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不是实习结束,找到工作吗?单位正好在你小区对面。”程映秋笑眼弯弯,“你一个人住三室两厅,会不会觉得冷清?”房子是李鹤薇的婚前财产,原本陶家答应负责装修,陶洋失踪后,李家没有收他们的彩礼,装修也是李玉琼掏钱。
如今大部分年轻人并不是主动啃老,而是工资微薄,买房只能靠父母,贷款勉强能够独立承担。
李鹤薇明白她的言外之意,点头道:“你收拾东西过来就行。”反正房屋产权人是原主,她也只是暂住。
程映秋眉开眼笑,吃完一根鸡中翅的她扑过来抱李鹤薇:“啊,姐,你真好。”
李鹤薇扒开她的手,提出要求:“不过,有交换条件。”
“只要在我能力范围!”
“说服她们不给我办理转院。”
“这......”程映秋犹豫,“我们也是为你好,万一伤到脑袋怎么办?”
“医生都说ct显示没有大碍。”李鹤薇晓之以理,“我无非忘记一些人和事,但生活能够自理,也不会耽误工作。”
“真的?”程映秋半信半疑,在她的认知里,失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李鹤薇信誓旦旦:“是。”
“你背一段元素周期。”
“你是搞笑女吗?”李鹤薇哭笑不得,却还是一字不落地背完元素周期表。
程映秋妥协:“好吧。”
“对了,我是什么原因受伤?”原主既然在技术岗位,一般不会和罪犯正面冲突,但侯江说她养伤,而不是养病。
程映秋顿时火冒三丈:“你去案发居民楼和目击证人沟通,被嫌疑人父亲扔下的花盆吓晕。好险啊,差点就砸中脑袋。”
***
夜宵后,两人躺着闲聊,程映秋深受瞌睡虫烦扰,不过半小时,抱着手机酣然入梦,旁边病床的李鹤薇却异常清醒。她规整着今晚获知的信息,谋划下一步怎么走。最后决定先适应工作,毕竟原主身为技术中队的核心人物,不仅需要自扫门前雪,还应该具备管理和协调等能力。
提起工作,难免会涉及隐私,她聊天时打听到对方和自己同一天生日,8月8日。手机密码6位数,她尝试850808,成功解锁。
李鹤薇尽量避开最为私密的部分,关注工作相关的人和事。
她点开微信,浏览界面,置顶的都是工作群或者亲友群,没有其他个人,两点一线的生活,完全符合程映秋对原主的评价。
技术中队八人,全女的配置,李鹤薇惊喜,破天荒夸赞作者思想进步,默记她们的名字和岗位。
痕迹检验助理工程师3名,专职技术员1名,影像检验助理工程师1名,病理法医1名,实验室法医1名。还有原主,犯罪模拟画像师,也称“法医画师”。
李鹤薇唇角噙着笑意,退出群聊,正准备休息,手机忽然振动。消息来自陶聆:文件(蒲辰市公安局尸检病理报告书,补充报告)【薇姐,报告书和补充报告。】
【嗯,早点休息。】李鹤薇猜测,大概重案中队找陶聆要报告,她顺便发自己一份。
【好。】
李鹤薇后知后觉,她刚才粗略翻看信息页面,原主把所有个人的私聊都设置成免打扰,连李玉琼也不例外。
陶洋呢?李鹤薇滑动通讯录,找到陶洋的账号,然而备注旁边免打扰的标识赫然可见。所以,为什么唯独陶聆特殊?
李鹤薇摸不清原主区别对待的理由,然而一个大胆的推测在脑海中闪过。她喜欢陶聆?
怎么可能?
半小时的相处,李鹤薇以为她俩关系寻常,除开姑嫂和工作这两层瓜葛,再无其他牵连。况且,陶洋不知所终,她们姑嫂关系或许也名存实亡。
李鹤薇思前想后,仍然毫无头绪。她不愿查阅两人的聊天记录,暂时把疑团埋藏心底,等待以后逐步解谜。
第3章 以后别躲在树后偷拍
留观两天,李鹤薇出院。恰逢礼拜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她有些不习惯他们的亲昵,但也尽数接纳。
晚饭后,程映秋搬完最后一车行李,送走父母,周遭终于安静下来。原主三室两厅两卫的房子,142平米,与李鹤薇在深圳56平米的小两室装修风格完全相同,地中海田园色调,搭配极具亲和力。
三间卧房都有阳台,她住带着盥洗间的主卧,旁边稍小的卧房被改成工作间,摆放着三个画架,一张实木桌,一组书柜。
她熟悉着环境,程映秋明媚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姐,我打算买一张可移动升降书桌,平时在客厅办公。”
李鹤薇走出工作间,在茶几前的沙发落座,回道:“随你。”
“毕竟你画画的时候不允许人打扰嘛。”程映秋自然地挽着她的胳膊,拿手机给她看,“来,帮忙参考参考,我相信你的欣赏水平。”
李鹤薇匆匆扫过,细长的食指点一下屏幕:“这张。”
“哇,我正好在它和另一张柚木色书桌之间举棋不定。”程映秋下单,“谢谢老姐。”
“不谢。”李鹤薇收回视线,低头回复同事的微信。
程映秋问她:“明天复工?”
“嗯,后续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处理。”短暂的两天,李鹤薇大致明确岗位的职责范围。
“我也是,明天开工。”程映秋双手合十,虔诚祈愿,“希望一切顺利。”
养精蓄锐,姐妹俩临近9点就各自回屋。李鹤薇没有早睡的习惯,她辗转难眠,最后坐起身,趿拉着拖鞋,移步去工作间。她仔细瞧过原主的画稿,知道两人存在的差距,以及怎么弥补。
例如闲暇的时候多加练习。
李鹤薇坐在画架前,取下手腕的头绳,挽起长发,随后找一段车站的监控视频,开始速写来往行人。她观察和捕捉人物的面部特征,先画大概,再补充细节。
良久,李鹤薇终于停笔,蜷缩的食指靠着鼻尖,薄唇微抿,在思考什么。两分钟后,她再次提笔。
窗外的细雨,从丝丝缕缕到密密匝匝,轻轻拍打着玻璃。夜已深沉,画纸消耗半摞,房间的灯终于熄灭。
***
翌日,蒲辰市公安局技术中队办公室,李鹤薇溜达一圈,在靠窗的位置找到自己办公桌。她坐下来,打开电脑,门外进来的女警在她对面桌位,关心道:“小李,昨晚没睡好?”
说话的人正是中队的大姐何英,副队长,负责现场勘查和内勤,比李鹤薇年长六岁。
“可能吧。”回房的时候确实已经半夜两点。
“你们年轻人就喜欢熬夜。”何英整理着稍后开会的资料,问她,“身体没事吧?今早的会议我来组织。”
“还好,底子硬。”李鹤薇心头熨帖,穿书前,她在司法研究所工作,接触的男性同事偏多,身边只有助理是女生。她感慨,还是女人多的地方温暖啊。
8点30分,中队早会,何英将前两天值班警情和案件线索做简单汇报,其他警员分析。李鹤薇聆听,记录案件相关信息,最后总结下一步工作计划。她偶尔不经意关注角落的陶聆,瞧她一丝不苟地做着笔记,从容发言。不到25岁的年纪,只有两个月的工作经验,难怪助理看小说会偏爱她。
心性确实比其他初涉社会的年轻人稳定,不急不躁。
***
时光荏苒,7月的最后一天,午休后,李鹤薇归整着各项数据,收发相关文件。半个月以来,技术中队协助综合中队侦破两起入室盗窃案,一起拐卖儿童案。她也逐渐适应蒲辰的生活节奏,朝八晚六,一周两三次加班。14点24分,110指挥中心的电话不期而至。
“柳岷河北桥附近发现一具男尸,请技术组尽快前往现场。”
“收到。”李鹤薇挂断电话,抬眸,周围的同事都放下手头的工作,陆续去更衣室穿衣服。她们夏天在室内办公,统一着蓝色短袖执勤衬衫,但是去案发地,还需要在外面套一件藏青色制服背心。
技术员和实验室法医留下,其余六人收拾妥当,装备齐全,行色匆匆往停车场赶。
“李队,你们坐前面那辆七座车。”综合大楼外,扎高马尾,穿着深色衬衫,浅色长裤,腰间系棕色皮带,一身便装的女人叫住她。
“好。”李鹤薇认识对方,前些天开会的时候见过。秋琬,32岁,从警10年,派出所副所长平调蒲辰刑侦二把手。她擅长通过心智较量摧毁罪犯负隅抵抗的防线,行事果决,人送外号“铁娘子”。
她们上车,一行三辆车朝柳岷河北桥驶去。
物证搜集本来属于案件侦查人员职责范畴,但国内以及特别行政区则由技术组痕检或者法证中心检验鉴定人员充当,进行现场勘验和物证的收集。所以案发现场,痕检先进。
半小时车程,下车后,李鹤薇戴口罩,手套,头套,穿脚套进派出所拉的警戒线。尸体旁边,她身侧的陶聆蹲着,伸手初查尸表。
尸体呈巨人观,气味熏天,连派出所的巡逻警都不敢靠近,李鹤薇看她面不改色,细致地观察着,问道:“如何?”
如今大部分年轻人并不是主动啃老,而是工资微薄,买房只能靠父母,贷款勉强能够独立承担。
李鹤薇明白她的言外之意,点头道:“你收拾东西过来就行。”反正房屋产权人是原主,她也只是暂住。
程映秋眉开眼笑,吃完一根鸡中翅的她扑过来抱李鹤薇:“啊,姐,你真好。”
李鹤薇扒开她的手,提出要求:“不过,有交换条件。”
“只要在我能力范围!”
“说服她们不给我办理转院。”
“这......”程映秋犹豫,“我们也是为你好,万一伤到脑袋怎么办?”
“医生都说ct显示没有大碍。”李鹤薇晓之以理,“我无非忘记一些人和事,但生活能够自理,也不会耽误工作。”
“真的?”程映秋半信半疑,在她的认知里,失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李鹤薇信誓旦旦:“是。”
“你背一段元素周期。”
“你是搞笑女吗?”李鹤薇哭笑不得,却还是一字不落地背完元素周期表。
程映秋妥协:“好吧。”
“对了,我是什么原因受伤?”原主既然在技术岗位,一般不会和罪犯正面冲突,但侯江说她养伤,而不是养病。
程映秋顿时火冒三丈:“你去案发居民楼和目击证人沟通,被嫌疑人父亲扔下的花盆吓晕。好险啊,差点就砸中脑袋。”
***
夜宵后,两人躺着闲聊,程映秋深受瞌睡虫烦扰,不过半小时,抱着手机酣然入梦,旁边病床的李鹤薇却异常清醒。她规整着今晚获知的信息,谋划下一步怎么走。最后决定先适应工作,毕竟原主身为技术中队的核心人物,不仅需要自扫门前雪,还应该具备管理和协调等能力。
提起工作,难免会涉及隐私,她聊天时打听到对方和自己同一天生日,8月8日。手机密码6位数,她尝试850808,成功解锁。
李鹤薇尽量避开最为私密的部分,关注工作相关的人和事。
她点开微信,浏览界面,置顶的都是工作群或者亲友群,没有其他个人,两点一线的生活,完全符合程映秋对原主的评价。
技术中队八人,全女的配置,李鹤薇惊喜,破天荒夸赞作者思想进步,默记她们的名字和岗位。
痕迹检验助理工程师3名,专职技术员1名,影像检验助理工程师1名,病理法医1名,实验室法医1名。还有原主,犯罪模拟画像师,也称“法医画师”。
李鹤薇唇角噙着笑意,退出群聊,正准备休息,手机忽然振动。消息来自陶聆:文件(蒲辰市公安局尸检病理报告书,补充报告)【薇姐,报告书和补充报告。】
【嗯,早点休息。】李鹤薇猜测,大概重案中队找陶聆要报告,她顺便发自己一份。
【好。】
李鹤薇后知后觉,她刚才粗略翻看信息页面,原主把所有个人的私聊都设置成免打扰,连李玉琼也不例外。
陶洋呢?李鹤薇滑动通讯录,找到陶洋的账号,然而备注旁边免打扰的标识赫然可见。所以,为什么唯独陶聆特殊?
李鹤薇摸不清原主区别对待的理由,然而一个大胆的推测在脑海中闪过。她喜欢陶聆?
怎么可能?
半小时的相处,李鹤薇以为她俩关系寻常,除开姑嫂和工作这两层瓜葛,再无其他牵连。况且,陶洋不知所终,她们姑嫂关系或许也名存实亡。
李鹤薇思前想后,仍然毫无头绪。她不愿查阅两人的聊天记录,暂时把疑团埋藏心底,等待以后逐步解谜。
第3章 以后别躲在树后偷拍
留观两天,李鹤薇出院。恰逢礼拜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她有些不习惯他们的亲昵,但也尽数接纳。
晚饭后,程映秋搬完最后一车行李,送走父母,周遭终于安静下来。原主三室两厅两卫的房子,142平米,与李鹤薇在深圳56平米的小两室装修风格完全相同,地中海田园色调,搭配极具亲和力。
三间卧房都有阳台,她住带着盥洗间的主卧,旁边稍小的卧房被改成工作间,摆放着三个画架,一张实木桌,一组书柜。
她熟悉着环境,程映秋明媚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姐,我打算买一张可移动升降书桌,平时在客厅办公。”
李鹤薇走出工作间,在茶几前的沙发落座,回道:“随你。”
“毕竟你画画的时候不允许人打扰嘛。”程映秋自然地挽着她的胳膊,拿手机给她看,“来,帮忙参考参考,我相信你的欣赏水平。”
李鹤薇匆匆扫过,细长的食指点一下屏幕:“这张。”
“哇,我正好在它和另一张柚木色书桌之间举棋不定。”程映秋下单,“谢谢老姐。”
“不谢。”李鹤薇收回视线,低头回复同事的微信。
程映秋问她:“明天复工?”
“嗯,后续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处理。”短暂的两天,李鹤薇大致明确岗位的职责范围。
“我也是,明天开工。”程映秋双手合十,虔诚祈愿,“希望一切顺利。”
养精蓄锐,姐妹俩临近9点就各自回屋。李鹤薇没有早睡的习惯,她辗转难眠,最后坐起身,趿拉着拖鞋,移步去工作间。她仔细瞧过原主的画稿,知道两人存在的差距,以及怎么弥补。
例如闲暇的时候多加练习。
李鹤薇坐在画架前,取下手腕的头绳,挽起长发,随后找一段车站的监控视频,开始速写来往行人。她观察和捕捉人物的面部特征,先画大概,再补充细节。
良久,李鹤薇终于停笔,蜷缩的食指靠着鼻尖,薄唇微抿,在思考什么。两分钟后,她再次提笔。
窗外的细雨,从丝丝缕缕到密密匝匝,轻轻拍打着玻璃。夜已深沉,画纸消耗半摞,房间的灯终于熄灭。
***
翌日,蒲辰市公安局技术中队办公室,李鹤薇溜达一圈,在靠窗的位置找到自己办公桌。她坐下来,打开电脑,门外进来的女警在她对面桌位,关心道:“小李,昨晚没睡好?”
说话的人正是中队的大姐何英,副队长,负责现场勘查和内勤,比李鹤薇年长六岁。
“可能吧。”回房的时候确实已经半夜两点。
“你们年轻人就喜欢熬夜。”何英整理着稍后开会的资料,问她,“身体没事吧?今早的会议我来组织。”
“还好,底子硬。”李鹤薇心头熨帖,穿书前,她在司法研究所工作,接触的男性同事偏多,身边只有助理是女生。她感慨,还是女人多的地方温暖啊。
8点30分,中队早会,何英将前两天值班警情和案件线索做简单汇报,其他警员分析。李鹤薇聆听,记录案件相关信息,最后总结下一步工作计划。她偶尔不经意关注角落的陶聆,瞧她一丝不苟地做着笔记,从容发言。不到25岁的年纪,只有两个月的工作经验,难怪助理看小说会偏爱她。
心性确实比其他初涉社会的年轻人稳定,不急不躁。
***
时光荏苒,7月的最后一天,午休后,李鹤薇归整着各项数据,收发相关文件。半个月以来,技术中队协助综合中队侦破两起入室盗窃案,一起拐卖儿童案。她也逐渐适应蒲辰的生活节奏,朝八晚六,一周两三次加班。14点24分,110指挥中心的电话不期而至。
“柳岷河北桥附近发现一具男尸,请技术组尽快前往现场。”
“收到。”李鹤薇挂断电话,抬眸,周围的同事都放下手头的工作,陆续去更衣室穿衣服。她们夏天在室内办公,统一着蓝色短袖执勤衬衫,但是去案发地,还需要在外面套一件藏青色制服背心。
技术员和实验室法医留下,其余六人收拾妥当,装备齐全,行色匆匆往停车场赶。
“李队,你们坐前面那辆七座车。”综合大楼外,扎高马尾,穿着深色衬衫,浅色长裤,腰间系棕色皮带,一身便装的女人叫住她。
“好。”李鹤薇认识对方,前些天开会的时候见过。秋琬,32岁,从警10年,派出所副所长平调蒲辰刑侦二把手。她擅长通过心智较量摧毁罪犯负隅抵抗的防线,行事果决,人送外号“铁娘子”。
她们上车,一行三辆车朝柳岷河北桥驶去。
物证搜集本来属于案件侦查人员职责范畴,但国内以及特别行政区则由技术组痕检或者法证中心检验鉴定人员充当,进行现场勘验和物证的收集。所以案发现场,痕检先进。
半小时车程,下车后,李鹤薇戴口罩,手套,头套,穿脚套进派出所拉的警戒线。尸体旁边,她身侧的陶聆蹲着,伸手初查尸表。
尸体呈巨人观,气味熏天,连派出所的巡逻警都不敢靠近,李鹤薇看她面不改色,细致地观察着,问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