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97节
蹬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庙西大队,宋桂芳说道:“先去我家喝点水。”
宋桂芳也有几个月没回娘家了。
她娘家的篱笆墙边长了一圈芦苇,她娘家人这会大部分都在地里,倒是有小孩在门口玩泥巴。
小孩见到宋桂芳很惊喜,大声喊“姑姑”。
在宋桂芳家修整了后,三人前后去了那三个学生的家里,家里都没人,应该是去上工了,于是三人又去地里。
庙西大队的土地坡地较多,产量不怎么高,也没有小河什么的,就南边有一个水塘。
这一看就对比出来了,五里桥大队经流的那条河是社员们丰收的关键,那条河还被挖出了几条小蕖,不下雨的时候,社员们给田里浇水还是有些方便的。
靠天吃饭的时代地理环境是真的能决定一个地方的贫穷富贵。
庙西大队的不少人都认识宋桂芳,有热心的婶子问了三人来干啥的后给三人指路。
“张丽霞,你这学期咋不去报道了?这孩子是谁的?”
问话的是宋桂芳,这是她娘家所在的大队,她土生土长的地方,由她带头张口问是再合适不过的。
罗远压根觉得来也是白来,但凡能上就都继续上学了,他们这些老师也不能帮他们出钱,也给不了什么帮助,仅仅靠嘴皮子,哪能说动这些人。
张丽霞怀里还用布兜勒着一个婴儿,娃挂在身上还在劳作。
张丽霞一张脸黑黑的,头发还蓬乱着,她微微垂着头说道:“这是我小侄子,我嫂子生孩子大出血,人没了,孩子没人带,宋老师,我以后都不会去学校了。”
宋桂芳半响没话说,“你嫂子在家里生的?没去卫生队就没让村里的大夫看看?”
张丽霞点了点头,“卫生队太远了,来不及送去,嫂子上工时就肚子疼…”
张丽霞说完,他哥接话道:“哪那么娇贵,不都在村里生的,去啥卫生队,她就是运气不好。”
姜馨玉心里非常震撼,这年代的女性生孩子真是在鬼门关里走一遭啊,照这位张同学和他哥说的话,她嫂子差点就生在地头了。
张丽霞她爸妈提着工具到了近前,三个人的脸被太阳晒的红中泛黑,汗珠在脸上挂着,手上都是老茧,皮肤异常粗糙,身上的衣裳都是用土布做的,破破烂烂的,仿佛一扯就碎了。
“桂芳啊,不是我们不想让丽霞去上学,家里娃娃没人看着,今年收成也不好,实在是负担不起。”张丽霞她妈苦哈哈的说道。
村里不少女娃顶多上个小学毕业,他们能把张丽霞送去上初中已经是不容易的了,他们也想让张丽霞上到初中毕业,可不是发生变故了吗?那还能咋办呢?
也不是上学的几块钱都拿不出来,主要是这个奶娃娃没人看,除了这一个娃娃,上头还有四个半大的小孩。要是专门留一个人在家看孩子,那挣的工分就更少了。
宋桂芳:“这么小的孩子别在地里晒坏了。”
张丽霞他哥说道:“她就带着孩子再干一会儿,半中午就回去了,半下午再来,不碍啥事。”
姜馨玉对这样的事无话可说,眉头微皱的三人去找下一位。
剩下的两个学生,女学生家里倒是没出啥事,不过是新进门的嫂子一副尖酸刻薄的样,不让小姑子再去上学浪费钱,让她的话说,会认字就得了,回家上工帮上几年忙,就能挣钱了。
比起那位张丽霞同学,姜馨玉三人一致认为这位劝说这位女同志的家人让她去上学有希望。
“叔,婶儿,你们要是让孩子早早回来上工,那以后只能在地里刨食,可改不了命,我家也穷,我也是女娃,我妈让我上到高中毕业,我现在就成了公社学校的老师。”
有陈秀云娘家的补贴,家里还偷偷做着小生意,姜馨玉家其实不穷,在五里桥大队算是过的好的了,但现在劝人么,当然要这么说。
“上什么上,上了学以后也是别人家的人,上学有啥用?”
说话的是女学生的嫂子。
姜馨玉都服了这女人了,女学生爹妈都没开口,属她蹦哒的最欢,“咋,你自己在地里刨食,也见不得小姑子去上学是吧?”
“我家的事关你们啥事,有本事你给她出钱出粮,不然别在这胡咧咧,净耽误我们干活。她识几个字就不错了,俺还大字不识呢,上了学又能咋的,还能进城不成?要是上了学的都能进城,大家伙都把孩子送去学校了。”
姜馨玉就这样被怼回来了。
这要是放在她从前生活的时代,她不信有人能理直气壮的说出这种话。
姜馨玉蹲一边默默生气去了,罗远和女同志的父母说着话。
“宋姐,你们这村里去公社上学的人不多,你咋上到高中毕业的?”
姜馨玉问这话纯属好奇,没想冒犯宋桂芳。
宋桂芳也蹲在她旁边说道:“我们村没有小学,要上小学得去隔壁的中心小学上,我上完小学的时候我爸后娶了一个,本来也不让我继续上的,但是我大哥是军人,寄回家的信中表明,要是不让我继续上,寄回家的津贴就少一半,这我才能继续上学。等了高中毕业,也是我哥给我找的关系让我进的学校。”
因为后娘对她不咋的,工作后她就很少回家了,每月顶多是把工资送回来一半,等结婚后,她婆家也不喜欢她经常回娘家生怕她给娘家钱或者什么补贴,除了逢年过节,她回来的更少了。
姜馨玉到了这个年代后心里不是埋怨过,难缠的李老太,恶心人的张凤梅,这些极品真心恶心人。
可陈秀云同志这位母亲她是真的无话可说,她让三个闺女都上了高中,对三个闺女都很好,她的思想和这里大部分的妇女同志相比,真的很开明,此时她由衷的庆幸有这样一位母亲。
俩人说着话,罗远废了半天口水,也铩羽而归。
那位女同志的嫂子真的不是好惹的,人家自有一套逻辑,并且深信不疑,在她婆家看起来挺厉害,她说话,她公婆都不反驳的。
罗远抹汗后摊了摊手,无语说道:“没辙了,软硬不吃,走吧,去找最后一个。”
第168章 责任感
至于最后一个男学生宋亚辉,就让姜馨玉三人意外了,这位纯粹是觉得上学好难,数学好难,学不会,姜馨玉还不知道他的成绩,宋桂芳作为班主任还是清楚的。
三人找到宋亚辉时,他灰头土脸却兴高采烈的带着一群小屁孩从林带里出来,一副孩子王的样子,手里抓着一个伤了腿的兔子,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
姜馨玉心里有点气,刚才那两个女生明显都想继续上学,不过是碍于家里的情况才不能继续上。
而这位宋同学,这副没心没肺一心只有玩的样子看起来可太让人不顺眼了。
宋桂芳作为宋亚辉的班主任,生气的扬声喊了人。
宋亚辉看到老师,还是下意识气短的,毕竟在学校里调皮捣蛋,他没少被老师训。
宋桂芳直接把人揪到了他父母跟前,“叔,婶儿,他不愿意上学你们就由着他?”
宋亚辉爹娘说道:“我们让他去学校,他不去,说打死也不去,学不会,我们咋整?”
宋亚辉叫道:“太难了,我压根就学不会,我就不是那块料啊!”
姜馨玉多少是带点气的:“你不是上学的料你是什么料?掏粪的料啊?”
初中的知识都学不会,她觉得他压根就没把学习放心上。
罗远都被姜馨玉逗笑了。
宋亚辉看到不认识的姜馨玉,挠了挠头实诚的说道:“掏粪其实我也不怎么行。”
“那你干什么行?”
宋亚辉认真想了想,晃了晃手里的兔子,“逮兔子我可以的,掏野鸡蛋也行,捉田里更行。”
“那你以后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姜馨玉一脸严肃的问。
宋亚辉不过十三岁,他此时歪了歪头抹了抹头上的汗说道,“长大以后讨个媳妇,生孩子,下地挣工分啊。”
姜馨玉觉得,可能问农村的男娃以后想干什么,他们大部分可能都会给出宋亚辉这样的答案。
他们没有见过外面广袤的天地,精神思想和物质上双重的贫瘠导致他们好像活着就是为了讨个媳妇生孩子传宗接代。这是时代造就的,想要扭转也得靠社会的发展。
宋亚辉瞟了一眼姜馨玉,问宋桂芳:“宋老师,她是谁?我以前怎么没见过?”真是怪漂亮的,他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比谢老师还漂亮,还怪让人新鲜的。
宋桂芳对宋亚辉几人说道:“这是学校新来的老师,姓姜,教数学物理化学的。”
姜馨玉面色严肃的对宋亚辉说道:“下个星期你必须去学校报道。”
宋亚辉挠着头别别扭扭的说道:“可是我学不会啊。”
姜馨玉都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责任感,“我会把你教会!只要你用心学!”
她心里是憋着气的,她本来只把这一年去学校当教师当作过渡,有工资拿还方便复习,当然,她会好好上课教学生的。可今天的所见所闻再次突破了她对这个年代的认知,和她从前接受的教育、养成的理念很有冲突,她突然就多了几分身为老师的责任感。
宋亚辉踌躇片刻后点了头,“那行吧。”
看在新老师这么漂亮的份上,他勉强努力一把。
宋亚辉爹娘都觉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前几天他们咋追着这臭小子打,跑了二里地他都不去上学,现在倒是松口了。
“以后我们亚辉就麻烦你们了。”
姜馨玉一脸认真,“麻烦什么,半大的小子不去上学还能干嘛?上了学以后才有机会进城。”
和宋亚辉的父母分开后,宋桂芳又带着俩人回她娘家喝了口水。
她继母正在做饭,也没提让宋桂芳留在家里吃顿饭再走,可见关系也很一般了。
三个学生今天算是劝动了一个,也不算无功而返。
宋桂芳对自己生长的地方还是很熟的,带着俩人去摘了野生的花椒和红枣。
姜馨玉家院里的红枣也能吃了,不过这东西她也不嫌少,晒干后能吃好久,做成红枣糕也能换钱。
昨个晚上宋桂芳就特地交代两人带上布兜,指不定在路上还能摘点东西回来。
除了红枣和花椒,半道上往里走半里到了矮山脚下,竟然还有两棵野生的板栗树,树可不小,枝繁叶茂的接了不少果,看起来有不少年头了。
姜馨玉高兴坏了,只恨自己带的布兜不够用,这东西她可以做成板栗糕,也可以炖鸡吃,弄个糖炒栗子当零嘴也是非常不错的,就算不放糖,这东西自己本身也有甜味,煮起来也香的很。
罗远上了树,从上往下扔,俩人捡的不亦乐乎。
“宋姐,这周遭还有什么没有?”
姜馨玉期盼着野生苹果树和梨子树,多摘些回去放起来能吃挺久。
宋桂芳摇头说道:“再往大队东边走,那边倒是有几棵苹果梨子树,不过年年还没熟透就被人摘完了。”
罗远被毛栗子扎的手心都红了,看着三个布兜都装满了,从树上跳下来,拍了拍身上。
把布兜绑好后,三人继续启程。
宋桂芳家是前进大队的,罗远要回公社,姜馨玉和罗远把宋桂芳送到前进大队,她家里人都去上工了,两人在她家喝了水,就着咸菜吃了杂粮饼子才返回继续走。
在一个岔路口,姜馨玉和罗远挥了挥手,往五里桥大队的方向走。
她今天算是满载而归,到了家就先分出一兜板栗给陈奕家送去。
陈奕正满头大汗的在院里的小屋铺地砖呢,身上还搞了不少灰,王寡妇倒是不在。
她叽叽喳喳把今天的情况一通说,又道:“那树上还有不少板栗,我们要不要去再拽些回来。”
陈奕说道:“等我忙活完,带着小川一起去。”
整个公社的村落他都去过,她说的地方他还是能找到的。
宋桂芳也有几个月没回娘家了。
她娘家的篱笆墙边长了一圈芦苇,她娘家人这会大部分都在地里,倒是有小孩在门口玩泥巴。
小孩见到宋桂芳很惊喜,大声喊“姑姑”。
在宋桂芳家修整了后,三人前后去了那三个学生的家里,家里都没人,应该是去上工了,于是三人又去地里。
庙西大队的土地坡地较多,产量不怎么高,也没有小河什么的,就南边有一个水塘。
这一看就对比出来了,五里桥大队经流的那条河是社员们丰收的关键,那条河还被挖出了几条小蕖,不下雨的时候,社员们给田里浇水还是有些方便的。
靠天吃饭的时代地理环境是真的能决定一个地方的贫穷富贵。
庙西大队的不少人都认识宋桂芳,有热心的婶子问了三人来干啥的后给三人指路。
“张丽霞,你这学期咋不去报道了?这孩子是谁的?”
问话的是宋桂芳,这是她娘家所在的大队,她土生土长的地方,由她带头张口问是再合适不过的。
罗远压根觉得来也是白来,但凡能上就都继续上学了,他们这些老师也不能帮他们出钱,也给不了什么帮助,仅仅靠嘴皮子,哪能说动这些人。
张丽霞怀里还用布兜勒着一个婴儿,娃挂在身上还在劳作。
张丽霞一张脸黑黑的,头发还蓬乱着,她微微垂着头说道:“这是我小侄子,我嫂子生孩子大出血,人没了,孩子没人带,宋老师,我以后都不会去学校了。”
宋桂芳半响没话说,“你嫂子在家里生的?没去卫生队就没让村里的大夫看看?”
张丽霞点了点头,“卫生队太远了,来不及送去,嫂子上工时就肚子疼…”
张丽霞说完,他哥接话道:“哪那么娇贵,不都在村里生的,去啥卫生队,她就是运气不好。”
姜馨玉心里非常震撼,这年代的女性生孩子真是在鬼门关里走一遭啊,照这位张同学和他哥说的话,她嫂子差点就生在地头了。
张丽霞她爸妈提着工具到了近前,三个人的脸被太阳晒的红中泛黑,汗珠在脸上挂着,手上都是老茧,皮肤异常粗糙,身上的衣裳都是用土布做的,破破烂烂的,仿佛一扯就碎了。
“桂芳啊,不是我们不想让丽霞去上学,家里娃娃没人看着,今年收成也不好,实在是负担不起。”张丽霞她妈苦哈哈的说道。
村里不少女娃顶多上个小学毕业,他们能把张丽霞送去上初中已经是不容易的了,他们也想让张丽霞上到初中毕业,可不是发生变故了吗?那还能咋办呢?
也不是上学的几块钱都拿不出来,主要是这个奶娃娃没人看,除了这一个娃娃,上头还有四个半大的小孩。要是专门留一个人在家看孩子,那挣的工分就更少了。
宋桂芳:“这么小的孩子别在地里晒坏了。”
张丽霞他哥说道:“她就带着孩子再干一会儿,半中午就回去了,半下午再来,不碍啥事。”
姜馨玉对这样的事无话可说,眉头微皱的三人去找下一位。
剩下的两个学生,女学生家里倒是没出啥事,不过是新进门的嫂子一副尖酸刻薄的样,不让小姑子再去上学浪费钱,让她的话说,会认字就得了,回家上工帮上几年忙,就能挣钱了。
比起那位张丽霞同学,姜馨玉三人一致认为这位劝说这位女同志的家人让她去上学有希望。
“叔,婶儿,你们要是让孩子早早回来上工,那以后只能在地里刨食,可改不了命,我家也穷,我也是女娃,我妈让我上到高中毕业,我现在就成了公社学校的老师。”
有陈秀云娘家的补贴,家里还偷偷做着小生意,姜馨玉家其实不穷,在五里桥大队算是过的好的了,但现在劝人么,当然要这么说。
“上什么上,上了学以后也是别人家的人,上学有啥用?”
说话的是女学生的嫂子。
姜馨玉都服了这女人了,女学生爹妈都没开口,属她蹦哒的最欢,“咋,你自己在地里刨食,也见不得小姑子去上学是吧?”
“我家的事关你们啥事,有本事你给她出钱出粮,不然别在这胡咧咧,净耽误我们干活。她识几个字就不错了,俺还大字不识呢,上了学又能咋的,还能进城不成?要是上了学的都能进城,大家伙都把孩子送去学校了。”
姜馨玉就这样被怼回来了。
这要是放在她从前生活的时代,她不信有人能理直气壮的说出这种话。
姜馨玉蹲一边默默生气去了,罗远和女同志的父母说着话。
“宋姐,你们这村里去公社上学的人不多,你咋上到高中毕业的?”
姜馨玉问这话纯属好奇,没想冒犯宋桂芳。
宋桂芳也蹲在她旁边说道:“我们村没有小学,要上小学得去隔壁的中心小学上,我上完小学的时候我爸后娶了一个,本来也不让我继续上的,但是我大哥是军人,寄回家的信中表明,要是不让我继续上,寄回家的津贴就少一半,这我才能继续上学。等了高中毕业,也是我哥给我找的关系让我进的学校。”
因为后娘对她不咋的,工作后她就很少回家了,每月顶多是把工资送回来一半,等结婚后,她婆家也不喜欢她经常回娘家生怕她给娘家钱或者什么补贴,除了逢年过节,她回来的更少了。
姜馨玉到了这个年代后心里不是埋怨过,难缠的李老太,恶心人的张凤梅,这些极品真心恶心人。
可陈秀云同志这位母亲她是真的无话可说,她让三个闺女都上了高中,对三个闺女都很好,她的思想和这里大部分的妇女同志相比,真的很开明,此时她由衷的庆幸有这样一位母亲。
俩人说着话,罗远废了半天口水,也铩羽而归。
那位女同志的嫂子真的不是好惹的,人家自有一套逻辑,并且深信不疑,在她婆家看起来挺厉害,她说话,她公婆都不反驳的。
罗远抹汗后摊了摊手,无语说道:“没辙了,软硬不吃,走吧,去找最后一个。”
第168章 责任感
至于最后一个男学生宋亚辉,就让姜馨玉三人意外了,这位纯粹是觉得上学好难,数学好难,学不会,姜馨玉还不知道他的成绩,宋桂芳作为班主任还是清楚的。
三人找到宋亚辉时,他灰头土脸却兴高采烈的带着一群小屁孩从林带里出来,一副孩子王的样子,手里抓着一个伤了腿的兔子,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
姜馨玉心里有点气,刚才那两个女生明显都想继续上学,不过是碍于家里的情况才不能继续上。
而这位宋同学,这副没心没肺一心只有玩的样子看起来可太让人不顺眼了。
宋桂芳作为宋亚辉的班主任,生气的扬声喊了人。
宋亚辉看到老师,还是下意识气短的,毕竟在学校里调皮捣蛋,他没少被老师训。
宋桂芳直接把人揪到了他父母跟前,“叔,婶儿,他不愿意上学你们就由着他?”
宋亚辉爹娘说道:“我们让他去学校,他不去,说打死也不去,学不会,我们咋整?”
宋亚辉叫道:“太难了,我压根就学不会,我就不是那块料啊!”
姜馨玉多少是带点气的:“你不是上学的料你是什么料?掏粪的料啊?”
初中的知识都学不会,她觉得他压根就没把学习放心上。
罗远都被姜馨玉逗笑了。
宋亚辉看到不认识的姜馨玉,挠了挠头实诚的说道:“掏粪其实我也不怎么行。”
“那你干什么行?”
宋亚辉认真想了想,晃了晃手里的兔子,“逮兔子我可以的,掏野鸡蛋也行,捉田里更行。”
“那你以后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姜馨玉一脸严肃的问。
宋亚辉不过十三岁,他此时歪了歪头抹了抹头上的汗说道,“长大以后讨个媳妇,生孩子,下地挣工分啊。”
姜馨玉觉得,可能问农村的男娃以后想干什么,他们大部分可能都会给出宋亚辉这样的答案。
他们没有见过外面广袤的天地,精神思想和物质上双重的贫瘠导致他们好像活着就是为了讨个媳妇生孩子传宗接代。这是时代造就的,想要扭转也得靠社会的发展。
宋亚辉瞟了一眼姜馨玉,问宋桂芳:“宋老师,她是谁?我以前怎么没见过?”真是怪漂亮的,他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比谢老师还漂亮,还怪让人新鲜的。
宋桂芳对宋亚辉几人说道:“这是学校新来的老师,姓姜,教数学物理化学的。”
姜馨玉面色严肃的对宋亚辉说道:“下个星期你必须去学校报道。”
宋亚辉挠着头别别扭扭的说道:“可是我学不会啊。”
姜馨玉都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责任感,“我会把你教会!只要你用心学!”
她心里是憋着气的,她本来只把这一年去学校当教师当作过渡,有工资拿还方便复习,当然,她会好好上课教学生的。可今天的所见所闻再次突破了她对这个年代的认知,和她从前接受的教育、养成的理念很有冲突,她突然就多了几分身为老师的责任感。
宋亚辉踌躇片刻后点了头,“那行吧。”
看在新老师这么漂亮的份上,他勉强努力一把。
宋亚辉爹娘都觉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前几天他们咋追着这臭小子打,跑了二里地他都不去上学,现在倒是松口了。
“以后我们亚辉就麻烦你们了。”
姜馨玉一脸认真,“麻烦什么,半大的小子不去上学还能干嘛?上了学以后才有机会进城。”
和宋亚辉的父母分开后,宋桂芳又带着俩人回她娘家喝了口水。
她继母正在做饭,也没提让宋桂芳留在家里吃顿饭再走,可见关系也很一般了。
三个学生今天算是劝动了一个,也不算无功而返。
宋桂芳对自己生长的地方还是很熟的,带着俩人去摘了野生的花椒和红枣。
姜馨玉家院里的红枣也能吃了,不过这东西她也不嫌少,晒干后能吃好久,做成红枣糕也能换钱。
昨个晚上宋桂芳就特地交代两人带上布兜,指不定在路上还能摘点东西回来。
除了红枣和花椒,半道上往里走半里到了矮山脚下,竟然还有两棵野生的板栗树,树可不小,枝繁叶茂的接了不少果,看起来有不少年头了。
姜馨玉高兴坏了,只恨自己带的布兜不够用,这东西她可以做成板栗糕,也可以炖鸡吃,弄个糖炒栗子当零嘴也是非常不错的,就算不放糖,这东西自己本身也有甜味,煮起来也香的很。
罗远上了树,从上往下扔,俩人捡的不亦乐乎。
“宋姐,这周遭还有什么没有?”
姜馨玉期盼着野生苹果树和梨子树,多摘些回去放起来能吃挺久。
宋桂芳摇头说道:“再往大队东边走,那边倒是有几棵苹果梨子树,不过年年还没熟透就被人摘完了。”
罗远被毛栗子扎的手心都红了,看着三个布兜都装满了,从树上跳下来,拍了拍身上。
把布兜绑好后,三人继续启程。
宋桂芳家是前进大队的,罗远要回公社,姜馨玉和罗远把宋桂芳送到前进大队,她家里人都去上工了,两人在她家喝了水,就着咸菜吃了杂粮饼子才返回继续走。
在一个岔路口,姜馨玉和罗远挥了挥手,往五里桥大队的方向走。
她今天算是满载而归,到了家就先分出一兜板栗给陈奕家送去。
陈奕正满头大汗的在院里的小屋铺地砖呢,身上还搞了不少灰,王寡妇倒是不在。
她叽叽喳喳把今天的情况一通说,又道:“那树上还有不少板栗,我们要不要去再拽些回来。”
陈奕说道:“等我忙活完,带着小川一起去。”
整个公社的村落他都去过,她说的地方他还是能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