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3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进华吃了一口就尝出是狍子肉了,王素梅挺惊奇。
  “往年舒华每年都会往家里寄一些,彭升就在东北那边任职。”
  一顿饭无波无澜的吃完,在姜馨玉准备把人参掏出来的时候,陈进华率先拿出一样东西,往桌上一摆,红底金字的“户口簿”映入婆媳俩眼帘。
  王素梅率先拿起翻开,看到里头的内容,第一反应是乡里的几亩田没了。
  “你不吭气就把我们的户口迁过来,今年秋天刚分了地!”她气的够呛。
  姜馨玉接过户口簿,一页里,姜晏的名字赫然写着“陈姜晏”。
  恐怕这个户口簿的目的就是她儿子的姓。
  这个年代想要拥有一个城市户口不是这么容易的,可姜馨玉和陈奕如果毕了业工作分配在首都,以后就会有这里的户口,对两人来说,还不算是难事。
  陈进华这出先斩后奏没有让她措手不及,只是这办事的方式真的让人没法高兴起来。
  想起家里的几亩田,王素梅想把陈进华赶出去。
  从前算是在五里桥大队扎根了,好不容易分田到户了,现在却没她的事了,心里空落落的好难受啊。
  亏她还给他烧狍子肉吃,要是在吃饭前他先亮户口簿,她肯定第一时间把他赶出去。
  第549章 憋屈的王素梅
  看着王素梅想骂人又憋着的表情,陈进华厚颜说道:“城市户口不易得,以后姜晏读幼儿园也更方便,村里的几亩地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
  话都没说完就被王素梅打断了,“挣不了几个钱那也是我该得的,我在大队养了这么多年的猪,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该我的地说没就没了,你咋说的这么轻飘飘?”
  陈进华看着神色略显平静的姜馨玉,默了默。
  原以为她们反应会强烈,可强烈的点不该是那几亩田,而是姜晏的名字前被他加了陈姓。
  姜馨玉有想法,但不多。
  当初姜晏跟她姓只是她故意和陈奕提的,想指责他说话不算话,没想到他很轻易的就同意了孩子跟她姓,而且她婆母竟然也没意见。
  陈秀云收养了小川,她是没必要非得让孩子跟自己姓,可婆母和陈奕都没意见,她能有什么意见?
  陈进华强行把姓改了回来,她是有不被尊重的不爽,但还真没那么强烈。
  所以她面上能够保持平静。
  孩子和爸爸姓,叫陈姜晏,听起来也挺顺嘴的。
  王素梅表达完不满后,陈进华一阵咳嗽,似乎把肺都要咳出来了。
  王素梅想起他还是得了治不好的绝症的病人,把那些话都憋了回去,还拉着脸给他添了一杯水。
  姜馨玉合理怀疑陈进华在装可怜。
  陈进华不再咳,脸是蜡黄中带着不健康的红色,喝了水说道:“素梅,小姜,我没几年好活了,我是自私,可我也是为你们打算,陈奕和小姜以后有个城市户口容易,你呢?你要实在心疼那几亩地,我找个单位给你挂个职…”
  王素梅打断他,“得了,现在说啥都晚了,不用你给我安排工作,我们店里现在挣的不少。”
  她再气也知道城市户口有多不易得,现在这副样子在别人看来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听他说没几年好活了,她还能说啥?
  姜馨玉干脆进屋把用红布包裹的两株人参都拿了出来。
  “这是以前的同乡去东北帮忙带回来的野参,对您的身体应该有些帮助。”
  她特意问了学校医学系的老师,老师说肺癌患者适当吃些人参可以补充营养,增加抵抗力,对身体绝对有好处,但也不宜食用过当。
  除了人参,还有一大盒满满当当的干果。
  陈进华没拒绝,拿着东西出门到了车跟前说道:“姜晏的姓是我改的,说我老派也好,霸道也好,总之我就是不想死后没一个孙子辈延续我的姓氏,你和陈奕要是生的闺女,这姓我也一样改。”
  自从知道孙子的姓氏后,他一直耿耿于怀。
  他不否认他就是故意的。
  他能明显的感觉到自从他们知道他得病后对他的态度比以前亲近松泛了,贾宏的事他还让人盯着后续,趁着这个机会,顺便就把他们的户口给办了。
  陈奕不在国内,等他留学回来再知道,还会生气吗?王素梅和姜馨玉都没意见,他这个孩子亲爸会不想让孩子和他姓?
  以前不敢干的事,在病了后放肆了一回,虽然被王素梅怼了,但他心里还是高兴。
  姜馨玉从陈进华的话里就能听出他的大男子主义有多严重了。
  “孩子跟当妈的姓又有什么问题?”
  陈进华一手叉腰一手扶着车门略显两分无奈:“这是纲常!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她没啥表情的说:“行吧,你改呗,反正我们也没吃亏。不过您下次再有什么动作,能不能提前和我们说一声?”
  还真是仗着自己有病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陈进华对这个儿媳妇感官还行,在校园里的黑板上还看到过她的照片,知道她和陈奕都是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不多的几次交流也能感受到她是护着王素梅的。
  “我有正事问你。”
  “您说。”还能是什么正事?
  “宋明翰,他下乡后是在你们大队,之前娶的还是你血缘上的堂妹,你对他感官怎么样??”
  <divclass="contentadv">
  陈嘉嘉脑子里都是水,外头都是乱七八糟的传言,人不能强按牛喝水,就像他不能倒出陈嘉嘉脑子里进的水。要是过两年她还这样,他还真没辙…
  “实话实说,我认为他上段婚姻是他吃亏,但他和陈嘉嘉的事,我只能说,谈对象时期就不尊重女方,这点很不好。”
  陈嘉嘉本身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宋明翰就算算计了她,这俩人以后还不知道吃亏的是谁呢,陈嘉嘉要是有后悔的那天,以她的性子会让宋明翰好过?陈进华大可不必这么担心。
  陈进华点点头,“那行,我走了,等元旦当天晚上我让警卫员接你去剧院观看演出。去了跟着佑堂认识一些人,也许以后工作、生活中都用得上。”
  姜馨玉:“…?”
  她有种卖儿求荣的感觉。
  不等她拒绝,陈进华就上车走了。
  宋亚辉吃完饭先去店里了,这会儿院里就剩婆媳俩。
  婆母今天都没送陈进华出门,可见还在为那几亩田的事耿耿于怀。
  她把刚才的事一说,王素梅愤而拍桌子,“我支持你去,去见见世面挺好的。”
  她之前都不气陈进华了,可白白损失的几亩地让她心里难受的抽抽。
  她就是个养猪的、就是个农民,户口是迁城里来了,可身后没了倚仗,总感觉脚下是悬空的。
  “馨玉啊,那几亩地我都没见着啥样、都没种过一天就没了,我今天就不该让他吃饭,浪费我一公斤狍子肉。”
  姜馨玉不厚道的想笑。
  她对那几亩地可没一点念想,安慰道:“你要是想要地,以后咱们有钱了买一块。”
  王素梅皱眉,“土地哪能买卖?”
  姜馨玉:“房子都可以买了,土地迟早有一天也能买卖。”
  王素梅摆摆手,“不是买地的问题,是那几亩地给我在这的底气,以后日子过不下去了,咱乡里还有几亩地,肯定饿不着,唉,我给你说不明白。”
  姜馨玉咋不明白她这种心理,道:“等以后有钱了,咱买门面房出租出去,以后年年都有钱,不比那几亩地靠谱?”
  王素梅一怔,随即用力点头,“你说的是!咱还是得多多挣钱!”
  姜馨玉觉得挣了钱就买房在这个年代绝对没错。
  首都的房价以后都涨成什么样了?多买几套房,甭管地在几环,都是升值的,以后肯定吃喝不愁。
  “这片北边有栋小洋楼,说是以前哪个先生的故居,我听那边的老太太说叫价一万。我哩乖乖,一万块,谁掏的出来?”
  姜馨玉知道那栋楼,第一次来这边就被那栋小洋楼吸引了。
  站在树下往那边看,马头墙的精致墙绘、琉璃窗的精细雕工,树影落在墙砖上,极富诗意,每一处都诉说着过往,有种民国旧影的美丽。
  她家现在的院子不土不洋的,既不是四合院,也和洋楼挨不上边,就胜在价格美丽家里买的起。
  唉,还是等手里有钱了,再说其它房子的事吧。
  婆母已经知道姜晏姓陈了,可却没提起一个字,姜馨玉觉得吧,对于陈进华给孩子改姓这事,她心里怕是没什么意见的。
  事已经办成这样了,她还有什么好说的?
  第550章 出版
  街边的树叶子都掉秃了,初雪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王素梅害怕天天把孩子带去店里在路上会被冻感冒,星期天就让儿媳妇带着在家里。
  放假姜馨玉也有不少学习任务,翻译的工作就没停过,虽然每次都赶在最后期限前交稿,但这样做也是怕任务领的太勤了,碰到有事耽搁在期限前完不成任务。
  给孩子穿着小棉袄,带上小花帽,裹的圆溜溜的抱去了学校图书馆。
  查点资料,再改一下稿子。
  孩子就坐在她腿上,歪着头盯着桌面上看不懂的书籍。
  姜馨玉低头瞅他一眼,这家伙视线就和桌面齐平,也不知道看什么这么认真。
  她捏捏他的小手:“要是想嘘嘘就和妈妈说。”
  只要没睡着,小家伙已经不会发生尿裤裆的丢脸事了。
  只要不拉不尿,这家伙很少哭,这种场合,她可不想他哭的哇哇的引人侧目招人烦。
  柳文这个学习狂收拾好书包从另一侧出来时,看到姜馨玉带着孩子坐在那边,到了近前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半大不小的书,书名正是《多宝历险记》。
  她这本书的尺寸有别于市场上的小人书,比小人书大一倍,比正常的书籍又小一号,纸质也是不一般的好。
  “书店有卖的了?”她惊喜问道。
  这书还是柳文昨天去书店时一眼就看到的,作者一栏写着“姜馨玉”的名字,当时不敢相信,可看到翻页的序言是他们学校吴教授写的,对这本书是姜馨玉创作出来的才有了些真实感。
  “真是你画的?”柳文还是很惊奇。
  里头的英文她也可以写出来,不过让她照着页面上的图案画,她都画不出一模一样好看的图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