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297节
刘凤喜被问的眼神闪烁,最后还是犟着头说:“我就是个小老百姓,他是当官的,我能咋办?被欺负了哪敢吭声。”
宋亚辉觉得罗朝生都能帮范涛父母主持公道,还特意去了一趟豫省,这足以证明罗朝生不是个坏人,还是个好官。
他嘀咕道:“人家以前就是当官的,你之前不敢吭声,现在咋敢了?”
公安问清楚罗朝生的情况做了记录后说道:“我们会联系他,明天你再来派出所一趟。”
公安同志准备去刘凤喜被打劫的地方调查,陈奕和宋亚辉也准备走。
刘凤喜忙把两人喊住,“那啥,你们给我交钱没有?”
进医院咋会不要钱?她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陈奕言简意赅:“交了五毛。”
路上碰到晕倒的陌生人,把人送去医院他都会先垫一些,况且他一直以为这女人是罗叔的前妻,罗叔帮了他们的忙,他给他前妻垫点钱又算什么?
刘凤喜一听,安心的躺了回去。
至少今天晚上不用再回去挨打了,就是不知道俩儿子今天吃饱没有。
俩人出了医院,宋亚辉不解问道:“陈哥,不会真是罗叔抢了她的孩子吧?我咋看罗叔不是那样的人。她日子过的也不好,孩子跟着她还不如跟着罗叔。”
连宋亚辉这个少年都能看明白的事,陈奕这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自然想的比他更多。
“罗叔应该快回来了,等他回来就知道了。”
“来的这些天,感觉怎么样?”
宋亚辉点头,“我觉得挺好的,市场里很热闹,店里虽然忙,但和我在泥瓦厂里不一样,泥瓦厂里干的是体力活,我天天出汗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天天倒头就睡,现在的累和过去不一样。”
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二十块的底工资,也算是干上了供销社售货员的职位,他真心觉得挺好的。
陈奕点点头,“有机会了你去学开车,你年纪还小,出来大城市看看,也学些别的,有一技之长日后就饿不着。”
宋亚辉听这话有点不对劲,小心翼翼的问:“你们以后是不打算雇我了?”
快乐的日子才开始就快要结束了吗?
陈奕摇头,“你年纪还小,现在觉得有活干能挣到钱就是好,但兴许有一天你会有别的追求,我们这边不会掬着你,你只要知道,多学些东西对自己有好处就成。”
宋亚不知道以后自己会有什么追求,但陈奕哥和姜老师都是有文化的人,多听他们的总是没错。
第494章 一路贬低
第二日一大早姜馨玉赶去了首都饭店,一身碎花连衣裙的常真真和别的学校的人聊的正开心。
除了三个高校的六名学生,还有外事部的四名翻译在侧。
众人互相打过招呼没多久,七点整教育考察团的人员从首都饭店里出来,一群外国人堆里,混着三名东方长相的男女,一个年纪不大的青年,另外一男一女都是中年。
大家互相介绍打过招呼后,姜馨玉才知晓那位具有东方长相的中年女人就是布鲁克夫人。
布鲁克夫人虽然戴着眼镜,但和国内大部分中年女干部的形象很不相同,国内的女干部大多和周齐他妈差不多,留着齐耳的短发,穿着颜色暗沉非常素净的衣裳,看起来严肃正经。
布鲁克夫人一头长发烫成了大波浪,脸上上了妆,唇上涂着口红,红色的衬衣上挂着梵克雅宝的胸针,手上提着的是某马仕的包包,看起来知性又时髦,回头率妥妥的高。
一行人有二十多个,走在路上阵仗不小。
一位教授建议道:“杨,我们想去长城,你不是要去市场里看看,不如我们分两路走?”
商议了一会,考察团分成了两波,姜馨玉和常真真自然而然的选择跟在了校长特意提起的布鲁克夫人的队伍里。
人瞬间少了一半,走到路上都清爽多了。
布鲁克夫人拉过自己的侄子,特意对姜馨玉几人介绍道:“这是我的侄子,中文名字叫杨广荣,他在m国出生,在那边长大,高中的学业已经结束,准备回国念书,我们正在考虑让他读哪一所高校。”
姜馨玉瞬间产生了一个念头,或许考察团的让她们这些年轻人当导游,就是为了给杨广荣提供去哪所学校读书的意见。
杨广荣个头很高,中文说的很不错,“你们好,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简单的打了招呼,姜馨玉敏锐捕捉到了杨广荣眼中的傲慢。
他手上带着劳力士的手表,绿色的表盘、银色的表身看起来就昂贵奢华,某著名奢牌的运动套装将他衬的青春活力十足,这一身行头国内可都没得卖。
显然,这是一个从小到大什么都不缺的“富二代”。
这个词在这个时期还没出现在华国的大地上,但眼前的杨广荣浑身上下都写着这几个字。
布鲁克夫人看起来对故土很有感情,并且对首都不少胡同都有些印象。
到了热闹的街区,看到摆摊的盛况,有教授用英文交流道:“我记得上次来街道上还没有自由贸易市场。”
“是的,华国如今颁布了个体工商户条例,已经允许民众做经营活动了。”
杨广荣用英文加入了交流,“和国外比起来还差的远,这里要做什么都不方便,百货商店里买东西竟然还要票,真是离谱至极,我真怀疑姨夫和爸来华国投资是否正确。”
<divclass="contentadv">
杨广荣的父亲也在人堆中,一直没说什么话,走在路上、坐在车上也是观望居多,听到儿子的话后他道:“正不正确的你说了不算,不要看到片面就全盘否定这里的一切。”
杨广荣不屑说道:“爸你昨天不是还说,对方的规划里还要建立什么公会组织,这还不离谱?这片土地上都是一群没有见过五星级酒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即使酒店建成,融入了这里的“特色”,新门饭店也会显得不伦不类。”
常真真完全听不懂,两位翻译听明白了,但他们并没有做声。新门饭店的事他们无权过问,这些外商的抱怨他们只能当作没听到,万一他们的反驳把人给得罪了,影响了合作,他们不是给自己人添乱?所以就当作没听到吧。
姜馨玉听懂了,看得出来这位少年对这片土地瞧不上的很。可他说的那些问题确实存在,拿语言反驳没有用,只有用后来日新月异的发展来打他的脸。
“开业首周到店消费满一元就送一个鸡蛋,地址东风市场三十七号西域香干果。”
听到杨广荣所读的内容,姜馨玉抬头看向两米外墙上贴的广告单。
这广告单还是她带着宋亚辉一起贴的,听杨广荣读出,她以为他下一句就会开始嘲笑,却没想到他笑着说:“来这没几天,打广告促销的还是头一个,不错,总算看到点不一样的了。”
国营的百货商店里货物都不够卖的,想买东西还得排队,等轮到时完全有可能没货,供小于求时,卖货的才是大爷,这片土地上都是这种情况,杨广荣觉得和国外的差距特别大,国外的售货人员服务态度可没这片土地上的牛气,就他们这工作态度,在国外可干不了服务行业。
“东风市场的南门就在前头,我们去这家店看看吧。”
姜馨玉可没觉得被他以俯视的口吻夸奖有多荣幸。
路过一处四合院,布鲁克夫人用英文对杨广荣说道:“以前我和你爸的家就在这里,这是家里的祖产,今年得以返还,过些时候把这里修缮一下,你以后上学可以住这里。”
杨广荣的父亲站在四合院前不动,眼里都是怀念。
杨广荣从小在国外长大,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吸收的是西方文化,眼中所见皆是这片土地上什么都不如国外,他自然无法理解姑姑和他爸对故土的情怀。
常真真用胳膊顶了顶姜馨玉,小声问:“她们在说什么?”
姜馨玉小声道:“眼前这座院子是杨家被归还的祖产,布鲁克夫人让杨广荣以后住在这里。”
常真真没想到她还真的听懂了,看了看四合院,就这地界,放在过去也是达官显贵才能住的上的。
这一路上杨广荣可没少吐槽这不行、那不行、哪哪都不行,姜馨玉听的心情都不好了。
等一行人到了她家店门口,从外看到里头的装璜,就又听到他点评说道:“是有点特色,不过装修还是有点简陋,产品没有包装,看起来不是高档货,不过这位售货员有前途,脸上挂着笑,工作态度至少摆正了。”
姜馨玉:我谢谢你了!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生意太好他才笑的合不拢嘴呢?
第495章 反驳
宋亚辉在铺子里迎来送往,招待的大多是说汉语的人,偶尔也会有洋人来铺子里,这个时候他就只能挠头了,磕磕巴巴的用手势和老外交流。
一抬眼看到不少老外,宋亚辉有点慌,然后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姜馨玉。
他迎了上去,蹩脚的说着哈喽招待众人。
姜馨玉看他这样就想笑,觉得有必要让他补一下英语。
她用英文对众人说道:“店里的干果都是从疆省运来的,糖分非常高,口感很不错。”
她端起放在一旁试吃的果盘给众人,介绍着里头的果干分别都是由什么晾晒制作而成的。
杨广荣尝了一粒葡萄干随意说道:“我在国外也吃过葡萄干,不过没有这里的甜。”
一位金发碧眼的教授说道:“刚才你说这些东西来自疆省?”
姜馨玉点点头,“是的,那边昼夜温差很大,气候原因让水果非常甜。”
说着话,王素梅怀里的孩子看到姜馨玉就闹着要她抱,小胳膊伸的老长了,嘴里还哇哇的。
姜馨玉把孩子接过托在怀里,笑着对众人说:“这是我的孩子,一岁多。”
有教授顺嘴夸了一句:“长的真漂亮,用你们东方的话说,像个瓷娃娃。”
常真真可是看到了,王素梅是从柜台前头出来的。
“学姐,这家店是你们开的?”
也没什么不能承认的,姜馨玉点头说道:“是我们开的。”
杨广荣惊讶的插嘴,说出来的话依旧很不中听。
“我看你没比我大几岁,竟然连孩子都有了!听说华国人结婚都很早,也不提倡自由恋爱,都是听从父母长辈的安排,稀里糊涂的过完一辈子。”
姜馨玉想骂人。
她微笑说道:“我和我丈夫并不是你说的父母长辈的安排,他也是华清的学生,而且我们国家也不是你所说的不提倡自由恋爱,而是大部分人都比较含蓄,你所说的稀里糊涂过完一辈子我也并不认同,华国人对家庭的责任感你肯定无法理解,但不该笼统又贬低的概括为稀里糊涂。中西方文化是有很大的差异,但华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怎么会是一无是处的?”
真的忍他很久了。
搁这瞧不起谁呢?他身上不是流着华人的血液?
礼貌又不失微笑的怼完人,她是神清气爽了,杨广荣被噎的半晌没说话。
常真真拉了拉她的袖子,小声说:“学姐是不是过分了?把人得罪了,回去怎么交代?”
姜馨玉奇怪看她一眼,“不过是交流而已,有不同意见就各抒己见,哪里用得上得罪这种话?杨广荣同志心胸宽广,肯定不会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当个导游还得卑躬屈膝?
一旁听到姜馨玉话的杨广荣歪头,“你错了,我把你的话记在心里了。”
“我发现你说的有那么点道理,虽然我依然不认同。”
<divclass="contentadv">
姜馨玉点头,“你可以不认同,但你瞧不上某些事物时,为什么不想着去改变它,而是一味的贬低它?若是能改变成功,既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能收获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宋亚辉觉得罗朝生都能帮范涛父母主持公道,还特意去了一趟豫省,这足以证明罗朝生不是个坏人,还是个好官。
他嘀咕道:“人家以前就是当官的,你之前不敢吭声,现在咋敢了?”
公安问清楚罗朝生的情况做了记录后说道:“我们会联系他,明天你再来派出所一趟。”
公安同志准备去刘凤喜被打劫的地方调查,陈奕和宋亚辉也准备走。
刘凤喜忙把两人喊住,“那啥,你们给我交钱没有?”
进医院咋会不要钱?她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陈奕言简意赅:“交了五毛。”
路上碰到晕倒的陌生人,把人送去医院他都会先垫一些,况且他一直以为这女人是罗叔的前妻,罗叔帮了他们的忙,他给他前妻垫点钱又算什么?
刘凤喜一听,安心的躺了回去。
至少今天晚上不用再回去挨打了,就是不知道俩儿子今天吃饱没有。
俩人出了医院,宋亚辉不解问道:“陈哥,不会真是罗叔抢了她的孩子吧?我咋看罗叔不是那样的人。她日子过的也不好,孩子跟着她还不如跟着罗叔。”
连宋亚辉这个少年都能看明白的事,陈奕这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自然想的比他更多。
“罗叔应该快回来了,等他回来就知道了。”
“来的这些天,感觉怎么样?”
宋亚辉点头,“我觉得挺好的,市场里很热闹,店里虽然忙,但和我在泥瓦厂里不一样,泥瓦厂里干的是体力活,我天天出汗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天天倒头就睡,现在的累和过去不一样。”
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二十块的底工资,也算是干上了供销社售货员的职位,他真心觉得挺好的。
陈奕点点头,“有机会了你去学开车,你年纪还小,出来大城市看看,也学些别的,有一技之长日后就饿不着。”
宋亚辉听这话有点不对劲,小心翼翼的问:“你们以后是不打算雇我了?”
快乐的日子才开始就快要结束了吗?
陈奕摇头,“你年纪还小,现在觉得有活干能挣到钱就是好,但兴许有一天你会有别的追求,我们这边不会掬着你,你只要知道,多学些东西对自己有好处就成。”
宋亚不知道以后自己会有什么追求,但陈奕哥和姜老师都是有文化的人,多听他们的总是没错。
第494章 一路贬低
第二日一大早姜馨玉赶去了首都饭店,一身碎花连衣裙的常真真和别的学校的人聊的正开心。
除了三个高校的六名学生,还有外事部的四名翻译在侧。
众人互相打过招呼没多久,七点整教育考察团的人员从首都饭店里出来,一群外国人堆里,混着三名东方长相的男女,一个年纪不大的青年,另外一男一女都是中年。
大家互相介绍打过招呼后,姜馨玉才知晓那位具有东方长相的中年女人就是布鲁克夫人。
布鲁克夫人虽然戴着眼镜,但和国内大部分中年女干部的形象很不相同,国内的女干部大多和周齐他妈差不多,留着齐耳的短发,穿着颜色暗沉非常素净的衣裳,看起来严肃正经。
布鲁克夫人一头长发烫成了大波浪,脸上上了妆,唇上涂着口红,红色的衬衣上挂着梵克雅宝的胸针,手上提着的是某马仕的包包,看起来知性又时髦,回头率妥妥的高。
一行人有二十多个,走在路上阵仗不小。
一位教授建议道:“杨,我们想去长城,你不是要去市场里看看,不如我们分两路走?”
商议了一会,考察团分成了两波,姜馨玉和常真真自然而然的选择跟在了校长特意提起的布鲁克夫人的队伍里。
人瞬间少了一半,走到路上都清爽多了。
布鲁克夫人拉过自己的侄子,特意对姜馨玉几人介绍道:“这是我的侄子,中文名字叫杨广荣,他在m国出生,在那边长大,高中的学业已经结束,准备回国念书,我们正在考虑让他读哪一所高校。”
姜馨玉瞬间产生了一个念头,或许考察团的让她们这些年轻人当导游,就是为了给杨广荣提供去哪所学校读书的意见。
杨广荣个头很高,中文说的很不错,“你们好,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简单的打了招呼,姜馨玉敏锐捕捉到了杨广荣眼中的傲慢。
他手上带着劳力士的手表,绿色的表盘、银色的表身看起来就昂贵奢华,某著名奢牌的运动套装将他衬的青春活力十足,这一身行头国内可都没得卖。
显然,这是一个从小到大什么都不缺的“富二代”。
这个词在这个时期还没出现在华国的大地上,但眼前的杨广荣浑身上下都写着这几个字。
布鲁克夫人看起来对故土很有感情,并且对首都不少胡同都有些印象。
到了热闹的街区,看到摆摊的盛况,有教授用英文交流道:“我记得上次来街道上还没有自由贸易市场。”
“是的,华国如今颁布了个体工商户条例,已经允许民众做经营活动了。”
杨广荣用英文加入了交流,“和国外比起来还差的远,这里要做什么都不方便,百货商店里买东西竟然还要票,真是离谱至极,我真怀疑姨夫和爸来华国投资是否正确。”
<divclass="contentadv">
杨广荣的父亲也在人堆中,一直没说什么话,走在路上、坐在车上也是观望居多,听到儿子的话后他道:“正不正确的你说了不算,不要看到片面就全盘否定这里的一切。”
杨广荣不屑说道:“爸你昨天不是还说,对方的规划里还要建立什么公会组织,这还不离谱?这片土地上都是一群没有见过五星级酒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即使酒店建成,融入了这里的“特色”,新门饭店也会显得不伦不类。”
常真真完全听不懂,两位翻译听明白了,但他们并没有做声。新门饭店的事他们无权过问,这些外商的抱怨他们只能当作没听到,万一他们的反驳把人给得罪了,影响了合作,他们不是给自己人添乱?所以就当作没听到吧。
姜馨玉听懂了,看得出来这位少年对这片土地瞧不上的很。可他说的那些问题确实存在,拿语言反驳没有用,只有用后来日新月异的发展来打他的脸。
“开业首周到店消费满一元就送一个鸡蛋,地址东风市场三十七号西域香干果。”
听到杨广荣所读的内容,姜馨玉抬头看向两米外墙上贴的广告单。
这广告单还是她带着宋亚辉一起贴的,听杨广荣读出,她以为他下一句就会开始嘲笑,却没想到他笑着说:“来这没几天,打广告促销的还是头一个,不错,总算看到点不一样的了。”
国营的百货商店里货物都不够卖的,想买东西还得排队,等轮到时完全有可能没货,供小于求时,卖货的才是大爷,这片土地上都是这种情况,杨广荣觉得和国外的差距特别大,国外的售货人员服务态度可没这片土地上的牛气,就他们这工作态度,在国外可干不了服务行业。
“东风市场的南门就在前头,我们去这家店看看吧。”
姜馨玉可没觉得被他以俯视的口吻夸奖有多荣幸。
路过一处四合院,布鲁克夫人用英文对杨广荣说道:“以前我和你爸的家就在这里,这是家里的祖产,今年得以返还,过些时候把这里修缮一下,你以后上学可以住这里。”
杨广荣的父亲站在四合院前不动,眼里都是怀念。
杨广荣从小在国外长大,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吸收的是西方文化,眼中所见皆是这片土地上什么都不如国外,他自然无法理解姑姑和他爸对故土的情怀。
常真真用胳膊顶了顶姜馨玉,小声问:“她们在说什么?”
姜馨玉小声道:“眼前这座院子是杨家被归还的祖产,布鲁克夫人让杨广荣以后住在这里。”
常真真没想到她还真的听懂了,看了看四合院,就这地界,放在过去也是达官显贵才能住的上的。
这一路上杨广荣可没少吐槽这不行、那不行、哪哪都不行,姜馨玉听的心情都不好了。
等一行人到了她家店门口,从外看到里头的装璜,就又听到他点评说道:“是有点特色,不过装修还是有点简陋,产品没有包装,看起来不是高档货,不过这位售货员有前途,脸上挂着笑,工作态度至少摆正了。”
姜馨玉:我谢谢你了!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生意太好他才笑的合不拢嘴呢?
第495章 反驳
宋亚辉在铺子里迎来送往,招待的大多是说汉语的人,偶尔也会有洋人来铺子里,这个时候他就只能挠头了,磕磕巴巴的用手势和老外交流。
一抬眼看到不少老外,宋亚辉有点慌,然后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姜馨玉。
他迎了上去,蹩脚的说着哈喽招待众人。
姜馨玉看他这样就想笑,觉得有必要让他补一下英语。
她用英文对众人说道:“店里的干果都是从疆省运来的,糖分非常高,口感很不错。”
她端起放在一旁试吃的果盘给众人,介绍着里头的果干分别都是由什么晾晒制作而成的。
杨广荣尝了一粒葡萄干随意说道:“我在国外也吃过葡萄干,不过没有这里的甜。”
一位金发碧眼的教授说道:“刚才你说这些东西来自疆省?”
姜馨玉点点头,“是的,那边昼夜温差很大,气候原因让水果非常甜。”
说着话,王素梅怀里的孩子看到姜馨玉就闹着要她抱,小胳膊伸的老长了,嘴里还哇哇的。
姜馨玉把孩子接过托在怀里,笑着对众人说:“这是我的孩子,一岁多。”
有教授顺嘴夸了一句:“长的真漂亮,用你们东方的话说,像个瓷娃娃。”
常真真可是看到了,王素梅是从柜台前头出来的。
“学姐,这家店是你们开的?”
也没什么不能承认的,姜馨玉点头说道:“是我们开的。”
杨广荣惊讶的插嘴,说出来的话依旧很不中听。
“我看你没比我大几岁,竟然连孩子都有了!听说华国人结婚都很早,也不提倡自由恋爱,都是听从父母长辈的安排,稀里糊涂的过完一辈子。”
姜馨玉想骂人。
她微笑说道:“我和我丈夫并不是你说的父母长辈的安排,他也是华清的学生,而且我们国家也不是你所说的不提倡自由恋爱,而是大部分人都比较含蓄,你所说的稀里糊涂过完一辈子我也并不认同,华国人对家庭的责任感你肯定无法理解,但不该笼统又贬低的概括为稀里糊涂。中西方文化是有很大的差异,但华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怎么会是一无是处的?”
真的忍他很久了。
搁这瞧不起谁呢?他身上不是流着华人的血液?
礼貌又不失微笑的怼完人,她是神清气爽了,杨广荣被噎的半晌没说话。
常真真拉了拉她的袖子,小声说:“学姐是不是过分了?把人得罪了,回去怎么交代?”
姜馨玉奇怪看她一眼,“不过是交流而已,有不同意见就各抒己见,哪里用得上得罪这种话?杨广荣同志心胸宽广,肯定不会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当个导游还得卑躬屈膝?
一旁听到姜馨玉话的杨广荣歪头,“你错了,我把你的话记在心里了。”
“我发现你说的有那么点道理,虽然我依然不认同。”
<divclass="contentadv">
姜馨玉点头,“你可以不认同,但你瞧不上某些事物时,为什么不想着去改变它,而是一味的贬低它?若是能改变成功,既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能收获无与伦比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