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41节
“走之前我已经给首、长说了,这几天赔你来羊城办事。”
姜馨玉:“…”
她无语:“你为什么要告诉我?又为什么以后拿着我家给的工钱还要给前领导效力?你这种背后打小报告的行为很不好。”
你不该明白,给你钱的才是你的老板?你该听老板的只为老板服务吗?
乔建峰一本正经,“我爱人和兄弟的工作都是首、长安排的,我这次的工作也是首、长安排的。首、长是你爸,我觉得我有义务把事情汇报给他…”
姜馨玉伸出首掌打住他的话,“你搞清楚啊,你现在已经不在部队了,不要再首、长首、长的称呼了。还有,给你找工作的是他,但以后给你工资的是我,我觉得你该…”
看着眉头紧锁的样子,姜馨玉觉得在对牛弹琴,瘪着嘴说:“行了行了,等回去了你别和他说,我自己会交代的。”
陈进华要是问起,她就囫囵说一下,要是不问,她就当他不知道。
这位对陈进华忠心耿耿的一根筋乔同志,她觉得以后让他去了店里,也少不了给陈进华打小报告这种事。
第567章 谈妥
看货在即,姜馨玉先把乔建峰的问题撂在一边。
她以后也不会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乔建峰去了店里能向陈进华打什么小报告?
问题不大,暂时不必挂怀。
不过在招待所里待了半个多小时,外头的天已经蒙蒙黑了。
三人一起逛起了汇南路,哪怕是冬日里,街头依然是满满的烟火气。
米浆打上鸡蛋,洒上葱花,加上虾仁,出锅后淋上褐色酱汁,一盘看起来诱人的肠粉就端上了桌。
乔建峰是纯纯的北方人,以前没吃过这个,第一口下去,最大的感受是鸡蛋配什么都香,这种滑溜溜的口感,用的肯定是上等的白面粉攉成的浆水,就是不知道里头还加了什么。
姜馨玉不爱豆汁,习惯不了豆汁特殊的味道,对肠粉怀念已久。
三人吃完饭,一路晃悠着问到了去厂区进布料的摊位。本想着这会儿兴许摊主已经回家休息了,谁成想还在呢。
摊位上守着一个中年男人,正拿着水瓶在喝水。
她拿手摸了摸摆在摊前的布料,手感粗糙,昏暗的光线下,这布也不像是的确良。
“老板,这是土布?”
她拿出手电筒照了照,还真是土布。
她口中的土布是回纺布,刚来到这边时,原主不多的几件衣服大部分都是这种回纺布做的。
回纺布原料很次,大多数都是回收的旧布旧棉花加工的,原料不行,加工工艺也差,手感粗糙不说,还不耐穿,特别容易烂。但唯一的好处是不要票!乡里人都穿这个,就这种衣服还是缝缝补补又穿一年的。
摊主吧水瓶放到一旁:“我都准备回家了,正在收摊,还有别的货,要不要看一下?”
摊主回身从袋子里拿出一条靛青色的布,以及一条的确良。
手电筒的光下,靛青色的布还是土布,不过是质量更好点的土布,比起摊子上明晃晃的摆着的回纺布,这个布料摸起来没那么粗糙,也更结实,不过工艺依旧不怎么样,穿上身肯定磨皮肤。
倒是第二条,是的确良布。
老板揣着手小声说:“的确良不多,是我们自家省下来的,来源绝对正规,不过我们这里不要票,价钱就得贵一些。”
陈正宇沉不住气,把头凑过去小声对摊主说:“摊主,你不记得我了?我来过两回的呀?你上次说了,批发价三块五一米,我们要的确良,要拿不少货,今天在厂区那边看到你外甥去厂区拉货,他还对我们说要进货就来汇南路找你的摊子。”
光线太暗,摊主每天接触的人又过多,记不住陈正宇的长相才是正常。
摊主能搞到这个生意,自然是因为和厂子有关系。但这生意也不能大喇喇的做,批货也不是谁都能给,熟悉的人他可以合作,来路不明的人,当然要慎重,平日里有顾客上门也就是拿出一两匹的确良供客人挑选。
这生意做了五个来月,他至今还没出过事。
他那外甥真是的,碰到不认识的外地人这么不小心。
他瞅着陈正宇,拿手电筒照了照,发现还真有点眼熟。
摊主很小心,来回试探了几个回合,陈正宇有点烦躁,“老板你怎么个回事?我们带着钱上门你都不做生意?”
看他一脸不耐烦,摊主的警惕没那么浓了。到底是做生意还是别有用心的人,他自认还是能看出来的。
“行,等我把摊子收了,你们三个一路的?一会儿都跟我走。”
<divclass="contentadv">
摊主哼着小曲收着摊子,布一兜,两个包袱就扛到了两个肩头。
走进大路边里头的巷子里,十来分钟进了一处民居。
堂屋不大,四人围着桌子坐下就占了近乎一半的空间。
“你们要多少的确良?我这里三百五十块钱起批,一米三块五,这个价钱,童叟无欺。”
陈正宇当即接话:“要的多,还能不能更低?”
摊主转转眼珠子,“多是多少?”
陈正宇不知道姜馨玉带了多少钱,询问的眼神递向她。
姜馨玉拿出一包烟放他跟前:“六千块的货,我知道你的进货价是二块八,你给我一米三块。”
“成不成?一口价!也别商量来商量去,就当交个朋友。”
一次赚四百,其实不少了,虽然他少量批出去慢慢来可以赚更多。
陈正宇拿出打火机殷勤的给摊主点烟,“我们是诚心要和您做生意,来这一趟也不容易,看您长的一脸和气,我见着您第一面就觉得亲切。”
摊主心里呵呵笑,却没拒绝他点烟的好意。
他抽了一口,觉得这烟的口感不一般,入口绵软,烟气清新,虽然劲道一般,但和市面上能买到的烟都不一样,绝对是好烟。
下意识低头往桌上一看,他将视线落在姜馨玉脸上,打量起了她的穿着。
这烟肯定不是一般人能抽的上的,甭管她是打哪来的,还是拿着烟唬人,一次性挣四百的生意不是不能做。
“行,咱们就交个朋友。”
“这会儿天已经黑透了,是现在看货还是明天再来?你们准备用什么拉货?需要我给你们借三轮车吗?”
姜馨玉道:“现在看货,拉货的事还得麻烦你外甥,一会儿你给我们个地址,我们明天去找他。”
摊主说着话,拿钥匙打开了套间里屋的门,拉亮了灯泡。
他拿出一匹纯白的布递给姜馨玉。
“你可以打开看看,一匹的规格是五仗,价钱是五十块三毛一,你拿六千块的货,算个整得要一百二十匹。”
六千块钱的货,听起来不少,实际上也就一百二十匹布,六个麻袋就装下了。
摊主说着话,从柜子上拿起算盘开始拨,“一百二十匹需要六千零三十七块二,我给你凑个整,你给六千零三十五就成。”
摊主打算盘快速算账的样子把陈正宇惊呆了,不愧是是做生意的,就拨算盘这速度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姜馨玉扯开手里的料子,和她夏天衬衣的布料一样没什么瑕疵。
除了纯白的,还有碎花的、浅蓝的、深蓝的、白底蓝花、白底绿花的,各种各样种类不少。
“行,没问题,我们安排好怎么运货后拿货时再把钱给您结了。”
第568章 销货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去运输公司找了摊主的外甥谢新。
来的太早,谢新还没来公司,等了二十来分钟,谢新才到运输公司。
“你们不会是来找我的吧?”
姜馨玉这张脸和乔建峰魁梧的身材还是挺有记忆点的,谢新纳闷,她们要是进货,不该去汇南路找他舅?
“来找你做笔生意,换个地方谈?”
运输公司南边几百米有条臭水沟,这片没人经过,姜馨玉直说道:“我们从你舅那进了一批货,要找车拉到其它市里卖掉,这活你能不能干?一米布给你一毛,销完结账。”
她算过了,一百二十匹是两千米,一米一毛是二百块,已经不少了。不过他这边要是不满意,她也可以再加点,毕竟风险在这。
谢新摇摇头,“你找我不太行,公司的货车我们也不能随便开,说句实话,我没跑过外省的。”
心动归心动,在市里给自己舅舅帮个忙无所谓,毕竟车天天都在市里跑,顺便就把货送了。跑长途,来回少说得两天,他真是不敢私下接活挣钱。
姜馨玉眉头皱起,确实是她想的太简单了。
要是实在不行,她就只能麻烦点,用火车运货,冒着风险去卖货了。再不行,拉回豫省,和丁长海合作。没改革开放前他偷偷做生意都没出事,现在放开了,问题应该不大。
“那行,今天打扰了,就不耽误你工作了。”
她准备转身时,谢新说道:“我不能开,不代表我们运输公司没人能开,我有一个办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姜馨玉:“你说来听听。”
谢新道:“我们公司会接其它厂和公司的单子往外地送货,你们的货可以搭个顺风车。”
他们运输公司每个司机师傅工资都不少,还有想办法挣外快的,搭个顺风车这种事只要有好处,肯定会有人干。
“你们在这等我会儿,我去找我师傅,他过两天要跑长途,我把他叫过来,你们和他谈,这事我也想掺和,看能不能和别人换个班一起去。”
谢新匆匆的跑了,陈正宇问:“能行吗?”
姜馨玉道:“有货车接应,咱们不容易出事,不然风险太大。”
要是被抓住,蹲篱笆没跑了。
多花点钱都是值得的。
谢新把事情告诉了自己师傅。
他师傅问:“一米一毛?你先去问清楚有多少货,万一车厢装不下怎么办?布料又有多少米。”
赚的少了,冒这风险就不值得了。
谢新的师傅老神在在的,在他徒弟没问清楚事情之前,他是不准备出面和姜馨玉几人见面的。
一来一回的,谢新问清楚了总共两千米货,他们跑一趟顺便能赚二百块。
他师傅点点头,“你去对她们说,一米两毛,跑这一趟不用她们出油费,去哪卖我给她们找好地方,在一旁接应,成就明天早晨四点把货准备好,我们趁着天还没亮去接。”
姜馨玉:“…”
她无语:“你为什么要告诉我?又为什么以后拿着我家给的工钱还要给前领导效力?你这种背后打小报告的行为很不好。”
你不该明白,给你钱的才是你的老板?你该听老板的只为老板服务吗?
乔建峰一本正经,“我爱人和兄弟的工作都是首、长安排的,我这次的工作也是首、长安排的。首、长是你爸,我觉得我有义务把事情汇报给他…”
姜馨玉伸出首掌打住他的话,“你搞清楚啊,你现在已经不在部队了,不要再首、长首、长的称呼了。还有,给你找工作的是他,但以后给你工资的是我,我觉得你该…”
看着眉头紧锁的样子,姜馨玉觉得在对牛弹琴,瘪着嘴说:“行了行了,等回去了你别和他说,我自己会交代的。”
陈进华要是问起,她就囫囵说一下,要是不问,她就当他不知道。
这位对陈进华忠心耿耿的一根筋乔同志,她觉得以后让他去了店里,也少不了给陈进华打小报告这种事。
第567章 谈妥
看货在即,姜馨玉先把乔建峰的问题撂在一边。
她以后也不会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乔建峰去了店里能向陈进华打什么小报告?
问题不大,暂时不必挂怀。
不过在招待所里待了半个多小时,外头的天已经蒙蒙黑了。
三人一起逛起了汇南路,哪怕是冬日里,街头依然是满满的烟火气。
米浆打上鸡蛋,洒上葱花,加上虾仁,出锅后淋上褐色酱汁,一盘看起来诱人的肠粉就端上了桌。
乔建峰是纯纯的北方人,以前没吃过这个,第一口下去,最大的感受是鸡蛋配什么都香,这种滑溜溜的口感,用的肯定是上等的白面粉攉成的浆水,就是不知道里头还加了什么。
姜馨玉不爱豆汁,习惯不了豆汁特殊的味道,对肠粉怀念已久。
三人吃完饭,一路晃悠着问到了去厂区进布料的摊位。本想着这会儿兴许摊主已经回家休息了,谁成想还在呢。
摊位上守着一个中年男人,正拿着水瓶在喝水。
她拿手摸了摸摆在摊前的布料,手感粗糙,昏暗的光线下,这布也不像是的确良。
“老板,这是土布?”
她拿出手电筒照了照,还真是土布。
她口中的土布是回纺布,刚来到这边时,原主不多的几件衣服大部分都是这种回纺布做的。
回纺布原料很次,大多数都是回收的旧布旧棉花加工的,原料不行,加工工艺也差,手感粗糙不说,还不耐穿,特别容易烂。但唯一的好处是不要票!乡里人都穿这个,就这种衣服还是缝缝补补又穿一年的。
摊主吧水瓶放到一旁:“我都准备回家了,正在收摊,还有别的货,要不要看一下?”
摊主回身从袋子里拿出一条靛青色的布,以及一条的确良。
手电筒的光下,靛青色的布还是土布,不过是质量更好点的土布,比起摊子上明晃晃的摆着的回纺布,这个布料摸起来没那么粗糙,也更结实,不过工艺依旧不怎么样,穿上身肯定磨皮肤。
倒是第二条,是的确良布。
老板揣着手小声说:“的确良不多,是我们自家省下来的,来源绝对正规,不过我们这里不要票,价钱就得贵一些。”
陈正宇沉不住气,把头凑过去小声对摊主说:“摊主,你不记得我了?我来过两回的呀?你上次说了,批发价三块五一米,我们要的确良,要拿不少货,今天在厂区那边看到你外甥去厂区拉货,他还对我们说要进货就来汇南路找你的摊子。”
光线太暗,摊主每天接触的人又过多,记不住陈正宇的长相才是正常。
摊主能搞到这个生意,自然是因为和厂子有关系。但这生意也不能大喇喇的做,批货也不是谁都能给,熟悉的人他可以合作,来路不明的人,当然要慎重,平日里有顾客上门也就是拿出一两匹的确良供客人挑选。
这生意做了五个来月,他至今还没出过事。
他那外甥真是的,碰到不认识的外地人这么不小心。
他瞅着陈正宇,拿手电筒照了照,发现还真有点眼熟。
摊主很小心,来回试探了几个回合,陈正宇有点烦躁,“老板你怎么个回事?我们带着钱上门你都不做生意?”
看他一脸不耐烦,摊主的警惕没那么浓了。到底是做生意还是别有用心的人,他自认还是能看出来的。
“行,等我把摊子收了,你们三个一路的?一会儿都跟我走。”
<divclass="contentadv">
摊主哼着小曲收着摊子,布一兜,两个包袱就扛到了两个肩头。
走进大路边里头的巷子里,十来分钟进了一处民居。
堂屋不大,四人围着桌子坐下就占了近乎一半的空间。
“你们要多少的确良?我这里三百五十块钱起批,一米三块五,这个价钱,童叟无欺。”
陈正宇当即接话:“要的多,还能不能更低?”
摊主转转眼珠子,“多是多少?”
陈正宇不知道姜馨玉带了多少钱,询问的眼神递向她。
姜馨玉拿出一包烟放他跟前:“六千块的货,我知道你的进货价是二块八,你给我一米三块。”
“成不成?一口价!也别商量来商量去,就当交个朋友。”
一次赚四百,其实不少了,虽然他少量批出去慢慢来可以赚更多。
陈正宇拿出打火机殷勤的给摊主点烟,“我们是诚心要和您做生意,来这一趟也不容易,看您长的一脸和气,我见着您第一面就觉得亲切。”
摊主心里呵呵笑,却没拒绝他点烟的好意。
他抽了一口,觉得这烟的口感不一般,入口绵软,烟气清新,虽然劲道一般,但和市面上能买到的烟都不一样,绝对是好烟。
下意识低头往桌上一看,他将视线落在姜馨玉脸上,打量起了她的穿着。
这烟肯定不是一般人能抽的上的,甭管她是打哪来的,还是拿着烟唬人,一次性挣四百的生意不是不能做。
“行,咱们就交个朋友。”
“这会儿天已经黑透了,是现在看货还是明天再来?你们准备用什么拉货?需要我给你们借三轮车吗?”
姜馨玉道:“现在看货,拉货的事还得麻烦你外甥,一会儿你给我们个地址,我们明天去找他。”
摊主说着话,拿钥匙打开了套间里屋的门,拉亮了灯泡。
他拿出一匹纯白的布递给姜馨玉。
“你可以打开看看,一匹的规格是五仗,价钱是五十块三毛一,你拿六千块的货,算个整得要一百二十匹。”
六千块钱的货,听起来不少,实际上也就一百二十匹布,六个麻袋就装下了。
摊主说着话,从柜子上拿起算盘开始拨,“一百二十匹需要六千零三十七块二,我给你凑个整,你给六千零三十五就成。”
摊主打算盘快速算账的样子把陈正宇惊呆了,不愧是是做生意的,就拨算盘这速度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姜馨玉扯开手里的料子,和她夏天衬衣的布料一样没什么瑕疵。
除了纯白的,还有碎花的、浅蓝的、深蓝的、白底蓝花、白底绿花的,各种各样种类不少。
“行,没问题,我们安排好怎么运货后拿货时再把钱给您结了。”
第568章 销货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去运输公司找了摊主的外甥谢新。
来的太早,谢新还没来公司,等了二十来分钟,谢新才到运输公司。
“你们不会是来找我的吧?”
姜馨玉这张脸和乔建峰魁梧的身材还是挺有记忆点的,谢新纳闷,她们要是进货,不该去汇南路找他舅?
“来找你做笔生意,换个地方谈?”
运输公司南边几百米有条臭水沟,这片没人经过,姜馨玉直说道:“我们从你舅那进了一批货,要找车拉到其它市里卖掉,这活你能不能干?一米布给你一毛,销完结账。”
她算过了,一百二十匹是两千米,一米一毛是二百块,已经不少了。不过他这边要是不满意,她也可以再加点,毕竟风险在这。
谢新摇摇头,“你找我不太行,公司的货车我们也不能随便开,说句实话,我没跑过外省的。”
心动归心动,在市里给自己舅舅帮个忙无所谓,毕竟车天天都在市里跑,顺便就把货送了。跑长途,来回少说得两天,他真是不敢私下接活挣钱。
姜馨玉眉头皱起,确实是她想的太简单了。
要是实在不行,她就只能麻烦点,用火车运货,冒着风险去卖货了。再不行,拉回豫省,和丁长海合作。没改革开放前他偷偷做生意都没出事,现在放开了,问题应该不大。
“那行,今天打扰了,就不耽误你工作了。”
她准备转身时,谢新说道:“我不能开,不代表我们运输公司没人能开,我有一个办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姜馨玉:“你说来听听。”
谢新道:“我们公司会接其它厂和公司的单子往外地送货,你们的货可以搭个顺风车。”
他们运输公司每个司机师傅工资都不少,还有想办法挣外快的,搭个顺风车这种事只要有好处,肯定会有人干。
“你们在这等我会儿,我去找我师傅,他过两天要跑长途,我把他叫过来,你们和他谈,这事我也想掺和,看能不能和别人换个班一起去。”
谢新匆匆的跑了,陈正宇问:“能行吗?”
姜馨玉道:“有货车接应,咱们不容易出事,不然风险太大。”
要是被抓住,蹲篱笆没跑了。
多花点钱都是值得的。
谢新把事情告诉了自己师傅。
他师傅问:“一米一毛?你先去问清楚有多少货,万一车厢装不下怎么办?布料又有多少米。”
赚的少了,冒这风险就不值得了。
谢新的师傅老神在在的,在他徒弟没问清楚事情之前,他是不准备出面和姜馨玉几人见面的。
一来一回的,谢新问清楚了总共两千米货,他们跑一趟顺便能赚二百块。
他师傅点点头,“你去对她们说,一米两毛,跑这一趟不用她们出油费,去哪卖我给她们找好地方,在一旁接应,成就明天早晨四点把货准备好,我们趁着天还没亮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