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3节
眼下参加外门考核的三百余名修士之中,就只有令沧海一人精通炼器之道。这可怜的世家公子不仅献出了自己的拜师礼,灵力也在炼制缚仙绳的过程中被榨得一干二净。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一个人扛下了全部的重担。单从这点来看,衡北令家炼器之技果真精湛,无愧其“心匠”之名了。
“准备——!”
几句话的功夫,陷落队已经把散在地上的瓶瓶罐罐和各种器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分批次罗列队伍,三人为一组,九人成一队,很快便整备完毕。这些弟子看着远处滚滚的烟尘,面上皆有忐忑不安之色,但他们仍旧在领队弟子的指令下束好衣袍,从领队手中接过一根根缚仙绳。
缚仙绳,名头听着响亮,实际在如今的修真界中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物。它由一种名为“天叶荨麻”的灵植炼制而成,这种灵植幼时青翠、晒干后呈现金色并极具韧性与延展性。在经过特殊手法冶炼后,天叶荨麻便有了“水浸不烂,火烧不燃”的效果。
天叶荨麻价格不贵,不挑地又好养,由这种灵植炼制而成的缚仙绳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缚过仙,但也实乃修士们居家旅行杀人放火之必备良品。这种绳索不管是拿来捆妖物还是拿来捆俘虏都是极好的工具,因此基本人手必备,粟米珠与储物袋中总会备上那么一两根。
而现在,众人的缚仙绳被令沧海重新冶炼过后,其韧性与拉力便更上一层楼。这些绳索的末端都绑着一个精铁炼成的小钩,为了防止绳索脱手,所有弟子的手中都抹了一层干燥的面粉,避免掌心出汗。这些面粉是一位参加考核还惦记着吃的老饕修士贡献的。
“上好的精白面啊,新捞上来的河鱼处理好后裹粉一炸,那得多香啊!”储物袋被搜刮一空的老饕欲哭无泪。
“先锋队已经入山!”负责放哨的弟子御剑飞来,他身后跟着两名精于数算的人员,方才去最后检查了一次“落剑”的地点。
“九婴入山!”
众人低头望去,他们所在的地方为两山的交界之处,两座山的山壁之间恰好形成了一片崖谷。因是石林地质,周围寸草不生。
放哨的弟子高声呐喊,下一刻,震耳欲聋的碎石破裂声便自下方传来,一同而来的还有先锋队与后勤队声嘶力竭的喊话。九婴庞大的身躯果然已近崖谷之底,它的其中一个头颅暴怒无比地冲撞在山脊之上,竟让立于崖顶的修士站立不稳,险些在山脉的震颤中跌倒。
陷落队的弟子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了起来。
令沧海看着队伍中有人眼神躲闪、似是心生怯意,顿时暗道不好。他勉力撑起虚弱的身子想要稳定一下局势,却忽而听见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呼小叫:“啊,是师兄和宋道友!还有师姐和纳兰道友!……哇!宋道友的身法好漂亮啊!”
令沧海这几个时辰内实在是听这个声音听到耳朵起茧的地步,他看着不知道在乐呵什么、拼命朝着下方挥手的白庆,有些目不忍睹地移开了视线,却被一道蹁跹如鹤般的身影吸引了全部的目光。
正如白庆所言,那人的身法实在漂亮。明明是人人都会的外门基础步法,被她用来却是松沉自然,劲力顺达。令沧海境界不及,说不出那种玄而又玄的感觉,但即便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人都能看得出来,白衣女子的身法和别人不一样。令沧海抬眼扫去之时,恰好看见她环抱一位弟子的腰部将其带离险境,她抱着那名弟子上下翻飞躲闪着九婴凶猛的攻势,肢体却从容地舒展着,如飞翔的白鸟。
不知为何,看着那白衣少女的背影,令沧海便感觉到有一只沉稳有力的手,将心上的褶皱一点点地抚平了。
“没事的……宋道友在呢。”他无意识地呢喃。
等令沧海回过神来,扭头朝队伍里一看,便见方才眼中惊惧的弟子已经莫名地平静了下来。他们一瞬不瞬地看着远处那一袭染就墨色的白衣,眼中似是有光。仿佛,那个人的存在便是苍天的脊骨、定山的支柱,只要有她在,狰狞恐怖的远古凶兽也没什么值得害怕。
宋道友啊……令沧海在心中低叹。
他咀嚼着五味参杂的思绪,眼神有些微妙地瞥了一眼白庆无忧无虑的笑脸,一时间也不知道白庆是不是故意在众人面前提起宋道友的。相处时间不长,令沧海看不透这个总是咋咋呼呼、手舞足蹈、但关键时刻却总是大智若愚的少年。
不过人生在世,倒也没有必要什么都看清。
终于,九婴被先锋队一路牵引,抵达了崖谷之底被陷落组用朱砂圈起来的地方。
就在这时,众人只见白衣少女仰头,扬声道:“纳兰道友!”
“我在!”一道藕粉色的身影飘忽而出,手中足有半人高的盘山玉扇高高扬起。少女灵巧的脚步往九婴的蛇颅上轻轻一踏,整个人便高高飞起,轻如出岫之云。纳兰清辞手中的扇面半遮娇颜,只见她素手一转,那翠色欲流的青柳扇面便忽而一变,炽烈如火的红莲几欲破扇而出,那亮如白昼的赤红之色如中天的白日,令人不禁想起一句“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四分阴阳扇——朱明扇!气赤而光明,红莲朱雀生!
纳兰清辞引动阴阳之气,最为狂猛霸道的业火之息席卷了整座山谷,镇守四方的天地四灵之一——朱雀在冥冥中睁开了眼睛。
如果说,代表春日的青阳扇是一股和煦醉人的春风,那代表夏日的朱明扇便是一轮高悬天际的晴日。纯正刚烈的光明之息裹挟着业火的炽热,就连早已被魔气侵染、神智不存的九婴都不由得停下了疯狂的攻势。九婴身上溢散的魔气触及光明之息的瞬间便如尘烟消散,它的九首蛇颅缩回又探,竟是对最纯正的四灵之息生出了本能的忌惮。
魔气令九婴疯狂,但疯狂也是他们战胜九婴的唯一希望。宋从心看着天书列举出来的九婴的弱点,横琴于膝,拨动琴弦。
《白雪》二段,寂然万籁无声,澄清元气自生成!
宋从心引爆了《白雪》生成的灵场,清湛的灵气冲天而起,如牢笼的栏杆般将九婴短暂地桎梏在原地。
“陷落队,上!”
若是有不知内情的人途经此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只怕会惊得瞠目结舌。
只见那站在崖谷两侧的弟子手持缚仙绳,随着领头弟子一声令下,他们便如下锅的饺子般义无反顾地跃下了悬崖。他们手中紧握绳索,近乎不要命地扑向九婴的蛇颅,趁着九婴一瞬僵滞的间隙,将缚仙绳缠绕在九婴的蛇颅之上。
从远处望去,密密麻麻的金色丝线自悬崖两侧
倾泻而下。上百名修士同时行动,那场景何止壮观二字?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成功落剑的胜率却不足两成!”
——“无碍,蚁多咬死象。我们可以用人去堆。”
即便只有骨架又如何?他们齐聚于此,这原本脆弱的白骨便有了皮囊与血肉。
韧不可断,坚不可催!
第21章
被分配安排到陷落队的弟子本身并不擅长实战,这支队伍中的弟子多是修行符箓阵法之道,在团队中往往是辅助的位置。
然而,他们人手实在有限,以至于本该位于受保护方的弟子都要亲上战场,与九婴对峙。好在宋从心在了解了纳兰清辞的能力后,毫不犹豫地将她划分到了控场组,藉由天之四灵朱雀对魔物的震慑之力,强制九婴进入了僵直状态。
陷落组的任务说难也不难,他们要做的便是将缚仙绳分别捆在九婴的九个头颅之上。
“缠上,缠!快!”陷落组的领头弟子光是喊话都喊到嘴皮子秃噜,“多缠几圈!多绕几下!喂,不是套上就完事了啊!”
你说得倒是容易!许多弟子仅仅只是靠近九婴都被这狰狞的凶兽骇得两股战战,全身上下的每一根汗毛都在嘶喊着快逃。
因为时间太过紧迫,他们针对九婴设下的布局算不得精细,从整体看来或许有些粗糙。为了提高胜率,他们只能从旁找补,用大量的细节来撑起计划的骨架,用更多不同人、不同角度的思考去弥补可能出现纰漏的地方。
比如缚仙绳,考虑到绳索脱落的可能性,所有人携带的缚仙绳都交由器修令沧海重新回炉冶炼了一遍。除了增强缚仙绳的韧力与承重力以外,令沧海还在绳身上添加了许多柔韧的倒刺。这些倒刺握在手中尚不觉得如何,但一旦绳子两端进行拉扯,这些倒刺便会显露出来。九婴浑身上下都长满了鳞片,且这些鳞片是可以翕张活动的。只要将缚仙绳缠上,两方施力之时,倒刺便会砌入鳞片之中,令绳索难以脱落。
在恐惧的支配下,陷落组的弟子们行动其实并不算慢,然而朱雀的光明之息只能震慑九婴一刹,在发现这些蝼蚁居然敢靠近自己之时,神智本就浑浑噩噩的九婴再次被滔天的怒火湮没。就连烙印在本能上的畏惧,都无法阻止九婴的疯狂。
宋从心见势不妙,再次拨动琴弦布下领域灵场。下一秒,九婴嘶声咆哮,猛然甩动头颅,顿时便有弟子尖叫着被甩脱了出去。
“快快快!缠稳了便撤退!”领头弟子喊得嗓子都要冒烟了,“撤退——!”
“上面的!准备好,一二三,拉——!”
领头弟子一声令下,四面八方缠绕在九婴蛇颅上的缚仙绳骤然收紧,绳中暗藏的倒刺逐一挣出,牢牢地扣死在九婴的鳞甲上。九婴咆哮挣动,那绳索却越收越紧。崖谷上方,分立两侧的地面上盘亘着大大小小数十个简易齿轮构成的机棙,底盘被牢牢地钉死在地上。那是阵修弟子们砍了崖顶上的树临时制造。上百根金色的缚仙绳卷在机棙与齿轮当中,随着两方的角力,机关隐隐发出吱嘎欲裂的哀嚎。
九婴的体型实在太过庞大,其肉体力量又在大陆上罕有敌手,仅靠人力便想桎梏九婴,那完全是天方夜谭。
然而,这种程度的难题并不足以令决策计划的人愁眉莫展。宋从心在深思熟虑过后,提出了使用飞行法器来进行牵制与拖拽。
外门大比开始之前,宋从心曾经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与预先调查。这世上,天才终究只是少数。宋从心知道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必定还是那些出身不凡、家底丰厚的世家弟子。因此在初步确定外门考核的任务位于其他州后,宋从心特意研究过飞行法器的基本性能。
上等的飞行法器以悬黎浮石为基底,镌刻符文多达数十乃至上百条,载重可达千钧,日行千里,数十日而不落。
陷落队中有辅修机关偃甲之术的奇才,不需要宋从心解释何为杠杠原理与动滑轮省力、定滑轮改变力与方向,他们便自行商讨着制作出了两组机棙,提前布置好了一切。他们将上百条缚仙绳的另一端捆缚在十数座飞行法器的底座之上,那边厢一声令下,另一头便开足马力全速向前冲刺。
临时用木头制作而成的机棙太过脆弱,九婴的肉体之力又实在可怖,根据陷落组成员的计算,约莫不到十数息的时间,机棙便会崩毁,山崖上的立足点也会因为双方的角力而崩陷、塌落。
——“我们只有十数息的时间!”
——“足够了,足够了!”
从高处至下方望去,便可窥见这宛如蚂蚁吞象般令人震撼而又窒息的一幕。九婴的九个蛇颅被密密麻麻的金色绳索捆缚,灵活扭动的蛇颅吞吐着蛇信、不停地因角力而颤抖着,却还是被紧绷的绳索向四方拉扯开去。它发出凄厉的婴啼,兽类的竖瞳中闪烁着暴戾的凶光,两侧的悬崖上方不停传来山石崩裂、碎石滚落的声响。然而,很快,九婴庞大的身躯被拉扯开去,露出其一直掩藏的九首交接之处。
“就是现在!”
不知道多少人同时高声呐喊,嘶哑的嗓音甚至破了调,但是也不会有人在意这些了。
唯一停留在山崖上的令沧海喘着粗气,瞬间启动了“诛邪之剑”的法阵。
那由通体漆黑、暗不生光的悬黎浮石制成的“诛邪之剑”在阵法启动的瞬间便化作了一种炽烈凄艳的红色,那是灵力催发到极致才会呈现出的颜色。在“诛邪之剑”的最顶端,由白庆亲手绘制的除魔符文正燃烧着浓艳的灵火,这是这柄滑稽可笑的“诛邪剑”上唯一的高级符文了。
不过是一个吐息的间隙,悬黎浮石表面的诸多符文便被全部激活。密密麻麻的符文如同承载着众生祈愿的星辰,自高天之处,陨落。
那炽热耀眼的红光倒映在所有人的眼中,便如同一轮灿烈的旭日。九婴猛然仰头,即便是几乎伫立在万灵巅峰之上的远古凶兽,都在这一瞬间感受到了濒死的危机感。在趋吉避凶这一方面,野兽永远都比人类要果断得多。九婴毫不犹豫地遵从了本能的抉择,猛然撞向了一旁的山壁。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山壁坍塌,绳索微松,捆缚九婴的飞行法器被这股巨力反制,轰然撞碎在机棙之上,化作一片狼藉。
众人心里咯噔一下,心脏顿时跳到了嗓子眼上。只见九婴的三个蛇颅挣脱了束缚,齐齐仰头喷出了汹涌的流火,对上了那奔它而来的太阳。
那是何等宏伟壮观的景象?
宋从心在不远处看着,她看着那一线红光如陨落的星辰般自九天贯落而下,切裂了狂风,切裂了流火。它像一柄斩尽世间无尽苦厄的天道之剑,九婴焚化万物的流火不是它的一合之敌。狰狞的怪蛇不得不以蛇颅相抗,然而在两者轰然相撞的瞬间,那穷尽他们一身技艺都无法留下一丝痕迹的鳞甲崩毁绽裂。如同切割一块再柔软不过的豆腐,九婴喷溅而出的鲜血与泥泞的骨肉都没能阻止太阳哪怕只是一瞬。
“轰!”的一声巨响,“诛邪之剑”死死地钉入了这片大地。深林山峦震颤不止,那动静越尽三山,惊起飞鸟万千。
“……”滚滚烟尘之中,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从未想过,一群不过开光期的修士居然合力创造出了这般可怕的东西。
那是陷落队耗尽心血、细细打磨到了最后一刻的刃尖;是符修组不甘浪费,将矿材的每一个角落都纹得满
满当当的符文;是阵修组倾尽灵力,灌输进阵法中的每一份推力……那是穷尽一切的努力,才可能成就的奇迹。
但凡有一人心生怠惰,但凡有一人心存侥幸,缺那么一分,少那么一点,最终都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局。
——诛邪之剑,当真无愧其名。
在那巨大的落剑之声平息过后,崖谷之底一时间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静。众人或是搀扶自己受伤的战友,或是御剑凌于虚空,他们的视线都凝聚在那滚滚烟尘之后,沉默着等待尘埃落定。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几个短暂的吐息,或许是一盏热茶变得适口的间隙。等那扬尘飞沙的浮埃逐渐散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漆黑污臭、溢散着魔气与不祥之息的兽血,黑色的血液呈扇形的喷溅状洒满了崖谷之底。
随即,九婴狰狞庞大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眼中,它的蛇颅如蜿蜒的河流般匍匐在地面之上。九婴还没有死,但它的三个蛇颅已经在方才的惊天一剑中变得血肉模糊,其余六首似有共感,也同样遭受了重创。那可怖的蛇颅伏在地上苟延残喘,遍地都是腥臭的黑血与破碎的鳞甲,一枚巨大的“钉子”深深地镶砌在蛇段的中部,将这远古怪蛇钉死于此,动弹不得。
在众人沉默的注视中,宋从心硬着头皮上前检查了一番,落剑略有偏差,但的确击中了九婴的九首交界之处。
九婴被钉死在这里,一旦动弹便势必会扯裂心脏,或是苟延残喘,或是血尽而亡。他们这一局,已是胜了。
想到这,纵使宋从心情绪内敛,眼下也不由得生出几分喜意。她转身正想跟同伴们汇报喜讯,眼角的余光却无意间扫过天书环绕在她身侧、尚未收回的书页,那些记载着九婴弱点与战局变化的文字忽而间产生了剧烈的波动,而最顶上的一行数字却以触目惊心的速度疯狂地往下掉。
[追时衍化胜率:七成。]
[战况有变,胜率下降至五成……]
[战况有变,出现敌方插手干扰战局,胜率降至四成……]
敌方插手干扰?宋从心余光一瞥这一行字,人便瞬间警觉了起来。她猛然直起身子环顾四周,身后众人见她如此,也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诸位,散开!”宋从心低喝一声,御剑便朝着高处飞去。周围烟尘未散,视野模糊,宋从心试图从高处探查“敌方插手干预”的线索。
很快,宋从心便知道了。
崖谷内突然响起了一道诡谲魔魅的曲调,那声音似远似近,忽高忽低,如一声声凄凄切切的呜咽,搅得人心中不得安宁。
是谁?在哪里?宋从心环顾四周,却只听得树林摇曳时的窸窣之声,再看不见半点人影。她心知其中定有古怪,便干脆展开天书,朝四面八方横扫而去。直到天书的书页上出现一道白影,她才凝聚全身的感知,如针尖麦芒般朝着那个方向刺去。
那是一个……非常奇怪,非常诡异的身影。
在宋从心的感知中,那简直是一个陶瓷制成的人偶。没有人的气息,也没有妖魔特有的腥臭之气。对方披着白色的斗篷,面上也戴着一个没有面目的白色面具。看不出是男子还是女子的形体,很高,很瘦,手里捧着一个似是陶埙的乐器。
宋从心毫不收敛自己的窥视,对方似乎也没料到宋从心会发现自己。祂动作微微一顿,随即往后退了一步。
仅仅是这一步,那陶瓷般的人影便像一滴落在池塘中的水珠,身影虚化,眨眼间便融进了丛林。
看着这一幕,宋从心心中一沉,她正想追过去,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阵地动山摇的巨响,伴随着惊慌失措的怒吼与尖叫,一道狰狞扭曲、如狂蛇乱舞般的黑影冲天而起。一道庞大而又可怖的影子笼罩住了整座森林。
怎么可能?宋从心猛然扭头,只见本该被钉死在崖谷之底的九婴不知如何挣脱了束缚。九婴残缺不齐的蛇颅狂乱地舞动着,发出一声接一声“嗬嗬”的长鸣,宋从心看见九婴的躯体自九首交接处撕裂,浓郁到肉眼可见的魔气自九婴体内溢散而出。诡异的是,那些魔气并没有消散在四周的空气里,而是如同有形之物般撑起了九婴残破的身躯。
盘亘凝结的魔气像揉捏捏泥巴一般重塑着九婴的躯体,那画面恐怖到了极点,就像水墨画与真正的山水相撞,处处都是缝补与不和谐的痕迹。
“准备——!”
几句话的功夫,陷落队已经把散在地上的瓶瓶罐罐和各种器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分批次罗列队伍,三人为一组,九人成一队,很快便整备完毕。这些弟子看着远处滚滚的烟尘,面上皆有忐忑不安之色,但他们仍旧在领队弟子的指令下束好衣袍,从领队手中接过一根根缚仙绳。
缚仙绳,名头听着响亮,实际在如今的修真界中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物。它由一种名为“天叶荨麻”的灵植炼制而成,这种灵植幼时青翠、晒干后呈现金色并极具韧性与延展性。在经过特殊手法冶炼后,天叶荨麻便有了“水浸不烂,火烧不燃”的效果。
天叶荨麻价格不贵,不挑地又好养,由这种灵植炼制而成的缚仙绳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缚过仙,但也实乃修士们居家旅行杀人放火之必备良品。这种绳索不管是拿来捆妖物还是拿来捆俘虏都是极好的工具,因此基本人手必备,粟米珠与储物袋中总会备上那么一两根。
而现在,众人的缚仙绳被令沧海重新冶炼过后,其韧性与拉力便更上一层楼。这些绳索的末端都绑着一个精铁炼成的小钩,为了防止绳索脱手,所有弟子的手中都抹了一层干燥的面粉,避免掌心出汗。这些面粉是一位参加考核还惦记着吃的老饕修士贡献的。
“上好的精白面啊,新捞上来的河鱼处理好后裹粉一炸,那得多香啊!”储物袋被搜刮一空的老饕欲哭无泪。
“先锋队已经入山!”负责放哨的弟子御剑飞来,他身后跟着两名精于数算的人员,方才去最后检查了一次“落剑”的地点。
“九婴入山!”
众人低头望去,他们所在的地方为两山的交界之处,两座山的山壁之间恰好形成了一片崖谷。因是石林地质,周围寸草不生。
放哨的弟子高声呐喊,下一刻,震耳欲聋的碎石破裂声便自下方传来,一同而来的还有先锋队与后勤队声嘶力竭的喊话。九婴庞大的身躯果然已近崖谷之底,它的其中一个头颅暴怒无比地冲撞在山脊之上,竟让立于崖顶的修士站立不稳,险些在山脉的震颤中跌倒。
陷落队的弟子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了起来。
令沧海看着队伍中有人眼神躲闪、似是心生怯意,顿时暗道不好。他勉力撑起虚弱的身子想要稳定一下局势,却忽而听见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呼小叫:“啊,是师兄和宋道友!还有师姐和纳兰道友!……哇!宋道友的身法好漂亮啊!”
令沧海这几个时辰内实在是听这个声音听到耳朵起茧的地步,他看着不知道在乐呵什么、拼命朝着下方挥手的白庆,有些目不忍睹地移开了视线,却被一道蹁跹如鹤般的身影吸引了全部的目光。
正如白庆所言,那人的身法实在漂亮。明明是人人都会的外门基础步法,被她用来却是松沉自然,劲力顺达。令沧海境界不及,说不出那种玄而又玄的感觉,但即便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人都能看得出来,白衣女子的身法和别人不一样。令沧海抬眼扫去之时,恰好看见她环抱一位弟子的腰部将其带离险境,她抱着那名弟子上下翻飞躲闪着九婴凶猛的攻势,肢体却从容地舒展着,如飞翔的白鸟。
不知为何,看着那白衣少女的背影,令沧海便感觉到有一只沉稳有力的手,将心上的褶皱一点点地抚平了。
“没事的……宋道友在呢。”他无意识地呢喃。
等令沧海回过神来,扭头朝队伍里一看,便见方才眼中惊惧的弟子已经莫名地平静了下来。他们一瞬不瞬地看着远处那一袭染就墨色的白衣,眼中似是有光。仿佛,那个人的存在便是苍天的脊骨、定山的支柱,只要有她在,狰狞恐怖的远古凶兽也没什么值得害怕。
宋道友啊……令沧海在心中低叹。
他咀嚼着五味参杂的思绪,眼神有些微妙地瞥了一眼白庆无忧无虑的笑脸,一时间也不知道白庆是不是故意在众人面前提起宋道友的。相处时间不长,令沧海看不透这个总是咋咋呼呼、手舞足蹈、但关键时刻却总是大智若愚的少年。
不过人生在世,倒也没有必要什么都看清。
终于,九婴被先锋队一路牵引,抵达了崖谷之底被陷落组用朱砂圈起来的地方。
就在这时,众人只见白衣少女仰头,扬声道:“纳兰道友!”
“我在!”一道藕粉色的身影飘忽而出,手中足有半人高的盘山玉扇高高扬起。少女灵巧的脚步往九婴的蛇颅上轻轻一踏,整个人便高高飞起,轻如出岫之云。纳兰清辞手中的扇面半遮娇颜,只见她素手一转,那翠色欲流的青柳扇面便忽而一变,炽烈如火的红莲几欲破扇而出,那亮如白昼的赤红之色如中天的白日,令人不禁想起一句“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四分阴阳扇——朱明扇!气赤而光明,红莲朱雀生!
纳兰清辞引动阴阳之气,最为狂猛霸道的业火之息席卷了整座山谷,镇守四方的天地四灵之一——朱雀在冥冥中睁开了眼睛。
如果说,代表春日的青阳扇是一股和煦醉人的春风,那代表夏日的朱明扇便是一轮高悬天际的晴日。纯正刚烈的光明之息裹挟着业火的炽热,就连早已被魔气侵染、神智不存的九婴都不由得停下了疯狂的攻势。九婴身上溢散的魔气触及光明之息的瞬间便如尘烟消散,它的九首蛇颅缩回又探,竟是对最纯正的四灵之息生出了本能的忌惮。
魔气令九婴疯狂,但疯狂也是他们战胜九婴的唯一希望。宋从心看着天书列举出来的九婴的弱点,横琴于膝,拨动琴弦。
《白雪》二段,寂然万籁无声,澄清元气自生成!
宋从心引爆了《白雪》生成的灵场,清湛的灵气冲天而起,如牢笼的栏杆般将九婴短暂地桎梏在原地。
“陷落队,上!”
若是有不知内情的人途经此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只怕会惊得瞠目结舌。
只见那站在崖谷两侧的弟子手持缚仙绳,随着领头弟子一声令下,他们便如下锅的饺子般义无反顾地跃下了悬崖。他们手中紧握绳索,近乎不要命地扑向九婴的蛇颅,趁着九婴一瞬僵滞的间隙,将缚仙绳缠绕在九婴的蛇颅之上。
从远处望去,密密麻麻的金色丝线自悬崖两侧
倾泻而下。上百名修士同时行动,那场景何止壮观二字?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成功落剑的胜率却不足两成!”
——“无碍,蚁多咬死象。我们可以用人去堆。”
即便只有骨架又如何?他们齐聚于此,这原本脆弱的白骨便有了皮囊与血肉。
韧不可断,坚不可催!
第21章
被分配安排到陷落队的弟子本身并不擅长实战,这支队伍中的弟子多是修行符箓阵法之道,在团队中往往是辅助的位置。
然而,他们人手实在有限,以至于本该位于受保护方的弟子都要亲上战场,与九婴对峙。好在宋从心在了解了纳兰清辞的能力后,毫不犹豫地将她划分到了控场组,藉由天之四灵朱雀对魔物的震慑之力,强制九婴进入了僵直状态。
陷落组的任务说难也不难,他们要做的便是将缚仙绳分别捆在九婴的九个头颅之上。
“缠上,缠!快!”陷落组的领头弟子光是喊话都喊到嘴皮子秃噜,“多缠几圈!多绕几下!喂,不是套上就完事了啊!”
你说得倒是容易!许多弟子仅仅只是靠近九婴都被这狰狞的凶兽骇得两股战战,全身上下的每一根汗毛都在嘶喊着快逃。
因为时间太过紧迫,他们针对九婴设下的布局算不得精细,从整体看来或许有些粗糙。为了提高胜率,他们只能从旁找补,用大量的细节来撑起计划的骨架,用更多不同人、不同角度的思考去弥补可能出现纰漏的地方。
比如缚仙绳,考虑到绳索脱落的可能性,所有人携带的缚仙绳都交由器修令沧海重新回炉冶炼了一遍。除了增强缚仙绳的韧力与承重力以外,令沧海还在绳身上添加了许多柔韧的倒刺。这些倒刺握在手中尚不觉得如何,但一旦绳子两端进行拉扯,这些倒刺便会显露出来。九婴浑身上下都长满了鳞片,且这些鳞片是可以翕张活动的。只要将缚仙绳缠上,两方施力之时,倒刺便会砌入鳞片之中,令绳索难以脱落。
在恐惧的支配下,陷落组的弟子们行动其实并不算慢,然而朱雀的光明之息只能震慑九婴一刹,在发现这些蝼蚁居然敢靠近自己之时,神智本就浑浑噩噩的九婴再次被滔天的怒火湮没。就连烙印在本能上的畏惧,都无法阻止九婴的疯狂。
宋从心见势不妙,再次拨动琴弦布下领域灵场。下一秒,九婴嘶声咆哮,猛然甩动头颅,顿时便有弟子尖叫着被甩脱了出去。
“快快快!缠稳了便撤退!”领头弟子喊得嗓子都要冒烟了,“撤退——!”
“上面的!准备好,一二三,拉——!”
领头弟子一声令下,四面八方缠绕在九婴蛇颅上的缚仙绳骤然收紧,绳中暗藏的倒刺逐一挣出,牢牢地扣死在九婴的鳞甲上。九婴咆哮挣动,那绳索却越收越紧。崖谷上方,分立两侧的地面上盘亘着大大小小数十个简易齿轮构成的机棙,底盘被牢牢地钉死在地上。那是阵修弟子们砍了崖顶上的树临时制造。上百根金色的缚仙绳卷在机棙与齿轮当中,随着两方的角力,机关隐隐发出吱嘎欲裂的哀嚎。
九婴的体型实在太过庞大,其肉体力量又在大陆上罕有敌手,仅靠人力便想桎梏九婴,那完全是天方夜谭。
然而,这种程度的难题并不足以令决策计划的人愁眉莫展。宋从心在深思熟虑过后,提出了使用飞行法器来进行牵制与拖拽。
外门大比开始之前,宋从心曾经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与预先调查。这世上,天才终究只是少数。宋从心知道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必定还是那些出身不凡、家底丰厚的世家弟子。因此在初步确定外门考核的任务位于其他州后,宋从心特意研究过飞行法器的基本性能。
上等的飞行法器以悬黎浮石为基底,镌刻符文多达数十乃至上百条,载重可达千钧,日行千里,数十日而不落。
陷落队中有辅修机关偃甲之术的奇才,不需要宋从心解释何为杠杠原理与动滑轮省力、定滑轮改变力与方向,他们便自行商讨着制作出了两组机棙,提前布置好了一切。他们将上百条缚仙绳的另一端捆缚在十数座飞行法器的底座之上,那边厢一声令下,另一头便开足马力全速向前冲刺。
临时用木头制作而成的机棙太过脆弱,九婴的肉体之力又实在可怖,根据陷落组成员的计算,约莫不到十数息的时间,机棙便会崩毁,山崖上的立足点也会因为双方的角力而崩陷、塌落。
——“我们只有十数息的时间!”
——“足够了,足够了!”
从高处至下方望去,便可窥见这宛如蚂蚁吞象般令人震撼而又窒息的一幕。九婴的九个蛇颅被密密麻麻的金色绳索捆缚,灵活扭动的蛇颅吞吐着蛇信、不停地因角力而颤抖着,却还是被紧绷的绳索向四方拉扯开去。它发出凄厉的婴啼,兽类的竖瞳中闪烁着暴戾的凶光,两侧的悬崖上方不停传来山石崩裂、碎石滚落的声响。然而,很快,九婴庞大的身躯被拉扯开去,露出其一直掩藏的九首交接之处。
“就是现在!”
不知道多少人同时高声呐喊,嘶哑的嗓音甚至破了调,但是也不会有人在意这些了。
唯一停留在山崖上的令沧海喘着粗气,瞬间启动了“诛邪之剑”的法阵。
那由通体漆黑、暗不生光的悬黎浮石制成的“诛邪之剑”在阵法启动的瞬间便化作了一种炽烈凄艳的红色,那是灵力催发到极致才会呈现出的颜色。在“诛邪之剑”的最顶端,由白庆亲手绘制的除魔符文正燃烧着浓艳的灵火,这是这柄滑稽可笑的“诛邪剑”上唯一的高级符文了。
不过是一个吐息的间隙,悬黎浮石表面的诸多符文便被全部激活。密密麻麻的符文如同承载着众生祈愿的星辰,自高天之处,陨落。
那炽热耀眼的红光倒映在所有人的眼中,便如同一轮灿烈的旭日。九婴猛然仰头,即便是几乎伫立在万灵巅峰之上的远古凶兽,都在这一瞬间感受到了濒死的危机感。在趋吉避凶这一方面,野兽永远都比人类要果断得多。九婴毫不犹豫地遵从了本能的抉择,猛然撞向了一旁的山壁。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山壁坍塌,绳索微松,捆缚九婴的飞行法器被这股巨力反制,轰然撞碎在机棙之上,化作一片狼藉。
众人心里咯噔一下,心脏顿时跳到了嗓子眼上。只见九婴的三个蛇颅挣脱了束缚,齐齐仰头喷出了汹涌的流火,对上了那奔它而来的太阳。
那是何等宏伟壮观的景象?
宋从心在不远处看着,她看着那一线红光如陨落的星辰般自九天贯落而下,切裂了狂风,切裂了流火。它像一柄斩尽世间无尽苦厄的天道之剑,九婴焚化万物的流火不是它的一合之敌。狰狞的怪蛇不得不以蛇颅相抗,然而在两者轰然相撞的瞬间,那穷尽他们一身技艺都无法留下一丝痕迹的鳞甲崩毁绽裂。如同切割一块再柔软不过的豆腐,九婴喷溅而出的鲜血与泥泞的骨肉都没能阻止太阳哪怕只是一瞬。
“轰!”的一声巨响,“诛邪之剑”死死地钉入了这片大地。深林山峦震颤不止,那动静越尽三山,惊起飞鸟万千。
“……”滚滚烟尘之中,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从未想过,一群不过开光期的修士居然合力创造出了这般可怕的东西。
那是陷落队耗尽心血、细细打磨到了最后一刻的刃尖;是符修组不甘浪费,将矿材的每一个角落都纹得满
满当当的符文;是阵修组倾尽灵力,灌输进阵法中的每一份推力……那是穷尽一切的努力,才可能成就的奇迹。
但凡有一人心生怠惰,但凡有一人心存侥幸,缺那么一分,少那么一点,最终都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局。
——诛邪之剑,当真无愧其名。
在那巨大的落剑之声平息过后,崖谷之底一时间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静。众人或是搀扶自己受伤的战友,或是御剑凌于虚空,他们的视线都凝聚在那滚滚烟尘之后,沉默着等待尘埃落定。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几个短暂的吐息,或许是一盏热茶变得适口的间隙。等那扬尘飞沙的浮埃逐渐散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漆黑污臭、溢散着魔气与不祥之息的兽血,黑色的血液呈扇形的喷溅状洒满了崖谷之底。
随即,九婴狰狞庞大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眼中,它的蛇颅如蜿蜒的河流般匍匐在地面之上。九婴还没有死,但它的三个蛇颅已经在方才的惊天一剑中变得血肉模糊,其余六首似有共感,也同样遭受了重创。那可怖的蛇颅伏在地上苟延残喘,遍地都是腥臭的黑血与破碎的鳞甲,一枚巨大的“钉子”深深地镶砌在蛇段的中部,将这远古怪蛇钉死于此,动弹不得。
在众人沉默的注视中,宋从心硬着头皮上前检查了一番,落剑略有偏差,但的确击中了九婴的九首交界之处。
九婴被钉死在这里,一旦动弹便势必会扯裂心脏,或是苟延残喘,或是血尽而亡。他们这一局,已是胜了。
想到这,纵使宋从心情绪内敛,眼下也不由得生出几分喜意。她转身正想跟同伴们汇报喜讯,眼角的余光却无意间扫过天书环绕在她身侧、尚未收回的书页,那些记载着九婴弱点与战局变化的文字忽而间产生了剧烈的波动,而最顶上的一行数字却以触目惊心的速度疯狂地往下掉。
[追时衍化胜率:七成。]
[战况有变,胜率下降至五成……]
[战况有变,出现敌方插手干扰战局,胜率降至四成……]
敌方插手干扰?宋从心余光一瞥这一行字,人便瞬间警觉了起来。她猛然直起身子环顾四周,身后众人见她如此,也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诸位,散开!”宋从心低喝一声,御剑便朝着高处飞去。周围烟尘未散,视野模糊,宋从心试图从高处探查“敌方插手干预”的线索。
很快,宋从心便知道了。
崖谷内突然响起了一道诡谲魔魅的曲调,那声音似远似近,忽高忽低,如一声声凄凄切切的呜咽,搅得人心中不得安宁。
是谁?在哪里?宋从心环顾四周,却只听得树林摇曳时的窸窣之声,再看不见半点人影。她心知其中定有古怪,便干脆展开天书,朝四面八方横扫而去。直到天书的书页上出现一道白影,她才凝聚全身的感知,如针尖麦芒般朝着那个方向刺去。
那是一个……非常奇怪,非常诡异的身影。
在宋从心的感知中,那简直是一个陶瓷制成的人偶。没有人的气息,也没有妖魔特有的腥臭之气。对方披着白色的斗篷,面上也戴着一个没有面目的白色面具。看不出是男子还是女子的形体,很高,很瘦,手里捧着一个似是陶埙的乐器。
宋从心毫不收敛自己的窥视,对方似乎也没料到宋从心会发现自己。祂动作微微一顿,随即往后退了一步。
仅仅是这一步,那陶瓷般的人影便像一滴落在池塘中的水珠,身影虚化,眨眼间便融进了丛林。
看着这一幕,宋从心心中一沉,她正想追过去,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阵地动山摇的巨响,伴随着惊慌失措的怒吼与尖叫,一道狰狞扭曲、如狂蛇乱舞般的黑影冲天而起。一道庞大而又可怖的影子笼罩住了整座森林。
怎么可能?宋从心猛然扭头,只见本该被钉死在崖谷之底的九婴不知如何挣脱了束缚。九婴残缺不齐的蛇颅狂乱地舞动着,发出一声接一声“嗬嗬”的长鸣,宋从心看见九婴的躯体自九首交接处撕裂,浓郁到肉眼可见的魔气自九婴体内溢散而出。诡异的是,那些魔气并没有消散在四周的空气里,而是如同有形之物般撑起了九婴残破的身躯。
盘亘凝结的魔气像揉捏捏泥巴一般重塑着九婴的躯体,那画面恐怖到了极点,就像水墨画与真正的山水相撞,处处都是缝补与不和谐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