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87节
“书记的意思是?”
王书记说道:“这次有人捅到我这来,以后就有可能捅到县里去。”
李队长和书记齐齐一震,是啊是啊,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姜馨玉举起了手表示有话要说。
王书记:“小同志只管说。”
姜馨玉有些心虚的搓搓手,说道:“我是有个想法,但得借一借书记的名头!”
王书记挑挑眉,“说来听听。”
姜馨玉:“秋收过后您应该会向上面汇报工作,既然您说我们大队交的生产报告有问题,那我们就该听您的,改回原本的数据,把分配比这些也写清楚。如果您的报告上写五里桥大队是试验大队,经过两年的试验,产量得到显著的提高,那,我们大队的事也算是过了明路了,您再以此提出在全公社改变分配比的想法…”
说到这,大队书记猛烈咳嗽了起来。
余书记服姜馨玉了,她这是不但要借书记的名,还要教书记怎么做领导,她这么能,她咋不上天呢?
姜馨玉看王书记的脸色没变,看了一眼咳的脸通红的大队书记,继续说道:“王书记既然查到了我们大队的问题,却没有苛责我们大队的领导干部,那就说明您从心里也是认同五里桥大队的,您也想让社员们都过上好日子,书记一心为了社员们好才会态度温和给我们分辨的机会…”
姜馨玉觉得,没有人不爱听马屁。更何况,最主要的是大队交的公粮没有少一个子。
王书记神色异样的看着姜馨玉,这位女同志竟然直接把他的打算都说了。
这可不是他想贪功,而是提高社员的积极性真的可以提高产量,社员们的生活也有保障了。此举没有媚上,毕竟他的本意确实是让社员们过好。
“小同志姓什么?”
姜馨玉回道:“我姓姜,叫姜馨玉。”
王书记又看向李队长和余书记,“你们两个觉得小姜同志的提议怎么样?”
两人小心翼翼的说道:“可以一试?”
俩人在队里是领导,但年纪也都四五十了,毕竟见识有限,又摸不准王书记的意思,姜馨玉是为了大队好,但二人不知道报到上头的结果是让王书记背锅还是给他记一功,所以难免有些迟疑。
王书记点点头说道:“秋收后重新写一份报告来,要详细一些。”
“行了,这些账目你们都拿回去吧,以后再有什么主意还是要来公社打个报告,不然让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这位年轻的同志很有想法,你们大队里还是有年轻有为的同志的,做领导的,也要和有思想的年轻人多交流交流。”
这话是王书记对队长两人说的。
姜馨玉谦虚道:“我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大队能够丰收,还是得益于我们大队两位领导的魄力。”
李队长和余书记听到这话心里也舒坦了。
等从办公室出来,三人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书记抽着烟说道:“馨玉啊,你挺能说会道的,胆儿是真不小。”
姜馨玉谦虚:“哪里哪里,你们一心为社员们能吃饱饭,我就说几句话,哪抵得了你们付出的十分之一!”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今天姜馨玉拍马屁都拍上瘾了。
李队长笑着点头,心里还是受用的,“上次没和你说,小林犯了错,要不然以后你干队里的出纳。”
姜馨玉说道:“我年纪太小,怕是不服众,让我管队里的户头,我自己都害怕。”
她不想承担责任,最主要的是没钱,办好了是你该做的,出了问题那就是你的错。
队长说道:“你先顶着,要是去银行取钱,肯定不能让你一个人去。”
“我要去供销社买点东西,你俩去不去?”
姜馨玉有点愁:“我想买豆腐,但没豆腐票。”
书记暼她一眼,“队里过几天磨豆腐,等两天就有的吃了。”
姜馨玉眼睛一亮,“那真是太棒了。”
都不是天天来镇上,哪怕是平日里节俭惯了,队长和书记还是买了些东西回去,姜馨玉没什么要买的,就在供销社里买了两串糖葫芦出来。
她吃着糖葫芦去找陈奕,得知了他去县里学习还没回来的消息。
再次回到家时,已经是半下午了。
张华去地里帮陈秀云上工了,姜珍珍抱着孩子在棚子下乘凉,等得知没什么事后,姜珍珍才松了一口气。
姜馨玉干脆戴上草帽去了猪圈。猪圈的活并不轻松,就剩王寡妇自己干,估计累的够呛。
队里的人都知道公社来人了,队长和书记还对外放出有人举报的事。
这事关大家伙的利益,生怕再回到过去人七劳三的时候,田间地头里都议论纷纷,纷纷骂着那去告密的人。
社员们的首要怀疑对象也是张铁柱这个老混子,还有袁春花,毕竟袁春花许多次向别人抱怨过家里粮食不够吃、穷的叮当响这些话。
姜馨玉背着背篓路过田间时,张铁柱正和人对骂呢。
张铁柱一脸气愤,当初他去公房闹事,被姜馨玉用男女关系威胁,他哪有胆去告密?
姜馨玉被人喊着停了下来,询问叫去公社后的事。
不该说的话姜馨玉是不会说的,打了几句马虎眼就往龟子山那边去了。
扭头时,她察觉到了女知青们看她的眼神哪里不太对,还有姜宝琴,向她望来的视线中也透着幸灾乐祸和鄙夷。
第151章 奇奇怪怪
女知青们的目光让姜馨玉异常不舒服,等她割完猪草回来,在村里碰到其它妇女同志时,妇女同志们看她的眼神让她肯定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流言满天飞时,当事人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姜馨玉撇着嘴回家时,姜珍珍已经把泥鳅炒好了,配菜是姜馨玉上午泡的菌子。
陈秀云正在水缸前洗脸。
姜馨玉问道:“妈,队里是不是传我什么闲话呢,这一个二个的看我眼神都不太对。”
陈秀云同志诧异抬头,她没听说什么呀。
姜馨玉见陈秀云也不知道,把这事放心底了。现在和几十年后家家户户住楼房、连对门的邻居是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不同,村里可藏不住秘密,要有什么流言,过不了多久她肯定得知道。
“你去看看陈奕回来没有?”
姜馨玉牵着小黑溜达着去了陈奕家,王寡妇正在厨房里忙活,厨房门口还站着一个大婶子,俩人说着话,等姜馨玉一进王寡妇家的院门,俩人的谈话声就停了,姜馨玉觉得奇奇怪怪的。
“婶儿,陈奕回来没有?我姐夫今天回来了,我妈让陈奕也去吃…”
话都没说完,自行车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我在这。”
姜馨玉扭头看到他,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那大婶子看她的眼神让她浑身不舒坦,姜馨玉干脆问道:“婶子,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我脸上有花?”
妇女同志忙摇头,一副三缄其口的模样,“没事没事。”
姜馨玉眉头微皱,奇怪,太奇怪了。王寡妇看她的眼神也有几分复杂。
姜馨玉牵着小黑走后,那婶子也走了,王寡妇把陈奕叫进屋里小声说道:“馨玉是不是让那姓姚的给欺负了?”
陈奕顿住了,片刻后恢复正常,“姓姚的记恨馨玉,馨玉差点被他掐死了,幸亏我赶去的及时才没出事,妈你听谁说的?”
王寡妇一听差点被掐死,赶忙打听起具体情况。
陈奕就把那天的事说了。
“他真是黑了心肝的,这种人就该蹲篱笆蹲到死。”王寡妇气愤至极。
“妈,谁给你说的馨玉被人欺负了?”
王寡妇说道:“我刚听强子他妈说的。传言不知道是从哪传出来的。”
她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恐怕大队里不少人都知道了。”
传言乱七八糟的,这种事情又怎么能澄清?以后别人咋看姜馨玉?又咋看她儿子?
王寡妇脸色几变,最后恨恨说道:“以后谁再说三道四,我撕烂她们的嘴。”
陈奕今天去县上,除了学习,还提着东西去看了一趟何勇,又带了一个从机械厂家属院低价收回来有些破的不能工作的收音机,又让县里的木工打了两个柜子。
此时他把装着收音机的布袋放下来送进了房里,端着盆进小间里去洗澡。
姜馨玉心里的不得劲在进院里闻到了红烧肉的香气后瞬间就散了。
陈奕买的那块肉可是肥少瘦多,炖出来指定好吃。
听到姜馨玉说陈奕回来了,姜珍珍赶忙推了推张华,从兜里掏出钱:“去买酒去。”
今天晚上张华的任务就是灌陈奕!
队里的散酒品质不怎么好,也不要票,张华接过钱后挠头问:“代销点在哪呢?”
姜珍珍瞪他一眼,“以前来过这就忘了?”
“小妹,你去,买上两斤散酒,剩下的你自己买糖吃吧。”
姜珍珍递过来了一块五毛钱。
陈秀云从厨房探出头,“哪能让你出钱…”
母女俩一番谦让,姜馨玉已经拿着家里搪瓷缸子和碗去了。
队里的散装白酒是六十五度的,一斤五毛,一个搪瓷缸子装一斤,一个大碗装了另一斤,姜馨玉连跑了两趟才把酒端回去。
这两斤酒可不少,闻着白酒的味道还有点冲鼻,她自己是一口都喝不了,不知道陈奕能不能行。
等陈奕来时,红烧肉还在锅里闷着,陈秀云又凉拌了一个煮好的花生米。
之前炸的小河虾先摆上了桌,让几人先吃着,等肉炖好了再上桌吃饭。
红烧肉出锅,陈秀云又快速的打窜了个鸡蛋汤,米饭也上了桌。
一共四个菜一个汤,菌子炒泥鳅,土豆红烧肉,凉拌花生米,炸小河虾和鸡蛋汤。
陈秀云盛出一碗红烧肉给王寡妇端去了,今天是为了灌陈奕,就不便把王寡妇叫过来了,怕她心疼自己儿子呢。
泥鳅吐沙吐的干净,张华也搓了好多遍,虽然姜珍珍没放多少油,但味道大体上还过得去,至少土腥味没那么重了。
姜馨玉扒着米饭时,陈秀云端起浅口的玻璃小酒杯对陈奕说道:“你没少给家里帮忙,婶儿打心里感谢你。”
王书记说道:“这次有人捅到我这来,以后就有可能捅到县里去。”
李队长和书记齐齐一震,是啊是啊,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姜馨玉举起了手表示有话要说。
王书记:“小同志只管说。”
姜馨玉有些心虚的搓搓手,说道:“我是有个想法,但得借一借书记的名头!”
王书记挑挑眉,“说来听听。”
姜馨玉:“秋收过后您应该会向上面汇报工作,既然您说我们大队交的生产报告有问题,那我们就该听您的,改回原本的数据,把分配比这些也写清楚。如果您的报告上写五里桥大队是试验大队,经过两年的试验,产量得到显著的提高,那,我们大队的事也算是过了明路了,您再以此提出在全公社改变分配比的想法…”
说到这,大队书记猛烈咳嗽了起来。
余书记服姜馨玉了,她这是不但要借书记的名,还要教书记怎么做领导,她这么能,她咋不上天呢?
姜馨玉看王书记的脸色没变,看了一眼咳的脸通红的大队书记,继续说道:“王书记既然查到了我们大队的问题,却没有苛责我们大队的领导干部,那就说明您从心里也是认同五里桥大队的,您也想让社员们都过上好日子,书记一心为了社员们好才会态度温和给我们分辨的机会…”
姜馨玉觉得,没有人不爱听马屁。更何况,最主要的是大队交的公粮没有少一个子。
王书记神色异样的看着姜馨玉,这位女同志竟然直接把他的打算都说了。
这可不是他想贪功,而是提高社员的积极性真的可以提高产量,社员们的生活也有保障了。此举没有媚上,毕竟他的本意确实是让社员们过好。
“小同志姓什么?”
姜馨玉回道:“我姓姜,叫姜馨玉。”
王书记又看向李队长和余书记,“你们两个觉得小姜同志的提议怎么样?”
两人小心翼翼的说道:“可以一试?”
俩人在队里是领导,但年纪也都四五十了,毕竟见识有限,又摸不准王书记的意思,姜馨玉是为了大队好,但二人不知道报到上头的结果是让王书记背锅还是给他记一功,所以难免有些迟疑。
王书记点点头说道:“秋收后重新写一份报告来,要详细一些。”
“行了,这些账目你们都拿回去吧,以后再有什么主意还是要来公社打个报告,不然让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这位年轻的同志很有想法,你们大队里还是有年轻有为的同志的,做领导的,也要和有思想的年轻人多交流交流。”
这话是王书记对队长两人说的。
姜馨玉谦虚道:“我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大队能够丰收,还是得益于我们大队两位领导的魄力。”
李队长和余书记听到这话心里也舒坦了。
等从办公室出来,三人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书记抽着烟说道:“馨玉啊,你挺能说会道的,胆儿是真不小。”
姜馨玉谦虚:“哪里哪里,你们一心为社员们能吃饱饭,我就说几句话,哪抵得了你们付出的十分之一!”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今天姜馨玉拍马屁都拍上瘾了。
李队长笑着点头,心里还是受用的,“上次没和你说,小林犯了错,要不然以后你干队里的出纳。”
姜馨玉说道:“我年纪太小,怕是不服众,让我管队里的户头,我自己都害怕。”
她不想承担责任,最主要的是没钱,办好了是你该做的,出了问题那就是你的错。
队长说道:“你先顶着,要是去银行取钱,肯定不能让你一个人去。”
“我要去供销社买点东西,你俩去不去?”
姜馨玉有点愁:“我想买豆腐,但没豆腐票。”
书记暼她一眼,“队里过几天磨豆腐,等两天就有的吃了。”
姜馨玉眼睛一亮,“那真是太棒了。”
都不是天天来镇上,哪怕是平日里节俭惯了,队长和书记还是买了些东西回去,姜馨玉没什么要买的,就在供销社里买了两串糖葫芦出来。
她吃着糖葫芦去找陈奕,得知了他去县里学习还没回来的消息。
再次回到家时,已经是半下午了。
张华去地里帮陈秀云上工了,姜珍珍抱着孩子在棚子下乘凉,等得知没什么事后,姜珍珍才松了一口气。
姜馨玉干脆戴上草帽去了猪圈。猪圈的活并不轻松,就剩王寡妇自己干,估计累的够呛。
队里的人都知道公社来人了,队长和书记还对外放出有人举报的事。
这事关大家伙的利益,生怕再回到过去人七劳三的时候,田间地头里都议论纷纷,纷纷骂着那去告密的人。
社员们的首要怀疑对象也是张铁柱这个老混子,还有袁春花,毕竟袁春花许多次向别人抱怨过家里粮食不够吃、穷的叮当响这些话。
姜馨玉背着背篓路过田间时,张铁柱正和人对骂呢。
张铁柱一脸气愤,当初他去公房闹事,被姜馨玉用男女关系威胁,他哪有胆去告密?
姜馨玉被人喊着停了下来,询问叫去公社后的事。
不该说的话姜馨玉是不会说的,打了几句马虎眼就往龟子山那边去了。
扭头时,她察觉到了女知青们看她的眼神哪里不太对,还有姜宝琴,向她望来的视线中也透着幸灾乐祸和鄙夷。
第151章 奇奇怪怪
女知青们的目光让姜馨玉异常不舒服,等她割完猪草回来,在村里碰到其它妇女同志时,妇女同志们看她的眼神让她肯定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流言满天飞时,当事人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姜馨玉撇着嘴回家时,姜珍珍已经把泥鳅炒好了,配菜是姜馨玉上午泡的菌子。
陈秀云正在水缸前洗脸。
姜馨玉问道:“妈,队里是不是传我什么闲话呢,这一个二个的看我眼神都不太对。”
陈秀云同志诧异抬头,她没听说什么呀。
姜馨玉见陈秀云也不知道,把这事放心底了。现在和几十年后家家户户住楼房、连对门的邻居是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不同,村里可藏不住秘密,要有什么流言,过不了多久她肯定得知道。
“你去看看陈奕回来没有?”
姜馨玉牵着小黑溜达着去了陈奕家,王寡妇正在厨房里忙活,厨房门口还站着一个大婶子,俩人说着话,等姜馨玉一进王寡妇家的院门,俩人的谈话声就停了,姜馨玉觉得奇奇怪怪的。
“婶儿,陈奕回来没有?我姐夫今天回来了,我妈让陈奕也去吃…”
话都没说完,自行车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我在这。”
姜馨玉扭头看到他,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那大婶子看她的眼神让她浑身不舒坦,姜馨玉干脆问道:“婶子,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我脸上有花?”
妇女同志忙摇头,一副三缄其口的模样,“没事没事。”
姜馨玉眉头微皱,奇怪,太奇怪了。王寡妇看她的眼神也有几分复杂。
姜馨玉牵着小黑走后,那婶子也走了,王寡妇把陈奕叫进屋里小声说道:“馨玉是不是让那姓姚的给欺负了?”
陈奕顿住了,片刻后恢复正常,“姓姚的记恨馨玉,馨玉差点被他掐死了,幸亏我赶去的及时才没出事,妈你听谁说的?”
王寡妇一听差点被掐死,赶忙打听起具体情况。
陈奕就把那天的事说了。
“他真是黑了心肝的,这种人就该蹲篱笆蹲到死。”王寡妇气愤至极。
“妈,谁给你说的馨玉被人欺负了?”
王寡妇说道:“我刚听强子他妈说的。传言不知道是从哪传出来的。”
她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恐怕大队里不少人都知道了。”
传言乱七八糟的,这种事情又怎么能澄清?以后别人咋看姜馨玉?又咋看她儿子?
王寡妇脸色几变,最后恨恨说道:“以后谁再说三道四,我撕烂她们的嘴。”
陈奕今天去县上,除了学习,还提着东西去看了一趟何勇,又带了一个从机械厂家属院低价收回来有些破的不能工作的收音机,又让县里的木工打了两个柜子。
此时他把装着收音机的布袋放下来送进了房里,端着盆进小间里去洗澡。
姜馨玉心里的不得劲在进院里闻到了红烧肉的香气后瞬间就散了。
陈奕买的那块肉可是肥少瘦多,炖出来指定好吃。
听到姜馨玉说陈奕回来了,姜珍珍赶忙推了推张华,从兜里掏出钱:“去买酒去。”
今天晚上张华的任务就是灌陈奕!
队里的散酒品质不怎么好,也不要票,张华接过钱后挠头问:“代销点在哪呢?”
姜珍珍瞪他一眼,“以前来过这就忘了?”
“小妹,你去,买上两斤散酒,剩下的你自己买糖吃吧。”
姜珍珍递过来了一块五毛钱。
陈秀云从厨房探出头,“哪能让你出钱…”
母女俩一番谦让,姜馨玉已经拿着家里搪瓷缸子和碗去了。
队里的散装白酒是六十五度的,一斤五毛,一个搪瓷缸子装一斤,一个大碗装了另一斤,姜馨玉连跑了两趟才把酒端回去。
这两斤酒可不少,闻着白酒的味道还有点冲鼻,她自己是一口都喝不了,不知道陈奕能不能行。
等陈奕来时,红烧肉还在锅里闷着,陈秀云又凉拌了一个煮好的花生米。
之前炸的小河虾先摆上了桌,让几人先吃着,等肉炖好了再上桌吃饭。
红烧肉出锅,陈秀云又快速的打窜了个鸡蛋汤,米饭也上了桌。
一共四个菜一个汤,菌子炒泥鳅,土豆红烧肉,凉拌花生米,炸小河虾和鸡蛋汤。
陈秀云盛出一碗红烧肉给王寡妇端去了,今天是为了灌陈奕,就不便把王寡妇叫过来了,怕她心疼自己儿子呢。
泥鳅吐沙吐的干净,张华也搓了好多遍,虽然姜珍珍没放多少油,但味道大体上还过得去,至少土腥味没那么重了。
姜馨玉扒着米饭时,陈秀云端起浅口的玻璃小酒杯对陈奕说道:“你没少给家里帮忙,婶儿打心里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