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730节
如此,叫人怎不浮想联翩,认定这是佛门布局?
所以,这位大慈菩萨如今……
“不瞒道友,金毛犼之事,确为贫僧指使,乃吾佛门布局!”
大慈菩萨跪地沉声,却是语出惊人:“贫僧此来,正是为此孽债,亲向道友请罪!”
“……”
许阳看她,一阵沉默,许久方才言语:“菩萨这是何苦?”
“为吾佛门,亦为众生!”
大慈面色不变,话语沉声:“佛法南渡,气运之功,唯有得此气运,佛门方能大兴,佛门大兴,地仙之劫,苍生之难,才有转圜余地,绝境生机。”
“哦?”
许阳眉角一挑,接声问道:“何为地仙之劫,苍生之难?”
“通天秘境!”
大慈神色平静,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此乃地仙大劫,苍生大难!”
“……”
许阳一阵沉默,神情变幻,许久方言:“如何说法?”
大慈幽幽一叹:“道友可知,上古之时,漫天神佛为何消逝,独独留下这通天秘境?”
许阳眼神一凝:“菩萨知晓?”
“不知!”
大慈摇了摇头,沉声说道:“但贫僧可以断言,此事背后,定有大因果,大恐怖!”
许阳:“……”
“这是众所周知之事。”
大慈抬头,望向许阳:“但还有一事,鲜为人知!”
“嗯?!”
许阳眼神一凝,试探问道:“菩萨是说……”
“道友可知泰皇天尊?”
迎着他的目光,大慈又抛出一个惊人字眼。
“……”
许阳一阵沉默,眉头渐皱:“天庭帝尊?”
“不错!”
大慈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泰皇闭关,已有六万余年,时至今日都无出关迹象,也未重入通天秘境,道友可知,是何缘故?”
许阳眉头紧皱,接声问道:“是何缘故?”
话语之中,也有几分好奇。
泰皇,天庭帝尊,道统之主,乃是地仙界各大真仙之中,最为出彩的人物,也是最近地仙之人。
但这传说传得太久太久了,久到许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位天庭帝尊的存在。
六万年前,泰皇闭关,说要参悟地仙之道,结果六万年过去,都未见成果。
不仅成果不见,人也不见,闭死关中,不见响动,使得天庭之局糜烂至此,玉皇权弱,四辅割据,内外貌合神离,已有危亡之势。
所以,究竟是何缘故,令泰皇这般死闭关中,现如今又处于何种状态?
许阳很是好奇!
然而……
“贫僧不知!”
大慈摇了摇头,道出这般言语。
“……”
许阳看她,也是沉默。
气氛一时尴尬。
但好在她很快接声:“但依两位佛祖所言,泰皇闭关与通天秘境难脱关系,恐怕是祸非福!”
“不止泰皇,还有我等,地仙界中所有仙真,只要能入通天秘境者,都有可能遭遇泰皇之险。”
“这背后,有大因果,大恐怖,大灾劫!”
“所以……”
大慈深吸一气,沉声言语:“吾佛门才会如此不择手段,谋划佛法南传之事,既是为门庭大兴,自身超脱,也是为应对劫数,防患于未然。”
“照此说来,地仙界将有一劫,由那通天秘境而起,祸及苍生?”
许阳看她,总结言语。
“不错!”
大慈点了点头:“为应此劫,吾等不得不动以非常手段!”
听她这般辩解,许阳不置可否,只问一声:“那菩萨此来,又是为何,要吾让出南瞻之地吗?”
“贫僧不敢!”
大慈摇了摇头,正色说道:“贫僧来此,只有一求!”
“嗯?”
许阳眼神一凝,沉声问道:“何求?”
“敢请帝君,入我佛门!”
大慈正色一语,仍是石破天惊。
“……”
许阳一阵沉默,随即拂袖:“菩萨是与贫道玩笑吗?”
“绝非玩笑!”
大慈面色不变,坚定非常:“道友入我佛门,便为我佛门第三教祖,与两位佛祖平起平坐,并为佛门三尊,共治西南二州,日后纵然贫僧四人证道,也在道友与二位佛祖之下,绝不会有半分僭越。”
价码开出,同样惊人。
然而许阳神色不变:“吾不重名利,便是重名利,天庭御帝难道低于贵门佛尊?”
“贫僧岂会不知,道友不重名利?”
大慈菩萨摇了摇头:“所以贫僧此来,是求非请,恳请道友助我佛门,若是应劫之后,贫僧此身未灭,那任由道友处置,赎还这一身罪业!”
说罢,便做垂首,静候回应。
“……”
许阳听此,又是沉默。
此事,或真或假?
此言,或实或虚?
都有可能!
这位菩萨,要么无愧大慈之名,要么便是大盗之辈。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如何选择?
大慈静候许久,才见许阳上前,两手虚扶:“菩萨,请起!”
大慈却不起身,只是抬头,仰望于他:“道友可愿相助?”
许阳摇了摇头,平静说道:“入佛门之事,吾实不能允,但佛法南传,未尝不可。”
大慈眼神一凝,接声问道:“道友的意思是……?”
许阳点了点头:“此番吾入通天秘境,南瞻之事,定要收敛,佛门若愿承此因果,护南瞻不受妖魔之扰,那万年之内,佛法传扬,定非难事!”
“多谢道友!”
大慈听此,即刻拜谢:“道友大恩大德,佛门上下,永世不忘!”
“菩萨言重了。”
许阳摇了摇头,将她扶起,又取出一枚玉简:“这是上品仙灵之术,还请菩萨交予两位佛尊。”
“道友……”
看着眼前玉简,大慈也是一怔,随后惊醒回神,看向许阳,又是躬身一拜:“大劫过后,此身不灭,必来五庄,伏于道友座下,赎还此身罪愆!”
……
如此这般,又是送走一客。
五庄观内,许阳独坐,暗自思索。
瑶池宫主,大慈菩萨,这二人代表天庭佛门,来意各不相同。
瑶池宫主不用多说,天庭忌惮于他,恐他做大,篡位夺权,但又不敢打压,只能让这瑶池宫主前来安抚,加深双方关系的同时,借力打力,制衡西极帝君,稳固朝堂局势……
听起来虽然有很多弯弯绕绕,尽是利益纷争,心思算计,但实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的态度也很简单,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只要天庭老老实实,那他就会安安分分,保持这段合作的关系。
反之……不说另立天庭,取而代之,也要斩断关系,断去纠缠。
他可以做六御帝君,也可以做万道天尊,一切都看天庭怎么打算。
这是天庭,至于佛门……
不得不说,这大慈菩萨,确实非同一般。
能做到此等地步,以八劫之尊跪求于他,无论此事是真是假,她都当得一声赞叹。
所以,这位大慈菩萨如今……
“不瞒道友,金毛犼之事,确为贫僧指使,乃吾佛门布局!”
大慈菩萨跪地沉声,却是语出惊人:“贫僧此来,正是为此孽债,亲向道友请罪!”
“……”
许阳看她,一阵沉默,许久方才言语:“菩萨这是何苦?”
“为吾佛门,亦为众生!”
大慈面色不变,话语沉声:“佛法南渡,气运之功,唯有得此气运,佛门方能大兴,佛门大兴,地仙之劫,苍生之难,才有转圜余地,绝境生机。”
“哦?”
许阳眉角一挑,接声问道:“何为地仙之劫,苍生之难?”
“通天秘境!”
大慈神色平静,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此乃地仙大劫,苍生大难!”
“……”
许阳一阵沉默,神情变幻,许久方言:“如何说法?”
大慈幽幽一叹:“道友可知,上古之时,漫天神佛为何消逝,独独留下这通天秘境?”
许阳眼神一凝:“菩萨知晓?”
“不知!”
大慈摇了摇头,沉声说道:“但贫僧可以断言,此事背后,定有大因果,大恐怖!”
许阳:“……”
“这是众所周知之事。”
大慈抬头,望向许阳:“但还有一事,鲜为人知!”
“嗯?!”
许阳眼神一凝,试探问道:“菩萨是说……”
“道友可知泰皇天尊?”
迎着他的目光,大慈又抛出一个惊人字眼。
“……”
许阳一阵沉默,眉头渐皱:“天庭帝尊?”
“不错!”
大慈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泰皇闭关,已有六万余年,时至今日都无出关迹象,也未重入通天秘境,道友可知,是何缘故?”
许阳眉头紧皱,接声问道:“是何缘故?”
话语之中,也有几分好奇。
泰皇,天庭帝尊,道统之主,乃是地仙界各大真仙之中,最为出彩的人物,也是最近地仙之人。
但这传说传得太久太久了,久到许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位天庭帝尊的存在。
六万年前,泰皇闭关,说要参悟地仙之道,结果六万年过去,都未见成果。
不仅成果不见,人也不见,闭死关中,不见响动,使得天庭之局糜烂至此,玉皇权弱,四辅割据,内外貌合神离,已有危亡之势。
所以,究竟是何缘故,令泰皇这般死闭关中,现如今又处于何种状态?
许阳很是好奇!
然而……
“贫僧不知!”
大慈摇了摇头,道出这般言语。
“……”
许阳看她,也是沉默。
气氛一时尴尬。
但好在她很快接声:“但依两位佛祖所言,泰皇闭关与通天秘境难脱关系,恐怕是祸非福!”
“不止泰皇,还有我等,地仙界中所有仙真,只要能入通天秘境者,都有可能遭遇泰皇之险。”
“这背后,有大因果,大恐怖,大灾劫!”
“所以……”
大慈深吸一气,沉声言语:“吾佛门才会如此不择手段,谋划佛法南传之事,既是为门庭大兴,自身超脱,也是为应对劫数,防患于未然。”
“照此说来,地仙界将有一劫,由那通天秘境而起,祸及苍生?”
许阳看她,总结言语。
“不错!”
大慈点了点头:“为应此劫,吾等不得不动以非常手段!”
听她这般辩解,许阳不置可否,只问一声:“那菩萨此来,又是为何,要吾让出南瞻之地吗?”
“贫僧不敢!”
大慈摇了摇头,正色说道:“贫僧来此,只有一求!”
“嗯?”
许阳眼神一凝,沉声问道:“何求?”
“敢请帝君,入我佛门!”
大慈正色一语,仍是石破天惊。
“……”
许阳一阵沉默,随即拂袖:“菩萨是与贫道玩笑吗?”
“绝非玩笑!”
大慈面色不变,坚定非常:“道友入我佛门,便为我佛门第三教祖,与两位佛祖平起平坐,并为佛门三尊,共治西南二州,日后纵然贫僧四人证道,也在道友与二位佛祖之下,绝不会有半分僭越。”
价码开出,同样惊人。
然而许阳神色不变:“吾不重名利,便是重名利,天庭御帝难道低于贵门佛尊?”
“贫僧岂会不知,道友不重名利?”
大慈菩萨摇了摇头:“所以贫僧此来,是求非请,恳请道友助我佛门,若是应劫之后,贫僧此身未灭,那任由道友处置,赎还这一身罪业!”
说罢,便做垂首,静候回应。
“……”
许阳听此,又是沉默。
此事,或真或假?
此言,或实或虚?
都有可能!
这位菩萨,要么无愧大慈之名,要么便是大盗之辈。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如何选择?
大慈静候许久,才见许阳上前,两手虚扶:“菩萨,请起!”
大慈却不起身,只是抬头,仰望于他:“道友可愿相助?”
许阳摇了摇头,平静说道:“入佛门之事,吾实不能允,但佛法南传,未尝不可。”
大慈眼神一凝,接声问道:“道友的意思是……?”
许阳点了点头:“此番吾入通天秘境,南瞻之事,定要收敛,佛门若愿承此因果,护南瞻不受妖魔之扰,那万年之内,佛法传扬,定非难事!”
“多谢道友!”
大慈听此,即刻拜谢:“道友大恩大德,佛门上下,永世不忘!”
“菩萨言重了。”
许阳摇了摇头,将她扶起,又取出一枚玉简:“这是上品仙灵之术,还请菩萨交予两位佛尊。”
“道友……”
看着眼前玉简,大慈也是一怔,随后惊醒回神,看向许阳,又是躬身一拜:“大劫过后,此身不灭,必来五庄,伏于道友座下,赎还此身罪愆!”
……
如此这般,又是送走一客。
五庄观内,许阳独坐,暗自思索。
瑶池宫主,大慈菩萨,这二人代表天庭佛门,来意各不相同。
瑶池宫主不用多说,天庭忌惮于他,恐他做大,篡位夺权,但又不敢打压,只能让这瑶池宫主前来安抚,加深双方关系的同时,借力打力,制衡西极帝君,稳固朝堂局势……
听起来虽然有很多弯弯绕绕,尽是利益纷争,心思算计,但实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的态度也很简单,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只要天庭老老实实,那他就会安安分分,保持这段合作的关系。
反之……不说另立天庭,取而代之,也要斩断关系,断去纠缠。
他可以做六御帝君,也可以做万道天尊,一切都看天庭怎么打算。
这是天庭,至于佛门……
不得不说,这大慈菩萨,确实非同一般。
能做到此等地步,以八劫之尊跪求于他,无论此事是真是假,她都当得一声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