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若朕不放呢?”
满朝哗然。
王允瞪大了眼。
*
谢玄回到御书房,脸色阴沉:“这件事到底是怎么传出去的?究竟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贺兰旭看着脸色铁青的谢玄,“那日在拾花殿,诸位大人都在下面看着,若是心思缜密之人,或许会有所怀疑。”他想了想,斟酌道,“当时殿里只剩陛下和楚大人,可是被人听到或是看到什么?”
谢玄猛地想起他将楚容压在龙椅上的事,当时外面都是侍卫,太监,万一像贺兰旭说的那样,有什么人听到了,又不怕死的偷偷传了出去.....
他眯了眯眼,不,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传出去。
贺兰旭道:“其实方才上朝时,陛下不该当众拒绝王大人的提议....”
“这个王允胆子太大了,就他一个人有耳朵有嘴?别人都听不到?怎么就他跑到朕面前讨嫌!”谢玄道,“朕平时太纵容他了,纵的这老家伙不知天高地厚!”
他当时被气昏了头脑,怒气上头拒绝了王允的提议,还把人臭骂了一顿。此时冷静下来,也觉得拒绝王允实为不妥。
朝中到处都是人精,他如此大动肝火,拒绝放楚容出宫,他们不可能看不出个中蹊跷。今日之事,不知又会生出多少事端。
谢玄料的没错,因为他当众拒绝让楚容出宫,朝堂上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堂堂国君和一个男人传出这样的流言,偏偏这人身份还极为特殊,事关皇氏声誉,朝臣们不能视而不见。对于此等流言,众人原都不以为意,但谢玄当日却态度强硬,拒不让楚容出宫,这就很值得耐人寻味。
回想起这几年来谢玄后宫空无一人,不纳妃不立后的种种行径,风言风语,甚嚣尘上,不仅宫闱之中,就连坊间也传的沸沸扬扬。
谢玄这才意识到,事情远比自己想的要严重的多,并且他十分断定,此事并未偶然,而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推波助澜。
第38章
谢玄派人去调查流言一事, 此事在宫中流传开来,他却一概不知,若不是王允问到跟前了, 恐怕还被蒙在鼓里。
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背后捣鬼,故意避开他, 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命李福泉去查, 李福算好歹在宫里待了几十年,最后揪出来一个负责打扫拾花殿的小太监。据说当日, 那小太监就在殿外,听到了里面的动静后,说了些不该说的。
宫人们虽皆有来历, 可浑水摸鱼者也大有人在,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一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谢玄大为恼火, 派人处死了那太监,并勒令谁若再敢偷传此事, 也一并处死。
接下来几天, 朝臣们像是商量好一样,一封又一封的奏折接踵而来,这些人虽未提及楚容名姓,字里行间却紧紧围绕着近日流言一事, 恳请他纳妃封后, 延绵子嗣。
不止是前朝,如今燕京城满大街小巷都在传前楚太子楚容委身燕帝的宫中秘事。这些人不敢当众谈论皇帝, 便在私下偷偷八卦。
茶坊瓦肆,书摊酒楼,皆是燕帝与楚容的桃色之事。有人说楚容为了活命主动献身燕帝, 勾的燕帝夜夜笙歌,魂都快没了;还有人说燕帝登基三载,从不纳妃,是因为后宫三千佳丽皆比不上楚容一人;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燕帝垂涎楚容美色,所以将他困在燕宫,来个金屋藏娇。
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出乎意料,谢玄怒不可遏,一边让贺兰旭查谁在背后推波助澜,一边派人压制坊间那些形形色色的传闻。
最令他头疼的还是纳妃一事,上朝时要面临臣子们的连番逼问,散了朝又有数不清的奏折往御书房送。这些人听着京中流言,心中大多有猜测,他们唯恐皇室基业断送于此,不断拿仁义礼教,先祖规训来压谢玄,铁了心要他开后宫。
一向足智多谋的贺兰旭都面露难色,劝道:“不如陛下先召几位女子进宫,将诸位大人安抚下来再说。臣认为林太傅之女林晚舟,贤淑端方,宽以待人,让她做皇后,再合适不过。”
自古以来哪个皇帝不是坐拥三宫六院,子嗣众多?谢玄登基快三年,后宫无人,膝下无子,甚至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也难怪一些老臣如此心急。
谢玄听着贺兰旭的话,面色异常难看,他咬紧牙关,一言不发的看着殿外忙活的宫人。
临近年底,宫里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各处都洋溢着欢快的新春气息,唯有谢玄的心情与这喜气格格不入。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仍是那句说过很多遍的话:“朕知道了。“
打发走贺兰旭之后,谢玄出门去了兰池宫。
楚容这段时间一直在养病,谢玄明令禁止,谁都不许在楚容面前嚼舌根,唯恐他知道了什么。
外面流言纷纷,他也只能在这寻得片刻的清净。
晚上,谢玄问起楚容如今的病况,小新子怯懦道:“今日太医过来时说还没有好透,要多休息。”
谢玄哪能听不懂这话的意思,哼笑一声:“他哪有这么娇气?”
话虽是这么说,就寝时,他并未与楚容行房事。
床帐内十分安静,谢玄以前就不喜欢楚容背对着自己睡觉,如今更不会纵容他这个毛病,当即把人的身子扳过来,拉进怀里。
他环着楚容的腰,手指慢慢摩梭着,心道,瘦了。
谢玄的手指在他后背慢慢游移,出神的想着这两日发生的事,尤其是想到那日王允在朝堂上说的话,他眉梢眼角都透漏着一种戾气。
放楚容出宫,死也不可能。
至于纳妃......他脸色阴沉下来。
楚容吃了药原本已经睡着了,他一向睡的不安稳,感到腰后如藤曼缠绕的那只手,几乎是立刻醒了过来。
“你干嘛?”楚容冷不丁出声,有些烦躁的问。
谢玄愣了一下,反应过来立马没好气道:“朕想干嘛就干嘛。”
他凝视着楚容尚未清明的眼神,迷离中似乎透着一丝魅惑。谢玄忽然凑过去吻住他,在楚容还未反应过来时,将他的味道尝了个遍,身体力行的演示了一遍“我想干嘛就干嘛”。
楚容面上闪过一丝恼怒,皱着眉扭过了身子,背对着谢玄。
谢玄发出一声嗤笑,似乎在笑他的不自量力。他躺下看着床帐顶部,威胁:“再不转过来,可不只是亲一口那么简单了。”
楚容身子一僵。
半晌,青着脸转了过来。
谢玄大获全胜,将人按在怀里心满意足的闭上眼。
翌日上朝时,谏议院两位大夫赵子谦,宋隆昌在朝上弹劾楚容。
那两人一唱一和:“陛下,如今京中流言愈盛,不堪入耳!事关皇家颜面,楚容实在留不得,此人玷污皇上圣誉,扰的京城不得安定。只有除掉他,才能平息流言,永保社稷安康。”
“臣附议!楚容自归附北燕以来,一无建树,二无政绩。当日陛下宽宥,饶他一命,可他却忘恩负义,败坏陛下名声,此人断断留不得!”
谢玄眉目一凛,他不肯放楚容出宫,这些人便换了法子,竟想让楚容死。
燕雪深听着那两人的话,心一紧,出列道:“陛下,此事不可。如今南楚已归附北燕,楚容毕竟是前楚太子,若处死他,恐怕会激起南楚旧部的逆反之心,得不偿失。”
赵子谦反驳道:“燕将军未免太过小心,难道我北燕还怕了他们不成?他们归附的到底是楚容,还是北燕?处死楚容,正好可以一验他们对北燕的真心。”
燕雪深气急:“你......”
谢玄冷眼看着台下两人的争执,启唇道: “因为一些风言风语,就让朕处死他,岂非太过草率?”
宋隆昌道:“陛下,只要能保全皇家颜面,别说是楚容一人的命,就算是赔上微臣的性命,微臣也在所不辞!”
赵子谦立马跪了下去,义正言辞道:“陛下,楚容魅惑君主,罪该万死。若先皇知晓一个男人断了我北燕龙脉,九泉之下也会不得安息的!”
“若陛下不同意处死楚容,臣今日就一头撞死在这!”
这话说的实在大胆,谢玄脸色青白,怒目圆睁:“你敢威胁朕?”
赵子谦不卑不亢道:“臣不敢。”
谢玄冷笑一声,他豁然起身,阴森道:“你要想死的话,那就去死吧,朕不拦着。”
说罢,竟是不顾底下众臣,直接转身离去。
赵子谦浑身一震,满脸不可置信,他没想到皇上如此绝情,如此不顾自己颜面。皇上这么袒护楚容,来日必会酿成大祸,说不定连北燕的江山也会断送他手。
赵子谦心一横,猛地站起身,朝雕刻着金龙的柱子上撞去。
砰——
谢玄只听身后传来一声巨响,回头一看,赵子谦撞在柱子上,脑袋就像一个开瓢的瓜,他摇摇欲坠的撑着身子,鲜血糊了满脸。
薛炳业脸色微变。
朝堂顿时乱作一团,众人惊呼出声。
满朝哗然。
王允瞪大了眼。
*
谢玄回到御书房,脸色阴沉:“这件事到底是怎么传出去的?究竟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贺兰旭看着脸色铁青的谢玄,“那日在拾花殿,诸位大人都在下面看着,若是心思缜密之人,或许会有所怀疑。”他想了想,斟酌道,“当时殿里只剩陛下和楚大人,可是被人听到或是看到什么?”
谢玄猛地想起他将楚容压在龙椅上的事,当时外面都是侍卫,太监,万一像贺兰旭说的那样,有什么人听到了,又不怕死的偷偷传了出去.....
他眯了眯眼,不,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传出去。
贺兰旭道:“其实方才上朝时,陛下不该当众拒绝王大人的提议....”
“这个王允胆子太大了,就他一个人有耳朵有嘴?别人都听不到?怎么就他跑到朕面前讨嫌!”谢玄道,“朕平时太纵容他了,纵的这老家伙不知天高地厚!”
他当时被气昏了头脑,怒气上头拒绝了王允的提议,还把人臭骂了一顿。此时冷静下来,也觉得拒绝王允实为不妥。
朝中到处都是人精,他如此大动肝火,拒绝放楚容出宫,他们不可能看不出个中蹊跷。今日之事,不知又会生出多少事端。
谢玄料的没错,因为他当众拒绝让楚容出宫,朝堂上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堂堂国君和一个男人传出这样的流言,偏偏这人身份还极为特殊,事关皇氏声誉,朝臣们不能视而不见。对于此等流言,众人原都不以为意,但谢玄当日却态度强硬,拒不让楚容出宫,这就很值得耐人寻味。
回想起这几年来谢玄后宫空无一人,不纳妃不立后的种种行径,风言风语,甚嚣尘上,不仅宫闱之中,就连坊间也传的沸沸扬扬。
谢玄这才意识到,事情远比自己想的要严重的多,并且他十分断定,此事并未偶然,而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推波助澜。
第38章
谢玄派人去调查流言一事, 此事在宫中流传开来,他却一概不知,若不是王允问到跟前了, 恐怕还被蒙在鼓里。
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背后捣鬼,故意避开他, 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命李福泉去查, 李福算好歹在宫里待了几十年,最后揪出来一个负责打扫拾花殿的小太监。据说当日, 那小太监就在殿外,听到了里面的动静后,说了些不该说的。
宫人们虽皆有来历, 可浑水摸鱼者也大有人在,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一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谢玄大为恼火, 派人处死了那太监,并勒令谁若再敢偷传此事, 也一并处死。
接下来几天, 朝臣们像是商量好一样,一封又一封的奏折接踵而来,这些人虽未提及楚容名姓,字里行间却紧紧围绕着近日流言一事, 恳请他纳妃封后, 延绵子嗣。
不止是前朝,如今燕京城满大街小巷都在传前楚太子楚容委身燕帝的宫中秘事。这些人不敢当众谈论皇帝, 便在私下偷偷八卦。
茶坊瓦肆,书摊酒楼,皆是燕帝与楚容的桃色之事。有人说楚容为了活命主动献身燕帝, 勾的燕帝夜夜笙歌,魂都快没了;还有人说燕帝登基三载,从不纳妃,是因为后宫三千佳丽皆比不上楚容一人;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燕帝垂涎楚容美色,所以将他困在燕宫,来个金屋藏娇。
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出乎意料,谢玄怒不可遏,一边让贺兰旭查谁在背后推波助澜,一边派人压制坊间那些形形色色的传闻。
最令他头疼的还是纳妃一事,上朝时要面临臣子们的连番逼问,散了朝又有数不清的奏折往御书房送。这些人听着京中流言,心中大多有猜测,他们唯恐皇室基业断送于此,不断拿仁义礼教,先祖规训来压谢玄,铁了心要他开后宫。
一向足智多谋的贺兰旭都面露难色,劝道:“不如陛下先召几位女子进宫,将诸位大人安抚下来再说。臣认为林太傅之女林晚舟,贤淑端方,宽以待人,让她做皇后,再合适不过。”
自古以来哪个皇帝不是坐拥三宫六院,子嗣众多?谢玄登基快三年,后宫无人,膝下无子,甚至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也难怪一些老臣如此心急。
谢玄听着贺兰旭的话,面色异常难看,他咬紧牙关,一言不发的看着殿外忙活的宫人。
临近年底,宫里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各处都洋溢着欢快的新春气息,唯有谢玄的心情与这喜气格格不入。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仍是那句说过很多遍的话:“朕知道了。“
打发走贺兰旭之后,谢玄出门去了兰池宫。
楚容这段时间一直在养病,谢玄明令禁止,谁都不许在楚容面前嚼舌根,唯恐他知道了什么。
外面流言纷纷,他也只能在这寻得片刻的清净。
晚上,谢玄问起楚容如今的病况,小新子怯懦道:“今日太医过来时说还没有好透,要多休息。”
谢玄哪能听不懂这话的意思,哼笑一声:“他哪有这么娇气?”
话虽是这么说,就寝时,他并未与楚容行房事。
床帐内十分安静,谢玄以前就不喜欢楚容背对着自己睡觉,如今更不会纵容他这个毛病,当即把人的身子扳过来,拉进怀里。
他环着楚容的腰,手指慢慢摩梭着,心道,瘦了。
谢玄的手指在他后背慢慢游移,出神的想着这两日发生的事,尤其是想到那日王允在朝堂上说的话,他眉梢眼角都透漏着一种戾气。
放楚容出宫,死也不可能。
至于纳妃......他脸色阴沉下来。
楚容吃了药原本已经睡着了,他一向睡的不安稳,感到腰后如藤曼缠绕的那只手,几乎是立刻醒了过来。
“你干嘛?”楚容冷不丁出声,有些烦躁的问。
谢玄愣了一下,反应过来立马没好气道:“朕想干嘛就干嘛。”
他凝视着楚容尚未清明的眼神,迷离中似乎透着一丝魅惑。谢玄忽然凑过去吻住他,在楚容还未反应过来时,将他的味道尝了个遍,身体力行的演示了一遍“我想干嘛就干嘛”。
楚容面上闪过一丝恼怒,皱着眉扭过了身子,背对着谢玄。
谢玄发出一声嗤笑,似乎在笑他的不自量力。他躺下看着床帐顶部,威胁:“再不转过来,可不只是亲一口那么简单了。”
楚容身子一僵。
半晌,青着脸转了过来。
谢玄大获全胜,将人按在怀里心满意足的闭上眼。
翌日上朝时,谏议院两位大夫赵子谦,宋隆昌在朝上弹劾楚容。
那两人一唱一和:“陛下,如今京中流言愈盛,不堪入耳!事关皇家颜面,楚容实在留不得,此人玷污皇上圣誉,扰的京城不得安定。只有除掉他,才能平息流言,永保社稷安康。”
“臣附议!楚容自归附北燕以来,一无建树,二无政绩。当日陛下宽宥,饶他一命,可他却忘恩负义,败坏陛下名声,此人断断留不得!”
谢玄眉目一凛,他不肯放楚容出宫,这些人便换了法子,竟想让楚容死。
燕雪深听着那两人的话,心一紧,出列道:“陛下,此事不可。如今南楚已归附北燕,楚容毕竟是前楚太子,若处死他,恐怕会激起南楚旧部的逆反之心,得不偿失。”
赵子谦反驳道:“燕将军未免太过小心,难道我北燕还怕了他们不成?他们归附的到底是楚容,还是北燕?处死楚容,正好可以一验他们对北燕的真心。”
燕雪深气急:“你......”
谢玄冷眼看着台下两人的争执,启唇道: “因为一些风言风语,就让朕处死他,岂非太过草率?”
宋隆昌道:“陛下,只要能保全皇家颜面,别说是楚容一人的命,就算是赔上微臣的性命,微臣也在所不辞!”
赵子谦立马跪了下去,义正言辞道:“陛下,楚容魅惑君主,罪该万死。若先皇知晓一个男人断了我北燕龙脉,九泉之下也会不得安息的!”
“若陛下不同意处死楚容,臣今日就一头撞死在这!”
这话说的实在大胆,谢玄脸色青白,怒目圆睁:“你敢威胁朕?”
赵子谦不卑不亢道:“臣不敢。”
谢玄冷笑一声,他豁然起身,阴森道:“你要想死的话,那就去死吧,朕不拦着。”
说罢,竟是不顾底下众臣,直接转身离去。
赵子谦浑身一震,满脸不可置信,他没想到皇上如此绝情,如此不顾自己颜面。皇上这么袒护楚容,来日必会酿成大祸,说不定连北燕的江山也会断送他手。
赵子谦心一横,猛地站起身,朝雕刻着金龙的柱子上撞去。
砰——
谢玄只听身后传来一声巨响,回头一看,赵子谦撞在柱子上,脑袋就像一个开瓢的瓜,他摇摇欲坠的撑着身子,鲜血糊了满脸。
薛炳业脸色微变。
朝堂顿时乱作一团,众人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