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282节
“好好好,爷给你们做,晚上咱几个喝几杯…”
陈秀云还真就把厨房放心的交给他了。
就那点粮食她也不怕姜老头偷,他偷了给谁去?他就算偷吃又能偷吃多少?一个老头子了,饭量也不大。
平日里她在学校,这院里的猪和鸡以及自留地还都是姜老头干的最多,马美丽两口子也帮帮忙,可以说自从姜老三一家蹲篱笆去后,老姜家就再没了让她心烦的人。回到村里,除了给她介绍对象的人特别多还特别难缠,别的真是没有让她闹心的事。
她是三个大学生闺女的娘,不说在村里,在公社初中都是很有些名气的初中老师。
别的老师的饭碗铁不铁她不知道,反正她的饭碗特别铁,县里和市里的学校还想让她去呢。
第469章 缺德缺的冒烟
院里热闹到天黑还没散场,没过多久队长和书记也来了。
“正好你们都回来了,秋收过后村里准备分田到户,王大妹子你们明天去公房一趟。”
新队长和书记都没比王素梅大多少,但因为陈奕和姜馨玉两人大学生的名头,俩人都很给她们面子。
一提到分田到户,大家伙都激动的嚷嚷起来了。
“除了留出来的机动地,每个人头是不是说好的一亩二分地?这地和地之间可不一样,队里准备啥时候分?又要咋样分?”
王素梅的注意力也都被分田到户吸引去了。
她在村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虽然主要工作是养猪,但农活也没少干,农民靠地吃饭,既然分田到户了,这地的好赖就有讲究。
村里这么多年开垦出来的田地可是分三六九等,不同的地质能出多少的粮食都不一样。
院子里闹轰轰的,姜馨玉抱着孩子和前队长的闺女李秀华在门口说话。
李秀华肚子又大了,人比以前胖了一大圈。
“秀华姐,你咋没在县里?”
李秀华:“县里筒子楼太热,顶楼天天晒的我睡不着觉,还是觉得乡下凉快,就回来了呗。”
她变相的秀着自己家如今住的是筒子楼,姜馨玉压根没听出她炫耀的意思,自然也没露出其它什么表情。
没等到姜馨玉露出羡慕的表情,李秀华再接再厉,她佯装遗憾的说道:“只可惜我现在不是大队户口,不然分田还得有我一份呢。”
作为村里曾经嫁的最得意的人,李秀华如今再见到姜馨玉心里就不是滋味,说酸是有点酸,还有种“我们好像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的感慨,再次见面,她下意识向姜馨玉展示着自己过的好的一面。
姜馨玉依然没觉得她在向她炫耀,而是反问道:“那我和陈奕能不能分到土地?”
她对土地没有执念,就连对这个村都没特别多的感情。考上大学前她一心想离开这里,或许等以后日子好起来了她会怀念在这里的生活吧。
李秀华被问住了,“你们的户口现在在哪呢?”
姜馨玉:“在学校,是集体户口。”
李秀华摸不准有没有,“你们明天问问书记吧。咋,你还想要这里的地呢?反正你们也种不了,连王婶儿都不回来了。”
俩人说着话,又有同村其它姑娘聚了过来。
姜馨玉被众人围在一起问着首都生活,刚开始大家伙还有些生疏,说到好笑处,哈哈哈的笑成一团。
…
肉香阵阵,做好饭的姜老头喊众人吃饭。
李秀华往回走的时候回头看了好几眼姜馨玉,她说不上来心里啥滋味,反正就觉得姜馨玉以后肯定和她们不是一路人。
她和村里的姑娘不是一路人,姜馨玉以后和她也不是一路人了。
马美丽今天难得大方,把从过年留到现在还没舍得吃的腊肉提过来了一条,还拿了不少鸡蛋。
人多,姜老头做了好多菜,可忙活了好一阵。等坐到桌前看到酒已经摆在上头,嘴当即咧开了。
陈秀云就知道他这德行,不就着菜他都能喝一斤,这辈子就这点爱好,只要有烟有酒有菜,让他干啥都行。没了老太婆和姜老三一家子,老头子现在是一门心思的混吃混喝了。
一顿饭吃到月上中天才散场。
王素梅回自家院里看过了,屋里不好好打扫确实住不了人,今天晚上她们还真就得在这院里住下,索性儿媳妇娘家屋子多,咋样都够住。
陈秀云稀罕外孙,抱着不肯撒手。
姜馨玉往脸上拍着雪花膏问姜老头什么情况。
陈秀云没说很多人都想给她介绍对象的事,“姜宝琴一家子进去后他就成天对外说你们是他最出息的孙女…”
<divclass="contentadv">
俩人聊着天,陈秀云得知她们还要去疆省,心里那个诧异啊。
“咋想起来折腾生意了?不好好读你们的书。”
姜馨玉和她是一通巴拉巴拉。
母女俩聊到半夜才睡,第二天一大早鸡打鸣就醒了。
不是姜馨玉不想睡懒觉,纯粹是生物钟到了,再睡也睡不着。
王素梅一大早就回去打扫卫生,姜馨玉回去的时候屋里也还都是灰。
她扇了扇灰,皱眉说道:“反正也住不了几夜,还收拾干啥?以后你也甭回来,等下次再回来就盖栋像模像样的小二楼。”
王素梅摆摆手让她离远点。
“这是家,回了村咋能不收拾?一会儿你和陈奕去公房问问,你俩有没有地。要是有的话咱们还得把这地租出去。”
“去去去,别杵这。”
姜馨玉被赶走了,走在村里的小道里,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田地里的露珠被红霞蒸腾散出青白之气,一眼望去雾蒙蒙的,村里的大娘大爷叔婶见到她就笑着打招呼,一切都挺美好的,直到在半道上碰到了抓着一把野菜的刘彩凤。
看到这张脸她就想去了被这女人打死的小黑。
当时她的脸就阴沉下来了。
她目光不善,刘彩凤绷着脸防备的问:“你想干啥?”
“你打死的我家小黑?”
刘彩凤没想到这事还没完,都一年多了,竟然还有人为了那条死狗找事。
为了那只狗,王素梅弄死她家的鸡,陈秀云对着她家院门骂了半个来小时,每次回村见到她都没好脸色。
村里人都捧高踩低的,也有那贱嗖嗖的人在背后骂她手贱。
“是我打的,咋了?”再来一回,她还要敲死它!刘彩凤眼中尽是刻薄。
姜馨玉说道:“不咋了,我诅咒你家永远没钱,别人都富的流油,就你家一直穷到头。”
要是小黑被打的那天她在场,她非得和这娘们干一架。
对别人来说小黑就是一条狗,可对她来说并不一样。
刘彩凤气的眼睛喷火,不等她指着姜馨玉骂,抽着烟的姜老头走到近前摇头晃脑的说道:“用不着你诅咒,她家现在就是穷的叮当响。”
“这年后啊,大家伙都去地里上工了,她偷懒不去上工,在家烧着水,上个茅厕的功夫都能把房子给点了,那浓烟滚滚的可吓人,你没瞅见她家院子和泥坯土屋还是今年新盖的。”
“钱都拿去盖房子里了,砖头的都建不起,可不穷的叮当响。”
姜老头的语气特别欠揍,把刘彩凤的仇恨都吸引过去了,她抓着野菜丢向了姜老头。
姜馨玉心想:这就是缺德缺的冒烟了,纯属报应。
妈的,心里真是舒服多了!
“你个老不要脸的,我让你胡说八道。我家就是不小心着了火都比你这个老不死的可差远了,以前最疼的三儿子一家都去蹲篱笆了,你咋还有脸活着的…”
姜老头不甘示弱,和刘彩凤骂起了架。
…
第470章 去疆省
有人的地方就永远缺不了热闹,农村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
在村里溜达一圈,姜馨玉得知知青文桂丽在去年的高考中已经考上了省内的大专,她前夫李强为了阻挠她去上学还去闹了一场。
村里的知青已经陆续回城,如今知青点里住着的和以前相比人数只有一半了。
“馨玉,听说陈奕爸还活着,还是大领导,你婆婆以后是不是就不回大队了?”
不用她回答就有人接话,“首都多好,要是我我也不回来,以后有可能变成城里人呢。”
…
姜馨玉糊弄了几句就去了公房。
公房里人不少,隔壁前进大队的人也在,姜馨玉还瞅见了夏东民。
两方人吵的不可开交,她听了一耳朵才知道两个大队是在争渠和地的归属。
会计老赵叔都躲到一边了,姜馨玉凑过去蹲下问:“叔,我和陈奕有没有地?”
老赵叔点点头:“按理说是有的,你们的户口现在不在公社,但没有工作单位,等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单位后地就得收回来。”
老赵压低声音:“回去给你婆婆说说,你家的地租给我们种,农业税、公粮、提留款我们给你们交,另外再给点租金,你们看多少合适。我还能给你们争取分块好田。”
姜馨玉点点头,“行,我回去和我婆婆说。那赵叔,我家孩子能不能分到地?”
老赵:“户口上没?落了户口就有地。”
老赵算了算,这四口人就是四亩八分地,要是能租上,租金给多少合适呢?
村里盯着姜馨玉家地的人可不少,连姜馨玉二叔二婶都有这意思,和陈秀云提了一嘴。
王素梅家的院门不断有客人上门,陈奕把票买好,姜馨玉抱着孩子去上了户口,在村里就待了两天三人就启程去疆省了。
火车越往西去绿意越少,山地多了起来,隧道变多,不少地方打眼望去黄秃秃的。
“咱们那边的山上都长着草和树,这边的山上光秃秃的啥也不长。”王素梅没想到一个国家不同的片区景色这么不同。
对面座位上的大爷说道:“这边还好,再往南去,一眼看去全是戈壁滩,这个时候的吐鲁番热的能把闷在沙子里的鸡蛋都烤熟…”
陈秀云还真就把厨房放心的交给他了。
就那点粮食她也不怕姜老头偷,他偷了给谁去?他就算偷吃又能偷吃多少?一个老头子了,饭量也不大。
平日里她在学校,这院里的猪和鸡以及自留地还都是姜老头干的最多,马美丽两口子也帮帮忙,可以说自从姜老三一家蹲篱笆去后,老姜家就再没了让她心烦的人。回到村里,除了给她介绍对象的人特别多还特别难缠,别的真是没有让她闹心的事。
她是三个大学生闺女的娘,不说在村里,在公社初中都是很有些名气的初中老师。
别的老师的饭碗铁不铁她不知道,反正她的饭碗特别铁,县里和市里的学校还想让她去呢。
第469章 缺德缺的冒烟
院里热闹到天黑还没散场,没过多久队长和书记也来了。
“正好你们都回来了,秋收过后村里准备分田到户,王大妹子你们明天去公房一趟。”
新队长和书记都没比王素梅大多少,但因为陈奕和姜馨玉两人大学生的名头,俩人都很给她们面子。
一提到分田到户,大家伙都激动的嚷嚷起来了。
“除了留出来的机动地,每个人头是不是说好的一亩二分地?这地和地之间可不一样,队里准备啥时候分?又要咋样分?”
王素梅的注意力也都被分田到户吸引去了。
她在村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虽然主要工作是养猪,但农活也没少干,农民靠地吃饭,既然分田到户了,这地的好赖就有讲究。
村里这么多年开垦出来的田地可是分三六九等,不同的地质能出多少的粮食都不一样。
院子里闹轰轰的,姜馨玉抱着孩子和前队长的闺女李秀华在门口说话。
李秀华肚子又大了,人比以前胖了一大圈。
“秀华姐,你咋没在县里?”
李秀华:“县里筒子楼太热,顶楼天天晒的我睡不着觉,还是觉得乡下凉快,就回来了呗。”
她变相的秀着自己家如今住的是筒子楼,姜馨玉压根没听出她炫耀的意思,自然也没露出其它什么表情。
没等到姜馨玉露出羡慕的表情,李秀华再接再厉,她佯装遗憾的说道:“只可惜我现在不是大队户口,不然分田还得有我一份呢。”
作为村里曾经嫁的最得意的人,李秀华如今再见到姜馨玉心里就不是滋味,说酸是有点酸,还有种“我们好像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的感慨,再次见面,她下意识向姜馨玉展示着自己过的好的一面。
姜馨玉依然没觉得她在向她炫耀,而是反问道:“那我和陈奕能不能分到土地?”
她对土地没有执念,就连对这个村都没特别多的感情。考上大学前她一心想离开这里,或许等以后日子好起来了她会怀念在这里的生活吧。
李秀华被问住了,“你们的户口现在在哪呢?”
姜馨玉:“在学校,是集体户口。”
李秀华摸不准有没有,“你们明天问问书记吧。咋,你还想要这里的地呢?反正你们也种不了,连王婶儿都不回来了。”
俩人说着话,又有同村其它姑娘聚了过来。
姜馨玉被众人围在一起问着首都生活,刚开始大家伙还有些生疏,说到好笑处,哈哈哈的笑成一团。
…
肉香阵阵,做好饭的姜老头喊众人吃饭。
李秀华往回走的时候回头看了好几眼姜馨玉,她说不上来心里啥滋味,反正就觉得姜馨玉以后肯定和她们不是一路人。
她和村里的姑娘不是一路人,姜馨玉以后和她也不是一路人了。
马美丽今天难得大方,把从过年留到现在还没舍得吃的腊肉提过来了一条,还拿了不少鸡蛋。
人多,姜老头做了好多菜,可忙活了好一阵。等坐到桌前看到酒已经摆在上头,嘴当即咧开了。
陈秀云就知道他这德行,不就着菜他都能喝一斤,这辈子就这点爱好,只要有烟有酒有菜,让他干啥都行。没了老太婆和姜老三一家子,老头子现在是一门心思的混吃混喝了。
一顿饭吃到月上中天才散场。
王素梅回自家院里看过了,屋里不好好打扫确实住不了人,今天晚上她们还真就得在这院里住下,索性儿媳妇娘家屋子多,咋样都够住。
陈秀云稀罕外孙,抱着不肯撒手。
姜馨玉往脸上拍着雪花膏问姜老头什么情况。
陈秀云没说很多人都想给她介绍对象的事,“姜宝琴一家子进去后他就成天对外说你们是他最出息的孙女…”
<divclass="contentadv">
俩人聊着天,陈秀云得知她们还要去疆省,心里那个诧异啊。
“咋想起来折腾生意了?不好好读你们的书。”
姜馨玉和她是一通巴拉巴拉。
母女俩聊到半夜才睡,第二天一大早鸡打鸣就醒了。
不是姜馨玉不想睡懒觉,纯粹是生物钟到了,再睡也睡不着。
王素梅一大早就回去打扫卫生,姜馨玉回去的时候屋里也还都是灰。
她扇了扇灰,皱眉说道:“反正也住不了几夜,还收拾干啥?以后你也甭回来,等下次再回来就盖栋像模像样的小二楼。”
王素梅摆摆手让她离远点。
“这是家,回了村咋能不收拾?一会儿你和陈奕去公房问问,你俩有没有地。要是有的话咱们还得把这地租出去。”
“去去去,别杵这。”
姜馨玉被赶走了,走在村里的小道里,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田地里的露珠被红霞蒸腾散出青白之气,一眼望去雾蒙蒙的,村里的大娘大爷叔婶见到她就笑着打招呼,一切都挺美好的,直到在半道上碰到了抓着一把野菜的刘彩凤。
看到这张脸她就想去了被这女人打死的小黑。
当时她的脸就阴沉下来了。
她目光不善,刘彩凤绷着脸防备的问:“你想干啥?”
“你打死的我家小黑?”
刘彩凤没想到这事还没完,都一年多了,竟然还有人为了那条死狗找事。
为了那只狗,王素梅弄死她家的鸡,陈秀云对着她家院门骂了半个来小时,每次回村见到她都没好脸色。
村里人都捧高踩低的,也有那贱嗖嗖的人在背后骂她手贱。
“是我打的,咋了?”再来一回,她还要敲死它!刘彩凤眼中尽是刻薄。
姜馨玉说道:“不咋了,我诅咒你家永远没钱,别人都富的流油,就你家一直穷到头。”
要是小黑被打的那天她在场,她非得和这娘们干一架。
对别人来说小黑就是一条狗,可对她来说并不一样。
刘彩凤气的眼睛喷火,不等她指着姜馨玉骂,抽着烟的姜老头走到近前摇头晃脑的说道:“用不着你诅咒,她家现在就是穷的叮当响。”
“这年后啊,大家伙都去地里上工了,她偷懒不去上工,在家烧着水,上个茅厕的功夫都能把房子给点了,那浓烟滚滚的可吓人,你没瞅见她家院子和泥坯土屋还是今年新盖的。”
“钱都拿去盖房子里了,砖头的都建不起,可不穷的叮当响。”
姜老头的语气特别欠揍,把刘彩凤的仇恨都吸引过去了,她抓着野菜丢向了姜老头。
姜馨玉心想:这就是缺德缺的冒烟了,纯属报应。
妈的,心里真是舒服多了!
“你个老不要脸的,我让你胡说八道。我家就是不小心着了火都比你这个老不死的可差远了,以前最疼的三儿子一家都去蹲篱笆了,你咋还有脸活着的…”
姜老头不甘示弱,和刘彩凤骂起了架。
…
第470章 去疆省
有人的地方就永远缺不了热闹,农村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
在村里溜达一圈,姜馨玉得知知青文桂丽在去年的高考中已经考上了省内的大专,她前夫李强为了阻挠她去上学还去闹了一场。
村里的知青已经陆续回城,如今知青点里住着的和以前相比人数只有一半了。
“馨玉,听说陈奕爸还活着,还是大领导,你婆婆以后是不是就不回大队了?”
不用她回答就有人接话,“首都多好,要是我我也不回来,以后有可能变成城里人呢。”
…
姜馨玉糊弄了几句就去了公房。
公房里人不少,隔壁前进大队的人也在,姜馨玉还瞅见了夏东民。
两方人吵的不可开交,她听了一耳朵才知道两个大队是在争渠和地的归属。
会计老赵叔都躲到一边了,姜馨玉凑过去蹲下问:“叔,我和陈奕有没有地?”
老赵叔点点头:“按理说是有的,你们的户口现在不在公社,但没有工作单位,等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单位后地就得收回来。”
老赵压低声音:“回去给你婆婆说说,你家的地租给我们种,农业税、公粮、提留款我们给你们交,另外再给点租金,你们看多少合适。我还能给你们争取分块好田。”
姜馨玉点点头,“行,我回去和我婆婆说。那赵叔,我家孩子能不能分到地?”
老赵:“户口上没?落了户口就有地。”
老赵算了算,这四口人就是四亩八分地,要是能租上,租金给多少合适呢?
村里盯着姜馨玉家地的人可不少,连姜馨玉二叔二婶都有这意思,和陈秀云提了一嘴。
王素梅家的院门不断有客人上门,陈奕把票买好,姜馨玉抱着孩子去上了户口,在村里就待了两天三人就启程去疆省了。
火车越往西去绿意越少,山地多了起来,隧道变多,不少地方打眼望去黄秃秃的。
“咱们那边的山上都长着草和树,这边的山上光秃秃的啥也不长。”王素梅没想到一个国家不同的片区景色这么不同。
对面座位上的大爷说道:“这边还好,再往南去,一眼看去全是戈壁滩,这个时候的吐鲁番热的能把闷在沙子里的鸡蛋都烤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