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212节
他一顿,清隽的眉眼间染上笑意,“你不提我都忘了,那就叫姜晏吧,也挺好听的。”
姓什么都是他的孩子。
就一间屋子,陈奕晚上住这也是拉着帘子打地铺,大白天的俩人更是做不了什么出格的事,门开着一条缝,王寡妇在外头听到话,直接推门进来了。
“你们要让孩子姓姜?”
看她婆婆皱着眉,姜馨玉以为婆媳战争要打响了,直起腰杆柔声反问:“有什么问题吗?”
婆母的反应出乎了姜馨玉的意料。
只见她摇头说道:“没问题,姓姜就姓姜,反正是我的孙子。”
陈进华不是没儿子么,就让他绝孙好了。
姜馨玉:“…?”
她婆母吃错药了?
关于姓什么不该是和她对抗到底吗?怎么轻易就妥协了?
其实王寡妇的心思非常简单。
她想,姓氏是传宗接代的,她凭啥给陈家传宗接代?人家又不稀罕她!
她当初是被卖给陈家的,给陈进华生个儿子还姓陈已经还了那恩情了,她孙子就不姓陈了。
不是儿子的姓都上了户口已定,她都想让他跟她姓王算了。
她这王姓也不好,爹娘不喜欢她,哥嫂不待见她,孙子姓王也不好,那就姓姜吧。
婆婆和老公答应的太过干脆,姜馨玉都懵了,她本来只是想拿捏一下他,毕竟从某方面来说,孩子随父姓,父亲会天然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可陈奕这人,对孩子的责任感确实不会拘泥于姓氏。
得,那行吧,就跟她姓吧。
万更了,厚脸求夸夸(≧≦)
第361章 凭她也配
碰到了意料之外的人,王寡妇没做足充分的心理准备,慌张之下只想逃跑。因为在陈家当童养媳的日子里,她从来都是卑微的。
她吃陈家的、喝陈家的,哥嫂还经常去陈家打秋风,婆母的谩骂,陈家其它人的鄙夷,都是她抬不起头的原由。
再见到陈家的人,哪怕过了这么多年,她好像依然是那个卑微的童养媳。后来养起的泼辣性子就像被戳破的气球,突然就瘪了。
当时她下意识逃了。
而另一个当事人陈启华,当天本是去华清找好友说话的,却没想到会碰到二十年没见过的人。
王素梅的面容他本来都快忘记了,过了这么多年,那张向来怯生生、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的脸庞突然在他脑海里清晰了起来,和已经有了岁月痕迹的那张脸融为一体。
陈启华去了女生宿舍楼,找他四妹陈秋华说看见王素梅的事,可陈秋华这会儿不在,他便自己回了家。
他是工业学院的副教授,一家都住在学校附近的院子里。
他回家洗了澡换了衣裳,直接去了京棉厂所属的大杂院那边。
他妈就喜欢大杂院热闹的环境,到地方时,果不其然的,老太太正在大杂院里和一群无所事事的妇女同志扎堆说话。
“老大你咋来了?”精神头不错说的唾沫横飞的老太太颠颠的跟在陈启华后头进了屋子。
陈德华的媳妇正在做饭,陈德华下班回了家正歪坐在椅子上抽着烟,他闭着眼睛一脸享受,看到大哥来了,微微坐正了些,语气却显得没那么尊重,“稀客,大哥咋来了?”
陈家几个兄弟姐妹,属陈德华最不上进,平日里烟酒都来,对事业没有任何追求,完全就是得过且过。
陈启华见不得他这个不上进的样子,督促了半辈子,没有一点成效,每回见他都心烦的很。
他把眼一撇,不看他这德行。
“妈,德华,我今天去华清,你们猜我见着谁了?”
陈德华不以为然的说道:“除了秋华,还能有谁?说话不卖关子显不出你是个能耐人是吧?”
陈启华瞪他,“不是秋华,是素梅!王素梅!”
老太太瞪大眼,“哪个王素梅?”不是她想的那个吧!
陈启华补充道:“就以前二弟的小媳妇,那个王素梅!自己跑了失踪了好多年那个!”
不等老太太追问,陈启华就把今天碰到王素梅的事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
话落,老太太勃然大怒,“我当她死在外面了,没想到又嫁了,还又生了个闺女!真是个不知检点的!”
比起王寡妇再嫁又给人生了孩子,她恨不能对方直接死了!她是她家卖给她们家的人,凭啥能自主再嫁?那不是背叛了进华吗?她咋敢!
不讲道理的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有错。
她不觉得当初想把王素梅卖掉有错,那是她家花粮食买回来的人,她想咋处理就咋处理。人死了她就不说什么了,她怎么能再嫁?
陈启华知道他妈不讲理了一辈子,说再多劝再多都没用,他自己也老大不小了,不想再和他妈着急上火,只用一句话就堵住了她接下来因愤恨要说出的难听话。
“妈,现在是新社会,您要再口无遮拦,把童养媳的事传到二弟的单位,就等着他再被调查吧。”
这个“再”字就很微妙了。
<divclass="contentadv">
过去因为老太太,陈进华是吃过亏的。
老太太还记得过去那个疯狂的时候,现在也不算安稳,她只好闭嘴,可胸腔里窝着一团火呐。
陈德华吹了一口烟气,无所谓的说道:“你看到她就看到呗,还值得大老远的跑过来说一趟,我看你工作就是太嫌了,闲的没事干。”
“妈你也是,都多少年了,再见到就当作不认识呗,难不成你还想和她叙叙旧?二哥可已经有老婆了,你是要把他家弄零散了?还是让二哥再多一个老婆?”
话说完,陈德华觉得挺有意思,哈哈哈的自己乐了起来。
陈启华忍无可忍,一手拍到了跟前的桌子上,瞪着陈德华。
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正形都没有。
人可以没出息,可以没能力,就是不能没品格。他这五弟一把年纪了,整个人就像他那永远挺不直的背一样没个正形。
陈德华撇撇嘴哼了一声。
一个家里穷的被卖掉在他家向来窝窝囊囊的童养媳而已,还值得再被提起?
在陈德华的记忆里,王素梅身躯瘦瘦,总是垂着头做活,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被骂两句就缩着膀子,活像是地里被霜打了的菜苗,低微又不起眼。
老太太比陈启华更气,大着嗓门吼道:“给老娘闭住你的嘴。”
就王素梅那样的,不是年轻的时候长的还成,不是她家孩子太多,娶媳妇要费钱,她才不会让她和二儿子成为一家。
凭她也配?
陈德华被骂一通,心里不顺,站起身对着自己大哥翻了个白眼,“你来干啥的?专门让咱妈生气的?一把年纪了就会找事,真是没事找事。这事和我们说的着吗,你该去找二哥说。”
陈启华已经后悔了。
他不该来啊。
他妈从来就没喜欢过王素梅,他这一提起,他妈只有生气的,指不定还会给王素梅添麻烦。
可是乍然碰到人,他第一反应就想告诉家里人。
老太太警告的看了屋里人一眼,威胁道:“你们谁也不能和进华提起她,敢提,看我咋收拾你们。”
老太太知道她二儿子有一副厚道心肠,这家里的亲戚甭管亲疏远近,只要求上门帮忙的,他基本都帮了。
他娶冯蔓之前就对王素梅的失踪耿耿于怀,要是知道她出现在首都,俩人还不得有啥牵扯?
再有,当年王素梅逃跑失踪,她二儿子回来后从别人那听说了她要把人卖掉的事,母子两人本就有隔阂,这要是再让他瞧见了人,不是又把旧事翻出来了?
老太太年纪不小,头脑现在是很清明的。
她拉着脸想,明天就去华清找陈秋华,打听打听王素梅为什么会出现在华清,最好能问到王素梅现在的住处,她非得去她家里把人狠狠骂一顿才解气。
第362章 上门提亲
陈进华的亲娘摩拳擦掌的要打听清楚王素梅的情况,胸腔里憋着一口气夜里睡不着觉。
另一边,姜馨玉家租来的的小屋里,王寡妇同样辗转难眠。
一间不大的屋里,睡觉的地方由帘子一分为二,陈奕躺在地铺上,姜馨玉和婆婆小孩挤在一张双人床上。
婆婆翻来覆去,床也发出轻微声响,姜馨玉睡不着,也翻了个身。
寂静的夜色中,王寡妇突然开口:“要是有人去学校找你们…”
话说到一半就没了动静。
陈奕脑子里都是最近的研究内容,被打断后回过神来,小声清了清嗓子,“妈放心,我不会认他的。”
他想,这么多年来,王寡妇的世界里只有儿子,她应该是害怕儿子被抢走。
他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父母之于子女,子女之于父母,虽有断不了的亲缘关系,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成年之后,本该有自己的生活。就像他从前的父母,关心他却不干涉过多,但现在的妈不同,她的世界里人不多,他作为最重要的那个,本该给她安全感。
姜馨玉翻了个身也说道:“妈,快睡吧,别想那无关紧要的人。”
她搞不懂婆母今天的作态,活生生是像欠了别人东西,不然跑什么呀?
王寡妇心里很乱,听过儿子儿媳的话后,她肚子里的话转了一圈又全都咽了回去,“睡吧。”
夜深人静,她想了不少,回想起白天自己那副落荒而逃的样子,觉得丢人极了。
她为什么要跑呢?她王素梅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她咋就跑了呢?
王寡妇悔的把脸埋进了枕头里。
五里桥大队。
周齐和他爸周平昨个在天擦黑时到了公社,晚上不是上门的时候,便在公社招待所开了房先住下。
姜玉珠先去了一趟公社初中,知道她妈和小川假期最近都在大队后才往家走。
小川的个头比起一年前蹿高了不少,他手上提溜着一兜田鸡进了院门,嘴上说着:“馨玉姐就爱吃田鸡,不知道首都有没有这东西。”
姓什么都是他的孩子。
就一间屋子,陈奕晚上住这也是拉着帘子打地铺,大白天的俩人更是做不了什么出格的事,门开着一条缝,王寡妇在外头听到话,直接推门进来了。
“你们要让孩子姓姜?”
看她婆婆皱着眉,姜馨玉以为婆媳战争要打响了,直起腰杆柔声反问:“有什么问题吗?”
婆母的反应出乎了姜馨玉的意料。
只见她摇头说道:“没问题,姓姜就姓姜,反正是我的孙子。”
陈进华不是没儿子么,就让他绝孙好了。
姜馨玉:“…?”
她婆母吃错药了?
关于姓什么不该是和她对抗到底吗?怎么轻易就妥协了?
其实王寡妇的心思非常简单。
她想,姓氏是传宗接代的,她凭啥给陈家传宗接代?人家又不稀罕她!
她当初是被卖给陈家的,给陈进华生个儿子还姓陈已经还了那恩情了,她孙子就不姓陈了。
不是儿子的姓都上了户口已定,她都想让他跟她姓王算了。
她这王姓也不好,爹娘不喜欢她,哥嫂不待见她,孙子姓王也不好,那就姓姜吧。
婆婆和老公答应的太过干脆,姜馨玉都懵了,她本来只是想拿捏一下他,毕竟从某方面来说,孩子随父姓,父亲会天然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可陈奕这人,对孩子的责任感确实不会拘泥于姓氏。
得,那行吧,就跟她姓吧。
万更了,厚脸求夸夸(≧≦)
第361章 凭她也配
碰到了意料之外的人,王寡妇没做足充分的心理准备,慌张之下只想逃跑。因为在陈家当童养媳的日子里,她从来都是卑微的。
她吃陈家的、喝陈家的,哥嫂还经常去陈家打秋风,婆母的谩骂,陈家其它人的鄙夷,都是她抬不起头的原由。
再见到陈家的人,哪怕过了这么多年,她好像依然是那个卑微的童养媳。后来养起的泼辣性子就像被戳破的气球,突然就瘪了。
当时她下意识逃了。
而另一个当事人陈启华,当天本是去华清找好友说话的,却没想到会碰到二十年没见过的人。
王素梅的面容他本来都快忘记了,过了这么多年,那张向来怯生生、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的脸庞突然在他脑海里清晰了起来,和已经有了岁月痕迹的那张脸融为一体。
陈启华去了女生宿舍楼,找他四妹陈秋华说看见王素梅的事,可陈秋华这会儿不在,他便自己回了家。
他是工业学院的副教授,一家都住在学校附近的院子里。
他回家洗了澡换了衣裳,直接去了京棉厂所属的大杂院那边。
他妈就喜欢大杂院热闹的环境,到地方时,果不其然的,老太太正在大杂院里和一群无所事事的妇女同志扎堆说话。
“老大你咋来了?”精神头不错说的唾沫横飞的老太太颠颠的跟在陈启华后头进了屋子。
陈德华的媳妇正在做饭,陈德华下班回了家正歪坐在椅子上抽着烟,他闭着眼睛一脸享受,看到大哥来了,微微坐正了些,语气却显得没那么尊重,“稀客,大哥咋来了?”
陈家几个兄弟姐妹,属陈德华最不上进,平日里烟酒都来,对事业没有任何追求,完全就是得过且过。
陈启华见不得他这个不上进的样子,督促了半辈子,没有一点成效,每回见他都心烦的很。
他把眼一撇,不看他这德行。
“妈,德华,我今天去华清,你们猜我见着谁了?”
陈德华不以为然的说道:“除了秋华,还能有谁?说话不卖关子显不出你是个能耐人是吧?”
陈启华瞪他,“不是秋华,是素梅!王素梅!”
老太太瞪大眼,“哪个王素梅?”不是她想的那个吧!
陈启华补充道:“就以前二弟的小媳妇,那个王素梅!自己跑了失踪了好多年那个!”
不等老太太追问,陈启华就把今天碰到王素梅的事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
话落,老太太勃然大怒,“我当她死在外面了,没想到又嫁了,还又生了个闺女!真是个不知检点的!”
比起王寡妇再嫁又给人生了孩子,她恨不能对方直接死了!她是她家卖给她们家的人,凭啥能自主再嫁?那不是背叛了进华吗?她咋敢!
不讲道理的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有错。
她不觉得当初想把王素梅卖掉有错,那是她家花粮食买回来的人,她想咋处理就咋处理。人死了她就不说什么了,她怎么能再嫁?
陈启华知道他妈不讲理了一辈子,说再多劝再多都没用,他自己也老大不小了,不想再和他妈着急上火,只用一句话就堵住了她接下来因愤恨要说出的难听话。
“妈,现在是新社会,您要再口无遮拦,把童养媳的事传到二弟的单位,就等着他再被调查吧。”
这个“再”字就很微妙了。
<divclass="contentadv">
过去因为老太太,陈进华是吃过亏的。
老太太还记得过去那个疯狂的时候,现在也不算安稳,她只好闭嘴,可胸腔里窝着一团火呐。
陈德华吹了一口烟气,无所谓的说道:“你看到她就看到呗,还值得大老远的跑过来说一趟,我看你工作就是太嫌了,闲的没事干。”
“妈你也是,都多少年了,再见到就当作不认识呗,难不成你还想和她叙叙旧?二哥可已经有老婆了,你是要把他家弄零散了?还是让二哥再多一个老婆?”
话说完,陈德华觉得挺有意思,哈哈哈的自己乐了起来。
陈启华忍无可忍,一手拍到了跟前的桌子上,瞪着陈德华。
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正形都没有。
人可以没出息,可以没能力,就是不能没品格。他这五弟一把年纪了,整个人就像他那永远挺不直的背一样没个正形。
陈德华撇撇嘴哼了一声。
一个家里穷的被卖掉在他家向来窝窝囊囊的童养媳而已,还值得再被提起?
在陈德华的记忆里,王素梅身躯瘦瘦,总是垂着头做活,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被骂两句就缩着膀子,活像是地里被霜打了的菜苗,低微又不起眼。
老太太比陈启华更气,大着嗓门吼道:“给老娘闭住你的嘴。”
就王素梅那样的,不是年轻的时候长的还成,不是她家孩子太多,娶媳妇要费钱,她才不会让她和二儿子成为一家。
凭她也配?
陈德华被骂一通,心里不顺,站起身对着自己大哥翻了个白眼,“你来干啥的?专门让咱妈生气的?一把年纪了就会找事,真是没事找事。这事和我们说的着吗,你该去找二哥说。”
陈启华已经后悔了。
他不该来啊。
他妈从来就没喜欢过王素梅,他这一提起,他妈只有生气的,指不定还会给王素梅添麻烦。
可是乍然碰到人,他第一反应就想告诉家里人。
老太太警告的看了屋里人一眼,威胁道:“你们谁也不能和进华提起她,敢提,看我咋收拾你们。”
老太太知道她二儿子有一副厚道心肠,这家里的亲戚甭管亲疏远近,只要求上门帮忙的,他基本都帮了。
他娶冯蔓之前就对王素梅的失踪耿耿于怀,要是知道她出现在首都,俩人还不得有啥牵扯?
再有,当年王素梅逃跑失踪,她二儿子回来后从别人那听说了她要把人卖掉的事,母子两人本就有隔阂,这要是再让他瞧见了人,不是又把旧事翻出来了?
老太太年纪不小,头脑现在是很清明的。
她拉着脸想,明天就去华清找陈秋华,打听打听王素梅为什么会出现在华清,最好能问到王素梅现在的住处,她非得去她家里把人狠狠骂一顿才解气。
第362章 上门提亲
陈进华的亲娘摩拳擦掌的要打听清楚王素梅的情况,胸腔里憋着一口气夜里睡不着觉。
另一边,姜馨玉家租来的的小屋里,王寡妇同样辗转难眠。
一间不大的屋里,睡觉的地方由帘子一分为二,陈奕躺在地铺上,姜馨玉和婆婆小孩挤在一张双人床上。
婆婆翻来覆去,床也发出轻微声响,姜馨玉睡不着,也翻了个身。
寂静的夜色中,王寡妇突然开口:“要是有人去学校找你们…”
话说到一半就没了动静。
陈奕脑子里都是最近的研究内容,被打断后回过神来,小声清了清嗓子,“妈放心,我不会认他的。”
他想,这么多年来,王寡妇的世界里只有儿子,她应该是害怕儿子被抢走。
他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父母之于子女,子女之于父母,虽有断不了的亲缘关系,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成年之后,本该有自己的生活。就像他从前的父母,关心他却不干涉过多,但现在的妈不同,她的世界里人不多,他作为最重要的那个,本该给她安全感。
姜馨玉翻了个身也说道:“妈,快睡吧,别想那无关紧要的人。”
她搞不懂婆母今天的作态,活生生是像欠了别人东西,不然跑什么呀?
王寡妇心里很乱,听过儿子儿媳的话后,她肚子里的话转了一圈又全都咽了回去,“睡吧。”
夜深人静,她想了不少,回想起白天自己那副落荒而逃的样子,觉得丢人极了。
她为什么要跑呢?她王素梅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她咋就跑了呢?
王寡妇悔的把脸埋进了枕头里。
五里桥大队。
周齐和他爸周平昨个在天擦黑时到了公社,晚上不是上门的时候,便在公社招待所开了房先住下。
姜玉珠先去了一趟公社初中,知道她妈和小川假期最近都在大队后才往家走。
小川的个头比起一年前蹿高了不少,他手上提溜着一兜田鸡进了院门,嘴上说着:“馨玉姐就爱吃田鸡,不知道首都有没有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