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在某个加班的夜晚,她收到裴安发来的简短消息:“别忘了休息,江教授。”
江缱指尖一顿,简单回了句:“我会的。”
与此同时,裴安也在自己的任务中越发出色。
她带领的小队在几次重要行动中表现突出,连续抓捕了多个潜逃的目标,团队的配合和执行力也逐渐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任务汇报会后,赢峙特意表扬了她,语气少见的带着几分欣赏:“裴安,干得不错。接下来有个难度更高的任务,打算让你全权负责。”
裴安答应下来:“没问题,我不会让你失望。”
她知道,自己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
任务结束后,裴安回到总调局,收到了江缱的消息,简单的一句话:“最近顺利吗?”
裴安微微一笑,回复道:“你没日没夜忙研究,我这边倒不觉得辛苦。”
她接着打趣道,“江教授是不是忙到要我送饭了?”
江缱只回了简单的两个字:“随时。”
这天,又是一周一次回学校上课的日子,江教授的课堂还是人满为患,阶梯教室一波波地往上涌,温若芸这次没抢前排,找了个隐蔽的角落补觉。
阳光穿过窗户洒进来,照在窗边同学的脸上,烘得暖洋洋的,姜汀眯起眼睛享受,觉得自己是在草地上撒泼的小狗。
江缱站在讲台前,语气平静但清晰,开始讲解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数据清洗,”江缱的目光扫过学生们,停顿了一下,“数据清洗是为了去除那些‘噪音’——比如误差特别大的值,或者明显不合理的数据点。这样,我们的结果才更准确,就像你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会把杂音去掉一样。”
她在黑板上写下“数据清洗”四个字,接着继续:“然后,我们需要归纳和分类。想象你们在整理书架,把小说、工具书、教科书分门别类,这样找起来更方便。实验数据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如果我们在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就可以先把不同温度的数据分开整理。”
正当她分析趋势和标准差的时候,忽然,从教室角落里传来“嗡嗡”几声,带着一点奇怪的频率。
江缱皱了皱眉,环顾四周,注意到一个学生正躲在桌子底下摆弄一个遥控小车,车头上甚至还别了一张小小的便签,隐约能看到几个潦草的字:“教授,您辛苦啦!”
教室里的其他学生们憋不住笑了起来,而那辆小车正向讲台缓缓驶去,似乎目标明确,意图送上“关怀”——只是方式有点别出心裁。
就在大家都好奇江教授会如何反应时,坐在后排的裴安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清浅的笑意,走到那辆小车跟前,弯下腰一把抓起它,朝江缱无辜地摊手道:“江教授,这个小车是班里的一点‘心意’,我帮你‘收下’了。”
说完,她迅速拔掉了小车的电池,顺手将它塞回那个学生桌上,“上课乖点儿,不然下次直接上交给教授。”
江缱看着自己的小女朋友干脆利落地处理了这场“小插曲”,故作严肃地点头,“看来外勤部的能力,连堂纪律也照顾得面面俱到。”
裴安朝她笑了笑,眨了眨眼,“江教授,随时待命。”
江缱看着裴安拿走了那辆遥控小车,走到那个学生桌前,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她抬起头来。
学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抬眼看着江缱,耳朵微微发红。
她微微弯下腰,仔细打量那辆小车,眼神带着思索。
她轻轻推了推车轮,观察到它的灵活性,又看了一眼车身的结构和电池位置,淡然地开口道:“这辆小车的组装倒是挺精巧,控制电路连接得不错,轮轴和传动装置的设计也有些巧思,尤其适合灵活运作。”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道:“不过,发动装置的频率还有些不稳定,可能是遥控接收模块设置上可以再调试一下——可以增加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它的反应速度。下次,如果你能优化这部分,应该能有更好的表现。”
说完,她直起身,语气平静而认真地补充:“如果想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课后可以来实验室找我。”
那个学生瞪大了眼睛,显然没料到教授会对自己制作的小车有如此深入的理解。
她有些惊讶地看看江缱,又看看自己的小车,忍不住吞了吞口水,脸上慢慢露出一抹佩服的神情。点了点头,似懂非懂地低声回应:“谢谢江教授,课后我一定去请教您。”
裴安在旁边,抿着嘴角忍不住笑了,低声对姜汀说道:“这位同学怕是没想到自己制造了个精密武器,被江教授看得一清二楚。”
姜汀懒洋洋地睁开眼睛,不屑地“哼”了一声道,“不就是小时候爱玩遥控车,参加过比赛拿奖了吗,没什么了不起的。”
“她还玩儿遥控车?”裴安无法将那张冷脸和小车车联系在一起。
“对啊,”姜汀哼哼道,“那什么国际......模型汽车协会世界锦标赛?好像吧,一群幼稚鬼玩的,我记得是设计、制造小型遥控f1赛车,到时候会进行比速度、设计啥的。”
裴安若有所思地点头,又知道了她一个不为人知的爱好呢。
课后,校园放起《运动员进行曲》,秋意正浓,树叶铺满操场边缘,学生们笑闹着为运动会加油,空气中满是热烈的青春气息。
当然这一切和江缱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丝毫不在意什么教师的集体荣誉感,毕竟她只是讲课的,运动这种事似乎离她的形象有点远。
她坐在校方安排的休息席上,抱着裴安的制服外套,看向操场,她的女朋友正在进行跳远项目,越过栏杆时微微露出一小截白皙的腰线,像一尾鱼。
“江教授,你不去参加接力赛什么的?”温若芸问,操场那边好像就是4x100的教师接力,看着一些秃头老师跑得仅剩几根毛随风飘扬,她笑得很欢。
“我不去。”江缱说。
温若芸得到意料之内的答案,拿外套挡住太阳,抱怨着真晒,说着拿出一瓶防晒霜,左涂右抹,问江缱说,“江教授,要不要来一点?”
江缱摇头,一旁的姜汀嚷起来,“怎么不问我,我要涂。”
温若芸:“你涂个屁,怎么不晒死你。”
姜汀脑袋一缩,看了俩人一眼,气哼哼地走了,不多时,来了一位袖子上别着红袖章的学生,手里拿着一张报名表,问道,“您好,您就是江缱江教授吗?”
江缱点头。
学生笑了笑,将报名表递给她看,说,“江教授,您的比赛还有十五分钟就开始了,要不要准备一下?”
江缱:“?”
温若芸笑出声来,问了一句:“什么比赛啊?”
学生:“女子3000米长跑。”
江缱:“谁给我报的?”
学生被她一盯,立刻结巴起来,脖颈一直红到扣到最上方的校服扣子:
“江、江教授,好像是一位姓姜的学生,她说您想参加比赛很久了......”
她弱弱地说,小心观察面前女人的神色。
江缱:“......”
温若芸第一时间发出嘲笑,结果学生朝她递来一张纸,“那个......温学姐,您的4x100米将在最后开始,您可以再休息一会儿。”
温若芸:“?”
第37章 “嘴上说别这样,刚才亲得那样凶的是谁?”
“什么?”裴安蹙眉,“她身子这么弱,真的能跑三千米吗?”
姜汀耸耸肩说:“没办法,她非要跑,我劝了也不听,她从小就不爱运动,不然怎么跑来当研究员了呢。”
“确实挺稀奇,”裴安眯着眼睛,望住姜汀,“就连温若芸都报名了呢,我以为她会直接躲实验楼抽烟去。”
罪魁祸首姜汀轻咳一声,“哎,可能都想挑战一下自己吧。”
“算了,待会儿再说,你看江缱已经开始跑了。”姜汀踮起脚,指了指操场那头。
这时,接力赛的裁判员高声喊道,“请医学工程二班四名选手各就各位,比赛准备开始!”
姜汀一顶裴安的肩膀,“走吧,咱先跑完再说,我们可是专业的,别给赢队丢人。”
下午三点多,太阳依旧高挂,操场上热闹非凡。
江缱刚跑完3000米,脸上不显疲惫,随意地靠在场边观望。
她看似漫不经心,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等待最后一棒的裴安身上。
“医工二班好像只有后面两棒厉害点吧?前两棒都是普通学生啊,边上那队可是体院的,四打二,能赢吗?”
旁边有人嘀咕道。
那边围满了人,拉着几班几班的横幅喊口号,第一棒是造遥控车的那个学生,她没戴眼镜,虽然跑得不算慢,但还是一开始就落后了旁边那个体院的学生。
体院的气势震天响,吵得姜汀都要耳鸣了,她是第三棒,看着第二棒的学生又落后不少,急得嗷嗷叫。
江缱指尖一顿,简单回了句:“我会的。”
与此同时,裴安也在自己的任务中越发出色。
她带领的小队在几次重要行动中表现突出,连续抓捕了多个潜逃的目标,团队的配合和执行力也逐渐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任务汇报会后,赢峙特意表扬了她,语气少见的带着几分欣赏:“裴安,干得不错。接下来有个难度更高的任务,打算让你全权负责。”
裴安答应下来:“没问题,我不会让你失望。”
她知道,自己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
任务结束后,裴安回到总调局,收到了江缱的消息,简单的一句话:“最近顺利吗?”
裴安微微一笑,回复道:“你没日没夜忙研究,我这边倒不觉得辛苦。”
她接着打趣道,“江教授是不是忙到要我送饭了?”
江缱只回了简单的两个字:“随时。”
这天,又是一周一次回学校上课的日子,江教授的课堂还是人满为患,阶梯教室一波波地往上涌,温若芸这次没抢前排,找了个隐蔽的角落补觉。
阳光穿过窗户洒进来,照在窗边同学的脸上,烘得暖洋洋的,姜汀眯起眼睛享受,觉得自己是在草地上撒泼的小狗。
江缱站在讲台前,语气平静但清晰,开始讲解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数据清洗,”江缱的目光扫过学生们,停顿了一下,“数据清洗是为了去除那些‘噪音’——比如误差特别大的值,或者明显不合理的数据点。这样,我们的结果才更准确,就像你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会把杂音去掉一样。”
她在黑板上写下“数据清洗”四个字,接着继续:“然后,我们需要归纳和分类。想象你们在整理书架,把小说、工具书、教科书分门别类,这样找起来更方便。实验数据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如果我们在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就可以先把不同温度的数据分开整理。”
正当她分析趋势和标准差的时候,忽然,从教室角落里传来“嗡嗡”几声,带着一点奇怪的频率。
江缱皱了皱眉,环顾四周,注意到一个学生正躲在桌子底下摆弄一个遥控小车,车头上甚至还别了一张小小的便签,隐约能看到几个潦草的字:“教授,您辛苦啦!”
教室里的其他学生们憋不住笑了起来,而那辆小车正向讲台缓缓驶去,似乎目标明确,意图送上“关怀”——只是方式有点别出心裁。
就在大家都好奇江教授会如何反应时,坐在后排的裴安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清浅的笑意,走到那辆小车跟前,弯下腰一把抓起它,朝江缱无辜地摊手道:“江教授,这个小车是班里的一点‘心意’,我帮你‘收下’了。”
说完,她迅速拔掉了小车的电池,顺手将它塞回那个学生桌上,“上课乖点儿,不然下次直接上交给教授。”
江缱看着自己的小女朋友干脆利落地处理了这场“小插曲”,故作严肃地点头,“看来外勤部的能力,连堂纪律也照顾得面面俱到。”
裴安朝她笑了笑,眨了眨眼,“江教授,随时待命。”
江缱看着裴安拿走了那辆遥控小车,走到那个学生桌前,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她抬起头来。
学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抬眼看着江缱,耳朵微微发红。
她微微弯下腰,仔细打量那辆小车,眼神带着思索。
她轻轻推了推车轮,观察到它的灵活性,又看了一眼车身的结构和电池位置,淡然地开口道:“这辆小车的组装倒是挺精巧,控制电路连接得不错,轮轴和传动装置的设计也有些巧思,尤其适合灵活运作。”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道:“不过,发动装置的频率还有些不稳定,可能是遥控接收模块设置上可以再调试一下——可以增加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它的反应速度。下次,如果你能优化这部分,应该能有更好的表现。”
说完,她直起身,语气平静而认真地补充:“如果想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课后可以来实验室找我。”
那个学生瞪大了眼睛,显然没料到教授会对自己制作的小车有如此深入的理解。
她有些惊讶地看看江缱,又看看自己的小车,忍不住吞了吞口水,脸上慢慢露出一抹佩服的神情。点了点头,似懂非懂地低声回应:“谢谢江教授,课后我一定去请教您。”
裴安在旁边,抿着嘴角忍不住笑了,低声对姜汀说道:“这位同学怕是没想到自己制造了个精密武器,被江教授看得一清二楚。”
姜汀懒洋洋地睁开眼睛,不屑地“哼”了一声道,“不就是小时候爱玩遥控车,参加过比赛拿奖了吗,没什么了不起的。”
“她还玩儿遥控车?”裴安无法将那张冷脸和小车车联系在一起。
“对啊,”姜汀哼哼道,“那什么国际......模型汽车协会世界锦标赛?好像吧,一群幼稚鬼玩的,我记得是设计、制造小型遥控f1赛车,到时候会进行比速度、设计啥的。”
裴安若有所思地点头,又知道了她一个不为人知的爱好呢。
课后,校园放起《运动员进行曲》,秋意正浓,树叶铺满操场边缘,学生们笑闹着为运动会加油,空气中满是热烈的青春气息。
当然这一切和江缱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丝毫不在意什么教师的集体荣誉感,毕竟她只是讲课的,运动这种事似乎离她的形象有点远。
她坐在校方安排的休息席上,抱着裴安的制服外套,看向操场,她的女朋友正在进行跳远项目,越过栏杆时微微露出一小截白皙的腰线,像一尾鱼。
“江教授,你不去参加接力赛什么的?”温若芸问,操场那边好像就是4x100的教师接力,看着一些秃头老师跑得仅剩几根毛随风飘扬,她笑得很欢。
“我不去。”江缱说。
温若芸得到意料之内的答案,拿外套挡住太阳,抱怨着真晒,说着拿出一瓶防晒霜,左涂右抹,问江缱说,“江教授,要不要来一点?”
江缱摇头,一旁的姜汀嚷起来,“怎么不问我,我要涂。”
温若芸:“你涂个屁,怎么不晒死你。”
姜汀脑袋一缩,看了俩人一眼,气哼哼地走了,不多时,来了一位袖子上别着红袖章的学生,手里拿着一张报名表,问道,“您好,您就是江缱江教授吗?”
江缱点头。
学生笑了笑,将报名表递给她看,说,“江教授,您的比赛还有十五分钟就开始了,要不要准备一下?”
江缱:“?”
温若芸笑出声来,问了一句:“什么比赛啊?”
学生:“女子3000米长跑。”
江缱:“谁给我报的?”
学生被她一盯,立刻结巴起来,脖颈一直红到扣到最上方的校服扣子:
“江、江教授,好像是一位姓姜的学生,她说您想参加比赛很久了......”
她弱弱地说,小心观察面前女人的神色。
江缱:“......”
温若芸第一时间发出嘲笑,结果学生朝她递来一张纸,“那个......温学姐,您的4x100米将在最后开始,您可以再休息一会儿。”
温若芸:“?”
第37章 “嘴上说别这样,刚才亲得那样凶的是谁?”
“什么?”裴安蹙眉,“她身子这么弱,真的能跑三千米吗?”
姜汀耸耸肩说:“没办法,她非要跑,我劝了也不听,她从小就不爱运动,不然怎么跑来当研究员了呢。”
“确实挺稀奇,”裴安眯着眼睛,望住姜汀,“就连温若芸都报名了呢,我以为她会直接躲实验楼抽烟去。”
罪魁祸首姜汀轻咳一声,“哎,可能都想挑战一下自己吧。”
“算了,待会儿再说,你看江缱已经开始跑了。”姜汀踮起脚,指了指操场那头。
这时,接力赛的裁判员高声喊道,“请医学工程二班四名选手各就各位,比赛准备开始!”
姜汀一顶裴安的肩膀,“走吧,咱先跑完再说,我们可是专业的,别给赢队丢人。”
下午三点多,太阳依旧高挂,操场上热闹非凡。
江缱刚跑完3000米,脸上不显疲惫,随意地靠在场边观望。
她看似漫不经心,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等待最后一棒的裴安身上。
“医工二班好像只有后面两棒厉害点吧?前两棒都是普通学生啊,边上那队可是体院的,四打二,能赢吗?”
旁边有人嘀咕道。
那边围满了人,拉着几班几班的横幅喊口号,第一棒是造遥控车的那个学生,她没戴眼镜,虽然跑得不算慢,但还是一开始就落后了旁边那个体院的学生。
体院的气势震天响,吵得姜汀都要耳鸣了,她是第三棒,看着第二棒的学生又落后不少,急得嗷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