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78节
姜馨玉在底下看的津津有味。
今天大队里十岁以上的社员们都有一票,五人介绍完自己并表明了如果当上会计一定会好好干的决心后,有投票权的社员们纷纷在纸条上写下了号码。
有些人不会写字,大队长便把一到五按照顺序分给了五个参加竞选的人身上。
等所有纸条都收上去,小林开始唱票了。
在所有社员的瞩目中,四十多岁的老赵成功夺下了会计的职位。
只能说年纪大一点的人看起来就靠谱,而且这位赵大叔在村里名声也不赖。
至于前会计李大叔,因为和袁春花的桃色新闻,彻底成了队里茶余饭后的谈资。背后说闲话归说闲话,真正看到两人有一腿的毕竟没几个,大部分人都将信将疑的。
待老赵再次表达完一定好好为大队服务的决心后,让年轻人激动的工农兵大学生的推举来了。
大队里符合规矩参加推举的人员并不少,知青点就不少人符合,并且都抱有强烈的希冀。
想要被推荐,至少得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初中毕业及以上的文化程度,二是得有两年以上的工作实践的经验,至于其它的,就是政治要求了。
“规矩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大队就两个名额,咱们自己推荐上去还不算,名额报到公社后还得参加考试、面试和身体检查,初中学历以下和平日里表现不好的就别来凑热闹了…”
大队长在上头说完后,一众参加推荐的青年们就到了社员们面前。
天早就黑了,矿灯的光照亮了晒谷场的一角。
姜馨玉数了数,好家伙,一共十八个人参加竞争,可比想当会计的人多了好几倍,其中知青占了一多半。
“大家都实事求是啊,根据他们平日里的表现来推荐,能上大学不容易,咱们就得做到公平公正了,咱们就得让平日里表现的好的、人品也好的年轻人得到这样的好机会…”
社员们又开始投票,姜馨玉把票投给了本村的人。不是她排外,而是日后知青有回城的机会,而本村的社员们机会本来就比城里人少。
劳动人民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最苦的,农村的孩子走出去不容易,这种机会必须得留给村里人。
和姜馨玉抱着同样想法的社员不在少数,一众知青们的胜算都不大。
唱票结束后,票数最多的两个一个是本村的,另一个竟然是苏青青。
苏青青面上露出得意,只要她的名字能上报到公社,她就有法子拿下一个名额。
社员们准备散时,姜宝琴突然出声,她的言语很直接,“苏青青凭什么?她在大队里风评咋样大家都有目共睹,她凭啥能占我们大队的名额?”
姜馨玉都对这妮子刮目相看了,当初她还来找过她说些有的没的,今天竟然敢在这么多人面前直接提出质疑。
苏青青不是个傻的,此时忙用自己的知青身份作为回击,“姜同志,你什么意思?我们下乡插队的知青户口都落这里了,现在就是五里桥大队的社员,什么叫我们占大队的名额?按照你的说法,我们知青根本不能参加推荐,你这是在质疑领导人的决定吗?”
苏青青很容易就挑起了知青们的愤怒。
他们想到这又穷又落后的地方吗?平日里干活不行也没法子,他们以前谁干过这苦哈哈的农活?
他们是分了大队的口粮,但如果可以,他们也并不想在农村。
可这不是没办法么?政策上说他们有参加推荐的资格,那他们就有!这关乎自身利益,谁也不能让。
哪怕机会没有落到他们头上,被苏青青拿了去,但好歹苏青青是知青!和他们是一条战线上的人。
“姜同志,今天的推荐是公正公开的,就算你哥哥们没有得到推荐,你也不该把我们知青和大队分开,我们现在就是大队的人,是红旗公社的社员,不是你可以否认的,政策上我们有参加推荐的机会,也不是你三言两语可以否定的。”
知青们有些义愤填膺,看着姜宝琴的眼神像是在看阶级敌人。
姜宝琴知道苏青青的德行,她就喜欢扯大旗,让别人为她吆喝。
她忙说:“我不是针对知青,你们也别上纲上线,我就是觉得苏青青不配,她平日里就会让别的男青年帮她干活,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我不认为有这么多人认可她的人品,她不可能有这么多票,我要求重新唱票!况且,她来我们五里桥大队还不满两年。”
到现在为止,就差一个月也是不满呢!
姜宝琴的话落,本来要回家做饭的社员们都停下了,神色奇怪的看向今日的唱票人小林。
林荣平是队里的出纳,负责今天的唱票工作。
小林此时表情已经有点不好看了,还有点心虚。
姜宝琴心中冷哼。
当她不知道呢,最近苏青青和林家走的挺近,最近苏青青没少去送东西讨好人,据她观察,小林对苏青青应该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苏青青也维持不住得意的神色了,暗道糟糕。
她以前是没好好干活,让不少男同志帮她,只辛苦劳动了两个月,还不足以让所有人对她改观。
村里那么多人,她哪里讨好的过来?苏青青这两个月好好劳动的同时可不忘和队里的领导干部们打好关系,在知道林荣平负责唱票后,她也在暗地里和他来往。
苏青青心底在咒骂着姜宝琴。
姜宝琴话落,先前还帮苏青青说话的知青们瞬间闭嘴了,如果苏青青的票数不对,那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有机会!
“大队长,赶紧的,我们还赶着回家吃饭呢!别耽误事。”有那事不关己的早就想回家了,反正又没他家的孩子参选,管他是谁被推荐了呢。
大队长看了姜馨玉一眼,喊道:“馨玉过来重新唱票。”
姜馨玉今天就是出来看热闹的,没想到这还有她的事。
一个个“正”字被擦去,姜馨玉重新划了起来,重新看票的不止有她,队长和书记也在一旁,根本没有作假的可能。
最后的结果是,两个全是本大队的人,不过那其中也没有姜宝琴的俩哥。
小林的脸一阵青一阵红,至于苏青青,此时也咬着嘴唇不说话了。
姜宝琴得意的勾起了嘴。
知青们更丧气了,可苏青青的行为实在是让人不耻!一众人看她的眼神已经带上了鄙夷和愤怒。
队长和书记几人看了看两人,眼睛黑沉沉的。
唱票出了问题,就有人提出评选会计的票可能也有问题。
于是三人又重新弄了一遍,会计依旧是赵叔的。
端午快乐呀,给点票呗
第136章 心存报复
林荣平是队里的出纳,平日里就跟在从前的李会计身边工作,他年纪不大,不过二十有六,就住在姜馨玉家从前的院子里。
唱票出了问题,大队里的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男女之间最容易传出带颜色的新闻了,小林为什么就帮苏知青做弊呢?社员们的眼神无数次在两人身上打量。
大队长和书记看了一眼小林,觉得这人思想上有问题。
大队里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收入、消费凭证报销,会计管账不管钱,出纳管钱不花钱,会计出纳要做到月清月结,收支透明,每季度向社员们公布生产队收支情况,让社员们监督。
林荣平平日里干活也算认真负责,队长和书记本来是放心的,但有这一次,信任就有点崩塌了。大队里账上的钱虽然不多,但也是顶顶重要的,谁放心把重要的事交给一个拎不清的人来干。
队长和书记虽然没有在众人面前说林荣平什么,但俩人看他的眼神让林荣平知道,他这份工作大概是要丢了。
林荣平心中后悔,觉得自己鬼迷了心窍才会冒着风险去帮苏青青,在队里当出纳多好,虽然比不上队长和书记,但大小也是个人物,最重要的是,他还是队里的计分员,除了抢收时,他基本上不用干活的。
林荣平心中懊悔加丧气时,他都没注意到他婆娘在人群中看他的眼神。
推举都结束了,社员们的肚子早就饿的呱呱叫了,一众人在议论中都散了。
姜馨玉走的时候可听到了一些知青们对苏青青的奚落,她暼了一眼,苏青青平日里微昂的下巴都收回去了,被人说的一言不发。
甭说,姜宝琴今天还干了一件好事。
虽然被大队推荐上去也不一定能成功成为公社推荐的九人之一,但好歹有机会了不是?
苏青青这种行为是非常让人不耻的。
走在她旁边的张兰香说道:“我看苏知青要挨打了,你瞅瞅林荣平媳妇的眼神。”
姜馨玉转过头去,看到林荣平媳妇王红的眼神,用“正在下刀子”形容非常贴切,她瞪了林荣平又瞪苏青青,来回瞪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王红和林荣平一家以及林家老五一家现在住在姜馨玉家从前的房子,李老太这些日子虽然不来找姜馨玉家麻烦了,但本性哪能改?张凤梅也是个让人讨厌的,姜馨玉都听说过王红和几家掰头的事,这王红也是个泼辣的。
不过苏青青倒霉也是活该,想通过不正当的手短争抢上大学的机会,就要承受事情败露的后果。
陈秀云回家也懒得做饭了,吃了上午的剩饼子,就着腌的酸黄瓜随便对付一顿。姜馨玉则吃上了糖拌西红柿。
自留地里的西红柿口感非常好,汁水充足、吃起来酸甜可口沙沙的,再稍微加一点白砂糖,更是好吃。
在母女俩吃晚饭时,忍了很久的王红去堵苏青青了。
苏青青受不了被知青们挤兑,连饭都没回去吃就在大队里晃荡,打发完来找她宣泄不满的林荣平,结果扭头就碰到了找她算账的王红。
今天姜宝琴说的没错,苏青青就爱仗着长的好看让大队里的男青年帮她干活,她自己的工分倒是不少,帮她干活的人可就不这样了。
队里的婶子大娘们不是没有怨言,但架不住儿子不听话,背后可没少骂苏青青。
林荣平倒是没给苏青青干活,不过王红发现两人攒下的布票没了,一问就是借给别人了,问他借给谁了,她去求证,结果并不是那人,而苏青青又买了新衣裳。
林荣平神神秘秘的有些日子了,先前人太多,王红为了自家面子硬生生忍着回家了,出来找人时,又看到她男人和苏青青在一起说话,心里的火噌一下就上来了。
王红把人给打了,苏青青扬言要去告她,王红则说,要告就去告,她还要告她乱搞男女关系。
“你告我,林荣平也得完蛋!”
王红口是心非,气势十足:“你俩一起完蛋正正好!”
苏青青被狠狠地拿捏住了,王红大胜而去。
她被打一顿,恨死王红了,也恨上了让一切都变的糟糕的姜宝琴,连带着五里桥大队都恨上了。
她下乡就是为了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既然没她的事了,宋明翰也眼瞎心盲的看上了姜宝琴,还要傻不溜秋的在这穷破的乡下安家,她也没有继续留在这里的理由。
不过走之前,她会让得罪过她的人都倒霉就是了。
果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苏青青以为姜宝琴一心一意扑在宋明翰身上,结果搁在关键时刻狙击她呢。不过当谁不知道她家的秘密呢!
还有五里桥大队,别的大队都是人七劳三,就他们敢人六劳四,虽然没让他们知青吃亏,但这并不符合上面的规定。
苏青青满心愤懑,决定在回城前让他们都倒霉。
王红和苏青青打架虽然避着大队的社员,但鼻青脸肿的苏青青回到知青点还是被人看到了,她请假不去上工,社员们都在田间、院门口议论纷纷。
老林家的人都默不吭声的。
姜馨玉脖子上的痕迹很轻了,她现在每天只给自家干活,给水缸打水、捡柴、割猪草喂猪喂狗喂鸡,再给陈秀云同志洗洗衣裳,做做饭让陈秀云同志回家就有饭吃。
活虽然琐碎,但可比下地上工舒坦多了。
大中午母女俩正在吃西瓜的时候,挂着笑意的妇女主任吴秀莲来了。
今天大队里十岁以上的社员们都有一票,五人介绍完自己并表明了如果当上会计一定会好好干的决心后,有投票权的社员们纷纷在纸条上写下了号码。
有些人不会写字,大队长便把一到五按照顺序分给了五个参加竞选的人身上。
等所有纸条都收上去,小林开始唱票了。
在所有社员的瞩目中,四十多岁的老赵成功夺下了会计的职位。
只能说年纪大一点的人看起来就靠谱,而且这位赵大叔在村里名声也不赖。
至于前会计李大叔,因为和袁春花的桃色新闻,彻底成了队里茶余饭后的谈资。背后说闲话归说闲话,真正看到两人有一腿的毕竟没几个,大部分人都将信将疑的。
待老赵再次表达完一定好好为大队服务的决心后,让年轻人激动的工农兵大学生的推举来了。
大队里符合规矩参加推举的人员并不少,知青点就不少人符合,并且都抱有强烈的希冀。
想要被推荐,至少得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初中毕业及以上的文化程度,二是得有两年以上的工作实践的经验,至于其它的,就是政治要求了。
“规矩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大队就两个名额,咱们自己推荐上去还不算,名额报到公社后还得参加考试、面试和身体检查,初中学历以下和平日里表现不好的就别来凑热闹了…”
大队长在上头说完后,一众参加推荐的青年们就到了社员们面前。
天早就黑了,矿灯的光照亮了晒谷场的一角。
姜馨玉数了数,好家伙,一共十八个人参加竞争,可比想当会计的人多了好几倍,其中知青占了一多半。
“大家都实事求是啊,根据他们平日里的表现来推荐,能上大学不容易,咱们就得做到公平公正了,咱们就得让平日里表现的好的、人品也好的年轻人得到这样的好机会…”
社员们又开始投票,姜馨玉把票投给了本村的人。不是她排外,而是日后知青有回城的机会,而本村的社员们机会本来就比城里人少。
劳动人民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最苦的,农村的孩子走出去不容易,这种机会必须得留给村里人。
和姜馨玉抱着同样想法的社员不在少数,一众知青们的胜算都不大。
唱票结束后,票数最多的两个一个是本村的,另一个竟然是苏青青。
苏青青面上露出得意,只要她的名字能上报到公社,她就有法子拿下一个名额。
社员们准备散时,姜宝琴突然出声,她的言语很直接,“苏青青凭什么?她在大队里风评咋样大家都有目共睹,她凭啥能占我们大队的名额?”
姜馨玉都对这妮子刮目相看了,当初她还来找过她说些有的没的,今天竟然敢在这么多人面前直接提出质疑。
苏青青不是个傻的,此时忙用自己的知青身份作为回击,“姜同志,你什么意思?我们下乡插队的知青户口都落这里了,现在就是五里桥大队的社员,什么叫我们占大队的名额?按照你的说法,我们知青根本不能参加推荐,你这是在质疑领导人的决定吗?”
苏青青很容易就挑起了知青们的愤怒。
他们想到这又穷又落后的地方吗?平日里干活不行也没法子,他们以前谁干过这苦哈哈的农活?
他们是分了大队的口粮,但如果可以,他们也并不想在农村。
可这不是没办法么?政策上说他们有参加推荐的资格,那他们就有!这关乎自身利益,谁也不能让。
哪怕机会没有落到他们头上,被苏青青拿了去,但好歹苏青青是知青!和他们是一条战线上的人。
“姜同志,今天的推荐是公正公开的,就算你哥哥们没有得到推荐,你也不该把我们知青和大队分开,我们现在就是大队的人,是红旗公社的社员,不是你可以否认的,政策上我们有参加推荐的机会,也不是你三言两语可以否定的。”
知青们有些义愤填膺,看着姜宝琴的眼神像是在看阶级敌人。
姜宝琴知道苏青青的德行,她就喜欢扯大旗,让别人为她吆喝。
她忙说:“我不是针对知青,你们也别上纲上线,我就是觉得苏青青不配,她平日里就会让别的男青年帮她干活,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我不认为有这么多人认可她的人品,她不可能有这么多票,我要求重新唱票!况且,她来我们五里桥大队还不满两年。”
到现在为止,就差一个月也是不满呢!
姜宝琴的话落,本来要回家做饭的社员们都停下了,神色奇怪的看向今日的唱票人小林。
林荣平是队里的出纳,负责今天的唱票工作。
小林此时表情已经有点不好看了,还有点心虚。
姜宝琴心中冷哼。
当她不知道呢,最近苏青青和林家走的挺近,最近苏青青没少去送东西讨好人,据她观察,小林对苏青青应该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苏青青也维持不住得意的神色了,暗道糟糕。
她以前是没好好干活,让不少男同志帮她,只辛苦劳动了两个月,还不足以让所有人对她改观。
村里那么多人,她哪里讨好的过来?苏青青这两个月好好劳动的同时可不忘和队里的领导干部们打好关系,在知道林荣平负责唱票后,她也在暗地里和他来往。
苏青青心底在咒骂着姜宝琴。
姜宝琴话落,先前还帮苏青青说话的知青们瞬间闭嘴了,如果苏青青的票数不对,那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有机会!
“大队长,赶紧的,我们还赶着回家吃饭呢!别耽误事。”有那事不关己的早就想回家了,反正又没他家的孩子参选,管他是谁被推荐了呢。
大队长看了姜馨玉一眼,喊道:“馨玉过来重新唱票。”
姜馨玉今天就是出来看热闹的,没想到这还有她的事。
一个个“正”字被擦去,姜馨玉重新划了起来,重新看票的不止有她,队长和书记也在一旁,根本没有作假的可能。
最后的结果是,两个全是本大队的人,不过那其中也没有姜宝琴的俩哥。
小林的脸一阵青一阵红,至于苏青青,此时也咬着嘴唇不说话了。
姜宝琴得意的勾起了嘴。
知青们更丧气了,可苏青青的行为实在是让人不耻!一众人看她的眼神已经带上了鄙夷和愤怒。
队长和书记几人看了看两人,眼睛黑沉沉的。
唱票出了问题,就有人提出评选会计的票可能也有问题。
于是三人又重新弄了一遍,会计依旧是赵叔的。
端午快乐呀,给点票呗
第136章 心存报复
林荣平是队里的出纳,平日里就跟在从前的李会计身边工作,他年纪不大,不过二十有六,就住在姜馨玉家从前的院子里。
唱票出了问题,大队里的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男女之间最容易传出带颜色的新闻了,小林为什么就帮苏知青做弊呢?社员们的眼神无数次在两人身上打量。
大队长和书记看了一眼小林,觉得这人思想上有问题。
大队里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收入、消费凭证报销,会计管账不管钱,出纳管钱不花钱,会计出纳要做到月清月结,收支透明,每季度向社员们公布生产队收支情况,让社员们监督。
林荣平平日里干活也算认真负责,队长和书记本来是放心的,但有这一次,信任就有点崩塌了。大队里账上的钱虽然不多,但也是顶顶重要的,谁放心把重要的事交给一个拎不清的人来干。
队长和书记虽然没有在众人面前说林荣平什么,但俩人看他的眼神让林荣平知道,他这份工作大概是要丢了。
林荣平心中后悔,觉得自己鬼迷了心窍才会冒着风险去帮苏青青,在队里当出纳多好,虽然比不上队长和书记,但大小也是个人物,最重要的是,他还是队里的计分员,除了抢收时,他基本上不用干活的。
林荣平心中懊悔加丧气时,他都没注意到他婆娘在人群中看他的眼神。
推举都结束了,社员们的肚子早就饿的呱呱叫了,一众人在议论中都散了。
姜馨玉走的时候可听到了一些知青们对苏青青的奚落,她暼了一眼,苏青青平日里微昂的下巴都收回去了,被人说的一言不发。
甭说,姜宝琴今天还干了一件好事。
虽然被大队推荐上去也不一定能成功成为公社推荐的九人之一,但好歹有机会了不是?
苏青青这种行为是非常让人不耻的。
走在她旁边的张兰香说道:“我看苏知青要挨打了,你瞅瞅林荣平媳妇的眼神。”
姜馨玉转过头去,看到林荣平媳妇王红的眼神,用“正在下刀子”形容非常贴切,她瞪了林荣平又瞪苏青青,来回瞪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王红和林荣平一家以及林家老五一家现在住在姜馨玉家从前的房子,李老太这些日子虽然不来找姜馨玉家麻烦了,但本性哪能改?张凤梅也是个让人讨厌的,姜馨玉都听说过王红和几家掰头的事,这王红也是个泼辣的。
不过苏青青倒霉也是活该,想通过不正当的手短争抢上大学的机会,就要承受事情败露的后果。
陈秀云回家也懒得做饭了,吃了上午的剩饼子,就着腌的酸黄瓜随便对付一顿。姜馨玉则吃上了糖拌西红柿。
自留地里的西红柿口感非常好,汁水充足、吃起来酸甜可口沙沙的,再稍微加一点白砂糖,更是好吃。
在母女俩吃晚饭时,忍了很久的王红去堵苏青青了。
苏青青受不了被知青们挤兑,连饭都没回去吃就在大队里晃荡,打发完来找她宣泄不满的林荣平,结果扭头就碰到了找她算账的王红。
今天姜宝琴说的没错,苏青青就爱仗着长的好看让大队里的男青年帮她干活,她自己的工分倒是不少,帮她干活的人可就不这样了。
队里的婶子大娘们不是没有怨言,但架不住儿子不听话,背后可没少骂苏青青。
林荣平倒是没给苏青青干活,不过王红发现两人攒下的布票没了,一问就是借给别人了,问他借给谁了,她去求证,结果并不是那人,而苏青青又买了新衣裳。
林荣平神神秘秘的有些日子了,先前人太多,王红为了自家面子硬生生忍着回家了,出来找人时,又看到她男人和苏青青在一起说话,心里的火噌一下就上来了。
王红把人给打了,苏青青扬言要去告她,王红则说,要告就去告,她还要告她乱搞男女关系。
“你告我,林荣平也得完蛋!”
王红口是心非,气势十足:“你俩一起完蛋正正好!”
苏青青被狠狠地拿捏住了,王红大胜而去。
她被打一顿,恨死王红了,也恨上了让一切都变的糟糕的姜宝琴,连带着五里桥大队都恨上了。
她下乡就是为了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既然没她的事了,宋明翰也眼瞎心盲的看上了姜宝琴,还要傻不溜秋的在这穷破的乡下安家,她也没有继续留在这里的理由。
不过走之前,她会让得罪过她的人都倒霉就是了。
果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苏青青以为姜宝琴一心一意扑在宋明翰身上,结果搁在关键时刻狙击她呢。不过当谁不知道她家的秘密呢!
还有五里桥大队,别的大队都是人七劳三,就他们敢人六劳四,虽然没让他们知青吃亏,但这并不符合上面的规定。
苏青青满心愤懑,决定在回城前让他们都倒霉。
王红和苏青青打架虽然避着大队的社员,但鼻青脸肿的苏青青回到知青点还是被人看到了,她请假不去上工,社员们都在田间、院门口议论纷纷。
老林家的人都默不吭声的。
姜馨玉脖子上的痕迹很轻了,她现在每天只给自家干活,给水缸打水、捡柴、割猪草喂猪喂狗喂鸡,再给陈秀云同志洗洗衣裳,做做饭让陈秀云同志回家就有饭吃。
活虽然琐碎,但可比下地上工舒坦多了。
大中午母女俩正在吃西瓜的时候,挂着笑意的妇女主任吴秀莲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