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86节
——他们也不会为是否要拔剑一事而胆怯踌躇。
“诸位若是有意,我等可品茗论道,促膝长谈。”明尘上仙淡然抬手,掌心朝上,只见他掌中忽而出现了一丝细如牛毛却刺眼夺目的白芒。
“诸位若是无意——”他并起二指,轻描淡写地虚空一划。
刹那之间,破空之声远去,尘世万籁俱寂。那一线白芒切裂了贯彻天地的雷霆,切裂了乌云与狂风暴雨,甚至切裂了空间与此世的天地。
厚重的云层停滞了一瞬,似是没意识到乌云被洞开了一线的罅隙,有天光照落而下,与风雨夹杂在一起。
“若是无意,那便试过我手中之剑,再来谈论拂雪的事情。”
他话语冰冷,比仲冬月的霜雨更甚几许。
看着那与光同行、与风雨同在的身影,几位大能几乎忍不住狂笑流泪,转而又不禁叹息。
众生道,这便是众生道。
那位因众生而自愿被铸入神像中的人神,竟还能在时光的尽头中,找回曾经的自己。
多不容易啊。
……
齐虚真在喊完那句话后,确实没有感觉到剑刃落下的动静。这让他在极度恐惧带来的窒息之中找到了一丝喘息的余地。
“我、我也是被人利用的,你不能杀我,否则你将承受咸临国运的反噬与孽力……”齐虚真话语颤抖,却仍旧拼命地为自己争取哪怕仅有一线的生机,“是真的,我说的都是真的!五百年前的五毂国便是如此,当时的仙门弟子因为屠杀了被国运庇佑的平民百姓,所以从此永诀仙途,堕仙沦为了魔物!他们
、他们,对对,对了!他们之所以要我当咸临的国师,也是为了让我谋夺国运,好让你杀了我,从而堕仙入魔!”
齐虚真并不愚笨,生死关头他的脑筋更是灵活机敏,几乎是瞬间便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一枚废弃的棋子:“五百年前的五毂国事件让仙门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他们定然是从中尝到了甜头,意图故技重施,毁掉仙门新生代的好苗子,并重挫正道魁首的道心!”
他搜肠刮肚地斟酌言辞,舌绽莲花:“拂雪道君,小人固然有罪,但你不可杀我。你是那位唯一的软肋,那位本就已经……若是你堕仙入魔,难保那位是否会道心破损。届时、届时上清界便会迎来浩劫,局势岌岌可危!”
“我可以告诉你全部我所知道的情报,要知道,咸临不过是一边僻小国,他们还有更大的阴谋布局——!”
“还有关于那位,关于你的师尊!我知道他不为人知的秘密,我可以说,我都可以说——”
“我为何要从一介外人的口中去探知我师尊的秘密?”
清冽冰冷的女声,突兀至极地打断了他的陈词与求情。
这句话让齐虚真心里咯噔了一下,头脑几乎是一片空白,他几乎要在恐惧的驱使下不管不顾地磕头恸哭,只求对方能饶他一命。但大抵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花言巧语根本动摇不了眼前之人,齐虚真根本压抑不住心头层层蔓延上来的绝望与恐惧。
“拂、拂雪道君。”他只得哀哀地恳求着,寄希望于对方能够回心转意,“小人或许坏事做尽,死有余辜。但小人、小人身上背负的气运都是真实的啊,借外道之力,小人炼化了‘宣怀王’的命格。在世人眼里,我便是咸临的国师与君王,气运加身,邪祟不侵。”
“除非有人立即推翻宣怀王的政权,将宣家贬为庶民。否则小人受咸临国运佑身,尔等修行天之道的修士斩杀与平民百姓因果相连之人只会导致你们被因果反噬,因为天道是庇佑于我等的。就算、就算您本身不惧因果孽力反噬,但咸临国运与拂雪道君您的气运相互砥砺,本就日落西山的咸临国很快就会彻底衰败下去,您难道要为一时之气而承担起这份无妄之灾吗——?”
“一时之气。”齐虚真听见拂雪道君重复了这个词语。
他小心翼翼地抬头,却发现霜雪般的少女微垂着眼眸,似是思忖,又似是在反复咀嚼品位这个词语。
“确实,这不过是一时之气。”少女淡然地颔首,有那么一瞬,齐虚真的心中升起一阵狂喜,以为对方愿意放过自己,但对方接下来的话语却让他有些不明所以,“我与此世有一隔阂,这世间发生的一切于我而言虽并非简单的话本故事,但也总归是少了几分牵动心神的悲喜。以往我并不觉得这有如何,行如过客,生如逆旅,倒也不算多坏的事情。”
什么意思?齐虚真心中茫然,但他不敢错失眼前之人的一言一语,只能绞尽脑汁地去思考,去聆听。
“我或许应该感谢你们。”对方容色淡淡道。
感谢?感谢什么?齐虚真越发踟躇,心中举棋不定。
但就在他仍旧冥思苦想对方话语中的深意时,一丝寒彻骨髓的冷意忽而吻上他的脖颈。齐虚真只觉得天地骤然翻转,他看见少女漠然的侧脸与飞扬的秀发,纷扬的广袖与秋水晕枫红的长剑,以及那跪在她身前、没有头颅的一具身体……
咦?没有头颅?
直到脑袋滚落在地上,齐虚真都没能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在意识彻底泯灭之前,耳蜗鼓噪着血液奔流的喧哗,还有少女那清晰分明、掷地有声的话。
“我应该感谢你们,唤醒了我对这片大地的愤怒。”
宋从心面容冰冷,归剑还鞘。
头颅咕噜咕噜地滚落在地,断口平滑的尸体后知后觉地喷溅出大片大片的血迹。一丝残存的元魂自颅骨内飞窜而出意图逃离,下一瞬却被宋从心弹指挥出的劲气击中,凄厉无比地化作青烟消散而去。
修士与凡人不同,一旦筑基,他们的神魂便会超脱世俗之外,不入轮回。而若是修成元婴,哪怕肉身毁灭,修士也可神魂不灭。因此,修士与修士相残反而不会遭受天谴,但修士若残害凡人,便会遭到因果报业。
这是宋从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杀人”,连同神魂一同泯灭,令其再无来生。
但奇异的是,本该因生命的消逝而愧疚不安的心却出乎意料的平静,预想中的反胃呕吐等生理反应也没有来袭。相反,宋从心甚至感觉到了久违的平静。那股一直烧灼她四肢百骸的炽意与骨髓深处隐约的痛楚,都随着她的拔剑而尽数散去。
塔楼内一片死寂,黑塔那方唯一还存活着的白衣僧侣朝这方投来一道视线,莫测又颇具深意。
“……拂雪。”站在宋从心身后的阿黎看着少女的背影,神色复杂地轻唤她的名。
没有天谴,没有雷劫,没有道心破损,更没有境界突然的滑落或是气运的衰败。
“果然——”宋从心缓缓地吐出一口心头的郁气,五百年前仙门弟子能为了援救人皇而派遣出门中精锐,五百年后的今天仙门却与凡尘隔开一道井水不犯河水的天堑。《天景百条》本是仙门与人间皇朝订立的共进共退的盟约,可不知从何时开始,它却成了一道将“人族”这个共体撕裂做两半的罅隙与无底深渊。
仙凡两界共同编织的虚假之天,宋从心凭借着自身的信念将其撕裂。
在她堪破虚妄的瞬间,在她直面因果罪业也无惧拔剑的瞬间,她的道已经铺陈在她的脚下,蔓延出很远很远。
几乎只是短短几个吐息的时间,水到渠成一般,宋从心自炼气化神之境突破至炼神还虚之境,没有阻塞,没有隔阂。气海自发吸纳灵炁,从金丹蜕变为元婴,本该惊天动地的大境界突破便这般平坦稳健地渡过,若非她气势变化了一瞬,他人甚至都难以察觉。
真的不会变成假的,假的不会变成真的。宋从心回首看着那具身首分离的尸体,心绪已经回归了平静。
但也正是这一回首,她才惊险无比地捕捉到一道虚幻的白影突兀而又迅捷地在眼前闪现。
“拂雪!”
“……!”
宋从心听见了阿黎的呐喊,也看见了远处与楚夭互相搀扶着站起来的宣白凤错愕与惊怒交杂的视线。
那是电光火石,也是生死一线。
宋从心几乎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分辨,她猛然提气,身体轻盈如燕般高高飞起,已练至炉火纯青的“燕步”让她在空中仍能自然无比地舒展肢体,腾挪轻盈若鸟雀。她折腰倾身,人已凌于偷袭者的上空,几乎是擦着对方的颅骨与其错身而过。
对方手持一柄锋芒逼人的长剑,祂的剑尖险之又险地划过宋从心的衣襟。若非宋从心突然突破炼神还虚之境,神识与反应比以往敏锐百倍不止,恐怕这迅如疾风、快如闪电的一剑会径直刺入宋从心的心口,即便是阿黎也来不及替她格挡或是救援。
偷袭者身穿一件纯白的斗篷,面上戴着一张没有面目的面具。
宋从心以燕步折身与其错身而过的瞬间,面对这不速之客,她毫不犹豫地屈膝上顶,一记凌厉无匹的鞭腿击碎了对方的假面!
第138章
宋从心这一记攻势毫无保留,用尽全力,足以瞬间粉碎敌人的颅骨。
红日的余毒在她的血管中流淌,宋从心认真地品尝咀嚼着这久违的情感,那种被人认为是一种原罪的、名为“愤怒”的烧灼。
她知道自己的状态有些不对,但她根本不想去克制。瓷质面具在膝盖的重击下砰然破碎,但偷袭者却好似全无阻碍般地向前,不知恐惧也不知疼痛。他刺出的剑刃一击落空,立即变势如蛇般缠上,他的剑招似快似慢,虚影重重,乍一眼看上去竟宛如一条灵活蜿蜒的蛇。宋从心来不及变势,只能
借那一击的力道于空中硬生生地改变了落地的方向,手中长剑仅凭直觉地挥出,猛然朝下一劈。
“叮当”,金铁相击之声清脆得近乎刺耳,震得人耳蜗一阵阵麻痹似的疼。两道身影在瞬息间碰撞然后分开,但彼此间的后退也仅是一步。白袍人剑如蛇影,近身侵上;宋从心横剑于侧,旋身直刺。面具破碎绽裂的瓷片尚未落地,两人便再次凶狠地撞在了一起。
爆破散开的气浪荡碎了瓷片,切切错错的刃鸣声连绵不绝。进攻,格挡,防守,一切都只发生在须臾之间,无论何物卷进这激烈的剑气风暴中都会被撕裂成无数碎片,就连红日投照而下的冷光都被万千剑影模糊扭曲,在地上零落破碎斑驳的光斑。肉眼无法捕捉动态,全然来不及思考,双方只凭借积累下来的战斗经验与本能,出招。
刺向眉心的剑刃被格挡,变势砍向对方的颈项;削其手腕的攻势被闪避,剑刃便上撩直取对方胸膛……冷铁碰撞的锋锐之声在耳边叮叮当当地响成了一片。宋从心很少会遭遇这般全然不计后果、无法留手的战斗,这种其中一方不死另一方便无法幸存的死战,一招一式都奔着要害而去。但凡有一点留手,紧随而来的便是死亡。
这个人……!宋从心后仰避开直刺眉心的一剑,顺势抬腿狠狠踹中对方的腰腹。白袍人腹部立时震荡出一个凹陷,巨大的冲力甚至掀起了他的斗篷,可那人却仅仅只是停顿了一秒,随即便仿若不觉般再次挥剑劈砍。宋从心不得不闪身避让,她确定自己毫无留手,哪怕是金丹期修士吃下这一击都要脏腑俱碎,可对方却还是跟没事人一样。
这人难道是橡皮捏造的吗?宋从心招架着对方的攻势,两人的速度已经快到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忽而,她抓到一丝破绽,手臂瞬间发力,以比先前快数倍的速度猛然砍向对方的颈项。然而这一剑却好似泥牛入海,切开的衣袍下空荡荡地灌着风,没有喷溅而出的鲜血,也没有因切裂而伤痛的血肉。敌人就如同一只惨白的幽灵,不会受伤,不会恐惧,不会流血……却会不顾一切地与你殊死搏斗。
不能再继续消耗下去了。意识到这是个杀不死的“幽灵”时,宋从心立时抽身后撤,与对方拉开了安全的距离。白袍人当即追来,他步法变幻莫测,形意无穷,将近身搏斗中的“黏”字诀发挥到了极致,配合他那一手集“缠”之真意于一体的身法剑术,当真是棘手无比,诡谲如蛇。
然而,宋从心在窥见对方身法的瞬间却是瞳孔放大收缩,她冷声道:“你是谁?”
琉璃与白瓷砸落在地,乱琼碎玉滚落如珠。拉开距离的瞬间,宋从心终于看清了那张藏在破碎白瓷假面后的面孔。出乎意料,那并不是臆想中狰狞可怖的嘴脸,而是一位面容秀美、双目无神的黑发少年。
“你究竟……”宋从心再次格挡了那游走如蛇的剑,她出手如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拧断了对方的手腕,随即五指化作玉质,猛然卡住少年的咽喉,用力将他掼在地上,“你究竟……是谁?!”
宋从心不会看错,白袍人所使用的步伐分明是无极道门内门三十六式步法中的“逐影步”,取意“追形逐影,光若彿彷”。这种高阶步法能够精通其中一两门都实属不易,但宋从心是内门弟子中少数将所有步法都学透吃透的人。
白袍人没有回答,他被宋从心压制在地上,长剑脱手,双手被缚。但他的眼睛没有焦距,只是黯淡地凝视着不知何处的虚空。
“你在质问一个幽灵的自我吗?”忽而,一道仿佛天生自带笑意的声音在识海中响起,慈悲而又温和,“我必须提醒你一句,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宋从心如同触电般飞快地松开了桎梏白袍人的手,她身形爆退,浑身玉化。然而,以白袍少年为中心,塔楼瞬间龟裂出蛛网般的纹路,霎时蔓延到宋从心的脚底下。下一秒,高塔倾斜,台阶坍塌,红日的冷光大面积的泼洒进塔楼的内部。高塔中不知何时突然出现了十数道白茫茫的影子,祂们站在台阶上,站在废墟上,站在天空之上。
悬于空中的双子塔开始崩塌,落足点如浮冰般破碎消散。宋从心在失重中回头,却看见那些白影一跃而起,纵身朝着她所在的方向飞扑而下。距离她最近的白袍少年也与她一同坠落,他一把拽住了宋从心的手腕,全无反抗地向大日落下。
白袍翻飞,衣袂如云。宋从心感觉有人抓住了她的手,有人抱住她的腰,有人钳住了她的脖颈。视野内一片灰白,好似下方凭空伸出无数的手,拽住她的肢体,逼她自空中落下。
“拂雪!”阿黎拼命伸出手试图拉住她,然而在看清那白袍少年面容的瞬间,阿黎瞳孔放大。
也就在这一瞬失神的刹那,两名同样身穿纯白斗篷的人影挡在了阿黎身前,挡住了他的去路,攥住了他伸出的手。目眦欲裂的阿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少女在自己眼前坠落,像不堪重负的飞鸟,蜂拥而上的白影则是蚕食她血肉的蚂蟥。
电光火石之间,一些早已不愿回想的记忆再次浮出灵性的水面,在眼前交织成层层叠叠的虚幻光影。
——“师兄,我断后,你们速速前往永安。”
他想起年纪最小的师弟负剑而立,背影却被刺目耀眼的天光扭曲。
——“不用担心,我谢婵怕过什么?不就是一群不敢露面的蛇鼠之辈吗?!”
他想起调皮的师妹吐着舌头跑远,娇俏的马尾不停地晃动,却也和师弟一样步入那天光中去。
——“我穷尽毕生所学,也救不了他们啊!学医,我究竟是为何学医啊——!”
他想起性情最温和的医修弟子抱着孩童融化的遗骨,在天光下崩溃恸哭。
——“……师兄,我回不去了,尘世已经把我遗忘。”
他想起彻底失去形影的友人在堕落后仍执意回归故土,最终却失魂落魄地重新回到黑暗的地底。
——“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当年那一战,留下的为何不是我呢?”
他想起因道侣神陨而道心破碎、从此永诀仙途的同门痛哭流涕,在以后无数个难熬的日夜里思念着连转世都没有的不归人。
——“阿黎,活下去,再苦再难,也要活下去。”
他想起曾经抬手便可泽被天下的师姐在天光未明之时死战至身殒道消,散去一身灵力,她的遗泽化作那些小小的光苔,温柔地照亮了地底。
在那接踵而来、不曾给人喘息余地的绝望中,阿黎无地想过了死。但师姐临终前却告诉他,死亡,不过是将责任与重担转交给活着的人。
“所以……是我对不起你。以后,要留你一人走下去。”
师姐说,人的一生,都在负重前行。但有时,生命的分量太沉太重,重到曾经能摇撼山峦的少年,有朝一日竟无力再握住自己的剑柄。
——他想起自己的剑曾经斩断了五毂国国民最后一线生机,想起自那之后,他再也不敢去看剑上铭刻的年少的自己。
于是那柄与自己命魂相系的半身,便这样一点点地沾染了锈迹。
“诸位若是有意,我等可品茗论道,促膝长谈。”明尘上仙淡然抬手,掌心朝上,只见他掌中忽而出现了一丝细如牛毛却刺眼夺目的白芒。
“诸位若是无意——”他并起二指,轻描淡写地虚空一划。
刹那之间,破空之声远去,尘世万籁俱寂。那一线白芒切裂了贯彻天地的雷霆,切裂了乌云与狂风暴雨,甚至切裂了空间与此世的天地。
厚重的云层停滞了一瞬,似是没意识到乌云被洞开了一线的罅隙,有天光照落而下,与风雨夹杂在一起。
“若是无意,那便试过我手中之剑,再来谈论拂雪的事情。”
他话语冰冷,比仲冬月的霜雨更甚几许。
看着那与光同行、与风雨同在的身影,几位大能几乎忍不住狂笑流泪,转而又不禁叹息。
众生道,这便是众生道。
那位因众生而自愿被铸入神像中的人神,竟还能在时光的尽头中,找回曾经的自己。
多不容易啊。
……
齐虚真在喊完那句话后,确实没有感觉到剑刃落下的动静。这让他在极度恐惧带来的窒息之中找到了一丝喘息的余地。
“我、我也是被人利用的,你不能杀我,否则你将承受咸临国运的反噬与孽力……”齐虚真话语颤抖,却仍旧拼命地为自己争取哪怕仅有一线的生机,“是真的,我说的都是真的!五百年前的五毂国便是如此,当时的仙门弟子因为屠杀了被国运庇佑的平民百姓,所以从此永诀仙途,堕仙沦为了魔物!他们
、他们,对对,对了!他们之所以要我当咸临的国师,也是为了让我谋夺国运,好让你杀了我,从而堕仙入魔!”
齐虚真并不愚笨,生死关头他的脑筋更是灵活机敏,几乎是瞬间便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一枚废弃的棋子:“五百年前的五毂国事件让仙门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他们定然是从中尝到了甜头,意图故技重施,毁掉仙门新生代的好苗子,并重挫正道魁首的道心!”
他搜肠刮肚地斟酌言辞,舌绽莲花:“拂雪道君,小人固然有罪,但你不可杀我。你是那位唯一的软肋,那位本就已经……若是你堕仙入魔,难保那位是否会道心破损。届时、届时上清界便会迎来浩劫,局势岌岌可危!”
“我可以告诉你全部我所知道的情报,要知道,咸临不过是一边僻小国,他们还有更大的阴谋布局——!”
“还有关于那位,关于你的师尊!我知道他不为人知的秘密,我可以说,我都可以说——”
“我为何要从一介外人的口中去探知我师尊的秘密?”
清冽冰冷的女声,突兀至极地打断了他的陈词与求情。
这句话让齐虚真心里咯噔了一下,头脑几乎是一片空白,他几乎要在恐惧的驱使下不管不顾地磕头恸哭,只求对方能饶他一命。但大抵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的花言巧语根本动摇不了眼前之人,齐虚真根本压抑不住心头层层蔓延上来的绝望与恐惧。
“拂、拂雪道君。”他只得哀哀地恳求着,寄希望于对方能够回心转意,“小人或许坏事做尽,死有余辜。但小人、小人身上背负的气运都是真实的啊,借外道之力,小人炼化了‘宣怀王’的命格。在世人眼里,我便是咸临的国师与君王,气运加身,邪祟不侵。”
“除非有人立即推翻宣怀王的政权,将宣家贬为庶民。否则小人受咸临国运佑身,尔等修行天之道的修士斩杀与平民百姓因果相连之人只会导致你们被因果反噬,因为天道是庇佑于我等的。就算、就算您本身不惧因果孽力反噬,但咸临国运与拂雪道君您的气运相互砥砺,本就日落西山的咸临国很快就会彻底衰败下去,您难道要为一时之气而承担起这份无妄之灾吗——?”
“一时之气。”齐虚真听见拂雪道君重复了这个词语。
他小心翼翼地抬头,却发现霜雪般的少女微垂着眼眸,似是思忖,又似是在反复咀嚼品位这个词语。
“确实,这不过是一时之气。”少女淡然地颔首,有那么一瞬,齐虚真的心中升起一阵狂喜,以为对方愿意放过自己,但对方接下来的话语却让他有些不明所以,“我与此世有一隔阂,这世间发生的一切于我而言虽并非简单的话本故事,但也总归是少了几分牵动心神的悲喜。以往我并不觉得这有如何,行如过客,生如逆旅,倒也不算多坏的事情。”
什么意思?齐虚真心中茫然,但他不敢错失眼前之人的一言一语,只能绞尽脑汁地去思考,去聆听。
“我或许应该感谢你们。”对方容色淡淡道。
感谢?感谢什么?齐虚真越发踟躇,心中举棋不定。
但就在他仍旧冥思苦想对方话语中的深意时,一丝寒彻骨髓的冷意忽而吻上他的脖颈。齐虚真只觉得天地骤然翻转,他看见少女漠然的侧脸与飞扬的秀发,纷扬的广袖与秋水晕枫红的长剑,以及那跪在她身前、没有头颅的一具身体……
咦?没有头颅?
直到脑袋滚落在地上,齐虚真都没能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在意识彻底泯灭之前,耳蜗鼓噪着血液奔流的喧哗,还有少女那清晰分明、掷地有声的话。
“我应该感谢你们,唤醒了我对这片大地的愤怒。”
宋从心面容冰冷,归剑还鞘。
头颅咕噜咕噜地滚落在地,断口平滑的尸体后知后觉地喷溅出大片大片的血迹。一丝残存的元魂自颅骨内飞窜而出意图逃离,下一瞬却被宋从心弹指挥出的劲气击中,凄厉无比地化作青烟消散而去。
修士与凡人不同,一旦筑基,他们的神魂便会超脱世俗之外,不入轮回。而若是修成元婴,哪怕肉身毁灭,修士也可神魂不灭。因此,修士与修士相残反而不会遭受天谴,但修士若残害凡人,便会遭到因果报业。
这是宋从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杀人”,连同神魂一同泯灭,令其再无来生。
但奇异的是,本该因生命的消逝而愧疚不安的心却出乎意料的平静,预想中的反胃呕吐等生理反应也没有来袭。相反,宋从心甚至感觉到了久违的平静。那股一直烧灼她四肢百骸的炽意与骨髓深处隐约的痛楚,都随着她的拔剑而尽数散去。
塔楼内一片死寂,黑塔那方唯一还存活着的白衣僧侣朝这方投来一道视线,莫测又颇具深意。
“……拂雪。”站在宋从心身后的阿黎看着少女的背影,神色复杂地轻唤她的名。
没有天谴,没有雷劫,没有道心破损,更没有境界突然的滑落或是气运的衰败。
“果然——”宋从心缓缓地吐出一口心头的郁气,五百年前仙门弟子能为了援救人皇而派遣出门中精锐,五百年后的今天仙门却与凡尘隔开一道井水不犯河水的天堑。《天景百条》本是仙门与人间皇朝订立的共进共退的盟约,可不知从何时开始,它却成了一道将“人族”这个共体撕裂做两半的罅隙与无底深渊。
仙凡两界共同编织的虚假之天,宋从心凭借着自身的信念将其撕裂。
在她堪破虚妄的瞬间,在她直面因果罪业也无惧拔剑的瞬间,她的道已经铺陈在她的脚下,蔓延出很远很远。
几乎只是短短几个吐息的时间,水到渠成一般,宋从心自炼气化神之境突破至炼神还虚之境,没有阻塞,没有隔阂。气海自发吸纳灵炁,从金丹蜕变为元婴,本该惊天动地的大境界突破便这般平坦稳健地渡过,若非她气势变化了一瞬,他人甚至都难以察觉。
真的不会变成假的,假的不会变成真的。宋从心回首看着那具身首分离的尸体,心绪已经回归了平静。
但也正是这一回首,她才惊险无比地捕捉到一道虚幻的白影突兀而又迅捷地在眼前闪现。
“拂雪!”
“……!”
宋从心听见了阿黎的呐喊,也看见了远处与楚夭互相搀扶着站起来的宣白凤错愕与惊怒交杂的视线。
那是电光火石,也是生死一线。
宋从心几乎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分辨,她猛然提气,身体轻盈如燕般高高飞起,已练至炉火纯青的“燕步”让她在空中仍能自然无比地舒展肢体,腾挪轻盈若鸟雀。她折腰倾身,人已凌于偷袭者的上空,几乎是擦着对方的颅骨与其错身而过。
对方手持一柄锋芒逼人的长剑,祂的剑尖险之又险地划过宋从心的衣襟。若非宋从心突然突破炼神还虚之境,神识与反应比以往敏锐百倍不止,恐怕这迅如疾风、快如闪电的一剑会径直刺入宋从心的心口,即便是阿黎也来不及替她格挡或是救援。
偷袭者身穿一件纯白的斗篷,面上戴着一张没有面目的面具。
宋从心以燕步折身与其错身而过的瞬间,面对这不速之客,她毫不犹豫地屈膝上顶,一记凌厉无匹的鞭腿击碎了对方的假面!
第138章
宋从心这一记攻势毫无保留,用尽全力,足以瞬间粉碎敌人的颅骨。
红日的余毒在她的血管中流淌,宋从心认真地品尝咀嚼着这久违的情感,那种被人认为是一种原罪的、名为“愤怒”的烧灼。
她知道自己的状态有些不对,但她根本不想去克制。瓷质面具在膝盖的重击下砰然破碎,但偷袭者却好似全无阻碍般地向前,不知恐惧也不知疼痛。他刺出的剑刃一击落空,立即变势如蛇般缠上,他的剑招似快似慢,虚影重重,乍一眼看上去竟宛如一条灵活蜿蜒的蛇。宋从心来不及变势,只能
借那一击的力道于空中硬生生地改变了落地的方向,手中长剑仅凭直觉地挥出,猛然朝下一劈。
“叮当”,金铁相击之声清脆得近乎刺耳,震得人耳蜗一阵阵麻痹似的疼。两道身影在瞬息间碰撞然后分开,但彼此间的后退也仅是一步。白袍人剑如蛇影,近身侵上;宋从心横剑于侧,旋身直刺。面具破碎绽裂的瓷片尚未落地,两人便再次凶狠地撞在了一起。
爆破散开的气浪荡碎了瓷片,切切错错的刃鸣声连绵不绝。进攻,格挡,防守,一切都只发生在须臾之间,无论何物卷进这激烈的剑气风暴中都会被撕裂成无数碎片,就连红日投照而下的冷光都被万千剑影模糊扭曲,在地上零落破碎斑驳的光斑。肉眼无法捕捉动态,全然来不及思考,双方只凭借积累下来的战斗经验与本能,出招。
刺向眉心的剑刃被格挡,变势砍向对方的颈项;削其手腕的攻势被闪避,剑刃便上撩直取对方胸膛……冷铁碰撞的锋锐之声在耳边叮叮当当地响成了一片。宋从心很少会遭遇这般全然不计后果、无法留手的战斗,这种其中一方不死另一方便无法幸存的死战,一招一式都奔着要害而去。但凡有一点留手,紧随而来的便是死亡。
这个人……!宋从心后仰避开直刺眉心的一剑,顺势抬腿狠狠踹中对方的腰腹。白袍人腹部立时震荡出一个凹陷,巨大的冲力甚至掀起了他的斗篷,可那人却仅仅只是停顿了一秒,随即便仿若不觉般再次挥剑劈砍。宋从心不得不闪身避让,她确定自己毫无留手,哪怕是金丹期修士吃下这一击都要脏腑俱碎,可对方却还是跟没事人一样。
这人难道是橡皮捏造的吗?宋从心招架着对方的攻势,两人的速度已经快到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忽而,她抓到一丝破绽,手臂瞬间发力,以比先前快数倍的速度猛然砍向对方的颈项。然而这一剑却好似泥牛入海,切开的衣袍下空荡荡地灌着风,没有喷溅而出的鲜血,也没有因切裂而伤痛的血肉。敌人就如同一只惨白的幽灵,不会受伤,不会恐惧,不会流血……却会不顾一切地与你殊死搏斗。
不能再继续消耗下去了。意识到这是个杀不死的“幽灵”时,宋从心立时抽身后撤,与对方拉开了安全的距离。白袍人当即追来,他步法变幻莫测,形意无穷,将近身搏斗中的“黏”字诀发挥到了极致,配合他那一手集“缠”之真意于一体的身法剑术,当真是棘手无比,诡谲如蛇。
然而,宋从心在窥见对方身法的瞬间却是瞳孔放大收缩,她冷声道:“你是谁?”
琉璃与白瓷砸落在地,乱琼碎玉滚落如珠。拉开距离的瞬间,宋从心终于看清了那张藏在破碎白瓷假面后的面孔。出乎意料,那并不是臆想中狰狞可怖的嘴脸,而是一位面容秀美、双目无神的黑发少年。
“你究竟……”宋从心再次格挡了那游走如蛇的剑,她出手如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拧断了对方的手腕,随即五指化作玉质,猛然卡住少年的咽喉,用力将他掼在地上,“你究竟……是谁?!”
宋从心不会看错,白袍人所使用的步伐分明是无极道门内门三十六式步法中的“逐影步”,取意“追形逐影,光若彿彷”。这种高阶步法能够精通其中一两门都实属不易,但宋从心是内门弟子中少数将所有步法都学透吃透的人。
白袍人没有回答,他被宋从心压制在地上,长剑脱手,双手被缚。但他的眼睛没有焦距,只是黯淡地凝视着不知何处的虚空。
“你在质问一个幽灵的自我吗?”忽而,一道仿佛天生自带笑意的声音在识海中响起,慈悲而又温和,“我必须提醒你一句,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宋从心如同触电般飞快地松开了桎梏白袍人的手,她身形爆退,浑身玉化。然而,以白袍少年为中心,塔楼瞬间龟裂出蛛网般的纹路,霎时蔓延到宋从心的脚底下。下一秒,高塔倾斜,台阶坍塌,红日的冷光大面积的泼洒进塔楼的内部。高塔中不知何时突然出现了十数道白茫茫的影子,祂们站在台阶上,站在废墟上,站在天空之上。
悬于空中的双子塔开始崩塌,落足点如浮冰般破碎消散。宋从心在失重中回头,却看见那些白影一跃而起,纵身朝着她所在的方向飞扑而下。距离她最近的白袍少年也与她一同坠落,他一把拽住了宋从心的手腕,全无反抗地向大日落下。
白袍翻飞,衣袂如云。宋从心感觉有人抓住了她的手,有人抱住她的腰,有人钳住了她的脖颈。视野内一片灰白,好似下方凭空伸出无数的手,拽住她的肢体,逼她自空中落下。
“拂雪!”阿黎拼命伸出手试图拉住她,然而在看清那白袍少年面容的瞬间,阿黎瞳孔放大。
也就在这一瞬失神的刹那,两名同样身穿纯白斗篷的人影挡在了阿黎身前,挡住了他的去路,攥住了他伸出的手。目眦欲裂的阿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少女在自己眼前坠落,像不堪重负的飞鸟,蜂拥而上的白影则是蚕食她血肉的蚂蟥。
电光火石之间,一些早已不愿回想的记忆再次浮出灵性的水面,在眼前交织成层层叠叠的虚幻光影。
——“师兄,我断后,你们速速前往永安。”
他想起年纪最小的师弟负剑而立,背影却被刺目耀眼的天光扭曲。
——“不用担心,我谢婵怕过什么?不就是一群不敢露面的蛇鼠之辈吗?!”
他想起调皮的师妹吐着舌头跑远,娇俏的马尾不停地晃动,却也和师弟一样步入那天光中去。
——“我穷尽毕生所学,也救不了他们啊!学医,我究竟是为何学医啊——!”
他想起性情最温和的医修弟子抱着孩童融化的遗骨,在天光下崩溃恸哭。
——“……师兄,我回不去了,尘世已经把我遗忘。”
他想起彻底失去形影的友人在堕落后仍执意回归故土,最终却失魂落魄地重新回到黑暗的地底。
——“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当年那一战,留下的为何不是我呢?”
他想起因道侣神陨而道心破碎、从此永诀仙途的同门痛哭流涕,在以后无数个难熬的日夜里思念着连转世都没有的不归人。
——“阿黎,活下去,再苦再难,也要活下去。”
他想起曾经抬手便可泽被天下的师姐在天光未明之时死战至身殒道消,散去一身灵力,她的遗泽化作那些小小的光苔,温柔地照亮了地底。
在那接踵而来、不曾给人喘息余地的绝望中,阿黎无地想过了死。但师姐临终前却告诉他,死亡,不过是将责任与重担转交给活着的人。
“所以……是我对不起你。以后,要留你一人走下去。”
师姐说,人的一生,都在负重前行。但有时,生命的分量太沉太重,重到曾经能摇撼山峦的少年,有朝一日竟无力再握住自己的剑柄。
——他想起自己的剑曾经斩断了五毂国国民最后一线生机,想起自那之后,他再也不敢去看剑上铭刻的年少的自己。
于是那柄与自己命魂相系的半身,便这样一点点地沾染了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