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20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直言道:“老师,你知道我和姜宝琴关系不好,我租了您的房子,她不得不满意?”
  于教授拉着脸哼了一声,“我的房子我想怎么处理都行,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你要住就住,一个月五块钱,不住就算了。”
  “你这个女同志,心眼倒是不少。”
  姜馨玉辩解:“我这是怕您家庭不和睦。”
  于锡岭又臭着脸哼了一声,“我看你英语水平不错,有没有兴趣翻译书籍,锻炼锻炼自己?”
  姜馨玉应的很快,“可以呀,不过还得您指导指导。”
  于教授满意点点头,“你去借《傲慢与偏见》,翻译几章先拿来我看看。”
  过去十年里,翻译工作者被打为te、务,国内的翻译事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翻译的发展基本停滞。如今大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还属“大课”范畴,出版社的翻译事业也悄摸摸低调的捡了起来。
  于教授不为挣钱,就为了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接了一些书籍的翻译。
  翻译的工作是长期的,也不是他一个个体就能完成的,让姜馨玉借书翻译,完全是为了锻炼她。
  姜馨玉现在学习的劲头也挺足,再拾起英语,她才发现她过去的英语水平可以提的更高。
  于教授愿意给她们租房子是好心,新南院的房子也非常合适,可有姜宝琴在,那房子她就不考虑了。
  这事她和陈奕提了一嘴,陈奕和她意见一致,院子再合适,和姜宝琴那种人牵扯上关系,还不够麻烦的。
  六月初,陈奕跟着同学徐磊去看了大杂院里“出租”的一间屋子。
  这大杂院本该是一个两进的院子,里头大概有二十多间住房,一个院子里挤了百十来号人。
  徐磊是本地人,他家住的大杂院就在周围不远处,悄摸摸打听到了这个院子里有一家有意往外出租换点补贴的。
  所谓出租,也是偷偷摸摸的,对外得说是亲戚借住。
  “屋子是有点小,还是他家两个姑娘都出嫁了才腾出这么一间小屋子,如果不出租,家里人也能把它住满。”
  徐磊说的小给了陈奕心里准备,却没想到屋子能小成那样!
  那间屋子是屋舍前头盖的“违规建筑”,房顶看起来也不结实,主料应该是芦苇、白灰、麻刀之类的。
  这“违规建筑”不光看起来不结实,空间还小,他家的猪圈都比这间屋子大三倍有余。
  “这屋子冬天透风、夏天漏雨是寻常,我们这边每一家都是这样的,不过比起你在新南院那边看的房子,便宜了不少,一个月就三块钱。而且,大家伙都热情,邻里关系都还行。”
  徐磊觉得这房子还成,以后陈奕妈来了带着孩子住这完全住的下。
  是的,这时候的首都房租价格就是这么便宜,可以说全国各地的房租价钱都差不了多少。
  陈奕说要考虑考虑,和房东告别后出了大杂院才长出一口气。
  他没住过这么逼仄的屋子,这屋子也不是他期待的样子,比他家队里带着猪圈的房子还不如。
  徐磊道:“要不要租得赶紧决定,我们这边屋子可紧俏的很,一家好多口都挤在一起,房子根本不够住。”
  “我回去找她商量商量。”
  陈奕出来看房子了,姜馨玉在图书馆给安娜尔补习英语。
  他回来就直接去图书馆找她了。
  安娜尔见他来了,有眼色的换了张桌子。
  姜馨玉把最新一期的期刊展开给他看,那一页正好是他的论文。
  陈奕面色淡淡,并不意外,那篇论文是那位教授审核过的。他把书推到一边,把今天看房的情况说了。
  <divclass="contentadv">
  首都的房子不好找,俩人现在算是有两套备选,新南院老夫妻的房子因为他们的儿子感觉挺麻烦的,于教授的房子倒是没别人住,但有姜宝琴,俩人就没考虑过。
  “下周末我和你一起去看看吧。”
  徐磊介绍的大杂院缺点很明显,路途上得坐两站公交车,房子也小的很,可比起那两套来,好像也可以考虑考虑。
  盛夏将至,校园里已有蝉鸣虫叫,俩人慢悠悠的走在微黑的夜色下。
  孩子在肚子里活动胳膊腿,她赶忙拉起他的手贴在肚子上。
  “感觉到了吗?”
  “她踢的疼吗?”
  俩人同时开口。
  姜馨玉摇摇头,“不疼,有点痒。”
  小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俩人坐在石凳上,周围没人,姜馨玉就把腿伸到了他腿上让他揉一揉。
  最近她的脚有点浮肿,半夜还抽过一回筋。
  “你说妈她们在家干什么呢?等她过来了,没有粮食关系,以后咋吃饭?”
  他笑了笑,“这你不用担心,等考完试我就回去,我走前就让丁长海帮我们存些粮食了,等我回去带够吃到年底的,妈在这边住着没什么问题。”
  只要有粮,在哪都不用担心。
  最近的五里桥大队并不平静。
  五月初时袁家的小子被他们大队那片的野狗咬了,大人都觉得没事,但袁家老太太却想了个损主意。都知道陈秀云家有狗,把被狗咬赖到陈秀云家的狗身上,还能讹一笔。
  陈秀云现在在公社教学,小川也去了公社读书,平日里俩人一周也回不去几次,家里的牲畜大部分还是王寡妇给喂的。
  袁家人找上门后,王寡妇和村里要好的妇女同志把人给赶走了,又把陈秀云院里的小黑牵回了自家院里。
  这狗虽然是牲畜,但养久了也是家里的一份子,王寡妇知道她儿媳喜欢这条狗,也怕袁家人缺德干出啥坏事。
  没过个把星期,袁家人又集结了他们村十来个人讨要说法,因为袁家的小子死了。
  小孩被咬了没事还好,人死了,可就是大事了。
  可关键是陈秀云不在家,小黑连院门都没出过,又咋跑到外村去咬人?
  人死了,袁家那边的人可不让王寡妇抵赖,她们非要讨个说法。
  没过两天,他们村又有人被咬了,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咬人的是村附近的野狗。
  野狗不止霍霍了一个村子的人,周围的村都有被咬的。
  袁家小子是死于破伤风,才发作的这么快。
  可那野狗有狂犬病,被咬的人也打不到狂犬疫苗,陆陆续续又有人因为破伤风死了,就算还没死的,也怕活不了多久了。
  村里人不知道是咋回事,反正是知道了被疯狗咬会死!
  队领导们组织人手去打狗,在村里跑着的,都没逃脱被打死的命运。
  王寡妇就去自留地干了一会儿活,回来就见小黑嘴上都是血的躺在院里,眼珠子一动不动的,瞳孔都涣散了。
  隔壁冯大山的婆娘刘彩凤手上还拿着棍,哼道:“留着也是祸害,我帮你解决了。”
  第346章 村里事
  狗栓在院里,去地里干活的功夫就被邻居弄死了,王寡妇气的把菜篮一扔拿着笤帚就去抽刘彩凤这贱婆娘。
  狗以后她没打算撒开,就好好拴在猪圈旁边,不能出去自然咬不了人,这贼婆娘咋还能进她家院里把狗打死?
  愤怒之下的王寡妇战斗力爆表,刘彩凤被狠狠收拾了一顿,脖子上都是指甲条子,脸上也青了。
  打了人王寡妇还是不解气,拿着棍子冲进了她家,在冯家人没反应过来之前,把冯家的两只母鸡全扪死了。
  “养鸡干啥,喂着也是浪费粮食!”王寡妇气的呼哧呼哧的。
  不把刘彩凤心疼死,这贼婆娘被打一顿心里也不痛不痒的。
  刘彩凤确实心疼的要死,她男人冯大山也黑了脸。
  “你太过分了吧!”
  “我有你婆娘过分?她把我家的狗打死了,你在这边没听到?”
  冯大山被堵的说不出话来。
  疯狗咬了人,人就得死,隔壁院里养着一条大狗,哪天跑出来把孩子给咬着了,那多吓人?也是基于这层考虑,刘彩凤提着棍子打狗他没意见。
  刘彩凤不干啊,母鸡下的蛋是家里的收入,等老的下不出蛋了家里才舍得杀了吃,王寡妇把家里的鸡全弄死了,就是要她的命。
  打又打不过,刘彩凤选择哭着去找新队长和书记告状。
  原来的队长和书记都调去公社了,新上任的书记和队长还是公社直接任命的,都相对年轻些,在学历上,一个初中毕业,一个高中毕业。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刘彩凤不觉得她打死别人家的狗有啥问题,王寡妇觉得自己是一报还一报,要想惩罚她,那刘彩凤得先受惩罚。
  新上任几个月的队领导们上任后处理的最多的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矛盾,真是没把人烦死。
  作为省状元的妈,王寡妇现在在村里走到哪别人都会给她些面子,况且这事本来就是刘彩凤先犯贱。
  村里组织人手打狗,可没让大家伙跑到别人家里打死拴着的狗。
  之前开会都说了,以后但凡谁家院里的狗跑到村里,不管有病没病、咬人不咬人,一律打死,不然出了事,谁负责任?
  刘彩凤办的这事是私自把别人的财产给弄死了,别人弄死她家的,那是一报还一报,她家活该。
  偏心不能太明显,王寡妇也被教育了一顿。
  刘彩凤不乐意,说领导偏心,王寡妇要是不陪她俩下蛋的母鸡,她就去派出所告公安。
  这种事闹到派出所,那不是闹笑话?队领导也觉得自己没威信,不快的说道:“行,你去告,看看人公安会不会让你先赔别人家的狗。”
  王寡妇骂道:“你想让我赔你家的鸡,先把我家的狗赔回来,我不要别的狗,就要小黑活过来。”
  刘彩凤憋屈的想哭,想挠死王寡妇这个心黑的人,眼见没法,只好骂骂咧咧哭哭啼啼的走了。
  王寡妇也不爽,回去看到小黑的尸体还在院里躺着,拿起铁锹就要去外头挖坑。
  “王寡妇,这狗你要埋了?别废那事了,看它身上肉不少,不如给大家伙分了吃了。”
  过去饥荒的时候,村里的狗能被吃绝种,现在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回猪肉,吃狗肉也挺不错,算是改善生活条件了。
  <divclass="contentadv">
  王寡妇破口大骂,骂完后补充道:“人被狗咬了为啥会死?还不是身上带着病!还想吃狗肉,就不怕染上病!”
  她这么说也是怕她把狗埋了还有那嘴馋的把狗挖出来吃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