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422节
陈秀云:“明个去邮局,我往我大哥家街道的电话亭打电话,应该能联系到他,你跟我一块去,好好问问他。”
宋志昆点头,他心里发狠,不把张玲带抓回去,他就不回家了。
吃完饭,宋志昆就在宋亚辉从前那个屋住下了,第二天上午和陈秀云去了邮局。
第一遍打通电话还得让接线员帮忙喊人。
接线员问清楚地址后让她们明天这个点再打来。
天天都接到一堆电话给人报信,接线员也很忙,恨不能变出好几个分身帮人传话。
等第二天上午,可算是和陈正宇通上电话了。
第701章 不归
陈正宇把从姜宝琴那得到的信息都交代了,宋志昆获得的信息虽然没有很多,但更加确定了一点。
那就是张玲和杏云酒家有很密切的联系。
他想起见过唐老板后他就去了警局,出来就说了几句影响他情绪的话。
根据羊城到豫省的火车旅程,他闺女出事的时间就在他现身在杏云酒家后。
如果不是确定他不在家,张玲怎么敢让人上门去偷孩子?
这两件事之间肯定有联系。
唐老板或许和张玲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那你知不知道从哪里能找到姜宝琴?”
陈正宇回想过去和姜宝琴打的几次交道,想起她说过不卖收音机后要去进布料卖,可上次在火车站见到她,发现她混的还是不咋的,他也不确定她现在到底在干什么。
但最后一次见她,她身上背着大包,都快把她瘦弱的身体压垮了。
“快过年了,她或许回家了。”
宋志昆肯定的说道:“没回,我查了,她家里人已经有半年没她的消息了。”
陈正宇:“那你去羊城到汇南路、南华街、长青北路找她,她可能在做布料生意,那几条街道是羊城的批发市场,这些地方找不到就去火车站找,她要是没回老家,最有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
宋志昆又问:“如果你还知道哪些情况,最好能都告诉我。”
陈正宇绞尽脑汁再也想不出别的什么重要信息了。
回到院里后,宋志昆和姜馨玉她们道别,他准备走了,去羊城先找姜宝琴。
从昨天见到宋志昆开始,姜馨玉就觉得他严肃阴沉,身上像是压了一座山。
她也希望他能把张玲这个祸害赶紧抓回去,把准备好的油饼饼干给他装上。
“你要是有什么困难,随时联系。”
宋志昆再次郑重道谢:“多谢你们,等我把人抓回来再聚。”
他再次踏上了火车,怀着对张玲的厌恨。
越临近年关店里生意越好,门槛都挤的踏不进去。
陈秀云看到这场面,对小闺女家的生财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王素梅在这几天来看铺子就怕有人不付钱顺手牵羊,她眼睛尖,逮到过几回拿了袋子就往自己布兜里装的贼。
逛了一圈市场,陈秀云就一个感受:首都人民好有钱,每家店铺都爆满,家家户户都有生意做。
到了姜玉珠家,见到俩外孙女,陈秀云喜欢的不行。
陈秀云在里间逗着孩子,姜馨玉姐妹俩在外头和带着孩子来做客的萧毓君说话。
萧毓君这头发,快剪成寸短了,跟男士发型一样。
以前她留着一头长发,看起来温婉秀丽,现在人虽然还是这个人,但是气质不一样了,眉眼之间笼着一层阴郁。
萧毓君看到姜馨玉一头大波浪,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剪到只剩半根手指长的头发。
虽然长头发没了,但爱美之心仍然在,看着人家的发型,心里不是不羡慕的。
“你的头发在哪个店烫的?”
<divclass="contentadv">
等她头发长长了,也去烫个一模一样洋气的。
抓着自己短短的头发,萧毓君想起了她妈拿着剪刀毫不留情的抓着她的头发咔嚓咔嚓剪掉时的样子。
她妈说烫了头发像妖怪,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俩人又吵了一架,这次吵架过后,她反而没以前那些心理负担了。
她妈就是错的,她不该为了迁就她一切都按照她的要求生活,可她又没办法阻挡她进入给她的生活搞破坏,真是让人郁闷。
姜馨玉把理发店的店名报上,萧毓君叹气说:“我上次也烫了头发,可惜我妈看不惯,给我剪坏了,我干脆去理发店剪齐了,现在顶着这一头短发,我连班都不想去上了。”
谁看到她的头发都会多看两眼,她总觉得别人心里在嘲笑她。
姜馨玉:“你喜欢长发还是短发?”
萧毓君毫不迟疑的说:“肯定是长头发,我不喜欢自己现在这样。”
姜馨玉:“你底子好,短头发也不难看,你可以戴假发,等自己头发长出来了就好了。”
听姜玉珠说她的头发是被她妈剪的,姜馨玉识趣的没戳人伤疤。
萧毓君都不知道假发片是什么,因为无论是理发店还是百货商店都没有卖假发的。
姜馨玉卖过一回自己的头发,她觉着应该是收去做假发了,可也没在市场上见过。
姜玉珠插嘴说道:“是不是玩偶头上的那种假发?”
她回屋拿出一个洋娃娃玩具,洋娃娃的头发是金黄色的。
姜馨玉点头,“理发店里不是都收头发么,我觉得应该制作成假头发了。”
陈秀云抱着一个外孙女从里屋出来,“沪市有一家卖假发的,带在头上像真的一样,有长有短,有卷的也有不卷的,顺溜的还反光。”
萧毓君听的眼睛发亮,打听了那家店的具体情况。
她不想顶着这个发型过年,过年高家待客,她顶着这样的发型还得被人指指点点,人家问她为什么把头发剪这么短,她还得找借口给自己亲妈遮掩,然后人家再得出她可能脑子有毛病才把头发剪成这么短的结论。
萧毓君知道有假发片这种东西存在后就一心想着怎么把假发赶紧买回来,又坐了一会儿就带着孩子匆匆走了。
比起先前的闷闷不乐,走的时候萧毓君眼睛有光了。
陈秀云参观过二闺女家这栋四合院,房间是真的不少,空间也是真的大,就住着小两口和孩子外加一个保姆。
二闺女和小闺女的日子她亲眼看见了,再想想因为上学把孩子送来送去照顾的大闺女,对比大闺女的日子,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姑娘嫁人找儿子多的家庭不如只有一个儿子的。
儿子多的家庭,碰到偏心的公婆,就像庞丽娟那样,有事出门连孩子都没人帮忙带。
想起姜珍珍,她心里叹气。
大闺女怕是跟她有隔阂了。
当妈的总是会更心疼过的不算好的那个孩子。
“明天再去一趟百货大楼,我给珍珍和那俩孩子买点东西寄回去。”
姜馨玉年年都往老家寄东西,今年自然也不会例外,大姐姜珍珍以前是村里嫁的最好的姑娘,每次回娘家也总会护着两个妹妹,姜馨玉也希望她越来越好。
第702章 知道真相
每年过年都忙忙碌碌,年关时候的生意太好做了,王素梅在店里忙,陈秀云在家里炸东西准备年货。
油香阵阵,姜馨玉在书房里给高中生补习,几个高中生闻到香气都在咽口水。
他们不是馋的,是学了一上午已经饿了,看着眼前这些书,肚子就更饿了。
等结束后,姜馨玉把她妈炸的肉丸子端了一碗进书房,几个人没一会儿就干光了。
“作业别忘写,下次我要检查,顾博文,你英语基础太差,每天必须要多背单词,下次来,我单独抽查你的。”
姜馨玉口中的顾博文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收拾书包时也有气无力的。
姜馨玉就头疼这位顾同学。
陈进华上一批给她送来补课的都很听话,知道上进,她们的高考成绩也没让家里人失望,也给姜馨玉长了脸。
姜馨玉的家教费都涨到单人一个月十五了。
这一批送来的几个人里,这个顾博文的心思压根就不在学习上,天天跟没骨头似的,坐没坐相,双眼无神,没把精神聚焦在书本上。
她怕她的口碑砸在顾博文手里。
她觉得应该把顾博文扔进军营里练练,把精神练出来做别的事才更有效率。
几个学生礼貌的去厨房和陈秀云说了再见,陈秀云探头看着几人离去的身影,回头问姜馨玉:“从哪找的这几个学生?”
姜馨玉不明白她什么意思,“咋了?这几个人有什么问题?”
陈秀云:“咋没问题,谁家能掏的起一个月十五的家教费?这几个学生身上穿的也不像是穷人家的孩子。”
身上的衣裳都八成新,一个补丁都没有,看面貌就知道是城里长大的孩子。
姜馨玉随口回了一句,拿纸给吃肉丸子吃的满嘴流油的孩子擦了擦嘴。
“姜学姐…”
院门被敲响,文茵带着笑秀气的脸庞从外头探了进来。
“快进来。”
姜馨玉估计着她是来还钱的。
“你妈怎么样了?”
文茵笑说:“比以前好多了。”
比以前好多了不假,但得常吃进口药,花销依然不小。
宋志昆点头,他心里发狠,不把张玲带抓回去,他就不回家了。
吃完饭,宋志昆就在宋亚辉从前那个屋住下了,第二天上午和陈秀云去了邮局。
第一遍打通电话还得让接线员帮忙喊人。
接线员问清楚地址后让她们明天这个点再打来。
天天都接到一堆电话给人报信,接线员也很忙,恨不能变出好几个分身帮人传话。
等第二天上午,可算是和陈正宇通上电话了。
第701章 不归
陈正宇把从姜宝琴那得到的信息都交代了,宋志昆获得的信息虽然没有很多,但更加确定了一点。
那就是张玲和杏云酒家有很密切的联系。
他想起见过唐老板后他就去了警局,出来就说了几句影响他情绪的话。
根据羊城到豫省的火车旅程,他闺女出事的时间就在他现身在杏云酒家后。
如果不是确定他不在家,张玲怎么敢让人上门去偷孩子?
这两件事之间肯定有联系。
唐老板或许和张玲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那你知不知道从哪里能找到姜宝琴?”
陈正宇回想过去和姜宝琴打的几次交道,想起她说过不卖收音机后要去进布料卖,可上次在火车站见到她,发现她混的还是不咋的,他也不确定她现在到底在干什么。
但最后一次见她,她身上背着大包,都快把她瘦弱的身体压垮了。
“快过年了,她或许回家了。”
宋志昆肯定的说道:“没回,我查了,她家里人已经有半年没她的消息了。”
陈正宇:“那你去羊城到汇南路、南华街、长青北路找她,她可能在做布料生意,那几条街道是羊城的批发市场,这些地方找不到就去火车站找,她要是没回老家,最有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
宋志昆又问:“如果你还知道哪些情况,最好能都告诉我。”
陈正宇绞尽脑汁再也想不出别的什么重要信息了。
回到院里后,宋志昆和姜馨玉她们道别,他准备走了,去羊城先找姜宝琴。
从昨天见到宋志昆开始,姜馨玉就觉得他严肃阴沉,身上像是压了一座山。
她也希望他能把张玲这个祸害赶紧抓回去,把准备好的油饼饼干给他装上。
“你要是有什么困难,随时联系。”
宋志昆再次郑重道谢:“多谢你们,等我把人抓回来再聚。”
他再次踏上了火车,怀着对张玲的厌恨。
越临近年关店里生意越好,门槛都挤的踏不进去。
陈秀云看到这场面,对小闺女家的生财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王素梅在这几天来看铺子就怕有人不付钱顺手牵羊,她眼睛尖,逮到过几回拿了袋子就往自己布兜里装的贼。
逛了一圈市场,陈秀云就一个感受:首都人民好有钱,每家店铺都爆满,家家户户都有生意做。
到了姜玉珠家,见到俩外孙女,陈秀云喜欢的不行。
陈秀云在里间逗着孩子,姜馨玉姐妹俩在外头和带着孩子来做客的萧毓君说话。
萧毓君这头发,快剪成寸短了,跟男士发型一样。
以前她留着一头长发,看起来温婉秀丽,现在人虽然还是这个人,但是气质不一样了,眉眼之间笼着一层阴郁。
萧毓君看到姜馨玉一头大波浪,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剪到只剩半根手指长的头发。
虽然长头发没了,但爱美之心仍然在,看着人家的发型,心里不是不羡慕的。
“你的头发在哪个店烫的?”
<divclass="contentadv">
等她头发长长了,也去烫个一模一样洋气的。
抓着自己短短的头发,萧毓君想起了她妈拿着剪刀毫不留情的抓着她的头发咔嚓咔嚓剪掉时的样子。
她妈说烫了头发像妖怪,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俩人又吵了一架,这次吵架过后,她反而没以前那些心理负担了。
她妈就是错的,她不该为了迁就她一切都按照她的要求生活,可她又没办法阻挡她进入给她的生活搞破坏,真是让人郁闷。
姜馨玉把理发店的店名报上,萧毓君叹气说:“我上次也烫了头发,可惜我妈看不惯,给我剪坏了,我干脆去理发店剪齐了,现在顶着这一头短发,我连班都不想去上了。”
谁看到她的头发都会多看两眼,她总觉得别人心里在嘲笑她。
姜馨玉:“你喜欢长发还是短发?”
萧毓君毫不迟疑的说:“肯定是长头发,我不喜欢自己现在这样。”
姜馨玉:“你底子好,短头发也不难看,你可以戴假发,等自己头发长出来了就好了。”
听姜玉珠说她的头发是被她妈剪的,姜馨玉识趣的没戳人伤疤。
萧毓君都不知道假发片是什么,因为无论是理发店还是百货商店都没有卖假发的。
姜馨玉卖过一回自己的头发,她觉着应该是收去做假发了,可也没在市场上见过。
姜玉珠插嘴说道:“是不是玩偶头上的那种假发?”
她回屋拿出一个洋娃娃玩具,洋娃娃的头发是金黄色的。
姜馨玉点头,“理发店里不是都收头发么,我觉得应该制作成假头发了。”
陈秀云抱着一个外孙女从里屋出来,“沪市有一家卖假发的,带在头上像真的一样,有长有短,有卷的也有不卷的,顺溜的还反光。”
萧毓君听的眼睛发亮,打听了那家店的具体情况。
她不想顶着这个发型过年,过年高家待客,她顶着这样的发型还得被人指指点点,人家问她为什么把头发剪这么短,她还得找借口给自己亲妈遮掩,然后人家再得出她可能脑子有毛病才把头发剪成这么短的结论。
萧毓君知道有假发片这种东西存在后就一心想着怎么把假发赶紧买回来,又坐了一会儿就带着孩子匆匆走了。
比起先前的闷闷不乐,走的时候萧毓君眼睛有光了。
陈秀云参观过二闺女家这栋四合院,房间是真的不少,空间也是真的大,就住着小两口和孩子外加一个保姆。
二闺女和小闺女的日子她亲眼看见了,再想想因为上学把孩子送来送去照顾的大闺女,对比大闺女的日子,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姑娘嫁人找儿子多的家庭不如只有一个儿子的。
儿子多的家庭,碰到偏心的公婆,就像庞丽娟那样,有事出门连孩子都没人帮忙带。
想起姜珍珍,她心里叹气。
大闺女怕是跟她有隔阂了。
当妈的总是会更心疼过的不算好的那个孩子。
“明天再去一趟百货大楼,我给珍珍和那俩孩子买点东西寄回去。”
姜馨玉年年都往老家寄东西,今年自然也不会例外,大姐姜珍珍以前是村里嫁的最好的姑娘,每次回娘家也总会护着两个妹妹,姜馨玉也希望她越来越好。
第702章 知道真相
每年过年都忙忙碌碌,年关时候的生意太好做了,王素梅在店里忙,陈秀云在家里炸东西准备年货。
油香阵阵,姜馨玉在书房里给高中生补习,几个高中生闻到香气都在咽口水。
他们不是馋的,是学了一上午已经饿了,看着眼前这些书,肚子就更饿了。
等结束后,姜馨玉把她妈炸的肉丸子端了一碗进书房,几个人没一会儿就干光了。
“作业别忘写,下次我要检查,顾博文,你英语基础太差,每天必须要多背单词,下次来,我单独抽查你的。”
姜馨玉口中的顾博文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收拾书包时也有气无力的。
姜馨玉就头疼这位顾同学。
陈进华上一批给她送来补课的都很听话,知道上进,她们的高考成绩也没让家里人失望,也给姜馨玉长了脸。
姜馨玉的家教费都涨到单人一个月十五了。
这一批送来的几个人里,这个顾博文的心思压根就不在学习上,天天跟没骨头似的,坐没坐相,双眼无神,没把精神聚焦在书本上。
她怕她的口碑砸在顾博文手里。
她觉得应该把顾博文扔进军营里练练,把精神练出来做别的事才更有效率。
几个学生礼貌的去厨房和陈秀云说了再见,陈秀云探头看着几人离去的身影,回头问姜馨玉:“从哪找的这几个学生?”
姜馨玉不明白她什么意思,“咋了?这几个人有什么问题?”
陈秀云:“咋没问题,谁家能掏的起一个月十五的家教费?这几个学生身上穿的也不像是穷人家的孩子。”
身上的衣裳都八成新,一个补丁都没有,看面貌就知道是城里长大的孩子。
姜馨玉随口回了一句,拿纸给吃肉丸子吃的满嘴流油的孩子擦了擦嘴。
“姜学姐…”
院门被敲响,文茵带着笑秀气的脸庞从外头探了进来。
“快进来。”
姜馨玉估计着她是来还钱的。
“你妈怎么样了?”
文茵笑说:“比以前好多了。”
比以前好多了不假,但得常吃进口药,花销依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