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81节
他捐出来的可是五十万美金!这么一大笔钱,怎么就舍得捐了?
沈老师看向姜馨玉:“作为陈奕的家属,姜同学有什么要说的吗?”
姜馨玉笑眯眯说道:“我为他骄傲,各位同学要努力,奖学金我肯定会和你们争的。”
沈老师哈哈一笑:“作为家属,姜同学的觉悟也挺高。”
姜馨玉心里美滋滋,陈奕捐了这么多钱出去,以后肯定没有人盯着她穿的多“体面”。
第634章 分歧
华清最近春风得意,学校的学生有出息,还没毕业就能回报学校一大笔资金用于发展,让首都一众高校都羡慕的紧。
最近陈奕的家属姜馨玉同志也因此成了同学们口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人。
姜馨玉同学在从疆省回来后给陈正宇说了把布料生意暂时停下的事,又邮过去了三千一百块钱,三千块是之前进货的本钱,一百块是她让他帮忙买布寄回来做衣裳的钱。
除了学校的奖学金,还有捐助给妇联的十万美金。
资金到账后妇联就成立了“春禾教育基金会”。
姜馨玉周天上午去参加了基金会成立后的第一场会议。
捐助是以夫妻二人的名义,妇联和陈奕联系时,他表明姜馨玉可以代表她们夫妻二人全权参与、处理基金会的事。
会议挺正式的,主持会议的人并不是周齐奶奶,而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出头的主任带头开展的。
姜馨玉看着纸张上基金会的实施计划,用笔勾出了她觉得有问题的地方。
基金会救助的农村女孩范围在首都,救助金额会直接发给符和贫困条件上不起学的农村姑娘父母手中,金额里包括了学费和书本费。
“这是初步拟订出来的救助计划,你们觉得哪里有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完善。”
姜馨玉可没顾忌自己在基金会里没担任任何职务,干脆直接的发言:“我不赞同救助范围定在首都。”
众人齐刷刷看向她。
她面不改色道:“你们可能没有去过真正的农村,首都京郊的农房地下铺着砖,房顶盖着瓦,哪怕环境和城内相比差的是挺远,但和真正的农村比起来状况还好的多。”
“在我的家乡,一场大雨都有可能把时间很久的房屋冲垮,即使没有冲垮,屋里也都会到处漏雨,因为没钱铺地砖,每次下完雨都是一地泥泞。我去过京郊的农村,那里的环境算不上差。”
上首的胡主任问:“所以你把救助范围换到你家乡?”
姜馨玉摇头:“不一定非得是我的家乡,我希望这笔钱用到真正需要它的农村女孩身上。”
有人反驳:“只要符合我们拟订的贫困申请条件,没必要改变地区。”
姜馨玉依然摇头:“从全国范围来讲,首都一定会是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迅速的城市,而那些因为地理、气候发展受限的落后山区永远会处于落后的位置,生长在那里的孩子根本得不到和首都郊区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
她说的是事实,为什么会从发展程度和影响力上划分出城市等级?因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倾斜。
首都各方面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以后也会一直领先,未来注定闪耀璀璨,城中居民的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好。
那些因为地理环境导致各方面发展都受限的地方,未来拍马也赶不上首都这样的大城市,而生活在里头的人,尤其是贫困山区,她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到外面的机会。
<divclass="contentadv">
胡主任看向她:“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基金会补助的范围是上头讨论后决定的,你说的我会向上面反应。”
“你们再说说,还有没有别的问题?”
姜馨玉接着说:“直接将补助发给达到可以领取贫困补助的女孩家长手里不妥,我建议直接发放到学校,学校直接给学生缴纳各项费用。如果直接发放到父母手中,很多重男轻女的父母兴许会直接没收钱款。”
对面一位女同志说道:“文件上有防范措施,咱们基金会的人会下去检查核实,并且发放救助金时会告诉父母,如果申请到了救助金,却不让孩子去读书,下一学期的救助金就会停发。”
姜馨玉当然看到了这条防范措施,不过她认为有漏洞:“你们可能不太了解情况,在贫困的农村,兄弟分家有可能为了一个碗而打起来。十块钱在城里不算多,但在一分钱要花成几瓣用的贫困家庭里,被家长直接拿去做别的是非常有可能的。我建议基金会直接对接学校,把关申请救助金的女孩家庭情况,并不定期去学校核实上报的各方面情况是否属实…”
认真工作的人,无论男女都在放光,此时的姜馨玉自己都没察觉到,在她说话的时候整个会议室里都在认真聆听,看向她的眼神不只是看捐款者的。
除了以上两条,姜馨玉还对文件上的一些漏洞提出了异议。
她坐那咔咔一通讲,有人提出意见,要是她觉得不妥,就会辩驳回去,若别人说的有理,便听取意见,和大家一起商议出更好的决策,大家伙拿着笔的手就没停止过记录。
姜馨玉没有陈奕那样的头脑,赚不来百万美金,但对基金的运作多少有些心得,这年头的基金会猫腻没那么多,处理起来还是挺简单的。
陈奕捐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她必须得让这些钱帮助到更需要帮助的人。
会议结束在三个小时后,胡主任回到办公室后先喝了一缸子水,随即去找了上头的领导。
别的需要改进的提议她觉得没问题,但地点她还是偏向首都。
不光她这么想,她的上级领导和她的打算基本一致。
如此一来,等第二次再开会时,姜馨玉看完新的计划书后,正色问道:“我上次提议把救助点放在更贫困的地方,你们觉得不合适?”
她觉得她现在是甲方爸爸,她给出去的钱到底怎么用,她应该有决定权。这么多钱,不是让她们给人送政、绩好处的。
真当她是个没有进入社会的天真大学生?
胡主任的脸色多少有些不好看,“你们夫妻捐助的初心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愿意先帮助首都的农村女孩?”
姜馨玉直视她:“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坚持要把这笔钱用在首都?”
胡主任半晌没说话,脸色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难看。
会议室的气氛凝滞下来。
第635章
胡主任拉了半天脸,将手中的钢笔扣在桌子上发出“咔哒”的声响,背向后靠在椅子上,抱臂看向姜馨玉,眼神不满:“将救助范围定在首都,更便于咱们基金会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你说了不算,我们这边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行了,今天就这样吧。”
姜馨玉不疾不徐站起身笑着说道:“如果我的建议让主任您为难,您可以直接向上级反映我的坚持,又或者,下次我向叶主、席汇报基金会工作进展时问问她的意见?”
胡主任的脸僵了僵,基金会的事是上头安排由她领导的,事情做好了,总有她的好处,钱用在这里,对她正向的加成会更大,用到了外地,她能获得加成就少了,吃力讨不到最大的好不是白费功夫?
要去找主、席?姜馨玉莫非和周家有什么关系?
姜馨玉面色不变的出了会议室,众人看着她的背影心中佩服。
胡主任是什么样的人,她们这些人比姜馨玉清楚多了,工作很认真,看起来是能听取别人的意见的领导,但在她定下的大方向上,她嘴上会说考虑,但没有一次采取别人的意见,实际上是个专制的人。
她们都觉得姜馨玉是初生不怕牛犊,不过也是,她又不是妇联的人,就算得罪了胡主任也没有什么后果。
从妇联出来,姜馨玉去市场里看了一下家里的生意,相比去年冬天干果种类特别多的时候,这个季节东北的坚果和疆省的蜜枣都还没成熟。
种类虽然少了些,但店里的生意还不错。
透明的龙骨封口包装袋有三个型号,上面贴着不同图案的纸画,重量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
乔建峰和宋亚辉两人在铺子里完全足够,今年货量充足,不需要控制时间,每天能比去年多营业至少三个小时。
从铺子出来,转身去了她家租出去的门店。
一排连着好几家都是饭馆,隔着大老远就闻到了各种饭菜香味混合的味道。
租她家铺子的吴老板主要是卖炸酱面的,店里还有各种小炒,这会儿过了饭点,楼上楼下依旧坐满了,生意好的不行。
店铺装修一般,看起来干净整洁,就是通风不畅,每个顾客都吃的一头汗。
她点了一碗炸酱面,等了半个多钟头才吃上,味道确实不错,生意好是有道理的。
到了下班时间,晃晃悠悠去了周齐奶奶家。
周齐奶奶已经下班回来,看到她来并没有意外,因为下午已经有人提前去她跟前反应了基金会的分歧。
她主动说道:“为了基金会的事来的吧,有分歧可以好好协商,我听胡主任说,今天开会,你和她有些口舌之争?”
周齐奶奶说的是客气的,胡主任去上眼药时话说的并不动听,言语之间暗示姜馨玉行事霸道、态度强硬,和她产生分歧后直接挂脸,恐她撤回捐款。
她不是偏听偏信的人,那位胡主任做事很有能力,没有能力她也不会放手把基金会的事交给她做,没想到的是两人不对付。
姜馨玉眉头微动,口舌之争?她好像没和胡主任吵架,不过会议结束时微笑撂下的话可能有点气人,胡主任这是先她一步告状了?
<divclass="contentadv">
她直说道:“我觉得农村女孩更需要这笔补助,相比于瓦房砖地的京郊农村,家里住着土坯房的农村女孩生活更为艰苦。以前我家在村里的日子算挺好的,但家里依然盖不起砖瓦房。恢复高考几年,村里考上大学的还没一手之数,我们家所在的大队整体在整个公社算是生活条件好的大队,我们公社里,比我们大队更穷的还有不少…”
周齐奶奶听的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真诚问道:“你想把这笔款项用到你的家乡?这倒是无可厚非。”
胡主任告状都说不明白,也不敢说明白,只模棱两可的说和姜馨玉这个行事霸道的捐款人发生了冲突,对基金会的计划不满意,想让基金会按照她的想法来。
办公室里坐的时间长了,说话都会打太极,似是而非带有引导性的话一说,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姜馨玉摇头:“胡主任说的在理,将地点定在首都,基金会的人员能更容易开展工作,我们两个分歧的点根本上是对贫困认知的不同。不用在我的家乡,去冀北省农村看看,就能直观看出区别了。”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地理位置的限制,首都为什么会是首都?为什么几十年后冀北省还有连片的贫困地带?
从前她看到那些新闻的时候还挺不可思议。
周齐奶奶明白了她的意思,思索片刻后说道:“你和胡主任本质上都想为女孩上学出一份力。虽然京郊的农村和城内没法比,但也不该被你排除在外。”
姜馨玉点点头,“您说的对,不管用在哪,只要用上不起学的女孩身上,我都是愿意的。”
周齐奶奶笑了,“那就三成给首都,七成给外省,至于具体是哪,基金会工作人员考察后决定,计划书我看了,在条条框框里再加一条成绩奖励,每学期获得班级前五名的女生可以获得三元奖励。”
有些人天生不是学习那块料,所以搞奖励政策更合适些,要是弄出惩罚制度,恐怕会劝退一些有机会上学的女生,这样一来就违背了基金会的初衷,不管学的好与坏,考不上高中,能读到初中也是不错的。
保姆把饭做好了,俩人谈的差不多便出了厨房。
姜玉珠的俩孩子张着嘴哇哇的哭,她抱着哄着一个压根没用。
周齐进院后听到俩祖宗又在哭一阵头大。
刚生下来的时候咋样哭他都能忍,一个月过去了还一直哭、天天哭,他下班回来就没个清净的时候。
周齐无奈的抱着孩子哄,好不容易两个孩子哭声都停了,整个屋檐下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张潼芝也才回来没多久,被孩子的哭声闹的都没脾气了。
姜馨玉想起自家娃,小婴儿时期好像也比她这两个外甥女省事,现在已经做到基本不哭了。
第636章 投资
张潼芝道:“玉珠也出月子了,我给你们找个保姆,你俩带着孩子去那边住,奶奶年纪大了,可遭不住她俩天天夜里这么哭。”
沈老师看向姜馨玉:“作为陈奕的家属,姜同学有什么要说的吗?”
姜馨玉笑眯眯说道:“我为他骄傲,各位同学要努力,奖学金我肯定会和你们争的。”
沈老师哈哈一笑:“作为家属,姜同学的觉悟也挺高。”
姜馨玉心里美滋滋,陈奕捐了这么多钱出去,以后肯定没有人盯着她穿的多“体面”。
第634章 分歧
华清最近春风得意,学校的学生有出息,还没毕业就能回报学校一大笔资金用于发展,让首都一众高校都羡慕的紧。
最近陈奕的家属姜馨玉同志也因此成了同学们口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人。
姜馨玉同学在从疆省回来后给陈正宇说了把布料生意暂时停下的事,又邮过去了三千一百块钱,三千块是之前进货的本钱,一百块是她让他帮忙买布寄回来做衣裳的钱。
除了学校的奖学金,还有捐助给妇联的十万美金。
资金到账后妇联就成立了“春禾教育基金会”。
姜馨玉周天上午去参加了基金会成立后的第一场会议。
捐助是以夫妻二人的名义,妇联和陈奕联系时,他表明姜馨玉可以代表她们夫妻二人全权参与、处理基金会的事。
会议挺正式的,主持会议的人并不是周齐奶奶,而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出头的主任带头开展的。
姜馨玉看着纸张上基金会的实施计划,用笔勾出了她觉得有问题的地方。
基金会救助的农村女孩范围在首都,救助金额会直接发给符和贫困条件上不起学的农村姑娘父母手中,金额里包括了学费和书本费。
“这是初步拟订出来的救助计划,你们觉得哪里有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完善。”
姜馨玉可没顾忌自己在基金会里没担任任何职务,干脆直接的发言:“我不赞同救助范围定在首都。”
众人齐刷刷看向她。
她面不改色道:“你们可能没有去过真正的农村,首都京郊的农房地下铺着砖,房顶盖着瓦,哪怕环境和城内相比差的是挺远,但和真正的农村比起来状况还好的多。”
“在我的家乡,一场大雨都有可能把时间很久的房屋冲垮,即使没有冲垮,屋里也都会到处漏雨,因为没钱铺地砖,每次下完雨都是一地泥泞。我去过京郊的农村,那里的环境算不上差。”
上首的胡主任问:“所以你把救助范围换到你家乡?”
姜馨玉摇头:“不一定非得是我的家乡,我希望这笔钱用到真正需要它的农村女孩身上。”
有人反驳:“只要符合我们拟订的贫困申请条件,没必要改变地区。”
姜馨玉依然摇头:“从全国范围来讲,首都一定会是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迅速的城市,而那些因为地理、气候发展受限的落后山区永远会处于落后的位置,生长在那里的孩子根本得不到和首都郊区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
她说的是事实,为什么会从发展程度和影响力上划分出城市等级?因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倾斜。
首都各方面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以后也会一直领先,未来注定闪耀璀璨,城中居民的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好。
那些因为地理环境导致各方面发展都受限的地方,未来拍马也赶不上首都这样的大城市,而生活在里头的人,尤其是贫困山区,她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到外面的机会。
<divclass="contentadv">
胡主任看向她:“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基金会补助的范围是上头讨论后决定的,你说的我会向上面反应。”
“你们再说说,还有没有别的问题?”
姜馨玉接着说:“直接将补助发给达到可以领取贫困补助的女孩家长手里不妥,我建议直接发放到学校,学校直接给学生缴纳各项费用。如果直接发放到父母手中,很多重男轻女的父母兴许会直接没收钱款。”
对面一位女同志说道:“文件上有防范措施,咱们基金会的人会下去检查核实,并且发放救助金时会告诉父母,如果申请到了救助金,却不让孩子去读书,下一学期的救助金就会停发。”
姜馨玉当然看到了这条防范措施,不过她认为有漏洞:“你们可能不太了解情况,在贫困的农村,兄弟分家有可能为了一个碗而打起来。十块钱在城里不算多,但在一分钱要花成几瓣用的贫困家庭里,被家长直接拿去做别的是非常有可能的。我建议基金会直接对接学校,把关申请救助金的女孩家庭情况,并不定期去学校核实上报的各方面情况是否属实…”
认真工作的人,无论男女都在放光,此时的姜馨玉自己都没察觉到,在她说话的时候整个会议室里都在认真聆听,看向她的眼神不只是看捐款者的。
除了以上两条,姜馨玉还对文件上的一些漏洞提出了异议。
她坐那咔咔一通讲,有人提出意见,要是她觉得不妥,就会辩驳回去,若别人说的有理,便听取意见,和大家一起商议出更好的决策,大家伙拿着笔的手就没停止过记录。
姜馨玉没有陈奕那样的头脑,赚不来百万美金,但对基金的运作多少有些心得,这年头的基金会猫腻没那么多,处理起来还是挺简单的。
陈奕捐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她必须得让这些钱帮助到更需要帮助的人。
会议结束在三个小时后,胡主任回到办公室后先喝了一缸子水,随即去找了上头的领导。
别的需要改进的提议她觉得没问题,但地点她还是偏向首都。
不光她这么想,她的上级领导和她的打算基本一致。
如此一来,等第二次再开会时,姜馨玉看完新的计划书后,正色问道:“我上次提议把救助点放在更贫困的地方,你们觉得不合适?”
她觉得她现在是甲方爸爸,她给出去的钱到底怎么用,她应该有决定权。这么多钱,不是让她们给人送政、绩好处的。
真当她是个没有进入社会的天真大学生?
胡主任的脸色多少有些不好看,“你们夫妻捐助的初心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愿意先帮助首都的农村女孩?”
姜馨玉直视她:“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坚持要把这笔钱用在首都?”
胡主任半晌没说话,脸色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难看。
会议室的气氛凝滞下来。
第635章
胡主任拉了半天脸,将手中的钢笔扣在桌子上发出“咔哒”的声响,背向后靠在椅子上,抱臂看向姜馨玉,眼神不满:“将救助范围定在首都,更便于咱们基金会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你说了不算,我们这边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行了,今天就这样吧。”
姜馨玉不疾不徐站起身笑着说道:“如果我的建议让主任您为难,您可以直接向上级反映我的坚持,又或者,下次我向叶主、席汇报基金会工作进展时问问她的意见?”
胡主任的脸僵了僵,基金会的事是上头安排由她领导的,事情做好了,总有她的好处,钱用在这里,对她正向的加成会更大,用到了外地,她能获得加成就少了,吃力讨不到最大的好不是白费功夫?
要去找主、席?姜馨玉莫非和周家有什么关系?
姜馨玉面色不变的出了会议室,众人看着她的背影心中佩服。
胡主任是什么样的人,她们这些人比姜馨玉清楚多了,工作很认真,看起来是能听取别人的意见的领导,但在她定下的大方向上,她嘴上会说考虑,但没有一次采取别人的意见,实际上是个专制的人。
她们都觉得姜馨玉是初生不怕牛犊,不过也是,她又不是妇联的人,就算得罪了胡主任也没有什么后果。
从妇联出来,姜馨玉去市场里看了一下家里的生意,相比去年冬天干果种类特别多的时候,这个季节东北的坚果和疆省的蜜枣都还没成熟。
种类虽然少了些,但店里的生意还不错。
透明的龙骨封口包装袋有三个型号,上面贴着不同图案的纸画,重量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
乔建峰和宋亚辉两人在铺子里完全足够,今年货量充足,不需要控制时间,每天能比去年多营业至少三个小时。
从铺子出来,转身去了她家租出去的门店。
一排连着好几家都是饭馆,隔着大老远就闻到了各种饭菜香味混合的味道。
租她家铺子的吴老板主要是卖炸酱面的,店里还有各种小炒,这会儿过了饭点,楼上楼下依旧坐满了,生意好的不行。
店铺装修一般,看起来干净整洁,就是通风不畅,每个顾客都吃的一头汗。
她点了一碗炸酱面,等了半个多钟头才吃上,味道确实不错,生意好是有道理的。
到了下班时间,晃晃悠悠去了周齐奶奶家。
周齐奶奶已经下班回来,看到她来并没有意外,因为下午已经有人提前去她跟前反应了基金会的分歧。
她主动说道:“为了基金会的事来的吧,有分歧可以好好协商,我听胡主任说,今天开会,你和她有些口舌之争?”
周齐奶奶说的是客气的,胡主任去上眼药时话说的并不动听,言语之间暗示姜馨玉行事霸道、态度强硬,和她产生分歧后直接挂脸,恐她撤回捐款。
她不是偏听偏信的人,那位胡主任做事很有能力,没有能力她也不会放手把基金会的事交给她做,没想到的是两人不对付。
姜馨玉眉头微动,口舌之争?她好像没和胡主任吵架,不过会议结束时微笑撂下的话可能有点气人,胡主任这是先她一步告状了?
<divclass="contentadv">
她直说道:“我觉得农村女孩更需要这笔补助,相比于瓦房砖地的京郊农村,家里住着土坯房的农村女孩生活更为艰苦。以前我家在村里的日子算挺好的,但家里依然盖不起砖瓦房。恢复高考几年,村里考上大学的还没一手之数,我们家所在的大队整体在整个公社算是生活条件好的大队,我们公社里,比我们大队更穷的还有不少…”
周齐奶奶听的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真诚问道:“你想把这笔款项用到你的家乡?这倒是无可厚非。”
胡主任告状都说不明白,也不敢说明白,只模棱两可的说和姜馨玉这个行事霸道的捐款人发生了冲突,对基金会的计划不满意,想让基金会按照她的想法来。
办公室里坐的时间长了,说话都会打太极,似是而非带有引导性的话一说,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姜馨玉摇头:“胡主任说的在理,将地点定在首都,基金会的人员能更容易开展工作,我们两个分歧的点根本上是对贫困认知的不同。不用在我的家乡,去冀北省农村看看,就能直观看出区别了。”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地理位置的限制,首都为什么会是首都?为什么几十年后冀北省还有连片的贫困地带?
从前她看到那些新闻的时候还挺不可思议。
周齐奶奶明白了她的意思,思索片刻后说道:“你和胡主任本质上都想为女孩上学出一份力。虽然京郊的农村和城内没法比,但也不该被你排除在外。”
姜馨玉点点头,“您说的对,不管用在哪,只要用上不起学的女孩身上,我都是愿意的。”
周齐奶奶笑了,“那就三成给首都,七成给外省,至于具体是哪,基金会工作人员考察后决定,计划书我看了,在条条框框里再加一条成绩奖励,每学期获得班级前五名的女生可以获得三元奖励。”
有些人天生不是学习那块料,所以搞奖励政策更合适些,要是弄出惩罚制度,恐怕会劝退一些有机会上学的女生,这样一来就违背了基金会的初衷,不管学的好与坏,考不上高中,能读到初中也是不错的。
保姆把饭做好了,俩人谈的差不多便出了厨房。
姜玉珠的俩孩子张着嘴哇哇的哭,她抱着哄着一个压根没用。
周齐进院后听到俩祖宗又在哭一阵头大。
刚生下来的时候咋样哭他都能忍,一个月过去了还一直哭、天天哭,他下班回来就没个清净的时候。
周齐无奈的抱着孩子哄,好不容易两个孩子哭声都停了,整个屋檐下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张潼芝也才回来没多久,被孩子的哭声闹的都没脾气了。
姜馨玉想起自家娃,小婴儿时期好像也比她这两个外甥女省事,现在已经做到基本不哭了。
第636章 投资
张潼芝道:“玉珠也出月子了,我给你们找个保姆,你俩带着孩子去那边住,奶奶年纪大了,可遭不住她俩天天夜里这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