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5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即,宋从心便看着这十几名弟子忽而整齐划一地抬手覆在自己的心口,倾身行礼,退立两旁。他们神情肃穆地朝自己腰间的佩剑曲指一弹。霎时间,清越的剑鸣如千山鹤唳,若鹰击长空,在整个雅集的上方涤荡,横扫四方。
  鸣剑肃立,这是无极道门的剑修弟子对敬重之人的送别仪式,通常出现在长老率领队伍离山祓除妖邪之时。
  现在,这十数名无极道门的弟子不约而同地止步于此,鸣剑以示。他们的目光追随着如今的内门第一人,眼中如有火炽。
  ……
  而在参与天景雅集的各宗弟子们的眼中,身周云雾缭绕、剑气未散的无极道门弟子持剑过境,可谓是气势磅礴,锐不可当。
  那领头的少女步态清逸,气若渊海,身上却仿佛杀意未散,仅是在一旁看着,双眼都好似要被那透骨而来的无上剑意刺伤。
  少女目不斜视,横穿整个雅集都没有将目光借予旁人一分一毫。偌大的天景雅集,同辈的修士弟子一时间竟都被她溢散的气势镇压得说不出话。众人只能沉默地站在原地看着,看着她行至云顶天梯之前,抬首望着那本该只有各宗大能才能登上的七曜星塔。
  她在想什么呢?这世间到底有什么才能被她映入眼中呢?
  众人忍不住想入非非之时,却见站在天梯之下的少女忽而回头,眸光淡漠地环顾四方。
  她目光所及之处,站在那里的人都不由得背脊一僵,皮肤仿佛被吹毛断发的铁器轻柔地扫过一般,栗栗顿起,瞳仁放大。
  直到少女的目光漠然移开,众人才从那恍若重溟重水般的冷锐中回过神来,一时间只觉得心如擂鼓,背生冷汗。
  对于自己造成的威慑,少女显然并没有放在心上,她很快便低头,似是与追随在自己身后的同门弟子交流了什么。
  没有言语,没有对话,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抬手。无极道门的弟子们便如获纶音一般,动作迅速且齐整地分列两侧,同时屈指弹剑。
  伴随着那摇动千山的清越剑鸣,众人只觉得心口被剑气切磨、淤堵凝滞的郁气尽散,耳目一清,气韵高爽。
  而在所有人的目送下,那背负着形若焦尾之古琴的少女已经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天梯,如平步青云般,走向七星曜烁的星塔。
  ……
  宋从心步子沉重地踏上天梯,要不是背上的焦尾勉强支撑着自己的脊椎骨,她觉得自己可能已经在方才的变故中从台阶上软倒滚下去了。
  ……不是,大家都是同门,难道没人陪我一起上去吗?
  说好的情同手足皆为袍泽的呢?我一个人好害怕啊……
  第86章
  此时的七曜星塔,氛围与以往大不一样。
  在修真界中,修为已至分神期且有庇护一方之能的修士才能被称之为“大能”。修为到了这一等境界,已经可以通达天意、知晓自然万象,哪怕无法抵御灾害的侵蚀,但也能提前预知到某种“风险”,从而帮助自己荫蔽下的子民规避灾难。
  能被称之为“大能”的,无一不是跺跺脚修真界便会震三震的存在。但是修行天之道的人,修为越深,对世俗与外物的欲念就会越淡。虽说大道包容万象,并不统一人们的思想,但修为高深到一定境界就必然会走上这样一条道。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天道对修士的制约。
  而这些越来越不喜欢出门的大能修士面对天景雅集之事多多少少都会摆一下架子,就好像约定俗成一般,通常只会在天景雅集的最后一天才到场。这倒不是因为暗中较劲,而是因为来得早了就必定要和同道聊聊天说说话,对于大部分习惯独自清净的修士而言,这段时间还不如去打个坐、赏个花。反正人族人皇未现,正值乱世末法之时,来得早也没有什么必要。
  因此,除了毫无大能和长辈架子的正道魁首以及禅心院主持会跟着弟子一同前来以外,也就只剩下喜爱人间烟火气息的明月楼主会提前来到天景雅集。第二仙宗东华山与中州雄主姜家则是时刻关注无极道门时事,知道明尘上仙收了亲传弟子,两方与无极道门关系微妙的阵营势力都抱着探听消息的想法让太阴宫主与定山王前来一见。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有些大能这一缺席,就缺席了一整个东海归墟灾变。
  “明尘主殿,我们敬您德高望重,但第一仙门近些年来,行事作风是否太过强势了?”席上,一圆圆胖胖笑得宛如弥勒佛般的男子看着明尘上仙,他吐字悠悠,气定神闲,令人分辨不出他是在诘问还是玩笑,“内情还未查明便擅自给曾经的‘英灵’定罪,这其中是否有蹊跷我等也来不及判断。而且重溟城虽说地处凡间界,但终究是姬家的地盘。贵宗弟子强行召集分宗弟子将海民撤离,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
  明尘上仙没有说话,他只是姿态从容地为自己奉了一杯茶,既不恼怒,也不开口,如同庙里无情无欲的神像一般。
  “姜二长老这话说的,可真是折煞我也。”明尘上仙不说话,一旁换了一身青竹碎雪石苔花长袍的青年男子却突然开口,他面上戴着一张极其妖冶的青蓝色曼陀罗面,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瓷勺在火上烤了烤,竟是旁若无人地画起了糖画,“这听书阁的消息可是从我这儿传出去的,明月楼买卖公平,童叟无欺。重溟涡流教的情报原本可是一品甲等,没一座灵脉,休想从我手里把情报拿走。”
  明月楼主说着,人称“笑面浮屠”的姜家二长老董桀尚未开口说些什么,一旁一位肩膀上围了只雪狐、看上去约莫三十来岁的清隽男子已是撩了撩眼皮,语气低沉而又威严:“既然如此,明月楼为何不说?我等正道是缺了你一座灵脉还是怎的?”
  “瞧您说的。”明月楼主一手托腮,莞尔,“姬家也是明月楼的大顾客,哪有把生意往外推的道理?再说了,重溟城内部被烈士拼死封锁,我也是才知道不久。至于姬城主的身份问题,姬家花了一大笔钱将情报束之高阁,楼主也没资格随意泄露客人的隐私不是?我手底下那么多人,总要养家糊口。明月楼毕竟不是无极道门,黑白两道的生意,我们都做。”
  披着只狐的男子不咸不淡地讽刺道:“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槛花阁下倒是将生死看得很开。归墟临世,哪还用得着养家糊口?”
  明月楼主此时已经完成了糖画,虽是最便宜的饴糖,又要一笔成画不可断连,但极擅风花雪月之事的明月楼主依旧将一朵牡丹画得栩栩如生。他举起糖画吹了吹,笑道:“要么力挽狂澜,要么无力回天,这般想,也不失为一出好戏啊~!”
  疯子。披着雪狐的清隽男子闭上了眼,决定不要再开口跟此人说话。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对身为正道魁首的明尘上仙,只要合乎情理且有自己的立场,哪怕是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明尘上仙也不会动怒。只要不触及底线,明尘上仙便是“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但明月楼主这个修行极情道的疯子却不一样。此人戏里戏外皆是人生,若非痴狂入骨,又如何将极情道练至大乘呢?
  “来了。”
  自从听闻姬重澜叛族之事便一直沉默的太阴宫宫主忽而开口,众人抬头,便见一道云中白鹤般高雅的身影自门外而来,似敛了满袖的明光。
  在宋从心踏入七曜星塔的那一刻,有三人同时出手了。第一个出手的是董桀,他修行的是姬家传承的极阳功法《浑天大日诀》,此时弹出一道苍劲的指风,直取来者的下盘。他只用了三分力道,没做得过火,毕竟过火了,再好脾气的正道魁首也要护短。他这道指风刚劲浑厚,破空而去时甚至有裂风之声,若是根基不稳之人被此招击中,虽然不至于受伤,但也会当众跪地,出个不大不小的丑。
  第二个出手的人是那面貌清隽、俊若星月的雪狐男子,他只是猛一甩袖,乍一看
  好似在拂去衣上尘埃,实际一道鞭影已是直扑来者的面门。他同样留了一手,若是对方接不住,他这道鞭子便不会落在实处,只会与其擦肩而过,唬晚辈一把。
  第三个出手的人则是坐在角落中呼呼打鼾看似早已熟睡的风猴君,他倒是没什么恶意,只是好奇那“三人斩神”的传闻中人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没有武器,随手便将自己臭布鞋给丢了出去。那漆黑的布鞋迅捷如风,在空中仅剩一道残影,不管对方如何接下,只怕都有够膈应。
  这三位大能同时出手倒不也完全是为了为难晚辈,风猴君纯粹是为了好玩,董桀想落第一仙门的气势与面子,雪狐男子则是想试探一下来人是否真有与姬重澜一战的实力。虽说这试探都不算过火,但出于对无极道门的不满,多多少少也夹带着几分私怨。
  明尘上仙静坐不动,衣袖却微微一拂。他正想为自己的徒儿挡下这些老不修的试探,不想站在天光中的人影却忽而动了。
  只见那身负天光而来的少女横跨一步,双手并指舒张,形影如鹤。董桀的指风突至近前,少女一掌拍出,却是以柔风化去劲气,将那道指风往内里一“搂”。这一道裹挟着烈阳之力的真气被巧劲带起,于少女掌中旋转、折返,“砰”的一声,竟是恰好击中了随之而来的鞭影。带着霜雪凛冽之气的鞭影与烈阳之力的真气相撞,彼此的劲气竟都被化解了大半。
  一抵一消间,少女却忽而变势,她双臂朝左右张开,如白鹤展翅般再次旋身,却是做了一个“推”的动作。她掌中吐出一刚一柔的劲气,随着她旋身的动作,清正的道家混元之气溢散全场,竟在她身周形成了太极的虚影。
  少女方才以巧劲改变指风劲道的掌式为“收”,而“收”之后,便是“发”!
  “咄”的一声巨响,被打偏的鞭子抽飞了迎面而来的臭布鞋。“磅”的一声,那臭布鞋便狠狠地砸在了董桀的桌上,撞翻了他的茶盏。而那道烈阳之力的指风则偏移了原有的轨道,在击飞鞭子之后依旧向前,“砰”的第二声,清隽男子的酒盏被烈阳之力点碎,碎了一桌残渣。
  “……”
  沉默,死寂一样的沉默。
  谁都没有想到,面对长辈的试探,这狂妄的小辈没选择尽数接下也就算了,竟还当场以太极之道借力打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给了长辈一顿难堪。虽然方才的一切都只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对方未必来得及思考,但这么胆大的小辈,也是许久未见了……
  而那身穿八品云纹剑徽道袍的少女做完这一切后,却是神色如常地收势回功。她垂下眼眸,朝大殿拱手行了一个举至齐眉的弟子礼,从礼数到仪态都挑不出错来。而后,她便将目光挪到了明尘上仙的身上。
  “拂雪,过来。”明尘上仙放下了茶盏,没觉得弟子身为晚辈却给了自己同僚难堪有哪里不对。
  他抬手抚了抚小步蹑过来的弟子的后脑勺,看着弟子冰冷的眼神,又触了触她发凉的手指,知徒莫如师,他道:“吓到了吧?”
  “……”众人看着少女那张面无表情、漠然从容的脸,真想问问某位魁首成为师父的第一件事是否是学会睁眼说瞎话。
  “只是见猎心喜,试探一番。明尘主殿到不必如此作态。”董桀倒也大气,知道这时候变脸只会更加难堪。他随手拂去被臭布鞋玷污的桌案,面上依旧是和气一片的笑容,看上去温厚有很好说话。
  “不错。”披着雪狐的清隽男子倒是很欣赏这份狂傲,他将围在脖子上的雪狐抱下来撸了两把,直到雪狐不堪其扰地发出“嘤”的一声,旁人才知道这“皮袄”竟然是活的,“看来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子虚乌有,令徒的确有与姬重澜周转的实力与剑斩劫雷的魄力。”
  风猴君看着那臭布鞋的最终归处,捂着肚子哈哈大笑,笑着笑着便倒在地上,又睡过去了。
  太阴宫主是在场之人中心情最复杂的,因为她曾经是姬重澜的挚友,又曾因三十年姬重澜殉节一事愧恨已久。然而她本性刚直,嫉恶如仇,如今看着场上发生了一切,终是不再沉默,而是柳眉倒竖地骂道:“董长老和慕容国主,两位这般作为实在有失长辈风度!”
  “别介,太阴君。”慕容国主微笑,话语一转,却是道,“那么,小友。他人转告之事终有晦涩不明之处,作为局中人,你可否告知我等东海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87章
  宋从心心里委屈得快炸了。
  “我招谁惹谁了?!上来就打人,天书,他们欺负我!”宋从心在识海中对着天书就是一通嚎,她本来在雅集中就饱受惊吓,整个人宛如惊弓之鸟,以至于一进入大殿便被那股压人的气势给逼出了应激反应。方才宋从心的一系列应对看似从容迅敏,颇有一番临危不乱的大家风范,实际上从头到尾,她整个人都是懵的。只是她神识太过敏锐,远超同位阶的修士,所以才自发做出了应对。
  被明尘上仙拉到身边安慰时,宋从心心里是真的委屈得跟个淋湿的毛团子般咻咻低叫。但是当慕容国主开始发难后,她又瞬间抖擞支棱了起来。
  为了不白费口舌,宋从心第一时间便从怀里掏出了留影石。
  禅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随身携带留影石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文明。根据梵缘浅的说法,上一任佛子之所以得出这种血泪的经验教训也多亏了他那张天魔之体的脸。天魔之体哪怕把自己包得像个棒槌,下山往人间走一趟也总有人企图让秃驴还俗。哦对了,“秃驴”是上一任佛子对自己的自嘲之称,与宋从心无关。那位佛子因为体质之故而受尽劫难,禅心院不强求弟子剃度,但为了减少是非,觉深佛子还是义无反顾地当了“秃驴”。
  想来天魔之体哪怕是秃了,也一定是人群中最美的秃头吧。
  “怀揣着天真的善意而不做任何后手,以至产生纠葛后让恶人诡辩栽赃,只会让自己与他人平添无数口业。若能防范于未然,未战而缴其械,何尝不是一种渡人渡己?”这是上一任佛子规劝禅心院一众大小和尚的箴言。可以看出,那位佛子真的很有东西。
  宋从心掏留影石时,刻意打量了一下在座所有的席位,识海中的天书立刻为宋从心做出了标注,《周天列宿录》中也收录了这些大能的名鉴。
  方才对她出手的三人,一位是来自中州的姜家二长老董桀,一位是来自北州的慕容世家当代族长兼国主慕容继光,另一位则是传说中的修真界怪道风猴君。与董桀同席位而坐、酷似穿了武将盔甲的清俊青年则是传闻中行至阳雷火之道的定山王,这位传说中姜道君的拥护者看上去并不如传闻中那般锋锐傲慢,反而神态平和,看上去脾气甚好。不过鉴于方才出手的董桀看上去也很和气,所以人不可貌相。
  身为东道主的“清汉”,出席的人正是此次做出“东海归墟再临”预言的时君天权,这位披着斗篷、双眼蒙着布帛的细瘦丽人端坐在席位上,看不清她的神色。临近窗户旁则倚靠着一位衣着繁复、大半张面庞都隐在阴影中的青年,在天书的标注中,此人便是那位卖了个人情给宋从心的明月楼主。这位楼主正托着腮望着这边厢,从宋从心的视角看去,只能看见对方唇角似有若无的弧度,以及涂着丹蔻、轻轻敲击着桌面的手指。
  七曜星塔中的席位不分高低,但在与明尘上仙形成对角线的另一边席位上盘坐的和尚应当便是禅心院的主持,宋从心有些好奇这位传闻中接纳并包容了天魔之体的主持,有意多看了一眼。然而当她移开目光时,却有些
  悚然地发现自己竟记不清这位主持的性别、年龄甚至是样貌。对方的面容仿佛拢在一片柔和的天光中,注视时心中便有宁静祥和之感,但转身,却是“无色无相”。
  而世家这一方,除了隐世避居的即墨与身为事主的姬家,纳兰家、齐家以及张家都派了族中长老前来。还有一些近些年来才崛起的世家,因为传承未足千年暂不可称之为“修真望族”,但族中也已出了分神期的修士,在此拥有一席之地了。
  这些大能修士齐聚一堂,虽说没有刻意放出自身的气势,但也已经形成足够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了。宋从心硬着头皮站在明尘上仙的席位旁,看着窗外投射进来的天光竟照不出半点尘埃。此地邪气不侵,纤尘不染。这些大能的“强大”并不流于表面,甚至不刻意去探时便恍若寻常,但身为半只脚跨进“大能”之列的金丹期修士,宋从心却能感觉到,那些溢散的气就像胶,在每一次的吐息中,缓缓地往里渗。
  想到自己方才应激之下的所作所为,宋从心悔得肠子都青了。但后悔显然并没有什么用,她面上只能保持着不动声色的情态,随手将留影石递给了一旁侍候的偃甲人偶。那偃甲人偶正要将留影石恭敬地呈上,一旁的董桀长老却忽而抬手,留影石便突然飞起落入了他的手中。
  修士想要获知留影石中的影像并不需要等待以及观看,他们可以直接将神魂探入其中,如同读玉简般瞬间将其中的内容记下。董桀直接读取了这块留影石,然而脆弱的留影石哪里经得住分神期修士如此粗暴的“查看”?
  几乎是立时的,“砰”的一声,原本通透晶亮的留影石霎时碎成了无数黯淡的灵石,散落在桌上。
  董桀愣了一下,笑道:“小友这留影石未免灵质太差。”
  与姜家席位临近的东华山座上,太阴宫主险些拍案而起。品质最好的留影石才经得起董桀那般磋磨,这老东西究竟是想掩盖证据还是单纯找茬?既然是要作为证据,那自然是最初带下东海的那块留影石才有足够的说服力,而如今被这老东西给毁了,他到底意欲何为啊?
  然而不等太阴宫主出声呵斥,诸位大能只见那胆大包天的后生突然抬头,眼神十分平静地凝视了董桀半晌。
  那眼神,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清冽湛然,似乎还透着几分“了然”。
  “无妨。”只见少女再次从袖中一掏,顿时便自袖袋中掏出十数块留影石,而后从其中选出一块灵光最盛的,递给身旁的师长,“佛子带下东海的留影石足有十数块,拂雪自留了三块,而后又刻录了数十块。董长老若觉得灵质不佳,不妨再换。”
  噗。用袖子挡着太阳打瞌睡的风猴君发出了一声漏气般的笑。
  “……”众人都没想到这晚辈竟是有备而来,看着董桀偷鸡不成蚀把米,有人不禁在心中嘀咕,以前无极道门的行事作风好像也不是这样的啊?
  梵缘浅提供的三块留影石,宋从心一块给了明尘上仙,一块给了预知此事的天权君,另一块则给了禅心院的主持。有这三人作保,之后自然再没有出现“不慎毁坏留影石”的情况,诸位大能读取了留影石中的内容后,大半面色都沉重了下来。
  太阴宫主坐不住了,她忍不住问道:“你遇见姬重澜时……你觉得,她还是姬重澜吗?”
  这话其实问得没什么道理,毕竟以宋从心的骨龄,她不可能见过以前的“姬重澜”。但宋从心思索了片刻后,仍旧答道:“姬城主在与人对话时条理清晰,思绪缜密,与全然失去理智的亡海者并不相似。但是想必宫主也能看出来,姬城主的思想可能早已在暗中扭曲了。”
  一位世家长老禁不住道:“分神期修士的神识都能被扭曲,这外道真能如此厉害?”
  “并非如此,这其中也有其他因由。”宋从心将吕赴壑告诉自己的情报拆析了一遍,推测姬重澜是在钻研氐人国书籍时便已经触及了“污染”,她当时修为不深,很可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小心着了道,她将自己收集到的情报与见解阐述于众人,“姬城主登神之举或许是多方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涡流教尾大不掉,另一方面是姬城主自身的顾虑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还有……自救。”
  宋从心讲得很细,从她的话语中,众人逐渐还原了事情的原貌。比起负责传信的弟子一句轻飘飘的“姬城主乃是外道教主且早已背叛”的话语,宋从心阐述的一切都有理有据,且有情理与源头可循。不少原本对此事抱有质疑的态度、认定姬重澜不可能背叛的人,在宋从心的讲述下也逐渐信服了起来。宋从心在讲述这些时并没有掺杂个人的情感,只是如实描述自己经历的一切,这无疑更具说服力,同时也令人心生好感。
  “原来如此……”就连视姬重澜为挚友的太阴宫主也有些失神地接受了这个解释,毕竟少女口中即便失败也依旧从容自若、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控中的姬重澜很符合她对故人的印象。行为逻辑是对的,因果脉络也都牵连得上,再如何不愿相信,太阴宫主也无法再继续自欺欺人了。
  正道领袖当中竟然出现了一个早已被外道污染的大能,这让众人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危机感。
  “那按小友的说法,姬城主最终是死在自己嗣子的手中的。”就在这时,董桀再次发难了,“姬城主的嗣子乃是涡流教的圣子,自身怀有异人血脉,最后又汲取了姬重澜的神力。留影石显然没有刻录这一段,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好说。但假设这一切都是真的吧,这姬家的少城主分明是个十分危险的存在,尔等针对姬重澜,为何却对一介异人如此信任啊?”
  董桀长老此话不可谓不诛心,但这也是正道人士深有顾虑的地方。
  姬重澜深谋远虑,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一切,她本身乃外道教主,又企图夺取神力化身大壑,唤归墟降临。这是正道要诛灭姬重澜的主要缘由,但那位姬少城主难道可信?这位姬少城主本身诞生的原因便算不上多么干净,出身涡流教,被姬重澜养大,而后又汲取了大壑的神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不是没有,但换一个信得过的人担任重溟城的领袖,不比提心吊胆关注一介异人来得稳当吗?
  董桀提出了疑问,众人却见那小辈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再一次眸光平静地注视着董桀,仿佛已经看透了什么。
  董桀:“……”这孩子什么毛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