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经过了三天前那一次,姜折明白了相宜有些动作的含义,把手上的东西都放下,朝相宜走过去。
姜折伸手,“嗯,抱你。”
她没什么旁的什么是想要的,连着两次都是想要一个拥抱。姜折现在懂得了,她想着,还好明白的算不上太晚。
两人离得近了,说话就不需要很大声,也不需要正常的音量。姜折就这么在她耳边说,“方便和我一起去看看她么?如果不想,也没有关系,就在净安阁里等着我就好。”
相宜轻轻的摇头,还忍不住往姜折怀里钻。手原本就环住姜折的腰,慢慢的,手轻轻摸到她后背受伤的位置,轻轻的抚摸过,也像是安慰。
“方便的。姜小姐可以不考虑那么多。”她自然是,陪姜折做什么都愿意的。
但姜折不这么想,她尊重相宜。
“那好,我们早些过去。午后,她应当是要休息的。”
“嗯。”相宜又缩了缩。
......
和瑛没回来,姜折带着相宜去就用上了好久没用过的轮椅。
到了秦孟乐居住的阁楼下,姜折扶着相宜上楼梯,一手还拿着相宜的拐杖和给秦孟乐带的补品。东西重,两人走得很不容易,有点辛苦。
但想了想,也还好。即便姜折现在不能抱着她、背着她,彼此能够搀扶,就很好了。
陈姨在门口等着,似乎很早就知道姜折会来一样。不过在看到相宜的那一刻,还是脸色微变。
“姜六小姐。”
姜折看了一眼陈姨,还是仔细扶着相宜,“嗯。”
陈姨接着道:“馆主煮了茶,等着您呢。”
“好。”
门从外面推门去,姜折注意了力道,和上回来的时候不同。她推门很轻,“秦姐姐。”
她在怀里的相宜一怔,忍不住看姜折的侧脸,差点儿便忘记迈开步子了。秦姐姐......是什么意思?姜小姐和秦馆主,她们......
相宜还是不明白。
屋子里比外面要热一点,大抵是因为煮了茶的缘故。秦孟乐面色还是不好,有点苍白,她看到相宜并不意外,还朝两人招了招手,“过来坐吧,别站着了。一个一个的,身子都不大好。”
说到底也是,瞧瞧她自己,再瞧瞧阿折和相宜,一屋子人也凑不出一个好的身体。秦孟乐难得自嘲起来,动手去给刚到的两个人倒茶。
热茶才好待客,天气再热也得是热茶。人走茶凉,寓意就不好了。
两人坐下,还是姜折先开口,“秦姐姐,茶是什么时候煮的?”
秦孟乐拿杯子的手顿了顿,而后笑道:“就刚才,正好被你们碰上了。相宜的腿得好好的养着,这几个尤其重要,不然是要落下病根的。阿折,你得记住了。”
相宜敛眉下来,不知该说什么。只听到姜折应了声“好”。
“你的腿是因为没养好,才留下的病根,对不对。”姜折这么问,语气却不是问话的语气,分明是很笃定。
秦孟乐也没隐瞒,“是啊,所以才叫你要记住我的话,把相宜的身体养回来。”
姜折眼里的歉意根本没法子藏着,身边的人和眼前的人,都是她愧对的人。时至今日,她同姜家断绝关系的声明已经发了出去,她依旧觉得她与那个姜家,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联系里,包括了血缘。
血缘,是她没办法去脱离的。
相宜从一进来就没说什么话,只在最开始的时候,同秦孟乐问了一声好。
“喝茶吧,总说这些做什么呢,又回不去了。”秦孟乐笑笑,自顾自的饮了一口茶。
对面的两个人也跟着饮了茶。
这茶的味道很好,是清新的花茶。秦孟乐养病期间,喝点花茶是不碍事。
“相宜有心事啊?”秦孟乐饶有兴趣的看向相宜,“记得你我第一次见面,我还同你讲了很多规矩来着,是吧。”
相宜点点头,她都记着呢。
秦孟乐接着说:“其中是不是有一条,不可以给男人花钱?”
“是有的。”相宜慢慢转头,看向姜折。很明显,这一条规矩是单单给那些男人设的,应当与姜小姐没什么关系吧......
下一秒,秦孟乐却说:“今儿,我再单独加一条给你。你啊,也不可以给女人花钱。”
“呃。啊?”相宜蒙住了,眼里充斥着迷茫。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单独对...她和姜小姐的规矩么。
“好。秦馆主对我这么偏心,我也心安理得的受着了。”姜折却笑,转头还嘱咐相宜,“往后得好好遵守这条规矩,知道么?”
相宜小鹿似的眼睛里,没有那么多迷蒙了,清晰许多,“知道了。”
秦孟乐眼眸低垂,长睫像是盖住了很多的情绪,这些个情绪平时可不会出来。只有遇到姜折的时候,才会这么肆无忌惮,眼前这两个人要是再在自己的阁中待下去,这情绪怕是要掩盖不住了......
秦孟乐叹了一声,指尖微微颤了一下,想拿起茶杯,想了想又作罢了。
她过几天就得去一趟法兰西人的公馆,去见那些洋人。那是个什么境遇,只有她自己知道......而姜折和相宜,还有很多往后的日子好过。
人呢,是不可以放在一起做比较的。否则,心中的不平就像一只野兽,一口一口的把你吞噬掉。
既然是这样,她也容许在秦馆里有姜折和相宜存在。能庇护一时是一时吧......
秦孟乐很快下了逐客令,“你们走吧,我有些累了。”
本来就刚出院,差不多也到了她该午睡的时间。姜折带着相宜起身,“那秦姐姐好好休息,我带她回去了。”
秦孟乐颔首,“不送了。”
......
等回到净安阁,相宜的心事没那么重了。她*被姜折牵着,很少有心思能想别的,也劝慰自己,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的。不要对馆主和姜小姐的关系多加探寻,不然的话,她所珍惜的现在,或许也会毫无意义。
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世事无常,世道会捉弄凡人,然后教会凡人知足且珍惜当下。
“要不要睡一会啊。”到了阁中,姜折便问她。
相宜点点头,也问:“您一起么?”
若是姜小姐不午睡,她也不睡了。
姜折不语,只笑笑,开始脱去外衫。从衣柜里拿出自己的睡衣,走进盥洗室。这一系列动作让相宜心跳不止,姜小姐是在用行动告诉她,她会和她一起午睡。
那今天晚上呢......是不是也可以留下呢。只要在明天正午之前离开,就是可以的吧?
相宜心里像打鼓似的作响,脸上也还是散出颜色来。
要是......要是姜小姐真的留下来了,她们会做什么呢。
“啊呀!”相宜伸手拍了一下脑门。她这脑子里想得东西不太一样了!这几天跟裴姐姐一样,学了点......那什么的东西。
裴婉姑娘瞧着是个清冷的人儿,可有时候,她也乐得和桑芊一起教相宜一些实用的技巧。
都是一个馆子里的姑娘,少不了要聊点不大周正的事儿。那些个明白的,不明白的事儿,都是互相解答。相宜在其中混迹了三天,耳朵里听进去不少!
如今可怎么办才好,那些东西都在脑子里打转。绕得她脸都红了。
姜折换好了衣服出来,就看到相宜坐在床沿,满脸通红。
“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么。”姜折担忧问,这幅样子莫不是发烧了?还伸出手,探了一下相宜的额头。
也没发烧啊,这是怎么了。
按理说,这个天气不算是很热。姜折试探着问:“很热?”
相宜马上摇头,“不是、没有很热。您上来吧......”
她实在是......不大好意思再去想那些了。等到姜折一上床榻,相宜也躺下了,睡得很安分,甚至有点僵硬。
尴尬也好像是会吃人的。相宜觉得,她马上就要在姜小姐面前抬不起头了。
就在这时,睡在里面的姜折好似知道了什么,伸手侧身环住相宜,小声哄着:“不管你在想什么,都不许再想了。”
相宜想辩解一两句,还没开口,就听姜折继续说道:“可能到年底前,我都很忙。报社还有很多的活要干,我要是不常来,你也不要多想。”
“报社里只有我的朋友在管着,刚起步的时候最耗心力。前段时间我没怎么去,总是不好意思。后面我得认真些才行。”
姜折声音小了一点,头抵在相宜的肩上,开始昏昏沉沉起来,“旁的都先不说了。秦姐姐说得对,我还是担心你的腿。得好好养着啊......”
懒洋洋的音调,像是小猫咪在摇尾巴一样。相宜很清醒,人也懒懒的,姜小姐的体温让她很舒服,一点儿也不热。
相宜回道:“知道啦......”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三个月后,是秋日了。
都说的是,一场秋雨一场凉。相宜坐在阁楼上,看着苏州河上的石桥和小舟,手里摇着一把扇子。天儿还是热,一下雨就闷得不行。
姜折伸手,“嗯,抱你。”
她没什么旁的什么是想要的,连着两次都是想要一个拥抱。姜折现在懂得了,她想着,还好明白的算不上太晚。
两人离得近了,说话就不需要很大声,也不需要正常的音量。姜折就这么在她耳边说,“方便和我一起去看看她么?如果不想,也没有关系,就在净安阁里等着我就好。”
相宜轻轻的摇头,还忍不住往姜折怀里钻。手原本就环住姜折的腰,慢慢的,手轻轻摸到她后背受伤的位置,轻轻的抚摸过,也像是安慰。
“方便的。姜小姐可以不考虑那么多。”她自然是,陪姜折做什么都愿意的。
但姜折不这么想,她尊重相宜。
“那好,我们早些过去。午后,她应当是要休息的。”
“嗯。”相宜又缩了缩。
......
和瑛没回来,姜折带着相宜去就用上了好久没用过的轮椅。
到了秦孟乐居住的阁楼下,姜折扶着相宜上楼梯,一手还拿着相宜的拐杖和给秦孟乐带的补品。东西重,两人走得很不容易,有点辛苦。
但想了想,也还好。即便姜折现在不能抱着她、背着她,彼此能够搀扶,就很好了。
陈姨在门口等着,似乎很早就知道姜折会来一样。不过在看到相宜的那一刻,还是脸色微变。
“姜六小姐。”
姜折看了一眼陈姨,还是仔细扶着相宜,“嗯。”
陈姨接着道:“馆主煮了茶,等着您呢。”
“好。”
门从外面推门去,姜折注意了力道,和上回来的时候不同。她推门很轻,“秦姐姐。”
她在怀里的相宜一怔,忍不住看姜折的侧脸,差点儿便忘记迈开步子了。秦姐姐......是什么意思?姜小姐和秦馆主,她们......
相宜还是不明白。
屋子里比外面要热一点,大抵是因为煮了茶的缘故。秦孟乐面色还是不好,有点苍白,她看到相宜并不意外,还朝两人招了招手,“过来坐吧,别站着了。一个一个的,身子都不大好。”
说到底也是,瞧瞧她自己,再瞧瞧阿折和相宜,一屋子人也凑不出一个好的身体。秦孟乐难得自嘲起来,动手去给刚到的两个人倒茶。
热茶才好待客,天气再热也得是热茶。人走茶凉,寓意就不好了。
两人坐下,还是姜折先开口,“秦姐姐,茶是什么时候煮的?”
秦孟乐拿杯子的手顿了顿,而后笑道:“就刚才,正好被你们碰上了。相宜的腿得好好的养着,这几个尤其重要,不然是要落下病根的。阿折,你得记住了。”
相宜敛眉下来,不知该说什么。只听到姜折应了声“好”。
“你的腿是因为没养好,才留下的病根,对不对。”姜折这么问,语气却不是问话的语气,分明是很笃定。
秦孟乐也没隐瞒,“是啊,所以才叫你要记住我的话,把相宜的身体养回来。”
姜折眼里的歉意根本没法子藏着,身边的人和眼前的人,都是她愧对的人。时至今日,她同姜家断绝关系的声明已经发了出去,她依旧觉得她与那个姜家,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联系里,包括了血缘。
血缘,是她没办法去脱离的。
相宜从一进来就没说什么话,只在最开始的时候,同秦孟乐问了一声好。
“喝茶吧,总说这些做什么呢,又回不去了。”秦孟乐笑笑,自顾自的饮了一口茶。
对面的两个人也跟着饮了茶。
这茶的味道很好,是清新的花茶。秦孟乐养病期间,喝点花茶是不碍事。
“相宜有心事啊?”秦孟乐饶有兴趣的看向相宜,“记得你我第一次见面,我还同你讲了很多规矩来着,是吧。”
相宜点点头,她都记着呢。
秦孟乐接着说:“其中是不是有一条,不可以给男人花钱?”
“是有的。”相宜慢慢转头,看向姜折。很明显,这一条规矩是单单给那些男人设的,应当与姜小姐没什么关系吧......
下一秒,秦孟乐却说:“今儿,我再单独加一条给你。你啊,也不可以给女人花钱。”
“呃。啊?”相宜蒙住了,眼里充斥着迷茫。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单独对...她和姜小姐的规矩么。
“好。秦馆主对我这么偏心,我也心安理得的受着了。”姜折却笑,转头还嘱咐相宜,“往后得好好遵守这条规矩,知道么?”
相宜小鹿似的眼睛里,没有那么多迷蒙了,清晰许多,“知道了。”
秦孟乐眼眸低垂,长睫像是盖住了很多的情绪,这些个情绪平时可不会出来。只有遇到姜折的时候,才会这么肆无忌惮,眼前这两个人要是再在自己的阁中待下去,这情绪怕是要掩盖不住了......
秦孟乐叹了一声,指尖微微颤了一下,想拿起茶杯,想了想又作罢了。
她过几天就得去一趟法兰西人的公馆,去见那些洋人。那是个什么境遇,只有她自己知道......而姜折和相宜,还有很多往后的日子好过。
人呢,是不可以放在一起做比较的。否则,心中的不平就像一只野兽,一口一口的把你吞噬掉。
既然是这样,她也容许在秦馆里有姜折和相宜存在。能庇护一时是一时吧......
秦孟乐很快下了逐客令,“你们走吧,我有些累了。”
本来就刚出院,差不多也到了她该午睡的时间。姜折带着相宜起身,“那秦姐姐好好休息,我带她回去了。”
秦孟乐颔首,“不送了。”
......
等回到净安阁,相宜的心事没那么重了。她*被姜折牵着,很少有心思能想别的,也劝慰自己,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的。不要对馆主和姜小姐的关系多加探寻,不然的话,她所珍惜的现在,或许也会毫无意义。
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世事无常,世道会捉弄凡人,然后教会凡人知足且珍惜当下。
“要不要睡一会啊。”到了阁中,姜折便问她。
相宜点点头,也问:“您一起么?”
若是姜小姐不午睡,她也不睡了。
姜折不语,只笑笑,开始脱去外衫。从衣柜里拿出自己的睡衣,走进盥洗室。这一系列动作让相宜心跳不止,姜小姐是在用行动告诉她,她会和她一起午睡。
那今天晚上呢......是不是也可以留下呢。只要在明天正午之前离开,就是可以的吧?
相宜心里像打鼓似的作响,脸上也还是散出颜色来。
要是......要是姜小姐真的留下来了,她们会做什么呢。
“啊呀!”相宜伸手拍了一下脑门。她这脑子里想得东西不太一样了!这几天跟裴姐姐一样,学了点......那什么的东西。
裴婉姑娘瞧着是个清冷的人儿,可有时候,她也乐得和桑芊一起教相宜一些实用的技巧。
都是一个馆子里的姑娘,少不了要聊点不大周正的事儿。那些个明白的,不明白的事儿,都是互相解答。相宜在其中混迹了三天,耳朵里听进去不少!
如今可怎么办才好,那些东西都在脑子里打转。绕得她脸都红了。
姜折换好了衣服出来,就看到相宜坐在床沿,满脸通红。
“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么。”姜折担忧问,这幅样子莫不是发烧了?还伸出手,探了一下相宜的额头。
也没发烧啊,这是怎么了。
按理说,这个天气不算是很热。姜折试探着问:“很热?”
相宜马上摇头,“不是、没有很热。您上来吧......”
她实在是......不大好意思再去想那些了。等到姜折一上床榻,相宜也躺下了,睡得很安分,甚至有点僵硬。
尴尬也好像是会吃人的。相宜觉得,她马上就要在姜小姐面前抬不起头了。
就在这时,睡在里面的姜折好似知道了什么,伸手侧身环住相宜,小声哄着:“不管你在想什么,都不许再想了。”
相宜想辩解一两句,还没开口,就听姜折继续说道:“可能到年底前,我都很忙。报社还有很多的活要干,我要是不常来,你也不要多想。”
“报社里只有我的朋友在管着,刚起步的时候最耗心力。前段时间我没怎么去,总是不好意思。后面我得认真些才行。”
姜折声音小了一点,头抵在相宜的肩上,开始昏昏沉沉起来,“旁的都先不说了。秦姐姐说得对,我还是担心你的腿。得好好养着啊......”
懒洋洋的音调,像是小猫咪在摇尾巴一样。相宜很清醒,人也懒懒的,姜小姐的体温让她很舒服,一点儿也不热。
相宜回道:“知道啦......”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三个月后,是秋日了。
都说的是,一场秋雨一场凉。相宜坐在阁楼上,看着苏州河上的石桥和小舟,手里摇着一把扇子。天儿还是热,一下雨就闷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