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22节
第35章
宋从心倚靠在床上,看着窗外不断向后退去的、壮丽浩瀚的云景,心情一时间也变得格外的开阔与平静。
她缓缓地呼出一口气,令人惊奇的是,她呼出的气息竟是一片朦胧的白雾。明明这座“浮游岛”上笼罩着四季如春的结界,但她却仿佛活在了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冬日。经过了好几天的调养,宋从心身上木化的迹象已经消退了许多,至少,已经能看出原本的模样了。
与内室仅有一帘之隔的茶室里传来了烹水洗杯、瓷玉琳琅的声响,一道低沉清淡的男声远远传来,征询道:“要喝茶吗?”
宋从心点了点头,她分明没有出声说话,茶室内的男人却仿佛感知到了一般。没过一会儿,一只灵力化成的白鸟便托举着一只带盖的甜白瓷茶盏,飞入了室内,轻柔地落在了宋从心支在身前的小几之上。杯盏中的茶水不多不少,恰好八分满。
宋从心沉默地看着茶盏,半晌,才缓缓抬手捻住了茶盏的杯盖,用杯盖边沿撇了撇浮于表面的茶沫。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宋从心的手却止不住地发颤。像是快要被冻死的人般,她很艰难才维持住了手的稳定,将茶盏送至唇边,抿了一口温度恰好入喉的茶汤。
茶汤鲜爽怡人,滋味雅淡,且韵味悠长。茶水甫一入喉便化作了一阵甘香的气息,浸润着冰冷的四肢百骸。宋从心轻吸一口气,她放下茶盏,将其捂在
两手之间。隐隐地,她感觉自己能感受到自己的掌心传递过来的温度了。
这段时间以来,宋从心对这道声音以及这杯茶的反应已经从“夭寿啊我何德何能折了十年阳寿”渐渐过度到了麻木以及习以为常。对于这位《倾恋》原书中钦定的男主角,宋从心原本是打算“观望以及敬而远之”的。
虽然整天对着天书嚷嚷要以明尘上仙为榜样,但其实宋从心并没有亲眼见过这位名震九州的正道魁首。但,不管原本她心中的明尘上仙是何模样,反正不会是现在这位每天喝茶看书的退休老大爷的模样。
“昌光速度很快,只需半天,便能抵达云州了。”那道低沉的男声这般道。
宋从心……宋从心继续点头,如今,她身体的异化状况正在逐渐好转,但她却还不能正常地开口说话。倒不是因为无法发声,而是她会发出常人灵魂根本无法承受的地脉之声,比九婴的魔魅之音还要可怕。另一方面,就算能开口,宋从心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啥。
眼下变成如今这般半死不活的模样,要说宋从心心里没有一点悔意,那肯定是在骗人的。且不说那险些将她拖入万丈深渊的地脉同化,单单是那附着在神魂之上、永远无法摆脱的寒凉,就已经让她感到十分痛苦了。
这段时间以来,宋从心以及那些围在她身边的人都已经想尽了办法。《心修青莲诀》对这种附着在神魂上的冷意有一定的压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宣白凤大公主赠送的昆吾佩倒是有滋养神魂、宁心安神的功效,再加上明尘上仙时不时为她灌输的灵力,这才让寒冷没那么难熬。
尽管如此,宋从心也明白自己决不能就这么消沉下去。她必须尽快习惯这种寒冷,否则……一双颤抖的手,是使不好剑,也弹不好琴的。
“以后有什么打算吗?”大抵是快要返回宗门了,明尘上仙才会问起区区一名外门弟子的“以后”。
努力想办法把您取而代之吧。宋从心心想,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她竟有些被自己逗笑了。
她觉得自己真傲慢啊,竟然以为自己真的可以背负起这个世界。
“想到了什么?这么开心?”明尘上仙感觉到那个孩子笑了,虽然不知道她为何会笑,但孩子笑起来总是显得很可爱,“孩子,你有道号吗?”
道号啊。宋从心想了想,从床头拿过纸笔,用略微颤抖的手,写下了两行清秀的字:【不知道算不算道号,是以前外门长老写好放在签筒里,让我们自己抓阄抓的。不是什么正经的取号,但我还挺喜欢的。】
“是吗?叫什么?”
【拂雪。】宋从心兴致勃勃地写到,【其他人抓到的签子都不好听。只有这个道号还不错。不过,它没什么深刻的含义。】
就像明尘上仙的道号,明尘。日月明,照也;尘,久世,凡也。
此号之意,既为“照彻人间”。都说名字与道号往往喻示着一个人命运。明尘,这个道号与这位拂照尘世近千年的正道魁首是何等的相配?
“确实不错。”明尘上仙点头,赞同了她的品位,“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长老取名时肯定没这么想,我记得那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在长老肩膀上积了一片又一片。大抵是因为这个,长老才会写下“拂雪”二字。】
浑然不知自己正处于“心动期”中“神思易动、灵识不稳”的阶段,眼下格外缺心眼……不,格外坦诚直白的宋从心简直什么话都敢往外掏。
“那也不错。”明尘上仙的语气很温和,温和得让人想不起来他无极主殿与正道魁首的身份,“或许以后,你能为这个名字赋予全新的意义呢?”
宋从心笑了笑,再次提笔。
【我照彻不了这苦难的世间,只能试着,为众生拂一拂雪了。】
……
云游鲲抵达云州之时,这半身透白半身水天之色的庞然大物游过碧蓝的长空,凡尘田野间耕种的平民百姓都不由得停下了手里的活计,仰头望着这神异而玄妙的一幕。身为正道第一仙门治下的州,云州百姓算是与仙家弟子相处得最好,民间风气也最平和洒脱的国度了。
“爷爷快看!是大鱼!”有垂髻小儿穿着露股的开裆裤,指着天上的大鱼大声道,“好大的大鱼!想吃!”
小童的爷爷本来正满脸感慨仰望着已经几十年没出山的仙家神兽,一听这话,顿时脸色大变,反手给了自家孙子一巴掌。这巴掌还不舍得打在脑袋上,只能打在光溜溜的屁股上,完了连忙双手合十:“呸呸呸,仙家莫怪,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翱翔九天的云游鲲在无极道门中吃好喝好,甚至还被无数仙家弟子尊称“前辈”,道号“昌光”。祂哪里知道凡间小儿胆大包天,竟然想用大锅炖了祂?即将进入九宸山之境,只见祂仰头发出一声悠远的长鸣,如一尾欲要破水而出的锦鲤般突然撞进了叆叇的云层。
“即将进入上清天。”领航的内门弟子喊话。
在这个世界,天地之炁分为三界,其中,地炁浑浊,下沉为“变神天”;元炁化生,居中成“元黄天”;清炁上升,衍化为“上清天”。在凡间流传的史故典籍中,变神天又名为“魔界”,元黄天便是“凡间界”,上青天便是“仙界”了。
不过对于仙家弟子来说,他们反而不会称自家所在的地方为“仙界”。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不过是寻真问道的修士,还远远没有“成仙”。
云游鲲穿过厚重的云层,进入上清天的瞬间,仿佛无数泡沫在眼前破碎,错觉般地发出了响亮的离水之声。
拂面而来的风变得格外清冽,太阳是如此的灿烂而又耀眼。众弟子极目远眺,便见九座浮空的岛屿已经隐约可见其嶙峋的轮廓,那蜿蜒料峭的山脉凌于云端。苍翠的碧水,流淌的灵河,仙门的建筑便如落于树丛灌木间的珍珠,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这便是无极道门的宗门所在之地,世外仙山,九宸峰。
终于回到了无极道门,不少弟子紧绷的神色都不自觉地放松了下来。先前在幽州时尚不愿想,回返了宗门之后,众弟子终于有心思去思考这次外门大比的结果。先前在桐冠城中时,众弟子的弟子令牌都已经被应如是收缴了去,期中留影应当已经被内门弟子送回宗门了。
弟子令牌中的留影是不允许篡改、掩饰、删减的,想将弟子令牌藏起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做坏事,那便等同于交了一张白卷。
这次外门大比的经过着实是险象环生,众弟子隐约觉得,虽然此次外门大比无一人达成了最初宗门定下的考核标准,但他们联手解决了九婴之灾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此等壮举,放眼整个修真界也是极为罕有之事,无极道门应当会放宽入门的门槛。
但他们又觉得,无极道门的内门考核向来以严谨苛刻闻名于世,一次性招收三百多名弟子,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要知道,目前整个内门也就一千多名弟子。为表公平,“一个不收”的旧事重演,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种种积压于心上的猜测,众弟子走下浮游岛时,心情都难免有些沉重。他们迈入择捡仪式的广场,竟看见上首竟有九个席位,满满当当,一个不落。众弟子只觉得心里咯噔了一下,却又很快看见了摆在择捡仪式广场最前头的桌案,看清上头摆放的东西后,他们顿时心里一松。
桌案上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仙门用来收徒的仪式器具。
插在白瓷水墨三宝瓶中的花枝乃白枝桃花,在融化的雪水中湃过,寓意“慈心明净,高德无暇”;奉在羊脂玉盘上的果子乃金李,每个果子都不过婴孩拳头大小;靠近桌沿则放着几十盏青莲图样的白瓷茶盏;
案中央则是几十枚寓意“志气高朗,如圭如璋”的白玉圭璋。
在仙门中,拜师学艺之事的抉择往往是双向的。师父可以选择徒弟,徒弟也可以选择师父。一般来说,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便有资格开山收徒。在择捡仪式之上,师父若对某位弟子有意,便可递出白枝桃花,弟子有意则回以金李,这样,师徒之缘便算结成了。
当然,若一方无意,那便万万不可勉强。寻真问道,最怕的便是辜负己心,走上错误的道。
这一届的择捡仪式居然准备了这么多的拜师器物,想来,拜入无极道门内门的弟子不在少数。
看着这些器具,众弟子只觉得眼角一酸,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面上也终于带出了几分笑影。
……
虽然体表依旧有些青绿色的诡异纹路,但木化的异况基本已经全部消退了下去。为了不吓到人,宋从心是在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最后一个走下浮游岛的。下了岛,她站在崖壁边上看了好一会儿的鲲,她心里念叨着“罪过罪过这可不能吃啊”,转身便准备离开山门。
宋从心很自觉,她觉得这一届考核,自己大抵是没什么希望了。因为无极道门的外门考核禁止使用用以求救的信号弹,一旦使用便代表取消考核资格。虽然是情非得已,但是她的确是使用了信号弹。只能寄希望于下一届参与考核之时,长老能看在这次的功绩上给自己加点分了。
宋从心心里正琢磨着到底是回自己的居所睡一觉,还是去外门长老那边看看小师弟小师妹时,突然被人异口同声地喊住了。
“宋道友,你要去哪?”
“宋道友,择捡仪式在这边!”
“这边,这边!宋道友,那边是下山的路!”
宋从心茫然地回头,看向择捡仪式广场所在的方向,便看见十几名站在门边的弟子正用力地朝自己招手,大声呼喊着她。
她还没来得及反应,便已经有几名弟子跑了过来,以为她身体还未大好,便半推半扶地把她带回了择捡仪式的广场。
你们干什么?宋从心面无表情,细不可察地挣扎了一下。她实在不想参加择捡仪式,毕竟她准备了三年,要是被当场宣布丧失资格,她觉得自己心态可能会崩。逃避没用但很舒服,她可以骗骗自己,回宿舍睡一觉便好了。
宋从心满心不愿地被迫踏入了择捡仪式的广场。谁知,就在她踏入门槛的瞬间,前方的人流突然“唰”地一声,摩西分海般地朝两侧分开。
宋从心茫然地抬头,却恰好对上了那一双双回首看她的眼眸。
不知为何,她又想到了桐冠城的那个雨夜,同样也是这样的注目。
只见,这条人群自主开辟出来的道路尽头无一人阻挡,直通大殿前方。队伍最前方的中心位置空置了一段,那是所有弟子默认的首位。
大殿上首,内门弟子分列下首两侧,内门管事长老居于中位。上首,九个席位无一空缺,无极主殿与八大长老,百年难遇地齐聚一方。
而在上首最中央的高座之上,敛尽此世明光的正道魁首正微微垂眸,目光沉静地凝望着她。
第36章
宋从心被迫在队伍最前端站定之时,神情仍然是茫然的。虽然她看上去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尽管宋从心很快收敛自己的神色,垂下眼眸作弟子礼节,但居于上首的长老们哪能没发现她那一瞬间的异色?这个在此次九婴之灾中做出最大贡献、被众弟子心锐诚服奉为领袖的首位弟子,怎么好像认为自己会被淘汰,没有资格参加择捡仪式?
诸位长老在这短短几天之内已经将内门弟子从桐冠城中带回来的刻录留影反反复复地观看,从中提取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并将桐冠城的局势以及九婴背后潜藏的阴谋都分析了一遍。而在这其中,下首这位名为“宋从心”的弟子令牌中储存的情报信息便是重中之重。
宋从心自年幼时被父母送入仙门,而后的十数年基本都是在无极道门之中度过。虽然因为天生早慧、比其他调皮捣蛋的孩子更懂事乖巧,也曾被外门长老牵着手下山去采买一些基本的物资,或是长大后带着师弟师妹一同下山打打牙祭、买点糖人。除此之外,宋从心的生活范围基本就是外门,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与认知也只能以“匮乏”二字形容。
宋从心并不知道自己弟子令牌中存储的情报在内门引发了多大的轰动。更不知道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有多少负责筛选外门大比考核任务的管事弟子与管事长老被送入了执法堂,押入了坐忘崖。更有甚者,见事情败露意图潜逃,直接被持剑长老斩落了头颅,魂魄被收入了用来镇压邪祟之物的十二星宫伏魔塔,那叫一个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这短短几天,持剑长老纯钧上仙可谓是杀得剑匣淌血,所经之处无不令人闻风丧胆,仗马寒蝉。
别说常年在外降妖伏魔的持剑长老了,这回宗门出事,就连性情温和不喜争端的司书长老都走出了自己的天经楼,足可见此事牵连之大。
此时,内门八大长老齐聚于此,就没有一个不是带着煞气而来的。他们分为两列,左文右武,居于掌教之位旁侧的分别是文职之首的佐世长老与武系的领头人持剑长老。文系四大长老分别是佐世、司书、仪典、诲明;武系四大长老则是持剑、执法、经司、掌泉。
佐世长老是一位外表三十来岁、眼睛细长细长、笑起来好似雪狐般的女修。她神情似笑非笑地看着下方茫然的宋从心,道:“是个好孩子呢。”
坐在她身旁的仪典长老清仪道人面无表情地抬头,看了她一眼。虽然她什么都没说,但又好像什么话都说尽了。佐世长老看着自家师妹那张淡若白菊的面容,不由得敛了自己隐含血气的笑:“……知道了,等到撬开那些人的嘴,便也真相大白了。这孩子若是真的无辜,我又怎会害她?”
宋从心的弟子令牌刻录下来的留影带回了许多珍贵的情报,但其中也有一些旁观者们想不通的关窍。
不过,内门的八位长老,基本都倾向于这个孩子是无辜的。虽说幕后之人并不是做不出这种砸毁满盘棋局就为了往无极道门内部安插一枚重要棋子的疯狂之举,但一个会在雨夜中不顾一切地赶回城池、孤身引走九婴后却因为临江水源而驻足的孩子,没人愿意把她往坏处想。
眼见所有弟子都已经到齐了,佐世长老便敲了敲掌门的扶手:“师兄,这次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好歹也说几句吧?”
眉眼冷硬、气质如山的男人闻言,偏头看向她,两人面无表情地对视了半晌,终于,明尘上仙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
佐世长老吐出一口郁气,她的确是专门辅佐掌教处理九州诸事的长老,但她又不是掌教师兄的外置喉舌。眼见着掌教师兄愿意发声,她便也站起身,朝着满场弟子扬声道:“诸位,此次外门大比之变故以及幽州爆发的魔患之灾,宗门已经知晓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宗门目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人证与物证,关于此事,无极道门一定会给天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佐世长老说完,便侧身回头,看向掌教。
面对着师妹虎视眈眈的神情,明尘上仙想了想,便也随心道:“此次幽州九婴灾变之事,尔等……做得很好。”
明尘上仙一开口,他低沉有力的声音便远远传出,清晰地落在了每一位弟子的耳中。
所有人都仰头望着,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他的话语,唯恐错漏了一音一字。
“此次宗门遭到了外界的渗透,有人意图以此重创宗门威信、分化内门的权利。这本是一场十死无生的险局。”明尘上仙的语速缓慢,但每一个顿挫都似乎有着奇妙的旋律,叩击着所有人的心脏,同步着血管的翕张,“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厄,尔等没有自暴自弃,溃作散沙,反而齐心协力,共同对敌。你们,战胜了自己的怯懦、不信、无义,用团结、勇敢、智慧创造了这等辉煌的壮举。”
“尔等,做得很好。”明尘上仙微微颔首,“你们的所作所为,便如东升的旭日。让更多在黑暗中匍匐前进的人们,窥见了希望与光明。”
这是正道第一仙门的主殿、此世最接近天道之人,给予他们的肯定。
几乎是在明尘上仙话音刚落的瞬间,便有不少弟子忍不住低头,用宽大的广袖拭去眼角不自觉落下的泪水。更有弟子早在明尘上仙说话的过程中便已泣不成声,却只敢用双手捂住嘴,唯恐自己的哭声打断了正道魁首的发言。
那些强忍着恐惧、拼尽全力去做的事情,在这一瞬间,仿若一根坚硬的脊梁骨般,将他们滚烫的血肉笔挺地撑起。
此后,从今往后,这些弟子们再也无法忘怀,自己的灵魂曾被此世的太阳照拂。他们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如此骄傲地伫立于这片广袤的土地。
站在队伍最前头的宋从心也有些愣,她垂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微微有些出神。
她其实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真的做成了这件事情。在放飞信号弹时,她心里想的其实是死马当活马医,反正不可能有比眼下更坏的事情了。
宋从心倚靠在床上,看着窗外不断向后退去的、壮丽浩瀚的云景,心情一时间也变得格外的开阔与平静。
她缓缓地呼出一口气,令人惊奇的是,她呼出的气息竟是一片朦胧的白雾。明明这座“浮游岛”上笼罩着四季如春的结界,但她却仿佛活在了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冬日。经过了好几天的调养,宋从心身上木化的迹象已经消退了许多,至少,已经能看出原本的模样了。
与内室仅有一帘之隔的茶室里传来了烹水洗杯、瓷玉琳琅的声响,一道低沉清淡的男声远远传来,征询道:“要喝茶吗?”
宋从心点了点头,她分明没有出声说话,茶室内的男人却仿佛感知到了一般。没过一会儿,一只灵力化成的白鸟便托举着一只带盖的甜白瓷茶盏,飞入了室内,轻柔地落在了宋从心支在身前的小几之上。杯盏中的茶水不多不少,恰好八分满。
宋从心沉默地看着茶盏,半晌,才缓缓抬手捻住了茶盏的杯盖,用杯盖边沿撇了撇浮于表面的茶沫。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宋从心的手却止不住地发颤。像是快要被冻死的人般,她很艰难才维持住了手的稳定,将茶盏送至唇边,抿了一口温度恰好入喉的茶汤。
茶汤鲜爽怡人,滋味雅淡,且韵味悠长。茶水甫一入喉便化作了一阵甘香的气息,浸润着冰冷的四肢百骸。宋从心轻吸一口气,她放下茶盏,将其捂在
两手之间。隐隐地,她感觉自己能感受到自己的掌心传递过来的温度了。
这段时间以来,宋从心对这道声音以及这杯茶的反应已经从“夭寿啊我何德何能折了十年阳寿”渐渐过度到了麻木以及习以为常。对于这位《倾恋》原书中钦定的男主角,宋从心原本是打算“观望以及敬而远之”的。
虽然整天对着天书嚷嚷要以明尘上仙为榜样,但其实宋从心并没有亲眼见过这位名震九州的正道魁首。但,不管原本她心中的明尘上仙是何模样,反正不会是现在这位每天喝茶看书的退休老大爷的模样。
“昌光速度很快,只需半天,便能抵达云州了。”那道低沉的男声这般道。
宋从心……宋从心继续点头,如今,她身体的异化状况正在逐渐好转,但她却还不能正常地开口说话。倒不是因为无法发声,而是她会发出常人灵魂根本无法承受的地脉之声,比九婴的魔魅之音还要可怕。另一方面,就算能开口,宋从心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啥。
眼下变成如今这般半死不活的模样,要说宋从心心里没有一点悔意,那肯定是在骗人的。且不说那险些将她拖入万丈深渊的地脉同化,单单是那附着在神魂之上、永远无法摆脱的寒凉,就已经让她感到十分痛苦了。
这段时间以来,宋从心以及那些围在她身边的人都已经想尽了办法。《心修青莲诀》对这种附着在神魂上的冷意有一定的压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宣白凤大公主赠送的昆吾佩倒是有滋养神魂、宁心安神的功效,再加上明尘上仙时不时为她灌输的灵力,这才让寒冷没那么难熬。
尽管如此,宋从心也明白自己决不能就这么消沉下去。她必须尽快习惯这种寒冷,否则……一双颤抖的手,是使不好剑,也弹不好琴的。
“以后有什么打算吗?”大抵是快要返回宗门了,明尘上仙才会问起区区一名外门弟子的“以后”。
努力想办法把您取而代之吧。宋从心心想,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她竟有些被自己逗笑了。
她觉得自己真傲慢啊,竟然以为自己真的可以背负起这个世界。
“想到了什么?这么开心?”明尘上仙感觉到那个孩子笑了,虽然不知道她为何会笑,但孩子笑起来总是显得很可爱,“孩子,你有道号吗?”
道号啊。宋从心想了想,从床头拿过纸笔,用略微颤抖的手,写下了两行清秀的字:【不知道算不算道号,是以前外门长老写好放在签筒里,让我们自己抓阄抓的。不是什么正经的取号,但我还挺喜欢的。】
“是吗?叫什么?”
【拂雪。】宋从心兴致勃勃地写到,【其他人抓到的签子都不好听。只有这个道号还不错。不过,它没什么深刻的含义。】
就像明尘上仙的道号,明尘。日月明,照也;尘,久世,凡也。
此号之意,既为“照彻人间”。都说名字与道号往往喻示着一个人命运。明尘,这个道号与这位拂照尘世近千年的正道魁首是何等的相配?
“确实不错。”明尘上仙点头,赞同了她的品位,“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长老取名时肯定没这么想,我记得那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在长老肩膀上积了一片又一片。大抵是因为这个,长老才会写下“拂雪”二字。】
浑然不知自己正处于“心动期”中“神思易动、灵识不稳”的阶段,眼下格外缺心眼……不,格外坦诚直白的宋从心简直什么话都敢往外掏。
“那也不错。”明尘上仙的语气很温和,温和得让人想不起来他无极主殿与正道魁首的身份,“或许以后,你能为这个名字赋予全新的意义呢?”
宋从心笑了笑,再次提笔。
【我照彻不了这苦难的世间,只能试着,为众生拂一拂雪了。】
……
云游鲲抵达云州之时,这半身透白半身水天之色的庞然大物游过碧蓝的长空,凡尘田野间耕种的平民百姓都不由得停下了手里的活计,仰头望着这神异而玄妙的一幕。身为正道第一仙门治下的州,云州百姓算是与仙家弟子相处得最好,民间风气也最平和洒脱的国度了。
“爷爷快看!是大鱼!”有垂髻小儿穿着露股的开裆裤,指着天上的大鱼大声道,“好大的大鱼!想吃!”
小童的爷爷本来正满脸感慨仰望着已经几十年没出山的仙家神兽,一听这话,顿时脸色大变,反手给了自家孙子一巴掌。这巴掌还不舍得打在脑袋上,只能打在光溜溜的屁股上,完了连忙双手合十:“呸呸呸,仙家莫怪,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翱翔九天的云游鲲在无极道门中吃好喝好,甚至还被无数仙家弟子尊称“前辈”,道号“昌光”。祂哪里知道凡间小儿胆大包天,竟然想用大锅炖了祂?即将进入九宸山之境,只见祂仰头发出一声悠远的长鸣,如一尾欲要破水而出的锦鲤般突然撞进了叆叇的云层。
“即将进入上清天。”领航的内门弟子喊话。
在这个世界,天地之炁分为三界,其中,地炁浑浊,下沉为“变神天”;元炁化生,居中成“元黄天”;清炁上升,衍化为“上清天”。在凡间流传的史故典籍中,变神天又名为“魔界”,元黄天便是“凡间界”,上青天便是“仙界”了。
不过对于仙家弟子来说,他们反而不会称自家所在的地方为“仙界”。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不过是寻真问道的修士,还远远没有“成仙”。
云游鲲穿过厚重的云层,进入上清天的瞬间,仿佛无数泡沫在眼前破碎,错觉般地发出了响亮的离水之声。
拂面而来的风变得格外清冽,太阳是如此的灿烂而又耀眼。众弟子极目远眺,便见九座浮空的岛屿已经隐约可见其嶙峋的轮廓,那蜿蜒料峭的山脉凌于云端。苍翠的碧水,流淌的灵河,仙门的建筑便如落于树丛灌木间的珍珠,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这便是无极道门的宗门所在之地,世外仙山,九宸峰。
终于回到了无极道门,不少弟子紧绷的神色都不自觉地放松了下来。先前在幽州时尚不愿想,回返了宗门之后,众弟子终于有心思去思考这次外门大比的结果。先前在桐冠城中时,众弟子的弟子令牌都已经被应如是收缴了去,期中留影应当已经被内门弟子送回宗门了。
弟子令牌中的留影是不允许篡改、掩饰、删减的,想将弟子令牌藏起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做坏事,那便等同于交了一张白卷。
这次外门大比的经过着实是险象环生,众弟子隐约觉得,虽然此次外门大比无一人达成了最初宗门定下的考核标准,但他们联手解决了九婴之灾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此等壮举,放眼整个修真界也是极为罕有之事,无极道门应当会放宽入门的门槛。
但他们又觉得,无极道门的内门考核向来以严谨苛刻闻名于世,一次性招收三百多名弟子,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要知道,目前整个内门也就一千多名弟子。为表公平,“一个不收”的旧事重演,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种种积压于心上的猜测,众弟子走下浮游岛时,心情都难免有些沉重。他们迈入择捡仪式的广场,竟看见上首竟有九个席位,满满当当,一个不落。众弟子只觉得心里咯噔了一下,却又很快看见了摆在择捡仪式广场最前头的桌案,看清上头摆放的东西后,他们顿时心里一松。
桌案上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仙门用来收徒的仪式器具。
插在白瓷水墨三宝瓶中的花枝乃白枝桃花,在融化的雪水中湃过,寓意“慈心明净,高德无暇”;奉在羊脂玉盘上的果子乃金李,每个果子都不过婴孩拳头大小;靠近桌沿则放着几十盏青莲图样的白瓷茶盏;
案中央则是几十枚寓意“志气高朗,如圭如璋”的白玉圭璋。
在仙门中,拜师学艺之事的抉择往往是双向的。师父可以选择徒弟,徒弟也可以选择师父。一般来说,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便有资格开山收徒。在择捡仪式之上,师父若对某位弟子有意,便可递出白枝桃花,弟子有意则回以金李,这样,师徒之缘便算结成了。
当然,若一方无意,那便万万不可勉强。寻真问道,最怕的便是辜负己心,走上错误的道。
这一届的择捡仪式居然准备了这么多的拜师器物,想来,拜入无极道门内门的弟子不在少数。
看着这些器具,众弟子只觉得眼角一酸,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面上也终于带出了几分笑影。
……
虽然体表依旧有些青绿色的诡异纹路,但木化的异况基本已经全部消退了下去。为了不吓到人,宋从心是在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最后一个走下浮游岛的。下了岛,她站在崖壁边上看了好一会儿的鲲,她心里念叨着“罪过罪过这可不能吃啊”,转身便准备离开山门。
宋从心很自觉,她觉得这一届考核,自己大抵是没什么希望了。因为无极道门的外门考核禁止使用用以求救的信号弹,一旦使用便代表取消考核资格。虽然是情非得已,但是她的确是使用了信号弹。只能寄希望于下一届参与考核之时,长老能看在这次的功绩上给自己加点分了。
宋从心心里正琢磨着到底是回自己的居所睡一觉,还是去外门长老那边看看小师弟小师妹时,突然被人异口同声地喊住了。
“宋道友,你要去哪?”
“宋道友,择捡仪式在这边!”
“这边,这边!宋道友,那边是下山的路!”
宋从心茫然地回头,看向择捡仪式广场所在的方向,便看见十几名站在门边的弟子正用力地朝自己招手,大声呼喊着她。
她还没来得及反应,便已经有几名弟子跑了过来,以为她身体还未大好,便半推半扶地把她带回了择捡仪式的广场。
你们干什么?宋从心面无表情,细不可察地挣扎了一下。她实在不想参加择捡仪式,毕竟她准备了三年,要是被当场宣布丧失资格,她觉得自己心态可能会崩。逃避没用但很舒服,她可以骗骗自己,回宿舍睡一觉便好了。
宋从心满心不愿地被迫踏入了择捡仪式的广场。谁知,就在她踏入门槛的瞬间,前方的人流突然“唰”地一声,摩西分海般地朝两侧分开。
宋从心茫然地抬头,却恰好对上了那一双双回首看她的眼眸。
不知为何,她又想到了桐冠城的那个雨夜,同样也是这样的注目。
只见,这条人群自主开辟出来的道路尽头无一人阻挡,直通大殿前方。队伍最前方的中心位置空置了一段,那是所有弟子默认的首位。
大殿上首,内门弟子分列下首两侧,内门管事长老居于中位。上首,九个席位无一空缺,无极主殿与八大长老,百年难遇地齐聚一方。
而在上首最中央的高座之上,敛尽此世明光的正道魁首正微微垂眸,目光沉静地凝望着她。
第36章
宋从心被迫在队伍最前端站定之时,神情仍然是茫然的。虽然她看上去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尽管宋从心很快收敛自己的神色,垂下眼眸作弟子礼节,但居于上首的长老们哪能没发现她那一瞬间的异色?这个在此次九婴之灾中做出最大贡献、被众弟子心锐诚服奉为领袖的首位弟子,怎么好像认为自己会被淘汰,没有资格参加择捡仪式?
诸位长老在这短短几天之内已经将内门弟子从桐冠城中带回来的刻录留影反反复复地观看,从中提取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并将桐冠城的局势以及九婴背后潜藏的阴谋都分析了一遍。而在这其中,下首这位名为“宋从心”的弟子令牌中储存的情报信息便是重中之重。
宋从心自年幼时被父母送入仙门,而后的十数年基本都是在无极道门之中度过。虽然因为天生早慧、比其他调皮捣蛋的孩子更懂事乖巧,也曾被外门长老牵着手下山去采买一些基本的物资,或是长大后带着师弟师妹一同下山打打牙祭、买点糖人。除此之外,宋从心的生活范围基本就是外门,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与认知也只能以“匮乏”二字形容。
宋从心并不知道自己弟子令牌中存储的情报在内门引发了多大的轰动。更不知道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有多少负责筛选外门大比考核任务的管事弟子与管事长老被送入了执法堂,押入了坐忘崖。更有甚者,见事情败露意图潜逃,直接被持剑长老斩落了头颅,魂魄被收入了用来镇压邪祟之物的十二星宫伏魔塔,那叫一个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这短短几天,持剑长老纯钧上仙可谓是杀得剑匣淌血,所经之处无不令人闻风丧胆,仗马寒蝉。
别说常年在外降妖伏魔的持剑长老了,这回宗门出事,就连性情温和不喜争端的司书长老都走出了自己的天经楼,足可见此事牵连之大。
此时,内门八大长老齐聚于此,就没有一个不是带着煞气而来的。他们分为两列,左文右武,居于掌教之位旁侧的分别是文职之首的佐世长老与武系的领头人持剑长老。文系四大长老分别是佐世、司书、仪典、诲明;武系四大长老则是持剑、执法、经司、掌泉。
佐世长老是一位外表三十来岁、眼睛细长细长、笑起来好似雪狐般的女修。她神情似笑非笑地看着下方茫然的宋从心,道:“是个好孩子呢。”
坐在她身旁的仪典长老清仪道人面无表情地抬头,看了她一眼。虽然她什么都没说,但又好像什么话都说尽了。佐世长老看着自家师妹那张淡若白菊的面容,不由得敛了自己隐含血气的笑:“……知道了,等到撬开那些人的嘴,便也真相大白了。这孩子若是真的无辜,我又怎会害她?”
宋从心的弟子令牌刻录下来的留影带回了许多珍贵的情报,但其中也有一些旁观者们想不通的关窍。
不过,内门的八位长老,基本都倾向于这个孩子是无辜的。虽说幕后之人并不是做不出这种砸毁满盘棋局就为了往无极道门内部安插一枚重要棋子的疯狂之举,但一个会在雨夜中不顾一切地赶回城池、孤身引走九婴后却因为临江水源而驻足的孩子,没人愿意把她往坏处想。
眼见所有弟子都已经到齐了,佐世长老便敲了敲掌门的扶手:“师兄,这次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好歹也说几句吧?”
眉眼冷硬、气质如山的男人闻言,偏头看向她,两人面无表情地对视了半晌,终于,明尘上仙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
佐世长老吐出一口郁气,她的确是专门辅佐掌教处理九州诸事的长老,但她又不是掌教师兄的外置喉舌。眼见着掌教师兄愿意发声,她便也站起身,朝着满场弟子扬声道:“诸位,此次外门大比之变故以及幽州爆发的魔患之灾,宗门已经知晓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宗门目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人证与物证,关于此事,无极道门一定会给天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佐世长老说完,便侧身回头,看向掌教。
面对着师妹虎视眈眈的神情,明尘上仙想了想,便也随心道:“此次幽州九婴灾变之事,尔等……做得很好。”
明尘上仙一开口,他低沉有力的声音便远远传出,清晰地落在了每一位弟子的耳中。
所有人都仰头望着,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他的话语,唯恐错漏了一音一字。
“此次宗门遭到了外界的渗透,有人意图以此重创宗门威信、分化内门的权利。这本是一场十死无生的险局。”明尘上仙的语速缓慢,但每一个顿挫都似乎有着奇妙的旋律,叩击着所有人的心脏,同步着血管的翕张,“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厄,尔等没有自暴自弃,溃作散沙,反而齐心协力,共同对敌。你们,战胜了自己的怯懦、不信、无义,用团结、勇敢、智慧创造了这等辉煌的壮举。”
“尔等,做得很好。”明尘上仙微微颔首,“你们的所作所为,便如东升的旭日。让更多在黑暗中匍匐前进的人们,窥见了希望与光明。”
这是正道第一仙门的主殿、此世最接近天道之人,给予他们的肯定。
几乎是在明尘上仙话音刚落的瞬间,便有不少弟子忍不住低头,用宽大的广袖拭去眼角不自觉落下的泪水。更有弟子早在明尘上仙说话的过程中便已泣不成声,却只敢用双手捂住嘴,唯恐自己的哭声打断了正道魁首的发言。
那些强忍着恐惧、拼尽全力去做的事情,在这一瞬间,仿若一根坚硬的脊梁骨般,将他们滚烫的血肉笔挺地撑起。
此后,从今往后,这些弟子们再也无法忘怀,自己的灵魂曾被此世的太阳照拂。他们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如此骄傲地伫立于这片广袤的土地。
站在队伍最前头的宋从心也有些愣,她垂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微微有些出神。
她其实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真的做成了这件事情。在放飞信号弹时,她心里想的其实是死马当活马医,反正不可能有比眼下更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