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75节
“祂们应该就在这里。”宋从心站起身,随手拂去衣上的尘埃,“桐冠城的布局乃至地下密道都没有变化,这意味着失落的城市是连同神州的土地一同被祂们割去的。谢秀衣称此地为神之胃囊,苦刹又疑似处在神州背面的变神天。那也许可以猜测,这片土地是陷落后消失于元黄天地界的。”
楚夭没料到她这么快便理出了头绪,有些反应不过来道:“所以?”
“所以——”宋从心眸光淡淡地望向天际,那一轮红日是此地唯一的神异,“我们应该往高处去。”
第125章
宋从心并没有冒进,一方面是因为情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宣白凤的身体状况不允许。
在进入苦刹的三天之内,宋从心基本都守在宣白凤的床边寸步不离。楚夭和梵缘浅两人则不停地外出探寻,搜索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桐冠城。她们带回来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情报,比如那种诡异的、可以寄生人体的琉璃藤的来历。
“它们是这片土地上唯一的草木。”
梵缘浅带回来了一棵完整的植株,这种琉璃藤与其说是草木倒不如说是某种无色透明的活物。它们拥有可怕的繁殖能力以及不惧任何生存环境的强大韧性,这些琉璃藤甚至能在人的血肉之中生长,因此很难将其定义为“草木”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而在这段时间内,宋从心三人对琉璃藤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比如刀劈斧砍水浸火烧。从实验结果来看,这种琉璃藤能寄生在任何地方,包括但不限于活物。只是在土地上生长时,它们的繁衍速度很慢,但若寄生在活物之上,它们便会与宿体形成奇妙的共生关系,生长速度也翻了百倍不止。除此之外,这种琉璃藤与普通的植物相似,刀劈斧砍水浸火烧都能对其造成伤害,却也无法将其彻底祓除。
它唯一值得称道的或许是那种近乎可怖的生命力。
“像活物一样有着近乎执着的生存本能,无时不刻不在汲取养分。”梵缘浅看着在火焰中蠕动挣扎、却依旧化为灰烬的琉璃藤,“但它很……纯净,体内既不蕴含灵炁也没有魔气,但这两种气都能被它吸入。可既然它对养分表现得这样‘贪婪’,为何它又会将养分分予自己的宿主?”
“因为它的本能分为两个阶段,共生与寄生。”宋从心特意跑了一趟,去地底下挖了一个肉茧,在和宣白凤体内的琉璃藤比对过后,她得出了答案,“宿主生机旺盛时,它会倾向于共生,维系宿主的生机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与进食。但当宿主衰弱或是肉身开始腐烂之时,它便会反过来蚕食宿主的养分,榨取宿主全部的价值,完成幼生体至成体的最后一步蜕变——脱胎以及粉尘化。”
在天书的帮助下,宋从心很快便查明了琉璃藤的传播途径,也终于明白了桐冠城当年发生了什么。
“桐冠城骤然沦陷失落,即便城中地窖有储备粮食,也绝对是远远不够的。”宋从心闭上眼,在脑海中还原当时的情景,“若只是被围困城中,宣白凤这样经验丰富的领袖不可能不屯田。而若是据城而守,桐冠城三年五载都不一定会城破。但,桐冠城失落后,这里的土地就种不出粮食了。”
宋从心看着绢布上盛放的一捧泥土,黑黝黝的泥土中夹杂着凡人肉眼看不见的魔气,显然已经被深度污染了。轻度污染的泥土还能种出粮食,但北荒山曾经遭遇过九婴灾变的魔气溢散之灾,前去祓除净化魔气的仙门弟子必定告诫过城中人魔气的危害。据宋从心所知,宣白凤和谢秀衣手中便留存着能勘测魔气浓度的法器。没有被迫吞食被魔气污染的食物,这或许是这场悲剧事件中为数不多的慰藉。
“在粮食耗光之前,他们必须尝试自救,因此他们离开城池探索周边,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宋从心睁开眼看着那遍布粘液、仿佛孕育生命的腔室般的肉茧,顿觉刺目般地垂下了眼帘,“然后,或许有人不幸遭遇了意外,也或许他们错将琉璃藤当做可以果腹的
食物。琉璃藤寄生了宿体并完成了最后的脱胎,它的粉尘如同婆婆丁的种子一般乘风而起,最终洒满了整座城池。”
“不是外道所为吗?”楚夭本来已经做好了聆听一个惨绝人寰的阴谋算计的准备,却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是这看似柔嫩美丽的植物。
“换一个想法,外道的目的,其实在桐冠城失落之时便已经达成了。”
脆弱的琉璃藤显然不是拥有山主传承的宋从心的对手,只能在宋从心延伸出神识触角的围困剿杀中徒劳挣扎。若不是这些藤蔓与宣白凤的命脉已经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宣白凤能活到现在完全是琉璃藤反哺的功劳,宋从心真的想将这邪祟之物彻底祓除了。
“已经将蜂窝丢入了水中,当然不会去注意蜜蜂们是如何被淹死的。”宋从心看着外头黯淡阴冷的天光,“幕后之人千方百计想要引我入局,用的却是迂回而非直接的强迫手段。或许便是因为一旦我踏入苦刹,他们想要的局面便已经达成了。”
楚夭听得毛骨悚然,一旁恹恹不乐的影魇反而抬头,朝着宋从心喵了一声,似乎在肯定她的话。
“那假若这个推断成立。”宋从心瞥了影魇一眼,“有几种猜测。第一,苦刹之地危机四伏,幕后之人断定我们一定会折在这里;第二,苦刹之地乃生灵禁足之地,即便是修士,长时间停留在苦刹之地也会被同化亦或是堕落;第三,苦刹之地有一种规律,注定毁灭一切的,无法被阻止或抵挡的,如同因果般必定倾轧而来的灾祸。若不能在灾难降临前离开此地,我等或许便会在此地道消身殒。”
小小的影魇瞠大了猫瞳,微微张嘴,似是对宋从心的推断感到吃惊。
“谢秀衣之所以将这一步棋落在无极道门之上,是因为曾经只有师尊离开过苦刹之地。”宋从心思忖道,“但幕后之人的布局是两面的,能令我陨落自然是好事。若我深陷险局而致师尊出手,对幕后之人而言也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楚夭微微吃惊:“那你还义无反顾地入局,不怕牵连你师尊吗?”
“师尊知道,他同意我出山,便是认可了我已经足以独当一面。”宋从心在离开九宸山时曾和明尘上仙有过一段谈话,她明白明尘上仙认可的不仅仅是实力,还有心性、智谋以及判断力,“而且反过来说,这也是里应外合的破局契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些宵小之辈潜伏在暗处对我师尊虎视眈眈。与其坐视他们越过雷池,倒不如先一步砍断祂们所有足以越界的足肢。”
宋从心很有自知之明,在外道眼中,“拂雪”之名尚还不如“明尘亲传”的身份来得振聋发聩。幕后之人算计自己,一来是自己这些年来的确砸了不少外道铺陈的场子,二来,身为明尘上仙唯一的后继者,她便是令世人畏惧的人神放在明面上的软肋。
“……”楚夭叼在嘴边的一根灵植缓缓掉落,“……你不这么说,我都快忘了你是剑修了。”
剑修如剑,既直且刚,不服就干。楚夭也算是见过不少赫赫有名的剑修了,但拂雪此人常如天边流云般离世出尘,只有相处久了才会发现她性情随和,比起锋芒毕露的剑修,她更像她背负的那把焦尾琴。虽然她时常怀揣着一腔无人能解的心事,有种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神秘感,但无人可以否认,拂雪的一言一行确有着修美于内、直面本心的光明坦荡。
梵缘浅看着楚夭又往嘴里塞了一根草茎,道:“你在吃什么?”
“神农草,你要吗?”楚夭伸手递过来一根深绿色的草茎,上方坠着萤火般的穗子,“是一种茶,能解毒。虽然干嚼味道有些苦,但习惯后滋味还算不错。这里的炁有些太过驳杂沉重了,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吃一些也不碍事。”
“炁很驳杂沉重?”宋从心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四方灵炁的流动。正如楚夭所说,这里的炁十分混乱,灵炁与魔气交织,其中还夹杂着泥沼的水汽,风沙的粉尘,大海的腥咸的海风,妖族森林草木的吐息……而这些混乱的炁正遵循着某种规律匀速地流动,从高天,至大地。
不等宋从心从中理出一个头绪,昏迷了两天两夜的宣白凤终于有了动静。
宣白凤睁开眼睛之前,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恍如隔世般的轻盈。她那具日益腐朽糜烂的身躯对痛感早已麻木,对外界的感知也变得迟钝无比。她首先感觉到的是温暖、柔软以及清新干净的空气,木材燃烧的噼啪声与充盈视野的火光,唤起了沉沦黑暗中的人封闭已久的心。
“感觉如何?”宣白凤听见了一道清冷平和的声音。她已经太久不曾与人交谈过了,以至于钝木的大脑反应了好一会儿才顺利地解读了对方说出口的语句。她正想给予回应,白茫茫的视野中却掠过一道素色的身影,随即拂面而来的是静斋中令人平静的木质香气。
层层叠叠的光影缓缓聚拢,借着明灭不定的火光,宣白凤终于看清了眼前的人影。
与当年初见时的面容不一,曾经在桐冠城中惊鸿一见的少女刚从鬼门关外走了一遭,浑身上下都带着木化的非人痕迹。而如今,她眉眼不改昔颜,却已经褪去了全部的青涩与稚嫩,宛如一块湃在水中的温润美玉。
“……!”宣白凤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然而早已失声的喉咙却挤不出半点的声音。
“不要急。”宋从心伏低身子,侧耳细听,“你想说什么?”
“玉……”宣白凤露出了有些痛苦的神情,“昆吾……玉。”
第126章
九年前,宣白凤公主曾经将咸临国宝昆吾佩赠予神魂遭受寒咒的宋从心,此物有宁心安神、滋润神魂的功效。
九年后,宋从心在明月楼主跟前出示了昆吾佩,间接证明了当年九婴灾变事件中桐冠城等人的存在。
虽然对于如今的宋从心来说,昆吾佩的神魂滋养效果已经聊胜于无,但她依旧将此玉随身携带。此次前来咸临,她便以这块玉佩作为凭证与明月楼主交换了情报。而在离开九宸山时,明尘上仙曾经与她促膝长谈,提到过这块本是咸临重宝的昆吾玉。
那时,宋从心为了能够离山,曾经想过将自己的底牌透露一部分给明尘上仙,好令师长安心。然而,明尘上仙仿佛知道她心中所想一般,在她斟酌的语句将要出口前便阻止了她,并对她说了一番意味不明的话语。
“为师知道你身怀机缘,但你不必告知为师。”明尘上仙与宋从心相对而坐,同样身穿白衣的两人宛如月射寒江的倒影,“你襟怀坦荡,为师自然欣慰。但越是牵连甚广的事物,便越是要慎而行之。在你不能确定它现世后带来一切后果时,知道秘密的人越少越好。”
“……师尊也不
可以吗?“宋从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不那么像孩子的抱怨或撒娇。
“为师当然愿意保护你的秘密。”明尘上仙笑了笑,“但保护秘密的最好方式便是不要将其付诸于言语,毕竟爱憎与思虑本就令人捉摸不定。”
有那么一瞬间,宋从心以为自己的想法和天书的秘密已经被全部看穿。碍于最初与天书相逢时“不可告知明尘上仙未来之事”的铁律,她本只打算透露一部分天书的存在,却没想到明尘上仙已经可以肯定她拥有一个足以影响此世格局的机缘,并且这个机缘很可能是个拥有自主意识所以即便已经认主也依旧不怎么靠谱的东西……
宋从心感觉到识海中的天书听完明尘上仙的话后整本书都焉巴了,显然这本很憧憬明尘上仙的书籍对他表现出来的冷漠备受打击。
不知道是不是宋从心的错觉,比起最初温厚如山却无血无泪的模样,明尘上仙近些年来多了不少人气。宋从心至今还记得明尘上仙在听她弹琴时露出了微笑,前来商谈事务的持剑长老却当场露出了堪称惊悚的神情。
“此去幽州,带上那位皇储赠你的玉。”明尘上仙提点她,“它或许能够帮到你。”
宋从心在九年前与宣白凤相遇时正处于神魂不稳的糟糕境况,为了稳定她的心智,明尘上仙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因此对于宣白凤将国之重宝拱手相送之事,明尘上仙是知情的。他没有阻止宋从心收下这件重宝,只是浅浅地叮嘱了一句“收好”。
除此之外,明尘上仙便没再多言了。
“遵从自己的本心,想做什么便去做吧。”明尘上仙看出宋从心心中仍有踟躇,不是因为自己而是为了他人,“不必畏惧行差踏错,师尊的职责便是在仍有余力时,让徒弟能够行差踏错。”
“去吧,以你现在的能力,还闹不出为师收不了场的事。”
宋从心相信自己若是出事,师尊必定会来捞她,而那些针对明尘上仙的阴谋也未必能在正道魁首强大的实力前起到理想的效用。但因为有人兜底便莽撞行事本就不符合宋从心的行事作风,而越是接近那埋藏在深渊中的真相,她便越是如履薄冰般慎重。
宋从心将随身携带的昆吾玉递给了宣白凤,她看见宣白凤反手拔出腰间的匕首,对着自己的手腕便拉了一道口子。
宣白凤的状况过于糟糕,苦刹之地带给她的摧残不仅作用于身体上,也在于心灵上。旗帜与匕首是宣白凤为数不多的安全感的来源,因此宋从心没有趁她昏迷夺走她的匕首。宣白凤动手之时,宋从心是来得及阻止她的,但宣白凤动作上的狠戾与决绝让她思绪微微一顿。
一旁的楚夭禁不住倒抽一口冷气,喷涌而出的血液溅落在干净的床褥上,浸润了被宣白凤攥在掌中的昆吾玉。
几乎是肉眼可见的,那赤金交织、颜色驳杂的翡翠仿佛活物般吸食了宣白凤的血液,从一块玉质不错但色彩廉价的杂翡化作了通透艳丽的绯色。那金红的色泽如同酝酿着赤焰的晚霞,即便在如此昏暗难见的环境下,它也焕发着近乎夺目的火彩。
“以血为鉴,国祚绵延,承天之祜,既寿且昌。”
宣白凤嘶声念出了这一段宛如祷告般的祭词,看着昆吾玉褪去自晦的釉质显露出本相,她紧绷的神情终于微微松缓。随后,她高举手中的昆吾玉,对准了两面残破不堪的军旗。明艳的火光映红了宣白凤的脸,轮廓锋利,枯瘦却也毅然。
“凡我子民,诸苦业尽,邪祟不侵,神魔勿扰。”
几乎是在宣白凤话音刚落的瞬间,昆吾玉明光大放,炽烈的红色瞬间将两面旗帜附着。组成旗帜的丝线仿佛拥有自主意志般抽离、融解、重组,破败的丝质在烈焰中染上了金红的光泽,在黑暗中如流水般静谧地流淌着。
最终,两面旗帜的丝质彻底融合交织在一起,化作一面全然不同的金红色旗帜。
【你见证了失落已久的五毂国巫术“万民天佑”,已成禁忌的知识将向宿主开启。】
【五毂国:曾经由人皇某某氏统治管辖的国度,国家为君主禅让制,由人皇与大巫共持权柄。
神州第一个自游牧转农耕的聚落,以人族最初的五种主粮“稻、黍、稷、麦、菽”为国名,共历37代君主,治世512年。
宣号“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重农桑,务耕田,劝织作,轻徭赋税。五毂国令“人族”这个单纯的字词,变成了一个群体共有的信念。
对广袤的神州大陆而言,人族占据的领土不足一成。
曾经的五毂国领土规模或许无法与如今盘踞各处的庞然大物相比,但那时的人们是团结一心的。
如今人族道统断绝,国土四分五裂,但午夜梦回之际,百姓们偶尔也会梦见擅观天象、勤务农桑的大巫,以及人皇与战士们面上燃起的赤焰般的纹路。】
【宣家:五毂国分崩离析后的旁支血脉,原五毂国大巫座下九贤之一。
为避天道惩处,以“咸”通“贤”,于幽州立国,号“咸临”。
拥有巫贤残缺不全的“祓魔”之能与人皇“庇佑”之传承。】
【姬家:五毂国分崩离析后的直系血脉,原五毂国人皇座下九卿之一。
本家擅刀术,曾与仙门弟子共征四海,后于陌州建城,立“不可忘祖自立”之祖训。
拥有部分“图腾”与“怒血纹”相关之传承。】
【姜家:五毂国分崩离析后的直系血脉,原五毂国天巫后嗣。
遵循古老的祭祀之法,意图重整天纲,一统天下,于中州立国,号“天殷”。
继承了“某某祭祀”相关之传承。】
【……】
天书瞬间刷下来大量的情报,其中还夹杂着意味不明的符号。
宋从心根本来不及细看,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注意力仍旧放在宣白凤的身上。
在完成了这一场简陋的仪式之后,宣白凤便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一般,紧绷如弦的意志断裂,整个人的面容瞬息苍老。
看着宣白凤青丝中夹杂的斑白雪发,宋从心这才恍惚地意识到宣白凤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当年桐冠城初遇时她三十来岁,而今不惑之年,对于凡人来说已经走完大半辈子了。更何况乱世中人,寿终正寝本就是一种奢望。
昆吾玉化为了血翡,其光照耀下由魂幡聚就而成的金红旗帜也殊为神异,那旗面宛如一段流水,尾端更是化为了缥缈的红烟,无论怎么看都不再是红尘凡物。宣白凤抱着血玉与那金红色的旗帜,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被抽空了大半,却又出乎意料的清醒。
“拂雪仙君。”宣白凤看着宋从心,她已经彻底冷静了下来,嗓音沙哑且失声到语不成句地道,“我知道你们为何而来,关于这里的一切,我——”
宣白凤话还没说完,众人只觉得天地忽而一晃。
那种剧烈的晃动与地震不同,更像是乘坐着帆船出海却恰好打来一个大浪,于是整个世界都在倾斜、摇晃。宋从心立时伸出双手抱住了从床榻上跌下
的宣白凤,楚夭踉跄了好几步,险险被梵缘浅扶住。她们站立不稳,目光惊异地环顾四周,脆弱的建筑物发出将要崩塌的哀鸣,窸窸窣窣地滑落碎石与尘土。在短暂的失衡过后,大地倾斜了一瞬,随即又被一双看不见的手缓缓摆正。
宋从心抬头,只觉得眼前昏暗的视野逐渐明亮,天边那一轮红日突然放出华光,让周围环境有了“白昼”的观感。
楚夭没料到她这么快便理出了头绪,有些反应不过来道:“所以?”
“所以——”宋从心眸光淡淡地望向天际,那一轮红日是此地唯一的神异,“我们应该往高处去。”
第125章
宋从心并没有冒进,一方面是因为情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宣白凤的身体状况不允许。
在进入苦刹的三天之内,宋从心基本都守在宣白凤的床边寸步不离。楚夭和梵缘浅两人则不停地外出探寻,搜索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桐冠城。她们带回来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情报,比如那种诡异的、可以寄生人体的琉璃藤的来历。
“它们是这片土地上唯一的草木。”
梵缘浅带回来了一棵完整的植株,这种琉璃藤与其说是草木倒不如说是某种无色透明的活物。它们拥有可怕的繁殖能力以及不惧任何生存环境的强大韧性,这些琉璃藤甚至能在人的血肉之中生长,因此很难将其定义为“草木”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而在这段时间内,宋从心三人对琉璃藤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比如刀劈斧砍水浸火烧。从实验结果来看,这种琉璃藤能寄生在任何地方,包括但不限于活物。只是在土地上生长时,它们的繁衍速度很慢,但若寄生在活物之上,它们便会与宿体形成奇妙的共生关系,生长速度也翻了百倍不止。除此之外,这种琉璃藤与普通的植物相似,刀劈斧砍水浸火烧都能对其造成伤害,却也无法将其彻底祓除。
它唯一值得称道的或许是那种近乎可怖的生命力。
“像活物一样有着近乎执着的生存本能,无时不刻不在汲取养分。”梵缘浅看着在火焰中蠕动挣扎、却依旧化为灰烬的琉璃藤,“但它很……纯净,体内既不蕴含灵炁也没有魔气,但这两种气都能被它吸入。可既然它对养分表现得这样‘贪婪’,为何它又会将养分分予自己的宿主?”
“因为它的本能分为两个阶段,共生与寄生。”宋从心特意跑了一趟,去地底下挖了一个肉茧,在和宣白凤体内的琉璃藤比对过后,她得出了答案,“宿主生机旺盛时,它会倾向于共生,维系宿主的生机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与进食。但当宿主衰弱或是肉身开始腐烂之时,它便会反过来蚕食宿主的养分,榨取宿主全部的价值,完成幼生体至成体的最后一步蜕变——脱胎以及粉尘化。”
在天书的帮助下,宋从心很快便查明了琉璃藤的传播途径,也终于明白了桐冠城当年发生了什么。
“桐冠城骤然沦陷失落,即便城中地窖有储备粮食,也绝对是远远不够的。”宋从心闭上眼,在脑海中还原当时的情景,“若只是被围困城中,宣白凤这样经验丰富的领袖不可能不屯田。而若是据城而守,桐冠城三年五载都不一定会城破。但,桐冠城失落后,这里的土地就种不出粮食了。”
宋从心看着绢布上盛放的一捧泥土,黑黝黝的泥土中夹杂着凡人肉眼看不见的魔气,显然已经被深度污染了。轻度污染的泥土还能种出粮食,但北荒山曾经遭遇过九婴灾变的魔气溢散之灾,前去祓除净化魔气的仙门弟子必定告诫过城中人魔气的危害。据宋从心所知,宣白凤和谢秀衣手中便留存着能勘测魔气浓度的法器。没有被迫吞食被魔气污染的食物,这或许是这场悲剧事件中为数不多的慰藉。
“在粮食耗光之前,他们必须尝试自救,因此他们离开城池探索周边,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宋从心睁开眼看着那遍布粘液、仿佛孕育生命的腔室般的肉茧,顿觉刺目般地垂下了眼帘,“然后,或许有人不幸遭遇了意外,也或许他们错将琉璃藤当做可以果腹的
食物。琉璃藤寄生了宿体并完成了最后的脱胎,它的粉尘如同婆婆丁的种子一般乘风而起,最终洒满了整座城池。”
“不是外道所为吗?”楚夭本来已经做好了聆听一个惨绝人寰的阴谋算计的准备,却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是这看似柔嫩美丽的植物。
“换一个想法,外道的目的,其实在桐冠城失落之时便已经达成了。”
脆弱的琉璃藤显然不是拥有山主传承的宋从心的对手,只能在宋从心延伸出神识触角的围困剿杀中徒劳挣扎。若不是这些藤蔓与宣白凤的命脉已经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宣白凤能活到现在完全是琉璃藤反哺的功劳,宋从心真的想将这邪祟之物彻底祓除了。
“已经将蜂窝丢入了水中,当然不会去注意蜜蜂们是如何被淹死的。”宋从心看着外头黯淡阴冷的天光,“幕后之人千方百计想要引我入局,用的却是迂回而非直接的强迫手段。或许便是因为一旦我踏入苦刹,他们想要的局面便已经达成了。”
楚夭听得毛骨悚然,一旁恹恹不乐的影魇反而抬头,朝着宋从心喵了一声,似乎在肯定她的话。
“那假若这个推断成立。”宋从心瞥了影魇一眼,“有几种猜测。第一,苦刹之地危机四伏,幕后之人断定我们一定会折在这里;第二,苦刹之地乃生灵禁足之地,即便是修士,长时间停留在苦刹之地也会被同化亦或是堕落;第三,苦刹之地有一种规律,注定毁灭一切的,无法被阻止或抵挡的,如同因果般必定倾轧而来的灾祸。若不能在灾难降临前离开此地,我等或许便会在此地道消身殒。”
小小的影魇瞠大了猫瞳,微微张嘴,似是对宋从心的推断感到吃惊。
“谢秀衣之所以将这一步棋落在无极道门之上,是因为曾经只有师尊离开过苦刹之地。”宋从心思忖道,“但幕后之人的布局是两面的,能令我陨落自然是好事。若我深陷险局而致师尊出手,对幕后之人而言也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楚夭微微吃惊:“那你还义无反顾地入局,不怕牵连你师尊吗?”
“师尊知道,他同意我出山,便是认可了我已经足以独当一面。”宋从心在离开九宸山时曾和明尘上仙有过一段谈话,她明白明尘上仙认可的不仅仅是实力,还有心性、智谋以及判断力,“而且反过来说,这也是里应外合的破局契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些宵小之辈潜伏在暗处对我师尊虎视眈眈。与其坐视他们越过雷池,倒不如先一步砍断祂们所有足以越界的足肢。”
宋从心很有自知之明,在外道眼中,“拂雪”之名尚还不如“明尘亲传”的身份来得振聋发聩。幕后之人算计自己,一来是自己这些年来的确砸了不少外道铺陈的场子,二来,身为明尘上仙唯一的后继者,她便是令世人畏惧的人神放在明面上的软肋。
“……”楚夭叼在嘴边的一根灵植缓缓掉落,“……你不这么说,我都快忘了你是剑修了。”
剑修如剑,既直且刚,不服就干。楚夭也算是见过不少赫赫有名的剑修了,但拂雪此人常如天边流云般离世出尘,只有相处久了才会发现她性情随和,比起锋芒毕露的剑修,她更像她背负的那把焦尾琴。虽然她时常怀揣着一腔无人能解的心事,有种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神秘感,但无人可以否认,拂雪的一言一行确有着修美于内、直面本心的光明坦荡。
梵缘浅看着楚夭又往嘴里塞了一根草茎,道:“你在吃什么?”
“神农草,你要吗?”楚夭伸手递过来一根深绿色的草茎,上方坠着萤火般的穗子,“是一种茶,能解毒。虽然干嚼味道有些苦,但习惯后滋味还算不错。这里的炁有些太过驳杂沉重了,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吃一些也不碍事。”
“炁很驳杂沉重?”宋从心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四方灵炁的流动。正如楚夭所说,这里的炁十分混乱,灵炁与魔气交织,其中还夹杂着泥沼的水汽,风沙的粉尘,大海的腥咸的海风,妖族森林草木的吐息……而这些混乱的炁正遵循着某种规律匀速地流动,从高天,至大地。
不等宋从心从中理出一个头绪,昏迷了两天两夜的宣白凤终于有了动静。
宣白凤睁开眼睛之前,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恍如隔世般的轻盈。她那具日益腐朽糜烂的身躯对痛感早已麻木,对外界的感知也变得迟钝无比。她首先感觉到的是温暖、柔软以及清新干净的空气,木材燃烧的噼啪声与充盈视野的火光,唤起了沉沦黑暗中的人封闭已久的心。
“感觉如何?”宣白凤听见了一道清冷平和的声音。她已经太久不曾与人交谈过了,以至于钝木的大脑反应了好一会儿才顺利地解读了对方说出口的语句。她正想给予回应,白茫茫的视野中却掠过一道素色的身影,随即拂面而来的是静斋中令人平静的木质香气。
层层叠叠的光影缓缓聚拢,借着明灭不定的火光,宣白凤终于看清了眼前的人影。
与当年初见时的面容不一,曾经在桐冠城中惊鸿一见的少女刚从鬼门关外走了一遭,浑身上下都带着木化的非人痕迹。而如今,她眉眼不改昔颜,却已经褪去了全部的青涩与稚嫩,宛如一块湃在水中的温润美玉。
“……!”宣白凤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然而早已失声的喉咙却挤不出半点的声音。
“不要急。”宋从心伏低身子,侧耳细听,“你想说什么?”
“玉……”宣白凤露出了有些痛苦的神情,“昆吾……玉。”
第126章
九年前,宣白凤公主曾经将咸临国宝昆吾佩赠予神魂遭受寒咒的宋从心,此物有宁心安神、滋润神魂的功效。
九年后,宋从心在明月楼主跟前出示了昆吾佩,间接证明了当年九婴灾变事件中桐冠城等人的存在。
虽然对于如今的宋从心来说,昆吾佩的神魂滋养效果已经聊胜于无,但她依旧将此玉随身携带。此次前来咸临,她便以这块玉佩作为凭证与明月楼主交换了情报。而在离开九宸山时,明尘上仙曾经与她促膝长谈,提到过这块本是咸临重宝的昆吾玉。
那时,宋从心为了能够离山,曾经想过将自己的底牌透露一部分给明尘上仙,好令师长安心。然而,明尘上仙仿佛知道她心中所想一般,在她斟酌的语句将要出口前便阻止了她,并对她说了一番意味不明的话语。
“为师知道你身怀机缘,但你不必告知为师。”明尘上仙与宋从心相对而坐,同样身穿白衣的两人宛如月射寒江的倒影,“你襟怀坦荡,为师自然欣慰。但越是牵连甚广的事物,便越是要慎而行之。在你不能确定它现世后带来一切后果时,知道秘密的人越少越好。”
“……师尊也不
可以吗?“宋从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不那么像孩子的抱怨或撒娇。
“为师当然愿意保护你的秘密。”明尘上仙笑了笑,“但保护秘密的最好方式便是不要将其付诸于言语,毕竟爱憎与思虑本就令人捉摸不定。”
有那么一瞬间,宋从心以为自己的想法和天书的秘密已经被全部看穿。碍于最初与天书相逢时“不可告知明尘上仙未来之事”的铁律,她本只打算透露一部分天书的存在,却没想到明尘上仙已经可以肯定她拥有一个足以影响此世格局的机缘,并且这个机缘很可能是个拥有自主意识所以即便已经认主也依旧不怎么靠谱的东西……
宋从心感觉到识海中的天书听完明尘上仙的话后整本书都焉巴了,显然这本很憧憬明尘上仙的书籍对他表现出来的冷漠备受打击。
不知道是不是宋从心的错觉,比起最初温厚如山却无血无泪的模样,明尘上仙近些年来多了不少人气。宋从心至今还记得明尘上仙在听她弹琴时露出了微笑,前来商谈事务的持剑长老却当场露出了堪称惊悚的神情。
“此去幽州,带上那位皇储赠你的玉。”明尘上仙提点她,“它或许能够帮到你。”
宋从心在九年前与宣白凤相遇时正处于神魂不稳的糟糕境况,为了稳定她的心智,明尘上仙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因此对于宣白凤将国之重宝拱手相送之事,明尘上仙是知情的。他没有阻止宋从心收下这件重宝,只是浅浅地叮嘱了一句“收好”。
除此之外,明尘上仙便没再多言了。
“遵从自己的本心,想做什么便去做吧。”明尘上仙看出宋从心心中仍有踟躇,不是因为自己而是为了他人,“不必畏惧行差踏错,师尊的职责便是在仍有余力时,让徒弟能够行差踏错。”
“去吧,以你现在的能力,还闹不出为师收不了场的事。”
宋从心相信自己若是出事,师尊必定会来捞她,而那些针对明尘上仙的阴谋也未必能在正道魁首强大的实力前起到理想的效用。但因为有人兜底便莽撞行事本就不符合宋从心的行事作风,而越是接近那埋藏在深渊中的真相,她便越是如履薄冰般慎重。
宋从心将随身携带的昆吾玉递给了宣白凤,她看见宣白凤反手拔出腰间的匕首,对着自己的手腕便拉了一道口子。
宣白凤的状况过于糟糕,苦刹之地带给她的摧残不仅作用于身体上,也在于心灵上。旗帜与匕首是宣白凤为数不多的安全感的来源,因此宋从心没有趁她昏迷夺走她的匕首。宣白凤动手之时,宋从心是来得及阻止她的,但宣白凤动作上的狠戾与决绝让她思绪微微一顿。
一旁的楚夭禁不住倒抽一口冷气,喷涌而出的血液溅落在干净的床褥上,浸润了被宣白凤攥在掌中的昆吾玉。
几乎是肉眼可见的,那赤金交织、颜色驳杂的翡翠仿佛活物般吸食了宣白凤的血液,从一块玉质不错但色彩廉价的杂翡化作了通透艳丽的绯色。那金红的色泽如同酝酿着赤焰的晚霞,即便在如此昏暗难见的环境下,它也焕发着近乎夺目的火彩。
“以血为鉴,国祚绵延,承天之祜,既寿且昌。”
宣白凤嘶声念出了这一段宛如祷告般的祭词,看着昆吾玉褪去自晦的釉质显露出本相,她紧绷的神情终于微微松缓。随后,她高举手中的昆吾玉,对准了两面残破不堪的军旗。明艳的火光映红了宣白凤的脸,轮廓锋利,枯瘦却也毅然。
“凡我子民,诸苦业尽,邪祟不侵,神魔勿扰。”
几乎是在宣白凤话音刚落的瞬间,昆吾玉明光大放,炽烈的红色瞬间将两面旗帜附着。组成旗帜的丝线仿佛拥有自主意志般抽离、融解、重组,破败的丝质在烈焰中染上了金红的光泽,在黑暗中如流水般静谧地流淌着。
最终,两面旗帜的丝质彻底融合交织在一起,化作一面全然不同的金红色旗帜。
【你见证了失落已久的五毂国巫术“万民天佑”,已成禁忌的知识将向宿主开启。】
【五毂国:曾经由人皇某某氏统治管辖的国度,国家为君主禅让制,由人皇与大巫共持权柄。
神州第一个自游牧转农耕的聚落,以人族最初的五种主粮“稻、黍、稷、麦、菽”为国名,共历37代君主,治世512年。
宣号“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重农桑,务耕田,劝织作,轻徭赋税。五毂国令“人族”这个单纯的字词,变成了一个群体共有的信念。
对广袤的神州大陆而言,人族占据的领土不足一成。
曾经的五毂国领土规模或许无法与如今盘踞各处的庞然大物相比,但那时的人们是团结一心的。
如今人族道统断绝,国土四分五裂,但午夜梦回之际,百姓们偶尔也会梦见擅观天象、勤务农桑的大巫,以及人皇与战士们面上燃起的赤焰般的纹路。】
【宣家:五毂国分崩离析后的旁支血脉,原五毂国大巫座下九贤之一。
为避天道惩处,以“咸”通“贤”,于幽州立国,号“咸临”。
拥有巫贤残缺不全的“祓魔”之能与人皇“庇佑”之传承。】
【姬家:五毂国分崩离析后的直系血脉,原五毂国人皇座下九卿之一。
本家擅刀术,曾与仙门弟子共征四海,后于陌州建城,立“不可忘祖自立”之祖训。
拥有部分“图腾”与“怒血纹”相关之传承。】
【姜家:五毂国分崩离析后的直系血脉,原五毂国天巫后嗣。
遵循古老的祭祀之法,意图重整天纲,一统天下,于中州立国,号“天殷”。
继承了“某某祭祀”相关之传承。】
【……】
天书瞬间刷下来大量的情报,其中还夹杂着意味不明的符号。
宋从心根本来不及细看,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注意力仍旧放在宣白凤的身上。
在完成了这一场简陋的仪式之后,宣白凤便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一般,紧绷如弦的意志断裂,整个人的面容瞬息苍老。
看着宣白凤青丝中夹杂的斑白雪发,宋从心这才恍惚地意识到宣白凤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当年桐冠城初遇时她三十来岁,而今不惑之年,对于凡人来说已经走完大半辈子了。更何况乱世中人,寿终正寝本就是一种奢望。
昆吾玉化为了血翡,其光照耀下由魂幡聚就而成的金红旗帜也殊为神异,那旗面宛如一段流水,尾端更是化为了缥缈的红烟,无论怎么看都不再是红尘凡物。宣白凤抱着血玉与那金红色的旗帜,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被抽空了大半,却又出乎意料的清醒。
“拂雪仙君。”宣白凤看着宋从心,她已经彻底冷静了下来,嗓音沙哑且失声到语不成句地道,“我知道你们为何而来,关于这里的一切,我——”
宣白凤话还没说完,众人只觉得天地忽而一晃。
那种剧烈的晃动与地震不同,更像是乘坐着帆船出海却恰好打来一个大浪,于是整个世界都在倾斜、摇晃。宋从心立时伸出双手抱住了从床榻上跌下
的宣白凤,楚夭踉跄了好几步,险险被梵缘浅扶住。她们站立不稳,目光惊异地环顾四周,脆弱的建筑物发出将要崩塌的哀鸣,窸窸窣窣地滑落碎石与尘土。在短暂的失衡过后,大地倾斜了一瞬,随即又被一双看不见的手缓缓摆正。
宋从心抬头,只觉得眼前昏暗的视野逐渐明亮,天边那一轮红日突然放出华光,让周围环境有了“白昼”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