍身布施’。”再次上路时,楚夭倒是突然想起了一些关于拉则所说的花的线索,“雪山住民的葬礼皆是天葬,传说神女布施之处会生出一种花来,那是神女一生的彻悟与记忆所化。那种花制成的香会让人忘却曾经,如渡轮回;但若是混入这种花苦涩的叶与天山的水,就会让人想起自己遗忘的因缘。”
“前尘香。”沉默不语的兰因突然开口道。
“是的,那种香叫‘前尘香’。”楚夭拽了拽自己的头发,“但对于拥有信仰的雪山住民而言,他们毕生的修行都是为了了悟生死,从而摆脱无明执着的轮回之苦。因此前尘香被视作是执迷不悟,禁止制作与传世。”
“对了,冰坨子,你该不会就是因为这种花才忘了曾经的吧?”楚夭故作轻松地调侃道。
对此,兰因缄默不语。
即便身上背着沉重的货物,但三人的脚程都不算慢。第三天日出之时,在不知道走过多少座铁索桥后,一直走在最前方引路的兰因突然抬头看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突兀道:“应当快到了。”
“啊?怎么说?”楚夭扶着铁索,一脸茫然。
“是图腾。”宋从心也顺着兰因的视线极目远眺,远处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竖立着几根包着布条的柱状物,上面隐约可以窥见缠绕的图纹与花草着色过的迹象,“聚落附近才会有图腾,图腾也是一个聚落划定领地的象征。”
“不错。”兰因仰望天光,深邃的眼瞳泛着浅浅的银泽,好似珠玉一般,“距离越来越近了。”
三人踱过了铁索桥,来到第一樽图腾旁,图腾意为“记载神明灵魂的载体”,是一个族群的信仰与精神的具现化。兰因拂落了足有三人高的图腾柱上的积雪,因雪蚀风化之故,图腾上方的涂彩脱落严重,图案也有些不甚分明了。但三人仔细观察了片刻,却仍能发现那一层层隔开的环状图样似乎在讲述着部族的故事。然而其中一些图纹呈现出的诡谲模样,让人看了只觉得心里发寒。
“不一样了。”兰因在查看过后,沉声道,“以前乌巴拉寨的图腾分为九环,分别讲述了‘长乐天常闻仙乐’、‘闻人间疾苦而乐声不起’、‘天人五衰而生人心’、‘随众生步无明执著之轮回’、‘解离身躯化八吉祥宝器’、‘各部领受天恩散播福音’、‘轮回始见明觉之女’、‘神女率子民平定风雪’、‘神女归莲新圣又生’,但现在,图腾被更改了。”
“改成什么了?”楚夭忍不住问道。
宋从心也凑到图腾旁边细看,被更改过后的图腾依旧是分为九环,同样是陈述与记录故事,但其主旨却不再是雪山神女了。图腾上的图案虽然模糊不清,但兰因却熟知雪山中各种图案花纹的隐喻。依靠兰因的解读,宋从心和楚夭也大概明白了图腾上讲述了什么。
第一环:许多跪在地上、双手呈抓挠状的小人,他们表情十分痛苦,眼睛部分被涂成了黑色,眼耳口鼻都淌出了血。
第二环:人间哀鸿遍野,众生沉沦苦海,人们向神殿中的神像祈愿,却没有得到回应。
第三环:身穿祭司服饰的人们跪在一个衣着华贵、眉心有一点红印的女孩面前,女孩身旁却刻画着象征不详的黑雾。
第四环:堆积如山的骸骨与尸体,秃鹫与鹰在天空上盘亘不去;平民百姓跪在一个多节多足的生物面前,似乎在寻求庇佑。
第五环:百姓们手持各种尖锐的利器,指向散发着不详黑雾的女孩,将她扣押到神殿之中,直到神像跟前。
第六环:来到神像跟前的女孩开始溶解,似乎暴露出真面目一般,她双目被涂染了赤红,与那多足多节的生物战斗。
第七环:一个上半身为人类女性,下半身却为多足多节虫躯的生物眉眼慈悲,居于神殿之中。
第八环:面貌痛苦的小人们情况似乎得到了缓解,他们恢复了健康,却跪在神像前垂泪。他们十指交握,五体投地,一个忏悔的动作。
第九环:雪地中开出了形似优昙的花,众生匍匐跪地,祭司们高举双手,蟠龙神立于荣光的天上。
“……”宋从心眉头微蹙,明明是记载神明灵魂的图腾,但不知为何却给她一种极其不适的观感。
“所以……这个图腾讲述的是蟠龙神取代雪山神女成为乌巴拉寨神明的经过?”即便有兰因解释了各种图案的隐喻,楚夭依旧对这个故事感到些许的费解,“某一天,山民们遭遇了某种可怕的诅咒,他们口鼻出血、状似疯魔,但雪山神女却不再回应山民的祈愿。祭司们没有办法,只得求助这个……呃,看上去像虫子一样的蟠龙神,在蟠龙神的帮助下找到了诅咒的源头,却发现是神女在诅咒民众?”
“于是,百姓们将神女带到了神像面前,却不想神女竟暴露出了可憎的面目,并与蟠龙神相杀。最终蟠龙神化成了半人半虫的模样,立于神殿之中。百姓们的诅咒被破除,他们跪在雪山神女的神像前忏悔,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改换了信仰,开始供奉蟠龙神?”
虽然其中仍有许多疑点,但图腾讲述的似乎就是这么一个光怪陆离的故事。
“雪山神女为何会诅咒自己的子民,难道是被污染了吗?”楚夭百思不得其解,而这也恰好是宋从心想不明白的地方。
“他们称呼祂为‘蟠龙神’?”宋从心指着图腾上那多足多节的生物,无论如何,这东西看上去都跟神话传说中的“龙”没有任何关系,倒像是某种类似蜈蚣的虫。这或许就是为何雪山与中原对于此物有两种不同称呼的缘由。
“嗯。”兰因缓缓点头,他眸光凝固在那个半人半龙的生物身上,“凡尘无人见过真龙,因此不同地域的子民对于‘龙’都有自己的认知与见解。海边的子民认为龙有着鱼的鳞片,中原人则认为龙形似蛇、鳞爪鹿角,北地这边则认为龙多足多节。‘龙’对于凡人而言,指代的是‘强大的灵’。”
“确实,龙也有不同种类,不过上清——唔唔唔!”楚夭认可了兰因的说法,在险些说漏嘴时被宋从心一把捂住了嘴。
兰因的注意力都在图腾上,倒是没注意到身旁两人的小动作。他看着图腾,眼神幽邃,神情却微微阴沉了下来。
“无论如何,必须多加小心。”
第182章
乌巴拉寨是什么地方?
人间的净土,尘世的桃源,是世人梦寐以求的无忧无虑、无病无灾的幻想乡。
“传说,雪山神女厌倦尘世五浊,遂以风雪环绕天山,隔绝人世的硝烟与战火,将永恒明媚的春天赠予信民作为礼物。”楚夭虽然做向导不太合格,但她却意外的对许多古老浪漫的传说有所了解,“于是,乌巴拉寨的子民们生存在风雪的拥护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幸福生活。”
“那真的幸福吗?”宋从心问道。
“唔,对以前的人们来说应该是算幸福的吧?毕竟北地苦寒,物资匮乏又环境恶劣,神女所在的地方对北地人来说就像是梦中的天国一样。”楚夭回想着自己从小听到大的童话,但无论是道听途说还是先辈代代传颂,乌巴拉寨都是一个美好到近乎虚幻不实的地方。
世间有许多歌颂这片乐土的歌谣,三人背着沉重的行囊走过一座又一座的铁索桥。踏过白雪,经过一根根图腾桩,最终来到一处幽深的隧道。
隧道旁的石碑上铭刻着陌生的文字,兰因说那是“乌巴拉寨”的古文。因为历史太过久远,如今北地流通的文字已经是这种文字的变种了。
“那些字甚至连我都看不懂。”私底下,楚夭不止一次覆在宋从心耳边悄声道,“你说,咱们身边跟着的这个真的是人而不是
别的什么东西吗?比如说死去千年的僵尸或者执念未散徘徊人间的鬼魂之类的?”
宋从心确定兰因是个活人,尽管他身份十分神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位队友还是十分靠谱的。
三人步入隧道,越往深处走去,环境便越发昏暗,到最后几乎便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了。宋从心抚摸两侧的山壁,甬道内部的分岔凌乱复杂,纵横交错,形成了天然的隔绝外敌的壁障。兰因擦了火折子点燃了火把,三人摸索着前进,耳边能听见地下暗河流淌而过时潺潺的水音与风穿行在岩洞中的风声,宛如鬼魂的悲泣。
通常来说,岩洞中可以升火,根据烟缕飘荡的方向来寻找出口,但这个方法对于这个复杂的隧洞而言肯定是行不通的。宋从心闭上眼睛感知暗河的流向,从盘根错节的岔路中梳理出一条前行的脉络。就在宋从心思考着如何不动声色地将同伴往正确的岔路上牵引时,兰因却在无数分岔路口前惊墨的静默地驻足了片刻,随即好似确认了什么,迈步走向了正确的岔路。
“……?”这回宋从心可当真是有些诧异了。
之后的岔路也是如此,兰因在短暂的驻足观察之后往往便能选中正确的岔路。即便偶尔选了偏离正规的路口,那个岔路也能通往主干道,只是需要多绕一段路。对此,宋从心还只是在心中默默地思虑,楚夭却已经忍不住问出声了。
“你怎么做到的?难道你还真的拥有向导的天赋不成?”楚夭藏不住自己的心思,她小跑着绕到兰因的跟前,倒退着走,脸上是藏不住的狐疑之色,“还是说你有什么独门的认路秘技,又或是说你想起了什么?”
面对楚夭的逼问,兰因只是缓缓地摇头。他神情寡淡如水,散下的鬓发挡住了他些许的眉眼,让他看上去有种安静的伤悲。
“离乡的游子想要归家,故乡永远都不会让他迷路。”兰因突然开口说了一句恍若歌谣般的话,他用的是北地的语言,语调有种难以言说的苍凉之感。但很快他又拧起眉头,眼中好似沉淀着痛楚的阴翳。他说完这句话后,便不再开口。
楚夭被他的神情给唬住了,她只得喃喃地停下脚步,退到宋从心的身边,轻轻挽住她的手。
宋从心想到了拉则,想到这两人琉璃色的眼瞳。她想,兰因和拉则是否都感知到了什么,这便是明月楼主提及的特殊血脉之人的特别之处吗?
三人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直到水声越来越清晰,风声越来越大,提醒着他们即将离开山间的岩洞。宋从心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她想过自己或许会看见人间炼狱一般凄惨可怖的景象,又或是早已颓败荒芜的破落村庄,但当远处亮起光时,宋从心却听见了嘹亮的歌声。
往前迈步而去,猝不及防之下踩入了一条冰凉的小溪。耳畔能听见少女清脆爽朗的笑声,伴随着清风拂过草木枝叶的细碎声响,有谁赤脚淌过河川,将溪水踩得哗哗作响。清亮的女声唱着活力十足的山歌,更远的地方便传来了中气十足的回应与合唱,阳光被人剪碎后掺进了河床,粼粼水面之上斑驳跳跃的尽是金砂般璀璨明亮的希望。
宋从心心里有一瞬的错愕,这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离开隧道的最后一段路途需要淌过小溪,仿佛要将远道而来的旅人身上的风尘洗去。习惯黑暗的眼睛在天光乍现的瞬间不禁一闭,再次睁眼时,映入眼帘的便是山花烂漫、温暖明媚的春景。
放眼望去,远处层楼叠阁的建筑巍峨耸峙,青砖铺就的小路蜿蜒林野。就在宋从心三人正前方的不远处,一群衣着鲜艳靓丽的女子正在浣衣踩水,间或有小孩从河岸跑过。而另一头,几名光着膀子将衣服扎在腰间的男子正在劈砍柴禾,偶尔回头附和几句对岸传来的山歌。
跨越茫茫雪山之后,呈现在三人眼前的不是更深的险恶,而是当真如神话传说中描述的那般安详美好的天国。
就在三人驻足在原地,多少有些不知所措之时,举着木制小风车来回奔跑的孩童似乎注意到了他们。其中一个穿得像福娃娃似的小女孩指着她们,扭头朝着溪边大喊道:“阿乙欸,这里有不认识的人嗳!”
嘹亮的山歌被这一嗓子吼停了,几名孩子小腿抡得跟风火轮似的飞奔回长辈们的怀中。
很快,宋从心三人便被这些少年男女们包围了起来。
“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些人的眼中盛满了热情与欢喜,甚至有几名女孩当场解下自己腰间的白色布匹披挂在他们身上。他们围绕着三人载歌载舞,在这短暂的“欢迎仪式”之后,一位头戴银饰、鼻尖生着些许雀斑的女子在众人的推搡下越众而出,略带羞涩地笑道:“三位朋友是来参加我们的朝圣节的吗?”
宋从心与兰因对视了一眼,宋从心站出来,朝女子微微一笑:“是的,朋友,我们途经于此,有心拜见雪国的神迹。”
“朝圣之路坎坷,这一路行来殊为不易。你们的虔敬之心一定会被天上的神明看在眼里的。”女子比划了一个祈祷的手势,周围的人也做出了同样的手势,“我名为格桑梅朵,不知三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应该如何称呼呢?”
宋从心报上了三人的名姓,其余人在表达欢迎之后便带着好奇的视线重新回去干活了。只有格桑梅朵负责接待三人,为三人引路。
“我们寨里已经很久没有外人来了,祭司大人也不允许我们离山。听以前过来的旅人们说,外界战火纷飞,远不如我们的故乡平安喜乐。”格桑梅朵好奇地询问道,“是这样吗?图南拉,外面的世界当真这么可怕吗?”
“确实如此。”宋从心扮演着一个饱经苦难沧桑的医者,挑拣了一些故事讲给格桑梅朵听,“……但是,我们相信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试炼。我们来到这里便是为了追寻神明的遗迹,没想到,雪山深处竟然真的存在这一方乐土。”
“天呐。”格桑梅朵听着那些仿若天音般的故事,情不自禁地掩唇,“尘世仍旧如此污浊,贫穷、饥饿与疾病困扰着众生。果然,祭司不让我们离开雪山是对的。图南拉,你和你的朋友都是很了不起的人,你们的虔诚一定能得到回报的。”
格桑梅朵说着,目光便落在了另外两人的身上,无论是楚夭还是兰因,两人都是人群中堪称鹤立鸡群的存在。格桑梅朵看得微微一呆,一时间竟想不起来为何方才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身旁这个其貌不扬的女子身上,反而忽略了另外两人。
“天啊,我真是太失礼了。”格桑梅朵脸颊微红,禁不住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脸,“我去跟卓玛妈妈说一声,让妈妈为三位朋友安排住处。请你们在这里稍等一下,我很快就回来。”
少女说完,转身便跟一阵风似的跑远了。三人在通往村镇的小路上驻足,宋从心敛去了温和的笑容,眼神也平淡了下来。
“并非伪装。”宋从心摇了摇头,格桑梅朵的行为反应都不是演的,这里的人真的有一种不谙世事的天真。
“被豢养的羔羊一般。”一直低垂着眼帘的兰因终于抬眸,他语气平静道,“她从未离开过大山,对族中祭司所说的关于外界的话深信不疑。生活与信仰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如果这些都不是伪装,那只能证明他们的确从小便生活在没有忧愁的乐土。”
可是,人间真的有这样的乐土吗?
宋从心轻吸了一口气,调整自己的呼吸:“她提到了朝圣节。”
“不错。拉则说过,朝圣节前,我们必须离开雪山。”兰因压低了声音,“看来朝圣节,这里应该会发生不同以往的事。”
第183章
出乎意料,被格桑梅朵称呼没“卓玛妈妈”的女人,是一个外表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年轻女性。
对于突然出现在寨子中的陌生人,卓玛妈妈虽然也面上带笑,但态度却明显没有格桑梅朵那么热情。她给三人安排了落脚的房子,那是一间临近水源的小竹楼,远离居民区,独立成栋,容易燃烧,也容易灭火——对于暂时落脚的客人来说,这个住处无论哪里都挑不出错。
林子中有许多空置的竹楼,显然都是留给他们这种远道而来的客人居住的。这种高脚竹楼的最下层通常会用来圈养牲畜,避免潮湿的同时还能达到通风的效果。唯一的缺点或许是不够保暖,但对于四季如春的乌巴拉寨而言,那并不算什么。
主楼内部打扫得十分干净,除了没有家具以外,几乎是立刻便能入住。格桑梅朵招呼了几名同伴抱来了锅碗瓢盆与干草被褥,这些年轻人的欢笑声为空荡荡的竹楼增添了不少生气,就连照落在窗沿上的浮薄天光都显得格外朝气蓬勃。
在宋从心的眼神示意之下,楚夭很快便和这些少年男女打成了一片。看着楚夭操着一口方言与格桑梅朵等人流利地交谈之时,宋从心才相信她确实没有在这方面坑自己。将打好人际关系的重任交给楚夭之后,宋从心围着竹楼转了一圈,发现了正半蹲在河边捻弄草茎、勘察土壤的兰因。
虽然同行的时间不长,但这位靠谱的同伴给予了她不少帮助,即便宋从心已经隐约察觉到他来乌巴拉寨或许也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兰因自从进入山寨开始便一直低垂着头颅或是半垂着眼睛,因此目前山寨中无人发现他拥有一双特殊的眼睛。
“这里的草木河床都是真实的,并非幻象。”兰因察觉到了宋从心的接近,他伸出的手在水面上轻轻一掠,撩起些许涟漪。
“你原本疑心这里四季如春的景象是虚无的幻象?”宋从心也走到河岸旁,看着清澈溪流中圆润的鹅卵石与间隙中的水草。幻象或者领域通常很难拟化出微处的细节,因为幻象往往架构于记忆之上。
“我分不清。”兰因摇了摇头,从地上站起,他极目远眺,语气平静道,“我分不清真实与虚假。”
什么意思?宋从心望向他,若有所思地道:“这便是你愿意随我们一同前来雪山的原因?”
雪山神女除司掌风雪与妙音之外,还有“唤诸尊神佛之惊觉”的传说闻名于世。在部分地域,祂也被称为司掌智慧与清明的神祇。
“是,我被困住许久了。”兰因倒是没有掩盖或是隐瞒,他颔首肯定了宋从心的推测,但他显然不想深入这个话题,转而道,“你有什么发现吗?”
“不知道算不算发现。”宋从心摇摇头,“非要说的话,周围太安静了,树林中没有鸟雀,动物也相对稀少。但这或许与山的高度有关,即便此地留有神女的遗泽,雪山终究还是雪山。不过初来乍到,暂时还看不出什么。”
宋从心默默点头,以她自身强大的感知能力,竟也无法感知到拉则的行踪。她走入风雪就如同走回自己的家,雪山替她掩埋了一切存在过的痕迹。宋从心不知道这是否是雪山神女的遗泽仍旧在庇佑自己的子民,但显然雪山深处仍埋藏着许多世人的未
解之谜。
“我小时候似乎听说过,步入轮回的神女与凡人一样只有百年寿数,她临终之时会前往雪山之巅进行最后的布施,既‘舍身布施’。”再次上路时,楚夭倒是突然想起了一些关于拉则所说的花的线索,“雪山住民的葬礼皆是天葬,传说神女布施之处会生出一种花来,那是神女一生的彻悟与记忆所化。那种花制成的香会让人忘却曾经,如渡轮回;但若是混入这种花苦涩的叶与天山的水,就会让人想起自己遗忘的因缘。”
“前尘香。”沉默不语的兰因突然开口道。
“是的,那种香叫‘前尘香’。”楚夭拽了拽自己的头发,“但对于拥有信仰的雪山住民而言,他们毕生的修行都是为了了悟生死,从而摆脱无明执着的轮回之苦。因此前尘香被视作是执迷不悟,禁止制作与传世。”
“对了,冰坨子,你该不会就是因为这种花才忘了曾经的吧?”楚夭故作轻松地调侃道。
对此,兰因缄默不语。
即便身上背着沉重的货物,但三人的脚程都不算慢。第三天日出之时,在不知道走过多少座铁索桥后,一直走在最前方引路的兰因突然抬头看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突兀道:“应当快到了。”
“啊?怎么说?”楚夭扶着铁索,一脸茫然。
“是图腾。”宋从心也顺着兰因的视线极目远眺,远处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竖立着几根包着布条的柱状物,上面隐约可以窥见缠绕的图纹与花草着色过的迹象,“聚落附近才会有图腾,图腾也是一个聚落划定领地的象征。”
“不错。”兰因仰望天光,深邃的眼瞳泛着浅浅的银泽,好似珠玉一般,“距离越来越近了。”
三人踱过了铁索桥,来到第一樽图腾旁,图腾意为“记载神明灵魂的载体”,是一个族群的信仰与精神的具现化。兰因拂落了足有三人高的图腾柱上的积雪,因雪蚀风化之故,图腾上方的涂彩脱落严重,图案也有些不甚分明了。但三人仔细观察了片刻,却仍能发现那一层层隔开的环状图样似乎在讲述着部族的故事。然而其中一些图纹呈现出的诡谲模样,让人看了只觉得心里发寒。
“不一样了。”兰因在查看过后,沉声道,“以前乌巴拉寨的图腾分为九环,分别讲述了‘长乐天常闻仙乐’、‘闻人间疾苦而乐声不起’、‘天人五衰而生人心’、‘随众生步无明执著之轮回’、‘解离身躯化八吉祥宝器’、‘各部领受天恩散播福音’、‘轮回始见明觉之女’、‘神女率子民平定风雪’、‘神女归莲新圣又生’,但现在,图腾被更改了。”
“改成什么了?”楚夭忍不住问道。
宋从心也凑到图腾旁边细看,被更改过后的图腾依旧是分为九环,同样是陈述与记录故事,但其主旨却不再是雪山神女了。图腾上的图案虽然模糊不清,但兰因却熟知雪山中各种图案花纹的隐喻。依靠兰因的解读,宋从心和楚夭也大概明白了图腾上讲述了什么。
第一环:许多跪在地上、双手呈抓挠状的小人,他们表情十分痛苦,眼睛部分被涂成了黑色,眼耳口鼻都淌出了血。
第二环:人间哀鸿遍野,众生沉沦苦海,人们向神殿中的神像祈愿,却没有得到回应。
第三环:身穿祭司服饰的人们跪在一个衣着华贵、眉心有一点红印的女孩面前,女孩身旁却刻画着象征不详的黑雾。
第四环:堆积如山的骸骨与尸体,秃鹫与鹰在天空上盘亘不去;平民百姓跪在一个多节多足的生物面前,似乎在寻求庇佑。
第五环:百姓们手持各种尖锐的利器,指向散发着不详黑雾的女孩,将她扣押到神殿之中,直到神像跟前。
第六环:来到神像跟前的女孩开始溶解,似乎暴露出真面目一般,她双目被涂染了赤红,与那多足多节的生物战斗。
第七环:一个上半身为人类女性,下半身却为多足多节虫躯的生物眉眼慈悲,居于神殿之中。
第八环:面貌痛苦的小人们情况似乎得到了缓解,他们恢复了健康,却跪在神像前垂泪。他们十指交握,五体投地,一个忏悔的动作。
第九环:雪地中开出了形似优昙的花,众生匍匐跪地,祭司们高举双手,蟠龙神立于荣光的天上。
“……”宋从心眉头微蹙,明明是记载神明灵魂的图腾,但不知为何却给她一种极其不适的观感。
“所以……这个图腾讲述的是蟠龙神取代雪山神女成为乌巴拉寨神明的经过?”即便有兰因解释了各种图案的隐喻,楚夭依旧对这个故事感到些许的费解,“某一天,山民们遭遇了某种可怕的诅咒,他们口鼻出血、状似疯魔,但雪山神女却不再回应山民的祈愿。祭司们没有办法,只得求助这个……呃,看上去像虫子一样的蟠龙神,在蟠龙神的帮助下找到了诅咒的源头,却发现是神女在诅咒民众?”
“于是,百姓们将神女带到了神像面前,却不想神女竟暴露出了可憎的面目,并与蟠龙神相杀。最终蟠龙神化成了半人半虫的模样,立于神殿之中。百姓们的诅咒被破除,他们跪在雪山神女的神像前忏悔,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改换了信仰,开始供奉蟠龙神?”
虽然其中仍有许多疑点,但图腾讲述的似乎就是这么一个光怪陆离的故事。
“雪山神女为何会诅咒自己的子民,难道是被污染了吗?”楚夭百思不得其解,而这也恰好是宋从心想不明白的地方。
“他们称呼祂为‘蟠龙神’?”宋从心指着图腾上那多足多节的生物,无论如何,这东西看上去都跟神话传说中的“龙”没有任何关系,倒像是某种类似蜈蚣的虫。这或许就是为何雪山与中原对于此物有两种不同称呼的缘由。
“嗯。”兰因缓缓点头,他眸光凝固在那个半人半龙的生物身上,“凡尘无人见过真龙,因此不同地域的子民对于‘龙’都有自己的认知与见解。海边的子民认为龙有着鱼的鳞片,中原人则认为龙形似蛇、鳞爪鹿角,北地这边则认为龙多足多节。‘龙’对于凡人而言,指代的是‘强大的灵’。”
“确实,龙也有不同种类,不过上清——唔唔唔!”楚夭认可了兰因的说法,在险些说漏嘴时被宋从心一把捂住了嘴。
兰因的注意力都在图腾上,倒是没注意到身旁两人的小动作。他看着图腾,眼神幽邃,神情却微微阴沉了下来。
“无论如何,必须多加小心。”
第182章
乌巴拉寨是什么地方?
人间的净土,尘世的桃源,是世人梦寐以求的无忧无虑、无病无灾的幻想乡。
“传说,雪山神女厌倦尘世五浊,遂以风雪环绕天山,隔绝人世的硝烟与战火,将永恒明媚的春天赠予信民作为礼物。”楚夭虽然做向导不太合格,但她却意外的对许多古老浪漫的传说有所了解,“于是,乌巴拉寨的子民们生存在风雪的拥护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幸福生活。”
“那真的幸福吗?”宋从心问道。
“唔,对以前的人们来说应该是算幸福的吧?毕竟北地苦寒,物资匮乏又环境恶劣,神女所在的地方对北地人来说就像是梦中的天国一样。”楚夭回想着自己从小听到大的童话,但无论是道听途说还是先辈代代传颂,乌巴拉寨都是一个美好到近乎虚幻不实的地方。
世间有许多歌颂这片乐土的歌谣,三人背着沉重的行囊走过一座又一座的铁索桥。踏过白雪,经过一根根图腾桩,最终来到一处幽深的隧道。
隧道旁的石碑上铭刻着陌生的文字,兰因说那是“乌巴拉寨”的古文。因为历史太过久远,如今北地流通的文字已经是这种文字的变种了。
“那些字甚至连我都看不懂。”私底下,楚夭不止一次覆在宋从心耳边悄声道,“你说,咱们身边跟着的这个真的是人而不是
别的什么东西吗?比如说死去千年的僵尸或者执念未散徘徊人间的鬼魂之类的?”
宋从心确定兰因是个活人,尽管他身份十分神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位队友还是十分靠谱的。
三人步入隧道,越往深处走去,环境便越发昏暗,到最后几乎便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了。宋从心抚摸两侧的山壁,甬道内部的分岔凌乱复杂,纵横交错,形成了天然的隔绝外敌的壁障。兰因擦了火折子点燃了火把,三人摸索着前进,耳边能听见地下暗河流淌而过时潺潺的水音与风穿行在岩洞中的风声,宛如鬼魂的悲泣。
通常来说,岩洞中可以升火,根据烟缕飘荡的方向来寻找出口,但这个方法对于这个复杂的隧洞而言肯定是行不通的。宋从心闭上眼睛感知暗河的流向,从盘根错节的岔路中梳理出一条前行的脉络。就在宋从心思考着如何不动声色地将同伴往正确的岔路上牵引时,兰因却在无数分岔路口前惊墨的静默地驻足了片刻,随即好似确认了什么,迈步走向了正确的岔路。
“……?”这回宋从心可当真是有些诧异了。
之后的岔路也是如此,兰因在短暂的驻足观察之后往往便能选中正确的岔路。即便偶尔选了偏离正规的路口,那个岔路也能通往主干道,只是需要多绕一段路。对此,宋从心还只是在心中默默地思虑,楚夭却已经忍不住问出声了。
“你怎么做到的?难道你还真的拥有向导的天赋不成?”楚夭藏不住自己的心思,她小跑着绕到兰因的跟前,倒退着走,脸上是藏不住的狐疑之色,“还是说你有什么独门的认路秘技,又或是说你想起了什么?”
面对楚夭的逼问,兰因只是缓缓地摇头。他神情寡淡如水,散下的鬓发挡住了他些许的眉眼,让他看上去有种安静的伤悲。
“离乡的游子想要归家,故乡永远都不会让他迷路。”兰因突然开口说了一句恍若歌谣般的话,他用的是北地的语言,语调有种难以言说的苍凉之感。但很快他又拧起眉头,眼中好似沉淀着痛楚的阴翳。他说完这句话后,便不再开口。
楚夭被他的神情给唬住了,她只得喃喃地停下脚步,退到宋从心的身边,轻轻挽住她的手。
宋从心想到了拉则,想到这两人琉璃色的眼瞳。她想,兰因和拉则是否都感知到了什么,这便是明月楼主提及的特殊血脉之人的特别之处吗?
三人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直到水声越来越清晰,风声越来越大,提醒着他们即将离开山间的岩洞。宋从心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她想过自己或许会看见人间炼狱一般凄惨可怖的景象,又或是早已颓败荒芜的破落村庄,但当远处亮起光时,宋从心却听见了嘹亮的歌声。
往前迈步而去,猝不及防之下踩入了一条冰凉的小溪。耳畔能听见少女清脆爽朗的笑声,伴随着清风拂过草木枝叶的细碎声响,有谁赤脚淌过河川,将溪水踩得哗哗作响。清亮的女声唱着活力十足的山歌,更远的地方便传来了中气十足的回应与合唱,阳光被人剪碎后掺进了河床,粼粼水面之上斑驳跳跃的尽是金砂般璀璨明亮的希望。
宋从心心里有一瞬的错愕,这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离开隧道的最后一段路途需要淌过小溪,仿佛要将远道而来的旅人身上的风尘洗去。习惯黑暗的眼睛在天光乍现的瞬间不禁一闭,再次睁眼时,映入眼帘的便是山花烂漫、温暖明媚的春景。
放眼望去,远处层楼叠阁的建筑巍峨耸峙,青砖铺就的小路蜿蜒林野。就在宋从心三人正前方的不远处,一群衣着鲜艳靓丽的女子正在浣衣踩水,间或有小孩从河岸跑过。而另一头,几名光着膀子将衣服扎在腰间的男子正在劈砍柴禾,偶尔回头附和几句对岸传来的山歌。
跨越茫茫雪山之后,呈现在三人眼前的不是更深的险恶,而是当真如神话传说中描述的那般安详美好的天国。
就在三人驻足在原地,多少有些不知所措之时,举着木制小风车来回奔跑的孩童似乎注意到了他们。其中一个穿得像福娃娃似的小女孩指着她们,扭头朝着溪边大喊道:“阿乙欸,这里有不认识的人嗳!”
嘹亮的山歌被这一嗓子吼停了,几名孩子小腿抡得跟风火轮似的飞奔回长辈们的怀中。
很快,宋从心三人便被这些少年男女们包围了起来。
“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些人的眼中盛满了热情与欢喜,甚至有几名女孩当场解下自己腰间的白色布匹披挂在他们身上。他们围绕着三人载歌载舞,在这短暂的“欢迎仪式”之后,一位头戴银饰、鼻尖生着些许雀斑的女子在众人的推搡下越众而出,略带羞涩地笑道:“三位朋友是来参加我们的朝圣节的吗?”
宋从心与兰因对视了一眼,宋从心站出来,朝女子微微一笑:“是的,朋友,我们途经于此,有心拜见雪国的神迹。”
“朝圣之路坎坷,这一路行来殊为不易。你们的虔敬之心一定会被天上的神明看在眼里的。”女子比划了一个祈祷的手势,周围的人也做出了同样的手势,“我名为格桑梅朵,不知三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应该如何称呼呢?”
宋从心报上了三人的名姓,其余人在表达欢迎之后便带着好奇的视线重新回去干活了。只有格桑梅朵负责接待三人,为三人引路。
“我们寨里已经很久没有外人来了,祭司大人也不允许我们离山。听以前过来的旅人们说,外界战火纷飞,远不如我们的故乡平安喜乐。”格桑梅朵好奇地询问道,“是这样吗?图南拉,外面的世界当真这么可怕吗?”
“确实如此。”宋从心扮演着一个饱经苦难沧桑的医者,挑拣了一些故事讲给格桑梅朵听,“……但是,我们相信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试炼。我们来到这里便是为了追寻神明的遗迹,没想到,雪山深处竟然真的存在这一方乐土。”
“天呐。”格桑梅朵听着那些仿若天音般的故事,情不自禁地掩唇,“尘世仍旧如此污浊,贫穷、饥饿与疾病困扰着众生。果然,祭司不让我们离开雪山是对的。图南拉,你和你的朋友都是很了不起的人,你们的虔诚一定能得到回报的。”
格桑梅朵说着,目光便落在了另外两人的身上,无论是楚夭还是兰因,两人都是人群中堪称鹤立鸡群的存在。格桑梅朵看得微微一呆,一时间竟想不起来为何方才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身旁这个其貌不扬的女子身上,反而忽略了另外两人。
“天啊,我真是太失礼了。”格桑梅朵脸颊微红,禁不住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脸,“我去跟卓玛妈妈说一声,让妈妈为三位朋友安排住处。请你们在这里稍等一下,我很快就回来。”
少女说完,转身便跟一阵风似的跑远了。三人在通往村镇的小路上驻足,宋从心敛去了温和的笑容,眼神也平淡了下来。
“并非伪装。”宋从心摇了摇头,格桑梅朵的行为反应都不是演的,这里的人真的有一种不谙世事的天真。
“被豢养的羔羊一般。”一直低垂着眼帘的兰因终于抬眸,他语气平静道,“她从未离开过大山,对族中祭司所说的关于外界的话深信不疑。生活与信仰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如果这些都不是伪装,那只能证明他们的确从小便生活在没有忧愁的乐土。”
可是,人间真的有这样的乐土吗?
宋从心轻吸了一口气,调整自己的呼吸:“她提到了朝圣节。”
“不错。拉则说过,朝圣节前,我们必须离开雪山。”兰因压低了声音,“看来朝圣节,这里应该会发生不同以往的事。”
第183章
出乎意料,被格桑梅朵称呼没“卓玛妈妈”的女人,是一个外表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年轻女性。
对于突然出现在寨子中的陌生人,卓玛妈妈虽然也面上带笑,但态度却明显没有格桑梅朵那么热情。她给三人安排了落脚的房子,那是一间临近水源的小竹楼,远离居民区,独立成栋,容易燃烧,也容易灭火——对于暂时落脚的客人来说,这个住处无论哪里都挑不出错。
林子中有许多空置的竹楼,显然都是留给他们这种远道而来的客人居住的。这种高脚竹楼的最下层通常会用来圈养牲畜,避免潮湿的同时还能达到通风的效果。唯一的缺点或许是不够保暖,但对于四季如春的乌巴拉寨而言,那并不算什么。
主楼内部打扫得十分干净,除了没有家具以外,几乎是立刻便能入住。格桑梅朵招呼了几名同伴抱来了锅碗瓢盆与干草被褥,这些年轻人的欢笑声为空荡荡的竹楼增添了不少生气,就连照落在窗沿上的浮薄天光都显得格外朝气蓬勃。
在宋从心的眼神示意之下,楚夭很快便和这些少年男女打成了一片。看着楚夭操着一口方言与格桑梅朵等人流利地交谈之时,宋从心才相信她确实没有在这方面坑自己。将打好人际关系的重任交给楚夭之后,宋从心围着竹楼转了一圈,发现了正半蹲在河边捻弄草茎、勘察土壤的兰因。
虽然同行的时间不长,但这位靠谱的同伴给予了她不少帮助,即便宋从心已经隐约察觉到他来乌巴拉寨或许也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兰因自从进入山寨开始便一直低垂着头颅或是半垂着眼睛,因此目前山寨中无人发现他拥有一双特殊的眼睛。
“这里的草木河床都是真实的,并非幻象。”兰因察觉到了宋从心的接近,他伸出的手在水面上轻轻一掠,撩起些许涟漪。
“你原本疑心这里四季如春的景象是虚无的幻象?”宋从心也走到河岸旁,看着清澈溪流中圆润的鹅卵石与间隙中的水草。幻象或者领域通常很难拟化出微处的细节,因为幻象往往架构于记忆之上。
“我分不清。”兰因摇了摇头,从地上站起,他极目远眺,语气平静道,“我分不清真实与虚假。”
什么意思?宋从心望向他,若有所思地道:“这便是你愿意随我们一同前来雪山的原因?”
雪山神女除司掌风雪与妙音之外,还有“唤诸尊神佛之惊觉”的传说闻名于世。在部分地域,祂也被称为司掌智慧与清明的神祇。
“是,我被困住许久了。”兰因倒是没有掩盖或是隐瞒,他颔首肯定了宋从心的推测,但他显然不想深入这个话题,转而道,“你有什么发现吗?”
“不知道算不算发现。”宋从心摇摇头,“非要说的话,周围太安静了,树林中没有鸟雀,动物也相对稀少。但这或许与山的高度有关,即便此地留有神女的遗泽,雪山终究还是雪山。不过初来乍到,暂时还看不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