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6节
桐冠城的城门顷刻间便化为了一片废墟。漆黑黯淡的天幕,灰蒙蒙的雨。仿佛在宣告着人与妖魔的这一场对局,终是分出了胜负。
眼见九婴高昂头颅,似是要再次发出魔魅之音。众弟子不由得面露绝望之色,更有人禁不住良心的磋磨,崩溃地痛哭失声。
“铮——”
然而,预想中凄厉的婴啼没有响起,雪竹琳琅之音掩盖了一切。
此时已是深夜,天边细雨如丝,看不见星辰与月。众人呼吸着冻煞肺腑的魔息,浑浑噩噩地抬头,却见远处突然亮起了光明。
疯狂肆虐的九婴突然停止了攻势,狰狞的蛇颅突兀的扭转,凝视着远处的那一豆明灭不定的火光。
不一会儿,琴音渐息。似是察觉到九婴停止了攻击,那人便也收起了琴。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暗无天日、满地湿泞的世界,一身白衣的少女抱琴而来,高举着手中燃烧灵火的火炬。
那人逆着狂风,于雨中凛然而立。手中的火炬燃烧着深蓝与赤红交织的烈火,仿佛谁人的鲜血包裹着一颗腐朽糜烂的心。
在那一瞬间,众人的脑海中都闪过一句话,好似天地都在讽刺着朝圣者的愚行。
——逆风执炬,势必焚己。
第25章
宋从心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天书,如果自己不知道自己将来悲惨的命运,不知道这个世界破灭的终局,她会是怎样的呢?
她想,她大概会成为一名中坚战力的外门弟子,一心一意地经营着自己一亩三寸地的小日子。
她野心不大,也很容易知足,只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偶尔与三两友人往来,她就可以过得平淡而又快乐。没出意外的话,她应该会以无极道门的外门长老或是普通的内门弟子作为人生目标,考不考得上都无所谓,毕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她会过着教导弟子、采菊东南下的生活,最后会像大部分外门长老一样,在寿命将尽时收养一两位嗣子,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
她也遥想过那些风云幻变、跌宕起伏的传说,但那些华光璀璨的故事于她而言便如镜中花水中月。美丽,却尽是虚幻之物。
瓢泼大雨中,宋从心看着远处疯狂肆虐的远古凶兽与齐心协力共同守护城池的将士与弟子。她觉得有些冷,哪怕雨水根本破不了她的护体气罩,近不了她的身。她手中握着一颗拳头大小、不停分泌着蓝色液体的诡异事物。那东西温暖、柔软,体表布满了树木根茎般的脉络。它敛去了邪性的蓝光,在宋从心的掌心中安静地鼓动,像一个蜷缩着身体、浅浅呼吸的婴儿。
宋从心垂头看着它,同样也一深一浅地呼吸着,只是她的喘息就仿佛是被人在喉咙处拉了一道口子。
“天书,我该怎么做?”她嗓音已嘶,“你有办法的对吗?这个东西……这个叫‘缄物’的东西,你应该知道如何让它认主的,是吗?”
天书沉默,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宋从心的话语。在非人之物看来,宿主已经做到了“未来正道魁首”该做的一切,她根本没必要牺牲到那种地步。
“求你了,天书……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为了我自己……我怕,我怕自己迈不过这一坎,他们是因为相信我才……”
宋从心感到恐惧,和天书幻化出来的“被丢下魔窟”的心魔幻境不同,她恐惧的是背负他人的死。
在外门中连第一次杀鸡都要磨磨唧唧踌躇大半天的女孩,第一次感受到生命就像被她紧握在手中、随时可能流逝的沙子。
“……前世,我朋友问过我一个名叫‘电车难题’的世纪性问题,一辆失控的电车驶来时,你握住了改变轨道的拉杆,两条轨道上分别是五个有罪但有家人的人和一个无罪但一无所有的人,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宋从心扶着树痛苦地蹲下,如将要溺毙在水中的鸟儿,“我们讨论了很多,想了很多。我们傲慢地把生命放在天平上衡量。回家后,我难受了很久,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脑子被巨怪打了吗?我为什么要去碰那个杆子。”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她已经伸手,握住了那决定命运的拉杆。
“帮我,天书。我不会死的,我一定会活下去的。”宋从心看着手中深蓝色的心脏,黑黝黝的眼瞳中似是燃起了明灭的火,“帮我——!”
天书沉默良久,终是无法拒绝宿主的请求。它悬空而起,泛着柔和金光的书页纷纷离开了书籍,拱卫环绕在宋从心的身侧。
其中一页飘至宋从心跟前,如落叶般缓缓飘落,落在那颗地脉山主之心上。
书页与心脏相触的刹那,灿烂而又柔和的光芒盈满了眼眶,那光芒如此明亮,却不会将人的眼睛刺伤。
直到光芒散去,一切重归平静,宋从心再次看去,便见一张烙印着地脉山主之心的书页悬浮在她的面前,上面的注解已经发生了改变。
[缄物:地脉山主之心(可认主)
箴言:山主,地脉之神。本是大山与土地的守护者,却因为一场笼罩尘世的阴谋而被剖出了唯一的血肉之心。
封存“镇魂”之咒言,灵效已失,仅剩这颗不停分泌大山血液的肉心。
你已经准备好接受它的一切了吗?接受它的祝福,接受它的怨恚;接受它的诅咒,接受它的新生。
小心,魂灵的命脉与大山相系,血脉的诅咒如影随形。
祂将臣服于你,祂将疯狂地追杀你。]
宋从心定定地看着天书列出的箴言,许久,她才闭上了眼睛,伸出手摁上了这张书页。
“咄”的一声,寂静的黑暗里仿佛有人张开弓矢,扯裂了一声空气爆裂之音。宋从心心脏瞬间收紧,随即感觉到了一阵难以忍耐、仿若附骨之疽般的冷意。有什么东西爬过了她的血管,途经她的经脉,最后一口咬住了她胸腔内的血肉之心。
宋从心瞳孔收缩,那种阴冷的感觉迅速蔓延至她的四肢百骸,不知寒暑的仙骨竟生出了几分痛意。
[缄物“地脉山主之心”已认主。它将融于你的骨血,成为你的一部分生命。]
[山主之祝:大山的子嗣,地脉的婴孩,你所在之处将受到神州大陆地脉之庇佑,草木葳蕤,万灵生光。]
[山主之脉:你的躯体会产生一些变化,或许是好的,也或许是坏的。无论如何,这是你的选择。]
[血脉之咒:如影随形的寒冷将附着于你的魂灵,可能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
“山主被剖出肉心的瞬间,只感到冷意。”——那位温柔的神灵或许会对你的遭遇感到一丝歉意。]
[杀戮之咒:曾被山主之心镇压的魂灵将会不顾一切地追杀你,直到其中一方彻底死去。]
宋从心单膝跪倒在地,她攥紧自己的衣襟,疯狂地运转青莲心诀,才勉强压制下那灵魂深处蔓延上来的冷意。
在触碰到书页的瞬间,宋从心终于明白了缄物为何物——伴随着祝福与诅咒诞生的命运之物,承载着一段因果报业的灵宝。能让人一步登天,也能令人沉沦炼狱。文明的不幸与大幸,就好似仓颉创造出的文字,缄物也是如此。
好冷。宋从心缓缓吐气,她吐出的气息竟化为了白雾。
她再次抬头看向那封存着地脉山主之心的书页,那颗不停分泌大山血液的心脏已经变了一副模样。
白色的枯枝环绕着深蓝的肉心,如一盏足以燃尽长夜的火炬。
[缄物:深林苍古之忆
箴言:一场笼罩尘世的阴谋,一颗腐朽糜烂的肉心。因一人的祈愿与觉悟,大山的神灵给予了红尘最后的回应。
“我想将这无尽的长夜点亮。”一位籍籍无名的无极道门外门弟子许下的愿望,唤醒了大山久远的回忆。
记忆没有形态,它最终以承载光明的姿态现于人世。
封存“启明”之咒言,以山主之血与众生愿力为燃料。点亮它之前,使用者必须想明白自己究竟想照亮什么。
“愿你不啻微芒,造炬成阳。萤火虽渺,万丈成光。”]
宋从心沉默无言地看着书页的注解,一时间觉得这件带来巨大不幸的缄物突然有了另一种沉甸甸的重量。
“……山主之血。”宋从心茫茫然地接过了火炬,福至心灵一般,宋从心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从粟米珠中取出匕首给自己来了一刀。
掌心汩汩渗出了鲜红的血液,虽然不是蓝色的,却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异香。她的骨头与血液,都散发着山花与阳光的味道。
“果然。”
缄物给宋从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她眼下实在无心他顾。掬着一捧血倒在火炬之上,宋从心催生灵火,将火炬点亮。
她其实没有天书记载中的箴言说的那么伟大,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照亮什么,只是这个刮风下雨的夜晚实在太黑,太暗。
她举着火炬,朝着桐冠城走去。逆着狂风与大雨,宋从心手中的火光被风吹得摇摆不定。
……
当那一点明光出现在战场上的瞬间,原本喧嚣嘈杂的战场立时陷入了仗马寒蝉般的死寂。
九婴庞大狰狞的蛇躯仍旧能轻而易举地碾碎蝼蚁、主宰世人心中的恐惧。与这无可匹敌的远古凶兽相比,风雨中的白衣少女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羸弱且远不可及。但是,当她出现的瞬间,众人被冷雨冻煞的肺腑竟有几分回暖之意。
没有人开口说话,但所有人都在看着她。
天书一时间竟有些数不过来,那究竟是多少双饱含期翼的眼睛。
我在这里。宋从心神情平静,再次向前数步,举高了火炬。
九婴转动庞大的躯体,化蛟的蛇颅微微探出,似乎在嗅吸着空气中氤氲弥散的香气。
我在这里。宋从心转身,走了几步,随即迈步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最后甚至小跑了起来。
感受着熟悉的血香逐渐远去,九婴被魔气侵蚀殆尽的魂灵再次暴动,被镇压的怨恚如这世上最邪性最恶孽的火,染红了害兽暴虐疯狂的眼睛。
蛇颅俯冲而出,一声巨石碎裂、草木翻折的巨响,它如坍塌的山峦般夷平了少女方才的立足之地。身后传来压抑不住的尖叫,然而,白衣少女没有回头。她险而又险地避开了九婴的俯冲,毫不犹豫地朝密林里扎去,远远的,只能看见她飘逸轻灵的白衣,如一片无处凭依的柳絮。
“宋道友——!”有人克制不住地发出了凄厉的哭喊,然而瓢泼大雨掩盖了所有人的声音。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怪蛇蠕动着庞大的躯体,如无穷无尽的暗影般朝少女汹涌而去。而少女高举火炬,背对着黑暗,奔赴着光明。
第26章
实际上,正如宋从心对天书保证的那样,她做出引走九婴的这个决定并非全然没有思考的鲁莽之举。
在与山主之心建立起联系之后,宋从心发现自己的感知范围扩大了许多,能够感知到的东西也发生了一些奇异的改变。那是一种相当奇妙的感觉,她能感觉到大地与山川的地脉涌动,能感觉到生命在丝络般的网格中流淌。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那种神妙的感觉,就仿佛她的吐息便是森林的吐息,她的骨骼与血液融入了万灵的生气。她睁开眼,眼中所见便是森罗万象的死生轮转、命果因缘。
虽然那种诡异的视野只持续了很短暂的时间,但庞大的信息量依旧让宋从心感到头痛欲裂。
不过,
仅仅是这一瞬间,宋从心便发现了九婴的弱点。
先前桐冠城城墙上的炮火没有对九婴造成实际上的伤害,是因为九婴在与魔气炼化之后已经无限趋近于死亡了。计划二的悬崖落剑计划实际上并没有失败,他们的的确确是“杀死”了九婴。但那个密林中出现的戴着白色面具的纯白偶人不知做了什么,九婴的体内涌现出大量的魔气,改造了九婴残破的躯体,让九婴的战斗力恢复了巅峰期。并且,已经“死亡”的九婴不再畏惧任何来自肉体上的穿透伤害。
桐冠城内最初打出的几轮炮火无法对九婴造成伤害便是这个原因,但城中弟子不知道九婴发生了何等变故,只以为九婴鳞甲的硬度超越了印有穿透符文的石炮弹药所拥有的威力。但是在宋从心“山主”的视野里,桐冠城最后一轮仓促打出的炮火,却对如今已经全然魔化的九婴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九婴身上浑厚凝实已成固体的魔气竟被炮火轰出了几个窟窿,其中有魔气不停地散溢。
这个发现让宋从心瞬间意识到,九婴早已是强弩末矢,一旦那些魔气彻底溢散,这被幕后之人强行与魔气拧和在一起的远古凶兽也将彻底死去。
“哈。”这个发现让宋从心即便是在狼狈奔逃的过程中都忍不住惨笑出声,“天意!”
这实在是太过可笑了,那个算计了一切的幕后之人是否有预料到这个由众多不被他放在眼底的弱小弟子共同缔造的奇迹?
宋从心眼下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争取时间,直到御使九婴躯体的魔气彻底散去,或是直到应如是带回后援。
但是——宋从心从粟米珠中掏出自己积攒的丹药,大把大把地塞进自己的嘴里。
丹田经脉因过度充盈的灵气而隐隐作痛,四肢百骸因那附着于魂灵之上的寒意而不住地颤抖。宋从心眼眶微红,强忍着囫囵吞咽丹药后的干涩与作呕欲,不顾一切地牵引着九婴朝着远离桐冠城的北荒山深处而去。
天边乌云逐渐汇聚,厚重的云层间隐约有雷光闪耀,为这深沉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赋予了一丝危险的锋芒。
九婴庞大的蛇躯再次撵上了宋从心渺小的身影,俯冲而下的蛇颅扫塌了大片树木,在泥泞的林间犁出一道深深的沟渠。然而,九婴疯狂且无条理的攻势未能命中自己的目标。浮土扬起的烟尘中,宋从心踏着燕步高高飞起,腰肢如柳般向下一折,如归巢的燕子般轻盈落地。
正如宋从心先前判断的那般,渺小的人类想要战胜九婴无异于蚂蚁吞象,但九婴想要攻击一个渺小的人类也好比伸手去抓空中飘飞浮动的柳絮。
宋从心落地后片刻都不敢多停,再次提气朝前方飞去。她像一只被人逼入绝境还不被允许嚎啕的兔子般,通红的眼里似有一丝决绝的孤意。
归程队不知道何时才能抵达宗门,更不知期间会发生什么变故,她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后援上!
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幕后之人不知道还有什么手段,她不能静待他人出招,这无异于坐以待毙!
眼见九婴高昂头颅,似是要再次发出魔魅之音。众弟子不由得面露绝望之色,更有人禁不住良心的磋磨,崩溃地痛哭失声。
“铮——”
然而,预想中凄厉的婴啼没有响起,雪竹琳琅之音掩盖了一切。
此时已是深夜,天边细雨如丝,看不见星辰与月。众人呼吸着冻煞肺腑的魔息,浑浑噩噩地抬头,却见远处突然亮起了光明。
疯狂肆虐的九婴突然停止了攻势,狰狞的蛇颅突兀的扭转,凝视着远处的那一豆明灭不定的火光。
不一会儿,琴音渐息。似是察觉到九婴停止了攻击,那人便也收起了琴。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暗无天日、满地湿泞的世界,一身白衣的少女抱琴而来,高举着手中燃烧灵火的火炬。
那人逆着狂风,于雨中凛然而立。手中的火炬燃烧着深蓝与赤红交织的烈火,仿佛谁人的鲜血包裹着一颗腐朽糜烂的心。
在那一瞬间,众人的脑海中都闪过一句话,好似天地都在讽刺着朝圣者的愚行。
——逆风执炬,势必焚己。
第25章
宋从心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天书,如果自己不知道自己将来悲惨的命运,不知道这个世界破灭的终局,她会是怎样的呢?
她想,她大概会成为一名中坚战力的外门弟子,一心一意地经营着自己一亩三寸地的小日子。
她野心不大,也很容易知足,只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偶尔与三两友人往来,她就可以过得平淡而又快乐。没出意外的话,她应该会以无极道门的外门长老或是普通的内门弟子作为人生目标,考不考得上都无所谓,毕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她会过着教导弟子、采菊东南下的生活,最后会像大部分外门长老一样,在寿命将尽时收养一两位嗣子,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
她也遥想过那些风云幻变、跌宕起伏的传说,但那些华光璀璨的故事于她而言便如镜中花水中月。美丽,却尽是虚幻之物。
瓢泼大雨中,宋从心看着远处疯狂肆虐的远古凶兽与齐心协力共同守护城池的将士与弟子。她觉得有些冷,哪怕雨水根本破不了她的护体气罩,近不了她的身。她手中握着一颗拳头大小、不停分泌着蓝色液体的诡异事物。那东西温暖、柔软,体表布满了树木根茎般的脉络。它敛去了邪性的蓝光,在宋从心的掌心中安静地鼓动,像一个蜷缩着身体、浅浅呼吸的婴儿。
宋从心垂头看着它,同样也一深一浅地呼吸着,只是她的喘息就仿佛是被人在喉咙处拉了一道口子。
“天书,我该怎么做?”她嗓音已嘶,“你有办法的对吗?这个东西……这个叫‘缄物’的东西,你应该知道如何让它认主的,是吗?”
天书沉默,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宋从心的话语。在非人之物看来,宿主已经做到了“未来正道魁首”该做的一切,她根本没必要牺牲到那种地步。
“求你了,天书……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为了我自己……我怕,我怕自己迈不过这一坎,他们是因为相信我才……”
宋从心感到恐惧,和天书幻化出来的“被丢下魔窟”的心魔幻境不同,她恐惧的是背负他人的死。
在外门中连第一次杀鸡都要磨磨唧唧踌躇大半天的女孩,第一次感受到生命就像被她紧握在手中、随时可能流逝的沙子。
“……前世,我朋友问过我一个名叫‘电车难题’的世纪性问题,一辆失控的电车驶来时,你握住了改变轨道的拉杆,两条轨道上分别是五个有罪但有家人的人和一个无罪但一无所有的人,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宋从心扶着树痛苦地蹲下,如将要溺毙在水中的鸟儿,“我们讨论了很多,想了很多。我们傲慢地把生命放在天平上衡量。回家后,我难受了很久,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脑子被巨怪打了吗?我为什么要去碰那个杆子。”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她已经伸手,握住了那决定命运的拉杆。
“帮我,天书。我不会死的,我一定会活下去的。”宋从心看着手中深蓝色的心脏,黑黝黝的眼瞳中似是燃起了明灭的火,“帮我——!”
天书沉默良久,终是无法拒绝宿主的请求。它悬空而起,泛着柔和金光的书页纷纷离开了书籍,拱卫环绕在宋从心的身侧。
其中一页飘至宋从心跟前,如落叶般缓缓飘落,落在那颗地脉山主之心上。
书页与心脏相触的刹那,灿烂而又柔和的光芒盈满了眼眶,那光芒如此明亮,却不会将人的眼睛刺伤。
直到光芒散去,一切重归平静,宋从心再次看去,便见一张烙印着地脉山主之心的书页悬浮在她的面前,上面的注解已经发生了改变。
[缄物:地脉山主之心(可认主)
箴言:山主,地脉之神。本是大山与土地的守护者,却因为一场笼罩尘世的阴谋而被剖出了唯一的血肉之心。
封存“镇魂”之咒言,灵效已失,仅剩这颗不停分泌大山血液的肉心。
你已经准备好接受它的一切了吗?接受它的祝福,接受它的怨恚;接受它的诅咒,接受它的新生。
小心,魂灵的命脉与大山相系,血脉的诅咒如影随形。
祂将臣服于你,祂将疯狂地追杀你。]
宋从心定定地看着天书列出的箴言,许久,她才闭上了眼睛,伸出手摁上了这张书页。
“咄”的一声,寂静的黑暗里仿佛有人张开弓矢,扯裂了一声空气爆裂之音。宋从心心脏瞬间收紧,随即感觉到了一阵难以忍耐、仿若附骨之疽般的冷意。有什么东西爬过了她的血管,途经她的经脉,最后一口咬住了她胸腔内的血肉之心。
宋从心瞳孔收缩,那种阴冷的感觉迅速蔓延至她的四肢百骸,不知寒暑的仙骨竟生出了几分痛意。
[缄物“地脉山主之心”已认主。它将融于你的骨血,成为你的一部分生命。]
[山主之祝:大山的子嗣,地脉的婴孩,你所在之处将受到神州大陆地脉之庇佑,草木葳蕤,万灵生光。]
[山主之脉:你的躯体会产生一些变化,或许是好的,也或许是坏的。无论如何,这是你的选择。]
[血脉之咒:如影随形的寒冷将附着于你的魂灵,可能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
“山主被剖出肉心的瞬间,只感到冷意。”——那位温柔的神灵或许会对你的遭遇感到一丝歉意。]
[杀戮之咒:曾被山主之心镇压的魂灵将会不顾一切地追杀你,直到其中一方彻底死去。]
宋从心单膝跪倒在地,她攥紧自己的衣襟,疯狂地运转青莲心诀,才勉强压制下那灵魂深处蔓延上来的冷意。
在触碰到书页的瞬间,宋从心终于明白了缄物为何物——伴随着祝福与诅咒诞生的命运之物,承载着一段因果报业的灵宝。能让人一步登天,也能令人沉沦炼狱。文明的不幸与大幸,就好似仓颉创造出的文字,缄物也是如此。
好冷。宋从心缓缓吐气,她吐出的气息竟化为了白雾。
她再次抬头看向那封存着地脉山主之心的书页,那颗不停分泌大山血液的心脏已经变了一副模样。
白色的枯枝环绕着深蓝的肉心,如一盏足以燃尽长夜的火炬。
[缄物:深林苍古之忆
箴言:一场笼罩尘世的阴谋,一颗腐朽糜烂的肉心。因一人的祈愿与觉悟,大山的神灵给予了红尘最后的回应。
“我想将这无尽的长夜点亮。”一位籍籍无名的无极道门外门弟子许下的愿望,唤醒了大山久远的回忆。
记忆没有形态,它最终以承载光明的姿态现于人世。
封存“启明”之咒言,以山主之血与众生愿力为燃料。点亮它之前,使用者必须想明白自己究竟想照亮什么。
“愿你不啻微芒,造炬成阳。萤火虽渺,万丈成光。”]
宋从心沉默无言地看着书页的注解,一时间觉得这件带来巨大不幸的缄物突然有了另一种沉甸甸的重量。
“……山主之血。”宋从心茫茫然地接过了火炬,福至心灵一般,宋从心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从粟米珠中取出匕首给自己来了一刀。
掌心汩汩渗出了鲜红的血液,虽然不是蓝色的,却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异香。她的骨头与血液,都散发着山花与阳光的味道。
“果然。”
缄物给宋从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她眼下实在无心他顾。掬着一捧血倒在火炬之上,宋从心催生灵火,将火炬点亮。
她其实没有天书记载中的箴言说的那么伟大,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照亮什么,只是这个刮风下雨的夜晚实在太黑,太暗。
她举着火炬,朝着桐冠城走去。逆着狂风与大雨,宋从心手中的火光被风吹得摇摆不定。
……
当那一点明光出现在战场上的瞬间,原本喧嚣嘈杂的战场立时陷入了仗马寒蝉般的死寂。
九婴庞大狰狞的蛇躯仍旧能轻而易举地碾碎蝼蚁、主宰世人心中的恐惧。与这无可匹敌的远古凶兽相比,风雨中的白衣少女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羸弱且远不可及。但是,当她出现的瞬间,众人被冷雨冻煞的肺腑竟有几分回暖之意。
没有人开口说话,但所有人都在看着她。
天书一时间竟有些数不过来,那究竟是多少双饱含期翼的眼睛。
我在这里。宋从心神情平静,再次向前数步,举高了火炬。
九婴转动庞大的躯体,化蛟的蛇颅微微探出,似乎在嗅吸着空气中氤氲弥散的香气。
我在这里。宋从心转身,走了几步,随即迈步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最后甚至小跑了起来。
感受着熟悉的血香逐渐远去,九婴被魔气侵蚀殆尽的魂灵再次暴动,被镇压的怨恚如这世上最邪性最恶孽的火,染红了害兽暴虐疯狂的眼睛。
蛇颅俯冲而出,一声巨石碎裂、草木翻折的巨响,它如坍塌的山峦般夷平了少女方才的立足之地。身后传来压抑不住的尖叫,然而,白衣少女没有回头。她险而又险地避开了九婴的俯冲,毫不犹豫地朝密林里扎去,远远的,只能看见她飘逸轻灵的白衣,如一片无处凭依的柳絮。
“宋道友——!”有人克制不住地发出了凄厉的哭喊,然而瓢泼大雨掩盖了所有人的声音。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怪蛇蠕动着庞大的躯体,如无穷无尽的暗影般朝少女汹涌而去。而少女高举火炬,背对着黑暗,奔赴着光明。
第26章
实际上,正如宋从心对天书保证的那样,她做出引走九婴的这个决定并非全然没有思考的鲁莽之举。
在与山主之心建立起联系之后,宋从心发现自己的感知范围扩大了许多,能够感知到的东西也发生了一些奇异的改变。那是一种相当奇妙的感觉,她能感觉到大地与山川的地脉涌动,能感觉到生命在丝络般的网格中流淌。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那种神妙的感觉,就仿佛她的吐息便是森林的吐息,她的骨骼与血液融入了万灵的生气。她睁开眼,眼中所见便是森罗万象的死生轮转、命果因缘。
虽然那种诡异的视野只持续了很短暂的时间,但庞大的信息量依旧让宋从心感到头痛欲裂。
不过,
仅仅是这一瞬间,宋从心便发现了九婴的弱点。
先前桐冠城城墙上的炮火没有对九婴造成实际上的伤害,是因为九婴在与魔气炼化之后已经无限趋近于死亡了。计划二的悬崖落剑计划实际上并没有失败,他们的的确确是“杀死”了九婴。但那个密林中出现的戴着白色面具的纯白偶人不知做了什么,九婴的体内涌现出大量的魔气,改造了九婴残破的躯体,让九婴的战斗力恢复了巅峰期。并且,已经“死亡”的九婴不再畏惧任何来自肉体上的穿透伤害。
桐冠城内最初打出的几轮炮火无法对九婴造成伤害便是这个原因,但城中弟子不知道九婴发生了何等变故,只以为九婴鳞甲的硬度超越了印有穿透符文的石炮弹药所拥有的威力。但是在宋从心“山主”的视野里,桐冠城最后一轮仓促打出的炮火,却对如今已经全然魔化的九婴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九婴身上浑厚凝实已成固体的魔气竟被炮火轰出了几个窟窿,其中有魔气不停地散溢。
这个发现让宋从心瞬间意识到,九婴早已是强弩末矢,一旦那些魔气彻底溢散,这被幕后之人强行与魔气拧和在一起的远古凶兽也将彻底死去。
“哈。”这个发现让宋从心即便是在狼狈奔逃的过程中都忍不住惨笑出声,“天意!”
这实在是太过可笑了,那个算计了一切的幕后之人是否有预料到这个由众多不被他放在眼底的弱小弟子共同缔造的奇迹?
宋从心眼下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争取时间,直到御使九婴躯体的魔气彻底散去,或是直到应如是带回后援。
但是——宋从心从粟米珠中掏出自己积攒的丹药,大把大把地塞进自己的嘴里。
丹田经脉因过度充盈的灵气而隐隐作痛,四肢百骸因那附着于魂灵之上的寒意而不住地颤抖。宋从心眼眶微红,强忍着囫囵吞咽丹药后的干涩与作呕欲,不顾一切地牵引着九婴朝着远离桐冠城的北荒山深处而去。
天边乌云逐渐汇聚,厚重的云层间隐约有雷光闪耀,为这深沉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赋予了一丝危险的锋芒。
九婴庞大的蛇躯再次撵上了宋从心渺小的身影,俯冲而下的蛇颅扫塌了大片树木,在泥泞的林间犁出一道深深的沟渠。然而,九婴疯狂且无条理的攻势未能命中自己的目标。浮土扬起的烟尘中,宋从心踏着燕步高高飞起,腰肢如柳般向下一折,如归巢的燕子般轻盈落地。
正如宋从心先前判断的那般,渺小的人类想要战胜九婴无异于蚂蚁吞象,但九婴想要攻击一个渺小的人类也好比伸手去抓空中飘飞浮动的柳絮。
宋从心落地后片刻都不敢多停,再次提气朝前方飞去。她像一只被人逼入绝境还不被允许嚎啕的兔子般,通红的眼里似有一丝决绝的孤意。
归程队不知道何时才能抵达宗门,更不知期间会发生什么变故,她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后援上!
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幕后之人不知道还有什么手段,她不能静待他人出招,这无异于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