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2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奶奶每天跟长在院子了一样,也不管周围的邻居都怎么说她。
  王素梅把院子里的活全包了,做了热汤饭也不忘给罗大爷送一碗。
  最近房东和租户的关系处的还是挺不错的。
  罗大爷是血压过高导致的病症,养病期间心平气和的,配合着药物,身体恢复的就快。
  陈家老太太是中风,躺在床上还不安分,这恢复起来自然是慢一点。
  这多思多想心胸不开阔暴躁易怒想掌控一切的人是不可能安心躺床上养身体的。
  虽然身体状况好了一些,但陈家老太太至今还没能利索的站起来走两步。
  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身体还没有好,但医生让她回家休养锻炼,毕竟医院里能做的都做了。
  陈家老太太说话还有点囫囵,但她强烈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等出院后,她不去五儿子的京棉厂家属院住,要去二儿子家住。
  二儿媳看她躺在病床上还笑的出来,她就合该好好伺候她。
  儿媳孝敬婆母在陈进华看来那是天经地义,这也是他觉得冯蔓过去还不错的主要原因。
  他妈是个事儿精,冯蔓却能忍让,在他妈住到这边的时候不和老太太争锋,处处顺着她。就算是心里有意见,也顶多是躲回单位去。
  冯蔓直接拒绝了,并且理由充分。
  “我天天上班,嘉嘉也要去学校上课,妈在家不是没人照顾?”
  以陈进华的级别,除了警卫员,家里是可以向组织上申请生活人员的,也就是保姆,不过这么多年家里都没用过,因为冯蔓不喜欢家里有外人。
  冯蔓才不想伺候婆母,闻到她身上的味道都够了。
  <divclass="contentadv">
  “妈不是更喜欢京棉厂家属院那边的生活氛围,去了那边,心情一好,肯定更利于养病。进华,你怎么说?你要是想让妈去咱们家,我也没什么意见,不过你得申请个保姆了。”
  这话可说的是非常善解人意了。
  冯蔓自认对自己男人还是有几分了解,他不贪,也没其他毛病,顶多抽个烟,连酒都是不怎么喝的,在生活上算是个勤俭节约的人,保姆这个事,当初除了她不乐意让外人进家门,他也是不想过上那种被外人伺候的生活的。
  老太太用尽全身力气抓住了陈进华的手,眼神很灼热的瞪着他,大有“你要是不同意我就死给你看”的意思。
  陈进华想着他妈已经这样了,能顺着点就顺着点,只能点了头,“明天我就申请保姆。”
  陈德华媳妇松了一口气,在医院一个多月,她都瘦掉了好几斤肉,丈夫是个不会做饭万事不管的,婆婆要是还不能动弹,她这一天天的得忙成什么样?
  冯蔓气结,却不敢表现出来。
  就算组织上把保姆安排过来了,有这么一个老东西在家,那家还能是她的家吗?老太婆咋就缓过劲了呢?以后是不是还得死在她家里?
  臭老太婆,除了让她进门时没作妖,她进门后就一直找她茬!这么刁的人命倒是挺长!真是恶人有好报,老天不公!
  一直没说话的陈嘉嘉也觉得是晴天霹雳。
  看来家里是没法待了,她已经想好了,放假也不回家了!
  申请保姆的事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好的,组织上选人也要把背景都调查一遍,方方面面都合适了才会把人送来。
  把老太太迎回了家,陈德华媳妇也跟着过去伺候一阵子,冯蔓并不能借口天天在医院值班不回去伺候,不然她男人得有意见。
  就大半个月的功夫,冯蔓的脸都瘦的颧骨凸出了。
  伺候老太太这事,完完全全是出了力也不讨好。
  冯蔓心知肚明,她婆婆非要住到她家来,就是为了折腾她。
  熬到了快十二月份,组织上找的保姆终于来了。
  当天下午保姆被陈进华带回了院子里。
  冯蔓从来没有这么期盼过保姆上门,等看到这保姆时,见这保姆有点面熟,她还有点纳闷。
  她在哪见过这人来着?
  她不记得这位妇女同志,这位妇女同志却一眼就认出了她。
  这人不是别人,就是京棉厂家属院大杂院里方大爷他婆娘李桂兰。
  “唉,大妹子,你家侄子最近怎么不去住我们那了,这钱给了不住不是浪费了?”
  冯蔓一听就开始心虚,下意识暼了陈进华一眼。
  陈进华向她投来疑惑的眼神。
  她赶忙解释道:“几个月前我娘家侄子不是和他父母闹矛盾呢,我就在京棉厂那片家属院给他找了个地方,最近关系缓和了不少,他就又回家住去了。”
  陈进华一时之间也没多想,倒是李桂兰好奇问道:“你咋不让他住你家来?浪费那个钱干啥?这屋子不是有多的?”
  冯蔓慌乱说道:“他不习惯住这边,男孩么,年纪大了就想离管他的人远点。”
  李桂兰点了点头也不再多问。
  冯蔓心里却七上八下的,也不想把人留下了。
  第413章 姜宝琴的信
  把李桂兰打发去给老太太擦身体了,冯蔓问陈进华:“她什么情况?”
  经过组织上筛选,李桂兰的政治背景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当初的事还是有点隐患,这人她不想留家里。
  陈进华说道:“她儿子前阵子为了保护厂里财产安全受了工伤,残废了,以后虽然厂子里给生活补贴,但现在家里确实比较困难。”
  是给他家挑的生活保姆,人员上他还是有选择权的,李桂兰家现在挺困难,他就挑了她过来。
  冯蔓没再说什么。
  心里隔应的慌,又不能无故把人赶走。
  得,婆母本来就年纪不小,谁知道还能活多久?等人死了,再把李桂兰打发走,以前那点事谁又能知道?
  大半个月过去,姜宝琴写给姜老三的信已经到了姜老三手上,奈何他识的字不多,大部分字他都不识得。
  姜跃华还没娶到媳妇,人又内向,地里没活公社还没安排去挖渠修路,天一冷就窝在家里看书。
  看着儿子闷闷的样子,姜老三觉得他没出息,但姜志飞两口子平常也不回家,找人读信,只能找自己这个儿子。
  “你过来读一下,看你妹在信上写的什么?”
  姜跃华接过信读了起来。
  “爸,宋明翰他不是人,回到首都后就嫌弃我是农村来的,在学校里和别的女大学生不清不楚,还对姜馨玉念念不忘,他多次想和我离婚,为了摆脱我,把我送到了津市精神病院。”
  还没读完,姜跃华拳头就捏起来了,“宋明翰是个王八蛋,他离了村里就不做人。把小妹欺负成这样,我去揍死他!”
  夏天姜玉珠回村的时候说了姜宝琴被送去了精神病院,那时候他听了一耳朵的谣言,村里人都在说姜宝琴有神经病,他问了他爸,要不要去看看。
  可家里不宽裕,路费数目都不小,他爸一口就拒绝了。
  “爸,我们去把小妹接回来吧。”
  再咋样那也是他亲妹妹,哪能不管呢?
  姜老三用手指关节敲了敲桌子,不耐说道:“继续读!听听她还说了啥。”
  要是让他去把她接回来,还是算了吧,之前问宋明翰要的钱还得留着给跃华娶媳妇,跃华要是娶不上,他也得再找个伴操持家里这一摊子,毕竟家里没个女人干家务事哪能行?这处处都要用钱,哪能浪费了去买火车票?
  闺女在精神病院里反正有饭吃,听姜玉珠那丫头说的宋明翰还得往医院里扔诊疗费,这有吃有喝的,不缺吃不缺穿的,还出来干啥?
  那丫头就是作的,也太死心眼了,离婚就离婚,离之前不能要一笔钱吗?要了钱之后还能再嫁一个,有啥大不了的呢,闹成那样被送去了精神病院,这下好了吧?
  姜跃华捏着拳头继续读:
  “在医院里我出不去,一大声说话就有人给我打针,还被其它发疯的病人伤过一次,这医院我是真的待不下去了,我没疯也要把我逼疯了。
  爸,你过来把我接回去,我们一起去找宋明翰算账,他姥爷名下有好几套院子,只要他愿意给一套,再给我哥安排好工作,我就答应和宋明翰离婚,以后再也不纠缠他。有了院子,咱们一家也能在首都安家了。”
  姜宝琴自己都没觉得写的前后矛盾、驴头不对马嘴,刚开始还说是宋明翰对不起她,和别的女人纠缠不清,后面又说再也不纠缠他。
  她知道她爸没那么在乎她,干脆用首都的院子和工作诱惑他来接她,还算有点脑子。
  信的最后是精神病院的地址。
  <divclass="contentadv">
  信读完了,父子俩陷入了沉默。
  姜老三吧嗒的抽着旱烟,觉得这闺女还是得接回来。
  原来那牛棚的于老头有很多房子,以前他真是没看出来啊,说他是个臭要饭的也有人相信呢。
  “你去把志飞两口子叫过来,咱们商量一下怎么把你妹接出来。”
  他是去给闺女“撑腰”的,当然是人越多越好。
  姜跃华点点头,随后问:“要不要给爷说一声?”
  姜老三瞪眼,“和他说啥?别多事,我让你干啥你就干啥。”
  给那老头子说了,那老头子会不想着跟他去首都享福?
  亲爹和二哥二嫂现在就会拍陈秀云的马屁,哪管他的死活?等他有了好日子过,他才不会管他们!
  姜跃华是姜老三家为数不多还有点良心的人,对自己小妹还有点感情,至于姜志飞和他媳妇,一听说能有一套首都的院子和首都的的工作,都摩拳擦掌的想去干一票大的。
  姜老三去找队长开介绍信。
  队长反问:“你们四个都要去?隔两天村里要安排挖渠了,不行,至少得留下两个人干活。你和姜跃华至少留一个,姜志飞家里也得出一人。”
  姜老三哭了,“我家宝琴现在可怜啊,我们得去给她撑腰啊…”
  姜老三哭的动情,队长却不为所动,每户必须得出一个人,这是规定,他们不干,他找谁补上去?哪家哪户愿意多出劳动力?
  姜志飞脑子活络,给他爸出了主意,出上几块钱找人替补不就行了?
  就算是三块钱,这活也是有人干的。
  于是姜老三要去首都给姜宝琴撑腰的消息传遍了大队。
  陈秀云还记得之前小闺女和她说了姜宝琴干的事,听到这消息后心里本能觉得不妥,第二天就花钱往华清打了电话。
  这年头的电话费很贵,陈秀云也不能一直耗着时长等姜馨玉本人去听电话,就让华清传达室里接电话的人把口信记下来,再去找姜馨玉告诉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