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5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毛驴拉回来的油菜全部铺在晒谷场上,还要进行脱壳晾晒,有人拿着棒子在打谷子。
  姜馨玉没走两步,姜宝琴追了上来。
  “馨玉,苏青青给你家买新锁没有?”
  姜馨玉瞥她一眼,“关你什么事啊?”
  这姑娘心眼挺多,姜馨玉不乐意和她来往。再说,她俩家也不太和睦,平时都不来往了。
  “队里不是要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名额了么,苏知青也想参选,以她的人品,哪配的上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你说是不是?”
  姜馨玉不知道她什么意思,工农兵大学生和她有什么关系,她还在上高中呢,根本没资格参加推荐,也左右不了推荐选举。
  “你到底想说什么?没事我回家了。”
  姜宝琴在原地看着姜馨玉走人,她只是不想让苏青青如愿而已。
  前世苏青青可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离开了五里桥公社。苏青青家有关系,上头打点着,下边又给苏青青寄来了不少好东西让她去送礼,苏青青就这样如愿以偿了。
  她不想苏青青如愿,可她又不知道该怎么阻止,所以才来姜馨玉这嚼舌根。
  姜馨玉和苏青青有过节,陈奕又是公社的,她想,到时候能不能像批评她奶一样在电影中揭露苏青青的贿赂行为?
  陈秀云在地里摘了一把荆菜,麻利的活了高粱面,切成了面条后炒了两个鸡蛋,很快荆菜鸡蛋高粱面面条就出锅了。
  荆菜是豫省人很爱吃的一种菜,凉拌菜放它当香菜用,汤面条里放和一些和放葱花一样,这菜味道特别,姜馨玉也不讨厌,但也没多喜欢。
  姜玉珠和李月珍今天吃大锅饭,锅里的面条母女俩一人两碗下肚就干净了。姜馨玉上午体力消耗严重,不然也干不了两碗饭。
  大热天的吃汤面条,姜馨玉又出了一头汗,正要刷锅烧水洗头洗澡时,大姐姜珍珍抱着孩子进了院门,小黑在棚子下叫了起来。
  “珍珍,你今天咋回来了?”
  陈秀云正在清理猪圈,听到动静探出身子扬声问。
  “哎呀,咋把孩子也带回来了?”
  陈秀云又往院门外看了看,“张华呢?”
  姜珍珍脸上的笑意淡了些,“他没来,我带着孩子回来住几天。”
  说一下七十年代学校上几天课这事,我在网上查的,每周上五天,周末休息两天,五三制延续到1985年,85年全国基础教育实行六五制,每周上六天,星期日休息,星期六可以进行自由或课外活动,所以文中上五天课休息两天点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第103章 回娘家
  姜珍珍单独抱着孩子回来,提起自己男人张华也不怎么高兴,陈秀云就知道恐怕是出了什么事。
  当娘的,哪有不为自家女儿操心的。
  姜馨玉把锅里的水添满,把灶眼里的柴添好,洗净手到了棚子下。
  姜珍珍怀里抱着娃,后背还背着包袱,包袱卸在了板凳上。
  婴儿正在姜珍珍怀里睁着眼,半岁多的小婴儿脸上看起来瘦的跟小猴一样,小脸上也没多少肉。
  “姐,你这是咋了?姐夫惹你生气了?”
  陈秀云从姜珍珍怀里接过孩子,“咋还没长胖一点,我给你送的麦乳精你没喂他?”
  姜珍珍低着头说道:“麦乳精被张华她妈拿去送人了,母乳不够,大宝就吃些米糊糊。”
  刚生完孩子时,母乳本来是够的,就没浪费麦乳精,这几个月母乳越来越少了,她说要给孩子喂麦乳精,婆母推三阻四的,最后才说被她送人了。
  陈秀云想骂人,“当初我不是直接把麦乳精给你了?你没放好?”
  姜珍珍不自然的说道:“你走了,我把麦乳精和罐头都交给张华妈了。”
  张华家没分家,她只留下了钱和票还有点心,她妈给她送的其它精贵东西都被她上交了。
  她会这样做也是因为她的工作是张华爸帮她运作得来的,她在张华家,即使生了一个儿子,底气也没那么足,总要在婆母面前表现表现的。
  陈秀云的脸色比姜珍珍还难看,“你就是因为一罐麦乳精回娘家的?”
  要是就因为这事就回娘家,那多少有些不合适。陈秀云不是赞同张华妈的行为,而是这事其实算不得大事,她和张华妈打过几次交道,这婆娘是个厉害有主见的,但总体不是个会苛待儿媳妇的。再说珍珍头一胎就生了大胖小子,张华爸妈都可高兴了,珍珍生完孩子,一天都给她炖一个鸡蛋,可没亏待了她。
  姜珍珍垂着头,情绪看起来很低落,她的摇摇头说道:“不是因为麦乳精。”
  一罐麦乳精,还不至于把她气回娘家。
  “妈,我的工作没了。张华她妈让我把工作给张华的四弟妹,让我回家带孩子,说等以后有机会了,再给我找份工。”
  这不是一份工作的事,而是婆母偏心的问题。
  她嫁给张华时,张华的三弟和四弟还没结婚,现在三弟还在上大专也没结婚,不过四弟张超先结了婚。
  张华家就算比起普通人家有些家底,四个儿子在这,前后结婚也要快把家底掏空了。
  张超没结婚时,婆母就偏疼这个小儿子,说亲后,还给女方家里买了一台缝纫机和收音机。
  等四弟妹进门了,她的工作也被让了出来,理由都是现成的,孩子太小,回家照顾孩子。
  她是正儿八经的高中毕业学历,能在供销社上班,也是经过考试才上岗的,那也是她自己考上的,这个坑位能被她占住,那也是她的本事不是?婆母让她把工作让出来,她不乐意,最可气的是张华也帮着婆母劝说她。
  听完姜珍珍的话,陈秀云半晌没说话。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那工作是张华爸妈出了力的,可让珍珍让出工作的理由也很充足。可要不是女婿的四弟妹不进门,这工作还好好的,这也足以说明张华她妈确实偏心。
  与此同时,陈秀云心里也在想,是不是因为她男人死了,珍珍的婆家才会这样。
  “姐,你上班的时候都是咋带的孩子?”
  姜珍珍抹了一把泪,“大宝省事,有时我带着去上工,不带的时候有张华他大嫂帮忙看着,偶尔回家喂奶也挺近的。”
  “我就是气不过,张华平日里也算听我的话,怎么到这时候就那么听他妈的?”
  姜馨玉不知道姜珍珍婆家具体的事,也不说更多,很是自觉的去给大姐冲了一杯麦乳精。
  “姐,等我下星期放假回家,你要是还在,我给你蒸绿豆糕吃。”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估计也住不了多少天就得回婆家了。
  陈秀云把包袱提进里屋,“回来也好,正好让我看看孩子。”
  姜珍珍还没在新院子住过,打量了一圈,觉得比以前的老房子宽敞多了。
  “小妹,玉珠呢?”
  姜馨玉笑说:“二姐拍电影呢。”
  姜珍珍瞪大眼,拍电影?
  姜馨玉忙着洗头洗澡,姜珍珍就在棚子里打听姜玉珠拍的啥电影、咋就能拍电影吧啦吧啦的。
  等姜馨玉在篱笆屋里冲完澡洗完头,整个人才算是神清气爽。
  陈秀云拿出给姜珍珍做的新衬衣,“你试试,我做好了还没来得及给你送去。”
  哪个姑娘不爱俏,姜珍珍回来时心情沉重,现在看到新衣服,脸上也露出笑容。婆母哪有自己亲妈好?婆母会偏心,亲妈却是什么都想着她。
  大队长用喇叭喊“上工了”的声音响起,陈秀云同志还要去上工,交代了两人后戴上草帽就匆匆走了。
  姜馨玉穿着干净衣服披散着头发坐在凳子上用搓衣板洗衣裳,姜珍珍把孩子哄睡了放在里屋的床上,蹲在棚子下逗小黑。
  天空蓝的通透,日头太过毒辣,树上的蝉都无精打采的,顶着这么晒的日头,姜馨玉的头发很快就被晒透了。
  姜馨玉晾晒衣服的时候,不经意间瞥见村里的老光棍张铁柱看着她家院门走过的身影。
  “小妹,最近奶没来找事吧?”姜珍珍觉得,一阵子没回娘家,家里变化可不小。
  姜馨玉梳着头,“她没来找事,之前爷和二婶还送了田鸡过来。”
  姜珍珍撇撇嘴,“肯定是二妹拍上了电影,成了咱们大队的红人,他们才会来送东西。”
  就像对待她,也是因为她嫁的算好的,回娘家才会被高看一眼,但即便如此,也比不上三叔家的志飞和跃华。
  “姐,你最近看书复习了吗?”
  姜珍珍无精打采的说道:“看了,不过看书时间不多,最近又光生气,哪有那么多时间看书。”
  姜馨玉认真对她说:“姐,你一定要看书,以后机会来了,你要是抓住了,在姐夫家,谁也夺不走你的工作,谁也不能欺负你。”
  上了大学,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第104章 特别好
  天气太热,从家里带做好的粮食去学校很快就会变质,姜馨玉把陈秀云同志给她分出来的粮食装上。
  她换上了陈秀云同志给她做的新布鞋,鞋面是紫色的灯芯绒,还用绿线绣着两片叶子,脚背上是系扣子的带子。上衣是洗的发白打着补丁的长袖衫,裤子也是洗的灰白还打着补丁的薄裤子。
  姜珍珍上下打量了小妹一眼,觉得小妹越长越水灵了,旧衣裳穿着也都可好看。
  “我生完大宝胖了不少,不少衣裳都穿不上了,可惜回来走的急,不然就把穿不上的夏天的衣裳都给你们带回来了。”
  这年头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家里小的捡哥哥姐姐的衣裳穿是常态,姜珍珍的衣服穿到不合适后会给姜玉珠穿,然后再传给姜馨玉穿,一件衣服穿几年完全不夸张。穿到特别破旧的,陈秀云还能缝起来挂墙上。
  想起这些,姜馨玉囧了囧。她什么时候才能过上每天都有穿不完的漂亮衣服的日子?
  姜珍珍闲来无事,干脆给她编起了辫子。
  姜珍珍把她的头发一分为二,姜馨玉赶忙出声,“姐,就编一个就行了,天太热了,搭在脖子上光出汗。”
  姜玉珠编辫子的时候,自行车叮铃铃的声音响起。
  陈奕很快进来了,小黑围着他的腿打转,兴奋的发出哼唧的声音。
  姜馨玉姐妹俩正在棚子下编头发呢。
  “馨玉,今天我送你早点去,送完你我还要去放电影。”陈奕走到跟前,看到她身后的姜珍珍,止住话头和她打了声招呼。
  他今天本来不方便去送姜馨玉,但昨天出了那样的事,他担心她一个人去学校会害怕,本来他是在镇上的,专程赶回来接她。
  姜珍珍又觉得玄幻了,陈奕和她小妹?
  “来,进来坐会儿,外头太晒了。”
  三人说着话,等姜馨玉的头发编好后,陈奕就带着姜馨玉走了。


章节目录